BGM-1 MDC高於一切 
  德國國歌"德意志高於一切",原作曲者海頓,取其作品"皇帝弦樂四重奏"中的一段。原弦樂四重奏之音調柔和,旋律優美,有稍微的幾段變奏,極富樂趣。改編成德國國歌後,氣度宏大,寬闊壯麗,頗能顯現出德意志民族之驕傲。

(連結)

BGM-2 星際大戰 
  本曲節選電影 「星際大戰」(Star Wars)中的主題旋律與著名的達斯維德主題旋律,本電影的音樂都由著名電影音樂家約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所譜。原本星際大戰的midi版為軍武狂人夢網站最初的網站背景音樂。戰爭武器日新月異,今日的科幻或許就是明日的科技,也許遙遠的未來,星際大戰中的武器也能出現在人類的世界中也說不定。

(OP) (ST5 ED)  (ST7 trailer 2)

BGM-3 法國國歌:馬賽曲(La Marseillaise)
 
 馬賽曲的歌詞與旋律為德利斯勒(Claude-Joseph Rouget de L'Isle, 1760-1836)於1792年4月25日晚創作於當時斯特拉斯堡市長德特里希家中,原名為萊茵守軍戰曲(Chant de guerre de l'Armée du Rhin)。同年8月10日,馬賽志願軍前往巴黎支援杜樂麗起義時高唱這歌,因而得到現名,馬賽曲也因此風行全法。在1795年7月14日,法國督政府宣佈將馬賽曲訂為法國國歌。馬賽曲在拿破崙失敗、波旁王朝復闢時期遭禁,至1830年七月革命、推翻波旁王朝的查里十世後,再次為人傳唱,並由當時著名音樂家白遼士(Hector Berlioz,1803-1869)改編為管弦樂曲,成為後來官方指定的管弦樂版本。在1875年第三共和憲法、1946年第四共和憲法以及1958年第五共和國憲法,皆定明馬賽曲為法蘭西共和國國歌。(歌詞)

(演唱版) (演奏版)

BGM-4 以色列國歌「希望」:(Hatikva) 
 
 以色列國歌希望(Hatikvah, 也拼作 Hatikva)的歌詞最初由加利西亞由詩人納夫塔里·赫爾茨·伊姆貝爾(Naphtali Herz Imber 1856–1909) 在1871年所作的詩「我們的希望」( Tikavatenu),共有九節。希望的譜曲由向以色列的裡雄萊錫安移民的先驅之一──作曲家撒母耳.科恩所著,其旋律取自一個廣泛流傳於歐洲各地的民謠,而捷克國民樂派先驅史麥塔納(Bedřich Smetana)的交響詩「我的祖國」(Má Vlast )中著名的「莫爾道河」(The Moldau),同樣由這首民謠發展而成。1897年猶太復國主義者在瑞士巴賽爾召開第一屆大會時,首度唱出了這首「希望」,從此成為猶太復國運動的象徵。希望原詞的第一次編輯乃假Rishon LeZion之手,在1948年前以色列建國之際,此詞又作了一系列的更動,而希望也被正式訂為以色列的國歌,而音樂家Paul Ben-Haim也將之編為管弦樂。在現代的版本中,只有原詩的第一段的合唱,並將原詞「回到錫安山」改成「在那兒建立一個自由的國家」。在1948年創立以色列國時 ,它被宣佈為以色列國國歌。「希望」以看似壓抑哀傷的小調寫成,然而此歌的情感其實是振奮人心的。

以色列位處中東,地理環境十分惡劣,自古以來猶太民族就遭四周民族排斥,幾千年來不斷遭迫害,卻仍屹立不搖,養成了猶太民族強韌的生命力。二戰結束,以色列在亡國 兩千多年後得以復國,全世界的猶太人齊心協力共建家園,但是卻 將希望建立在原居此地的巴勒斯坦民族的痛苦之上,至今以巴衝突仍不斷,為世界戰火最頻繁的地區。當吾人見以巴間日復一日上演的悲劇,豈能不痛思戰爭之可怕?(歌詞)

(演唱版) (演奏版)

BGM-5 德意志之歌(Das Deutschlandlied) 
  本曲的曲譜來自於海頓於1797年著作的皇帝弦樂四重奏中的一段,當時此旋律被奧匈帝國作為國歌「天佑吾皇」的旋律。在1922年,從德意志帝國廢墟上建立的威瑪共和國第一任總統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將此旋律配上19世紀自由主義詩人奧古斯特·海因利希·霍夫曼·馮·法勒斯雷本教授(Prof. August H. H. von Fallersleben, 1798-1874)作於1841年8月26日的詞句,首度成為德國國歌,總共分三段。在納粹德國統治時期,第一段歌詞特別受重視。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意志聯邦(西德)納在1952年決定繼續沿用此曲做為國歌,不過只 把歌詞裡強調統一、正義和自由的第三段列為官方版正式歌詞。1991年兩德統一後,德意志之歌終於正式成為統一後德國的聯邦國歌。(歌詞)

(演唱版)  (演奏版)  (柴可夫斯基交響樂版)

BGM-6 英國國歌:天佑吾王(God Saves the King/Queen)
 

英國國歌 「天佑吾王」是世界現存最古老的國歌,其歌詞是數百年來在英國貴族、軍隊與民間逐漸形成,也沒有確切的作曲者;英國國歌的旋律與部分歌詞在16世紀就已經 出現,當時仍以拉丁文撰寫,隨著時代變遷而屢屢更動。歌詞第一段祈禱上帝保佑國王(或女王)健康、長壽的部分,來自於軍隊出戰前的禱辭,而在1545年, 英國海軍也已出現「天佑吾王」、「願君王統治地久天長」的問答口令;至於歌詞第二段「驅散我們的敵人、消除他們的惡意、挫敗他們的詭計」等詞句,據說是 1605年英國大臣與教會密謀以炸藥刺殺英王詹姆士一世未遂之後,往後火藥陰謀事件週年紀念日時,英國各教會宣讀的祝禱詞。

「天佑吾王」的首度公開演奏版本紀錄出現在1744年的「
Thesaurus Musicus」之中。在1745年,當時被放逐的英王詹姆斯二世(James II )的孫子查理愛德華(Charles Edward Stuart,1720-88)在蘇格蘭的支持下企圖復辟,於九月在愛丁堡附擊敗英王喬治二世(King George II )的軍隊。消息傳到倫敦,激起倫敦市民的愛國熱忱,皇家劇院(Theatre Royal, Drury Lane)樂隊的作曲家Thomas Arne就將「天佑吾王」的詞曲予以改編,在劇院裡演奏,結果大為成功;於是皇家劇院每晚都演奏這首曲子,不久其他劇院也群起仿效。後來這逐漸成為一種 慣例,每當國王或女王進入一個公共娛樂場合時,樂隊便會高奏「天佑吾王」。在1837年至 1901年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期間,以及1952年伊麗莎白二世登基後,歌詞中「國王」(King)便改為「女王」(Queen)。「天佑吾王」通常有三段歌詞,往往只有第一段會被演 唱。

在19世紀 大英帝國強盛時期,「天佑女王」也是英國所有殖民地和附屬國的國歌,例如從1788年到1974年,澳大利亞一直用「天佑女王」作為國歌;從英 國獨立的美國也曾採用「天佑女王」的旋律另行填詞,作為本國國歌或第二國歌。至今,世界上至少還有十幾個國家的國歌以「天佑女王」的旋律來填詞。 值得一提的是,英國並沒有任何成文法律明訂「天佑吾王」是英國法定的國歌,這只是長久以來的不成文慣例。

(歌詞)

(演唱版) (演奏版) (演奏版2)

BGM-7統治吧!不列顛尼亞(Rule, Britannia)

「統治吧!不列顛尼亞」是英國的著名愛國歌曲,源於19世紀蘇格蘭劇作家James Thomson與David Mallet假面劇「阿佛列」(Alfred)中的一首歌;該劇是為了紀念英王喬治一世以及奧古斯塔皇后的生日。該劇在1745年改為清唱劇,1753年又完成歌劇版本。 「統治吧!不列顛尼亞」這首歌由於大受歡迎,隨即獨立出原劇,在1745年首度於倫敦獨立演出。「統治吧!不列顛尼亞」的歌詞由James Thomson撰寫,充分反映了17世紀英國蒸蒸日上的發展,以及對未來的壯闊期許。

「統治吧!不列顛」被稱為「天佑女王」之外的一首英國「非官方國歌」,並成為皇家海軍官方認定的軍歌之一,19世紀許多著名音樂家都曾利用其旋律進行衍生,包括李查.華格納(Richard Wagner )、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老約翰史特勞斯(Johann Strauss I )。「不列顛尼亞」是大不列顛的擬人化形象。
英國廣播公司(BBC)每年舉辦的「最後一夜的舞會」(Last Night of the Proms),通常都會請貴賓來演唱這首曲子。歌詞)

(演唱版)  (演奏版)

BGM-8橡樹之心(Heart of Oak)

「橡樹之心」作於18世紀中葉,原本是歌劇哈靈頓入侵(Harlequin's invasion)的一首歌曲,於1759年新年時在格瑞特戲院(Garrick Theatre)首演。「橡樹之心」旋律由威廉.波恩斯(Dr. William Boyce)譜寫,歌詞由18世紀的英國演員David Garrick撰寫。「橡樹之心」主要目的是鼓舞當時正在七年戰爭(Seven Years' War)的英國,由於1759年英國取得一連串軍事勝利,因此使本曲大受歡迎,隨後成為皇家海軍的官方進行曲,爾後也成為幾個大英聯邦成員國海軍的進行曲,包括皇家加拿大海軍、皇家紐西蘭海軍等,而皇家澳洲海軍最初也指定此曲為官方進行曲,爾後被澳洲本身創作的「澳洲皇家海軍」(Royal Australian Navy)取代。而在加拿大皇家海軍軍官候補生的遊行慶典中,「橡樹之心」也是固定的傳統歌曲。

此外,美利堅革命(American Revolution)支持者之一律師約翰.狄克金森(John Dickinson)也以「橡樹之心」的旋律填上自行創作的歌詞,成為解放之歌(The Liberty Song),於1768年發表。此外,又有一個Reverend Rylance創作的新版本歌詞在1908年4月16日於期刊Spirit上發表。

橡木是帆船時代皇家海軍建造軍艦的主要材料,而橡樹之心(hearts of oak)一詞首度出現於維吉爾(Virgil) 的古羅馬史詩伊尼亞得(The Aeneid)的英文翻譯版中。在「橡樹之心」的初版歌詞第一段之中,所謂「美好的一年」(wonderful year)指的是1759至1760年間,當時英國贏得一連串對法戰役的勝利(七年戰爭),包括1979年8月的明登戰役(Battle of Minden)、8月18日的拉格斯戰役(Battle of Lagos)、9月13日在北美魁北克市(Quebec City)的亞伯拉漢平原戰役(Battle of the Plains of Abraham)、11月20日的魁伯龍灣戰役(Battle of Quiberon Bay )等,隨後又在1760年1月22日於印度的文狄瓦西戰役(Battle of Wandiwash)中獲勝。

此為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管樂團的演奏版本。歌詞)

(連結)

 

 

BGM-9海洋上的生活(A Life on the Ocean Wave )

「海洋上的生活」最初是一首歌曲,由美國詩人Epes Sargent與英國音樂家Henry Russell於1836年撰寫完成。此曲的靈感來自於Epes Sargent於美國紐約貝特利(The Battery)散步時,觀看船隻進出紐約港的景象,Epes Sargent據此完成了詩詞的創作,並由Henry Russell譜曲。「海洋上的生活」出版後,立刻在英美兩地走紅。在1882年,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要求其下所有部隊軍樂團指揮以海軍各軍歌為基礎,各自提交一份新的進行曲;其中,查特漢(Chatham)部隊提交的樂譜便以「海洋上的生活」為基礎,隨後便成為皇家海軍陸戰隊的正式進行曲。此外,「海洋上的生活」也被美國商船學院(U.S. Merchant Marine Academy)作為校歌;而1974年保加利亞革命運動,也以這首進行曲為音樂。

此為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管樂團的演奏版本。

(歌詞)

(歌唱版) (演奏版)

BGM-10國際歌(法文:L'Internationale)

國際歌是國際社會主義運動中最著名的一首歌。這首歌也曾經是世界上最被廣泛傳唱的歌曲之一。原文(法語)的歌詞由歐仁·鮑狄埃(Eugène Edine Pottier)在1871年所作(當時用馬賽曲的曲調演唱),皮埃爾·狄蓋特(Pierre Degeyter)於1888年為其譜曲。這首歌被翻譯成世界上的許多種語言。傳統上,唱國際歌時常舉手握拳致意。國際歌不僅僅被共產主義者所傳唱,而且在很多國家中的社會主義者和社會民主黨人中也廣泛流傳。在1989年天安門學生工人運動(六四事件)中,這首歌被作為被壓迫者的戰歌。這首歌曾經是第一國際和第二國際的會歌(注意共產國際的會歌並不是此歌)。

1900年12月,列寧將「國際歌」的第一、二、六段和副歌歌詞原文登載在「火星報」上,1902年俄國詩人柯茨(Arkadiy Yakovlevich Kots)將其翻譯成俄文,發表在倫敦出版的一本俄國移民雜志Zhizn'(生活)第五期上面。開始在俄羅斯工人中間流傳。1912年彼得堡出版的《真理報》重新發表,十月革命後蘇維埃政府決定以俄文版的《國際歌》作為蘇聯的代國歌,直到1944年才背新作的「牢不可破的聯盟」取代。

在中文版本方面,瞿秋白(後來成為中國共產黨第二任總書記)在1923年6月15日將俄文版國際歌轉譯為中文,此版本有三組歌詞,大致對應法文歌詞第一、二、六段和副歌,其中Internationale (國際的精神)在歌詞中音譯為「英特納雄耐爾」,是國際工人聯合會的簡稱;此版本隨後成為中國共產黨黨歌。1931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時,決定以國際歌作國歌。爾後,中法大學教授、翻譯家沈寶基作出了較忠於法文原文的「國際歌」完整版中譯,其中Internationale在譯文中音譯為「因呆爾那西奧那爾」。基本上,每次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閉幕前,都會演奏國際歌。此外,1989年北京六四事件時,國際歌亦為大部分民眾合唱。

在1926年(民國十五年)國民革命軍北伐時,也曾印發國際歌傳單原本;1926年3月18日巴黎公社55週年紀念時,國民革命軍第三軍政治部曾經印行國際歌傳單,有三組歌詞,大致對應法文歌詞第一、二、六段和副歌,其中Internationale在歌詞中先音譯為「英特爾拉雄納爾」,再音譯為「英特爾納雄納爾」。
 

(法文歌詞) (中國共產黨黨歌版歌詞) (國民革命軍版歌詞)

此處為1977年蘇聯國防獨立模範樂團演奏的版本(節選)

(蘇聯合唱版) (演奏版) (演奏版2)

 

BGM-11 前蘇聯國歌:牢不可破的聯盟
  此曲最初名是蘇聯共產黨的黨歌,作於1939年,由瓦西里·列别捷夫·庫馬奇(Vasily Lebedev-Kumach)作詞,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夫(Alexander Alexandrov)作曲。1918年十月革命後,布爾什維克黨(俄羅斯共黨)將俄文版「國際歌」訂為國歌;在1943年第三國際解散後,「國際歌」被認為與第三國際關係密切,故史達林當局決定另外創作一首新國歌,同時也鼓舞當時與納粹德國作戰的蘇聯人民士氣。隨後史達林選擇了蘇聯共產黨的黨歌為旋律,並從兩百多份參選的歌詞中,挑選了謝爾蓋·米哈爾科夫(Sergey Mikhalkov)和葛布列·艾爾瑞杰斯坦(Gabriel El-Registan)創作的詞(史達林本人咸信做了最後的修改),成為這首「牢不可破的聯盟」或「神聖的聯盟」。「牢不可破的聯盟」於1944年3月15日首次在蘇聯的電台播放,正式取代國際歌,成為蘇聯國歌。

由於此歌作於史達林統治時代,歌詞中遂有個人崇拜的意味,其中提到史達林與列寧的名字。隨著史達林於1953年去世後遭到清算,這首蘇聯國歌的旋律雖獲得保留,但原歌詞遭到廢棄。在1970年,原歌詞作者之一的米哈爾科夫完成新版歌詞,然而直到1977年5月27日才交給蘇維埃最高主席團審核,並在9月1日正式成為新版蘇聯國歌。

蘇聯於1991年解體後,俄羅斯總統葉爾欽改用音樂家米哈伊爾.葛令卡(Mikhail Glinka)的「愛國歌」(Патриотическая Песня)作為國歌,然而該歌曲並無歌詞。從1991至2000年,俄羅斯國歌委員會總共收到六千多份歌詞草案,然而始終懸而未決;直到2000年,新任俄羅斯總統普京政府才正式決定使用原蘇聯國歌的旋律,配上米哈爾科夫三度撰寫的詞,成為「俄羅斯聯邦國歌」(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гимн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而在新歌詞最終發表前,普京又與米哈爾科夫合作修改部分歌詞。在2000年12月8日,俄羅斯國家議會正式通過此版國歌以及國旗、國徽的法律草案,普京總統於12月20日正式簽署法案;在12月30日,這首沿用前蘇聯國歌旋、重新填詞的俄羅斯國歌正式用於克林姆林宮的儀式上。

本處使用1977年蘇聯國防獨立模範樂團演奏的版本。(歌詞)

(1977年版)

BGM-12 美國國歌:星條旗(The Star-Spangled Banner)

在美國1812年戰爭中,美國詩人弗朗西斯·斯科特·基(Francis Scott Key)在巴爾的摩目睹了英軍對麥克亨利堡的進攻,和美軍的英勇抵抗。1814年9月13日凌晨,弗朗西斯·斯科特·基透過砲火的硝煙,看到一面美國國旗仍然在城堡上迎風飄揚,他被這景像深深感動,隨手在一封信的背後寫下了幾行詩。第二天,他把詩稿送給法官尼科爾遜(Nicholson),得到大力贊賞,並建議用一首當時非常流行的曲子──音樂家约翰·斯塔福德·史密斯(John Stafford Smith)作曲的「To Anacreon in Heaven」做為配曲,同時取歌名為「星條旗之歌」(The Star Spangled Banner),這首歌深受美國人民的喜愛,很快就傳遍全國。在1931年,星條旗之歌被正式定為美利堅合眾國的國歌。

「星條旗之歌」有四組歌詞,但實務上通常只唱第一組歌詞,而不唱其他歌詞──尤其是第三組帶有反英情緒的歌詞。(歌詞)

(演唱版) (演奏版)

BGM-13美國海軍軍歌:起錨(Anchors Aweigh)
  此曲最初為美國海軍學院樂隊在1906年11月為海軍學院四年級應屆畢業生所創作的進行曲(為應屆畢業生創作一首進行曲是美國海軍學院的慣例),當時是一首足球進行曲 。此曲最初在1906年由當時海軍學院四年級學生阿爾弗瑞.邁爾斯(Alfred Hart Miles)邀請學院樂隊指揮查爾斯.齊默爾曼(Charles A. Zimmerman)上尉,為這一屆學生(1907年畢業)寫一首活力洋溢的進行曲,其中查爾斯.齊默爾曼負責譜曲, 阿爾弗瑞.邁爾斯作詞,並在1906年11月完成前兩段。此曲正好趕上當年12月的陸海軍運動會,結果美國海軍擊敗美國陸軍 ,這是1900年來的第一次,不少海軍官兵遂認為這首進行曲是勝利的大功臣。原本此曲只在海軍學院內傳唱,到1926年則被收錄於一部公開出版的海軍歌曲集,很快便成為全國知名的海軍主題曲 與進行曲。此歌的歌詞版本逐步修訂擴充,終於成為美國海軍官方指定的海軍代表歌曲,此外還有許多美國高中重新譜詞成為校際運動競賽的歌曲。 (歌詞)

(演唱版) (演奏版)

BGM-14 美國海軍陸戰隊頌(Marines Hymn)
  本曲是美軍最早的一首官定軍歌之一,歌曲旋律取自19世紀法國劇作家Jacques Offenbah的歌劇「Genevieve de Brabarit」,1859年首度於巴黎演奏,不過美國海軍陸戰隊直到1919年8月19日才獲得此曲的版權;歌詞的起源則已不可考,只能追溯到19世紀。這首輕快有力的軍歌充分反映了美國海軍陸戰隊自豪的光榮歷史傳統及其軍事價值。(歌詞)

(演唱版) (演奏版) 

BGM-15 星條旗永不落(The Stars and Stripes Forever)
  「星條旗永不落」是19世紀美軍著名作曲家與指揮家、有「進行曲之王」稱號的約翰.菲利普.蘇沙(John Philip Sousa,1854-1932)最膾炙人口的一首作品之一,創作於1897年。 星條旗永不落與德國卡爾(Carl Teike)的「舊友進行曲」(德文Alte Kameraden,英文Old Comrades,1889年)、日本軍艦進行曲並列為世界三大進行曲。

(連結)

BGM-16 日本軍艦行進曲
  本曲由擁有「日本進行曲之父」之稱的瀨戶口藤吉(1861~1941)於1897年創作,最初完成時名為「軍艦」,僅供給小學作為學校練唱的愛國歌曲。當時瀨戶口為橫須賀海兵軍樂隊准士官,爾後在軍樂長田中穗積的鼓勵下,瀨戶口重新譜寫「軍艦」,以二拍子、大調音階取代原本的三拍子曲調,並更名為「軍艦之歌」。在1900 年,日本海軍在神戶舉行觀艦式,瀨戶口又將譜寫了「軍艦之歌」的管樂演奏版,在主旋律之間加入一段以東儀秀芳所著的海軍儀式歌「海ゆかば」旋律所衍生的間奏,並改稱為「軍艦行進曲」。軍艦進行曲之後大受歡迎,與美國 約翰.菲利浦.蘇沙的「永恆的星條旗」(The Stars and Stripes Forever,1896年)與德國卡爾(Carl Teike)的「舊友進行曲」(德文Alte Kameraden,英文Old Comrades,1889年)並列為世界三大進行曲。(本站背景音樂節選自特別演奏版本)(歌詞)

(演唱版 (演奏版)

 

GM-17  海ゆかば

「海ゆかば」(海行兮)歌詞源於是奈良時代的大伴家持所編的「萬葉集」(現存最古老的日語詩歌)卷十八。在1937年,日本政府委託信時潔作曲,擷取「萬葉集」短歌中的其中幾句,成為軍歌「海ゆかば」。當時統一發表日軍戰報的「大本営発表」將這首軍歌作為背景音樂,也作為在陣亡將士的鎮魂曲。「海ゆかば」的歌詞簡短、極具張力,主要是宣揚為國捐軀而無悔的信念。此外,「海ゆかば」也一度被視為日本的準國歌

〈海ゆかば〉的歌詞簡短、極具張力,主要在於宣揚為國捐軀而無悔的信念:

(歌詞)

(演唱版) (演奏版)

 

BGM-18 「獵殺紅色十月」主題曲
  此為1990年上映、改編自湯姆.克蘭西(Tom Clancy)同名小說的潛艦戰電影「獵殺紅色十月」(The Hunt for Red October)的片頭曲,由作曲家巴茲爾·波爾多里斯(Basil Poledouris)編寫。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