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國歌:天佑吾王(God Save the King(Queen))
 

英國國歌 「天佑吾王」是世界現存最古老的國歌,其歌詞是數百年來在英國貴族、軍隊與民間逐漸形成,也沒有確切的作曲者;英國國歌的旋律與部分歌詞在16世紀就已經 出現,當時仍以拉丁文撰寫,隨著時代變遷而屢屢更動。歌詞第一段祈禱上帝保佑國王(或女王)健康、長壽的部分,來自於軍隊出戰前的禱辭,而在1545年, 英國海軍也已出現「天佑吾王」、「願君王統治地久天長」的問答口令;至於歌詞第二段「驅散我們的敵人、消除他們的惡意、挫敗他們的詭計」等詞句,據說是 1605年英國大臣與教會密謀以炸藥刺殺英王詹姆士一世未遂之後,往後火藥陰謀事件週年紀念日時,英國各教會宣讀的祝禱詞。

「天佑吾王」的首度公開演奏版本紀錄出現在1744年的「
Thesaurus Musicus」之中。在1745年,當時被放逐的英王詹姆斯二世(James II )的孫子查理愛德華(Charles Edward Stuart,1720-88)在蘇格蘭的支持下企圖復辟,於九月在愛丁堡附擊敗英王喬治二世(King George II )的軍隊。消息傳到倫敦,激起倫敦市民的愛國熱忱,皇家劇院(Theatre Royal, Drury Lane)樂隊的作曲家Thomas Arne就將「天佑吾王」的詞曲予以改編,在劇院裡演奏,結果大為成功;於是皇家劇院每晚都演奏這首曲子,不久其他劇院也群起仿效。後來這逐漸成為一種 慣例,每當國王或女王進入一個公共娛樂場合時,樂隊便會高奏「天佑吾王」。在1837年至 1901年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期間,以及1952年伊麗莎白二世登基後,歌詞中「國王」(King)便改為「女王」(Queen)。「天佑吾王」通常有三段歌詞,往往只有第一段會被演 唱。

在19世紀 大英帝國強盛時期,「天佑女王」也是英國所有殖民地和附屬國的國歌,例如從1788年到1974年,澳大利亞一直用「天佑女王」作為國歌;從英 國獨立的美國也曾採用「天佑女王」的旋律另行填詞,作為本國國歌或第二國歌。至今,世界上至少還有十幾個國家的國歌以「天佑女王」的旋律來填詞。 值得一提的是,英國並沒有任何成文法律明訂「天佑吾王」是英國法定的國歌,這只是長久以來的不成文慣例。

 

(歌詞)

(演唱版) (演奏版) (演奏版2)

耶路撒冷(Jerusalem)

在1808年,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出版了詩集米爾頓(Milton: A Poem in Two Books),其中有自序上有一首短詩「遠古的腳步」(And did those feet in ancient time)。這首詩的靈感來自於一部英國國教的次經中,描述年輕的耶穌和亞利馬太的約瑟(Joseph of Arimathea)一起到了今天英格蘭境內格拉斯頓伯里(Glastonbury)的故事,以及聖經啟示錄第三章12節與21章2節關於耶穌再來、建立新耶路撒冷(即新天新地)的文字敘述,此外還摘錄舊約聖經民數記11章29節(Numbers XI. Ch 29. v)的句子「Would to God that all the Lords people were Prophets」。歌詞中暗示,耶穌會在英格蘭建立新耶路撒冷,對照於歌詞中「黑暗、邪惡的麵粉磨坊(dark Satanic Mills,影射當代英國工業革命帶來的黑暗」。一般對此詩最普遍的解釋為:耶穌可能曾造訪過英格蘭,使英格蘭短暫地變成天堂;當時工業革命下的英格蘭正被撒旦的麵粉廠侵占,而布萊克則會抗爭到底,直到英格蘭變回天堂的樣子。

這首詩最初並不出名,直到1916年被收錄在由羅伯特.派瑞奇(Robert Bridges)編輯的英國愛國詩集「The Spirit of Man」Robert Bridges)出版;當時英國正處第一次世界大戰高峰,士兵傷亡慘重,且戰事仍看不到終結的跡象。羅伯特.派瑞奇認為「遠古的腳步」很適合當作歌詞來激勵人心,因此邀請霍伯特.派瑞爵士(Sir Hubert Parry)以來作曲,並由先前霍伯特.派瑞爵士的學生魏佛德.戴維斯(Walford Davies)完成編輯,並如期在1916年於倫敦皇后廳(Queen's Hall)的「為正義而戰」(Fight for Right)音樂會中首演,大獲成功。

此曲最初仍沿用威廉.布萊克詩句的原標題「And Did Those Feet in Ancient Time」。稍後,派瑞爵士支持全國婦女選舉權聯盟(National Union of Women's Suffrage Societies,NUWSS)為女性爭取投票權的運動,在女權領袖米利琴特·費塞特(Millicent Fawcett)邀請下編寫「遠古的腳步」的管弦樂版,在1918年3月13日的婦女投票權音樂會(Suffrage Demonstration Concert)中演出,演出中樂譜首度使用「耶路撒冷」(Jerusalem)作為標題。

「耶路撒冷」這首愛國詩歌廣為流傳,成為英國教會常演奏的音樂(如聖喬治日),也在英聯邦境內傳唱,英王喬治五世(King George V)還表示比起「天佑吾王」(God Save the King),更青睞以「耶路撒冷」為英國國歌。在「天佑吾王」之外,「耶路撒冷」以及「希望與榮耀的土地」(Land of Hope and Glory)往往被視為英國的另外兩首國歌;在許多重要節日如聖喬治日(Saint George's Day)、足球/板球/橄欖球賽前,「耶路撒冷」常被演奏。1981年上映的英國著名傳記電影「火戰車」(Chariots of Fire)的片名也取自「耶路撒冷」的歌詞。

(歌詞)

(視頻1)   (視頻2)

 

「威風凜凜進行曲」第一號(D大調)/「希望與榮耀的土地」

威風凜凜進行曲(The Pomp and Circumstance Marches,作品編號Op.39)是英國著名作曲家愛德華.愛爾加爵士(Sir Edward Elgar)在1901至1930年撰寫的一組管弦樂進行曲,總共有六首,包括1901年完成的「D大調第一號進行曲」(March No. 1 in D)以及「a小調第二號進行曲」(March No. 2 in A minor ),1904年完成的c小調第三號進行曲(March No. 3 in C minor ),1907年完成的G大調第四號進行曲(March No. 4 in G),1930年完成的「C大調第五號進行曲」(March No. 5 in C)以及愛爾加生前未完成、遺留手稿的「g小調第六進行曲」(March No. 6)。威風凜凜進行曲的標題來自於莎士比亞的劇作「奧賽羅」(Othello: The Moor of Venice))第三幕第三場的台詞「pomp, and circumstance of glorious war」。

威風凜凜進行曲六首之中,最著名的是D大調第一號進行曲,其附標題是「致我的朋友阿爾弗雷德·E·羅德瓦爾德以及利物浦管弦樂團的成員們」(to my friend Alfred E. Rodewald and the members of the Liverpool Orchestral Society)。在1901年10月19日,阿爾弗雷德·羅德瓦爾德(Alfred Rodewald)指揮利物浦管弦樂團(Liverpool Orchestral Society)在利物浦舉行了「D大調第一號進行曲」的首演;兩天後,又由亨利·伍德(Henry Wood)指揮在倫敦皇后廳(Queen's Hall)舉辦的年度逍遙音樂會(London Promenade Concert)上進行演出,觀眾反響熱烈,使得樂團兩次返場演奏此曲,亨利·伍德形容「這是逍遙音樂會以來的頭一次」。當時,剛在1901年登基的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Edward VII)也十分喜愛這曲,建議應該填上歌詞。隨後在1902年,艾爾加為愛德華七世的加冕典禮譜寫「加冕頌歌」(Coronation Ode)時,利用「D大調第一號進行曲」中段(Trio)的旋律,由散文、詩集作家亞瑟·班森(Arthur Benson)填詞,成為加冕頌歌最後一個樂章,標題名為「希望與榮耀的土地」(Land of Hope and Glory)。

隨後,「希望與榮耀的土地」在大英聯邦廣為傳唱,是了英格蘭代表隊在體育賽事中演奏的一首國歌。而每年倫敦逍遙音樂會(1927年起由BBC接手主辦,全稱為The Henry Wood Promenade Concerts presented by the BBC,簡稱The Proms或BBC Proms)的最後一夜,「D大調第一號進行曲」成為必演奏的保留曲目,並會按首演時的慣例演奏兩次,全場觀眾也會在齊唱「希望與榮耀的土地」。

「天佑吾王」、「耶路撒冷」以及「希望與榮耀的土地」堪稱英國三大國歌。在2006年BBC所做的一項調查中,55%的受訪者支持以「希望與光榮的土地」來代替「天佑女王」作為英格蘭國歌。在2010年以前,「希望與光榮的土地」是英格蘭在大英聯邦運動會(The Commonwealth Games)獲獎時演奏的國歌;不過在2010年4月23日聖喬治節(St George Day)當天,英格蘭的大英聯邦運動會理事委員會讓公眾投票選擇當年在印度德里舉辦的大英聯邦運動會中,英格蘭的頒獎國歌,而公眾在「天佑女王」、「耶路撒冷」、「希望與光榮的土地」中選擇了「耶路撒冷」。

(歌詞)

威風凜凜進行曲:D大調第一號進行曲

D大調第一號進行曲&「希望與 榮耀的土地」(2014年BBC Proms最後一夜)

威風凜凜進行曲(第一~第五號)

「希望與榮耀的土地」(皇家空軍中央樂團合唱版)

「希望與榮耀的土地」(皇家衛隊冷溪團樂隊合唱版)

「希望與榮耀的土地」(Vera Lynn演唱版本,1966年)

 

統治 吧!不列顛尼亞(Rule, Britannia)

「統治吧! 不列顛尼亞」是英國的著名愛國歌曲,源於19世紀蘇格蘭劇作家James Thomson與David Mallet假面劇「阿佛列」(Alfred)中的一首歌;該劇是為了紀念英王喬治一世以及奧古斯塔皇后的生日。該劇在1745年改為清唱劇,1753年 又完成歌劇版本。 「統治吧!不列顛尼亞」這首歌由於大受歡迎,隨即獨立出原劇,在1745年首度於倫敦獨立演出。「統治吧!不列顛尼亞」的歌詞由James Thomson撰寫,充分反映了17世紀英國蒸蒸日上的發展,以及對未來的壯闊期許。

「統治吧! 不列顛」被稱為「天佑女王」之外的英國「非官方國歌」之一,並成為皇家海軍官方認定的軍歌之一,19世紀許多著名音樂家都曾利用其旋律進行衍 生,包括李查.華格納(Richard Wagner )、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老約翰史特勞斯(Johann Strauss I )。「不列顛尼亞」是大不列顛的擬人化形象。

而每年倫敦逍遙音樂會(1927年起由BBC接手主辦,全稱為The Henry Wood Promenade Concerts presented by the BBC,簡稱The Proms或BBC Proms)的最後一夜,「統治吧! 不列顛」是必演奏的曲目之一,通常會邀請觀眾一起唱「統治吧! 不列顛」。

(歌詞)

(演唱版)  (演奏版)

 

橡樹 之心(Heart of Oak)

「橡 樹之心」作於18世紀中葉,原本是歌劇哈靈頓入侵(Harlequin's invasion)的一首歌曲,於1759年新年時在格瑞特戲院(Garrick Theatre)首演。「橡樹之心」旋律由威廉.波恩斯(Dr. William Boyce)譜寫,歌詞由18世紀的英國演員David Garrick撰寫。「橡樹之心」主要目的是鼓舞當時正在七年戰爭(Seven Years' War)的英國,由於1759年英國取得一連串軍事勝利,因此使本曲大受歡迎,隨後成為皇家海軍的官方進行曲,爾後也成為幾個大英聯邦成員國海軍的進行 曲,包括皇家加拿大海軍、皇家紐西蘭海軍等,而皇家澳洲海軍最初也指定此曲為官方進行曲,爾後被澳洲本身創作的「澳洲皇家海軍」(Royal Australian Navy)取代。而在加拿大皇家海軍軍官候補生的遊行慶典中,「橡樹之心」也是固定的傳統歌曲。

此外,美利 堅革命(American Revolution)支持者之一律師約翰.狄克金森(John Dickinson)也以「橡樹之心」的旋律填上自行創作的歌詞,成為解放之歌(The Liberty Song),於1768年發表。此外,又有一個Reverend Rylance創作的新版本歌詞在1908年4月16日於期刊Spirit上發表。

橡木是帆船 時代皇家海軍建造軍艦的主要材料,而橡樹之心(hearts of oak)一詞首度出現於維吉爾(Virgil) 的古羅馬史詩伊尼亞得(The Aeneid)的英文翻譯版中。在「橡樹之心」的初版歌詞第一段之中,所謂「美好的一年」(wonderful year)指的是1759至1760年間,當時英國贏得一連串對法戰役的勝利(七年戰爭),包括1979年8月的明登戰役(Battle of Minden)、8月18日的拉格斯戰役(Battle of Lagos)、9月13日在北美魁北克市(Quebec City)的亞伯拉漢平原戰役(Battle of the Plains of Abraham)、11月20日的魁伯龍灣戰役(Battle of Quiberon Bay )等,隨後又在1760年1月22日於印度的文狄瓦西戰役(Battle of Wandiwash)中獲勝。

(歌詞)

(視頻)

 

海洋 上的生活(A Life on the Ocean Wave )

「海 洋上的生活」最初是一首歌曲,由美國詩人Epes Sargent與英國音樂家Henry Russell於1836年撰寫完成。此曲的靈感來自於Epes Sargent於美國紐約貝特利(The Battery)散步時,觀看船隻進出紐約港的景象,Epes Sargent據此完成了詩詞的創作,並由Henry Russell譜曲。「海洋上的生活」出版後,立刻在英美兩地走紅。在1882年,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要求其下所有部隊軍樂團指揮以海軍各軍歌為基礎,各 自提交一份新的進行曲;其中,查特漢(Chatham)部隊提交的樂譜便以「海洋上的生活」為基礎,隨後便成為皇家海軍陸戰隊的正式進行曲。此外,「海洋 上的生活」也被美國商船學院(U.S. Merchant Marine Academy)作為校歌;而1974年保加利亞革命運動,也以這首進行曲為音樂。

(歌詞)

(視頻:歌唱版)   (視頻:演奏版)


我誓言向祖國效忠(I Vow to Thee, My Country)

「我誓言向 祖國效忠」最初是19世紀初英國派駐瑞典大使斯普林.萊斯爵士(Sir Spring-Rice)所撰寫的詩(可能在1908或1912年撰寫),標題是「Urbs Dei 」("The City of God") (上帝之城)或「The Two Fatherlands」(兩個祖國),詩文描述作為一名基督徒對祖國與天國的雙重效忠。在1912年。隨後普林.萊斯爵士被任命為英國駐美大使,任內促 成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Woodrow Wilson)政府放棄美國向來中立政策,加入協約國與英國一同對抗德國;1917年4月美國終於宣布參戰,斯普林.萊斯爵士隨後被召回英國,在1918 年1月離開美國之前,他重新編寫了這首詩的內容,標題是「Urbs Dei」,大幅更改原本第一段詩的內容,將原本的「戰場上的聲響」(the noise of battle)、「隆隆砲聲」(he thunder of her guns)等字樣改為愛與犧牲等,以強調英國士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蒙受的巨大犧牲。在普林.萊斯爵士於1918年2月14日過世之前,這首詩未曾出 版。

在1921 年,英國音樂家古斯塔夫.霍爾斯特(Gustav Holst )使用他編寫的行星組曲(The Planets)中木星(Jupiter)的一段旋律,結合詩句「Urbs Dei」的歌詞,標題成為「我誓言向祖國效忠」(I Vow to Thee, My Country);在出版商的要求下,霍爾斯特還編寫了一個合唱團齊唱、管弦樂團伴奏的版本。在1921年的英國陣亡將士紀念日(Remembrance Day)的禮拜中,本曲首度公開演奏,隨後並納入1925年出版的詩歌集「Songs of Praise」中。

日後每年英 國陣亡將士紀念日中,「我誓言向祖國效忠」成為經常演奏的曲目。

(歌詞)

(視頻1:合唱版本)   (視頻2:管弦樂版本)

 

「謎」主題變奏曲第九號:寧錄(Enigma Variation IX (Adagio) "Nimrod")

在1898年10月到1899年2月,英國音樂家愛德華.艾爾加爵士(Sir Edward Elgar)以作品編號Op.36「謎」(Enigma, Andante)為主題旋律(Original Theme),編寫了13首主題變奏曲。其中的第九號變奏曲標題為「寧錄」(Nimrod),這是舊約聖經創世紀中提到的挪亞的兒子含(Ham)的一個孫子,創世紀第10章記載寧錄是「世上英雄之首」以及「在耶和華面前是個英勇的獵戶」。在1904年艾爾加寫給音樂家朵拉.潘泥(Dora Penny)的加密信件Dorabella Cipher中記載,愛德華.艾爾加在創作「謎」第九號變奏曲的時候非常沮喪,曾打算放棄音樂事業,在好友作曲家Augustus J. Jaeger的鼓勵之下才得以繼續寫作;此外,信件也提倒了「寧錄」這個附標題,暗示觀眾「你能聽到音樂的開頭嗎?」,因為第九號變奏曲開頭是弱奏。

第九號變奏曲「寧錄」深受歡迎,經常被葬禮、紀念禮拜等莊嚴場合使用,而英國陣亡將士紀念日(National Service of Remembrance)的國家紀念儀式通常也會演奏此曲。

(視頻)  (配詞版)

Eternal Father, Strong to Save

「Eternal Father, Strong to Save」是英國詩歌作家威廉.懷亭(William Whiting)寫於1860年的詩歌,啟發自他個人對海洋生活的親身感受與經歷。威廉.懷亭在35歲那年有一次驚險的暴風中乘船經驗,認為是上帝保守了他的性命;此外,身為溫徹斯 特學院詩班(Winchester College Choristers)的學校校長,威廉.懷亭也聽過學生分享搭船在英國、美國之間,橫度大西洋的驚險航海經歷。基於對航海的恐懼與敬畏,威廉.懷亭寫下名為 「Anchor his faith」的詩歌(據信部分靈感來自於聖經的詩篇107篇),然後完成 「Eternal Father, Strong to Save」,首次出現在1860年出版的古代/現代詩歌(Hymns Ancient and Modern,HA&M)中,由John B. Dykes,編曲。

「Eternal Father, Strong to Save」隨後廣為流傳,在1879年傳入美國安納波里斯的海軍學院(United States Naval Academy at Annapolis),而皇家海軍據信更早引進這首詩歌(具體時間不詳),在1890年變得十分流行,並陸續納入英國、美國許多軍方單位的教會禮拜中,包 括皇家海軍陸戰隊、皇家空軍、英國陸軍、美國海岸防衛隊、美國海軍陸戰隊等,衍生出許多版本的歌詞。例如在1940年,美國聖公會 (US Episcopal Church)推出了改編給在陸地上旅行者(歌詞源於 聖經詩篇第50篇)以及航空旅行者的版本(歌詞源於聖經創世紀),在1940年版詩歌(The Hymnal 1940)中編號為No.513,而原版歌詞編號為No.512;此一版本的歌詞由聖公會美國主教 Robert Nelson Spencer在1937年完成。


(歌詞)

(視頻)

 

航行(Sailing)

「航行」原本是蘇格蘭兄弟合唱團(Sutherland Brothers)的Gavin Sutherland所作,在1972年6月發行。此曲之後被英國歌手洛.史都華(Rod Stewart )翻唱,收錄於1975年8月出版的專輯「跨越大西洋」(Atlantic Crossing) 中。洛.史都華的版本在國際間大受歡迎,在英國唱片銷售排行榜連續四週名列第一,也是洛.史都華生涯中在英國最成功的單曲。

「航行」在1976年被用於英國廣播公司一台(BBC 1)放映的皇家方舟號紀錄片「航行」(Sailing,共12集,1976年8月首次播放)的主題曲(管樂版本),紀錄航空母艦皇家方舟號(HMS Ark  Royal R09)在1976年2月至7月西太平洋部署期間的艦上運作與生活。因此,「航行」這首歌隨後就與皇家方舟號以及之後繼承這個艦名的無敵級(Invincible class)航空母艦皇家方舟號(HMS Ark Royal R07)的形象結合,也成為皇家海軍陸戰隊樂團經常演奏的曲目。

「航行」的第一個管弦樂版本由倫敦交響樂團(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在1977年錄製,收錄於「經典搖滾樂」(Classic Rock)專輯中。而在1988年鋼琴家李查.克萊德蒙(Richard Clayderman)出版的專輯「A Little Night Music - 12 Classic Love Songs」也包含「航行」的鋼琴演奏版。

(歌詞)

(視頻:洛史都華版)

(視頻:皇家陸戰隊樂團演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