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艦載防空飛彈(2)

──by captain Picard


(1)     (2)     (3)

海鏢防空飛彈系統

Type-42驅逐艦卡爾地夫號(HMS Cardiff D108)的海鏢防空飛彈 發射器,攝於1982年福克蘭戰爭期間。

福克蘭戰爭期間的Type-42驅逐艦卡爾地夫號(HMS Cardiff D108),船艛前方被海鏢飛彈發射時的火焰燻黑。

無敵號(HMS Invinsible R05)航空母艦艦首的海鏢防空飛彈發射器,發射器後方裝有檔焰板。

無敵級在1990年代後期進行改裝時,海鏢飛彈系統遭到拆除。

Type-42驅逐艦愛丁堡號(HMS Edinburgh D97)的海鏢防空飛彈發射器。

Type 42驅逐艦第三批的曼徹斯特號(HMS Manchester D95)在海上再裝填海鏢防空飛彈的照片,攝於1988年4月。

海鏢飛彈裝在巨大的保護容器中,是彈藥補給艦透過海上橫向補給傳送到艦上。艦上人員將飛彈保護容器放在發射器旁

的液壓機械臂,機械臂轉動將飛彈豎立起來,對準發射器兩旁的裝填艙口。接著,飛彈被從保護容器下方拉出,

,垂直向下降入彈艙內。裝填完成後,空的保護容器透過橫向傳輸站送回補給艦上。

海鏢飛彈的下甲板彈艙,每一枚飛彈是垂直存放在個別的托架上;彈艙內的軌道系統負責調整、移動每個裝載飛彈的

托架。被選中裝填的飛彈的托架,由軌道送往發射器下方兩側的裝填艙口位置,然後被揚彈機往上提到發射架的軌道上。

從後方看Type 42驅逐艦格洛斯特號(HMS Gloucester D96)的艦首海鏢防空飛彈發射器。

Type-42驅逐艦約克號(HMS York D98)艦首,可以看到船艛前方的海鏢防空飛彈發射器,以及艦橋頂上的

Type 909射控雷達的外罩。攝於2011年7月23日樸次茅茲。

Type-42驅逐艦約克號(HMS York D98)的海鏢防空飛彈發射器。攝於2012年4月4日樸次茅茲。

(上與下二張)Type-42驅逐艦約克號(HMS York D98)的海鏢防空飛彈發射器

攝於2012年9月2日伯恩茅茲航空嘉年華。

已除役的Type-82驅逐艦布里斯托號(HMS Bristol D-23 )艦首,艦橋前方仍保留Type 909射控雷達的大型外罩。

攝於2011年7月23日樸次茅茲。

 

在950年代,英國發展了第一種實用的艦載防空飛彈系統──海參飛彈(Seaslug)。然而,海參飛彈發展過程漫長(從1947年項目獲得命名,但一直到1961年才服役),完成時早已落伍,其體積龐大而無法安裝於巡防艦等級的船艦,且飛行速率較慢,最多只能對付第一代次音速噴射機,面對之後的超音速噴射機或更小更靈活的反艦飛彈,將力不從心。在海參飛彈研發期間,皇家海軍就預言此飛彈在1957年以後就會落伍。

在1960年10月,皇家海軍啟動小型水面船艦整合導引武器(Small Ship Integrated Guided Weapon,SIGS),打算發展一種能由3000噸級巡防艦發射,並能對付轟炸機、反艦飛彈等各種現代化空中威脅的船艦。一項防衛研究政策委員會(Defence Research Policy Committee)的審查結論同意,在海參飛彈服役之前,就必須展開下一代全新的防空飛彈系統。

在SIGS項目中,有兩家廠商的設計獲得考量,其中一個是布里斯托(Bristol ,後來併入Hawker Siddeley Dynamics)的CF.299,另一個則是引用英國陸軍發展的Sightline(後來成為Rapier);最後皇家海軍選擇了CF.229,後來正式命名為海鏢(Sea Dart)防空飛彈。CF.229採用衝壓(ramjet)續航發動機、固態助升火箭。依照1966年的評估報告,CF.299對抗蘇聯AS-2 Kipper反艦飛彈時,發射兩枚的擊殺率可達80~90%,而海參二型可能只有35~55%。而對抗圖波列夫(Tupolev)Tu-22超音速轟炸機時,發射兩枚CF.229的擊殺率可達50~80%,而使用海參二型可能只有30~50%。而由於CF.229飛行速率比海參飛彈快得多,可以降低接戰時間,意味著萬一攔截失敗,有更多機會可以發射下一輪。此外,相較於使用雷達乘波導引追擊航道的海參飛彈,採用半主動雷達導引的CF.229允許更高的交錯速率。依照1968年一份研究,認為海鏢飛彈系統的效能相當於有8架F-4幽靈式戰鬥機在空中巡邏。

1960年代,皇家海軍發展CVA01艦隊型航空母艦,同時也發展配套的Type 82防空驅逐艦。而Type 82的主要武裝,就預定是海鏢(Sea Dart)區域防空飛彈系統。在發展海鏢防空飛彈時,多數西方國家都已經轉向適裝性優良的美國RIM-24韃靼(Tartar)艦載防空飛彈系統,不過荷蘭還是曾對海鏢項目感到興趣,曾打算與英國合作開發,配合荷蘭Signnal與英國聯合開發的Type-988掃帚柄(Broomstick)多目標追蹤雷達(Multi Target Tracking Radar,MTTR),不過Type-988雷達發展到後來面臨體積重量過大、設計太過複雜、價格水漲船高、電磁兼容性不良(兩具同型雷達在相距3.5海里以內就會相互干擾)等問題,最後被 皇家海軍放棄,只剩荷蘭繼續發展。而最後荷蘭也選擇美製韃靼防空飛彈系統。

在1966年,CVA-01遭到工黨政府取消,而六千餘噸的Type 82飛彈驅逐艦也只建造一艘;隨後,皇家海軍規劃了四千噸級、成本較為低廉的Type 42飛彈驅逐艦,同樣以海鏢防空飛彈系統為主要武裝。第一代海鏢飛彈系統型號為GWS.30,在1973年隨著Type-82驅逐艦布里斯托號(HMS Bristol D-23 )進入皇家海軍服役,服役初期的型號為Mod0。此外,海鏢GWS.30防空飛彈系統也曾安裝在無敵級(Invincible class)航空母艦,不過在1990年代末期到2000年代初期的改裝作業中拆除。海鏢飛彈的主承包商是霍克.西德利動力(Hawker Siddeley Dynamics),在1977年與英國航空(BAc)合併成國營的BAe動力(BAe Dynamics)。

GWS.30武器系統以一種雙臂旋轉發射器來儲存與發射海鏢防空飛彈。六千噸級的Type 82驅逐艦的海鏢雙臂發射系統的下甲板彈艙容量為40枚,而前10艘Type 42驅逐艦由於空間較小,艦首彈艙容量縮減至22枚,直到最後四艘Type 42 Batch 3才將彈艙容量恢復到40枚。

如同前述,在Type 82防空驅逐艦發展初期,打算配置英國與荷蘭聯合開發的Type-988掃帚柄(Broomstick)多目標追蹤雷達(Multi Target Tracking Radar,MTTR),但後來皇家海軍退出此項目,Type-82以及後來的Type 42驅逐艦改用英國現成的Type-965M型三維對空搜索雷達 (使用背接的兩面AKE-2天線)作為長程對空警戒與目標指引,到1980年代則換成Type 1022l對空搜索雷達。

由於海鏢防空飛彈使用半主動雷達導引機制,因此Type 82與Type 42都配備兩座GEC Marconi, Leicester開發的Type -909 X/I頻射控雷達提供精確目標標定、測高以及照射導引。Type-909射控雷達安裝在白色半球型外罩裡,是一大特徵。

GWS.30海鏢區域防空飛彈系統與雙臂發射器。海鏢飛彈使用衝壓發動機。

一艘除役的Type-42飛彈驅逐艦艦橋頂部的909射控雷達,攝於2011年7月23日樸次茅茲。

原本雷達外部的大型天線罩已經卸除,露出雷達天線真容。

Type-42驅逐艦愛丁堡號(HMS Edinburgh  D-97)的後部Type 909射控雷達,攝於天線罩內部。

無敵號(HMS Invincible R05)航空母艦發射海鏢防空飛彈。

無敵號航空母艦艦首的海鏢防空飛彈發射器。無敵級在

2000年代初期的改中工程中拆除了海鏢防空飛彈系統。

Type-42驅逐艦卡爾地夫號(HMS Cardiff D108)的海鏢防空飛彈 發射器,攝於1982年福克蘭戰爭期間。

 

海鏢彈體長4.4m,彈徑42cm,翼展90cm,彈重550kg,重量是前一代海參飛彈的1/4左右。海鏢飛彈採用布里斯托航太火箭(Bristol Aerojet,後來併入Rolls Royce)的奧丁(Ordin)衝壓發動機作為續航動力,採用煤油作為燃料,進氣口設置在飛彈正面,而飛彈尋標器則架在進氣口中間;發射時,由彈尾的固態推進火箭使飛彈升空並加速到衝壓發動機工作的速度,燃燒完畢後脫離並啟動衝壓發動機。海鏢飛彈有效射程3.7 ~55km,有效射高約100~18300m,飛行速度2~2.5馬赫。海早期型的海鏢飛彈配備一個22kg的連桿高爆戰鬥部,引信有近發與接觸模式。 除了防空之外,海鏢飛彈在必要時也能用來接戰水面目標,然而在水面作戰模式下戰鬥部保險不會啟動,純粹靠著飛彈本身的動能以及彈內的燃油來殺傷目標。 與同時期的美國海軍區域防空飛彈相較,海鏢的射程類似RIM-2小獵犬(Terrier),然而液態燃料的衝壓發動機則類似RIM-8護島神(Talos)長程防空飛彈。

海鏢飛彈採用半主動雷達導引,由艦上Type-956(或後來的Type-1022)長程對空搜索雷達提供初步的目標指引(方位跟距離),再由Type -909射控雷達測量目標飛行高度(透過比對天線仰角和距離), 飛彈發射後由艦上兩座Type-909射控雷達照射目標,讓飛彈沿著雷達回波命中目標。海鏢飛彈有三個雷達接收頻道,一個是彈鼻的I波段單脈衝(Mono Pulse)半主動雷達尋標器,而彈體兩側則各有一個後向接收天線。發射初期,海鏢飛彈的慣性導航裝置以比例導引方法維持航道;固態助升火箭脫離、啟動衝 壓發動機進入續航狀態後,海鏢飛彈的尋標器就開始工作,彈鼻的尋標器接收母艦Type-909射控雷達的回波作為航線基準,兩側的後向天線也接收射控雷達 的波束,利用後向接收信號與目標反射訊號進行都卜勒位移等計算,進而修正航道,使飛彈保持在波束之中;後向天線是早期半主動雷達導引飛彈常見的設計,可彌 補彈鼻尋標器因孔徑有限而產生的誤差。海標飛彈彈鼻(進氣口四周)設有四根單賣衝測向天線,由於同一個雷達信號抵達四根天線有時間差,就能計算出電磁波來 源的方位角;相較於早期的連續波掃瞄尋標器,單脈衝是一種更先進的技術 ,只須要單一脈衝回波就能判定目標方向(連續波掃描雷達則需不斷改變姿態接收後續回波來判斷目標方位),不僅反應速率快、能持續維持直線飛行,而且後續抵 達的電磁波(敵方發射的干擾波)不會與前面的電磁波混淆 ,因此擁有很強的抗干擾能力,甚至能以敵方發射的電磁干擾源作為歸向。相形之下,早期美製標準SM-1還不具備單脈衝尋標技術,直到後期型才追加上去。第一代的海鏢Mod.0需要實施全程照射,每次射控雷達只能導引一枚飛彈直到命中;而海鏢Mod.0也以最簡單的直線彈道在雷達波束裡飛行,燃料 消耗較不經濟。 最早Type-909射控雷達天線直接暴露在外,後來為了降低海浪沖擊與海水鹽分的影響,就在外加裝鐘型保護罩。

海鏢飛彈使用液態燃料的衝壓發動機,主要優點是發動機是全程工作,在彈道末端仍能保持充裕的機動力,延伸飛彈的有效作戰包絡;反觀許多採用固態火箭發動機 的飛彈,發射前期就燃燒殆盡,之後完全靠著先前累積的能量繼續追擊,在彈道末端可能無法有效追擊或面對目標突如其來的機動。但使用衝壓發動機也導致彈體寬 度增大(需設置進氣口),而且液態的燃料需要較長的整備時間,降低了反應速率。

(上與下)海鏢飛彈的下甲板彈艙,飛彈被垂直存放在托架上;
軌道將托架送至裝填艙口下方,然後揚彈機提取飛彈送上發射架。

裝填中的海鏢飛彈發射器,揚彈機將飛彈從下甲板彈艙送上發射架。

海鏢飛彈系統的裝填控制台

海鏢飛彈的下甲板彈艙採用自動化設計,每一枚飛彈是垂直存放在個別的托架上;彈艙內的軌道系統負責調整、移動每個裝載飛彈的托架。被選中裝填的飛彈的托架,由軌道送往發射器下方兩側的裝填艙口位置,然後被揚彈機往上提到發射架的軌道上。海鏢飛彈發射器裝填時,發射架需向後轉180度(發射軌朝向船艛)才能裝填。一般而言,海鏢防空飛彈系統需要40秒以上的再裝填時間,雖然比前輩海參飛彈(約2分鐘)好,但因應高強度作戰時仍嫌太慢。

Type 42驅逐艦第三批的曼徹斯特號(HMS Manchester D95)在海上再裝填海鏢防空飛彈的照片

,攝於1988年4月。裝填海鏢飛彈的保護容器被機械臂垂直豎立起來,對準發射器兩旁的裝填艙口。

然後飛彈從下方被拉出保護容器,垂直向下降入彈艙內。裝填完成後,空的保護容器會被

傳送回補給艦送回補給艦上。

 

海鏢Mod0飛彈系統的中/高空接戰能力在當時堪稱一流,但是對付低空目標的能力較差;包括Type 42驅逐艦早期使用的Type 965對空搜索雷達以及909型射控雷達對抗低空海面或沿岸背景雜波的能力都不足,很容易丟失隱藏在背景雜訊中的超低空目標。此外,海鏢飛彈系統的組件技 術也相對落後, 包含控制單元、後端計算單元仍大量使用真空管組件,不僅需要更長的暖機時間而導致啟動速率緩慢,而且增加了故障率,後端射控系統在資料傳輸階段也常發生當機。再者,海鏢飛彈的Type 909射控雷達作業時,來自搜索雷達的目標方位等初始指引資料是靠人工輸入,不僅浪費時間而且容易出錯,例如格拉斯特號(HMS Gloucester D96)在1991年2月25日凌晨在波斯灣與聯軍船艦在科威特北部外海實施佯攻時與伊拉克發射的海鷹二型反艦飛彈交戰過程中,初始化Type 909射控雷達時發生兩次人工設定錯誤,浪費了不少時間(最後該艦以海鏢飛彈擊落了這枚海鷹二型飛彈)。 美國海軍在1964年服役的RIM-24C改良型韃靼(Tartar)防空飛彈就已經全面使用固態電子組件,搭配的MK-13單臂發射器的裝填速率、可靠 度也都遠勝過海鏢系統。

未成的海鏢MK.2

在1977年11月,英國航太(British Aerospace plc ,BAe)開始發展GWS 31海鏢二型(Sea Dart Mk 2)防空飛彈,曾先後使用過先進海鏢飛彈(Advanced Sea Dart,)、增強型海鏢飛彈(Enhanced Sea Dart)等名稱,最後則稱為改良型海鏢飛彈(Improved Sea Dart)。

海鏢MK.2的導引系統重新設計,使用更新的電子組件以及新引信;射控系統引進輪流照射技術,使用改良後的Type-909M射控雷達,每具 射控雷達能同時提供兩個射控頻道,指揮兩枚在空中飛行的海鏢飛彈接戰不同目標;而海鏢飛彈的飛行路線也從過去沿著射控雷達波束的全程直線飛行改為先向上鑽 升然後向下俯衝,在彈道後端進入射控雷達波束中,飛行期間遇到的空氣阻力比起先前全程沿波束直線飛行低,可延長飛彈有效射程;此外,飛彈本身也增加額外的 向量控制裝備,使其能進行更劇烈的迴旋機動。本來皇家海軍希望在Type-42翻修改良時換裝海鏢二型,同時間規劃的Type-43大型防空驅逐艦也同樣 打算配備海鏢二型。

不過由於財政困難,柴契爾政府在1981年取消海鏢二型防空飛彈以及Type-43防空驅逐艦的發展計畫。雖然未能成功,海鏢MK-2 還是為日後海鏢飛彈的改良計畫奠定基礎,對於日後海鏢Mod 1/2(見下文)的催生頗有貢獻。

海鏢飛彈改良作業

海鏢防空飛彈系統在1982年福克蘭戰爭中接受實戰洗禮,雖然擊落多架敵機,但也發現一些性能不足,尤其是對付低空目標時容易被地形雜波迷惑,以及故障率較高等問題。基於這些經驗,皇家海軍 在1983至1986年為海鏢飛彈實施性能提升,稱為海鏢 Mod1。

在1989年,新一代經過顯著改進的海鏢Mod2推出,升級作業在1991年完成。海鏢Mod2的改良重點是導引與電子系統,稱為防空能力提升(Air Defence IMProvement,ADIMP ) ,引進類似美國NTU戰系升級以及標準SM-2防空飛彈的「分時多工」能力,使每具909射控雷達能輪流導引多枚在空的海鏢飛彈(海鏢Mod0/1為全程半主動,909雷達 每次只能全程為一枚飛彈提供照射);而配合「分時照射」能力的Type-909雷達改良型稱為Type-909(I),加裝一個中途導引階段負責飛彈上/ 下鏈傳輸的資料鏈,而射控雷達本身只需在彈道終端進行照射。海鏢Mod2大量以新的固態電子元件取代原本老舊的真空管零件,大幅節省體積重量、提高可靠度 並顯著減少飛彈在架上所需要的暖機時間 (福克蘭戰爭中,海鏢飛彈系統的幾次故障都是因為真空管組件可靠度不良);導引系統原有的六張電路板被單一的新電路板取代,騰出的空間加裝了自動駕駛儀, 此外加裝了資料鏈,更新了導引系統軟體。海鏢Mod2飛彈升空後,自動駕駛儀依靠初始參數與慣性導航系統提供本身方位資料,算出控制飛彈舵面的參數,中途只需要依靠資 料鏈由母艦間歇性地上傳更新資料來修正自動駕駛儀,進入終端導引後同樣只需要909(I)雷達的間歇性照射更新,不需要全程照射,因而實現射控雷達以「分 時多工」導引多枚在空飛彈的能力。此外,過去全程半主動導引的海鏢飛彈只能沿著射控雷達照射目標的反射波束直線前進,對於燃料消耗非常不經濟,而海鏢 Mod2的自動駕駛儀則改用最佳路徑,飛彈升空後先爬至空氣稀薄的高空,累積位能並在阻力較低的環境下飛行,所以在發動機燃料未增加的情況下,海鏢 Mod2的射程由先前的40海里翻倍為80海里(約150公里)。海鏢飛彈導引系統的軟體也經過升級,增加了對付掠海目標的模式,在彈道終端以「鏡面」反射效應最低的Brewster角度向目標俯衝。改良後的海標飛彈曾在一次試射中,擊落了巡航高度8m 的飛魚反艦飛彈。

除了導引系統的更新之外,海鏢Mod2也換裝新的感應式近發引信高爆破片戰 鬥部(引信包括紅外線近發引信以及主動電磁波近發引信),取代原本的連桿高爆戰鬥部,具有更好的靈敏度,更適合攔截飛彈。 相較於早期的系統,海鏢Mod2無論是接戰距離、多目標接戰能力、攔截掠海目標的能力、反應速率與可靠度等,都顯著提升。

隨後進一步改良的海鏢Mod3是海鏢飛彈系統的最終型號,換裝更新的紅外線近發引信,以增加對抗低高度目標的能力;海鏢Mod 3的改良計畫原訂於1994年展開,但由於預算等因素而延到2002年。從2004年起,皇家海軍又在Type-42驅逐艦前部的Type-909射控雷達安裝J頻微波分析器,能即時檢測雷達系統的運作狀況,使後勤維護工作更容易且更經濟。

在2013年,最後一艘Type 42飛彈驅逐艦愛丁堡號(HMS Edinburgh  D-97)除役,也結束了海鏢防空飛彈在皇家海軍的歲月。

 

海狼短程防空飛彈

海狼(Sea Wolf,右下)是皇家海軍第二代短程艦載防空飛彈,取代了第一代的海貓(Sea Cat,左上)

艦載短程防空飛彈。

一艘 Type 22巡防艦正發射一枚GWS.25海狼短程防空飛彈

海狼GWS.25防空飛彈系統是安裝在李安達級(Leander class)巡防艦芬尼洛普號(HMS Penelope F-127)進行測試。

照片中,艦尾直昇機起降甲板臨時性地設置六聯裝海狼飛彈發射器,以及一座Type 910射控雷達。

船艦後桅杆頂設置一座Type-967搜索雷達,負責為海狼飛彈系統提供初期目標指引。

一艘Type 22巡防艦的人員正在裝填GWS.25海狼防空飛彈。

(上與下)Type 22 Batch3巡防艦克倫威爾號(HMS Cornwall F-99)發射一枚GWS.25海狼防空飛彈,攝於2009年4月 。

 

 

起源

早在1960年代初期,皇家海軍就加入美國陸軍從1959年開始的「撕裂者」(Mauler)野戰自走式短程防空飛彈系統計畫,希望能發展取代皇家海軍的第一代短程防空飛彈──海貓(Sea Cat)系統。當時海貓飛彈完全以人力操控,飛彈本身以次音速飛行,難以應付蘇聯越來越強大的噴射機與反艦飛彈;而撕裂者飛彈系統擁有追蹤與射控雷達,飛彈最大飛行速度達3.5馬赫,無論反應速度或飛行速度都比海貓強得多,正好符合皇家海軍的需要。然而,由於當時電子技術還不夠發達,無法在美國陸軍要求的緊致體積內達成所有的性能指標,所以撕裂者計畫一再延誤,在1963年降級成為一個純技術研發儲備的案子,隨後在1965年遭到取消。

眼看撕裂者系統發展不順,皇家海軍便在1964年啟動自行研發的海貓替代方案,由英國飛機公司(British Aircraft Corporation,BAC,1977年與Hawker Siddeley Dynamics合併為國營的英國航太,British Aerospace ,BAe)主導,這就是海狼(Sea Wolf)短程防空飛彈系統的由來。在1967年,皇家海軍與BAC、維克斯(Vickers)與英國航空火箭(Bristol Aerojet)等公司簽約,正式展開海狼飛彈的研發工作,並在1970至1977年進行了漫長的測試,並在1977年安裝於李安達級(Leander class)巡防艦芬尼洛普號(HMS Penelope F-127)上進行測試,最後在1979年隨著Type-22巡防艦進入 皇家海軍服役,第一代服役型號為GWS.25。海狼與射程較長的海鏢區域防空飛彈出於同一背景,二者可構成一套完整的艦隊防空飛彈網。

海狼防空飛彈在李安達級巡防艦芬尼洛普號(HMS Penelope F-127)試射的畫面。

值得一提的是,當撕裂者取消之後,美國海軍發展的應急替代方案是利用空軍AIM-7麻雀飛彈發展而來的基本點防禦防空飛彈系統 (BPDMS)並在1967年服役,此種臨時性系統的接戰過程大量仰賴人力操作,而且早期AIM-7飛彈的靈活度以及低空性能都不理想;即便是1970年代上半投入服役的北約海麻雀(NSSM)/改良型點防禦防空飛彈系統(IPDMS),整套系統(含飛彈)的反應速率跟攔截低空目標性能還是不夠理想。相形之下,英國海狼系統投入服役時,堪稱全世界唯一真正適合對付低高度掠海反艦飛彈的艦載短程防空飛彈系統,不僅從接觸目標到發射飛彈接戰的過程全自動化,且對付低空目標的能力、系統反應速率、偵測精確度等都堪稱獨步全球;而西方國家具有同級性能、適合對付新型掠海反艦飛彈的艦載防空飛彈,要等到美國/德國合作開發的RAM以及以色列閃電一型(Barak-1)防空飛彈(1990年代前期服役)以及美國ESSM(2000年代初期服役)。

海狼飛彈的試射紀錄相當驚人,曾經攔截下一枚MK-8艦砲發射的4.5吋砲彈,也曾擊落用來測試的飛魚等反艦飛彈,不過往後在福克蘭戰爭中只有擊落阿根廷戰機的紀錄,沒有機會與阿根廷的飛魚反艦飛彈交戰。

海狼GWS.25

第一種進入服役的海狼防空飛彈系統是GWS.25,主要裝備於Type 22巡防艦上。 GWS.25海狼防空飛彈使用六聯裝飛彈發射器,備用彈則垂直存放於彈藥庫,以人力進行再裝填 。與海貓飛彈類似,海狼飛彈也是一種十分輕巧、射程短的點防空飛彈,其彈長1.9m,彈徑30cm,翼展45cm,彈重82kg,高爆戰鬥部14kg(引信有接觸與近發模式),彈體構型延續海貓的流線風格,一組大面積十字形箭簇翼佔據彈體中段,靠近彈尾處則有一組箭簇型十字控制面。海狼飛彈固態火箭推進,有效射程1000~6000m,有效攔截高度10~3000m。

 

發射中的GWS.25海狼防空飛彈。

(上與下)Type 22 Batch3 巡防艦克倫威爾號(HMS Cornwall F-99)發射一枚GWS.25海狼防空飛彈

,攝於2009年。

皇家海軍人員正在裝填GWS.25六聯裝海狼防空飛彈發射器,裝填工作相當費時費力。

正進行再裝填的GWS.25六聯裝海狼防空飛彈發射器,此為Type 22 Batch 3巡防艦坎伯蘭號

(HMS Cumberland F85)。

正進行再裝填的六聯裝海狼防空飛彈發射器。位於一艘Type-22 Batch3巡防艦上。 

 

海狼飛彈採用自動指揮至瞄準線(Automatic Command to Line of Sight,ACLOS)導引方式,整個射控與雷達、攝影機系統由馬可尼(Marconi)整合開發。在海狼系統中,波長較長、距離較遠的Type-967 D頻對空搜索雷達 負責提供早期預警資料;而波長較短、精確度較高的Type-968 E頻雷達負責目標追蹤,雷達將目標資料輸入射控電腦並計算出接戰方案與射控參數,然後自動輸入發射器內的海狼飛彈並完成熱機,同時將發射器對準目標方位,整個資料傳輸與備便過程完全自動化,無須人力介入。最早的GWS.25使用一具馬可尼(Marconi)Type-910 I/J頻射控雷達,同時追蹤來襲目標與海狼飛彈,將資料傳至射控電腦計算兩者的方位差,並產出修正指令,透過無線電上傳至飛彈,直到命中目標;每具射控雷達能提供兩個回波頻道,一次導引兩枚海狼飛彈攻擊盧一個目標 。飛彈彈尾有一對測向天線,導引過程中能比較兩天線接收的射控雷達波束是否有方位差,進而修正飛彈保持在雷達波束之中飛行。此外,GWS.25還有一具輔助的CCTV電視追蹤攝影機,主要用於追蹤飛彈尾焰的影像,作為射控電腦計算飛彈與目標誤差的依據。海狼飛彈可選擇由射控雷達全自動操作,或者由人工介入控制;在人工模式下,操作人員透過電視攝影機持續鎖定目標,隨時將目標壓在攝影機螢幕中央的十字線上,便能持續產生控制信號來修正飛彈航向。

配套海狼GWS.25防空飛彈系統的Type 910射控雷達,採用X/I波段操作;左側

兩個較小的天線是用來接收協助標定干擾源方位。Type 910射控雷達的X/I波段

很容易受到海面多路效應雜波干擾,因此加裝電視攝影機來輔助。

雖然海狼防空飛彈系統設計上著重於對抗低空快速迫近的小型目標,然而雷達波貼近海面時,容易因海浪反射產生多路效應(multi-path),使雷達接收到大量雜波,這在海象惡劣時尤其明顯;受限於1970年代的技術水平,早期的海狼系統(以及同時期其他國家類似的系統)對抗掠海目標的性能還不夠理想。首先,Type 910射控雷達採用X/I波段,操作經驗顯示面對海面多路效應反射雜波時的表現不佳,因為波束角度不夠窄(這是受限於天線孔徑,其波束角超過1度),越寬的波束也會在海面上產生更多回波,雷達後端接收到大量海面雜波干擾而失去準確度,甚至使目標脫鎖。實際經驗顯示,因海面多路效應干擾,Type 910射控雷達無法有效追蹤高度僅2m的掠海目標。而解決之道就是在Type 910射控雷達附加同軸的CCTV電視追蹤攝影機,可由人工操作,在海面與地貌多路效應雜波過強、或遭受敵方強烈電子干擾時,改由射控人員以攝影機進行指揮瞄準工作。

依照1982年福克蘭戰爭的經驗,當地海象在四級左右(蒲福風力6~7級),較高的海浪加上陸地背景的反射。英軍登陸的海灣三面環山,背景雜波會在雷達上往往會製造上千個回波,而當時海狼防空飛彈系統的射控計算機只能同時處理一、兩百個目標軌跡,根本無法在這個區域工作。當時配備海狼飛彈的Type 22巡防艦主要跟Type 42驅逐艦在福克蘭島北側警戒,地形雜波相對較低。

在往後的改良中,Type-910射控雷達被性能更好的馬可尼Type-911取代,其中Type-22巡防艦由屬於第二批的勇敢號(HMS Brave F-94)開始換裝。Type-911是Type-910的後續改良型,整合有兩組天線,包含原有的I頻以及一個波長更短的Ku頻;其中,I頻碟型天線(波束角1.4度)負責追蹤目標,而Ku頻天線則取自盲火(Blindfire)射控雷達(波束角僅0.3度),在射控階段鎖定目標。由於Ku頻雷達波束角更窄,海面多路效應雜波大幅降低,使Type 911終於能真正有效追蹤超低空掠海目標,再也不需要電視攝影機輔助。Type 911 I/Ku頻雷達的組合,使海狼飛彈具備了全天候對抗掠海反艦飛彈的能力(CCTV攝影機只能在白天使用),不過這具攝影機仍然被保留,用來記錄擊落目標的影像。 原本GWS.25後端處理系統加上Type-910射控雷達,總重量達13.5噸;而換裝技術更先進的Type-911射控雷達之後,便大幅減少為5噸。

GWS.26垂直發射海狼防空飛彈系統

 

(上與下)Type-23發射GWS.26海狼防空飛彈的畫面。

Type 23巡防艦聖.愛爾班號(HMS St Albans F83)的Type 911射控雷達,用來導引海狼GWS.26防空飛彈接戰。

攝於2012年4月4日 樸次茅茲軍港

早在1960年代,英國 就以海狼飛彈測試艦載垂直發射的可行性,此計畫稱為SIMMER,咸信是西方國家研究垂直發射的最早嘗試;在1968年,皇家海軍在一艘巡防艦上成功垂直 發射了一枚海狼飛彈,演示了垂直發射具有可行性。然而,由於當時一些技術限制無法突破,這個計劃只能先予以擱置。在1982年左右,英國BAe開始研製垂直發射版的海狼防空飛彈系統,以配合當時規劃的Type 23巡防艦,後來就成為GWS.26。

與Type-22巡防艦使用的GWS.25第一代 海狼相較,Type 23的GWS.26做出許多重大改良:首先,以垂直發射取代Type-22的六聯裝旋轉發射器, 提高了對抗全方位威脅的能力,同時也免除了原本GWS.25發射器再裝填耗時太長的問題。第二,以Type-996三維搜索/追蹤雷達取代原本的Type-967/968搜索與追蹤雷達組合 。第三,原本GWS.25使用Type-910射控雷達對超低空掠海目標效能不佳,所以加裝一具電視攝影機 來輔助;而GWS.26則換成GEC-Marconi Type-911型射控雷達,結合了I頻追蹤天線與K頻射控鎖定天線,整體性能更為良好,故省略了電視攝影機 。原本垂直發射海狼系統打算選擇的是荷蘭信號公司(Hollandse Signaalapparaten)的VM-40追蹤雷達系統(見下文),最後仍選擇英國本國廠商,因此這個決策曾引發爭議。為了適應垂直發射,GWS-26的海狼飛彈換裝 由Cadiz開發的新火箭發動機,尾部有一個燃氣舵來加速飛彈升空後的轉向,並增加一個捷聯式慣性測量裝置使飛彈能在轉向後順利進入預定航道;GWS.26的海狼飛彈最大射程由GWS-25的6km增加為10km,最大速度則約2.5馬赫。GWS.26海狼飛彈靈活度頗佳,英國號稱其有攔截現代化掠海反艦飛彈 的能力 。

GWS-26的垂直發射管採用圓形截面,採用熱發射方式,發射蓋採用一次性的易碎材質,飛彈發射時便直接將其衝破;發射管內的排氣系統直接整合於飛彈儲 存箱內,四個排氣管道沿著發射管內壁裝設,正好位於飛彈的四個彈翼之間;飛彈在管內點火發射時,產生的高熱尾焰便被引導至四個排氣道內轉180度,然後向 發射管上方排出。反觀美國MK-41採用可開闔的發射門,廢氣排放系統則獨立設置於發射器的底部。海狼飛彈垂直發射系統被一圈遮板包圍,可能是用於遮檔飛 彈發射時產生的火焰與煙霧。

 

Type-23巡防艦李奇蒙號(HMS Richmond F239)艦首垂直發射 器發射GWS.26海狼防空飛彈

的瞬間。此時32個發射管之中只有18管裝填了飛彈。

Type-23巡防艦李奇蒙號 在2014年12月上旬進行海狼Block 2飛彈實彈射擊的畫面,

此時飛彈的向量推力噴嘴正使飛彈轉向目標。

Type-23巡防艦李奇蒙號(HMS Richmond F239的海狼GWS.26的Type 911射控

雷達,結合I波段搜索天線(圓盤狀)、取自Blindfire雷達的Ku波段天線。

以及一個紅外線熱影像儀。

從後方看Type 23蘭開斯特號(HMS Lancaster F-229)的Type 911射控雷達

攝於2012年4月4日樸次茅茲。

由後方看聖.愛爾班號(HMS St Albans F83)的Type 911射控雷達

攝於2016年9月15日樸次茅茲。

其他未成的改進型海狼

1.GWS.27

除了配合Type 23巡防艦的GWS.26之外,英國在1980年代還曾經開發一種「射後不理」的主動雷達導引版海狼,稱為GWS.27;由於不再仰賴艦上射控雷達提供照明,同時接戰多目標的能力大增,而且飛彈射程也增至27km,不過這個計畫在1987年遭到取消。

1.輕型海狼(VM40)

輕型雙聯裝海狼防空飛彈發射器的構想,使用海貓防空飛彈的基座。

此一想像圖是有下甲板自動裝填機的版本。

在1970年代後其,BAe研究過一種雙聯裝版的輕型海狼防空飛彈系統(Lightweight Sea Wolf),打算用於外銷。此種雙聯裝海狼使用先前海貓(Sea Cat)短程防空飛彈的基座,結合兩個海狼飛彈發射箱,並且與荷蘭信號公司(Hollandse Signaalapparaten,HAS) 合作,結合HAS的VM40射控系統。VM40射控系統使用一座HAS的STIR 180 I/K雙波段射控雷達,波長較短的K波段用於近距離搜索掠海目標,對抗海面反射多路效應干擾的性能高於I波段。雙聯裝版輕型海狼還有提供自動再裝填選項,再裝填彈艙以及揚彈機設置在發射器基座以下,穿透甲板。英國在1970年代後期設計的Type 24輕巡防艦,就打算裝備雙聯裝版輕量化海狼防空飛彈系統;不過,最後Type 24沒有吸引任何客戶,而英國BAe與荷蘭信號公司對於合作也有歧見,因此結合VM40射控系統的輕型海狼最後遭到終止。

值得一提的是,VM40系統在1980年之前就已經發展完畢,同時期英國配套自用海狼飛彈的Type 910 X/I波段射控雷達還需要附帶一個電視攝影機來因應海面雜波或電子干擾,但是電視攝影機只能在日間使用;而英國自己開發、結合Ku波段盲火(Blindfire)天線的Type 911 I/K波段雷達,到福克蘭戰爭以後才發展完成;如果英國一開始就選用Signaal VM40作為海狼防空飛彈的射控系統,則福克蘭戰爭時Type 22巡防艦早就擁有全天候對抗掠海反艦飛彈的能力。

GWS.26 Mod2四聯裝輕型海狼

英國在1980年代開發的GWS.26 Mod2輕量化四聯裝海狼飛彈,最後遭到取消。

在1980年代,BAe也曾打算開發一種輕量化的海狼飛彈系統(Lightweight Sea Wolf),稱為GWS.26 Mod2,使用輕量化的Type-911(3)射控雷達,採用四聯裝發射器 ;原本GWS.25海狼飛彈系統包含發射器與Type-910雷達和後端控制系統總重達13.5噸,而輕量化海狼飛彈系統的發射器與Type 911(3)的總重僅5噸。原本皇家海軍打算在無敵級輕型航空母艦和Type-42飛彈驅逐艦裝置輕量化海狼飛彈系統,作為這兩型艦艇原有海鏢防空飛彈的補充;這個計畫原訂在1991年展開,不過最後因為預算刪減而遭到取消。

 

海狼壽命中期升級(SWMLU)/海狼Block 2

在2000年2月,皇家海軍與Matra BAe Dynamics(2001年12月成為歐洲飛彈公司,MBDA)(註)簽署價值6.98億美元的海狼Block 2防空飛彈研發與生產合約,在2005年中期開始交付。在2000年11月, 皇家海軍進一步與MBDA(前Alenia Marconi Systems的飛彈部門)簽署價值4.64億美元的合約,針對Type-22與Type 2323巡防艦的海狼飛彈系統(Type-22為GWS.25 Mod3,Type-23為GWS.26 Mod1)進行改良,稱為海狼飛彈壽命中期升級(Sea Wolf Mid Life Update,SWMLU),針對海狼飛彈後端系統的追蹤射控、導引和武器管理功能進行升級。海狼Block 2與SWMLU除了性能升級之外,也一併更換原本系統中已經停產的過時零件。

SWMLU項目包括提升Type-911雷達追蹤系統 ,並新增一個基於BAE system的SiMA 8-12微米紅外線熱成像單元的光電感測模組,增強對抗電子干擾的能力 ;升級後Type-911以一個卡爾曼濾波器將來自三種感測器(I、K波段雷達以及紅外線熱影像儀)的資料進行融合,具備優異的整合追蹤、射控導引與抗干 擾能力。配合紅外線熱影像儀,作戰中心(Operation Room)的海狼飛彈操作顯控台組增加一個紅外線熱影像儀的顯控台 。英國號稱經過升級的海狼飛彈系統透過整合雷達、紅外線的感測與追蹤能力,能攔截6000m以內如板球大小、以三倍音速飛行的目標。

海狼Block 2飛彈的具體更新項目包括以新的電動彈翼制動系統 取代原本的高壓氣體驅動系統,從而改善了飛彈的控制性並延長了有效射程;換裝新型雙模式引信,包含紅外線/Mk.4無線電(IR/RF)感測器,改善了接戰低跡訊目標的成功率; 此外,利用與MBDA集團生產的ASRAAM空對空飛彈的組件來替換原本飛彈導引段的過時老舊組件,使飛彈上的任務模組重量減輕但實際的飛行狀態運算能力反而增強,同時簡化了生產程序並降低購置成本。SWMLU從2003年8月開始測試 ,2004年9月完成關鍵設計審查並進入系統整合階段,整合測試工作在切姆斯福附近的Bushy Hill以及朴次茅茲(Portsmouth)附近的弗雷塞試驗場進行;海狼Block 2飛彈於2004年9月在瑞典維德塞爾試驗場進行點火發射測試,在2005年完成海上測試並投入生產,而SWMLU系統則在2007年開始交付,2008年投入服役 ,2012年完成所有換裝工作。 在2008年7月, BAE Systems宣布獲得1.41億英鎊的海狼飛彈服役期間支持( Seawolf In Service Support,SWISS)合約,與負責提供飛彈的MBDA一同保障皇家海軍的Type 23巡防艦隊的海狼防空飛彈系統,合約效期直到2017年。

原本皇家海軍還打算基於SWMLU/海狼Block 2進一步改良,稱為海狼Block 3,希望應付2015年以後的威脅,不過爾後皇家海軍決定以MBDA發展的未來局地防空系統(Future Local Area Air Defence System,FLAADS,英國稱之為海攔截者(Sea Ceptor),配合2010年代為Type 23巡防艦進行的LIFEX延壽工程而加裝,取代GWS.26海狼系統。

海狼GWS.26可能是最後一種純英國研製的艦載防空飛彈;2000年代以後皇家海軍的主要防空飛彈系統,都是透過歐洲跨國公司集團(如MBDA)來聯合研製,包括Type 45飛彈驅逐艦上的海毒蛇(GWS 45 Sea Viper,即Aster-15/30的英國版)以及後來的海攔截者等。

註:

在1992年,BAe集團將所有國防事業體整合成英國航空防衛(BAe Defence),其中負責飛彈的是英國航天動力(BAe Dynamics);在1994年,BAe Dynamics旗下英國航太系統(British Aerospace Space Systems)出售給法國馬特拉-馬可尼航太(Matra Marconi Space)。在1996年,BAe Dynamics導向武器事業群與Matra Defense的飛彈事業群合併,成為當時歐洲最大的飛彈生產廠商馬特拉-BAe動力(Matra BAe Dynamics),2001年12月再與意大利Alenia Marconi Systems合併成歐洲飛彈公司(MBDA,取Matra、BAe Dynamics、Alenia三家公司的字首)。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