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盾前身──提豐艦載防空系統 

安裝SPG-59電子掃瞄雷達原型(艦橋上方)的諾頓灣號(USS Norton Sound,AVM-1)實驗艦;注意SPG-59的圓柱狀

基部容納了倫伯電磁透鏡,頂部有一個球狀發射天線,下方有三個球狀接收天線。

美國海軍船艦特性委員會(SCB)在1962年11月推出的SCB 277提豐核子動力飛彈巡防艦(DLGN)方案,

這是提豐計畫被取消前的最終艦體設計。

主要資料、數據來源:

3.尖端科技雜誌266、267──提豐飛彈系統(張明德著)

──by captain Picard

 


(1) (2)  (3)  (4)  (5)  (6)

起源

早在1950年代末期美國海軍第一代的「3T」(韃靼(Tartar,RIM-24)、小獵犬(Terrier,RIM-2)、護島神(TalosRIM-8))防空飛彈系統還在研發時,就已經預見「3T」能力的不足、需要規劃能同時應付大量敵方空中目標的更新一代艦載防空飛彈系統。

「3T」採用雷達乘波/終端半主動雷達導引,因此每一枚防空飛彈發射升空後直到命中,都需要全程佔用一個射控通道;由於一艘艦艇能安裝的射控雷達數量不可能無限制增加,這種導引方式遂構成多目標同時接戰能力的最嚴重瓶頸 ;以當時美國海軍最大型、火控通道數量最多的阿爾巴尼級(Albany class),也不過擁有八個火控通道(四個護島神飛彈火控通道與四個韃靼飛彈火控通道),其他多數防空艦艇多半每艘只有兩個火控通道。此外,3T飛彈系統的射控雷達與後端計算機性能也不足,以當時的真空管電子技術,從雷達接觸目標到發射飛彈接戰所需的反應時間過長,光是飛彈啟動熱機就要至少20秒。面對當時蘇聯 海空軍日益強化的反艦飛彈打擊能力(包括各型能由空中、水面與水下發射的超音速反艦飛彈),原本以「3T」為主要武器的美國防空護衛艦艇顯得力不從心,難以有效保護美國海軍的打擊核心──航空母艦。

艦載防空系統效能的關鍵環節包括雷達同時追蹤多目標的能力、後端系統同時處理多目標資料的能力、飛彈備便的速率與可靠度、飛彈發射器的備便發射速率,以及射控體制能同時導引多枚飛彈同時接戰多個目標的能力。在1950年代,由於電子科技進步,一些使用電子掃描技術的雷達開始進入美國海軍服役,這些雷達追蹤動態目標以及同時追蹤多目標的能力都比原本純機械掃描的雷達增加。此外,NTDS海軍戰術資料系統也進入美國海軍服役,將許多在CIC裡需要人工進行的目標偵測、追蹤、接戰作業開始被電腦取代,再搭配Link 4/11等資料鏈與友軍海空載台自動分享資訊,能同時追蹤與接戰的目標數量增加。而飛彈可靠度與備便暖機速率,隨著電子技術進步也日漸改善。相形之下,提高射控系統同時導引在空飛彈接戰目標的瓶頸在當時比較難突破,當時的雷達乘波導引或半主動雷達導引體制之下,一部射控雷達只能全程導引一枚飛彈直到命中目標。因此,新的防空系統需要一種新的導引機制來突破這個瓶頸。

當時美國海軍正進行進行韃靼可靠性改善計畫(TRIP),該計畫顯示如果使用新型固態火箭發動機,以原本韃靼飛彈的尺寸就可以達到採用雙級固態火箭的小獵犬飛彈的性能,因此只要改良韃靼飛彈就能一併取代小獵犬飛彈。 隨後,美國海軍展開名為先進武器系統(Advanced Weapon System ,AWS)的概念計畫,包括委託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Applied Physics Laboratory,APL)研擬初步規劃(含一份針對1970年代艦隊防空需求的研究報告),在1957年提交給美國海軍作戰部長(Chief of Naval Operations);在當時,新防空飛彈計畫名稱為超級護島神、超級韃靼,在1958年獲得海軍作戰部長批準。APL在1959年完成超級護島神、超級韃靼 的初步技術開發計劃(Initial Technical Development Plans)提交給海軍作戰部長;而美國海軍決定暫時推遲超級韃靼,優先開發超級護島神。

在1960年,美國海軍以「提豐」(Typhon,希臘神話中的怪物) 計畫來取代原本的超級護島神、超級韃靼計畫,並獲得海軍作戰部長批準。

 提豐防空系統主要分為四個次系統:

1.一套全新開發的SPG-59多功能雷達系統,具備搜索、目標捕獲、追蹤和飛彈射控功能,擁有多波束和瞬時切換波束的能力,能在高強度電子干擾環境下有效運作。

2.一套獨立的武器指揮系統(Weapon Direction System),能同時處理多個攔截接戰程序,並與當時開發中的海軍戰術資料系統(Naval Tactical Data System)與戰情中心(Combat Information Center,CIC結合,可操作兩種互補的防空飛彈。

3.分別由護島神、韃靼改良而來的SAM-N-8提豐LR(長程)與SAM-N-9提豐MR(中程)防空飛彈,其中途導引機制為APL的經由飛彈追蹤(Trace via Missile,TVM),終端則採用分時的半主動雷達導引。

4.飛彈發射系統,當時決定繼續沿用小獵犬的MK-10來配合颱風LR,以韃靼飛彈的MK-13來發射颱風MR。

提豐LR防空飛彈的性能要求是射程達200海里(370km)、射高10萬英尺(30480m),能在遠距離、高高度攔截敵機;提豐MR則要求射程40海里(74)、射高8萬英尺(24384m),具備快速反應(從雷達接觸到發射飛彈需在10秒內完成)以及快速發射(發射兩枚飛彈的間隔需在10秒以內)能力,能抵抗低空來襲以及由潛艦發射、從水平面上突然躍出的反艦飛彈的大規模飽和攻擊,提供中短距離區域防空與自衛能力。 提豐LR與提豐MR都可選擇傳統高爆彈頭或核子彈頭,在接戰作業時可在半主動、被動指揮或TVM等三種模式之間自由選擇,並都要求具備良好的電子反反制(ECCM)能力。在1963年美國海軍命名系統變更後,提豐LR型號改為RIM-50A,而提豐MR則成為RIM-55A。

早在1958年,APL就針對原本大黃蜂計畫的3T飛彈同時接戰目標數量不足的先天問題進行研究,最後提出了TVM機制。在TVM機制 下,發射艦的射控雷達輪流照射每個選定接戰的目標,飛彈尋標器接收射控雷達從目標反射的回波,將目標位置參數回傳給發射艦;發射艦的射控系統 比較目標方位與飛彈回報的目標位置參數,計算出每個目標與分配到的防空飛彈的相對運動關係,實時計算出控制修正指令,然後分別上鏈給各個飛彈來修正航道 。進入彈道終端,飛彈進入半主動導引模式,飛彈接收射控雷達的連續照射回波飛向目標,直到命中。

TVM相當於半主動雷達導引與指揮導引的綜合體。指揮導引是透過射控雷達同時追蹤目標以及本身發射的防空飛彈,計算兩者位置,然後將修正指令傳到飛彈, 直到飛彈命中目標;飛彈飛向目標時卻離射控雷達越來越遠,所以越接近目標時誤差就越大,影響命中率。半主動雷達導引則相反,地面射控雷達照射目標讓飛彈的半主動尋標器接收,飛彈距離目標越近則回波越強,誤差越來越小;然而,純粹的半主動雷達導引飛彈本身要具備能自主導航與控制飛行的自動駕駛儀,接收射控雷達罩射目標而反射的回波,自行計算飛控參數修正航道朝向目標。TVM的尋標器與半主動雷達機制一樣,接收射控雷達照射目標回波;不過,TVM產生修正指令的工作是由發射單位進行 ,因此需要將接收到雷達回波的參數下鏈傳給發射單位,再接收發射單位計算後傳來的修正指令,如此就不需要在飛彈本身裝備太精密的導航電腦。

此外,最早期的半主動雷達導引需要同一具射控雷達全程照射直到命中,根本無法滿足多目標接戰需求; 如果讓一座射控雷達同時導引多枚在空飛彈,就只能實施分時輪流照射。如此,飛彈本身必須擁有較為精密的自動駕駛儀, 能自主計算飛行參數使飛彈朝項目標,並根據間歇的火控照射回波更新目標位置參數。當時的電子科技不夠成熟,無法在飛彈的體積內放入 可計算出修正指令或對抗電子干擾的導引控制設備。所以,要實現單一火控雷達分時導引多枚飛彈接戰大量目標,在當時就有TVM機制最為可行, 飛彈僅回傳目標最新位置資訊(透過接收射控雷達回波)給發射艦,由船艦上功能強大的大型計算機來計算每一枚飛彈的修正參數。

提豐LR/MR飛彈

(上與下二張)測試中的SAM-N-8/RIM-50A提豐LR長程防空飛彈飛行載具,

可以清楚觀察液態衝壓續航發動機加上固態助升火箭的構型。

SAM-N-8/RIM-50A提豐LR採用與護導神飛彈類似的液態衝壓續航發動機+固態助升火箭構型,然而APL與主承包商Bendix成功地壓縮了提豐LR的尺寸,僅比小獵犬飛彈稍大,重量只有護導神的1/3,而4馬赫的平均飛行速率也遠高於護導神的2.5馬赫;不過提豐LR的彈頭重量僅150磅(68kg),只有護導神的一半左右,殺傷半徑也從護導神的21m減為15m。在導引系統的指令控制下,提豐LR可採用較節省能量的拋射彈道,能達到 約200海里(370km)的最大射程,是護導神的2倍;即便使用全程雷達指揮的視線(Line of Sight)歸向模式,提豐LR也可達到110海里(約200km)的最大射程與29000m的最大射高,而其最小射程約5500m,最小射高約15m。提豐LR彈體全長8.4m(彈體長4.7m,火箭助推段3.7m),飛彈全重1642kg(彈體重771kg,火箭助推段重871kg),彈體直徑41cm,火箭助推段直徑47cm,彈體翼展1.02m,火箭助推段翼展1.57m,配備一個150磅(68kg)的高爆破片戰鬥部(HE-FRAG)或一個W60核子戰鬥部(當量約1 Kiloton)。提豐LR飛彈被要求在最小的修改限度之下,相容於供小獵犬防空飛彈使用的MK-10發射器,而由於MK-10也能用來兼容ASROC反潛火箭,如此就不需要配置專門的ASROC發射器,可降低佔用艦面甲板的空間。 最初提豐LR採用低展舷比的十字形三角翼面,從彈體前部延伸到尾部,三角翼面尾部是控制舵面,而飛彈本體後方的固態火箭末端則設有一組長方形的十字安定面;隨著設計工作的演進,到了1961年時,三角 控制面被獨立尾翼取代,原本的尾部安定面也被低翼展短翼所替代。

而SAM-N-9/RIM-55A提豐MR則以韃靼飛彈的氣動力構型 (中部長條型低展舷比安定面加上十字形的可折疊彈尾控制面)與韃靼可靠性改量(TRIP)計畫的成果為基礎,尺寸比韃靼稍微增大,採用單節固態火箭為動力,最大飛行速率1.25~4馬赫(韃靼僅2.5馬赫),在指令控制的拋射彈道下,可達到約40海里(75km)的最大射程 以及約27400m的最大射高,是原本韃靼的兩倍;使用全程視線歸向模式時,最大射程約25海里(46km),最大射高約15340m,而最小射程與最小射高分別為2750m與15m。 提豐MR彈體長4.72m,彈體全重771kg,直徑34cm,控制面翼展0.61m,固定翼面翼展1.07m,配備一個150磅(68kg)的高爆破片戰鬥部(HE-FRAG)或一個W60核子戰鬥部(當量約1 Kiloton)。提豐MR飛彈被要求能在最小幅度的修改之下,相容於原先配合韃靼飛彈發展的MK-13發射器。

在1960年,提豐LR飛彈成功進行了衝壓發動機的地面測試,並完成飛行載具細部設計,提豐LR S/N-1測試原型被送到新墨西哥州白沙測試場(White Sands Missile Range)進行測試,1961年有兩個提豐LR推進實驗載具與一套控制飛行載具送到白沙測試場的海軍陸地測試設施「沙漠之舟」(USS Desert Ship LLS-1)。在1961年,美國海軍將提豐LR的主研製合約頒給班迪克斯(Bendix)與米沙瓦卡(Mishawaka)。在1961年,提豐MR飛彈項目正式啟動,研製主合約在1962年般給了通用動力(General Dynamics)與波莫納(Pomona)。在1961年3月,提豐LR兩套控制測試載具和兩套指揮導引測試載具在「沙漠之舟」進行了首次飛行測試,此外固態火箭助推器也成功完成飛行測試。在1963年,兩套提豐LR的指揮制導測試載具以及一套控制測試載具進行了飛行測試。到1964年提豐LR/MR發展計畫被取消為止,提豐MR從未進入飛行測試階段。

 

提豐之眼──SPG-59電子掃描/射控雷達

安裝在諾頓灣號飛彈實驗艦頂的SPG-59電子掃瞄雷達原型,可以看到雷達塔頂部是一個球型

發射天線,下方周圍則有三個球型的接收天線。

提豐系統的核心──SPG-59是一種採用倫伯(Luneberg)電磁透鏡技術的多功能C波段電子掃瞄雷達,其基本原理、概念與技術都由APL的約翰.葛瑞森博士(John Garrison)領導研發作業,其他參與研製的單位包括西屋電氣(Westinghouse)公司、美國無線電公司(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RCA)和史派里(Sperry)公司。與當時其他的雷達相較,SPG-59根本性的不同,在於包含完整的電子轉向(Electronic Steering)、頻率分部(Frequency Diversity)和相干信號處理(Coherent Signal Processing)等技術,這能對威脅做出更快速的反應,並且讓同時追蹤和接戰的目標的數量大幅增加,並提供更好的電子反反制(ECCM)性能,。SPS-59兼具搜索、追蹤、中途飛彈導引 (分時進行)與終端照明能力,是全世界第一種能在水平與垂直三度空間內實行電子掃瞄的多功能艦載雷達。

在1959年提豐武器系統立項之前,APL已經成功以頻率區分脈衝都卜勒(Frequency Diversity Pulse Doppler)和隨機脈衝重復頻率(Random Pulse Repetition Frequency)方式,對飛機目標進行了追蹤,並使用100單元組件構成的倫伯電磁透鏡系統實現了方位跟蹤。

在1959年12月,美國海軍批準與西屋公司簽約研製SPG-59提豐射控雷達原型,隨後APL實驗室和西屋公司確認需求定義和規範。在1960年3月,美國海軍武器局(Bureau of Naval Weapons)與西屋電氣公司簽簽署SPG-59提豐射控雷達的研製合約,由APL代表海軍武器局擔任此計畫的技術監督(Technical Director,TD),這是APL第一次以TD的身份參與美國海軍雷達研製項目,基於科學與工程的角度審查整個系統開發研製的過程,奠定了日後APL完整武器系統工程研發能力的基礎。

SPG-59的外觀包括一個內含倫伯電磁透鏡的圓柱狀結構,以及一個位於頂部、由數千個天線單元組成的球型發射天線陣列 ;雷達塔較低位置裝有由三組具備多個餽入源的球型介質天線陣列構成,用來接收雷達回波。雷達塔底層內部的倫伯電磁透鏡為球型,表面裝有數千個喇叭狀波導 以及用來傳輸能量的多路信號獲取組件,每個波導透過一個傳輸線與電子開關(switch)連接到一個大寬帶行波管放大器(TWT),再由行波管一對一地連接到上方球型天線陣列的單元 ,每一條信號傳輸線路的長度都相等。

倫伯透鏡原為倫伯於1944年所提出的光學透鏡,而將光學玻璃改成能讓無線電射頻穿透的材質後,也適用於無線電收發裝置。SPG-59發射波束時,後端計算機依據相關參數,控制數千個信號輸入端,將射頻信號饋送至圓柱型倫伯電磁透鏡表面 的波導(每個輸入信號控制一個波導),藉由倫伯透鏡將不同輸入端饋送的能量在透鏡表面另一端聚焦,形成波束,再透過數千個行波管放大器(TWT)傳送至雷達塔頂部的半球型天線陣列,然後發射到空中 ;由於天線陣列單元平均分佈在球體結構上,全系統過多路餽入的電子式高速波束切換/開關來控制倫伯透鏡上數千個發射源的切換,就可以迅速改變雷達波束的指向,並能搜索360度全方位空域 。雷達塔內的三個球型接收天線各覆蓋空域半球的三分之一,藉由比較三個相鄰交疊波束之間的幅度差,來進行角度追蹤。SPG-59透過後端計算機來控制電子掃描天線的快速工作排序,能快速掃描空域半球和地平線,同時對數百個目標進行高更新率的追蹤作業,並將射控指令傳輸給已經派定目標、在空中飛行的防空飛彈。

在同時期,另一種在發展中的多功能電子掃描雷達──相位陣列雷達(Phase Array Radar) 由於電子技術尚未成熟而難以實用化,主要技術瓶頸是構成天線的相移器組件;在發展提豐系統的時代,電子技術還遠不足以實作出由相移器構成的全電子掃描雷達,例如當時電晶體剛剛起步發展,積體電路技術尚未誕生,根本無法製造出夠小、性能足夠的相移器來構成天線陣列。相形之下,倫伯電磁透鏡是當時唯一能滿足波束覆蓋半球的天線型式;先天上,倫伯電磁透鏡的電磁波不需要經過相移器,所以能避免移相帶來的能量損失,其發射源的頻譜帶寬也比相位陣列雷達更大。倫伯電磁透鏡的波束方向與頻率無關,波形與方向也沒有關係。

然而,以上可知倫伯電磁透鏡天線系統構造十分複雜而沈重,球型天線陣列的數千個天線單元,每一個都需要一組對應的導波管、功率放大器一路串聯到倫伯透鏡上的波導,並且還要加上後端的射頻信號線路與開關 ;相對於當時還無法實現的相位陣列雷達,倫伯電磁透鏡系統每一個天線單元相關組件重量比相位陣列雷達的相移器組件重200倍 ;另一個明顯的問題是,倫伯電磁透鏡需要造型完美的球型來達成理論上的性能,球型天線直徑也不低,這在現實工藝製造條件下極難實現。由於倫伯透鏡系統如此沈重,使得雷達天線的孔徑很難做得更大, 若想增加探測距離,只能透過更高的發射功率來彌補 ,因此早期採用倫伯電磁透鏡的雷達系統都擁有極高的發射功率;然而,提高發射功率就意味發射端的能量損耗大增,故障率也提高。 以美國陸軍1960年代發展的宙斯目標獲得雷達(Zeus Acquisition Radar,ZAR)為例,其倫伯電磁透鏡的球型天線尺寸是驚人的26公尺。受限於船艦可容許的體積和重量,SPG-59的球型天線陣列的尺寸受到限制,其有效輻射直徑還不到1.22m;為了達成足夠的功率-孔徑比,APL只能以加大發射功率來著手。

基於艦艇排水量和供電功率的不同,一開始SP-59打算發展三種版本,最大型的巡洋艦版(Cruiser SPG-59)倫伯透鏡擁有10000個天線單元,用於巡洋艦),中間型具有7000個天線單元,巡防艦/驅逐艦版(DLG/DLGN SPG-59,DLG在1975年改列為飛彈巡洋艦)則由3400個單元構成;隨後7000個單元的中間版本被取消。巡洋艦版SPG-59擁有更多的天線單元以及更高的發射功率,偵測距離與同時處理的目標數量都比較高。採用C波段的SPG-59,搜索時的距離解析度約20英尺,追蹤時的距離解析度約2英尺。

巡防艦(DLG/DLGN)版本SPG-59的球型天線陣面由3400個天線單元構成,倫伯電磁透鏡上有3600個波導(Beamformers)單元,電磁透鏡與天線陣列之間 靠900個行波管功率放大器(Amplifiers)連接,在每0.1秒更新一次的速率下可同時追蹤10個目標,在每4秒一次的目標更新模式下同時追蹤120個目標 。DLG/DLGN版本SPG-59的理論最大尖峰功率達67MW(以每個功率放大器0.003MW來計算),理論平均功率2.9MW(以每個功率放大器0.074MW來計算),理論上在60海里距離發現1平方公尺雷達截面積目標的機率是50%,在15到18海里距離0.5平方公尺雷達截面積目標的機率是90%。

巡洋艦版SPG-59的球型天線陣面由10200個天線單元構成,倫伯電磁透鏡上有10800個波導(Beamformers)單元,電磁透鏡與天線陣列之間 靠2700個行波管功率放大器(Amplifiers)連接,在每0.1秒更新一次的速率下可同時追蹤33個目標,在每4秒一次的目標更新模式下同時追蹤400個目標 。 巡洋艦版SPG-59的理論最大尖峰功率達200MW,理論平均功率2.9MW,理論上在165海里距離發現1平方公尺雷達截面積目標的機率是50%,在37海里距離0.5平方公尺雷達截面積目標的機率是90%。就帳面上的性能,只有巡洋艦版的SPG-59,才能充分發揮提豐LR防空飛彈高達200海里的射程。巡洋艦版SPG-59的多目標追蹤能力數據比較沒有經過驗證,因為當時美國海軍還沒有實際建造能同時追蹤400個目標的 後端計算系統(以當時的計算機技術,這是非常困難的)。

在每0.1更新一次的高精確度模式下,兩種構型SPG-59至少能同時追蹤10個目標(其中部分資料以每秒一次的速率更新),並同時控制約30枚在空中飛行的飛彈接戰(其中10枚處於終端照明導引階段,另外20枚則為中途導引狀態) 。

 

安裝在APL實驗室第11號雷達樓的倫伯電磁透鏡概念雷達,可以看到頂部的球型

發射天線以及底部兩個球型接收天線。攝於1961年。

倫伯電磁透鏡雷達的透鏡陣列(下)以及複雜的波導接線。

由於SPG-59所需的各項技術都深具革命性,為此提豐武器系統項目高層決定在APL建立一部地面實驗性原型系統,降低了性能規格以及使用的裝備,作為初期的系統概念展示與驗證之用。美國海軍武器局遂撥款資助APL來建置、測試這具概念雷達,包含一個倫伯透鏡發射器、兩個由100個單元構成的球形接收天線以及有限的頻率分集設備;為了容納這套雷達系統的相關設備,還在APL建立了第11號雷達樓 。在1960年,APL完成一個由492個天線組件構成的倫伯電磁透鏡系統,成功進行了波束相位和幅度計算測試工作。在1962年3月,APL的實驗型倫伯透鏡雷達同時成功跟蹤了兩個強化反射信號強度的直升機目標的角度和速度參數。此外在1962年,APL也成功展示了 提豐導引控制系統與APG-59原型雷達相結合的閉迴路低空測試(Closed-loop Flyover Test)。

在1962年11月,美國海軍將諾頓灣號(USS Norton Sound,AVM-1)拖到位於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Baltimore, Maryland)的船和干船塢公司(Shipbuilding and Drydock Company),從1963年3月展開改裝作業,加裝SPG-59的原型 雷達,在1964年6月20日展開海上測試工作。這套SPG-52艦載原型雷達的規模較小,只使用356個雷達導波管功率放大器,然而光是這樣就擁有8.7MW的尖峰功率以及約200KW的平均功率 (日後AN/SPY-1相位陣列雷達,每面天線有將近4500個相移器單元,整體尖峰功率也不過4~6MW),能偵測260km外雷達截面積1平方公尺的小型目標。

提豐系統的雷達與分配控制首度引進即時計算機編程(Real-time Computer Programming)技術,開創了數位化調度以及射控的概念,也是全世界最早使用通用操作控制台(General-purpose Operator Console)來進行武器控制工作的系統之一;而此一系統的架構也被用於同時期小獵犬、韃靼防空飛彈的控制系統數位化改進。

 

 

船艦載台發展

早期發展:

美國海軍船艦局(Bureau of Ships,Buships)從1958年4月提出 最早的三種提豐艦艇構想:最小的是以現有亞當斯級(Adams class)飛彈驅逐艦放大,排水量7250ton,配備兩套提豐MR防空飛彈系統,估計首艦以外的後續艦價格7700萬美元;第二種以李海級(Leahy class)飛彈巡防艦為基礎放大的飛彈巡防艦(DLG),排水量11400ton,配備兩座提豐LR防空飛彈發射器與四座提豐MR防空飛彈發射器,首艦造價估計1.51億美元,後續艦估計每艘1.3億美元。第三種是全新設計的15900ton級打擊巡洋艦(CSGN),兼具艦隊防空與戰略打擊能力,配備兩座提豐LR防空飛彈發射器、四座提豐MR防空飛彈發射器以及北極星(Polaris)彈道飛彈,造價估計1.84億美元。

其中,打擊巡洋艦與飛彈巡防艦都使用SPG-59射控雷達以及SPS-32/33電子掃描雷達,而飛彈驅逐艦版則不配備SPG-59,改用機械天線搜索雷達與四具傳統照明雷達來降低成本,而三種艦艇都配備SQS-26大型艦首聲納 ,續航力也都設定在8000海里。評估後認為驅逐艦版本透過省略SPG-59,雖然成本只有其他的40~60%,但也失去提豐系統關鍵的多目標接戰能力,因此美國海軍船艦局就捨棄這種構型,繼續發展飛彈巡防艦與打擊巡洋艦。 在1950年代末期的美國海軍部長亞里.柏克(Arleigh Burke)也支持建造大型的提豐巡洋艦,能有足夠空間同時容納比較好的反潛裝備,因此要求船艦設計局研究12000到15000噸級的大型提豐巡洋艦。

隨後船艦局開發的巡洋艦版分成兩種,不包括北極星飛彈的版本排水量為16500噸,造價1.85億美元,而包含北極星飛彈的打擊巡洋艦為17000噸,造價2.35億美元。雖然亞里.柏克支持發展大型 提豐巡洋艦,但美國海軍船艦特性委員會(SCB)則希望艦艇的排水量與造價能夠適度,以部署足夠的數量。SCB認為船艦設計局的這兩種提豐巡洋艦方案太過昂貴,要求船艦設計局以先前的飛彈巡防艦為基準來設計。

1960年發展:

在1960年12月,美國船艦設計局推出四種提豐艦艇設計,其中前三種是搭載巡洋艦版SPG-59的大型艦,第四種是搭載DLG/DLGN版SPG-59的飛彈巡防艦。這四種構型都使用高壓火管鍋爐蒸氣推進系統,雙軸推進,最大持續航速30節,也都配備SPS-43對空搜索雷達、SQS-26大型艦首聲納、DASH遙控反潛直昇機等,提豐LR發射器混裝ASROC反潛火箭。以下分別簡介:

構型一:滿載排水量16400噸級,長213.5m,配備二座提豐LR發射器(總備彈120枚,混裝ASROC)、四座提豐MR發射器(總備彈160枚)與八枚北極星飛彈,配備三座2500KW的發電機,推進功率120000馬力,航速20節時續航力8000海里,使用SPG-59雷達時續航力降至7300海里,編制80名軍官與1080名士兵,首艦與後續艦預估價分別是每艘2.59億/2.19億美元。這種構型的兩座提豐LR分別位於艦首與艦尾,四座提豐MR之中兩座分別布置在艦體前、後部中心線上,另兩座布置於後雷達桅杆後方兩側的位置;而八枚北極星飛彈的垂直發射器設置在艦體中部。

構型二:相較於 構型一,構型二取消北極星飛彈,配備二座提豐LR發射器(總備彈80枚,混裝ASROC)、四座提豐MR發射器(總備彈160枚),六座提豐LR/MR發射器的布置方式與構型一相同。滿載排水量 減至13800噸級 ,全長189m,寬20.4m,配備三座2500KW的發電機,推進功率110000馬力,航速20節時續航力7000海里,使用SPG-59雷達時續航力降至6200海里,編制70名軍官與850名士兵,首艦與後續艦預估價分別是每艘2.18億/1.76億美元。

構型三:相較於構型一、二,構型三取消指揮設施(構型一、二都包含編隊(Division)級的指揮設施)並進一步縮減武裝, 長176.9m,寬19.2m,滿載排水量11900噸級,配備包括二座提豐LR發射器(分別布置在艦首與艦尾,總備彈80枚,混裝ASROC)、二座提豐MR發射器( 分別布置在前、後中心線上,總備彈80枚) ,發電機減為二座2500KW,推進功率100000馬力,航速20節時續航力7000海里,使用SPG-59雷達時續航力降至6100海里,編制50名軍官與600名士兵,首艦與後續艦預估價分別是每艘1.75億/1.39億美元。

構型四:四種構型中最小、唯一配備DLG/DLGN版SPG-59雷達 的,滿載排水量降8400噸,長164.7m,武裝包括一座提豐LR發射器(總備彈40枚,混裝ASROC)與二座提豐MR發射器(總備彈80枚),發電機為三座1250KW,推進功率85000馬力,航速20節時續航力7000海里,使用SPG-59雷達時續航力降至6600海里,艦上設有戰隊級(Squadron)指揮設施,編制30名軍官與410名士兵,首艦與後續艦預估價分別是每艘1.28億/9700萬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以上數據中使用SPG-59雷達後的續航力,船艦設計局的定義是10%航行時間以全功率輸出、90%航行時間減功率輸出;即便在這樣的前提下,前述設計的續航力在使用SPG-59之後,續航力仍下降大約10%,足見SPG-59巨大耗電帶來的影響;當時每海軍要求新艦在20節航速下能保持8000海里的續航力,但使用SPG-59之後顯然每種設計都無法辦到。對於船艦局這四種1960年12月提出的設計,SCB建議構型一、二可以將提豐MR發射器減為三座,也就是原本並列在後桅杆兩側的兩座提豐MR可以減少一座,如此全艦三座提豐MR都可布置在中心線上,並且降低了成本;而構型三則可以只裝備一座提豐LR,並增加其備彈量。SCB審核之後的結論是希望獲得兩種與現有貝克納普級(Belknal class)飛彈巡防艦噸位相似的設計(比較接近船艦設計局的第四種構想),只需裝備一套DLG/DLGN版SPG-59、提豐LR與提豐MR發射器各一套,或者兩套提豐MR,而不是船艦設計局著重的萬噸級大型巡洋艦。

如同前述,使用SPG-59之後,巨大的耗電功率讓提豐艦艇很難滿足美國海軍對續航力的要求,因此船艦設計局開始考慮引進核子推進系統;不過當時美國海軍並沒有完全滿足需求的艦用反應器,當時美國海軍唯一為船艦設計的大型反應器是給長堤號(USS Long Beach CGN-9)飛彈巡洋艦設計的CIW,不僅體積太大,而且最大功率只能達到80000軸馬力,而船艦設計局希望用在大型提豐巡洋艦的推進系統起碼需要100000軸馬力;而供班橋號(USS Banbridge DLGN-25)核子動力飛彈巡防艦使用的D2G反應器雖然體積較小,但是輸出功率只有60000軸馬力。為了彌補功率不足,船艦設計局甚至考慮採用核子動力/燃氣渦輪複合推進系統(Combined Nuclear and Gas Turbine,CONAG),以D2G反應器為基礎再加上由燃氣渦輪提供的30000軸馬力,不過燃氣渦輪又需要攜帶燃料,兩種不同主機也讓傳動系統更複雜,整體而言還不如設法增加CIW反應器的功率。

1961年:提豐巡洋艦/巡防艦

美國船艦設計局1961年8月提出的六種提豐艦艇方案中,排水量最大、戰力最強的

H構型核子動力巡洋艦想像圖,配備巡洋艦版SPG-59雷達。

在1961年8月,船艦設計局再度推出六種新的提豐艦艇設計,分別是A、D-1、F、G、H、L構型。其中,A、D-1這兩種比較接近SCB偏好的規格,搭載DLG/DLGN版SPG-59雷達並使用蒸氣渦輪推進,但續航力都無法滿足美國海軍標準(航速20節時續航力8000海里)。F、G、H、L構型採用核子動力來解決續航力問題,其中F、G、L構型仍搭載DLG/DLGN版SPG-59,相當於A、D-1構型的核子動力版本,G構型採用複合核能與燃氣渦輪推進;而H構型則是船艦設計局偏好的大型 提豐艦,是六種裡唯一搭載巡洋艦版SPG-59雷達的版本。六種構型的共通裝備包括一具用來輔助的SPG-43A長程對空監視雷達、SQS-26艦首聲納以及兩座5吋38倍徑快砲(分置於兩舷)等,可搭載反潛直昇機(一架HU-2K有人反潛直昇機或三架DASH遙控反潛直昇機),提豐LR發射器可混裝ASROC。以下分別簡介:

A構型(蒸氣渦輪推進):滿載排水量9160噸,長170.8m,寬17.7m,配備 一座提豐LR發射器(位於艦首,備彈40枚,混裝ASROC)、兩座提豐MR發射器(艦首、艦尾各一,總備彈80枚)、兩座5吋38倍徑艦砲,航速20節時續航力7000海里,編制32名軍官與469名士兵,首艦與後續艦預估價分別是每艘1.4億/1.1億美元。

D-1構型(蒸氣渦輪推進):相較於A構型的主要區別是取消提豐LR發射器,只配備兩座提豐MR(艦首、艦尾各一,總備彈80枚),無論排水量與造價都略為降低,滿載排水量降至8720噸,長度降至162m,寬17.7m,同樣擁有兩座5吋38倍徑艦砲,航速20節時續航力7000海里,編制31名軍官與415名士兵,首艦與後續艦預估價分別是每艘1.33億/1.06億美元。

F構型(核子推進):裝備與A構型類似,主要區別是換裝D2G反應器構成的核子推進系統;為了控制成本,艦體長度仍限定在177m以內,但改用核子推進就讓F構型的造價比A構型提高將近四成。滿載排水量9700噸,長176.9m,寬18.6m,航速28節以上,吃水9.15m,配備 一座提豐LR發射器(備彈60枚,混裝ASROC)、兩座提豐MR發射器(總備彈80枚)、兩座5吋38倍徑艦砲,首艦與後續艦預估價分別是每艘1.86億/1.48億美元。
 

L構型(核子推進):以F構型為基礎簡化武裝,取消提豐LR發射器。滿載排水量9260噸,長170.8m,寬18.3m,吃水9.15m,配備 兩座提豐MR發射器(總備彈80枚)、兩座5吋38倍徑艦砲,編制39名軍官與518名士兵,首艦與後續艦預估價分別是每艘1.92億/1.53億美元。

G構型(複合核能與燃氣渦輪推進):以F構型為基礎放大而來,推進系統是由D2G反應器與燃氣渦輪構成的CONAG構型,艦體也加長13m來攜帶燃氣渦輪需要的燃料,並使艦體更修長而降低阻力。滿載排水量11500噸,長190.9m,寬18.6m,吃水9.15m,配備 一座提豐LR發射器(備彈60枚,混裝ASROC)、兩座提豐MR發射器(總備彈80枚)、兩座5吋38倍徑艦砲,編制43名軍官與550名士兵,首艦與後續艦預估價分別是每艘2.17億/1.71億美元。

H構型(核子推進:大型 提豐巡洋艦,配備巡洋艦版SPG-59雷達, 全長205.74m、寬22.57m、吃水9.15m、滿載排水量16100噸,推進系統採用與長堤號相同的CIW反應器,最大航速30節 ,編制79名軍官與1040名士兵。武裝包括一座提豐LR防空飛彈發射器(備彈60枚,混裝ASROC)、三座提豐MR防空飛彈發射器(總備彈120枚)、兩座5吋38倍徑艦砲。

改造蒙提斯級巡洋艦:除了新造 提豐艦艇之外,美國海軍也曾考慮將二次大戰末期開工、戰後服役的提蒙斯級(Des Moines class)重巡洋艦改裝提豐系統。在1961年5月時,當時美國海軍第六艦隊司令喬治.安德森中將(George Anderson)首先建議將現役的提蒙斯級重巡洋艦改裝為防空/指揮巡洋艦,拆除後部八吋艦砲群來加裝旗艦設施與小獵犬防空飛彈系統。隨後安德森晉升海軍作戰部長之後,進一步提出將提蒙斯級改裝 提豐系統的可能性。依照初步規劃,提蒙斯級改裝提豐系統只保留一座位於艦首的MK-16三聯裝8吋砲塔以及兩座5吋快砲,加裝提豐LR與提豐MR發射器各兩座;為了支持SPG-59射控雷達,艦上加裝三具2500KW級的發電機,同時加裝後端的NTDS作戰系統(包含四部CP-642電腦)以及一套用來輔助的SPS-43長程對空搜索雷達(採用固定陣列方式安裝,沒有使用機械旋轉);此外,也換裝SQS-26大型艦首聲納,加裝直昇機庫設施來搭載兩架HU-2K海妖反潛直昇機。依照當時估計,提蒙斯級改裝方案的第一艘要花費1.91億美元,後續艦每艘1.64億美元。

提豐造艦計畫演進

在1958年10月,美國海軍首度將提豐艦艇納入建造計畫,預定在1961年建造首艘配備提豐LR的核子動力巡防艦(DLGN)以及12艘配備提豐MR的驅逐艦;稍後1961年11月美國海軍長程目標組(LRO)提出的1965至1970年造艦規劃中,納入11艘 提豐巡洋艦(5艘為核子動力,6艘為傳統動力)與45艘提豐驅逐艦(11艘核子推進與34艘傳統構型),當時估計核子動力巡洋艦每艘2.2億美元,傳統動力巡洋艦每艘(不含首艦)造價1.7億美元,而 提豐驅逐艦的核動力版本與傳統動力版本預估造價分別是每艘8000萬與每艘4200萬。

然而,LOR這份計畫明顯低估提豐艦艇所需的真實價格,同時對於接下來美國海軍能獲得的預算也太過樂觀,因此美國海軍旋即在1959年1月重新修改提豐艦艇的建造計畫;這個版本打算在1961到1966財年建造九艘搭載 提豐系統的大型巡洋艦,在1962財年先開工兩艘蒸氣動力提豐巡洋艦,1963到1966財年建造7艘核子動力提豐巡洋艦(除了1964財年建造一艘之外,1963、1965、1966財年各建造一艘),價格方面預估每艘2億美元。而海軍部長亞里.柏克對 提豐系統抱持非常高的期望,因此決定取消在1962財年為一艘巡洋艦改裝提豐系統的計畫,集中資源加速完成整個提豐系統額發工作,而第一艘新造提豐艦艇則預定在1963財年開工。以1950年代末期的標準, 提豐級堪稱非常昂貴,1960財年時亞當斯級飛彈驅逐艦每艘造價約3800到4100萬美元,先前1956財年訂購的小鷹號航空母艦(USS Kitty Hawk CV-63)艦體造價也才2.65億美元,即便是1958財年訂購的企業號(USS Enterprise CVN-65)核子動力航空母艦在當時造價也只有4.5億美元。

在1961年時,美國海軍又重新規劃提豐艦艇的建造計畫,打算在1963到1969財年建造8艘16100噸級的提豐巡洋艦(1964到1967財年建造5艘),以及24艘9500噸級的 提豐巡防艦(DLG);其中,提豐巡洋艦基本上以前述G構型為基礎,每艘造價約1.75億美元,而提豐巡防艦以前述F構型為基礎予以簡化,減少一座提豐MR的發射器,只配備提豐LR與提豐MR發射器各一座,每艘造價約1.15億美元。SCB審查此計畫之後,認為16100噸級 提豐巡洋艦過於昂貴,而9500噸級提豐巡防艦的價格只比現有配備小獵犬飛彈的飛彈巡防艦高4000萬美元,而且即便是較小的提豐巡防艦,戰力已經遠超過所有現役的3T防空艦艇,因此SCB建議只以9500噸級 提豐飛彈巡防艦作為接下來提豐艦艇的原型,隨後昂貴的16100噸級提豐巡洋艦基本上就遭到放棄。1961年新上任的國防部長,以重視美國國防計畫管理的麥納馬拉(Robert McNamara)基於SCB的建議,在1961年9月22日下令刪除所有的提豐飛彈巡洋艦計畫,只批準繼續建造10艘提豐巡防艦。 在1962年11月,美國海軍部長(Secretary of the Navy)在國防部的同意下,要求獲得國會許可,取消原訂在1963財年造艦計畫中編列的首艘提豐巡洋艦,將資源轉移到3T飛彈改進計劃(3T Get Well Program)。

面對這個變局,建造大型提豐巡洋艦的美國海軍LRO仍不放棄爭取;LRO表示只有大型巡洋艦才有足夠空間設置艦隊旗艦指揮設施,不僅用來指揮艦隊作戰,在大型戰爭中還可作為機動指揮中心,這是體型較小的飛彈巡防艦(DLG/DLGN)與飛彈驅逐艦不可能辦到的。另外,LRO也認為船艦需要足夠空間容納新開發的對地飛彈或採用自動砲控與裝填技術的新型八吋艦砲(203mm),這也只有巡洋艦等級的艦體才能容納。

然而現實上,以美國海軍可以獲得的經費,不僅不可能建造16100噸級的提豐巡洋艦,就連9500噸級的提豐巡防艦都不得不繼續刪減。在1962年1月,美國海軍進一步把 提豐巡防艦的建造數量從10艘減為7艘,預定1963財年建造第一艘核子動力版提豐巡防艦(DLGN),然後在1964財年建造2艘傳統動力版提豐巡防艦;此時,巡洋艦等級的 提豐系統,只剩前述改裝提蒙斯級重巡洋艦的方案還存活,不過改裝蒙提斯級的方案最後還是在1963年1月遭到取消。

即便是提豐飛彈巡防艦,隨著船型與細部設計的逐漸落實,排水量也逐漸成長而突破10000噸大關,到1962年4月就成長到10825噸,水線長度為183m,造價上漲到每艘1.9億美元,美國海軍已經無法接受。為此,SCB進一步嘗試刪減 提豐飛彈巡防艦的成本,目標是將排水量控制在10000噸以內,每艘造價控制在1.8億美元;在評估作業中,SCB認為刪除提豐LR而只保留提豐MR、另外加裝ASROC專用發射器,艦體長度可降低6m,排水量降低700噸,價格降低700萬美元;如果降低反潛裝備規格,採用較舊的SQS-23中頻聲納而不是SQS-26大型低頻聲納,並取消ASROC,可以減低400噸以及200萬美元價格。如果同時刪減防空與反潛能力,則可壓低800噸的排水量以及將近1000萬美元的成本。

提豐巡防艦最終方案(SCB 277)

以先前船艦設計局的A與L構型為基礎,加上前述刪減成本的方案,SCB推出一種水線長171m、排水量10900噸的飛彈巡防艦方案,續航力約7000海里。然而,這樣的續航力無法滿足美國海軍需求,隨後SCB稍後在1962年6月將排水量擴大到11400噸,續航力提高到約8000海里(SPG-59全功率運轉時續航力降至6600海里,減功率運轉時續航力約7500海里),不過造價也達到1.85億美元。在1962年10月,SCB進一步推出一種滿載排水量10300噸級的 提豐巡防艦設計(輕載排水量8300噸級),艦體長度減回165m,續航力降為6000海里級(SPG-59全功率運轉時續航力4800海里,減功率運轉時5500海里),估計首艦價格1.81億美元,後續艦1.57億美元。不過實際上, 提豐系統艦的感測器、作戰裝備的成本遠高於艦體的比重,因此單純透過縮減艦體尺寸的降價效益並不顯著;例如假設僅僅將艦體縮短6公尺,減少燃油攜帶量以及800頓的排水量,則造價幾乎改變無幾,但續航力減少2000海里;SCB還嘗試使用高壓鍋爐,但這也只能節省300噸排水量,而且還使成本增加。SCB隨後進一步將提豐LR的載彈量降至40枚,在1962年9月成為SCB 243。然而SCB 243的作戰能力不足,因此隨後SCB又將排水量增為11335噸,續航力7500海里,成本1.84億美元。

反覆考量之後,SCB認為要在設定的尺寸內滿足續航力需求,並跟上航空母艦擔任屏衛,只能使用核子推進,而這反映在1962年11月推出的SCB 277上,這是提豐飛彈巡防艦的最終方案。

SCB 277長182.8公尺,寬18.89m,吃水6.2m,標準排水量9951噸,滿載排水量10902噸,核子動力推進,最大航速30.25節,最大持續航速29.15節,編制601名人員,電子裝備包括一具DLG/DLGN版SPG-59雷達、一具用來輔助的SPS-43A長程對空監視雷達以及一套SQS-26大型艦首聲納,武裝包括一座提豐LR發射器(位於艦首,備彈60枚,混裝ASROC)、兩座提豐MR(首尾各一,總備彈80枚)、兩座5吋38倍徑快砲、兩座三聯裝MK-32魚雷發射器與兩座MK-25基本點防空飛彈(BPDMS)發射器,艦上可搭載一架HU-2K反潛直昇機或三架DASH遙控反潛直昇機。

 

提豐之死

提豐飛彈系統與SPG-59的設計理念與技術水平均超過那個年代甚多,面臨體積重量過大、太過耗電、成本過高、性能不穩定與可靠度低等重重問題 。例如,光是諾頓角號上的SPG-59雷達原型,重量就比後來裝在企業號核能航艦(CVN-65)、長堤號核能飛彈巡洋艦(CGN-9)的SPS-32/33電子掃瞄雷達還多20ton,遑論日後體積更大的生產型 。根據預估的計算,巡洋艦版SPG-59全功率運轉時,需要5MW的龐大電力,即便是縮減功率輸出時仍需要1690KW,因此需要配置三座2500KW的渦輪發電機專門負責供電 ,雷達全功率運轉時艦上需要供應的電力相當於10000軸馬力,相當於推進功率的10~12.5%(假設總推進功率約80000至100000軸馬力);而DLG/DLGN版SPG-59的全功率運轉則需2.5MW的電力,縮減功率運轉時亦需要730KW。高耗能的SPG-59運轉時,將大幅消艦艇的 燃料,降低續航力。除了高耗能之外,SPG-59沈重的天線也給船艦設計工作帶來困擾;為了提高雷達偵測低空目標的距離,雷達安裝的高度必須盡量加高,然而在艦艇高出安置SPG-59將使重心上升,惡化穩定性;以SPG-59的重量,艦體載台至少需要10000噸級的排水量才能有合格的耐航能力。爾後SCB與國防部長麥納馬拉都只願意採用體積和功率較小的DLG/DLGN版,而不是較大的巡洋艦版。

據美國艦船局在1962年6月18日計算的WCS MK-2/SPG-59雷達組合,造價高達4380萬美元,比當時一艘配備韃靼防空飛彈的驅逐艦(如亞當斯級)還貴,這個數字還不包括提豐LR飛彈發射系統的570萬美元或提豐MR飛彈發射系統的470萬美元。 美國海軍考慮作為提豐系統艦體載台,一直在排水量、作戰能力與造價之間不斷掙扎,如果為了降低造價而壓縮艦體與裝備,則勢必無法配置足夠的防空武裝,也無法在SPG-59雷達 龐大耗電之下維持可接受的續航力;如果排水量放大,則造價又會水漲船高 。以1961年制訂的提豐系統艦艇為例,預定建造8艘的核動力巡洋艦版本,滿載排水量高達16100ton,每艘造價至少為1.75億美元;而預定建造24艘的提豐巡防艦版本(採用複核核能/燃氣渦輪推進),排水量亦達9500ton之譜,每艘造價也需1.15億美元,服役五年的總操作成本預估是當時韃靼飛彈驅逐艦的3.6倍,美國海軍根本不可能有有經費建造足夠的 提豐艦艇。

除了成本問題之外,提豐系統的核心──SPG-59雷達系統存在許多難以解決的嚴重技術問題。雖然此一雷達系統的理論可行,但當時相關業界的技術水平,無法生產符合要求的部件。倫伯電磁透鏡雷達的理論要求天線陣列是完美的球型,這本身就是嚴苛的工程挑戰;受限於當時電介材料與製造工藝水準的限制,APL被迫在SPG-59使用不完全符合倫伯電磁透鏡理論要求的透鏡設計,結果使主波束聚焦效果不甚理想、旁波瓣過大,此外行波管放大器、功率處理單元等元件的尺寸重量也遠高於預期,各元件纜線與導波管的連接公差亦無法滿足要求,且 各組件生產製程的良率過低,難以大量生產 。諾頓角號上的SPG-59測試雷達的天線數量雖然低於量產型,但重量已經比企業號/長堤號上的SPG-32/33雷達組合還重20噸。裝備於諾頓角號的SPG-59艦載雷達原型在1965年7月開始測試,測試作業持續到1966年春,美國海軍很快就發現其性能很不穩定 ,計算機編程難以完成,同時探測性能不足;即便在最小操作距離下,也經常無法偵測到小型目標,導致美國海軍嚴重質疑其效能與抗干擾能力。

最後,只有提豐LR在1961年3月起進行過9次陸上試射,而提豐MR更止於設計階段,從未造出過實彈。在1963年初 ,由於提豐系統的研發作業面臨許多困難(尤其是SPG-59雷達),進度落後,美國海軍取消原訂在該年度建造首艘提豐核子動力飛彈巡防艦的計畫。在1963年11月,國防部長麥納瑪拉 下令取消整個提豐計畫,改提出技術指標相對務實的先進水面飛彈系統(Advanced Surface Missile System,ASMS,見下文)。

雖然如此,美國海軍仍繼續為保留提豐進行最後的努力。在1965財年,SCB推出SCB 240.65方案,以SCB 277為基礎稍微放大。長198.12公尺,寬19.5m,吃水6.4m,標準排水量10000噸,滿載排水量12000噸,核子動力推進,最大航速約30節,編制743名人員,電子裝備包括一具DLG/DLGN版SPG-59雷達、一具SPS-49長程對空監視雷達、一套SQS-26大型艦首聲納以及艦尾可變深度聲納,武裝包括一座提豐LR發射器(位於艦首,備彈60枚,混裝ASROC)、兩座提豐MR(首尾各一,總備彈80枚)、兩座5吋38倍徑快砲等,但刪除了用來操作DASH無人遙控直昇機的機庫與甲板。當然,SCB 240.65遭到麥納馬拉否決。

在1964年,美國海軍武器局終止了提豐LR/MR飛彈的研發計畫,但仍允許在1965年6月繼續對諾頓角號的提豐雷達系統進行最後的測試和評估。 在1964年1月13日,APL接到海軍正式告知,今後停止對提豐系統在諾頓角號上測試項目的支持。在1965年12月,一個由美國海軍地面飛彈系統項目(Surface Missile Systems Project,成立於1962年)組織的審查小組在諾頓角號上審查提豐系統工程測試方案的結果,該小組由業界專家的科學顧問組成,審查結論認為提豐項目獲得的經驗與教訓非常有價值,但是沒有必要繼續發展下去,應該更好地將這些技術和設備經驗用在新的ASMS計畫。在1966年6月,諾頓角號的SPG-59原型雷達被拆除,在9月30日遭到銷毀,而諾頓角號隨後就轉用於ASMS計畫(隨後成為神盾系統)的開發測試工作。至此, 提豐系統終於完全下馬,成為歷史。

提豐計畫的取消使得美國海軍造艦計畫出現斷層 。在此之前,由於對提豐系統的高度期待,美國海軍刪減了最後幾艘配備小獵犬/韃靼飛彈系統的造艦計畫,裝備3T防空飛彈系統的貝克納普級飛彈巡防艦 以及特魯克頓號核子動力飛彈巡防艦(以上配備小獵犬飛彈)都在1962財年之前編列完畢,原本打算之後就全力建造配備提豐系統的飛彈巡防艦。提豐在1963年11月遭到取消後,國防部長麥納馬拉決定另外開發先進水面飛彈系統(Advanced Surface Missile System,ASMS,1969年改稱神盾系統)作為替代,但顯然要等待更久的時間才能發展完成並開始設計艦艇。 最後一艘貝克納普級飛彈巡防艦與特魯克頓號都在1967年服役,美國海軍在1968到1975年先後訂購六艘配備數位化韃靼(Tartar-D,後來實際上使用標準SM-1飛彈)防空系統的加利福尼亞級與維吉尼亞級核子動力飛彈巡防艦,填補 神盾系統服役前的空檔。

在1973年10月以阿贖罪日戰爭期間,蘇聯在地中海集結了96艘船艦,其中不少攜帶了反艦飛彈,讓當時北約在地中海區的艦隊陷入劣勢;當時美國海軍在地中海部署了以獨立號(USS Independence CVA-62)以及富蘭克林.羅斯福號(USS Franklin D. Roosevelt CVA-42)兩艘攻擊型航母組成的第60特遣編隊(TF60),基於安全起見,美軍下令TF60撤退到克里特島(Crete)以南,遠離蘇聯水面船艦飛彈的威脅半徑。這讓美國海軍充分意識到蘇聯海軍對付美國航母打擊群的手段,首先是同時發射大量反艦飛彈的飽和攻擊;因此,發展能即時反應與同時追蹤大量目標的先進防空雷達,以及同時導引眾多防空飛彈攔截許多目標的抗飽和攻擊能力,成為迫切的需求,而這就促成了接替提豐的神盾(AEGIS)系統的發展。

雖然提豐飛彈系統遭到取消,但其驚人的性能指標,即便到了2000年代初期的水準而言依舊屬於高檔,帶動的相關科技發展(如新開發的TVM導引技術)也對日後的美國防空系統多有貢獻 。甚至日後神盾系統為了折衷,只在搜索/追蹤使用相位陣列雷達,飛彈末端照射工作仍使用傳統機械式碟型雷達負責,雖然新的分時照射技術使單一射控雷達能輪流為多枚在空中的飛彈進行終端導引,但理論上,機械照明雷達的目標轉換速率仍不能與SPG-59這樣的電子掃描雷達相比。

總之,生不逢時的提豐飛彈系統,算是神盾的先驅。 雖然日後神盾系統使用的相位陣列雷達的原理與提豐的SPG-59雷達有很大區別,然而SPG-59項目許多概念如計算機控制波束指向、多功能雷達技術等等,也繼續被神盾系統沿用。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