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雲級多機能航空巡洋艦-出雲號圖片集
接近下水的22DDH首艦,攝於2013年7月13日。由於海自幕僚監部文書作業疏失,原本應該在
下水日(8月6日)才公布的艦名提前在7月17日曝光,該艦命名為出雲號(DDH-183)。
試航中的出雲號
航行中的出雲號,起降區同時有五架SH-60反潛直昇機。
2015年11月底美國海軍與日本海自的年度聯合軍事演習中的出雲號(DDH-183,前)與日向級的
伊勢號(DDH-182,後)直昇機驅逐艦。此照片攝於雷根號航空母艦的甲板上。
出雲號對伴隨的高波級驅逐艦漣號(DD-113)實施橫向加油補給。
(上與下)攝於2019年5月新加坡國際海事防務展(IMDEX 2019)的出雲號
(上與下二張)出雲號的上層結構。 攝於2019年5月新加坡國際海事防務展(IMDEX 2019)
(上與下三張) 從側舷看出雲號。攝於2019年5月新加坡國際海事防務展(IMDEX 2019)
(上與下)由艦尾看出雲號。艦尾左側裝置一座SeaRAM短程防空飛彈發射器,右側裝置一座方陣Block 1A近防機砲 。
攝於2019年5月新加坡國際海事防務展(IMDEX 2019)。
出雲號船艛前部特寫。船艛前方有一具SeaRAM近程防空系統以及一部衛星通信天線(白色半球天線罩)。
攝於2019年5月新加坡國際海事防務展(IMDEX 2019)
(上與下)出雲號後部升降機;此時機庫捲門是開啟狀態,可以看到機庫內部。
攝於2019年5月新加坡國際海事防務展(IMDEX 2019)
(上與下二張) 出雲號機庫內部,停放兩架SH-60K反潛直昇機。攝於2019年5月新加坡國際海事防務展(IMDEX 2019)
(上與下)出雲號機庫內部。攝於2019年5月新加坡國際海事防務展(IMDEX 2019)
從機庫裡看出雲號前升降機。攝於2019年5月新加坡國際海事防務展(IMDEX 2019)
(上與下)從出雲號飛行甲板看前部升降機。攝於2019年5月新加坡國際海事防務展(IMDEX 2019)
(上與下)從出雲號飛行甲板看船艛結構。攝於2019年5月新加坡國際海事防務展(IMDEX 2019)
(上與下)出雲號的艦橋與主桅杆。艦橋上部結構整合了三部OPS-50 C波段固定式相位陣列雷達。
,主桅杆由下而上是OQR-1直昇機聲納浮標資料鏈天線(白色半球型天線罩)、OPS-20E導航雷達、
OPS-28F平面搜雷達(中央較大者)、NOLQ-3D-1電子戰系統 的截收天線等。艦橋頂部設有一座
衛星通信天線(左,白色半球型外罩)以及NOLQ-3D-1電子戰系統的的電子反制天線(右)。
攝於2019年5月新加坡國際海事防務展(IMDEX 2019)
攝於2021年6月下旬的出雲號,這一輪改裝工作(從2020年開始)即將告一段落。在這次改裝中,出雲號飛行甲板重新塗裝
,艦內燃油供應系統經過升級,飛行甲板前部的舷號改為低可視度。原本艦上兩座MK-15 Block 1A方陣近迫武器系統
被升級為Block 1B。而在下一輪五年期維修作業(在2024到2026年進行),出雲號艦首就會大幅改造,
把艦首處飛行甲板從梯型改成矩型(類似美國兩棲突擊艦),增加可用的跑道長度,能安全地讓F-35B戰鬥機起降。
出雲號的飛行甲板,攝於2023年10月13日橫須賀基地。
出雲號的飛行甲板,此時升降機降下。攝於2023年10月13日橫須賀基地。
(上與下)停泊在橫須賀基地的出雲號,攝於2023年10月13日
(上與下)出雲號的上層船樓。攝於2023年10月14日橫須賀基地。
從側面看出雲號。攝於2023年10月14日橫須賀基地。
出雲號甲板上停放的SH-60K反潛直昇機。攝於2023年10月13日橫須賀基地。
出雲號的指揮管制會議設施,可以看到三具大型平面顯示器。
出雲號的司令部會議室。
出雲號的醫院病床設施
出雲號的手術室
出雲號的牙醫診療室
(上與下)出雲號的艦上通道
在2024年起,出雲號進入JMU橫濱廠進行與加賀號相同的F-35B戰機相關改裝工程,包括將
艦首改成長方形。照片攝於2025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