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羅納克將軍級巡防艦-圖片(1)

 

 


(回上頁)  

DCNS在2016年歐洲海軍展(Euronaval 2016)展出的巨浪(Belharra)模組化巡防艦,是法國海軍規劃中的

中型通用巡防艦(FTI,2019年改稱FDI)的外銷版。FDI用於取代法國海軍現役拉法葉級(La Fayett class)

巡防艦。而此種艦型採用新開發的斜角式船舷,可改善耐波性。 

 

由後方看巨浪巡防艦的模型。艦尾甲板放了一架NH-90中型直昇機,以及一架美製RQ-8B無人飛行載具(UAV)

的模型。直昇機庫頂上裝有一組美製RAM短程防空飛彈發射器。這也是2016年展出的模型版本。 

(上與下)巨浪巡防艦的想像圖。主桅杆上裝置四個Sea Fire 500主動相位陣列雷達的固定式陣列天線。

(上與下)在2017年11月澳洲雪梨展出的太平洋海事防務展(PACIFIC 2017)中展出的FDI模型。與上面2016年

展出的構型相較,2017年版有不少調整,船艛正面與直昇機庫上方兩側的外型更加細緻複雜,

以降低雷達截面積;艦橋兩側耳台外型大幅修改,兩座Narwhal 20mm機砲分別設置在兩側耳台前端,

射界涵蓋兩側各180度。此外,原本艦體聲納從艦橋以下的位置移到艦首,艦尾也做出了可變深度聲納

的施放艙口。2017年版裝載的垂直發射器數量也增加;先前只在艦首B砲位有兩組八聯裝Sylver A50

垂直發射器,2017年版又進一步增加增加兩組八聯裝Sylver A70垂直發射器,可裝填陸攻巡航飛彈。 

  

在法國軍備總局(DGA)流體測試中心進行船模測試的1/21 FDI巡防艦船型模型。

FDI巡防艦測試船模。

(上與下二張)FDI在法國軍備總局(DGA)流體測試中心進行水槽船模測試的畫面。

FDI的船型測試,左為實體水槽測試,右為數位模擬。

(上與下)FDI想像圖(2020年版)。在2019年1月,FDI項目被改稱為未來防禦與介入巡防艦(FDI)

法國海軍集團在2021年7月雅典防務展(Defence Exhibition Athens, DEFEA 2021)中 展出的FDI-HN巡防艦提案。

與法國自用版FDI相較,FDI-HN火力增強,艦首裝有四組八聯裝垂直發射器(法國自用版只有兩組八聯裝)

,機庫頂部增設一座美製21聯裝RAM短程防空飛彈發射器。 


 建造中的FDI首艦羅納克上將號(Amiral Ronarc’h)的分段,攝於2020年中。

海軍集團建造、組裝FDI巡防艦的流程圖

建造中的FDI首艦羅納克上將號的艦首,攝於2022年4月上旬。

由後方看建造中的FDI首艦羅納克上將號,攝於2022年4月11日。

2022年5月13日, 洛里昂船廠為阿聯酋建造的第二艘Gowind 2500巡防艦Al Emarat(P111)

進行下水程序;後方就是FDI首艦羅納克上將號的艦體前部,也配合船塢泛水而暫時浮揚。

 

準備安裝到羅納克上將號的PSIM桅杆系統,此桅杆在裝艦之前已經完成單元測試,上面各種偵測

、通信等電子設備(含Sea Fire 500相位陣列雷達)都已經備便。 

(上與下)2022年11月7日,FDI首艦羅納克上將號首次整艦浮揚,並舉行了洗禮下水儀式

;因天候關係,數天後才拖出廠房。下水時,羅納克上將號漆上D660的舷號。

2022年11月10日,FDI首艦羅納克上將號被正式拖出洛里昂船廠廠房,

停靠到舾裝碼頭繼續工程。

 

(上與下) 2022年11月10日,FDI首艦羅納克上將被拖出廠房之後,靠泊在舾裝碼頭並安裝PAIM整合式桅杆。

 

FDI首艦羅納克上將號在2022年11月10日下水後,在艤裝碼頭安裝PSIM

整合桅杆模組。PSIM整合了艦上的偵測、電子戰、通信、光電感測

最底層是艦上戰情中心(CIC)。

 

FDI首艦羅納克上將號在2022年11月10日下水後,在艤裝碼頭安裝PSIM

整合桅杆模組。PSIM整合了艦上的偵測、電子戰、通信、光電感測

最底層是艦上戰情中心(CIC)。 

在乾塢中的FDI首艦羅納克上將 

在2024年7月13日,希臘Salamis船廠製造的五個艤裝前分段透過船運抵達法國洛里昂,用於屬於

第二艘FDI巡防艦Admiral Louzeau上。這是希臘船廠第一次為法國海軍使用的船艦提供艦體結構。

(上與下二張)希臘船廠為本國的第二艘FDI-HN巡防艦(Nearchos F602)組裝PSIM整合桅杆系統.,此系統

整合了兩面SEA Fire 500主動相位陣列雷達天線、光電/紅外線多感測器系統、電子戰系統、敵我識別系統等,

底層是戰情中心。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