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集2:尖端科技軍武論壇──「

 日清黃海海戰之評論---請各位協助指出誤謬」P.1

白色:網友提問

灰色:ra回覆

藍色:編者翻譯


[頁1]    [頁2]    [頁3]  

問答1:

深藍  於 2003/04/04 13:29
日清黃海海戰之評論---請各位協助指出誤謬  

深 藍按: 此篇文章為中華民國全國教師會網站上的文章, 也轉貼多處, 全文為 『給史英的話--第二集』作者自稱是中小學老師, 此段為一開始的論述, 但很明顯的錯誤連連, 幸由 Ryan 兄出聲反駁, 小弟已經反駁第一集文章, 正在寫反駁第二集, 既然軍事茶館臥虎藏龍, 人才濟濟, 因此轉貼此部份給大家參考, 也讓大家認清這是台灣中小學教師的歷史認知水準 (跟看中國連續劇的差不多), 如大家仍有補充或能提供相關資訊來源, 先謝謝各位.

*****************************************************************************

史 英先生,你應該聽過清末的自強運動吧!當初自強運動所建立起的北洋艦隊可說是亞洲首強,其噸位及戰力的總合甚至勝過當年的美國太平洋艦隊,而其中“定 遠””鎮遠”兩艘大船更是日本敬畏不已的戰艦;但為何會在甲午海戰中被打得落花流水?查了當時文獻,才得知雖然當時的艦長和高級軍官如方伯謙等雖都是留英 的優秀人才,但基層官兵卻都是濫竽充數臨時抓伕的農漁民,他們目不識丁根本看不懂砲管上的刻度,當然永遠打不到日本船。可是歷史該責怪那批不識字的船員 嗎?到底是什麼樣的制度讓他們成了歷史的悲劇角色?

RA回應:

>>>>>但基層官兵卻都是濫竽充數臨時抓伕的農漁民

北洋艦隊的水手都是領工資的職業士兵,其中管輪,槍砲,雷電,航海類技術兵都是在北洋艦隊附屬的學校中進行訓練的,普通招募來的水兵作爲三等水勇先上練船進行基本訓練,通過見習之後升任一等水勇,然後根據個人表現和艦艇需要,分別接受相關專業的進一步學習,待理論學習結束以後分配上艦到各自的專業部門擔任相關工作,專業技術工作士官有兩種培養手段,一種是直接派往英德,在造船廠或者海軍艦艇上學習業務並參加工作實習,待戰艦完工,隨軍官一道回國擔任首批技術骨幹(就是相當於種子教官),第二種就是來自水勇經過培訓后的基層技術人員,逐級提升,這一套制度一直在北洋水師行之有效(這一點要表揚郎威力,他在業務方面的操守和努力是不容懷疑的,特別是制訂制度的過程中)

什麽臨時抓壯丁之類的廢話可以當放屁,要是那樣連船隻航行都做不到,北洋艦隊成軍之前之後可是多次遠航的,寫這種文章的人根本不知道海軍和陸軍是截然不同的,沒經過技術訓練的人根本一點用處也沒有(怎麽給鍋爐生火都不知道),還以爲陸軍那種給只槍穿上二尺五就是丘八的做法能用到海軍來,沒經過訓練的補充兵至少會走路,沒經過訓練的水手卻絕對沒辦法讓一艘戰艦跑起來,不是會開帆船搖舢板就能來開軍艦管鍋爐的。(

>>>>>他們目不識丁根本看不懂砲管上的刻度,當然永遠打不到日本船。

真的打不到嗎?翻翻正確戰史紀錄還真找不到日本的主力戰艦哪艘曾經連一發炮彈也沒吃上,兩場大戰,旗艦松島號被人家一砲轟得傷亡1/3船員,立即退出戰鬥;英雄巡洋艦吉野號被濟遠(北洋最老的戰艦之一)連續命中,最後放棄追擊行動。如果覺得日本海軍的素質優勢強大,大家可以去算一下甲午海戰和日本海大海戰日本海軍主力艦艇炮擊命中率,特別是前一場戰鬥中日本看起來最嚇人的320mm主炮命中率。

有的時候,大家把歷史當成傳奇小説或者政治傳單來描繪了,這次舉例的文章就是這一類。

>>>可是歷史該責怪那批不識字的船員嗎?到底是什麼樣的制度讓他們成了歷史的悲劇角色?

如果他們真的目不識丁,那麽北洋艦隊的全體軍官就該死了,作爲一個技術兵種的主官,經過長期學習具有專業能力和操守的職業軍官怎麽能驅市人爾戰,這是對自己的事業極大的不尊敬和不負責,如果在這種情況下軍官還去堅持作戰,本身就説明他們不稱職,不能表現出一個職業技術軍官應有的責任感和專業性。事實上艦隊本身的人員構成並不算不合理,人事建設和訓練教育也維持在一個限度以内(所以北洋實撥經費經常挪用到人事費用上),所以當時海軍基層官兵才具有比較強烈的主動性,戰場上那種頑強的表現也體現了這些軟体建設的成果,問題在於國家對於海軍的戰略建設方針的錯位和政治因素對技術發揮的毀滅性制約作用 。

問答2:

傅鏡暉  於 2003/04/04 17:07 CST;
Re:日清黃海海戰之評論-請各位協助指出誤謬 
   
對於這場海戰, 小弟很有興趣
但是目前確陷入一團謎霧, 資料蒐集越多, 謎霧反而越濃<
最大的徵結在於原始史料就有問題, 泰萊和麥吉芬都在吹牛, (可見唐德剛晚清70年一書)
官員戰後上的奏章也似乎有諉過的問題, 如方伯謙是否是冤案?~O%
後世討論似乎變成涇渭分明的兩派, 一派是平反派, 想為北洋艦隊說話, 甚至是捧成民族英雄, 另一派則是罵的體無完膚, 前者代表如戚其章
因此在引用資料上也呈現截然不同的情況, 例如平反派説丁汝昌是被日艦砲火擊中受傷
另一派卻說是定遠自己開砲, 把丁汝昌震傷, 兩種說法天差地遠
我目前的看法, 兩派說法都有問題, 甚至有傳統北洋(山東)派與南洋(福州)派較勁參雜在
內, 戚其章的平反太過民族情緒, 而反派多引用泰萊和馬吉芬的吹牛也太過偏頗`
希望能與有深入研究的網友一起討論 

代ra兄轉回應傅鏡暉兄之問題,如下:

〉〉〉〉泰萊和麥吉芬都在吹牛, (可見唐德剛晚清70年一書)

很簡單,結合他們在艦隊中的職務(兩個副艦長,前一個還幹過顧問秘書)和日常負責工作(他們的正職軍官分別擔任分隊司令,所以他們的工作就是輔助艦長管理本艦,而不是決策指揮)來篩選材料,對比一下另外一個地位,資歷和職務都勝過他們的郎威力寫文章的毛病,就大致知道他們寫的東西那些可信,那些可參考,那些可不信
 
〉〉〉〉一派是平反派, 想為北洋艦隊說話, 甚至是捧成民族英雄, 另一派則是罵的體無完膚, 

對於這個問題,我個人有一些相關的討論,就我個人目前掌握的資料和分析,我個人始終認爲方伯謙為一個基本稱職的中級軍官,既沒有表現出驚人的勇氣和責任感,也沒有過度的膽怯和動搖,他以自己的判斷為依據,決定了自己的行動,他沒有在主觀上有陣前逃亡的理由(兩次的戰鬥過程中他都表現出了水準以上的戰鬥積極性和勇氣),也沒有直接的證據説明他逃亡(撤離戰場的過程中,他已經失去了與編隊的指揮聯係,他擁有全權決定戰艦動向的資格,北洋戰艦都曾經退出戰鬥),,他確實是最早退出戰鬥的軍官之一,但是考慮到當時全艦隊失去指揮和有效聯係,特別是他的行爲沒有為艦隊的戰鬥造成直接的損害(它既沒有牽動隊形,也沒有撞沉友艦,甚至還在戰鬥中拖住了敵人最強大的分艦隊戰鬥了一段時間,也因此損失嚴重),我認爲他的行爲可以接受。在他的行爲準則下(保護戰艦,維持戰力),他執行了自主的指揮決策,戰前並沒有任何人確定戰鬥的目標和限度,各艦都有自己的選擇權,方伯謙戰鬥到失去戰力而後就以保護戰艦為目標是他指揮權限内的行爲,不算瀆職更加不能算逃亡,但是也絕對夠不上英雄的標準(英雄要能發揮突出的,具有代表性和鼓動性作用,並做出在相當程度改變戰局的主動行爲,也就是要在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同時滿足要求,按這個標準說,北洋艦隊一個英雄也沒有,鄧世昌自己也不過是一個用自己的方式盡職的軍官),一個普通軍官,發揮了平平無奇的作用,對得起他的工資不過不值得加發獎金分紅,他不需要為戰局的結果負責(這卻是他被處死的最大理由),所以他的遭遇是不公正的,不過絕對不需要爲了糾正這一點就把它塑造成英雄,一個戰敗的艦隊沒有英雄":
  
就這個問題,大範疇上我傾向相信北洋艦隊上下官兵已經盡力而爲,這可以讓北洋艦隊從造成戰爭失敗的主要責任上退下來,也可以很大程度的緩解對海戰失敗的指責(不可抗客觀影響因素太多了),但是絕對不足以讓北洋艦隊變成一座英雄的豐碑,我很討厭中國人研究問題的兩極輪,不是英雄豪傑就是烏龜王八,天下哪有這麽容易分辨的黑白論,強烈要求大家不要用英雄或者罪人來定義在戰場上發揮作用的軍官,他們中的大部分沒有能力儅英雄也不夠資格儅罪人

當然戚其章可不能算給老方平反的那一派,這個部分到不用延續了……………………

〉〉〉〉因此在引用資料上也呈現截然不同的情況, 例如平反派説丁汝昌是被日艦砲火擊中受傷,另一派卻說是定遠自己開砲, 把丁汝昌震傷, 兩種說法天差地遠

這不是給方伯謙平反,這是給劉步蟾平反,劉步蟾的問題早就平反了,這個史料的爭執只是對第三方資料進行驗證的衍生而以,如果說這一部分,顯然我們大家現在都確認了,泰萊的記述是不完全和填充了相當的想象成分的,麥吉芬不在旗艦,而且在戰鬥中被打成重傷,而郎威力的相關記述不僅缺乏參考性(他人根本不在戰場)而且很大程度是一個懷著私心和怨恨進行的個人攻擊。所以現在我們都清楚這些客觀材料都有問題,只能全部拿來對比,然後再參考海軍戰術和技術背景資料篩選補充,形成自己的史料,看任何一方的資料都會上儅;不過從技術上說,我強烈傾向相信丁汝昌是從被火砲發射的暴風和震動摧毀的觀察地點掉下來受傷的(因爲日本人絕對沒辦法在13點之前靠近定遠所以他們也沒有打中定遠的機會),現在唯一的疑點是這個地點是飛橋還是觀禮台

如果僅僅對這個情節有興趣,從我的看法,我始終認爲這個部分真實性對整體戰局的意義不大,丁汝昌的負傷幾乎沒有對戰局的發展產生影響,因爲他其實根本不是艦隊的真正指揮官,也不太參與決策,只是一個綜合別人的建議然後發佈出去的傳聲筒,指揮官是左右翼總兵官劉步蟾林泰增,即便泰萊在他身邊,也沒有起什麽作用。真正造成全艦隊失去指揮這個關鍵性影響的因素是定遠被打飛了信號旗,或者說全艦隊的隊形拉得太開,造成指揮系統在一開始就失靈了,隨著旗艦失去通信機能而事先又沒有任何戰艦或者軍官受命代替指揮,造成了進一步的全面混亂,之後有兩次其他戰艦試圖升旗代替指揮,但是根本就不起作用(整個隊形已經被切割了,互相無法聯係,而且升旗戰艦自己也被第一遊擊隊包圍並很快擊沉,根本無法執行指揮艦任務),所以這個部分,討論價值不大

〉〉〉〉我目前的看法, 兩派說法都有問題, 甚至有傳統北洋(山東)派與南洋(福州)派較勁參雜在
 
看法很正確,但是北洋南洋衝突對戰爭的影響作用其實很小,大家去看看南洋艦隊的那點家底就知道了,這些船要北上的還不夠聯合艦隊塞牙縫,北洋艦隊本來有機會提前撤退(至少在威海和大連失守后,應當不計代價的突圍)到上海或者馬尾去休整,這樣廣東和福建水師的小船可能能夠配合砲臺保護北洋戰艦休整再戰,如果戰局拖延下來,日軍的注意力被引導到南方,甚至提前動用第二軍開始臺灣攻略戰,那麽戰場的環境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我們不能單純的考慮戰術改變戰略的可能性,因爲戰術環境的改變會帶來利弊的雙重影響,不過我們也確認這種變化的可能性。但是在我的文章中我已經分析過這種戰略在政治上的不可行性,歸根結底,軍事是從屬于政治的,不能讓軍人去反抗政治來發揮(也不應該提倡這種行爲和思維習慣)

問答3:

er-de-lance  於 2003/04/07 10:15 ;
Re:日清黃海海戰之評論---請各位協助指出誤謬 
 
Philo McGiffin may have been badly injured but he was never out of action during the battle. While he was not on the flagship, he was the XO on the other battleship in the line. As such, he was in an excellent position to observe the conduct of the action. Further, he was the only fully trained officer with any real naval experience. His account, while not perfect, must stand as an important source material. This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since the flag staff on the Ting Yuen were all put out of action by the opening salvo ... the flying bridge lived up to its name ... the main guns fired and it went - flying! Since Tyler was amongst those who went flying and was out of action through most of the battle - his account is mostly second-hand info.'

(馬吉芬(鎮遠艦上之洋員,擔任大副一職)可能在戰鬥中受重傷,但並未因而在戰鬥中缺席 。雖然他並沒有在旗艦上,他仍位於旗艦以外另一艘戰鬥艦上,也因此居於絕佳的陣位來觀察整場戰鬥。更有甚者,馬吉芬是在場外籍洋員中唯一一名受過完整軍官訓練且擁有實際海軍經驗者。他在這場戰役中的戰鬥記錄就算不是完美,也必定是考證這段戰史的重要材料,尤其是在旗艦定遠的飛橋震垮、信號旗打飛之後。定遠號主砲開火時,砲口爆風讓飛橋成了名符其實的「飛橋」,洋員漢納跟由此摔落,身受重傷,導致他錯過大部分的戰鬥過程,因此他作的戰鬥記錄多半都是二手的資料。)

Trouble Ive found with quite a few of the Chinese accounts of the battle is that they were not written by people familiar with fleet tactics and technology of that period

(由於中文方面的資料多半由少數不諳艦隊戰術與相關科技的外行人撰寫,對於研究這段戰史造成很大的困擾)
  
One point is very clear, there was plenty of bravery, bravado and insufficient appreciation of technology - especially gunnery - by both sides. The unfortunate part was the deficiency was greater on the side of the Peiyang Fleet.

(中日交戰雙方同樣地具有勇氣以及缺乏經驗──尤其是砲術人員,但不幸的是北洋水師明顯居於下風)

The battle was mostly a cruiser action. The 150mm, 6inch and 4.7inch quick-fire (QF) scored most of the damaging hits. Armor protection against these guns were critical. The large guns 12inch Krupp on the Chinese battleships and 12.6inch Canet on the Japanese cruisers scored very few hits. These big guns could shoot further but technology for accurate long range gun fire - ie. director fire control - has not yet been developed. Both sides wasted a lot of ammo by firing at long range. Yet, when the range was closed to point blank in the latter part of the action, the Chinese found they had very few HE Common shells left for their 12inch guns. One precious 12inch HE shell - treated tenderly bby the gunners like a new born baby - scored a telling hit on the Matsushima and almost blew her up. If only there were more and, almost as importantly, if only the 12inch Krupp could have been reloaded and traverese more quickly.l2"2

(巡洋艦在這場海戰中無疑是主角。巡洋艦的武器──150mm、6吋及4.7吋速射砲締造了絕大多數的殺傷,而艦艇裝甲是否足以抵擋這些中口徑火砲便成為關鍵因素。而北洋水師口徑最大的12吋 克魯柏砲(300mm,配備於定遠及鎮遠艦)以及日本聯合艦隊最大的12.6吋砲(320mm,配備於三景艦)在戰鬥中締造的殺傷反而少得多。雖然大型艦砲的射程更遠(編者註:定遠艦的克魯柏12吋砲由於倍徑數僅25,射程反而不如艦上的150mm克魯柏副砲;只有三景艦的12.6吋砲具有超乎其他火砲的射程),但是那個時代的火砲射控、測距相關技術尚未成熟,無法支援大口徑砲較遠的射程。因此,在遠程射擊階段時,中日雙方都因測距不準而浪擲不少彈藥;然而,當戰局進入近距離直轟階段時,北洋水師才發現供12吋巨砲使用的正規高爆彈少得可憐(編者註:北洋水師因經費短缺,本來就有砲彈不濟的問題,例如定遠、鎮遠的12吋砲多以殺傷力大減的練習彈充數)。在實戰中,定遠一發珍貴的12吋實彈命中日本旗艦松島,導致該艦受到重創;然而由於彈藥短缺,加上裝填與追描速度太慢,定遠、鎮遠的12吋砲能發揮的實際作用相當有限)
 

While the heavily armored Chinese battleships were largely immune to Japanese guns, their large guns did very little damage because of the mismatch in targets - fast cruisers rather than slow battleships. A heavier secondary armament would have been more useful but they only had two 5.9in Krupp QF.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after the Japanese captured the Chen Yuen, they re-armed her with 4 Armstrong 6inch QF.l

(定遠、鎮遠的重裝甲能抵擋日本的中口徑火砲(編者註:整場黃海海戰中,定遠、鎮遠的主裝甲帶完全沒有被砲彈貫穿,然而上部構造與艙室則是損傷慘重),然而由於她們的命中率太差,在全盤戰役中對日方艦艇──快速巡洋艦而非慢速鐵甲艦──的殺傷十分有限。在近距離交戰中,副砲是相當重要的武器,可惜定遠、鎮遠這方面各只有兩門克魯柏5.9吋(150mm)砲。由於克魯柏5.9吋砲價值低劣(編者註:比起當時日本的新型阿姆斯壯速射砲,克魯柏5.9吋後膛砲設計過於老舊,射速緩慢),日本在擄獲鎮遠艦後將艦上副砲改成四門日軍制式的阿姆斯壯6吋速射砲。
  
The rest of the Chinese force had QF guns but most had inadequate armor. The Yang Wei and Chao Yung were virtually unarmored. They were designed to fight a previous generation of warships. Their main guns and top speed were superior to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but technology had overtaken them. Against up-to-date Japanese cruisers like the Yoshino - they were doomed.

(其餘中國巡洋艦雖然配備速射砲,但沒有足夠的裝甲。揚威與超勇二艦幾乎是毫無防護能力,她們基本上是前一個世代的軍艦,其主砲口徑與航速對上那個世代的軍艦具有優勢,在那個世代的軍艦裡比較先進;然而面對更先進的日本巡洋艦時,揚威超勇的命運就已經注定了。)

It also didnt help that poor maintenance slowed down many of the Chinese ships, especially the older ones. In contrast, most the Japanese cruisers were new and in top shape. They had the QF guns - adequate armor to survive and most were very fast ofr their time. Their training, especially gunnery, was also excellent.

(而平日維護整修的欠缺,也使得北洋水師艦艇的航速日益低落,尤其是幾艘較老舊的艦艇。相反的,大部分日本巡洋艦都是艦齡新穎且擁有最先進設計;她們擁有火力強大的速射砲、足夠的裝甲防護能力,且航速十分敏捷。此外,日本海軍人員的訓練非常精良,尤其是砲手。)

There is no substitute for preparedness. There has to be the political will to pay for an effective force structure. This includes up-to-date equipment appropriate for the threat AND the operational testing and training to ensure effectiveness. Otherwise, you repeat history - it could be the Battle of the Yalu or 1965.

(平時的戰訓準備是至極重要、無可替代的,而中日雙方的政治因素對此都帶來了顯著的影響力。這些包括是否隨時引進最新型武器裝備、操作與測試以及訓練,確保軍備武器的有效運作等。如果做不到這些,你只好重蹈 大東溝海戰或者是1965年(編者註:三大國共海戰)的歷史覆轍)
  
代ra兄轉回應fer-de-lance之問題,如下:
  
>>>>he was in an excellent position to observe the conduct of the action
   
不否認這位先生對馬吉芬的看法,但是我個人認爲馬吉芬只能觀察到鎮遠定遠和後來分別從左右兩翼趕來的靖遠來遠,掉隊的右翼第五小隊和距離太遠的左翼第四小隊他一定看不到,而被擊沉的致遠經遠很可能只看到一艘(我認爲致遠號被打沉這個情況大部分戰艦沒有觀察到),所以要配合當時交戰的陣形變化圖來看,才能推斷出馬吉芬的説法哪些是來自親眼目睹
   
〉〉〉〉the opening salvo ... the flying bridge lived up to its name 
  
我很懷疑這是兩個不同的地方,因爲飛橋就是艦橋也就是航海台所在的地方,這個地方雖然有設計不合理的嫌疑但是也算得上久經考驗(北洋艦隊還是要打靶的)而且是日常活動最常用的場所,不會不加以修葺加固,不見得會在開戰中被衝擊波和燃氣衝垮。我還是懷疑確實存在一個秋操觀演而臨時修建的觀禮臺(也就是花臺)

〉〉〉〉 Trouble Ive found with quite a few of the Chinese accounts of the battle is that they were not written by people familiar with fleet tactics and technology of that period.
   
怎麽會有這種人存在呢^^ 如果是一手資料,必然是當事人留下的,就算是轉述,也要靠當事人的親友整理,所以資料不可能排除人爲的修飾,只能再考慮當時的一些客觀因素限制來一一考證這些資料的真僞
  
〉〉〉〉 The 150mm, 6inch and 4.7inch quick-fire (QF) scored most of the damaging hits. Armor protection against these guns were critical
   
我非常非常非常支持這個意見,就我個人觀點來説,我認爲這是影響整場戰鬥最關鍵的戰術因素(而所謂的掃射甲板的小口徑炮我個人認爲效果並不像想象的那麽大),正是這些中口徑的速射主炮把北洋艦隊的巡洋艦打得沉的沉燒的燒,戰後幾乎所有的中國巡洋艦船體都被打得千瘡百孔,這些貫穿船體鐵甲護板的致命傷都是中口徑阿姆斯特朗炮的功勞(哈乞凱斯2寸速射炮的效果就差一點)。因爲日本的巡洋艦在速射主炮上佔有的絕對優勢,徹底終結了中國艦隊的主力——快速巡洋艦,造成了中國最嚴重的損失,這些主炮的威力被證明還不足以擊毀重裝甲,但是卻足以把當時生産的裝甲巡洋艦擊沉,而北洋艦隊要達成制海任務,巡洋艦是不可或缺的,結果巡洋艦隊卻遭到了毀滅性打擊,從而注定了北洋艦隊之後一蹶不振的結果
   
〉〉〉fast cruisers rather than slow battleshipsv
  
問題就在於那個時代雙方都沒有真正的BB,否則巡洋艦哪夠BB塞牙縫啊
  
〉〉〉 A heavier secondary armament would have been more useful but they only had two 5.9in Krupp 
  
這一部分我持保留意見,我認爲讓主力艦安裝太多不同口徑的大炮是很無謂的一件事情,我屬於傳統派的BB教條主義者,我認爲主力艦就應該安裝統一的大口徑主炮,便於測距修正和保持隊形,中口徑速射主炮應該主要安裝到巡洋艦上,交戰中主力艦列隊炮擊對方艦列,巡洋艦和驅逐艦負責擊退穿越重炮攔截的零星敵艦,或者單獨編成一個分隊圍攻,驅逐並追擊敵人的巡洋艦隊,迫使他遠離主力艦隊列,保障主力艦可以專心于重炮對射的交戰。當然這是太純粹的事後諸葛亮,這一套技術和戰術的發揚還有待于之後十年戰艦技術的突飛猛進,在那個時代採用這樣一套超前的艦隊運用規則,結果未必理想
  
〉〉〉〉The Yang Wei and Chao Yung were virtually unarmored. …………………… Against up-to-date Japanese cruisers like the Yoshino 
   
我倒覺得拿超勇揚威來比較吉野有點沒有代表性,超勇揚威本來就不是作爲一種巡洋艦設計的,它實際上有一點放大型蚊炮艇的感覺(不客氣地說,定遠級鐵甲艦也有這個含義),速度慢,適航性差,唯獨就是炮夠大(以設計時的情況看),分明就是一型具有一定遠航能力的大型淺水炮艦,真正和吉野對應的是北洋的新四遠巡洋艦(經遠來遠靖遠致遠),本來他們就準備調到澎湖來充當台澎獨立守備艦隊並充當戰略機動部隊,所以他們是真正意義的巡洋艦,但是因爲這位發文的先生提出的原因(沒有升級自己的技術裝備,甚至都沒有能力維護以有的裝備,失去了戰術發揮的可能),被第一遊擊隊輕易擊敗
  
〉〉〉Their training, especially gunnery, was also excellent. 
  
這就難説了^^不在一個基礎上難以比較

〉〉〉 There is no substitute for preparedness. There has to be the political will to pay for an effective force structure. This includes up-to-date equipment appropriate for the threat AND the operational testing and training to ensure effectiveness.

說得很對,我再補充一點,在進行軍備建設的時候,一定要牢牢記住自己的目標和規劃,不要充滿盲目性的亂投資建設,弄得自己花錢不少問題不少,日本限於自己的資源進行了非常有針對性和前瞻性的軍備建設,這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例子,研究這段歷史的人,特別是中國人,不要再盲目的沉迷在歷史的偶然性和所謂的資源優勢假象下沾沾自喜,給自己的自尊心找一點藏身之所,以日清軍備建設的目的性和效率而言,中國根本不戰而敗,就算沒有什麽西太后和翁同和,中國海軍一樣是日本海軍的手下敗將(最多輸得好看一點)

接下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