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自水雷反制艦艇(5)──掃海艦

2014年7月下旬日本海自與美國海軍在青森縣陸奧灣舉行聯合掃雷演習,海自共出動22艘掃海艦艇。

畫面近處為八重山級掃海艦的八丈島號(MSO 303)。

 

──by captain Picard


  

八重山級掃海艦

八重山級掃海艦的首艦八重山號(MSO-301)。

從後方看八重山號

八重山級掃海艦的對馬號(MSO 302)

三艘八重山級掃海艦都停在橫須賀基地。攝於2014年6月14日。

八重山級的八重山號(MSO 301)與對馬號(MSO 302),攝於2014年6月14日橫須賀軍港。

八重山級的八丈島號(MSO 303),攝於2014年6月14日橫須賀軍港。

  

 

艦名/使用國 八重山級掃海艦/日本

(やえやま型/Yaeshima class)

建造國/建造廠 日本/

MSO-301:日立造船神奈川廠

MSO-302、303:日本鋼管鶴見廠

尺寸(公尺) 長67 寬11.8 吃水3.1
排水量(ton)

標準1000

滿載1150

動力系統/軸馬力

三菱6NUM-TKI柴油機*2/2400

雙軸

航速(節) 14
乘員 60
偵測/水雷反制裝備

平面搜索雷達*1

AN/SQQ-32可變深度獵雷聲納*1

AN/AQS-14可變深度側掃聲納

機雷處分具S-7 2型*2

89式(S-8)繫維掃海具

85式(S-6)磁性掃海具

71式(S-2)改1音響掃海具

武裝 JM-61 20mm多管機砲*1
姊妹艦

共三艘

艦名 編列年度 開工時間 下水時間 竣工時間 除役時間
MSO-301八重山(やえやま/Yaeyama)   平成元年(1989) 1990/8/30 1991/8/29 1993/3/16 2016/6/28
MSO-302 對馬 (つしま/Tsushima)  平成元年(1989) 1990/7/30 1991/9/20 1993/3/23 2016/7/1
MSO-303 八丈島 (はちじょう/Hachijyo ) 平成2(1990) 1991/5/17 1992/12/15 1994/3/24  2017/6/6

 

在1970年代以後,考慮到蘇聯海軍開始配備部署深度高達2000m的深海水雷來對付美國與日本的潛艦,對於日本海自掃海兵力造成很大的壓力。因此,在昭和61年度至昭和65年度(1986至1990年)的「61中期防衛力整備計畫」中,海自納入能對付中深度(1000m)水雷的掃海艇以及以及對付大深度(2000m)水雷的遠洋掃海艦,前者成為宇和島級掃海艇,後者成為八重山級掃海艦(01MSO)。

八重山級 參考了美國復仇者級(Avanger class)水雷反制艦,其滿載排水量高達1150ton, 是全世界僅次於復仇者級的第二大掃海艦艇,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全木質現代設計船舶。八重山級的主機為兩具三菱6NUM-TKI柴油機,是6NUM系列無磁柴油機的大功率版本,單機出力高達1200馬力(1000rpm),主機安裝在雙層隔音制震基座上,降低輻射到水中的噪音與震動。八重山級 採用與復仇者級類似的長船艛設計,上層結構涵蓋全艦長度2/3,並配備與復仇者級相同的GE AN/SQQ-32可變深度獵雷聲納 (詳見美國海軍區復仇者級獵雷艦)以及AN/AQS-14可變深度側掃聲納來探測大洋中的水雷,艦上的 掃海用具也與掃海艇使用者有所不同,以對付埋伏在大深度海底的水雷 。艦上搭載兩具S-7-2型深深度機雷處分具(遙控獵雷載具),這是S-7機雷處分具的深海操作型(中深度操作型號為S-7-1,裝備於宇和島級掃海艇);艦上的89式(S-8)繫維掃海具是用來對付水面以下至少數百公尺的繫留水雷,與海自一般掃海艇的56式改掃海具不同;而85式(S-6)磁性掃海具 則與宇和島級掃海艇共通。此外,艦上配備整合有GPS衛星定位系統的精密導航定位設備以及水雷作戰情報系統,能精確地掌控船位以及各種 掃海作戰資訊。

在平成25年度(2013年)防衛預算中,海自首度編列新一代遠洋掃雷艦(25MSO)的首艦預算192億日圓,首艦預定在平成28年度(2016年)服役, 開始取代八重山級。25MSO使用強化玻璃纖維(FRP)材料建造,而不是傳統的木材。三艘八重山級在2016至2017年陸續除役,交棒給淡路級。

淡路級掃海艦

防衛省在平成25年防衛預算中公布的新690噸型掃海艦的想像圖,未來取代八重山級掃海艦。

25MSO在2015年10月27日於聯合造船橫濱事業所的鶴見廠下水,命名為淡路號(MSO-304)

完工服役的淡路號

淡路級二號艦平戶號(MSO-305)在2017年2月10日於聯合造船橫賓事業所的鶴見廠下水的畫面。

首次抵達橫須賀準備服役的平戶號,攝於2018年3月。

淡路號(MSO-304)艦上的自走式機雷處分用彈藥(EMD)。

淡路號(MSO-304)艦首的JM61R-MS 20mm遙控機砲。

停泊在橫須賀軍港的淡路級二號艦平戶號(MSO-305),攝於2023年10月13日

平戶號(MSO-305)艦首JM61R-MS 20mm遙控機砲,攝於2023年10月13日

 

艦名/使用國 淡路級掃海艦/日本

(25MSO)

建造國/建造廠 日本/ 聯合造船 横浜事業所 鶴見工場
尺寸(公尺) 長66.8 寬11 型深5.2 吃水2.7
排水量(ton)

標準690

動力系統/軸馬力

柴油機*2/2200

雙軸

航速(節) 14
乘員 60
水雷反制裝備

OPS-39-H平面搜索雷達*1

光電/紅外線射控儀*1

水面雷射雷達*1

OQQ-10-1掃海艦情報處理系統

ZQS-4可變深度獵雷聲納

可變深度側掃聲納

S-10機雷處分具*2

OZZ-2(REMUS 600)無人自航除雷載具(UUV)(MSO-305)

OZZ-4中型無人自航除雷載具(UUV)(MSO-306起)

小型繫維掃海具1型改2

性能提升型低電力磁性掃海具

性能提升型低電力音響掃海具

自走式機雷處分用彈藥(EMD)

武裝 JM61R-MS 20mm遙控機砲*1
姊妹艦

目前六艘

艦名 編列年度 開工時間 下水時間 竣工時間 除役時間
MSO-304 淡路(あわじ/Awaji) 平成25年(2013) 2014/2/27 2015/10/27 2017/3/16
MSO-305 平戶(ひらど/Hirado) 平成26年(2014) 2015/4/10 2017/2/10 2018/3/16
MSO-306 江田島(えたじま/Etajima) 平成29年(2017) 2018/2/22 2019/12/12 2021/2/16
MSO-307 能美島(のうみ/Nomi) 令和2年(2020) 2021/5/19 2023/10/24 2025/3
MSO-308 令和4年(2022) 2024 2026/3
MSO-309 令和6年(2024)      

 

在平成25年度(2013年)防衛預算中,海自首度編列新一代690噸型遠洋掃海艦(25MSO)的首艦預算192億日圓 (概算階段為227億日圓,最後實際編列183億日圓),首艦由聯合造船橫濱事業所的鶴見工場建造,在2015年10月27日下水,命名為淡路號(MSO-304),預定在平成29年度(2017年)3月服役,開始取代八重山級。 在平成26年度(2014年)預算中,防衛省又編列二號艦(26MSO)的預算177億日圓(最後實際花費180億日圓),命名為平戶(MSO-305)。依照2020年9月30日防衛裝備廳公布的項目管理報告,日本海自打算建造9艘淡路級MSO,從令和2年(2020年)以後以每年兩艘的速率陸續編列(從MSO-307起),但之後實際上大約是每2個年度編列一艘。令和2年度(2020年)預算中,日本海自編列第四艘淡路島級預算約126億日圓(8430萬美元) 。在令和四年(2022年)預算中,海上自衛隊編列第五艘淡路島級掃海艦(MSO-308)的預算135億日圓。在令和6年度(2024年)預算中,編列第六艘淡路島級掃海艦(MSO-309)預算262億日圓。

淡路級使用強化玻璃纖維(FRP)材料建造,而不是傳統的木材;因此,淡路級尺寸雖然與八重山級 相近,但吃水從八重山級的3.1m大幅降至2.7m,使得排水量降低不少,標準排水量降為690噸級 。相較於木材,FRP材料不僅重量較輕,且結構壽命較長,而且適合建造掃雷艦艇的珍貴木材只會越來越稀少,老一代的木質船體建造人材與經驗也很容易流失。 防衛省宣稱,以FRP材料製造艦體的淡路級壽命可達30年,而先前木質掃海艦只能服役20年。

淡路級沿用許多平島級/江之島級掃海艇的類似裝備,包括由OQY-201掃海艇情報處理裝置(MCDS,用於平島級、江之島級掃海艇上)衍生而來的OQQ-10-1掃海艦情報處理系統 、OPS-39-H平面搜索雷達、日立的ZQS-4可變深度獵雷聲納 (VDS)、小型繫維掃海具1型改2等;此外,淡路級裝備性能提升型低電力磁性掃海具以及性能提升型低電力音響掃海具,這是由平島級/江之島級的感應型掃海具1型 (含磁力/音響掃海具)衍生而來。淡路級直接沿用平島級/江之島級的小型繫維掃海具1型改2(用於對付中/淺深度海域的繫留雷),而不像八重山級配備對付大深度海域繫留雷的繫維掃海具,可能是因為預算限制;不過八重山級是在美蘇冷戰後期規劃,冷戰結束後深海型繫留水雷的威脅大幅減低,比較有可能遇到繫留水雷的環境仍是中/淺深度海域(例如敵國近海),因此淡路級只配備中/淺深度維掃海具,對作戰能力的影響不大。淡路島級也首度裝備了近距離精確標定水雷的雷射雷達(LIDAR),安裝於主桅杆平台上,可精確標定水面以上及水面以下的水雷;此系統開發階段曾在八重山級掃海艦八丈島號(MSO-303)進行測試。

淡路號(MSO-304)主桅杆平台上的雷射雷達(LIDAR),用於掃描海面漂浮的水雷。

相對於先前八重山級使用傳統的遙控式獵雷載具來標定與摧毀水雷,淡路級則採用一些海自首度引進的新技術,在深海中搜索、標定與摧毀水雷,包括新型無人自航水雷偵測載具(自律型水中航走式機雷探知機,UUV) 與自走式水雷處分彈藥 (EMD)等。其中,新型UUV的預算也在平成25年編列,總經費粗估約需40億日圓(平成25年度編列17億日圓),從平成25至27年度(2015年)進行原型機試作,平成27年度後半至平成29年度(2017年)進行各項測試 。日本選擇先引進美國伍爾霍茲海洋研究機構(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WHOI)主導開發的REMUS 600水下自航載具(詳見「美國海軍各型無人水下獵雷載具」一文),日本海自型號為OZZ-2,裝備於淡路島級二號艦(MSO─305)上;此型載具長度3.25m,直徑324mm,全重240kg,搭載Klein 3500型聲納,部署難度以及作業時的海象限制都不高,並可籌載各種高解析度聲納、水下攝影機等設備進行繪製海底圖像、水文調查、標定與識別水雷等工作。先前海自已從美國引進REMUS 100自航載具(日本海自型號為OZZ-1),累積了相當的操作經驗。而從淡路島級三號艦(MSO─306)開始,就裝備日本自行開發的 OZZ-4中型機雷搜索用水中無人機。一次性水雷處分彈藥系統(Expendable Mine Disposal System,EMDS)則由三井造船開發,是一種類似德國海狐(Sea Fox)的一次性自走獵雷載具(配備低敏感度高性能炸藥),藉由艦上人員的操作遙控(透過連接載具的光纖傳遞信號)部署在水雷附近並予以引爆 ,可對付出現在大深度海底的水雷;相較於過去由重複使用的遙控獵雷載具施放滅雷炸彈,EMD的使用更為便利,並能降低折損昂貴的多功能遙控獵雷載具( 如S-10遙控獵雷載具)的風險。

日本海自引進的OZZ-2(即美國REMUS 600)水下自航載具。

自衛武裝方面,淡路級與八重山級相似;艦首配置一座與江之島級三號艦初島號(MSC-606)相同的JM61R-MS 20mm遙控機砲,用來射擊水雷或水面目標,具有穩定機能,由艦上的光電射控儀帶動。

為了參與重大災難發生時的緊急救助工作,淡路級後部甲板各種掃/獵雷作業裝備以及相關的起重機、絞盤等都設計成能在較短時間內拆除,然後騰出甲板載運各種救援物資,並可搭載一艘工作艇,由艦尾的一部起重機收放。依照2011年東北大海嘯的經驗,掃海艦艇由於吃水淺,在大災難發生時較容易靠近基礎設施完全毀損的淺水港灣進行作業與運送物資,比起其他吃水深的大噸位艦艇更為靈活。

( 回上頁) 

( 回第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