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海計畫」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已取消)

 

2016年6月20日台灣海軍公布的未來造艦計畫中的「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示意圖,將取代成功級、康定級等

現役巡防艦。裝備相位陣列雷達、垂直發射防空飛彈、海劍羚短程防空飛彈、反艦飛彈等系統。

海軍專案代號為「震海計畫」。 

(上與下三張)在2017年8月16日世貿航太國防展中首度展出的「新一代飛彈巡防艦」(震海計畫)模型,艦上裝備

76mm快砲、32管垂直發射器、兩組四聯裝反艦飛彈發射器、兩門30mm機砲、一座MK-15方陣近迫武器系統、

一架反潛直昇機、固定式相位陣列雷達系統等裝備。「新一代飛彈巡防艦」以1990年代曾進行的

ACS先進巡防艦案為母型進一步發展而來。

(上與下)在2017年8月16日世貿航太國防展中首度展出的「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模型,可以觀察上部構造與

武器配置。機庫頂部兩側各裝一座30mm遙控機砲,替代原本台灣海軍長年使用的Bofors 40mm火砲。

(上與下二張)在2020年12月1日台船的年度法人說明會報告披露的「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想像圖。

與2017年世貿航展展出的模型相較,四面相位陣列雷達的陣面相對縮小(可能改為X波段),

後桅杆增加一座旋轉式三維雷達(外型應為中科院開發中的海鷹眼主動相位陣列雷達,應為S波段),

艦首八聯裝MK-41垂直發射器數量減為三座(共24管)。

 

 

艦名/使用國 新一代飛彈巡防艦/中華民國
承造國/承造廠  
尺寸(公尺) 全長138   垂線間長125.8 全寬16.8   設計吃水4.5m
排水量(ton) 設計排水量4530
動力系統/軸馬力 複合柴電推進
航速(節)

25以上

續航力(海浬)

4500/16節

偵測/電子戰系統

固定式相位陣列雷達*4

三維對空搜索雷達*1

干擾火箭發射器

其餘不詳

聲納 艦首聲納*1

主/被動拖曳陣列聲納*1
射控/作戰系統

 

乘員

189

艦載武裝

MK-75 76mm 62倍徑快砲*1

八聯裝垂直發射器(VLS)模組*3(裝填海弓三、海劍二防空飛彈)

三聯裝324mm MK-32魚雷發射器*2(使用MK-46魚雷)

四聯裝雄風二/三型反艦飛彈發射器*2

MK-15 Block 1B近迫武器系統(CIWS)*1

遙控機砲*2

艦載機 S-70(CM)-1反潛直昇機*1
數量

 

艦名 安放龍骨 下水時間
服役時間
役時間
       
       
       
       

 

──by captain Picard

 


(1) (2) 

 

起源

在2013年8月,台灣海軍陳永康上將接任海軍司令,隨後積極規劃台灣海軍未來15到20年之內的艦隊汰換工作。在2014年1月,台灣海軍 總部首度公布「未來15年兵力整建願景」 ,內容包括2艘兩棲船塢運輸、11艘沱江級雙體飛彈快艇、10到15艘級中型巡防艦(推測2000噸級)、四艘配備先近防空系統的驅逐艦等。同年9月17 日漢光演習期間,台灣海總對外公布更具體的未來20年造艦計畫,內容包括4艘配備先進防空系統的萬噸級驅逐艦(咸信將取代基隆級)、10到15艘3000 噸級巡防艦、兩棲船塢運輸艦,以及4至8艘1200噸至3000噸的柴電潛艦等。

在2016年6月20日,台灣海軍司令部公佈未來12項造艦計畫,包括「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鴻運計畫)、「多功能快速人員運輸艦」(迅能計畫)、「高效能艦艇後續量產案」(承海案,陀江艦後續量產計畫)、「潛艦國造案」(海昌計畫)、「兩棲直升機船塢運輸艦」、「新一代飛彈巡防艦」(震海計畫)、「新型救難艦」(安海計畫)、「快速布雷艇」(永捷計畫)、「新型海洋測量艦」、 「新一代主戰艦」、「新式港勤拖船」和「陸戰隊特戰裝備」,從民國107年執行到民國129年(2018至2040年),粗估總共將耗資4700億新台 幣。其中,「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是用來替代現役成功級、康定級的新巡防艦 ;而「新一代主戰艦」就是先前規劃用來紀德級的防空驅逐艦,設計概念延續1995年取消的ACS先進戰鬥系統(小神盾),排水量可能介於 6000~8000噸,數量可能建造4至6艘,預估在2018~2019年左右開始執行。

依照2016年9月送至立法院審理的民國106年度(2017年)國防預算書,海軍從民國106年度開始執行的新裝備建置案包括:「鴻運計畫」新型兩棲船 塢運輸艦、沱江艦量產、快速布雷艇、人攜式短程防空飛彈、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第一階段合約設計、向美國購買MK-15 Block 1B方陣近迫武器系統(2015年底美國公布出售台灣13套,另外台灣現有八套升級為Block 1B)、新建浮動船塢塢、反艦飛彈機動發射車等8項,這些項目總經費達新台幣520億餘新台幣,在民國106年度編列的預算合計約32億餘新台幣。

依照「12項造艦計畫」,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的概略需求如下: 

1.七級風力下可執行任務

2.十級風力下安全航行,在100節橫風、三艙破損情況下仍維持一定穩度

3.具裝載與執行多功能任務模組能力

4.自動化船用科技

5.降低操作人力需求

6.具低雷達截面積、低紅外線、低噪音。

在此時,新一代飛彈巡防艦「震海計畫」分成三個階段進行,首先是「合約設計」,共編列4929萬元新台幣,由船舶中心負責,從民國106年中旬執行至107年底(2017年 中旬至2018年); 第二階段是首艦(原型艦)的建造工作,從2018年執行到2021年,首先在2018年5月底公告原型艦的建造標,在2019年決標、簽約並開工建造,首艦花費三年時間建造(2019到2021年),在2021年交付海軍,並經海軍實際操作測試、完成各項作戰測評後,調整改進設計,然後進行後續量產計畫(即第三階段)。台灣海軍先打算建造首批四艘新一代飛彈巡防艦,而最終希望總數能達到15艘。

依照日後消息,台灣海軍最初民國97年(2008年)把仿效美國「神盾」的高性能防空艦所需的「戰鬥管理系統」、「固定式相位陣列雷達」及「垂直發射架」等三項關鍵項目,納入當時五年兵力整建計畫。在民國101年(2012年),海軍核定名為「迅聯專案」的艦載戰系的研發需求文件,隨後在民國103年(2014年)核定「震海計畫」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的研發需求文件。

早期的「雙船體」構想

在2016年2月,「風傳媒」報導披露,台灣海軍於2015年底啟動迅海二階段「迅能計畫」,沿襲沱江型艦使用的雙體穿浪構型,建造三艘2500噸級雙船體防空巡防艦,搭載「迅聯戰系」,並配備48管垂直發射器;但後來證實「迅能」是海軍規劃的「快速運輸艦」設計案的代號。在2016年10月底,「風傳媒」報導稱,「迅能計畫」雙船體設計被海軍否決,海軍巡防艦案確定採用傳統單船體構型。依照2019年10月16日海軍備役中將蘭寧利在中國時報的投書,最初「新一代飛彈巡防艦」規劃使用雙船體,後來才改成傳統單船體,這顯示2016年「風傳媒」等報導稱海軍打算建造2500噸級雙體巡防艦,並不是空穴來風。

合約設計工作

為了節約成本並加快作業期程,台灣海軍先進行「多功能快速人員運輸艦」(迅能計畫)的合約設計,然後以階段性成果為基礎,繼續發展「新一代飛彈巡防艦」。

「迅能計畫」設計合約標案在2015年12月15首度公告,預算金額4905萬元新台幣,第一次投標只有財團法人船舶暨海洋產業研究發展中心(船舶中心) 投標,因而流標;2016年4月13日第二次開標,於此次海軍的預算過低,開出的底價與船舶中心的報價落差超過20%,在2016年4月22日第二度流標。「迅能計畫合約設計」的第三次標案在2016年5月10日公告,在5月23日完成決標,由 唯一參與投標的船舶中心得標 ;第三次投標中,海軍的預算仍為4905萬元新台幣,而此次船舶中心的決標金額為4765萬元新台幣(底價為4769萬3468元新台幣),合約執行期間從2016年5月26日到2017年6月15日。 依照後續消息,迅能計畫合約設計工作開始之前,曾經過船型變更以及噸位調整。完成「迅能計畫」合約設計後,船舶中心以此為基礎,繼續進行「震海計畫」的合約設計工作

在2017年5月5日,國防部首度公告「高效能艦艇後續艦(承海案)合約設計等四項專業服務案」的開放投標(此為限制性招標 包,包括承海案相關的「高效能艦艇後續艦合約設計」、「高效能艦艇後續艦監造專業服務案」,以及「快速布雷艇(永捷案)合約設計」及「新一代飛彈巡防艦(震海案)合約設計」等四項,總預算3億1602萬餘新台幣,因為只有船舶中心參標、投標廠商不足三家而在7月5日公告廢標。第二次招標在7月6日釋出,預算金額不變,7月18日開標,只有船舶中心投標,最後宣告廢標;隨後海軍立刻再度招標,船舶中心仍是唯一的投標者。在2017年8月29日,國防部正式公告「高效能艦艇後續艦合約設計等四項專業服務案」決標,由船舶中心得標,決標金額3億22萬元新台幣,履約時間約7年,從2017年8月18日至2024年12月31日。

設計演變

1.2017年版:

依照2017年3月年度敦睦艦隊開放參觀時公布的資料,新一代巡防艦模擬數據為尺寸135 x 15 x 5m,排水量4000噸,航速28節,續航力4500海里。 

依照「上報」報導,在2017年5月12日,台灣海軍司令部公布徵詢「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的採購商情及報價資訊。隨後在5月16日, 台灣海軍於高雄市的財團法人船舶暨海洋產業研發中心南部辦公室辦理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的第一場邀商說明會, 海軍官員表示造船廠負責艦體載台、推進與電力系統,而艦上指管通情、偵測、作戰與武器系統 則完全由中科院負責;因此得標船廠在建好艦體之後,中科院單位會進駐船廠,安裝各項作戰系統並進行整合。在這場說明會中,台灣海軍提出「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建造成本估算表, 每艘艦體載台部分的預算約新台幣60億左右,加入戰系、偵蒐、火控、武器裝備之後約150億新台幣。 依照海軍在此次邀商說明會透露的資料,海軍「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全長約138m、寬約16.5m,排水量約4500噸, 船速約27.5節以上,比起早先公布的尺寸稍有放大;艦上的裝備包括相位陣列雷達(有效探測距離300km以上)與垂直發射系統, 裝填中科院研製的各型戰術飛彈系統,包括採用垂直發射的艦載版天弓區域防空飛彈(簡稱海弓)、雄風二型/三型反艦飛彈、「海劍羚」短程防空飛彈等, 並採用76mm快砲(配備中科院研製的匿蹤砲塔殼)。海軍官員表示,在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案中,艦上偵蒐、指管通情、戰鬥系統(含武器)全由中科院負責整合,造船廠只負責艦體平台、推進與電力系統;因此,「新一代巡防艦」的設計、噸位等,都是依照中科院「迅聯專案」艦用作戰系統的規格來調整。 依照消息人士,在第一場招商說明會上,台灣海軍以機密為由保留許多技術細節列,只有等到決標之後,才會提供完整的建造規範給得標廠商;而這讓多家船廠當場提出異議,認為只有作戰系統才有機密,艦體平台只能算是一般造艦,所有規範應該投標前提供;如果規範內容不合理或有誤,驗收履約會有問題,對船廠而言風險太高。對於廠商的異議,海軍官員表達會對此進行討論,在下一次邀商時說明。

依照海軍邀商資料,「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全長約138m、寬約16.5m;而台灣海軍現役成功級飛彈巡防艦全長138公尺,全寬13.716公尺。顯然地,「新一代飛彈巡防艦」設定全長與成功級相當,意味台灣海軍希望能繼續沿用現有基地的泊位以及維修船塢等設施,不需要大幅度擴建。

台灣海軍五個主要基地裡,最大的左營港有新莊乾塢、浮塢以及專門用於維修潛艦的劍龍乾塢(船型浮塢),其他基地基隆、蘇澳、馬公則各有一座(馬公的船塢較小),總計有六座海軍船塢;扣除潛艦專用浮塢,其餘五座要維修一級艦以下約35艘各型艦艇;扣除維修潛艦的劍龍乾塢,只有左營的新莊乾塢以及蘇澳船塢兩座,能夠容納海軍的一級艦(四千噸以內的巡防艦)。而如果海軍自己的船塢無法滿足需求,民間的台船以及中信船廠也能承包維修業務。以濟陽級巡防艦為例,每18個月進行一次定期保修,5年進行一次大修(塢期約7個半月)。然而,海軍船塢的塢期完全可由海軍自己決定,能依照船艦勤務狀況、自由調整每艘船艦進塢的期程;但若委託給民間船廠維修,就必須配合該船廠船塢的檔期,而海軍事先還必須花一些時間發包選商以及簽署維修合約,時程壓力頗大;如果船艦因各種因素、無法在預定時間進入民間船廠的船塢,原訂塢期就可能被船廠取消移作他用,需要等待下一次空檔才能進塢,如此海軍艦艇的調度以及妥善率勢將大亂。此外,台灣海巡署的船艦一律由民間船廠維修,也會跟海軍船艦搶船塢。「新一代飛彈巡防艦」設定的尺寸規格(長度近140m、寬度近17m、最大吃水8m),很可能就是台灣現有海軍船塢的上限(左營新莊乾塢以及蘇澳乾塢);如果超過,就只能外包委託民間船廠處理。

在2010年代,台灣海軍總共有9艘船艦尺寸超過海軍本身船塢的上限,只能委託台船或中信維修的船艦,包括四艘基隆級飛彈驅逐艦(滿載排水量9783噸)、武夷號(AOE-530)油彈補給艦(滿載排水量17000噸)、磐石號(AOE-532)油彈補給艦(滿載排水量20859噸)以及旭海號(LSD-193)船塢登陸艦(滿載排水量13700噸),共計七艘。無論是在海軍船塢或民間船塢,越大型的船艦能使用的船塢更少,且每次進塢塢期越長。如果「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尺寸上限超過現有海軍船塢尺寸,台灣海軍必須另外編列預算擴建船塢(可能還要涉及土地取得);否則,還是只能委託民間船廠進行維修、跟海巡署搶船塢能量,對於海軍船艦調度、戰備等限制甚多。

在2017年3月8日啟用的中科院研發展示館中,展出包括機載主動相位陣列雷達、單面旋轉天線以及四面固定天線形式的艦載相位陣列雷達,顯示中科院以經進行艦載主動相位陣列雷達系統的相關研發,準備用於未來造艦計畫,如「新一代飛彈巡防艦」以及「新一代主戰艦」等。

在2017年8月18日世貿航太國防展中,台灣海軍首度展出「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模型。 「新一代飛彈巡防艦」以1990年代台灣海軍曾進行的「ACS先進戰系」巡防艦案為母型進一步發展而來。 依照此次展出的模型,這種巡防艦採用雙軸、雙舵構型,艦上武器裝備包括一座76mm快砲、四組八聯裝垂直發射器(從美國引進的MK-41垂直發射器)、兩組半埋式安裝的四聯裝反艦飛彈發射器、 機庫兩側兩門30mm機砲(砲身應為ATK 30mm鏈砲)、機庫頂一座MK-15方陣近迫武器系統、一架反潛直昇機等,前部上層結構容納四面固定式相位陣列雷達 (可能是中科院研製的被動或主動相位陣列雷達),後部設有一個封閉式桅杆來收容其他電子裝備的天線。MK-41垂直發射系統裝填的應是中科院未來研擬的海劍二中/短程防空飛彈以及天弓防空飛彈艦載版,由於這些都是主動雷達導引防空飛彈,因此這座「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只有在艦橋頂上設置火砲射控雷達,並沒有其他用來導控飛彈的照射雷達。

此外,在2017年3月時,消息傳出由於台灣海巡署也在規劃建造四千噸級海巡艦,載台尺寸與海軍新一代飛彈巡防艦類似,台灣海軍與海巡署曾對於雙方是否使用共通的載台設計進行過討論。在2017年9月9日由行政院通過的海巡署「籌建海巡艦艇發展計畫」中,就包括四艘以海軍四千噸級飛彈巡防艦為基礎修改的「4000噸級巡防救難艦」。此種4000噸巡防艦可起降直昇機,並可配備野戰醫院等級的醫療模組,艦上安裝軍備局研製的20mm遙控砲塔、中科院研製的2.75吋遙控火箭砲塔等武裝;上層船艛預留安裝三套光電射控系統以及相關管線的空間,在戰時可迅速裝備更多武器,納入國防軍事作戰體系來使用。在2008年7月19日,台船宣布正式獲得海巡署「4000噸級巡防救難艦四艘統包案」合約(此為第二次招標,競爭對手為中信造船廠),得標金額104億37000萬新台幣,履約期間從民國107年(2018年)7月19日至民國114年(2025年)9月30日。不過在2018年9月底第二屆高雄國際海事船舶暨國防工業展(KIMD EXPO 2018)中,依照台船的展出資料,海巡4000噸級救難巡防艦是引進國外的船型設計,而不是與「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共用船型
 

(上與下)2017年8月18日世貿航太國防展中展出的「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模型正面與後面

 

2018年:雷達系統超重、進度落後

依照2018年上旬的消息,「震海案」的相關工作必須配合海軍整合艦載作戰系統與垂直發射防空飛彈系統(包括海弓三、海劍二等)的「迅聯專案」,因此估計最快要到2019年才會有具體進展。

在2018年5月上旬,媒體「上報」透露,「新一代飛彈巡防艦」設計雖然已經從一開始的4500噸提高到5500噸左右,但容量還是不足,裝備中科院「迅聯專案」規劃的完整艦載作戰、偵蒐系統之後,就沒有足夠的餘裕來安裝額定的武器裝備;因此,中科院方面建議,排水量應進一步提高到6200噸,以容納完整的作戰系統和足夠的武器裝備。歐洲幾種配備相位陣列雷達、垂直發射系統的區域防空艦,滿載排水量都在6000到7000噸級之譜;更有甚者,1990年代上半台灣海軍執行的「ACS先進戰系」案,艦體設計以四千噸成功級巡防艦為母型,為了容納相位陣列雷達而加長(水線長增加了13m),水線寬也略增,排水量估計早已超過5000噸級(計畫後期估計滿載排水量已經達到6000噸級)。依照「上報」新聞,國防部內部有意維持現有設計不更動,減列「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原型艦裝備來減輕重量,使得造艦工作能依照原訂期程推展,日後量產階段再根據測試情況予以修改;然而,海軍則堅持不能刪減系統規模,以符合作戰需求為優先。因此,原本國防部規劃在2018年5月底對外公告原型艦的建造標案,可能會延後實施。國防部希望照原時程進行,可能關係到先前各軍種已經協商的軍備計畫的排程(將不同案子的支出高峰期錯開),並非說改就改;此外,造艦拖越晚則成本會因通膨而越高,原訂編列的預算額度可能會不夠。

在2018年5月14日立院外交國防委員會會議中,海軍參謀長李宗孝答覆立委蔡適應質詢時表示,外界對所謂「神盾」的定義不同,此時海軍規劃的新一代巡防艦的定位就是4500噸級的「一般」巡防艦,是為了替代已經服役多年的濟陽級、成功級巡防艦,並表示等到未來基隆級也到壽限,同時中科院技術發展成熟,「我們會適時提出自己的神盾」(也就是海軍20年造艦計畫中的「新一代主戰艦艇」)。而中科院副院長馬萬鈞在接受立委質詢時則表示,所謂「神盾艦」的意義是指裝備相位陣列雷達,「只要配相列雷達的軍艦,大家習慣稱它為神盾,跟噸位沒有關係」;馬萬鈞也表示,新巡防艦性能會比現役巡防艦(成功級、濟陽級)強很多,但到是否裝備相位陣列雷達,目前不便公開透露。這也意味著新一代飛彈巡防艦仍採用2017年5月12日邀商說明會中的4500噸級規格,而不會依照日後媒體多次引述相關人士私下透露的消息進行放大。

面對外界一再質疑「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會縮減裝備來滿足噸位需求 (例如中科院的四面固定式相位陣列雷達系統體積重量太大,可能退求其次改成單面旋轉陣面),台灣海軍司令部在5月23日以新聞稿表示,有關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戰系構型迄今均未改變,而目前財團法人船舶暨海洋產業發展中心所設計之艦艇構型,均已將戰鬥系統納入,可滿足海軍未來巡防艦作戰運用需求,工作進度正常,均按計畫執行。

根據2018年6月初「自由時報」等媒體引述,有官員透露,中科院負責為「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研製的「艦載四面相位陣列雷達」由於體積比原訂稍微大了一些, 若無法有效縮減,「新一代巡防艦」的艦體載台要稍微放大才能容納,因此其最終定案的排水量可能會增加到5200噸左右。而同時間「上報」的報導也引用軍方人士私下透露的意見,認為台灣的「迅聯」艦用作戰系統的全套設備體積,絕不會小於美製神盾系統,但各國裝設神盾系統軍艦起碼要5290 噸以上(此為挪威的南森級,而西班牙與澳洲的神盾艦滿載排水量都在6000噸以上),反觀台灣海軍目前規劃的排水量是4500噸,若要具有「小神盾」的功能,這樣的噸位恐怕不敷使用。 

在2018年7月29日,「上報」新聞披露中科院研製海基相位陣列雷達的「迅達計劃」進度嚴重落後,將系統小型化、降低安裝重心等相關設計遇到瓶頸,導致裝上規劃中的「震海計畫」艦體平台出現困難。依照此報導,中科院在「迅達計畫」發展的艦載相位陣列雷達,仍是源流於陸基天弓飛彈 系列的被動相位陣列雷達為基礎;歷年來雖然陸續更換更新型的硬體設備,但這種被動相位陣列雷達的整體架構(例如後端集中式的行波管發射機,透過複雜的導波管將射頻能量傳遞到天線陣面)已經落後,先天上很難進一步提高性能與縮減尺寸重量。依照「上報」指出,海軍對於海基型相位陣列雷達的性能規格,要求偵測距離可超過300公里;雖然目前中科院的相位陣列可以滿足此一指標,然而整個系統體積重量超過「震海計畫」艦體載台容許的餘裕。依照報導,中科院曾嘗試將雷達後端部分設備(信號處理端與資料處理端)分裝在不同處,避免所有沈重設備都放在與天線同一層甲板而使重心過高,然而分開布置之後卻發現信號傳輸過程扭曲失真;此外,中科院也嘗試進一步將信號處理器小型化,但穩定性還不夠,目前尚未突破關鍵技術。

「上報」引述知情人士,如果要安裝中科院現行的相位陣列雷達系統,新巡防艦的體型必須放大(排水量需增加到5800噸以上),然而這牽涉到大量修改以及整個配套計畫,海軍並不同意。而另一種折衷辦法就是不使用固定式四面陣列天線,改用用一座旋轉式基座裝備單面或雙面背接相位陣列天線,可以減輕上部重量過重的問題,但也會使目標更新速率降低,影響戰術性能,海軍也不願意。由於中科院無法克服這些縮減體積重量的關鍵技術,原本海軍希望在2019年展開「震海計畫」原型艦的建造工作,可能會發生變數。

2020年台船版想像圖

在2020年12月1日台船舉行的民國109年度法人說明會的報告中,關於「國艦國造」一節提到了列為爭取重點的「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原型艦」,預算為245億4916萬2000元新台幣(依照民國109年中央預算書),預計民國111年(2022年)初發包。

依照台船在法人說明會上公布的資料,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全長138m,全寬16.8m,垂線間長125.8m,設計吃水4.5m,設計排水量4530噸,航速16節時續航力4500海里(備用油櫃儲油可航行2000海里),滿載時航速25節,艦上編制189人。

這份報告披露了此時的「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想像圖。與先前2017年世貿航太國防展中展出的模型相較,2020年版想像圖做了一些調整。雷達方面,2017年版模型前部船艛上有一個裝置四面固定式相位陣列雷達塔結構,後船艛頂上是一個封閉式桅杆結構(安裝通信等設備);而2020年台船法人說明會公布的新版想像圖,艦橋後方的相位陣列雷達塔結構體積縮小(仍為四面固定陣面),通信、電子截收設備集中在相位陣列雷達塔頂的桅杆上,而後部船艛頂則改裝一具旋轉的三維對空搜索雷達,外型類似中科院在2020年7月號「新新月刊」首次披露的「海鷹眼」主動相位陣列雷達(模型在2017年世貿航太國防展首次披露)。2017年版模型應該是使用衍生自天弓三防空飛彈系統的S波段大型被動相位陣列雷達,而2020年版咸信是四個固定式X波段相位陣列雷達加上一座偵測距離較長的旋轉式S波段對空搜索雷達;中科院研製主動相位陣列雷達的方向涵蓋X(Ku)波段到S波段,此外海軍也在考慮從國外引進合適的雷達系統。

相較於2017年版模型,台船2020年版想像圖的雷達配置,應該是基於艦體規模限制下,對系統整體重量做出刪減與折衷;為了在防空作戰中達成不間斷的高更新率360度全空域追蹤,必須堅持四面固定式相位陣列雷達,但考慮到艦體規模有限而改用X波段,能用較小的天線口徑形成高精確度的窄波束。由於X波段作用距離較短,因此在船艛後部加裝一座單面旋轉式的S波段對空搜索雷達,用於長程空域監視;而X波段相位陣列雷達則用於中距離空域密集監視、目標精確追蹤等,並為防空飛彈提供中途上鏈導引。

武裝方面,2017年版模型的艦首B砲位裝置四組八聯裝垂直發射器共32管,而2020年版想像圖減為三組八聯裝垂直發射器共24管,採用「前一後二」的配置,混合裝載海弓三以及海劍二防空飛彈。其他方面,2020年版想像圖的武器配置和2017年版模型相當,艦首A砲位設置一座匿蹤版76mm快砲(砲塔殼由中科院研製),船艛中後段裝置兩組四聯裝反艦飛彈發射器,直昇機庫頂裝置一座MK-15方陣近迫武器系統;此外,機庫兩側各裝一座小口徑遙控武器站,上層船艛兩側布置了干擾火箭發射器。

依照「上報」在2020年12月5日的報導,原本中科院研發「海鷹眼」主動相位陣列雷達搭配海劍羚飛彈系統,打算取代海軍現役方陣近迫武器系統;但此系統研發進度不如預期,且許多技術尚未突破,經評估後,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原型艦仍沿用MK-15 Block 1B方陣近迫武器系統。「上報」報導稱,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由台灣自行產製的武器裝備包括中科院的海弓三與海劍二防空飛彈(裝在三組八聯裝MK-41垂直發射器內),兩組四聯裝雄風二型或雄風三型反艦飛彈,艦首裝備76mm快砲(中科院提供砲塔),以及兩座遙控式小口徑火砲(由中科院提供)。而從國外引進的裝備包括MK-41垂直發射系統、固定式以及旋轉式主動相位陣列雷達(中科院研發中的海鷹眼應該仍在台灣海軍評估範圍中)、MK-15 Block 1B方陣近迫武器系統等。此外,反潛作戰相關系統與裝備、水面作戰的射控系統、整合式電戰系統(ESM/ECM/ECCM)、資料鏈與通信、導航系統等,仍採用外購方式獲得;這些部分包括在戰鬥系統之內,由得標的戰系廠商負責整合建置。 依照「上報」2020年12月7日的報導,海軍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的「偵蒐系統」項目中,包括了固定式主動相位陣列雷達、旋轉式主動相位陣列雷達、相位陣列敵我識別儀、光電系統、S頻搜索/X頻導航雷達、射控雷達等。

 

計畫時程

在2018年8月31日,國防部編列的民國108年度(2019年)國防預算公開部分送交立法院。其中,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獲得編列245億4916萬2000元新台幣,研發與建造一艘原型艦,從民國108年執行到民國115年(2019至2026年)。

依照先前的消息,當時台灣海軍希望「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在2019年決標確定承包船廠、簽署合約並開工建造,首艦花費三年時間建造(2019到2021年),在2021年交付海軍。然而依照2019年度國防預算的資料,「新一代飛彈巡防艦」首艦的研製期程放寬到7至8年,原型艦交付時間則延後五年;這顯示艦上相位陣列雷達、作戰系統與防空飛彈系統的研發與整合,都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成熟,並不是在2019年度就可以直接進入建造。

依照 海軍海發中心的民國108年度「華美水面艦艇初步設計資訊交換附屬協議」出國報告(參觀美國華盛頓Sea-Air-Space 2019展)內容,英國Rolls-Royce/MTU以及美國GE Marine Solutions都展出了複合柴油電力與燃氣渦輪機(Combined DieselElectric and Gas Turbine, CODLAG)推進系統方案,表示此為世界各國作戰艦艇推進系統發展趨勢,具操作彈性、低油耗、高備援等優點。在CODLAG模式下,高速航行時以燃氣渦輪提供動力,中低速巡航時則改以柴油發電機產生的電力驅動馬達來推進;這兩廠家也是海軍新型巡防艦的潛在商源,海軍已經與兩廠建立聯繫窗口,並持續進行相關技術討論。海發中心也提到義大利Fincantieri向美國 FFG(X)飛彈巡防艦(衍生自義大利自用的FREMM多任務巡防艦)的CODLAG推進系統,與台灣海軍規劃的新一代艦推進構型相同,其推進模式及船速邏輯一致;在巡航模式下,船速16節時以發電機帶動馬達轉動推進軸系;在高速航行模式、船速28 節時,以燃氣渦輪主機直接驅動推進軸系。台灣海軍將持續關注美國 FFG(X)飛彈巡防艦推進系統後續建造及服役使用情形。

關於艦載雷達方面,美國雷松公司(Raytheon)的新型相位陣列雷達(就是美國海軍使用的AN/SPY-6系列AMDR雷達,另有專文介紹),其9個RMA 模組構成的陣面(美國FFG(X)飛彈巡防艦預定使用的雷達構型)即可執行反彈道飛彈任務,此構型為SPY+0,信噪比與現役柏克級神盾驅逐艦AN/SPY-1D相位陣列雷達相同。37個RMA構成的陣面(即柏克Flight 3使用的AN/SPY-6(V)1)能在原有神盾系統 AN/SPY-1D(V)相位陣列雷達兩倍的距離上,探測到雷達截面積一半的目標(即SPY+15,比AN/SPY-1D(V)信噪比提高15dB,靈敏度提高30倍)。而 69 個RMA的陣面則可在原有神盾系統 SPY-1D(V)雷達四倍的距離探測到雷達截面積一半的目標(即SPY+25,比AN/SPY-1D(V)信噪比提高25分貝,靈敏度提高300 倍以上)。在2018年9月底高雄國際海事展中,雷松就來台展出了AMDR相位陣列雷達系列。當時海發中心的報告提到表示,AMDR相位陣列雷達也被中科院納入後續建案運用參考;不過後續與雷松的接觸詢價卻發現,被美國海軍採用的AN/SPY-6遭到嚴格的出口管制,在台灣沒有正式經過美國海外軍售管道(FMS)程序徵詢信息的情況下,雷松完全無法提供具體技術參數。

民國108年度(2019年):預算大幅刪減與凍結

台灣海軍原在民國108年度(2019年)國防預算中,為「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第二階段原型艦籌建」項目申請16億4872萬1000元預算,包括委外監造技術諮詢8000萬元,戰係裝備委託製造款15億4636萬2000元,整後款(含設施工程)1444萬4000元,國防部海軍所需設計分析軟/硬體設備的採購(320萬元)與租用(50萬元)、編制人員成本358萬6000元以及專案推動所需費用62萬9000元等。依照2019年2月27日的立法院質詢記錄,這16億新台幣預算主體是戰系研發工作,其中15億是由中科院負責。

而立法院審理民國108年度國防預算之後,「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的16.4872億元預算被大幅刪減14億8080萬6000元新台幣,剩餘的1億6000萬元也遭凍結,等國防部向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專案報告後始得動支;其中,戰系裝備委製款大幅刪減到只剩7531萬6000元,戰係裝備整後款則只剩468萬4000元。依照2019年2月27日的立法院院會報告,剩餘1億6000萬預算遭凍結是因為「外購戰系裝備輸出許可獲得情形及科研裝備研發進度、民間船廠造艦設備及人才是否足以配合、合約設計及戰係裝備研發未完成、建案倉促及新一代飛彈巡防艦規格性能 需要說明」等疑慮。

在2019年5月27日,立法院國防外交委員會召開專案會議報告中,海軍「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第二階段原型艦籌建凍結1億6000萬元專案報告」的內容包括:

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第二階段原型艦籌建規劃於民國108至115年(2019至2026年)執行,全案委由中科院辦理籌獲,重要工作目標包括:

(一)民國108至109年(2019至2020年)由中科院辦理戰系裝備(含外購)現或採購、科研戰係裝備海上測評及船廠選商簽約建造。

(二)民國110至113年(2021至2024年)由承造船廠建造原型艦,並由中科院執行戰係裝備安裝整合。(建造時程比先前計畫延後兩年,原本打算從2019年到2021年建造原型艦)

(三)民國114至115年(2025至2026年)執行作戰測試評估。

海軍表示,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合約設計已在民國107年(2018年)完成,採用匿蹤設計降低雷達回波,推進系統為複合柴電(維持2017年5月15日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的第一場邀商說明會的數字),滿載排水量約4500噸,最大吃水4.3m,滿載最高船速25節以上,以巡航速率(不低於16節)的續航力4500海里。

有關艦上裝備研製與籌獲,海軍報告提到,本型艦「反潛作戰系統」、「射控雷達」、「方陣快砲」三項已獲得美國技術支援協議(Technical Assistance Agreement,TAA,屬於DCS商售管道的第二階段出口許可)同意供售,規劃民國109年(2020年)簽署商售合約(DCS),由原廠繼續向美國政府申請裝備輸出許可。而中科院各項科研戰系裝備總計有 「戰鬥管理系統」、「垂直發射系統」、「整合電子戰系統」等三項,目前進度延展一年,預計民國109年(2020年)通過海上測試評估,民國112年(2023年)交付船廠裝艦。

而關於後續精進作為,海軍在專案報告中提到兩項:第一是廣蒐商情資料及分析,於建案階段檢討建造成本時,適時辦理邀商說明會,公開徵求廠商報價,並參照過往建案造價及當時政府政策、市場需求、物價指數、廠商合理利潤等,編列相應預算,避免預算過低、廠商望之卻步,造成採購招標不順。第二,繼續管制中科院裝備研究發展及籌獲的進度,要求中科院落實風險管控及預防因應措施;如果研發不順利,國防部將啟動備案,改與國外知名大廠合作研發,再由中科院建立相關技術能量,使後續艦籌建時能具備成熟的技術。

參謀長敖以智在會議中提到,「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第2階段原型艦籌建」在民國107年(2018年)已經完成合約設計,現在中科院在進行戰系裝備的研發工作;目前海軍和中科院對外來商源議價、輸出許可、科研進度、合約權利義務的規範在作評估和研討中。

然而,海軍在這份專案報告中並未明確指出判斷啟動備案的節點,也沒有提到具體的時程規劃與進度,不利立法院監督。因此當天的專案會議中,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並未解凍「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第2階段原型艦籌建」的1.6億元預算,而這1.6億隨後報繳國庫。

民國109年度:進度延後

在2019年8月27日,媒體「上報」報導,海軍「震海計畫」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原型艦原訂於今年(2019年)年底啟動招標建造,原規劃在7月30日前要辦理中科院「迅聯」新一代作戰系統的海上測評。然而,因中科院研發的相列雷達一直未符合海軍的要求,過了期程管制點仍無法進行相關的整合測試;為符合海軍的需求,中科院已積極與歐洲廠商商談關於相列雷達的技術轉移等事宜,希望能從國外引進技術,完成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的戰系整合;而這也使得原型艦能否如原期程在2025年交付海軍、展開戰術測試評估出現變數。

此時,「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合約設計已在2018年完成,「迅聯」新一代作戰系統經過5年的研發,原訂在2019年驗收成果;而從美國洛馬公司以商購管道購買的兩套MK-41垂直發射系統(加上部分技轉)也在2019年初運抵台灣,準備安裝中科院海弓三等艦射防空飛彈進行測試。然而,關於研製艦載相位陣列雷達的「迅達」未符合海軍的需求,造成整個原型艦計劃往後順延。如同前述,中科院現有的被動相位陣列雷達體積重量過大,無法安裝在「震海計畫」規劃的4500噸級船體上;而且被動相位陣列雷達技術也已經落伍,海軍對其性能不甚滿意。

「上報」指出,海軍曾向美方詢問美國最新發展的AN/SPY-6系列主動相位陣列雷達,但美方目前管制不出售,且報價高達200多億台幣,直逼「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原型艦的造價,既買不到也買不起。另外,台灣海軍也曾多次向美方提出購買二手神盾驅逐艦,但美方一直管制不對台出售(上面設備機敏性太大,超過可以對台灣出口的層級),而且美軍自身對神盾艦需求更大,根本沒有可以對外釋出的二手神盾驅逐艦。

「上報」表示,因為很難從美國取得比較先進的AESA雷達技術,中科院目前積極與歐洲的廠商洽談,希望能取得歐洲廠商的類似技術,例如荷蘭與德國合作研發的APAR主動相位陣列雷達等。由於歐洲有多家國防工業公司都有參與APAR雷達項目,因此中科院正積極與多個歐洲公司洽談,希望取得所需要的技術,再以技轉方式來研發出海軍所需求的相列雷達。

台灣海軍原訂在民國109年度(2020年)國防預算中,為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原型艦編列新台幣46億9316萬9000元預算;然而到2019年9月中旬,消息傳出國防部送交立法院的民國109年度預算中,只編列了9051萬5000元。多家媒體因而報導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研發遇到困難,中科院負責的重要系統研發進度出現問題。對此,海軍在9月14日發出的新聞稿中表示,新一代巡防艦為科技研發案,發展過程中會受技術限制、輸出許可或物料來源等因素影響,可能延宕是無法避免。海軍表示,新一代巡防艦原型艦建造案委由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研製,但因中科院迅聯科研案進度延緩1年,原訂在民國109年要執行的預算因而緩列一年,到民國110年(2021年)執行。這意味整個新一代巡防艦原型艦的進度整個順延一年,首艦交艦至少延後到2027年。另外,自由時報在9月13日報導,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案中,由中科院的三項系統(戰鬥管理系統丶垂直發射系統、整合式電戰系統)研發進度落後,新一代巡防艦的戰鬥系統將改與國外大廠合作;對此一報導,海軍也予以以否認,表示此案仍以中科院科研案為主、國外廠商備案為輔。

在2020年4月3日,自由時報報導,軍方官員透露,8個「國艦國造」案子中,民國108年(2019年)全年有6個造艦案執行進度達到目標,未達標的兩個是「微型飛彈突擊艇」與「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其中,「微型飛彈突擊艇」在民國108年度預算是2億0353萬9000元,但年內執行進度只有50%;而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在民國108年度編列預算為1億6791萬5000元,但執行進度只有2.58%,幾近停擺。台灣海軍在民國108年度「國艦國造」共有8案,包括:「新型救難艦合約設計及戰系裝備委製簽署」、「高效能艦艇後續艦建造、監造」、「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原型艦建造」、「快速布雷艇儎臺建造案」、「微型飛彈突擊艇合約設計案」、「潛艦國造第一階段合約設計」、「潛艦國造第二階段原型艦籌建」及「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原型艦籌建」。該報導指出,海軍曾向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說明原因,表示因為「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現階段由中科院執行的迅聯專案研發進度延遲,導致項目展延一年,預定在民國109年(2020年)完成海上測評。此時,海軍刻正嚴密管控中科院研發與測評工作進度,並視海上測評科研成果,如符合海軍作戰需求,才會辦理全案委製協議書簽署作業。官員表示,中科院執行的迅聯專案,成果不如預期;為了不讓其影響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的建造進度,海軍已備妥各項備案,除了改用一般巡防艦的標準來設計建造丶待中科院完成並符合海軍需求再建造新一代飛彈巡防艦之外,若中科院最後真的不能在需求標準規格下完成,屆時也不排除直接向國外採購先進系統來使用。

依照2020年9月送交立法院的民國110年度(2021年)國防部公開預算書,民國108年度(2019年)編列籌建原型艦的預算原編列有1億6791萬元5000元新台幣,但最後沒有執行報繳回國庫1億6000萬元,連帶影響後續年度預算編列,必須調整。依照民國110年度預算,新一代飛彈巡防艦項目編列6億3800萬元新台幣,預定在民國111年度(2022年)才是付款高峰期,預定編列預算金額為106億4069萬元新台幣。

在2020年9月7日,海軍司令部表示,「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第2階段原型艦籌建」規畫於民國108至115年度(2019至2026年)執行;現階段中科院迅聯科研專案已規畫在2020年9月實施初期作戰測評,後續視測評結果審慎評估,若符合海軍作戰需求,即啟動後續建造事宜。2020年9月7日,蘋果日報報導,中科院研發的艦載戰鬥系統因為相列雷達系統過大過重,要安裝在一般4500噸巡防艦上有困難,經過兩三年的努力依舊無法克服;由於現役船艦愈來愈老舊不能再拖,海軍考慮改採商購。如果一切順利,新一代巡防艦最快可在明年(2021年)開工,大約兩、三年即可建成第一艘原型艦。而聯合報在9月8日報導,如果中科院到10月仍無法趕上進度,軍方就會考慮戰系改為商購,向美國大廠採購(中科院仍扮演系統整合的角色)。

依照2020年11月18日立法院國防委員會審查民國110年度(2021年)國防預算議事紀錄,原本海軍在2021年度為「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第2 階段原型艦籌建」編列約6.37億新台幣預算(包含各式不同飛彈的費用),因為中科院戰系裝備研發進度落後,海軍此時正在研擬備案;海軍參謀長敖以智在與立委協商時達成共識,因為此時方案還不明確,因此在不影響專案執行的前提下,將預算減列1億,另外凍結1億在提交書面報告後始得動支。「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在民國109年度(2020年)編列的6051萬5000多新台幣,因為研發延宕、無法執行而繳回國庫5260萬元。

2020年底:修改的計畫進度

依照2020年12月5日「上報」報導,台船相關人士透露,由中科院研發的相位陣列雷達及新戰鬥管理系統,並未符合海軍需求,造成海軍「震海計畫」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延宕;隨後海軍重新規劃期程,並向國內船廠說明新計劃後,台船在2020年12月1日法人說明會上披露重新擬定的「震海計畫」內容。首先,新一代飛彈巡防艦仍採國內標,由得標的國內船廠執行船體載台建造工程,戰系則委由國外廠商提供裝備並進行系統整合及安裝(先前規劃是中科院進行這些工作)。

船艦載台方面,「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在2018年完成了概念設計,在2019年完成合約設計,至此仍維持原訂的排水量(4530噸)與尺寸。由於中科院研製雷達戰系進度落後,此案重新規劃,此時新進度如下:

(一)2020年底:完成戰系裝備的訪商作業:分析由廠商提供的信息,確認作戰系統構型、項量、供應商(中科院或外商)及系統整合商,目標在2021年2月獲得廠方報價信息。

(二)2021年3月:海軍計劃處綜整完成「整體獲得規劃書」修訂事項,並呈報國防部,管制在2021年5月核定,在2021年7月納入預算書表審議。

(三):2021年4月:海軍海發中心開始制訂建造需求規範,花六個月時間(至10月)完成,然後隨該年度預算(2022年度)送立法院審預算。

(四)2022年1月:完成採辦計劃與招標作業,隨後進行開標(建造船體載台),希望在2022年(民國111年)5月前決標並簽署原型艦建造合約(最遲不晚於6月),同時確認系統整合商。

(五)2022年5月:與造船廠簽署建造合約後,開始發展船艦建造規範、進行造艦先期備料等,執行期間是一年(到2023年5月)。

(六):2024年5月:原型艦開工建造,工期為兩年(48個月),2025年2月安放龍骨,2026年2月下水,然後進行艤裝、作戰設備裝艦以及和岸上測試站的協調。

(七):2027年3月:原型艦船廠試航,2027年5月交付海軍,2027年5月到8月進行成軍訓練,2027年8月到2028年2月進行初期作戰測評。

比起2019年時的規劃(2019至2020年由中科院採辦戰系裝備與選商,2021至2024年建造原型艦以及艤裝,2025至2026年進行作戰測評),2020年底公布的新進度進度延後了二年以上。

原型艦建成並進行作戰測評後,若性能符合海軍需求,就會建造14至19艘後續艦。這意味台灣海軍打算建造15至20艘「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最終能全面替換現役的成功級、濟陽級、康定級等「二代艦」。

而關於「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戰鬥系統是否要改為外購,此時海軍官方說法是還沒有定論。在2020年12月7日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專案報告上,海軍參謀長敖以智回覆立委質詢時表示,「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戰鬥系統採用中科院國產系統或者外購,取決於中科院報告的審核狀況;基本上,如果「迅聯專案」成功沒有問題,會納入後續規劃;若無法達到作戰需求,會考量請外國廠商對中科院作技術轉移,目前還在規劃,尚無定論。

被動相列雷達或主動相列雷達:台灣海軍與中科院對研發成果的歧見

 依照2020年9月16日「上報」報導,有知情人士指出,由於中科院研製的相位陣列雷達無法滿足海軍需求,因此台灣海軍已經向國外尋求適合的艦載相位陣列雷達系統,與中科院的系統一同進行評估;上報稱,海軍已分別邀請歐洲Thales集團與美國Raytheon公司,就適合安裝在4500噸級巡防艦的相位陣列雷達雷達進行簡報。「上報」稱,若迅聯戰鬥系統的研發進度一切順利,並通過海軍初期的作戰測評(始於2020年9月),海軍會在2021年以一整年時間評估適合的相位陣列雷達(包含國外以及中科院的系統一起評估),確定原型艦使用的雷達之後,再由中科院進行系統整合,將雷達與迅聯戰鬥系統結合在一起;若一切都順利,才會進行簽約採購。在最理想的情況下,「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原型艦預定2022年開始建造;若系統整合不順利,恐怕會進一步推延,使得原型艦不能如期在2026年完成。「上報」稱,新巡防艦首艦會先尋求成熟的艦載相位陣列雷達(可能包含主動式或被動式),後續艦再視國內外主動式相位陣列雷達技術發展,依可獲得的技術與裝備的期程,決定後續量產艦所採用的雷達系統。

依照2020年10月11日聯合報報導,中科院研發新一代艦載戰鬥系統的「迅聯專案」,將海弓3防空飛彈整合到美製MK-41垂直發射系統的海上測試,在2020年9月結案。雖然海弓3的海上實彈測試評估成功(8月、9月各進行一次海上試射),但海軍有內部人士透露,海軍確定以無法滿足海軍需求為由,放棄迅聯作戰系統;軍方在2020年10月過後就會展開作業,由台船取代中科院為主合約商,再委由台船對國際軍備大廠邀標,徵詢適合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的作戰系統(含雷達),並由中科院進行整合,預計4年後可建成第一艘原型艦。不過,海軍在同一天就對外澄清,表示迅聯作戰系統目前仍按計畫執行有關測評工作,測評結果必須符合海軍作戰需求之後,才啟動後續作業。 

依照2021年3月15日聯合報報導,中科院提供的戰系選項無法滿足海軍規格要求,有如「要吉普車卻來大卡車」,新一代巡防艦拖延三年無法開工。海軍在2020年底就希望放棄中科院提案、尋求外購,但遭到國防部長嚴德發否決;嚴德發決定由國防部開會檢討,而現任海軍司令劉志斌和參謀總長(前海軍司令)黃曙光似乎都有所不滿而不參加。針對以上報導,海軍司令部隨即在3月16日回應,「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的武器裝備,原則上優先採用中科院自行研製、通過作戰測評合格且符合海軍作戰需求、具備服役條件的裝備;現階段有待精進部分,請中科院持續改進提升,海軍會審慎評估。

在2021年7月19日與28日,聯合報報導,海軍新一代巡防艦案延宕多年的主要原因,是中科院研製的戰鬥系統無法滿足海軍需求,但又不願交出全案主導權;艦上所需的相位陣列雷達,中科院研製的產品(被動式相位陣列雷達)技術落後國際頂尖水平10年。這段期間台灣海軍雖然想要捨棄中科院、改由商售管道尋求國外廠商的戰鬥系統,但2014至2017年曾任中科院院長的軍備局副局長張冠群上將支持下,只能繼續讓中科院的裝備優先。直到2021年中軍方高層人士異動、張冠群在2021年7月1日轉總統府戰略顧問,海軍司令部才捨棄過去幾年的沉默與被動,在6月就主動尋求接觸國際廠商;聯合報稱,高層的人事調動有如前方的「大石頭」搬開,新一代巡防艦明年(2022年)應可順利招標,但已經損失的建軍時程仍難以彌補。對於這則報導,台灣海軍司令部於7月28日傍晚發佈新聞稿表示,此報導純屬臆測,與事實不符;海軍指出,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相關儎臺及戰系裝備構型,是依照海軍作戰需求設計規劃,相關程序依「國軍軍事投資建案作業規定」辦理,海軍將持續推動,以建立符合防衛作戰的制海戰力。

依照台灣軍方的武器裝備獲得建案作業規定,海軍作為需求單位,「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戰系的「整體獲得規劃書」由中科院負責撰寫,而海軍提供規劃書所需的相關資料;而最初中科院完成的戰係整體獲得規劃書記載是使用被動式相位陣列雷達。然而後來海軍可能直接變更作戰需求,把主動相位陣列雷達列為作戰需求的必要項目,導致原本的「整體獲得規劃書」的規格被推翻,必須重新撰寫。

依照國家檔案資訊網(屬於國發會檔案管理局)的資料,2015年海軍司令部一份文件「戰鬥指管系統」的摘要提到,義大利SELEXES公司向台灣海軍申辦艦載3D雷達及戰鬥系統商情簡介,同意加拿大OSIMarine公司向台灣海軍司令部簡報潛艦及水面艦艇航海導航戰術解算整合系統,此外還有民國104年艦用模組化戰鬥系統裝備檢修協議書草案、民國104年度艦用模組化戰鬥系統裝備檢修協議書審查意見等,代理商是百是通國際開發公司。這份文件顯示在2015年,義大利SELEXES向台灣海軍簡報了該公司艦載戰鬥系統、艦載3D雷達的方案。此外,2017年9月一份文件提到,海軍司令部戰鬥系統處主管的「定海專案」提到,法國海軍集團(Naval Group )申請SETIS戰鬥系統摩擬機展示、海軍Center A&C現地會勘、「海軍高酬載多軸飛行器」需求第二次研討會等。上述文件顯示2015到2017年海軍「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初期探詢商情等作業期間,曾向義大利SELEXES、法國海軍集團等歐洲重要艦載戰系、雷達廠商探詢過規格資訊;當時台灣海軍顯然並沒有直接展現採購意願,但是探查了這些國際主要大廠當今產品的水平,極可能進而修改原本「震海計畫」關於戰系以及雷達的指標要求。  

接觸國外戰系可能商源(2020年底開始)

依照2020年12月6日「上報」報導,台船人士透露海軍就「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戰鬥管理系統、雷達、反潛、電子戰、通信資料鏈等項目的對外訪商概況。台船人士透露,台灣海軍說明此設計類似「神盾巡防艦」,其戰鬥管理系統整合了主動相位陣列雷達、射控系統、導航雷達、資料鏈路、電子戰系統、反潛系統、航行控制、通信系統以及防空飛彈等武器系統,廠商依其自身經驗規劃合適的方案。

「上報」透露,「新一代飛彈巡防艦」載台設計可支持的負載上限包括:主動相位雷達須能安裝於雷達塔內,系統總重量不得超過150噸,每具相位陣列雷達天線重量不得超過8噸,總電力負荷不超過1162KW。潛在合作廠商須於2020年12月31日前,向台灣海軍回覆戰鬥管理系統建議書草案、初步報價及交運期程等資料。其中,初步報價僅供台灣海軍建案參考,通過評估作業後,廠商才具備「戰系整合商」的資格,能參與下一階段的評選。建造案得標廠商如果是造船廠,則戰鬥系統供應商來負責戰系整合。預計得標船廠最遲可在2022年6月前獲得建造合約。

在2020年10月,台灣海軍接觸五家有艦載戰鬥管理系統實績的國外軍工廠商,包括美國洛克西德.馬丁(Lockheed Martin)以及雷松科技(Raytheon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英國航太系統(BAE System)、法國Thales集團台灣分公司、土耳其國營HAVELSAN國防科技公司(在1982年由土耳其和美國合資成立);其中,土耳其HAVELSAN國防科技公司在1982年由土耳其和美國合資成立,為土耳其海軍「國家艦」項目的島級巡防艦(Ada class)、伊斯坦堡級飛彈巡防艦(Istanbul class,TF-100)等提供創世紀(GENESIS)戰鬥系統。這五家國外廠商均向台灣海軍表達,關於方案的成本估算、與其他相關廠商合作、向各國政府申請輸出許可等作業,都需要時間(申請輸出許可至少需要6到12個月),因此不太可能如台灣海軍規劃,在2020年年底前回覆建議書草案以及交運期程等資料。

原本台灣國防部規劃的期程,是在2021年2月獲得外國廠商關於戰系的報價並確認構型資料,3月由海軍計劃處綜整完成「整體獲得規劃書」修訂事項(以先前的版本為基礎修改)並呈報國防部,5月完成新巡防艦案「整體獲得規劃書」修訂作業並獲得國防部核定,7月納入下一年度(2022年度)預算書表審議,8月正式納入2022年度國防預算書的審議節點。此外,海軍海發中心從2021年4月到10月制訂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的建造需求規範,待立法院審議通過預算後,著手制訂採購計劃與招標作業,在2022年的5月開標確定系統整合商,然後簽署原型艦的建造合約。然而,依照各國外廠商在2020年底回覆的實際情況,台灣國防部規劃的時程顯然難以達成。

以下是這五家國外廠商回覆台灣海軍的大致內容:

1.美國洛克西德.馬丁集團:該集團表示,願意協助台灣海軍獲得美軍現役裝備。然而,這些資料(含規格方案、報價以及期程規劃等)必須由廠商向美國政府申請輸出許可獲准後,才能提供給潛在客戶。依照美方軍售制度流程,台灣欲求取這些信息,需先由得標的主合約商(台灣本地的造船廠)向洛馬提出需求徵詢書(Letter of Request,LoR),洛馬才能啟動集團內部流程,向美國政府申請提供這些信息的許可,然後開始撰寫需求建議草案、估算成本與期程等作業;洛馬估計整個作業流程至少需要90天以上,因此無法趕上台灣國防部的計畫期程目標。

2.美國雷松科技:該公司表示,台灣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案子規格較高,需求廣泛,主要產品涵蓋相位陣列雷達、聲納系統、垂直發射系統、方陣近迫武器系統等,該公司等正尋求與其他公司合作來提出方案。而雷松的主動式相位陣列雷達(美國海軍使用的AN/SPY-6系列)以及協同接戰能力(CEC)都是美國海軍使用的敏感技術裝備,需先由台灣海軍循官方管道,向美海軍專案辦公室(NIPO)提出需求徵詢書(LOR),美國海軍才會考慮是否給予雷松公司輸出許可,對台灣提供此雷達相關信息(性能、規格與報價等)。

3.英國BAE System:該集團說明,該公司主要產品為戰鬥管理系統,而其他如雷達、聲納、反潛等系統需其他公司合作,粗估至少需要6個月到一年來取得相關出口許可;因此,除戰鬥管理系統本身之外,其餘項目都無法在2020年年底完成需求建議書草案。

4.法國Thales集團:就台灣海軍提出所需的戰系等裝備,相關製造商涵蓋美、英、法及紐西蘭等地,申請各國輸出許可、製造設備時間仍在估算中。由於目前歐洲疫情影響,一些相關製造廠商還沒有全面復工,該集團設法儘量在12月31日年底對台灣回覆建議書草案及交運期程。

5.土耳其HAVELSAN國防科技公司:該公司表示,對於艦上武器系統,正在洽詢其他相觀供應商,此時正在估算各生產國輸出許可以及製造期程。

依照2020年12月7日「上報」報導,雖然台灣海軍打算向國外廠商接觸尋求船艦戰系,但並沒有向各國廠商發出正式的採購意向書(LoR)文件,無法向該國政府申請機密裝備的輸出許可;此外,主動式相位陣列雷達屬於機敏裝備,要獲得該國輸出的難度相當高。在台灣海軍原有預算額度可能不足(從自製轉向外購),且短期內很難獲得輸出許可,想要從國外購得符合規格需求的裝備,挑戰非常大。

依照2021年2月21日「上報」報導,隨著「迅聯專案」的進行,中科院結合台灣本地六家廠商技術,試圖在不降低性能的情況下,縮減相位陣列雷達系統的體積與重量,但與海軍要求的規格還是有一段差距。上報稱,對於相位陣列雷達的事情,台灣海軍計畫在2021年內選擇出解決方案。

依照2021年7月3日「上報」報導,知情人士透露,6月初台灣海軍司令劉志斌簽核發函給前述5家國外廠商,希望能在7月底獲得關於戰鬥系統與整合工程所需要的概估報價。然而如同前述,這些廠商先前已經表達,相關作業(包括與各次系統承包商洽談,以及政府出口許可等細節)時間太過緊迫,無法在台灣要求的期程提供報價。台灣海軍原本希望在2022年2月就收到各廠商對戰鬥系統的報價,結果到6月結束都沒著落,趕不上2022年度國防預算;這使得新一代飛彈巡防艦能否照原訂計畫在2022年簽署作戰系統整合以及原型艦建造合約,都出現變數。知情人士也透露,台灣海軍希望尋求的固定式主動相列雷達技術,只有美國洛馬與雷松有比較成熟的裝備(洛馬的SPY-7以及雷松的SPY-6,),但此時兩者都被美國軍方管制,且價格相當昂貴,估計戰鬥系統加上系統整合工程會超過100億新台幣,估計會佔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原型艦預算(原估計總預算245億元新台幣)一半以上。

「上報」稱,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各個裝備項目中,外購部分如下:

1.防空作戰(AAW)相關:包括垂直飛彈發射系統、固定式主動相位陣列雷達、旋轉式主動式相列雷達/遠程預警雷達、MK-15 Block 1B2方陣近迫武器系統

2.反潛作戰(ASW)項目上:整合反潛作戰系統、機/艦資料鏈、中頻艦艏聲納、低頻拖曳陣列聲納、水中通話器、深溫儀、反魚雷誘餌(含發射器組)、輕型魚雷發射器(324mm)以及魚雷控制面板、聲標管理系統。

3.反水面作戰:包含射控雷達、火砲射控、能導控遙控武器站的光電系統(EO/IR)。

4.電子戰(EW)項目:整合式電戰系統(ESM/ECM/ECCM)、美製MK-36 SRBOC固定式干擾彈發射系統、水面充氣式誘餌系統(Floating Decoy System,FDS)。

5.指揮管制資料管鏈路:戰術資料鏈路(Link),並考量美國的協同作戰能力(Cooperative engagement capability,CEC)。

6.導航:戰術空中導航系統(Tactical Air Navigation,TACAN),以及整合艦橋系統(Integrated Bridge System,IBS)含S頻搜索及導航雷達、X頻導航雷達、電羅經、測深儀、全球海上遇險及安全系統(Global Maritime Distress and Safety System,GMDS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水下計程儀、風向風速儀等。

而由中科院負責的裝備包括:

1.聯成資料鏈系統

2.敵我識別器(IFF

3.「維星系統」(衛星通信系統)

4.萬象航海整合系統(電子海圖顯示與資訊系統)

5.海弓三區域防空飛彈

6.海劍二區域防空飛彈

7.雄風二/三型反艦飛彈以及控系統

8.小口徑遙控火砲

而海軍自供的裝備包括高頻(HF)無線電通信與接收機、特高頻(UHF)無線電語音指揮管制系統、76快砲(IROF),以及MK-46/MK-54輕型魚雷。

2021年12月31日「上報」的報導進一步披露台灣海軍向前述五家國外廠商徵詢戰鬥系統提案的回覆情形:其中,英國BAE System、法國Thales以及土耳其Havelsan只表達無法獲得輸出許口等問題後,就完全退出;而美國雷松公司AN/SPY-6(V)1~4主動相位陣列雷達系列被美國海軍採用,此時被美國海軍技術管制,也表達無法直接台灣提供相關資料。最後,只有洛馬集團比較正面地回覆台灣海軍,表示可以提供必要協助,之後會繼續跟台灣海軍聯繫;但因為台灣海軍此時沒有正式提出LoR,所以洛馬同樣不能直接提案與報價等信息。

2021年:項目繼續停擺

依照2021年9月台灣國防部送交立法院的民國111年度(2022年)國防預算,「新一代巡防艦的原型艦籌獲」項目僅編列571萬5000元新台幣(原訂民國111年度此案預算額度為106億4069萬元新台幣),包括「一般武器及戰備支援裝備購置」項目編列508萬6000元新台幣(約350萬是人事費用,另外約150萬是與設計、建造活動有關的資訊軟硬體和服務費),以及「採購及外購軍品作業費」62萬9000元新台幣;全案預算總額度維持245億餘元新台幣。這代表「新一代巡防艦的原型艦籌獲」無實質進展。由於中科院迅聯專案科研進度延緩一年,無法簽署全案委製協議書執行。根據聯合報報導,雖然「迅聯專案」已於2020年10月完成初期作戰測評,但台灣海軍與中科院對研發成果看法兩極,海軍認為其無法滿足「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的需求,但中科院表示該院的戰系雷達裝備測試完全達標,雙方各執一詞;而對於「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執行不順,據說監察院也介入調查。

同樣在民國111年度預算中,首度編列康定級艦戰鬥系統性能提升案預算,總額431億5990萬元新台幣(從2022年執行到2030年);這似乎代表新一代飛彈巡防艦遲無進展之際,康定級巡防艦戰系升級案已經水到渠成(由法國Thales集團負責戰系、感測器升級,並整合中科院海劍二防空飛彈系統),所以台灣海軍轉移了水面艦發展的優先權,優先執行康定級升級案。

根據2021年11月底立法院預算中心的資料顯示,「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在民國108年度(2019年)編列1.67億新台幣預算,年度尾聲時沒有執行而繳回1.63億元;民國109年度(2020年)編列6000萬餘元新台幣預算,年度尾聲未執行繳回約5500萬餘元;而今年(2021年)編列的1.62億元預算,預估沒執行繳回也會達9成以上。中科院長張忠誠在2021年12月1日於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接受質詢時透露,2021年度預計繳回的預算可能達1億元新台幣。 

依照2021年12月3日「台海臺海安全研析」主任梅復興在聯合報的投書,數週前中科院在九鵬基地試射飛彈,並與主動電子掃描陣列 (AESA)雷達及戰鬥指揮系統配合測試成功;然而,其進度仍遠落後於新一代飛彈巡防艦首艦的期程,不可能用於原型艦上。中科院發展中的旋轉式主動陣列雷達(即「海鷹眼」)雖已達到一定程度,但海軍方面目前評估,仍不認為該系統成熟度達到可進入服役、用於海軍新艦計畫的程度。由於海軍對於中科院的雷達重量能否配合原先規劃4500噸級載臺,以及戰系性能等,均存有疑慮,所以早在一年多前(2020年)就開始向包括法國、土耳其與美國等五家外國廠商接觸,徵求戰系與雷達方案。 

 

期程推延、變更規格 

依照國家檔案目錄查詢網的資料,海軍司令部的海軍造船發展中心在2020年1月10日有一份「國艦國造新型艦艇船模水槽試驗案」檔案,內容摘要提到研究目標是「重點參考本機關提供最新設計發展之現成船體線型,配合新設計案之主要尺寸及任務需求,設計新型船體水下線型;主要探討6500噸級具艦艏型聲納單體船型與2500噸級穿浪艏單體船型之新型船體水下線型流場數值模擬分析,進行計算流體力學分析並估算其阻力曲線,以此為基底作為與船模水槽試驗結果數據比較」。

這顯示至少在2019年開始,台灣海軍已經意識到原本「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的規格設定(4500噸級排水量)恐將無法成功,於是開始規劃替代方案:例如,「6500噸級具艦艏型聲納單體船型」極可能新一代飛彈巡防艦調整規格,顯示台灣海軍已經有把排水量放大2000噸的準備;而「2500噸級穿浪艏單體船型」顯然設計簡單得多(能基於六百到七百噸級的沱江號/塔江級巡邏艦發展而來),能更快速地開始建造,單艦成本也較低。如果「新一代飛彈巡防艦」這樣的一級主戰艦艇排水量放大2000噸,成本勢必上揚,海軍能負擔的數量自然降低,無法單靠此型艦滿足艦隊的勤務份量。為了兼顧艦隊的質量與數量,建造相對較少、體型與成本較大的一級艦擔負區域防空任務,搭配數量較多、成本較低的小型二級艦,不失為可行的辦法。

在2021年12月1日立法院外交國防部委員會議事中,民進黨立委蔡適應詢問連續三個年度裹足不前的「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情況,國防部長邱國回答時表示似乎還要再調整,評估完後「構型可能也要修訂」。海軍參謀蔣正國則表示,「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原型艦造船案在建案時,相關科研案還沒完成,現在也還有些部分仍在進行、尚未完成。蔡適應進一步詢問這是否代表原型艦建案將往後延宕,2026年(在2020年底時訂為原型艦預定下水的節點)之前「生得出來嗎?蔣正國則表示,「目前看來,全案會往後挪」。由此觀之,海軍的確可能大幅修改原本的規格,例如改變先前堅持的4500噸排水量等。

2021年底:「輕巡防艦案」浮現

依照2021年12月3日「台海臺海安全研析」主任梅復興在聯合報的投書,近期台灣造船界流傳,海軍正在考慮修改新一代巡防艦案構型以及執行順序,首先將原規劃為4500噸級方案擱置,並修改設計構型。同時,先在最短時間內建造八艘2000至2500噸級的輕巡防艦 ,儘速形成即戰力,因應2027年的威脅窗口。此報導稱,這項變更並非海軍主導,而是某位曾任軍職、現任國安會諮詢委員所提議,後經國安會軍事會談後正式提報,並獲得高層核准同意,裁示優先執行,原則上目標是首艦於2023年開工建造,以趕上前述期程(2027年形成戰力)。梅復興稱,海軍在「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案的進度延宕,在過去數月間引來政府高層質疑;另外,國安高層也對於包括大型水面艦任務角色、戰時存活性等高層次議題,表達不同的看法,而國安會的指導方針顯然參考了美方近來關於「非對稱作戰」的影響;這或許與9月間台美雙方蒙特列會談的結果有關,對於台灣海軍未來兵力結構的組成,可能會產生重大影響,並導致新一代巡防艦案的構型與執行方向面臨重大調整。

對於推延「新一代飛彈巡防艦」並更改構型、優先造輕巡防艦填補戰力空隙的說法,海軍司令部在12月4日回應,因應敵情威脅,對於提升制海作戰能力的方案,海軍都會審慎評估。在2021年12月6日,國防部長邱國正在立法院受訪指出,任何建案都會全盤考慮;對於外界傳聞的輕巡防艦案,他則評論「八字沒一撇」。

台灣海軍與中科院「各執一詞」

依照2020年11月18日立法院國防委員會審查民國110年度(2021年)國防預算議事紀錄,會議後段中科院院長張忠誠說明,迅聯專案落後主因是相關輸出許可(依照立法院議事紀錄,指的是MK-41垂直發射器)延期了將近一年,最後透過外交部幫忙努力解決了,但這也造成專案延宕一年;然而,今年(2020年)中科院執行的迅聯戰系已經完成(約在2020年10月通過初步作戰測評)。  

 依照2021年3月25日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中,立委林淑芬質詢國防部軍備局官員以及中科院院長張忠誠的內容,迅聯作戰系統開始發展時,要求把艦上雷達、飛彈、聲納、電戰等主要設備全部整合在一起;然而在規劃時,中科院沒有聲納以及電戰的系統,時程來不及,所以這兩個項目一開始就決定要外購,並不包括在迅聯系統的整合開發工作中。而中科院提交並通過的「整體獲得規劃書」(包含「系統分析」以及「投資綱要」),艦載雷達使用被動式3D相列雷達,張忠誠稱未來新一代巡防艦要裝的,中科院這邊「全部都沒問題」;然而,後來海軍又增修規格(例如雷達要求改成必須是主動相位陣列雷達),導致中科院仍在精進。 

在2021年12月29日,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審議民國111年度(2022年)國防預算時,對於立法委員關切延宕的「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案,海軍參謀長蔣正國表示,新巡防艦案並沒有喊停,只因部分科研案項目需要再精進,以及部分裝備需要確認,導致計畫延宕;蔣正國強調,巡防艦原型艦案還在評估,海軍會按國軍建案投資規定辦理,希望明年能作定案;此時構型還在評估,沒有定案。部分立法委員關切巡防艦案的雷達問題,包括體積重量過大無法整合到海軍規劃的艦體、中科院被動式相位陣列雷達水平落後等,蔣正國表示相位陣列雷達科研案大概是十年前啟動,當時(中科院)技術水平只能研發被動式相位陣列雷達(因此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戰系的「整體獲得規劃書」使用被動式相位陣列雷達);隨著作戰需求演進,海軍的確希望改用主動式相位雷達,全壽期目標是40年。也有一些立委詢問關於是否增加巡防艦噸位(至6000噸),或是減低噸位(2000噸),蔣正國則表示,海軍內部正在規劃未來偵巡艦的噸位及構型規畫,現階段仍在討論中,尚沒有定案,此時無法給國防外交委員會正面答覆,預計在明年(2022)會做出決定。質詢中,有立委要求海軍海軍提出巡防艦新構型案的時程, 但海軍仍堅持此案要等到中科院負責的科研案要完全符合 海軍(修改後的)整體獲得規劃書(例如最初的被動相位陣列雷達似乎被改成主動相位陣列雷達), 並通過測評,才會與中科院簽訂委製協議書。

中科院院長張忠誠接受質詢時則表示,新一代巡防艦戰系的科研案就是「迅聯專案」,此案之所以延宕,是因為中科院對美國採購MK-41垂直發射系統進度延遲一年,因此全案延後一年,然而所研發的戰鬥管理系統、3D被動式相位陣列雷達,都已全部完成(迅聯戰系在2020年10月完成初步作戰測評);對於外傳所謂相列雷達「體積過大」,張忠誠表示中科院已多次澄清,此型雷達最初是針對「近岸巡防艦」來作的,「沒有過大」,符合規格,海軍已經將之裝到艦上(即高雄號試驗艦)並與美國戰系構連運用,進度並沒有延誤。張忠誠也表示,中科院已經寫了主動相位陣列雷達研發案,準備開始執行;「海軍有需求,中科院會努力達成;海軍認為有些地方還要再精進,中科院會加緊腳步建案來作」。由此可知,對於中科院研製的雷達戰系是否滿足需求,台灣海軍(蔣正國)與中科院(張忠誠)幾乎是「各說各話」,沒有交集。

最後,國防外交委員會主席、國民黨籍立委陳以信裁示,「新一代巡防艦案」2022年度預算保留62萬元業務費,其餘 508.6萬人事費用全數凍結,須交付書面報告後,經同意後始得動支。

由以上觀之,原本中科院在新一代巡防艦「整體獲得規劃書」中規劃被動式相位陣列雷達(並照程序獲得國防部核准),後來海軍卻要求改要主動式相位陣列雷達,導致實際上中科院的系統規劃必須進行重大變更,而且必須重頭研製主動相位陣列雷達。

2023年度:「震海案」由「新一代輕巡防艦」取代

依照2022年6月3日「上報」報導,現階段台灣建軍備戰方向是依照美國主導,先建構各項不對稱戰力;因此,海軍造艦計畫會優先以2000噸級輕型巡防艦為主,原規劃的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案,以及「鴻運二階段」全通甲板多功能兩棲艦等案,都被先暫時擱置。

從2019年到2021年,台灣海軍都有向立法院提交「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的預算解凍報告(在4、5月左右);然而直到2022年6月底民國111年度第5會期結束,「新一代飛彈巡防艦」項目預算解凍報告都不見蹤影,顯示喊停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在2022年8月31日,民國112年度(2023年)國防預算草案送至立法院;其中,延宕多年的「新一代飛彈巡防艦」(震海案)確定取消,由「新一代輕型巡防艦」替代。依照民國112年度預算書草案,「新一代輕型巡防艦」(約1500噸至2500噸)原型艦的預算金額與編列年度,仍維持與先前「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原型艦(民國108年度起)相同,總額度245億4916萬元新台幣,從民國108年至民國115年(2019至2026年,2023年度執行47億元新台幣),只不過從原本建造一艘「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原型艦改成兩艘「新一代輕巡防艦」原型艦。「新一代輕巡防艦」預計在民國112年(2023年)開工,在民國115年(2026年)完成2艘原型艦,預算高峰為民國114年(2025年)。

國防部於民國112年度國防預算書中記載,原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原型艦)的建案,2019年因「中科院迅聯專案延緩」,2020年、2021年時因為「無法與中科院簽署全案委製協議書執行」,已編列的預算無法執行只能報繳,因此全案已於今年(2022年)7月13日修訂,改為建造2艘輕型巡防艦;此預算書中並未記載輕巡防艦規格。這顯示海軍認定中科院「迅聯專案」並未達標,雖然中科院先前堅持已經通過所有測評並滿足原訂需求。

海軍在民國112年度預算書中,直接以截然不同的「新一代輕巡防艦」取代原本「新一代飛彈巡防艦」,並完全沿用先前「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的預算額度跟期程(連項目開始的時間還是記載為民國108年度),其決策過程、設計是否成熟到可以直接進入建造、預算與時程估算是否詳實,恐怕會引發爭議。在民國112年度預算申請書中,關於先前「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第2階段原型艦籌建」四年來的執行情況(從民國108年度起),文字敘述都被直接代換成「新一代輕型巡防艦-第2階段原型艦籌建」。中國時報引述不願具名的退役將領表示,「新一代飛彈巡防艦」與「新一代輕型巡防艦」是兩個不同的案子,前一個放棄,後一個應重新建案,不該便宜行事,把建案名稱更換兩個字,245億元預算便完全移轉套用,「以前沒有看過這種例子」。

立法院外交與國防委員會成員民進黨立委蔡適應認為,用「新一代輕巡防艦」取代「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是正確發展,因為目前台灣海軍缺乏二級艦,軍艦任務調派彈性和人事升遷歷練都被影響。輕巡防艦預定明年(2023年)開工,蔡適應透露其總數不會少於8艘,以濟陽級巡防艦為優先取代對象,區分防空和反潛兩種構型,前者裝備垂直發射器,後者擁有拖曳陣列聲納。蔡適應說,他曾提醒海軍,「輕巡防艦」目前規格看來自動化程度相對較低,他希望這型艦人員能減至120人左右。蔡適應也表示,目前台灣海軍26艘3000噸級以上水面作戰艦(一級艦)中,只有1艘艦齡小於24年,另有4艘大於50年、6艘大於40年(即濟陽級與紀德級),蔡適應認為這是非常嚴重的警訊。

此外,在民國112年度國防預算書中,也包括委外辦理「6500噸級驅逐艦三種艦艏船模阻力及耐海試驗與聲納罩噪音量測評估」案、武器先期選擇與採購準備(約500萬元);另外,預算書也記載,台灣海軍計畫明年(2023年)派員赴美國交流(依照「華美水面艦艇初步設計資訊交換附屬協議」),蒐集國外各型新式武器系統與科技的資料,拓展裝備來源,爭取國外支持合作;同時,藉由參訪美海軍艦艇,獲得關於船艦設計的相關信息、知識與經驗,作為未來設計船艦的參考。

在2022年10月3日,聯合報報導,國防部最新業務報告表示,當前軍事投資五大優先包括「潛艦國造、新一代輕型巡防艦、新型救難艦、新式高教機、裝步戰鬥車」。國防部民國112年度預算案顯示,海軍打算以「流用」方式,將原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原型艦「震海計畫」案已編列的245億元預算,改為建造兩艘2000噸級新一代輕型巡防艦原型艦。海軍官員表示,揚棄原「震海計畫」4500噸級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的主因,一是中科院為此案所研發的艦載固定式相位陣列雷達屬於被動式,「不出五年就不再符合海軍需求」,而海軍將繼續尋求主動式相位陣列雷達;此外,海軍與海巡陸續建造600~700噸級雙體巡邏艦(海軍沱江級以及海巡安平級)巡邏艦,雖可充分執行不對稱作戰,但因耐波能力限制,不適合出海長時間監控或伴航共艦等「灰色地帶」任務,因此海軍須緊急尋求快速可取得的新艦。海軍官員表示,明年(2023年)起將在三年內,完成兩艘新一代「輕型巡防艦」原型艦設計與建造;原「震海計畫」規劃民國108年至115年(2019至2026年)執行,照此期程,只剩三年期程能完成兩艘「新一代輕型巡防艦」的設計與建造,但海軍官員對此表示「深具信心」。不過,原本「新一代飛彈巡防艦」預算是為「震海專案」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原型艦編列,預算科子目業經立法院三讀審議通過,已成為法律案;海軍能否直接流用、改建兩艘輕型巡防艦,外界有許多疑義。

在2022年10月5日,行政院長蘇貞昌與閣員赴立法院報告「民國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等事項,包括民國112年度國防預算的項目。在立法院國防外交委員會議事中,國民黨籍立委馬文君質疑,原本「新一代飛彈巡防艦預算」是經由立法院同意和通過,但是海軍現在卻自行變更計畫內容;立法院不是國防部主計局,「國會審查通過案子,國防部不能想改就改」。對此,國防部長邱國正稱,國軍沒有刻意跳過立法院審查,從作戰需求到預算編列,程序是完整的。馬文君對此反駁表示,當初(新一代飛彈巡防艦)規畫的方向,是可以同時執行防空、反艦與反潛能力的4500噸級艦;而現在輕型巡防艦的兩種艦型要滿足那一種作戰環境?如果跟原本不一樣,為何要拆成兩種分別只能防空或反潛的2000噸級艦?馬文君質疑,是否只為想辦法花掉預算?不能未經立法院的同意就任意更改。馬文君且表示,8月中國在台灣周邊軍演的船艦多為4000噸級以上艦艇,輕型巡防艦恐難以應對;且以2000噸級輕巡防艦取代原本4500噸級巡防艦會弱化反潛能力,軍方應有具體說明。邱國正則稱,輕型巡防艦的建案經過評估,是因應敵情威脅改變,汰換老舊軍艦迫在眉睫,且中國對台壓力增加,迫使國軍應對(出動)頻次增加;經評估後,2000噸級的軍艦可以滿足作戰需求。

馬文君批評,國防部以「震海計畫」案內的245億元預算額度內,建造2000噸2艘不同型式的輕巡防艦原型艦;這種作業方式,讓人感覺輕型巡防艦只是「救火隊,急就章」的方案,「只是要把245億預算花完而已」。原先「震海計畫」經過三階段的規劃,第一階段合約設計已經執行完畢(包括設計圖、規劃可能設備及來源);現在則直接由「震海計畫」的4500噸船縮減為2000噸船,況且2000噸的船還分2型,裝備不一樣,「可以這樣子做嗎?」;如果可以,就代表所有船的第一階段的合約設計都可以不用做了。就政府機關的財政紀律而言,原先已完成4500噸(震海計畫)的項目跟預算,後續怎麼辦?怎麼可以就捨棄不用。馬文君也質疑,4500噸(震海計畫)的作戰用途與2000噸(輕型巡防艦)是不一樣的;如果只為了監控國外公務船舶,難道海巡署船艦不能執行嗎?馬文君認為海軍打算以2000噸級輕巡防艦取代原本以反潛為主的4000噸級濟陽級巡防艦,若只因預算有限與急於成軍,新一代輕型巡防艦反潛型僅有拖曳聲納(新一代輕型巡防艦可能只在艦尾配備可變深度聲納與拖曳陣列聲納組,無艦首固定聲納;濟陽級同時有大型艦首固定聲納、艦尾可變深度聲納與拖曳聲納),認為會弱化海軍反潛能力。海軍造艦建軍週期很長,錯誤的政策不但浪費預算,還會錯過建軍備戰期程的窗口。 

在2022年10月12日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的「海軍新一代輕型巡防艦建案規劃」議事中,民進黨立委羅致政質疑,國防部於2019年推動「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建案,照理說4500噸原型艦應該已經要出來了,如今改為推動輕型巡防艦,從預算來看過去四年顯然是「原地踏步」,這也讓他擔心,改推2000噸會不會又重蹈覆轍?海軍參謀長蔣正國表示,原案(新一代飛彈巡防艦)開案以來,除了行政作業費執行了1500萬元之外,其餘預算最後都無法執行而報繳國庫;羅致政因而質疑是飛彈巡防艦案是「執行不下去」,蔣正國承認說「是」。羅致政也詢問如果不改成輕型巡防艦,原本4500噸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案能否繼續執行?戰規司長李世強則回應表示「會有風險」。

民進黨立委王定宇詢問,籌建二級艦填補戰力空缺雖有其必要性,但為何不重新建案?蔣正國則解釋,另起新案需經歷各種程序,至少需要2年時間;此時國軍有迫切的造艦需求,因此從去年修訂建案,未來預計再造10艘後續艦。王定宇接著詢問,未來海軍是否仍規劃籌獲一級艦,時間點及規格為何?蔣正國則回應有需求,但還在規劃中,噸位也會改變,以國內建造為主,還沒有定案,目前不方便對外說明。王定宇提醒,確保戰力最重要,「國艦國造」只是基本原則。

在2023年4月6日,台灣海軍司令部公告,預定於民國114年(2025年)執行「巡防艦合約設計」,徵求日期從4月6日到12日,由廠商依海軍艦艇工作分類系統(SWBS-ship work breakdown system),提交設計管理與性能系統說、結構系統圖說、設計推進系統圖說、設計電力系統圖說、設計偵蒐系統圖說、設計輔機系統圖說、設計艤裝系統圖說、設計武器系統圖說、設計整合工程圖說;投標廠商的資格是在五年內(投標截止日算起),完成(含執行中)與招標標的(設計或監造)相同性質的合約。此合約設計可能是接替震海案、另起爐灶的一級艦計畫,而這代表先前「震海計畫」時代在2018年完成的新一代巡防艦合約設計工作,全數作廢重來。

 

小結

小結以上,台灣海軍「震海案」新一代飛彈巡防艦裹足不前,最後遭到擱置、重蹈當年ACS先進戰系案覆轍,根本原因如下:

1.沒有確認鍵系統規格,就貿然確定艦體平台規格

以區域防空為主要任務的船艦,防空相關系統含雷達、戰鬥管理系統、武器系統(長程防空飛彈)等,對於船艦重要規格如長寬尺度、重心高度及上部受風面積(尤其是需要高架的大型防空雷達)、推進與供電製冷功率等,都是決定性的參數。因此,必須等到這些關鍵系統的具體規格參數(體積、重量、供電與冷卻功率)都確定,確認「後牆不倒」,才能確定船艦平台主規格,並進行各項工程設計與船模實驗。而在確認船艦平台尺度之後,艦上關鍵系統就應避免再發生重大變更,不然就會衝擊船艦平台設計以及影響艦上其他系統(船艦空間與重心餘裕都有限),如果變化幅度過大甚至可能必須推倒重來。

依照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2021年12月的議事記錄,台灣海軍方參謀長蔣正國表示,委託中科院研製艦載防空戰系的科研案是「十年前的案子」,意味應在2010年代初期左右就展開;這指的顯然就是中科院研製艦載戰系的「迅聯專案」(相關成果首先用於沱江型「高效能艦艇」),而當時中科院只有被動式相位陣列雷達的能量(以先前為天弓防空飛彈系列的雷達為基礎)。而如同前述,依照官方文件,台灣海軍在2015年曾向義大利廠商SELEXES諮詢艦載3D雷達及戰鬥系統信息,在2017年又向法國海軍集團(Naval Group)諮詢過SETIS戰鬥系統的信息。因此,在取得國外廠商同時期第一流產品數據規格之後,台灣海軍很可能就希望新一代巡防艦戰系規格能比照辦理。

2017年5月台灣海軍展開「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合約設計以及首度公布對外招商信息時,船艦平台尺寸排水量設定在4500頓級艦體,同時又要求配備探測距離300公里以上的固定式高性能相位陣列雷達(而非單面旋轉天線);這樣的高規格,顯然有受到先前台灣海軍向國外廠商諮詢相關系統的結果。然而,中科院業已為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戰系製作的「整體獲得規劃書」(已經獲得海軍核定),仍然是依照該院既有技術儲備,使用源於陸基天弓三型的防空飛彈以及被動相位陣列雷達技術,這樣的系統架構雖能達到海軍要求的性能(如探測距離300公里以上),但能否整合到4500噸級的艦體顯然大有問題。最明顯的是,天弓三型的被動式機動相位陣列雷達,天線孔徑規模不下於美國海軍神盾作戰系統的SPY-1D相位陣列雷達,而美國自己的神盾艦全都是九千噸級以上的巡洋艦與驅逐艦;當今能安裝這種等級神盾系統的最小型平台,是西班牙F100防空巡防艦,滿載排水量已經超過6000噸級。從2018年起,自由時報、上報等媒體陸續透露軍方或中科院內部消息,顯示中科院研製的防空雷達與戰系,體積重量對於海軍要求的4500噸船艦平台偏高;中科院很難在維持海軍要求性能指標的前提下,將全系統體積重量縮小到4500噸船艦的容納範圍。

在尚未確認中科院負責的艦載戰系能否滿足艦體平台適裝性之前,台灣海軍仍照既定進度,以4500噸規格委由船舶中心執行的「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合約設計工作,從2017年到2018年執行完成。於是從2019預算年度開始,「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第二階段原型艦籌建」因為中科院負責研發整合的艦載戰鬥系統進度不順,每年度編列的大部分預算都無法執行,最後繳回國庫。

對於外界長年引述軍方、中科院內部消息指出因為中科院的系統體積重量無法相容於4500噸級艦體,台灣海軍與中科院在公開場合(如立法院質詢以及記者會)都予以否認,但對於項目是否「達標」經常「各說各話」,顯示雙方認知有很大的歧見;依照中科院院長張忠誠在2021年內在立法院的幾次接受質詢的記錄(3月25日與12月29日),中科院規劃的系統「完全合乎海軍規格」,並且戰鬥管理系統、3D被動式相位陣列雷達已經全部完成並通過初步作戰測評(在2020年10月),延遲則是歸因於引進國外相關技術(如商購引進美製MK-41垂直發射器)進度落後,包括出口許可等問題(實際上MK-41的授權生產以及保障知識產權等,中科院與美方都曾有歧見)。中科院院長張忠誠在立院質詢時證實,最初中科院製作的新一代巡防艦「整體獲得規劃書」就是規劃被動式相位陣列雷達,因此中科院方面堅持「所有系統均滿足需求」並通過測試,顯然是依照最初中科院制訂、且獲得海軍核定批准的規格標準。而海軍參謀長蔣正國在2021年12月29日立院質詢時則表示,最初啟動科研案時中科院的技術水平只有被動式相位陣列雷達,但「隨著作戰需求演進」而希望改用主動式相位雷達,並且要修改原本的「整體規劃書」。

因此,雖然海軍跟中科院在公開場合都不承認,但實際上「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在研製初期,海軍的要求的確發生過重大轉變;而在4500噸級艦體上安裝300公里級固定式相位陣列雷達這樣的嚴苛指標,顯然沒有配合中科院先前已經進行的戰系「整體獲得規劃書」(基於被動式相位陣列雷達)。美國同級的AN/SPY-1D被動相位陣列雷達,同樣完全沒有裝在四千噸級船艦的實例;到2020年為止,西方國家也沒有一種現役船艦滿足這樣的規格。

因為這些變故,2021年底台灣海軍才會打算先緊急推出一批輕巡防艦彌補戰力空隙,同時檢討「新一代巡防艦」構型規格;輕巡防艦案海軍甚至一度想跳過合約設計,直接進入細部設計與建造,盡量彌補先前損失的時間,所以在12月7日張貼出「輕型巡防艦防空型及反潛型監造」技術服務案的公告,但這隨後很快就被國防部否決,要求照正常程序建案;而官方文件顯示台灣海軍海發中心在2019年內執行了6500噸級與2500噸級船艦平台設計,顯示先建造輕巡防艦、檢討修改「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構型(例如放大),早已不是空穴來風。

這些跡象間接顯示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的系統性規劃,出現根本性的重大問題,恐怕不是繼續等中科院「繼續精進」、滿足海軍修改的需求後,就能順利進入原型艦設計建造階段。在沒能確定關鍵的防空系統的主要規格(含尺寸、重量)之下,台灣海軍就貿然決定了艦體規模並進行了船艦平台合約設計;等到後來艦載作戰系統無法確保如規格完成的情況下,船艦設計恐怕還是得推倒重來。

2.主動相位陣列雷達沒有足夠技術儲備,卻中途納入需求

高性能防空艦艇的關鍵技術,包括3D防空雷達、戰鬥管理系統與長程防空飛彈等,每個次項本身就是複雜性與難度高的大型系統,並且影響到船艦平台規格;在開始設計船艦之前,這些關鍵系統必須先已經累積相當的成熟度且固化規格;如果等到要造艦了才開始研發,勢必為船艦設計工作帶來重大變數。以艦載主動相位陣列雷達為例,21世紀前期世界各國已經裝艦服役的系統,無一不是始於獨立的技術科研項目,等雷達系統本身發展成熟、通過陸地與艦載環境的測試,才會被該國海軍納入新艦的裝備中。

例如,日本海上自衛隊FCS-3主動相位陣列雷達,雷達系統科研工作早在1983年就展開,完整原型系統在1988年進行陸上測試,1990年開始研發艦上版,在1994年首度安裝於飛鳥號(Asuka ASE-6102)實驗艦;最初海自打算在平成10年度(1998年)編列的改進型村雨級驅逐艦(高波級)上裝備FCS-3,因為研發時程來不及,且配套的國產AHRIM主動雷達導引防空飛彈進度落後(後來遭取消,配套防空飛彈換成美製ESSM,連帶使FCS-3必須增加X波段照射器,因此進一步發展成FCS-3改),所以延後到之後平成16年度(2004年)編列的直昇機驅逐艦(成為日向級)才開始裝備;而當這些船艦開始設計時,FCS-3的系統硬體規格已經確定。

英國Type 45防空驅逐艦的Sampson主動相位陣列雷達源於1980年代的科研項目──多功能電子掃瞄雷達(Multi-function Electroically Scanned Adaptive Radar,MESAR),從無到有發展所需的關鍵技術如以砷化鎵半導體(GaAs)製作的陣面收/發(T/R)單元、數位波束成形(Digital Beam Forming,DBF)等,在1992年推出第二代MESAR-2,1995年開始以MESAR-2為技術基礎發展Sampson,第一套原型雷達在2004年展開陸地測試;第二套原型連同戰系、Aster-30防空飛彈垂直發射器在2006年裝上一個名為長弓海試平台(Longbow Sea Trials Platform)的無動力駁船,進行完整的海上測試。第一套生產型Sampson完成地面測試後,在2007年3月底裝在Type-45首艦勇敢號(HMS Daring D32)上。Sampson雷達的研製工作曾發生延誤,導致裝艦時間延遲,但並不影響外部硬體尺寸規格以及裝艦條件。

而中國海軍的346型艦載有源(主動)相控陣在1997年立項(事實上南京第14所早在1989至1990年就開始發展有源相控陣的基礎技術),最初希望裝備於052B導彈驅逐艦上;但由於配套的346相控陣雷達以及海紅旗9垂直發射區域防空導彈時間都趕不及,所以在1995年決定,052B先裝備從俄羅斯引進的「頂板」頻率掃描3D雷達以及Shtil-1防空導彈系統(與現代級驅逐艦相同)並建造兩艘,隨後才繼續建造裝備346型相控陣以及海紅旗9的052C導彈驅逐艦。346相控陣在2001年底進行陸地的系統整合測試(包括整合導彈武器系統),在2002年完成,在2003年裝置於畢昇號上進行測試,在2004年6月進行最後的調整測試作業。兩艘052C導彈驅逐艦(170、171艦)在2003年下水時,346型相控陣與海紅旗-9防空導彈的測試工作仍持續在畢昇號上進行,還沒有全部完成;依照中國武器研製的管理規章,武器系統必須完成所有研製流程才能裝備部隊。所以前兩艘052C一開始裝備的346型相控陣與海紅旗-9是還沒有完成研發定型的原型裝備,嚴格說來並不符合中國軍備研製慣例,顯示當時中國準備對外軍事鬥爭的壓力相當迫切;即便如此,當時346型相控陣與海紅旗9的外部硬體規格尺寸與供電冷卻等都早已確定,並沒有發生重大修改。

台灣方面,在2010年代初期由中科院開始規劃未來新一代防空巡防艦作戰系統時,中科院也自然以現有的相關技術儲備──尤其是天弓三型防空飛彈系統的被動式機動相位陣列雷達(源於天弓一、二型的長白相位陣列雷達)以及天弓三防空飛彈。雖然這些主要部件已經有現成基礎,但整合成艦載武器系統並驗證能在海上環境正常工作(包括艦體動態起伏、雷達應付海面雜波干擾等),仍需要不少的研發與測試工作,並非一蹴可幾;光是從海弓三為基礎發展艦載防空飛彈並整合到美製MK-41垂直發射系統,在2017年初就傳出與MK-41垂直發射系統進行整合與信號連結時遇到技術問題(海劍二與MK-41之間整合的技術問題花了更長時間克服)。此外,中科院引進美國MK-41垂直發射器也因為出口許可、行政作業等因素延遲了一年,2020年又因為COVID19疫情導致美方技術人員的行程都發生若干延誤。在2017年初,消息傳出台灣海軍會移撥高雄號(LCC-1)兩棲指揮艦作為中科院各項防空武器系統的海上測試平台,在2018年正式移撥,經過改裝作業加裝中科院研製的被動相位陣列雷達與敵我識別器、迅聯作戰系統、裝置海弓三型防空飛彈的MK-41垂直發射器等,在2019年下旬第一次出海。在2020年2月、3月、8月,海弓三在屏東九鵬基地進行三次試射,並在2020年8月與9月在高雄號測試艦上進行了兩次海上全實彈射擊測評(8月測試的高空靶機測項曾發生飛彈進入引信起爆距離但沒有引爆,其餘都成功),迅聯與海弓三的初期測試評估至此完成。

以上整合測試工作都是照中科院最初版本的「整體規劃書」,使用被動相位陣列雷達,這些到2020年10月才完成所有的海上作戰測評(而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的合約設計已經在2018年完成)。而台灣海軍在正式啟動巡防艦設計工作時,卻將目光轉向主動相位陣列雷達;以中科院在主動相位陣列雷達的研發進度,勢必趕不上原本台灣海軍希望的期程。2017年3月開幕的中科院願景館的展示中,首度展出一種外型類似歐洲Thales SMART-S Mk.2的旋轉式雷達,隨後也在同年8月的台北航太國防展中展出,在2020年被中科院公開稱為「海鷹眼」主動相位陣列雷達,這是中科院研製的第一種固態電子掃描雷達;然而,此種全新雷達的成熟度,已經注定無法趕上「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原訂的建造時程。在2017年度國防預算中,「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案原希望在該年度確定首艦主承包商,在2019年開工建造(隨後不斷推延,2019年提交的計畫推遲到2021年開工,2020年底台船的資料又指出預期在2024年5月才能開工)。

2020年7月與11月號的中科院「新新季刊」分別披露「海鷹眼」主動相位陣列雷達的部分資料,包括使用砷化鎵(GaAs)半導體以及氮化鎵(GaN)半導體的T/R組件都有在測試。由於「海鷹眼」仍在科研階段,不像海弓三的相位陣列雷達系統已經實際服役,因此還需要一段時間研發測試;更何況從2017年起曝光的「海鷹眼」原型雷達都還只是單面旋轉天線構型,而台灣海軍要求巡防艦使用的四面固定陣列構型的系統,直到2021年結束還沒有任何公開資料。

中科院一直都是任務導向型的官方/半官方機構(轉型為財團法人之後),都是軍種有需求、軍種自己編列預算之後,才賦予中科院任務執行大型專案,而中科院能自主支配的研發預算與資源並不多,很難自主進行大規模的基礎研究;而中科院的業務「包山包海」,該院的組織規模、資源與人力等,跟國外大型軍工集團相去甚遠,針對先進技術領域的基礎科研能力自然有限。台灣海軍在展開「新一代巡防艦」項目之前,並不像歐洲、美國、日本、中國大陸一樣,建造軍艦之前就已經針對配套的主動相位陣列雷達系統成立項目;中科院頂多只能以自身有限的資源,從事關於主動相位陣列雷達的基礎科研工作,到2010年代才慢慢掌握T/R組件等關鍵技術。因此,最初中科院受海軍委託規劃新一代艦載戰鬥系統時,才會選擇用業已成熟的被動相位陣列雷達。

然而,在新巡防艦戰系開發到一半的時候,海軍突然把主動相位陣列雷達納入需求,希望新雷達隨著船艦「一步到位」,這自然不切實際,此階段中科院的進度還不到成熟可裝艦的階段(中科院的第一套主動相位陣列雷達原型在2010年代末期才進行測試評估,還不到適應艦載環境以及整合艦上武器系統的程度)。在2021年12月29日中科院院長張忠誠在立院接受質詢時表示,此時中科院已經寫了主動相位陣列雷達研發案,準備開始執行;「海軍有需求,中科院會努力達成;海軍認為有些地方還要再精進,中科院會加緊腳步建案來作」。這充分反映了中科院是任務導向的本質,因為台灣海軍改變需求才展開新研發案。 

大型研發案執行時,相當忌諱執行途中大幅更改技術指標,尤其是好高騖遠地納入先前技術儲備不足的項目;這只會讓研發週期大幅增加,獲得期程拖長,影響建軍與作戰規劃,同時使項目成本水漲船高。  

3.台灣海軍對中科院的不信任

「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的過程,多少似乎也反映出台灣海軍對於中科院負責的艦載作戰武器系統的不信任。 依照台船月刊560期(2023年4月10日發行)一篇標題為「以國艦國造戰系裝備探討中科院組織沿革與精進作法」的文章, 作者曾在台灣海軍服務近十年,接觸過各項中科院製裝 備,並參與該院承接之各專案;作者評論,「除部分已具水準之飛彈計畫以外,中科院 從裝備研發端的品質、妥善度,乃至專案管理成效,都還 有進步之空間,使海軍從計畫管理階層、裝備使用者及維修單 位,每逢聞中科院之計畫均避而遠之...這段文字顯示,台灣海軍對於中科院似乎已經有不少積怨。 對於2010年代幾個「國艦國造」案中由中科院負責的艦用系統專案,如迅聯作戰系統 、各型相位陣列雷達等,似乎頗有意見且缺乏信心。 

尤其是戰鬥管理系統需要與艦上來源各異的子系統(偵測、各型武器射控、戰術資料鏈、電子戰、聲納、反潛作戰等)整合, 實現作業/作戰流程自動化,又要滿足即時與可靠性,工程複雜度與困難度很高。艦上許多關鍵系統如 防空雷達、聲納、電子系統等,中科院幾乎都是要重頭開發,根本沒有足夠的人力與資源;而 先前台灣海軍使用的外購系統,包括美國與法國的艦載作戰系統以及各項電子戰、反潛次系統等, 軟體源碼或應用程式介面(API)都沒有授權開放給中科院。因此, 在2010年代後期接觸國外廠商以及2018年以後台灣對外軍購環境相對好轉以後,包括「新一代飛彈巡防艦」、 康定級巡防艦升級案、新一代輕巡防艦案等,最後都傾向引進國外的艦載戰鬥管理系統以及雷達系統 ,包括用於升級康定級的法國SENIT、用於輕巡防艦的美國洛馬CMS330戰系, 用於輕巡防艦與康定級升級的英國BAE Systems Artisan三維雷達和Thales CAPTAS-1主/被動拖曳陣列聲納等。 中科院部分則只採用該院相對成熟的飛彈領域產品如海劍二、雄風二/三型反艦飛彈等;就連沱江型「高效能艦艇」後續案, 都改用法國Thales STIR 120 Mk.2火砲射控雷達,而不用原型艦沱江的中科院製射控雷達。  

先前 海軍對於「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堅持原訂的4500噸級平台規格,始終沒有配合中科院的被動相位陣列雷達方案 而放大到6000噸級以上,對於中科院「迅聯專案」的雷達、戰系、防空飛彈的整合測試成效也始終認定為沒有完全滿足 軍方需求(雖然中科院一直堅持「完全符合要求」)。然而如前述,海軍的海發中心早在2020年1月, 的「國艦國造新型艦艇船模水槽試驗案」檔案,就提到「6500噸級具艦艏型聲納單體船型」; 到2023年4月,台灣海軍司令部又公告預定於2025年執行「巡防艦合約設計」,顯然打算重頭來過設計巡防艦案 ;這顯示早先「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案堅持4500噸級排水量而認定中科院的戰系雷達不符合需求, 顯然不僅是船艦尺寸的問題而已,也包括對於此案中的中科院艦載雷達/戰系標的抵制,認為就是無法滿足海軍需求(見迅聯專案一文) 。  

依照事後消息,台灣海軍「震海計畫」執行期間,雷松等美國廠商曾就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向台灣海軍提案; 例如,雷松曾提議前一、兩艘完全採用雷松提供的戰系與雷達方案,在較短時間內 形成作戰能力;利用這段時間,給予中科院更充分的研發時間,或者透過前面採用 美國原裝系統的原型艦來學習,慢慢發展出成熟艦載雷達與作戰系統。然而中科院 始終堅持他們「完全有能力自主研製」,所以台灣海軍仍繼續讓中科院執行迅聯戰系 以及相位陣列雷達等案。然而,台灣海軍給予中科院開發艦載戰系與雷達的時間與預算都不足,中科院在「先求有」的情況下, 完成的方案都被台灣海軍認為「不夠好」。結果到最後,台灣海軍擱置新一代飛彈巡防艦並另啟 「新一代輕型巡防艦」,最後仍直接引進洛馬集團加拿大分公司的CMS 330戰系。

監察院對「迅聯」、「震海」案調查報告與揪正案

在2023年12月21日,監察院委員對於「震海計畫」失敗的調查報告在監察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獲得通過,正式提案糾正國防部與海軍司令部。

此報告指出,國防部及海軍從民國97年(2008年)將戰鬥管理系統、固定相列雷達及垂直發射架的三項關鍵項目,納入當時五年兵力整建計畫,於民國101年(2012年)核定「迅聯專案」發展戰系的研發需求文件,並在民國103年(2014年)核定「震海計畫」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的研發需求文件。然而,後續卻屢傳計畫生變,終於在民國111年(2022年)轉為研製兩艘輕型巡防艦,過程錯綜複雜,引發外界質疑。於是,經審計部函報,三名監察委員賴鼎銘、林文程、蕭自佑申請自動調查,三位委員的調查報告在112年(2023年)12月21日於監察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審查通過,提案糾正國防部及海軍司令部。

三位調查委員指出,「迅聯案」包含戰系、相列雷達、垂直發射架等5項主要內容;而「震海案」除納入迅聯案研發成果之外,另含艦體、動力及反潛等系統。監委表示,經過調查,發現本案決策歷經四度轉折:

1.震海案於民國107年(2018年)奉國防部核定「整體獲得規劃書」(簡稱整規書),且明定「震海計畫配合迅聯專案驗證」;然而不到1個月,海軍隨即認定本案尚未成熟,不與中科院簽訂委製協議書。

2.至民國109年(2020年)4月,海軍以換裝主動相列雷達(AESA)茲事體大,決定震海案依原計畫期程推動。

3.在民國109年(2020年)10月,迅聯計畫通過作戰測評,但海軍以「迅聯戰系」功性能不完整為由,將迅聯案以現況結案

4.至民國110年(2021年)起,以共艦常態擾台為由,決定改建造兩艘輕巡防艦。

監委指出,由決策過程顯示,海軍對於震海計畫搖擺不定,已屬重大違失;再進一步調查戰系核心──3維相列雷達項目,發現「震海計畫」建案文件已敘明,配合迅聯專案的被動相列雷達(PESA)驗證。其次,海軍管理層在立院備詢及監察院談時表示,此案戰系或PESA雷達不符需求。然而調查發現,至少有6份文件敘明「迅聯案」內的PESA雷達符合震海案需求,說詞南轅北轍。再者,自此案建案到監院調查,國防部及海軍對於「震海案」不採迅聯案成果之原因,至少曾提出4種不同版本說法;調查委員研判,國防部及海軍內部顯然有決策搖擺不定,及對中科院研製信心有重大分歧之情形。

報告進一步說明,海軍雖然自認為在民國106年(2017年)就已向中科院提出AESA雷達需求規格,但調查發現該規格內容與迅聯案的PESA雷達相同,無法就此判定此規格是指AESA雷達;此外,海軍屢次表示迅聯戰系功性能不完整或不成熟(應是指反潛跟電子戰等),然而經過監院調查,相關功能本來就未納迅聯案研製範疇。以上顯見海軍作為規格提列者及需求方,對於技術備便評估不確實,更分不清PESA與AESA規格,消極應處,違失相當明確。

此報告認為,震海案目前改為輕型巡防艦案來紓解偵巡兵力負荷,是合理的決策。然而,國防部及海軍在「震海案」期間決策搖擺10年,至少導致三項嚴重後果:

1.導致海軍陷入灰色衝突之戰略被動

2.使我國籌獲神盾艦之時程遙遙無期,落後東亞各國至少20年以上

3.使得下水超過50年,官兵工作環境惡劣的濟陽級艦無法退役釋出寶貴員額,尚須監控下水不到10年的中共船艦,國防部及海軍難辭其咎。

因此,監察院必須提出糾正,期盼國防部及海軍謹記「錨鍊精神」,深刻檢討,儘速完成輕巡防艦籌建作業及後續國產神盾之研製工作。

 

 

註:在2013年10月,美國海軍選擇雷松作為對空與飛彈防禦雷達(Air and Missile Defense Radar,AMDR)的主承包商,後來就成為AN/SPY-6,成為美國海軍下一代艦艇的通用防空雷達;當時參與AMDR落敗的洛馬集團仍繼續研製該集團的主動相位陣列雷達,成為固態雷達(Solid State Radar,SSR),並在2019年11月中旬獲得美國官方的正式編號──AN/SPY-7,到2020年總共獲得西班牙海軍、加拿大海軍以及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訂單。由於雷松AN/SPY-6被美國海軍採用且管制,因此AN/SPY-7就成為美國專供外銷的主動相位陣列雷達系列,允許透過直接商購(DCNS)管道輸出給盟邦。AN/SPY-7雷達採開放式系統架構,能依照不同客戶的需求調整構型。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