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R-2/3飛彈快艇/加百列反艦飛彈

(上與下)以色列海軍的SAAR飛彈快艇群,在1973年贖罪日戰爭中大破埃及海軍飛彈快艇部隊。

艇首配備40mm火砲的是SAAR2,配備OTO 76mm火砲的是SAAR3

SAAR2飛彈快艇

(上與下) 在1969年,以色列向法國訂購的五艘SAAR3飛彈快艇停在瑟堡,都處於無武裝狀態。這些快艇因為法國對

以色列實施的軍事禁運而無法交付。 稍後以色列透過在挪威的空頭石油公司轉買這批快艇並完成付款,然後實施

「挪亞行動」(Operation Noa), 在1969年12月24日聖誕夜派人潛入瑟堡,將這五艘將SAAR5開回以色列。

在1969年12月31日,被以色列從法國瑟堡開回海法港的SAAR3。這些剛完工的新船尚未安裝任何裝備。

剛被以色列從法國瑟堡開回海法港的SAAR3。

 

一枚加百列反艦飛彈正從SAAR飛彈快艇發射。

從艘除役被保存的SAAR 2飛彈

──by captain Picard

參考資料:東地中海畔的暴風雨──以色列的飛彈快艇革命(Light著)


 

前言:一鳴驚人的反艦飛彈

1967年10月21日以色列海軍艾拉特號(INS Eilat)在埃及賽德港外遭埃及蚊子級(Komar class)飛彈快艇以SS-N-2冥河飛彈擊沈,使得以色列海軍總噸位在一夕之間喪失了將近1/3(當時以色列海軍僅有三艘英製舊型驅逐艦、6艘魚雷快艇、一艘潛艇以及幾艘登陸艇/巡邏艇)。這個結果不僅令西方國家大感震驚,以色列本身更是受到極大的刺激。

事實上,以色列海軍早在1960年就開始籌畫發展配備反艦飛彈的快艇,因為埃及、敘利亞等鄰近敵國所擁有的兵力、資源都遠遠高過以色列,如果以過去比拼海軍總噸位、火砲口徑與數量的老規矩,資源匱乏的以色列根本沒有抗衡的本錢;因此當時就有人提議,以搭載反艦飛彈的小型快艇作為未來以色列海軍的骨幹,不僅成本遠比購置大型艦艇便宜,更擁有充足的反艦打擊火力來與阿拉伯國家海軍抗衡。不過無論是反艦飛彈或搭載飛彈的快艇,以色列都得設法自己規劃整合,因為當時西方國家根本沒有打算發展艦載反艦飛彈或飛彈快艇設計。當時西方國家海軍眼中的「王道」是二次大戰期間崛起的航艦兵力,認為飛機是攻擊敵方艦隊的最佳武器,水面艦艇只是守護航空母艦的配角,故認為當時剛剛出道的反艦飛彈與飛彈快艇跟當年的魚雷艇一樣只是劍走偏鋒的邪門歪道,對未來海戰局勢根本不起作用。這方面反倒是蘇聯的發展領先西方,因為美國早在二次大戰時代便完成了一支空前壯盛的航艦遠洋艦隊,蘇聯若也想在同一方面由後追趕,不僅會花費驚人的時間與資源,而且將使蘇聯長時間居於被動與劣勢狀態,因為美國的航艦兵力只會日益茁壯進步;所以蘇聯轉而大力發展反艦飛彈,部署於飛機、艦艇與潛艦上,希望藉由飛彈射程長的優勢,在美國航艦防禦網之外便發射大量飛彈將之摧毀,彌補蘇聯海空兵力相對於美國的巨大劣勢。既然蘇聯在此方面發展不遺餘力,六日戰爭後與蘇聯交流密切的埃及、敘利亞等阿拉伯國家自然沾光受惠,率先配備了蘇聯製的蚊子級飛彈快艇,對以色列海軍構成巨大的威脅。而艾拉特號事件不僅讓以色列感覺到改革轉型的迫切,也對漠視反艦飛彈的西方國家狠敲一棒。

 

「加百列」的催生

以色列著名的加百列一型反艦飛彈

加百列一型反艦飛彈的三聯裝發射器。

早在1960年,以色列國營的Rafale先進軍備研究局便發展出了一種名為Luz的光學指揮至瞄準線(Command Line Of Sight,CLOS)導引的飛彈原型,不僅打算配屬於陸軍,以色列海軍也對其抱持相當高的期望,希望能成為海軍未來的反艦飛彈。但是直到1961年,艦載版Luz飛彈的發展始終未見理想,因為飛彈後頭會拖著一條由廢氣與海上水汽形成的濃煙,經常會遮蔽飛彈尾焰,使操作人員無法有效追蹤飛彈;雖然Rafale多次修改飛彈燃料配方,依舊無法解決此一問題。此外,光學導引瞄準平台缺乏穩定裝置,由於船身隨著海面波濤起伏搖晃,使操作人員無法精確地進行終端控制。此時,一位原屬於Rafale的工程師Ori Even-Tov提議以雷達來作為追蹤飛彈的工具,並在飛彈上加裝雷達高度計,使其可自動保持距離海面的高度,而不再仰賴人工的操控。隨後在海軍副總司令Shlomo Erell上校的穿針引線下,Ori Even-Tov帶著這個計畫離開作風僵化官僚的Rafale,跳槽到以色列飛機公司(Israel Aircraft Industry,IAI)緊鑼密鼓地繼續進行。此飛彈系統所需的射控雷達由IAI與義大利賽勒尼亞(Selenia)電子公司合作發展 ,就是Selenia的RTN-10射控雷達(整套射控系統稱為IPN-10);負責合作業務的以色列研究員為了通訊保密,便依照賽勒尼亞的習慣,用舊約聖經中天使長加百列(Gabriel)做為飛彈的代號。由於在1962年,以色列人獲得埃及等阿拉伯國家從蘇聯獲得大批黃蜂級、蚊子級飛彈快艇,使得海上的情勢頓時變得異常嚴峻,也使加百列飛彈的迫切性與日遽增。

加百列飛彈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在1964年中首度試射時,三枚飛彈點火射出後立刻墜海 ,三個月後的第二度試射依舊是三枚全部落海,迫使加百列飛彈計畫延遲9個月以找出問題。隨後計畫小組一個 低階技工Yaacov Becker直接找上Ori Even-Tov,提出了一個顯著的問題:由於雷達高度計無處可放,只好勉強塞入飛彈尾端的空間,結果使高度計承受推進火箭的高溫高壓,自然一點火就失效;Yaacov Becker並建議將高度計分成兩個模組,分別裝在彈體中央,以避免受到推進器的干擾。Yaacov Becker隨即被Ori Even-Tov提拔為高度計設計小組的組長,繼續日以繼夜地趕工。

此外,研發人員也在此階段找到另一個無線電高度計系統的瑕疵:無線電高度計工作時有一個最低高度限制,當飛彈飛行高度低於這個門檻時就無法正常接收回波並計算高度;因此, 飛彈導引系統被設計成一旦發現無線電高度計沒有接收到正常回波,就判定飛行高度過低,因而自動控制飛彈爬高,直到能分辨雷達高度計回波為止, 才進入正常控制飛行高度的迴路中;然而當時設計人員沒有設想到一旦飛彈飛行高度過高,無線電高度計會由於回波過於微弱而同樣無法正常判讀。在試射時, 為了讓飛彈擁有較大的容許誤差,於是採用較高的飛行高度,結果此時無奈這時高度計也得不到正常的回波讀數,航控裝置就認定飛行高度過低,讓飛彈越爬越高, 終於超過飛彈氣動力設計的容許範圍,進而失速墜海;發現問題後,研發人員也立刻修正導引系統的控制邏輯。 。在1965年中舉行的第三次試射,第一枚修改後的加百列飛彈依舊墜海,但隨後兩枚成功地維持高度,並由人員成功地導引向目標。在1967年10月艾拉特號被擊沈後,加百列飛彈的研發加速進行,在三年內便研發完成並裝備於新購的SAAR系列飛彈快艇上。加百列飛彈從無到有的過程總共花費8年時光以及1100萬美元的經費,遠低於原先西方武器專家的估計(花費20年與5000萬美元經費)。以色列雖然地小人寡、資源匱乏,但是大膽創新、不墨守成規、根據實際需求而不盲從過時主流的精神,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發射中的加百列一型反艦飛彈。

加百列-I型彈長3.35m,彈徑33cm,翼展1.35m,全重430kg,高爆彈頭重180kg,最大射程20km,飛行速度0.7馬赫,採用無線電指揮至瞄準線 (由艦上人員透過射控雷達或光學射控儀瞄準目標並控制飛彈)與半主動雷達導引;原本以色列打算一開始就採用終端主動雷達尋標器, 但由於研發進度趕不及,只能先採用半主動雷達導引 。在發射前,操作人員以射控雷達捕捉目標,將發射器轉向目標方位,然後發射;加百列I型飛彈升空後,先爬升至60~100m的空中,打開無線電訊號接收器與高度計,同時彈體轉正45度角,使兩個接收天線呈水平對稱。 飛彈導航系統正常工作之後,導航迴路預設會降低高度,維持在海平面20m上方左右的高度飛行;艦上射控操作人員以光學瞄準儀追蹤飛彈尾焰 以及艦上雷達探測等方式得知加百列飛彈位置,以人工下達無線電修正指令,指揮飛彈飛入射控雷達的波束之中。 為了保持飛行在射控雷達波束中,加百列飛彈前端側面設有一對雷達接收天線(位於彈體兩側突起的 天線罩內),接收射控雷達從目標反射的回波,比較兩天線接收到的信號強弱 ,判斷飛彈是否 保持在波束中間(即正對目標而去),然後一直飛行到命中目標為止。 迫近至目標的1.2km左右,加百列飛彈的導引系統可選擇三種不同的掠海高度,以1~3m的高度貼海飛行(依照當時海象而定),利用海面雜波來增加敵方雷達鎖定飛彈的難度;如果在這個階段照射雷達遭到敵方干擾,加百列飛彈還能 回到人工的指揮瞄準模式,操作人員透過艦上的光學瞄準系統鎖定目標,控制飛彈直接攻擊敵艦。加百列飛彈的雷達高度計有兩個T字型天線,分別位於彈體下方前部與後部 ,前端的用來對海面發射電磁波,後端天線負責接收回波。

加百列飛彈的彈頭使用延遲引信,等穿入艦體後才引爆。加百列飛彈平常儲存於玻璃纖維製的發射箱內,平時不需進行額外的維護工作,發射箱的基座則有單裝固定式以及二聯裝、三聯裝旋轉式等不同構型。此外,加百列-1型反艦飛彈使用固態火箭燃料,相較於傳統液態燃料不僅不會侵蝕彈體、可靠度與壽命均佳,發生火災的可能性更是大幅降低。 由於採用乘波導引機制,加百列一型設計時必須考量布置接收後方雷達波束的測向天線 (位於彈體兩側), 導致飛彈必須採用四個小口徑的噴嘴而非單一大型噴嘴,避免熱焰影響測向天線接收後方雷達信號,然而小噴嘴也一定程度地犧牲了推進系統產生的推力; 這使得加百列一型使用大面積的彈翼,使飛彈升空後能盡快獲得足夠的升力與控制力。

加百列反艦飛彈是以色列國防工業的招牌之一,其改良工作或新世代彈種的研發在往後數十年內不斷地進行著。加百列-I型在1970年左右服役,改良的加百列-II飛彈 在1972年開始發展,1976年服役,導引系統與戰鬥部維持與加百列一型相同,彈長略增為3.36m,直徑維持33cm,翼展維持1.32m,整體尺寸與加百列-I幾乎相同,但改良了推進系統 ,射程範圍約6~36km,全重也增加到522kg。加百列III型 有面射與空射版本(加百列III-AS),1978年開始服役(另一說到1982或1985年才服役),彈長為3.75m(面射型)/3.78m(空射型),直徑維持33cm,翼展為1.32m(面射型)/1.08m(空射型), 全重560kg(面射型)/590kg(空射型),最大射程36km(面射型)/60km(空射型),終端掠海高度,配備一個重150kg的半穿甲戰鬥部,並使用新的主動雷達尋標系統,具備三種導引模式:射後不理(Fire and Forget)、發射後透過資料鏈更新參數(Fire and Update with data link)以及發射後透過雷達更新(Fire and command using Radar update)。

加百列IV型 於1990年代初期研發,整個結構與先前加百列一到三型大不相同,體型與重量也明顯增加,改用渦輪發動機推進,最大射程提高到200km,彈長增至4.7m,直徑增至44cm,翼展1.6m, 全重960kg,戰鬥部重240kg,具備與加百列三型類似的主動雷達導引系統和三種導引模式。

所有的加百列飛彈都能以2.5m左右的終端飛行高度掠海攻擊目標。

加百列III型反艦飛彈,相較於先前加百列-I、II型,改用終端主動雷達尋標器,具備射後不理能力。

除了自用之外,加百列飛彈也外銷多國,先後總共被智利、厄瓜多、厄垂利亞、印度、肯亞、墨西哥、菲律賓、南非、斯里蘭卡、泰國等國家採用,而台灣也曾從以色列獲得加百列二型的技術,發展出雄風一型反艦飛彈。

 

SAAR-1/2飛彈快艇

 

以色列海軍第一批飛彈快艇──SAAR-1型,此時尚未安裝加百列反艦飛彈(安裝後就稱為SAAR-2)。

SAAR-2飛彈快艇(攝於1970年代),注意艦尾裝置兩門魚雷發射器。

反潛構型的SAAR-2(攝於1980年代),兩舷加裝MK-32魚雷發射器,艦尾加裝變深聲納。

改用OTO 76mm快砲的SAAR-3型飛彈快艇。

 

以色列SAAR-2/3飛彈快艇諸元

艦名 SAAR-2飛彈快艇 SAAR-3飛彈快艇
承造國/承造廠 法國/Les Constructions Mecaniques de Normandie
尺寸(公尺) 長45.7m,寬7m,吃水2.4(SAAR-2)/2.5m(SAAR-3)
排水量(ton) SAAR-2:標準220,滿載235

SAAR-3:標準220,滿載240

動力系統/軸馬力 MTU MD871柴油機*4/13410

雙軸

航速(節) 40
續航力(海浬) 1000/30節

2510/15節

偵測/反制系統 Thomson CSF TH-D-1040 Neptune S.P.S對空/平面搜索雷達

Elettronica MN-53電子反制/支援系統

Elbit DESEAVER AV-2干擾彈發射器(12聯裝*4~8,單管*4)

聲納 可變深度聲納*1(反潛任務構型)
射控/作戰系統 Selenia NA-10射控系統/RTN-10X射控雷達*1
乘員 35 35~40
艦載武裝 Bofors 40mm 70倍徑快砲*1~3

加百列-1型反艦飛彈*2~8

魚叉反艦飛彈*4(改良後加裝)

12.7mm機槍*2~4

MK-32三聯裝324mm反潛魚雷發射器*2

533mm反艦魚雷發射器*2(選擇性裝備)

OTO 76mm 62倍徑快砲*1

加百列-1型反艦飛彈*6

魚叉反艦飛彈*4(改良後加裝)

12.7mm機槍*2~4

MK-32三聯裝324mm反潛魚雷發射器*2

533mm反艦魚雷發射器*2(選擇性裝備)

數量 共六艘 共六艘
備註 1967~1969年陸續完工。

1990年代中期除役完畢。

 

SAAR 2清單(共6艘)

艦名 艦名英譯 下水時間 服役時間 備註
Mivtach(311) Reliance 1967 已除役
Miznag(312) Jet branch 已除役
Mifgav(313) Stronghold 已除役
Eilath(321) 1969 已除役
Hiafa(322) 1969 已除役
Akko (323) 1969 已除役

 

SAAR 3清單(共6艘)

艦名 艦名英譯 下水時間 服役時間 備註
Saar(331) Tempest 1969 1970 已除役
Soufa(332) Storm 1969 1970 已除役
Ga'ash(333) Volcanic Storm 1969 1970 已除役
Herev(341) Sword 1969 1970 已除役
Hanit(342) Spear 1969 1970 1988售予智利,成為Iquique(LM-32)
 
Hetz(343) Arrow 1969 1970 1988售予智利,成為Covadonga(LM-33)

 

 

在發展反艦飛彈的同時,以色列海軍也為籌獲反艦飛彈載台而努力。在1962年,以色列海軍總司令Yohai Bin-Num少將決定向西德購買呂森造船廠(Lurssen)的FPB/TNC-42獵豹型(Jaugar)魚雷艇(西德海軍稱為Type-140),以此設計加以修改,並改用以色列自製的反艦飛彈作為武器,整個計畫由以色列海軍副總司令Shlomo Erell主導。

由於二次大戰時代納粹迫害屠殺猶太人的陰影仍在,故亟欲彌補的德國人早在1960年便決議以軍援的方式提供武器,以維護猶太人的生存,這對當時政治環境困難的以色列而言無疑是一棵寶貴的救命草。新飛彈快艇的專案於1963年展開,由於小規模的以色列海軍需要以寡擊眾,所以此種快艇必須具備高性能、強大火力以及廣泛的任務彈性;根據以色列的需求,新快艇的基本性能包括最大航速超過40節、在30節航速下需有1000海里的續航力,並改採鐵製艇身,武裝方面,此快艇能視任務情況調整火砲與飛彈的比例,可裝備2~8枚加百列-1型反艦飛彈(一般為6枚)、1~3門Bofors 40mm 70倍徑火砲、12.7mm機槍等武器武器,可選擇在艦尾安裝兩座單管533mm反艦魚雷發射器,並配備搜索、射控雷達、先進的通訊與電子戰系統,必要時可換裝聲納與 兩座三聯裝324mm反潛魚雷發射器,能滿足反艦、反潛、護航等不同的需求。

為了滿足以色列海軍的嚴苛要求,呂森廠以獵豹型魚雷艇為基礎進行大幅修改,推出了名為TNC-45的設計,滿載排水量235ton,主機為四具MTU MD871柴油機。以色列首批訂購六艘此型快艇,不過呂森廠只負責提供艇體,艇上的作戰裝備、武器系統則由以色列海軍自己發展整合,因為許多艇上所需的裝備 (尤其是反艦飛彈系統)都非西方世界既有的現貨。此型飛彈快艇擁有完整的電子戰能力,由電子支援系統來截收雷達信號來掌握敵方動向,並義大利製Elettronica提供的MN-53 I頻500kw主動電磁波干擾系統 (天線型號為EL-814)以及以色列國產AV-2被動干擾火箭來干擾敵方搜索雷達或發射的反艦飛彈;在此之前,世界上從沒有任何小型快艇搭載如此完整的電戰系統。艇上所有偵測、電戰與武器系統顯控台均設至於艦橋下的戰情中心(CIC),艦長不像以往般待在艦橋,直接憑肉眼所見來指揮作戰,而是坐在密閉的CIC內,靠著螢光幕上的雷達訊號以及截收裝置來掌握戰場動態,並決定相關的迴避、電子反制措施與武器射擊等接戰動作,這與當時停留在二戰火砲對轟水平的多數國家海軍而言,是個革新的變化。

首艘SAAR-1下水的歷史鏡頭。

到了1965年 ,由於西德為以色列開發飛彈快艇的計畫已經曝光,而且西德新的武器出口管制法令也正式生效(禁止將軍火出售至衝突地區);迫於阿拉伯國家施予的政治壓力,西德告知以色列,該國將無法履約完成這六艘飛彈快艇,而西德仍將提供以色列經費支援尋找其他的設計;然而由於阿拉伯國家的威脅日益緊迫,以色列堅持必須取得此型快艇,不能讓兩年時間形同白費。幾經折衝後,德國同意將TNC-45飛彈快艇的設計轉移給位在法國 瑟堡港的諾曼地機械製造廠(Les Constructions Mecaniques de Normandie,CMN)來建造;此外,以色列海軍也增購第二批六艘,使得總數達到12艘,建造總經費僅相當於一艘半的驅逐艦,但卻使以色列海軍擁有足以同時對抗埃及、敘利亞海軍的攻擊火力。第二批6艘沿用TNC-45的艇體,不過取消聲納與魚雷管,並以義大利OTO Melara廠最新開發的76mm 62倍徑快砲取代原先艇艏的Bofors 40機砲,以取得最佳的反艦效益。在今天,小巧緊致、射速快且操作自動化的OTO 76mm快砲幾乎已成為現代化西方中小型艦艇的標準配備,但是發展之初卻只有西德與以色列有興趣,而西德隨後又因為此砲發展過程出現的諸多技術問題而退出,只剩以色列堅持到底,與OTO廠聯手解決一百多個缺陷後,終於順利催生此種精巧的火砲系統。以色列不僅成為第一個使用OTO 76mm快砲的國外客戶,更首開在小型快艇上裝置中口徑艦砲的先例。

以色列以希伯來文的暴風雨(SAAR)來命名這些飛彈快艇。首批六艘最初被稱為SAAR-1,武裝包括Bofors 40mm火砲以及魚雷,並沒有提到反艦飛彈;這是一種刻意混淆視聽的措施。等到裝備加百列反艦飛彈之後,第一批六艘就被稱為SAAR-2;而第二批換裝OTO 76mm快砲的型號則稱為SAAR-3 。SAAR-3與SAAR-2尺寸完全相同,不過SAAR-3的排水量與吃水略增。由於時間緊迫,快艇的建造與裝備的發展、整合測試都是同時進行的,因此有時便發生船艦完成、系統裝妥但無法整合成功的狀況,例如首艘SAAR-1快艇Mitavch號於1967年4月11日下水,完成試航返抵以色列時,許多系統尚未完成整合與測試(包括最重要的加百列反艦飛彈),以色列海軍只好先將Mitavch號當作一般的巡邏砲艇來使用。

雖然轉由法國建造的計畫一開始進行順利,然而在法國在鎮壓北非阿爾及利亞獨立失敗之後,法國的戴高樂政府重新評估對外政策,此時親阿拉伯派佔了上風,自此法國開始跟阿拉伯國家走近。在1967年以阿雙方情勢升高,也就是六日戰爭爆發前夕,法國宣布對中東各交戰國實施武器禁運,這使得以色列先前訂購、已經付款的50架幻象-5戰鬥機遭到扣留。雖然建造中的SAAR飛彈快艇未受禁運影響,至1968年年底已經有5艘駛回以色列;不過當1968年12月底以色列特種部隊襲擊黎巴嫩貝魯特國際機場炸毀13架阿拉伯國家的民航機,以報復阿拉伯恐怖份子對以色列航空公司飛機的攻擊時,引發國際間一片撻伐譴責之聲,法國遂在1969年初將SAAR飛彈快艇也列入禁運名單中。在1969年1月1日,由於以色列海軍駐法武器採購團長Mordecai Limon得知禁運風聲,遂下令將當時已經完工的第六艘SAAR-2型艇駛離車柏格港。兩天後戴高樂正式簽署命令,將SAAR飛彈快艇列入禁運清單中,精明的Mordecai Limon連忙發揮「猶太本色」,「策動」法國政府官員將原本要傳送到車柏格港的禁運令「誤傳」到另一城市,然後以色列海軍人員便趁著當天下午的空檔將下水未久、尚未測試的第七艘SAAR-3駛離港口,與先前「逃出」車柏港的六號艇於葡萄亞外海會合,最後成功地回到以色列。法國政府對以色列這個舉動感到憤怒,遂將以方海軍人員逐出法國海軍宿舍,當然也不再允許他們使用法國海軍設備來測試新艇。當時法國政府希望以色列能解約退款,但以色列卻使出以拖待變的策略,比照那批幻象-5的先例,打死不肯解約,所以剩下五艘快艇仍以每兩個半月一艘的速度完工下水。

在1969年底,剩下五艘SAAR-3型飛彈快艇已經全數完成,其中四艘也已完成測試,但仍不見法國政府的輸出許可。事實上許多法國政府官員都同情以色列,法國軍火工業以及主管軍火外銷的官員甚至比以色列還要急,因為法國政府不履行已經簽署的合約,硬是扣留軍火的舉動,已經對法國軍火業在國際市場上造成嚴重的負面宣傳,使國外客戶對法國軍火供應管道的穩定性產生質疑;即便如此,法國對以色列的軍火禁運政策絲毫沒有動搖的跡象,即便戴高樂已經在1969年3月的法國總統大選中失利,隨後上台的新政府仍堅持原本的立場。

雖然如此,這樣的困境並沒有難倒猶太人。在1969年底,Mordecai Limon「不情願」地決定將這批已經完成的快艇透過挪威油商轉售給一家位於巴拿馬的石油公司,法國政府自然樂得猶太人主動讓步, 不待查清對方底細火速批准,甚至還以為買主就是挪威海軍;而法國政府中下層官員也絲毫不過問為何這家石油公司要一批高速軍規快艇作為北海鑽油平台的運補用途,以及為何該公司在挪威的地址僅是一個郵政信箱。於是在1969年12月底,以色列完成解約,挪威船款匯入,外加法國政府的出口許可萬事具備,秘密底法的以色列海軍人員遂趁著12月24日法國政府官員放假過聖誕節 之際抵達瑟堡,駕著這五艘SAAR-3揚長而去,目的地當然不是挪威。幾天後這件事終於被抖出來,讓法國政府丟盡顏面;挪威當局極力否認在此事上跟以色列有任何瓜葛 。此時,法國也只好請Mordecai Limon離境。以色列方面稱這項「偷船」行動為「挪亞行動」(Operation Noa),經過3145海里的航行,這五艘SAAR-3在12月31日抵達以色列海法港的基雄船廠(Kishon Shipyard)

雖然以色列海軍卯足全力加速飛彈快艇部隊的催生,但是中東濃密的戰雲卻不給他們足夠的時間。根據時程,以色列飛彈快艇部隊需等到1970年代初期才能形成戰鬥力,但是以色列建國以來爆發的第三場大規模以阿戰爭早在1967年6月便發生了。此役中以色列空軍與陸軍大發神威,空軍迅雷不及掩耳地癱瘓了埃及與敘利亞的空軍力量,陸軍則勢如破竹地把埃及陸軍趕下西奈半島,並使敘利亞陸軍連滾帶爬地被轟出戈蘭高地。相形之下,戰爭準備不足的以色列海軍由於陸、空軍先發制人而顯得措手不及,幾個預定的作戰行動最後都因以色列陸/空軍掌握大局、沒有必要而取消,僅在誤擊美國情報船「自由」號事件中開火亮相,當然這不是什麼光榮的戰績 。直到1967年7月,以軍艾拉特號驅逐艦與兩艘魚雷艇才在埃及薩德港外擊沈兩艘埃及魚雷艇;這個馬後砲雖然稍稍為以色列海軍扳回一點面子,艾拉特號卻在三個月後成為冥河飛彈威力下的祭品。

一艘SAAR-2,攝於1980年代,此時已經加裝了魚叉反艦飛彈。

當以色列政府絞盡腦汁企圖讓剩下SAAR-3順利返國之時,加百列-1型飛彈也完成了實彈測試。為了展現破釜沈舟的決心,以色列當局特意使用艾拉特號的姊妹艦──迦法號(INS Jaffa)驅逐艦充當靶艦。在1969年4月7日,SAAR-2型飛彈快艇海法號(INS Hiafa)以兩枚加百列-1型反艦飛彈順利擊沈不久前還高居以色列海軍主力地位的迦法號。兩年前艾拉特號慘遭擊沈,使以色列海軍陷入悲傷的氣氛中,然而此時迦法號的沈沒卻讓他們歡欣鼓舞,因為以色列海軍已經擁有應付未來挑戰的神兵利器。

以色列海軍深切渴望的復仇機會在1973年贖罪日戰爭時來臨,以SAAR-2/3當作主力陣容的新一代以色列海軍痛宰了埃及與敘利亞的飛彈快艇隊。1980年代當SAAR-4逐漸成為以色列海軍骨幹武力後,部分SAAR-3也改擔任反潛任務,加裝聲納、魚雷與深水炸彈等裝備;此外,SAAR-2/3也在1980年代陸續加裝美製魚叉反艦飛彈,射程高達130km。SAAR-2/3一直為以色列海軍效力到1980年代中期才開始陸續退役,至1990年代中期全數除役或轉售完畢 ,其中兩艘轉售智利,分別成為Iquique(LM-32 ex-Hanit)與Covadonga(LM-33 ex-Hetz)。

接下頁      以阿贖罪日戰爭的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