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法葉級/麥迪遜級/富蘭克林級核子動力彈道飛彈潛艦

拉法葉級 核能彈道飛彈潛艦首艦拉法葉號(USS Lafayette SSBN-616

靠泊中的拉法葉號

 

拉法葉級詹姆士.門羅(USS James Monroe SSBN-622)。

拉法葉級的丹尼爾.韋伯斯特(USS Daniel Webster SSBN-626)服役初期在艦首設置一個「迷你帆罩」

來安裝艏水平舵,目的是減低航行時的「躍水現象」。但這個額外結構也顯著增加了阻力

,使航速降低。在1970年代中期的改裝中,丹尼爾.韋伯斯特換回與其他姊妹艦相同的帆罩舵。 

一艘拉法葉級正在裝填UGM-27C 北極星A3潛射彈道飛彈。

麥迪遜級核能彈道飛彈潛艦首艦詹姆士.麥迪遜號(USS James Madison SSBN-627)在1963年3月15日下水的畫面。

(上與下)麥迪遜級核能彈道飛彈潛艦的丹尼爾.波恩號(USSDaniel Boone SSBN-629)在1962年6月22日於馬爾島

海軍造船廠(Mare Island Naval Shipyard)下水。同一天有三艘麥迪遜級下水,另外兩艘是新港紐斯(New Port News)

建造的約翰.卡爾亨號(USS John C Calhoun SSBN-630) 以及通用電船(GD Electric Boat建造的特昆斯號

USS Tecumseh SSBN-628);此外,大鯧鰺級(Permit  class)核能攻擊潛艦的三葉尾魚號(USS Flasher SSN-613)

也於同一天在通用電船下水。

麥迪遜級核能彈道飛彈潛艦的約翰.卡爾亨號(USS John C Calhoun SSBN-630

麥迪遜級卡斯米爾.保拉斯基號(USS Casimir Pulaski SSBN-633)。

麥迪遜級的特庫姆塞號(USS Tecumseh SSBN-628)打開了彈道飛彈發射艙。

麥迪遜級的山姆.雷本號(USS Sam Rayburn SSBN-635)停在碼頭,16個彈道飛彈發射艙全數打開。

兩艘拉法葉級與兩艘富蘭克林級核能彈道飛彈潛艦停靠在一起,背後是一艘潛艦支援艦。

一艘拉法葉級正準備進行「展示暨試航行動」(DASO),這是美國海軍檢驗彈道飛彈潛艦的人員和武器系統

戰備的活動,期間包括彈道飛彈試射。注意到帆罩上加裝了一根很長的測試儀器(TI)桅杆,執行DASO的

彈道飛彈潛艦通常都會攜帶這種設備,用於對潛艦進行高精確度的測速、定位以及對彈道飛彈進行搖測。

拉法葉級 的約翰.亞當斯號(USS  John Adams SSBN-620)在1976年5月25日「展示暨試航行動」(DASO)中

發射一枚C3海神彈道飛彈。注意到潛艦帆罩頂端安裝的測試儀器(TI)桅杆伸出水面。

拉法葉級的亨利.凱瑞號(USS Henry Clay SSBN-625)於1964年4月20日在甘迺迪角(Cape Kennedy)

外海的大西洋上於水面發射一枚北極星A2彈道飛彈。

詹姆士.麥迪遜號(USS James Madison SSBN-627)在1982年6月5日首次發射三叉戟I型(C4)潛射彈道飛彈。

在1970年代末期,麥迪遜級陸續以三叉戟C4彈道飛彈取代原本的海神C3。

已經改裝成核能攻擊潛艦的富蘭克林級凱曼.哈曼哈號(USS Kamehameha SSN-642 ex-SSBN-642)

,一次搭載兩個DDS艙。

 

──by captain Picard

 

艦名/使用國 拉法葉級/麥迪遜級/富蘭克林級核子動力彈道飛彈潛艦/美國  

(Lafayette class)/ (James Madison class)/(Benjamin Franklin class)

承造國/承造廠 美國/

SSBN-616、617、623、626、628、631、633、640、642、643、645、、655、657、659──General Dynamics Electric Boat

SSN-619、624、629、634、658──Mare Island Naval Shipyard, Vallejo, California

SSN-620、636──Portsmouth Naval Shipyard, Portsmouth, New Hampshire

SSN-641──Newport News Shipbuilding and Drydock Company, Newport News, Virginia

尺寸(m) 長129.6 直徑10.06  浮航吃水9.45
排水量(ton) 浮航7250 潛航8250
動力系統/軸馬力 S5W反應爐*1/15000

蒸汽渦輪*1

單軸/七葉螺旋槳推進

航速(節) 潛航25
最大安全潛深(m) 400
偵測/電子戰系統

AN/BPS-11/15平面搜索雷達*1

 聲納 AN/BQR-2C/21被動陣列聲納*1

AN/BQR-19航行聲納*1

AN/BQR-7被動陣列聲納*1

AN/BQR-15被動拖曳陣列聲納*1

AN/BQS-4聲納*1

人員 143
艦載武裝 潛射彈道飛彈垂直發射系統16管 (拉法葉級使用北極星A2/3、C-3海神 彈道飛彈)(麥迪遜級與富蘭克林級使用北極星A3、C-3海神彈道飛彈,部分換裝C-4三叉戟彈道飛彈)

MK-63/68 21吋(533mm)魚雷管*4(使用MK-48線導魚雷)

三吋誘餌發射器*2

姊妹艦 拉法葉級(Lafayette class):共9艘(SSBN-616、617、619、620、622~626)

麥迪遜級(James Madison class):共10艘(SSBN-627~636)

富蘭克林級(Benjamin Franklin class):共12艘(SSBN-640~645、655~659)

備註 拉法葉級:1963至1964年服役,1986至1993年除役。

麥迪遜級:1964年服役,1986至1994年除役。

富蘭克林級:1965至1967年服役,除了SSBN-642、645分別於1992、1994年進行改裝並改歸為SSN外,其餘均於1992至1995年除役;SSN-645於1999年除役 ,SSN-642於2002年4月除役。

拉法葉級/麥迪遜級/富蘭克林級清單

 


 

起源

由於美蘇冷戰逐漸升溫,尤其是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美國海軍在1960年代大力擴充其核能潛艦兵力,打算建造三十幾艘核能彈道飛彈潛艦以及一種新型攻擊潛艦。後者成為長尾鯊級(大鯧鰺級)核能攻擊潛艦,而前者就是拉法葉級 (Lafayette class)以及後續衍生的麥迪遜級(James Madison class)與富蘭克林級(Benjamin Franklin class);其中,拉法葉級總共有9艘,麥迪遜級10艘,而富蘭克林級則有12艘,全部31艘是在短短七年左右的工期就全部加入美國海軍服役,建造速率十分驚人。

總計從1959年美國第一艘彈道飛彈潛艦喬治.華盛頓號(USS George Washington SSBN-598)服役開始,到1967年短短不到10年,美國海軍總共建成服役了五艘喬治.華盛頓級(George Washington class)、五艘艾森.阿倫級( Ethan Allen class)以及31艘拉法葉/麥迪遜/富蘭克林級等三代五型彈道飛彈潛艦共41艘,在當時被稱為「捍衛自由的41艦」(41 for Freedom)。在1972年5月正式簽署生效的美蘇第一階段限制戰略核武條約(SALT I Treaty)中,限制美國海軍部署的潛射彈道飛彈為656艘,就是基於當時擁有的這41艘核能彈道飛彈潛艦的發射管總數。

拉法葉級採用歷史名人命名,拉法葉是一位法國貴族,曾參與美國獨立戰爭,1990年代法國拉法葉級巡防艦也是 採用其名。

基本設計

拉法葉級/麥迪遜級/富蘭克林級使用與大鯧鰺級(Permit class)核能攻擊潛艦相同的動力系統,包含從飛魚級/華盛頓級以來沿用的S5W反應器,並採用許多大鯧鰺級的靜音科技,算是美國海軍第一種真正強化靜音性能的彈道飛彈潛艦。有一說是拉法葉級/麥迪遜級/富蘭克林級使用功率增加的S5W II反應器,但無法證實。

與先前艾倫.亞森級相同, 拉法葉級/麥迪遜級/富蘭克林級中部彈道飛彈艙的上層建築(收容突出的彈道飛彈發射管)延伸到艦首,平滑地融入艦體的線型,而不像蘇聯蘇聯三角洲級(Delta class)彈道飛彈潛艦的背部突兀地突起一大塊結構,增加了航行阻力與流水噪音 。拉法葉級/麥迪遜級/富蘭克林級的長度比艾倫.亞森級更為增加,進一步改善人員起居環境,例如空調系統可將指揮艙最高溫度控制在攝氏29度左右,相對濕度控制在50%左右。拉法葉/麥迪遜級/富蘭克林級的設計是執行68天任務後便維修32天,每六年進行16個月的翻修,每九年進行一循環的升級。

麥迪遜級的石牆傑克遜號(USS Stonewall Jackson SSBN-634)在樸次茅茲海軍船塢進行維修,攝於1979 年春。

拉法葉級的聲納系統AN/BQR-2C或AN/BQR-21被動探測/追蹤聲納、AN/BQR-15拖曳陣列聲納等。AN/BQR-15由西方電氣公司(Western Electric Company)研製,陣列長800m,直徑12mm,後端使用AN/BQR-23信號處理器,從1974年起服役。AN/BQR-21從1977年起裝備於拉法葉級上(取代原本的AN/BQR-2C),這是一種適形陣列聲納,環繞在艦首,具有數位多波束操縱(Digital Mul-tibeam Steering DIMUS)能力,後端結合類比與數位處理技術,包含AN/BQR-24信號處理器,最大探測距離約87海里,最多可同時追蹤5個目標。

九艘拉法葉級在服役初期仍使用與先前華勝頓級與艾森.亞倫級(Ethan Allen class)相同的北極星A-2彈道飛彈,數量也維持16枚;而之後從麥迪遜號(USS J.Madison SSBN-627)之後的10艘做了一些修改 ,故稱為麥迪遜級,加大彈艙以容納新的北極星(Polaris)A-3彈道飛彈,射程較以往的北極星A-1/2更長 ,達到4600km,每一枚能攜帶三枚MK-2多目標獨立重返載具(MIRV),每個MK-2可攜帶一枚20萬噸黃色炸藥等級的W-58核子彈頭 ;此外,麥迪遜級也配合更新了射控系統與導航系統。而較早建造的拉法葉級也有部分在回廠翻修時用北極星A-3飛彈取代北極星A-2,例如詹姆斯.摩爾斯號(USS James Monroe SSBN-622)在1968年1月9日率先回廠進行改裝。

繼麥迪遜級之後,從班哲明.富蘭克林號(USS B.Franklin SSBN-640)起的最後12艘又針對減振降噪做了不少改良,包括改進減速機的彈性底座和隔音屏障,增加更多隔音材料;因此,最後12艘歸類為富蘭克林級,服役初期配備北極星A-3飛彈,1970年代換裝海神C-3飛彈。原本美國打算建造16艘富蘭克林級,不過原訂在1965年簽約的最後四艘在1965年遭到取消。九艘拉法葉級在服役後未久便以北極星A-3來取代北極星A-2,在1970年代中期又陸續更換海神C-3飛彈。

 

(上與下)拉法葉級的丹尼爾.韋伯斯特(USS Daniel Webster SSBN-626)服役初期

在艦首設置一個「迷你帆罩」來安裝艏水平舵,目的是減低航行時的「躍水

現象」。但這個額外結構也顯著增加了阻力,使航速降低。在1970年代中期的

改裝中,丹尼爾.韋伯斯特換回與其他姊妹艦相同的帆罩舵

拉法葉級的丹尼爾.韋伯斯特(USS Daniel Webster SSBN-626)剛完工時被用來測試一種特殊的艦首水平舵設計,艦首上方裝置一個「迷你帆罩」(mini-sail)來裝置水平舵,奇特的外型被美國海軍人員暱稱為「Old Funny Fins」;美國海軍沒有其他潛艦曾經採用過這種設計。「迷你帆罩」的目的是希望減低潛艦在水面航行的「躍水現象」(porpoising,艦首跟著水面興波縱向擺盪),測試時雖然發現達成這項目的,但是這個額外結構也顯著增加了流體阻力,使航速降低。在1970年代中期的改裝中,丹尼爾.韋伯斯特移除了這個「迷你帆罩」設計,換成與其他姊妹艦相同的帆罩水平舵。

麥迪遜號(USS J.Madison SSBN-627)正在裝填海神彈道飛彈準備試射。

攝於1970年6月。

詹姆士.麥迪遜號(USS James Madison SSBN-627)艙內的控制面板。

(上與下)C3海神潛射彈道飛彈升空的瞬間。

在1960年代末期,美國研發新的海神(Poseidon)C-3彈道飛彈(UGM-73A) 來取代原本的北極星A-3彈道飛彈;海神C-3飛彈在發展初期稱為北極星B-3,無論飛彈尺寸、射程、威力與精確度都比北極星A3大幅增加。海神C-3彈長10.39m,直徑1.88m,發射重量29.21公噸,雙級固態火箭推進,搭載6到10枚MK-3多重獨立 目標重返載具(MIRV),每個MK-3載具攜帶一枚W-68核子彈頭戰鬥部(重91kg,當量為4~5萬噸黃色炸藥),或單一的50萬噸黃色炸藥等級的重返載具(RV),其中攜帶10枚MIRV時射程約2500海里(4022km),搭載單一RV時射程約3200海里(5150km) 。海神C-3的圓週誤差公算(CEP)為450m,比北極星A3縮減一半。海神C-3在1968年8月進行首次飛行試驗,隨後麥迪遜號號(SSBN 627)進行改裝時成為首艘換裝海神C-3的潛艦,改裝完成後在1970年8月成功地進行水下試射,1971年3月開始投入戰略威懾巡航。在1970年代,拉法葉級/麥迪遜級/富蘭克林級陸續開始換裝海神C-3飛彈。

在1974年,美國海軍開始為拉法葉級系列進行彈道飛彈潛艦延伸改裝工程(SSBN Extended Refit Program,ERP),使役期能增長7.5年,而每艘接受改裝的潛艦需要離開現役將近2年,第一艘接受ERP改良的是詹姆斯.麥迪遜號(USS James Madison SSBN-627)。此外,美國海軍也決定加強彈道飛彈潛艦部隊的預防性/修正性維護措施(preventive/corrective maintenance),在原有操作流程的32天維修整備期為基礎進行延伸(工期延長為60天);潛艦在完成大修出廠之後服役滿4年與7.5年的時候,各進行一次前述的60天維護作業,如此就能將每次大修間隔從原本的7.5年延長為10年。

在1976年,美國海軍決定利用當時正進行ERP延伸改裝工程的麥迪遜級與富蘭克林級,以當時正在開發的C-4三叉戟(Trident)彈道飛彈(在1979年形成初始作戰能力)取代海神C-3(拉法葉級則從未更換),首艘換裝C-4的是富蘭克林級的佛朗西斯.史考特.凱(USS Francis Scott Key SSBN-657),在1979年10月形成戰力;在此階段,先後有8艘本級艦換裝了三叉戟C-4,其中SSBN-627、632、633在原本就排定的生涯第二次船廠大修中換裝,其他五艘(SSBN-629、630、634等)則在基地碼頭邊進行換裝(未進塢),最後總共有13艘麥迪遜級與富蘭克林級換裝了C-4彈道飛彈。

除了更換彈道飛彈之外,改良工程中也包括更新射控系統,原先MK-63魚雷管被換成MK-68,同時為了配平增加的重量而加裝艦底壓艙物。此外,拉法葉級也曾進行改良工程,加裝部分原先為富蘭克林級採用的隔音材料。後來,BQR-2C被動陣列聲納被換裝為BQR-21。

拉法葉/麥迪遜級/富蘭克林級的靜音性能使其不易受到偵測,不過還是有被蘇聯潛艦追蹤的紀錄。在1985年5月,一艘蘇聯Project 671維克托I級(Victor I)核能攻擊潛艦K-147多次追蹤一艘美國海軍富蘭克林級彈道飛彈潛艦西蒙.布利瓦號(USS Simon Bolivar ,SSBN-641)長達六天;蘇聯宣稱是利用MNK-100 SOKS尾 流追蹤系統(1984年加裝)進行了追蹤。早先K-147在1971年初地中海部署期間,曾使用低頻主動聲納連續追蹤一艘美國核能彈道飛彈潛艦30小時。 在1970年2月,蘇聯維克托I型潛艦K-323在地中海追蹤一艘美國彈道飛彈潛艦30小時。

蘇聯維克托I型(Victor-I)核子攻擊潛艦K-147號,帆罩前部上方是SOKS尾 流追蹤系統,該艦

在1985年5月利用尾流追蹤系統追蹤美國海軍拉法葉級核能彈道飛彈潛艦長達六天。

 

意外事故

1967年12月,富蘭克林級的喬治.馬歇爾號(USS George C Marshall SSBN-654)在地中海海域被一艘蘇聯潛艦擦撞,在馬歇爾號右舷彈道飛彈艙前部留下了撞痕。在撞擊之前,喬治.馬歇爾號就發現了迫近的蘇聯潛艦,但由於身形龐大的彈道飛彈潛艦不靈活,機動反應不夠快,還是被撞上。

在1974年11月,詹姆士.麥迪遜號(USS James Madison SSBN-627)載著16枚海神彈道飛彈從位於蘇格蘭聖湖(Holy Loch)區的法斯蘭(Faslane)潛艦基地啟航,剛離開港口就撞上一艘在附近等待的蘇聯核能攻擊潛艦;依照日後消息,這艘蘇聯潛艦應該是一艘維克托I級(Victor I)。兩艘潛艦碰撞後都立刻浮出水面,雙方損害並不嚴重,蘇聯攻擊潛艦隨即下潛離去。這個意外在當時被視為機密,然而1975年1月1日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記者Jack Anderson撰文透露了相關消息;當時報導稱,詹姆士.麥迪遜號側舷在撞擊後留下了長9英尺的裂痕。兩天後(月3日),國家情報日報(National Intelligence Daily,NID)一篇報導撰文披露,一艘美國北極星飛彈潛艦在蘇格蘭聖湖水域外與一艘蘇聯攻擊潛艦發生碰撞。這項意外直到43年後,才在2017年1月下旬正式解密。

1986年3月13日,麥迪遜級的最後一艘格林號(USS Nathanael Greene SSBN-636)在愛爾蘭海域潛航時觸礁,舵面與水櫃嚴重受損 ,這是美國海軍第一起嚴重的核能潛艦擱淺意外 ;隨後美國海軍在同年將格林號除役,以符合美蘇第二階段戰略武器裁減談判(SALT II)對潛射彈道飛彈的上限。

尾聲

1979年美國與蘇聯第二階段戰略武器裁減談判(Strategic Arms Limitation Talks,SALT II)簽署後,定義了雙方核能彈道飛彈潛艦與攜帶核子武器數量的上限。為了保存美國最新的俄亥俄級核能彈道飛彈潛艦不受裁減,老一代的拉法葉級/麥迪遜級/富蘭克林級等潛艦變被美國優先裁減 的對象。在1985年6月10日,白宮宣布麥迪遜級的山姆.雷伯龍號(USS Sam Rayburn SSBN-635)優先除役,以符合SALT II對美國彈道飛彈潛艦數量的上限,該艦在1985年9月16日停役,彈道飛彈被移除,發射管注入水泥,彈道飛彈艙蓋也被移除。

解除武裝後,山姆.雷伯龍號被美國海軍改作為繫泊訓練船(Moored Training Ship,MTS),編號改為MTS-635,改裝作業在1986年2月1日展開,供南卡羅萊納州的鵝溪(Goose Creek)的海軍核子訓練單位(Naval Nuclear Prototype Training Unit,NPTU)使用, ;此種繫泊訓練船仍須維持包括反應器在內的所有推進系統、輪機的運轉能力,因此在改裝工程包括加裝一套額外機械來吸收主推進軸運轉時的功率。山姆.雷伯龍號的改裝工程在1989年7月29日完成改裝並啟用。日後拉法葉級的偉伯斯特號(USS Daniel Webster SSBN-626)在1990年8月除役後,也改裝成相同的繫泊訓練船,編號改為MTS-626,停泊於查爾斯頓(Charleston)的海軍核子訓練單位(NPTU)。

此外,1986年3月觸礁受損的格林號(USS Nathaniel Green SSBN-636)也放棄修復,於1986年12月5日除役,拉法葉級的南森.海爾號(USS Nathan Hale SSBN-623)也在1986年11月除役。

拉法葉級/麥迪遜級與富蘭克林級之中,除了幾艘撤除彈道飛彈改成攻擊潛艦(見下文)之外,其餘都在1989至1995年除役完畢。

富蘭克林級攻擊潛艦

美國海軍向來會將部分服役末期的彈道飛彈潛艦拆除彈道飛彈,改作為核能攻擊潛艦;憑藉空間比一般核能攻擊潛艦更大的優勢,這些轉用的攻擊潛艦主要用來搭載特種部隊進行特戰任務。在1990年,拉法葉級的巫德羅.威爾森號(USS Woodrow Wilson SSN-624 ex-SSBN-624)完成改裝,變更為核子動力攻擊潛艦。在1992年7月,富蘭克林級核能彈道飛彈潛艦的凱曼.哈曼哈號(USS Kamehameha SSN-642  ex-SSBN-642)完成必要改裝,成為特戰用途的核能攻擊潛艦;而另一艘富蘭克林級詹姆士.波克號(USS James K. Plok SSN-645 ex-SSBN-645)則在1992年8月展開相同改裝,1994年3月完成,而這兩艘潛艦又被美國海軍歸類為富蘭克林級核能攻擊潛艦。

兩凱曼.哈曼哈號與詹姆士.波克號的改裝作業中,主要變更包括移除所有彈道飛彈,並將其中四具彈道飛彈發射管的空間,改成配合特戰部隊駐艦、作業的相關設施,並增加小型特戰運輸載具的搭載能力。由於艦體大,內部空間寬敞,駐紮於這兩艦上的特戰人員不用像改裝自鱘魚級核能攻擊潛艦的特戰潛艦般必須擠「熱舖」 (人數多餘舖位,只好輪流使用,因此舖位不會空下來,永遠是熱的。這種情況在已經是美國任何作戰潛艦的常態)。此外,艦上也有專門的空間規劃給特戰部隊使用,包括勤前簡報室以及健身器材室(也能讓一般艦員使用)等;而艦上也擁有醫療設備以因應特戰部隊在戰鬥中可能受到的傷害。特戰運輸載具方面, 拜艦體較大之賜,這兩艦能在背部一次搭載兩個乾式甲板換乘艙(SEAL Dry Deck Shelter,DDS),而鱘魚級、洛杉磯級核能攻擊潛艦只能搭載一個。

DDS艙外部,外層是一個整體式的玻璃纖維外罩,內有三個用HY-80鋼板製造的耐壓艙區。

此照片中DDS前部的玻璃纖維外罩被移除,因此可以清楚觀察DDS內部耐壓艙構造;

前部是兩個球型艙,最前一個用來治療受傷的潛水人員,第二個則與潛艦的艙蓋連接,

其後是用來容納海豹輸泳載具(SDV)以及作為海豹小組離艦前整備空間的圓柱型艙。

DDS艙可容納一艘海豹輸泳載具(Swimmer Delivery Vehicle,SDV),

SDV可搭載四名海豹小組人員。

DDS是一個加裝在中段艦殼上的筒型艙,長11.6m(38英尺),直徑2.7m(9英尺),重30噸級,與潛艦帆罩後方的艙蓋對接。DDS由三個互相連結的耐壓艙(由HY-80耐壓鋼板焊接而成)構成,外部是一個整體的玻璃纖維整流罩;這三個耐壓艙中,前兩個是球型艙室,其中最前一個是用來治療受傷的潛水人員,緊接著的第二個球型艙則是人員轉換空間(transfer trunk),與潛艦艙蓋對接;後部則是一個圓柱狀的收容艙,用來儲存海豹小組機動裝備,並且是人員出發前換乘載具並進行最後整備的地方,能容納一艘海豹輸泳載具(Swimmer Delivery Vehicle,SDV)以及操作它的四名組員,或者是20名搭乘四艘橡皮戰鬥突擊艇(Combat Rubber Raiding Craft ,CRRC)的海豹小組成員。美國海軍能使用SDV載具從潛艦上出勤的特種部隊稱為海豹輸泳隊(SEAL Delivery Vehicle Teams),共有兩個輸泳隊隸屬於海軍第三特戰團(Naval Special Warfare Group 3),每個輸泳隊由2名指揮軍官、2名技術人員與18名潛水人員組成。海豹小組由DDS艙中以SDV海豹輸泳載具出發上岸執行任務,任務完畢後再將特戰部隊接回潛艦上。部署時,DSS能由空軍運輸機以及卡車陸上運輸等直接運送到前線的海軍碼頭,執行任務前約需1到3天時間檢測整備,然後加掛在潛艦帆罩後部。 美國海軍目前共擁有六個DDS艙,在1987到1991年建成,都由新港紐斯造船廠(Newport News Shipbuilding)建造;其中,只有第一個載具DDS-01S將進出艙口設在右舷,編號最後因而加上S(Sstarboard opening),而後續5艘編號DDS-02P~06P則將艙門設置在左側,編號最後因而加上P(port opening);DDS-01S在1982年完成,DDS-02P~06P則在1987至1991年以每年一個的速率完成,預計使用壽命40年。除了富蘭克林級核能攻擊潛艦外,部分經過改裝的鱘魚級、洛杉磯級潛艦、日後改裝的俄亥俄級巡航飛彈潛艦(SSGN)可以搭載DDS。

巫德羅.威爾森號於1994年9月除役,詹姆士.波克號於1999年7月除役,而凱曼.哈曼哈號則在2002年4月除役 ,成為最後一艘除役的拉法葉系列潛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