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級護衛艦

053H護衛艦紹興號(510),是最早期的建造的053H之一。該艦在2006年移交給中國海警。

(上與下) 053H的南通號(511) ,直到2012年8月除役,自始至終似乎都沒有經過重大改裝,整個服役期間武裝

都維持完工時的半開放式100mm單管艦砲、61式雙聯裝37mm機砲以及上游一號反艦飛彈發射器。

053H的開封號(520)。該艦在1985年在颱風中觸礁毀損,提前除役。

三艘053H編隊航行,包括鎮江(514)、無錫(512)

053H1護衛艦金華號(534),具有較為完整的射控雷達與改良的712型100mm艦砲。

053H1護衛艦台州號(533)

唯一一艘擁有直昇機設施的江湖級四平號(544),亦改用法製100mm艦砲。

此圖攝於2007年8月,此時四平號已經是大連艦艇學院的訓練艦了。

──by captain Picard

艦名/使用國 江湖級護衛艦/中國(Jianghu class,Type-053H)
建造國/建造廠 中國/

上海滬東廠 :509~520、533~537、543~545、551~557

廣州黃埔廠:558~563

尺寸(公尺) 長103.2  寬10.8  吃水2.98(053H)/3.05(053H1)/3.1(053H2)
排水量(ton)

053H:標準1425   滿載1662

053H1:標準1400 滿載1700

053H1Q:標準1550   滿載1865

053H2:標準1720   滿載2100

053H1G:標準1674 滿載1960

動力系統/軸馬力

053H/H1/H1G:12E390V柴油機*2/14192(053H)、15770(053H1/H1G)

053H2:12E390VA柴油機*2/15770

雙軸

航速(節)

053H:26

053H1:25.5

續航力(海浬)

4000/15節

乘員

053H/H1:190

052H2:200

偵測/電子戰系統 354型I頻對空/平面搜索雷達*1(裝備於053H/H1/H2/HK)

363型對空/平面搜索雷達*1(裝備於053H1G)

517甲 2D A波段長程對空警戒雷達*1(裝備於053H1/H1G,F-537初期裝備,日後拆除)

751/752/Racal Decca RM-1290型I頻導航雷達*2

651A敵我識別器*2

RWD-8/929 Jug Pair電子戰系統(裝備於053H2/H1G)

923-1雷達截收系統(裝備於053H2/H1G)

945型26聯裝干擾火箭發射器*2(裝備於053H2/H1G)

聲納

H/SJD-5(053H)、H/SJD-5A(053H1G)中頻艦首聲納*1

SJC-1B搜索聲納*1

SJX-4高頻主動聲納(通信用)*1

SJD -7型可變深度聲納*1(544於1987年11月加裝)

射控/作戰系統 ZKJ-III(535、536)/ZKJ-IIIA(537)作戰指揮系統(裝備於053H2)

352甲/丙型E/F頻平面搜索/攻擊雷達*1

NAJIA光電射控系統

黃蜂頭(Wasp Head)火砲雷達/光學射控系統(含一具343射控雷達)*1(裝備於053H1/H2/H1G)

341型火砲射控雷達*1(裝備於053H1/H2)

347型火砲射控雷達*1(裝備於053H1G)

JPT-4/4G型火砲備用光學瞄準儀

艦載武裝

053H:

65式五聯裝反潛火箭發射器*2

B-34-УСМА單管100mm 56倍徑艦砲*2

61式雙聯裝37mm 63倍徑機砲*6

雙聯裝上游一號反艦導彈發射器*2

64式反潛臼砲*2

深水炸彈施放軌*2

053H1:

65式五聯裝反潛火箭發射器*2

712式雙聯裝100mm 60倍徑艦砲*2

715-I式雙聯裝37mm 63倍徑機砲*4

雙聯裝上游一號反艦導彈發射器*2

64式反潛臼砲*2

深水炸彈施放軌*2

053H1Q:

65式五聯裝反潛火箭發射器*2

Model 1968 CADAM單管100mm 55倍徑艦砲*1

715式雙聯裝37mm 63倍徑機砲*2

雙聯裝上游一號反艦 導彈發射器 *1

三聯裝B-515 324mm魚雷發射器*2(使用A224反潛魚雷)

053H2:

81式五聯裝反潛火箭發射器*2

79式雙聯裝100mm 60倍徑艦砲*2

715-I式雙聯裝37mm 63倍徑機砲*4

鷹擊-8反艦導彈發射器*8(F-535、536)

雙聯裝鷹擊-8A反艦導彈發射器*4(F-537)

64式反潛臼砲*2

深水炸彈施放軌*2

053H1G:

3200式六聯裝反潛火箭發射器*2

79雙聯裝100mm 60倍徑艦砲*2

715-I雙聯裝37mm 63倍徑機砲*4

雙聯裝上游 二號反艦 導彈發射器 *2

64式反潛臼砲*2

深水炸彈施放軌*2

F-516在2003年改裝後:

匿蹤型79A雙聯裝100mm艦砲*2

715-I雙聯裝37mm機砲*2

50聯裝122mm多管火箭發射器*5

海警1002/1003:

單管37mm機砲*1

14.5mm機槍*2(海警1002)/4(海警1003)

艦載機

053H1Q:直-9反潛直昇機*1

其餘:無

姊妹艦 053H:共計14艘
艦名 開工時間 下水時間 服役時間 除役時間 備註
F-509 常德 1978/1/13 1979/9/30 2007/3 南海艦隊

除役後移交海警,成為海警1002

F-510 紹興 1977/10/23 1979/1/26 1979/6/30 2007/3 原屬東海艦隊,後轉調南海艦隊

除役後移交海警,成為海警1003

F-511 南通 1976/2/23 1976/11/9 1977/3/31 2012/8/16 東海艦隊
F-512 無錫 1976/8/21 1977/7/27 1978/12/14 2012/8/16 東海艦隊
F-513 淮安(原淮陽) 1976/3/22 1977/4/19 1977/12/31 2013/5/12 東海艦隊

2006/12/20改名為淮安

F-514 鎮江 1976/12/23 1978/2/11 1979/1/25 2013/5/12 東海艦隊
F-515 廈門 1975/4/6 1975/10/27 1975/12/31 東海艦隊
F-516 九江 1975/2/2 1975/6/28 1975/12/28 2018/6/12 東海艦隊

2003年改裝為登陸火力支援艦

F-517 南平 1975/5/24 1976/4/16 1976/10/31 2019/9 東海艦隊

除役前轉入大連艦艇學院當訓練艦
F-518 吉安 1977/4/22 1978/7/10 1979/3/31 2013/8 東海艦隊
F-519 長治 1978/3/4 1979/7/24 1979/12/16 北海艦隊

2012年初轉隸海軍試驗基地,作為實驗艦艇
F-520 開封 1978/10/3 1979/10/7 1980/6/28 1993 北海艦隊

1985年8月19日於颱風中觸礁毀損,提前除役

F-551 茂名 1978/11/17 1980/4/10 1980/9/30 2012/10 南海艦隊
F-552 宜濱 1978/12/25 1980/7/17 1980/12/19 2012/10 南海艦隊

053H1:共計10艘

艦名 開工時間 下水時間 服役時間 除役時間 備註
F-533 臺州(原寧波) 1980/7/12 1981/12/31 1982/6/30 2019/7/13 東海艦隊

2003/6改為臺州

F-534 金華 1982/5/21 1983/5/27 1983/12/13 2019/7/13 東海艦隊
F-543 丹東 1983/12/13 1985/1/25 1985/5/30 北海艦隊
F-545 臨汾 1985/8/30 1986/11/9 1987/9/30 2019/7/13 北海艦隊
F-553 韶關 1984/3/31 1985/5/2 1985/9/24 南海艦隊
F-554 安順 1984/12/29 1986/3/10 1986/6/27 2012/3 南海艦隊

除役後移交緬甸,舷號改為F-21

F-555 昭通 1985/8/3 1986/9/7 1987/3/24 2021/4/26 南海艦隊
F-556 湘潭 1985/11/15 1987/12/20 1989 南海艦隊。

除役後售予孟加拉,更名為Osman (
F-18)

F-557 吉首 1985/11/15 1987/11/8 1988/6/15 2012/3 南海艦隊

除役後移交緬甸,舷號改為F-23

053H2:共計3艘

艦名

開工時間 下水時間 服役時間 除役時間 備註
F-535 黃石 1984/10/15 1985/12/28 1986/12/4 2013/4/27 原屬東海艦隊,2000轉調北海艦隊

除役後售予孟加拉,更名為Abu Bakr(F15),2014/1/27服役

F-536 蕪湖 1985/3/25 1986/8/9 1987/12/29 2013/4/27 原屬東海艦隊,1999轉調北海艦隊

除役後售予孟加拉,更名為Ali Hyper(F17),2014/1/27服役

F-537 滄州(原舟山) 1987/12/20 1987/10/30 1990/11/17 2019/8 原屬東海艦隊,2006轉調北海艦隊

2006/7/31更名為滄州

053H1Q:1艘

艦名 開工時間 下水時間 服役時間 除役時間 備註
F-544 旅順(原四平) 1984/11/15 1985/9/29 1986/8/20 2019/9 原屬北海艦隊,2006年移交大連艦艇學院

2010/7/28改名為旅順

053H1G:共計6艘

艦名 開工時間 下水時間 服役時間 除役時間 備註
F-558 北海(原自貢) 1990/12/18 1993/1/20 1993/12/28 南海艦隊
F-559 佛山(原康定) 1994/6 南海艦隊
F-560 東莞 1993/3 1993/10 2020/2 南海艦隊
F-561 汕頭 1993/10 2020/2 南海艦隊
F-562 江門 1995 南海艦隊

2020年轉入大連艦艇學院作為訓練艦
F-563 肇慶(原佛山) 1995 南海艦隊

2020年轉入大連艦艇學院作為訓練艦
備註 2006年兩艘(含510)移交海警,改裝後重新命名為海警1002、海警1003


 


 

中國護衛艦發展簡史

中國海軍在1950年代草創階段的基本家底,就是自國民黨軍投誠或俘虜的二戰時代英、美、加、日海防艦或巡邏艦,之後籌建的主要是小型的砲艇與魚雷艇。雖然砲艇與魚雷艇在歷次國共海戰中,以近海伏擊、群集圍攻等戰術取得了相當的成績,但是這種小型艦艇的作戰半徑與適航性有限,難以滿足中國漫長海岸線的巡防任務;尤其是南海艦隊需要與鄰近東南亞國家爭奪無數島礁的主權以及保護漁場,亟需配置大量的 護衛艦與巡邏艦。在1953年,中國從蘇聯引進1400ton級里加級(Riga class)護衛艦(台灣稱為護衛艦)的設計圖與船材進行組裝,稱為01型成都級,至1959年共完成 五艘,是中國海軍自行建造的第一批護衛艦。

在1962年中蘇交惡之後,中國以里加級的設計為基礎,自行研發1200ton級的65型護衛艦(西方稱為江南級),全部五艘於1967至1968年交艦。由於1960年代 中國與越南摩擦日益明顯,手頭上噸位較大的巡邏艦艇除了五艘成都級之外,只有十幾艘國府遺留下來的二戰型 護衛艦、砲艦,不僅難以滿足近海作業的需求,而除了新造的成都級之外,其餘艦艇都面臨日漸老化、零件斷炊等問題,因此當時中國海軍對江南級的需求可說十分迫切;由於當時 中國造艦能力十分薄弱,因此江南級的設計只能處處遷就現實而犧牲理想,以求盡早成軍戰備。例如,當時中國手頭上沒有適合的軍艦用柴油主機,只好把民用的2200馬力6V43/67型柴油機予以放大成3300馬力,結果此型發動機體積巨大, 使江南級必須採用長艦首艛設計來容納過高的柴油機,而這樣的船艛設計注定使主砲只能採用前一後二的配置,減弱了正面的火力;此外,當時中國還沒有能力製造具備射控、穩定系統的現代化艦砲,只好直接拆用100mm岸砲搬到江南級上,射控系統也暫時空著,而艦上的雷達與聲納也是從既有獵潛艇上直接拆用。雖然江南級存在著這麼多先天不足與見急就章之處,但畢竟仍是 中國第一種完全自行設計建造的中型作戰艦艇,對於中國造艦業的墊基有著相當的貢獻。

不成功的江東級防空護衛艦

在1966年,中國當局在第三個五年計畫中提出053型護衛艦,這是中國首度嘗試研發配備防空導彈的艦艇,後來改稱053K(K代表防空)。053K在1967年獲得中央軍委批准,由總參謀部、國防科委和六機部統籌負責,1968年由 武漢船舶設計研究所(701所)展開設計;然而,由於 中國相關技術薄弱,加上正值文化大革命,導致053的研發遭遇嚴重影響 。053K在1966年9月展開設計,首艦於1970年2月在上海滬東廠開工建造,1971年10月下水,命名為鷹 潭號(西方稱之為江東級),舷號一開始為222,後改爲531,1975年3月加入東海艦隊服役。二號艦中東號舷號532,在1971年10月於上海求新造船廠開工,1977年7月交艦成軍。江東級滿載排水量1900ton,配備兩台12E390VA柴油機 ,輸出14400馬力,最大航速28節,武裝包括兩座新型雙聯裝79式100mm艦砲(H/PJ33)、四座雷達導控的新型雙聯裝37mm機砲、兩座65式(仿蘇聯RBU-1200)五聯裝240mm反潛火箭發射器、兩組 深水炸彈發射軌 與兩座64式反潛臼砲(仿蘇聯BMB-2),以及兩座中國研發的第一種艦載防空導彈──由陸基防空導彈版衍生而來的紅旗61型(HQ-61)的雙聯裝發射器 (有再裝填彈庫)。

由於紅旗-61、100mm艦砲等諸多裝備研發並不順遂,導致兩艘江東級完工後一段時間都未能安裝主要作戰裝備;但即便 紅旗61在1976年下旬裝艦後,技術問題仍未完全解決 ,初期在江東級的測試仍然非常不順遂,直到1986年才通過定型測試,1988年開始量產。即便如此,紅旗-61的技術與性能比起同時期西方同級系統仍落後一代,因此 中國在1987年自法國引進了海響尾蛇短程防空 導彈系統。由於防空導彈技術不成功,江東級只造了兩艘 。在1988年3月14日,鷹潭號與南海艦隊友艦南充號(502,屬於成都級)與湘潭號(江湖I級,556)於南沙海域痛擊企圖佔領赤瓜礁的越南海軍編隊,擊沈敵艦一艘、擱淺焚燬一艘、重創一艘,本身只有一員受傷, 中國稱為314海戰。532艦由於 施工時品質不佳,服役後發生艦體與管路鏽蝕嚴重、部分裝備不能正常工作等情況,遂於1986年6月提前退役,鷹潭號於1992年退役後保存於青島海軍博物館。 由於另有專文介紹江東級,在此就不予贅述了。

江湖級的誕生

在1970年代初,中國海軍希望能對現有十幾艘國府海軍遺留下來的海防艦、巡邏艦進行一次翻修,然而這些陳舊不堪、來源五花八門(包含美、日等國)的雜牌軍艦修起來不僅費時費錢,也無法解決機件老舊、性能落伍的事實。 當時海軍裝備部長林真調任六機部負責管理生產與研發作業,提出以先前國內成都級、江南級的建造經驗為基礎,並利用正進行的江東級防空護衛艦的設計為基礎,設計新一代 護衛艦並大量生產,以取代國府遺留的那批老艦,有效強化中國周邊海域的巡護能量,而這個政策通常被稱為「以造代修」。

約在1973年,海軍裝備部長林真組織上海滬東廠及六機部 相關單位提出以下方案:艦體與主要結構直接由江東級防空護衛艦修改而成,此設計不僅尺寸合適,且船型已經在702所 做過各種船模性能測試,已經有相當的可行性;動力方面,採用滬東廠已經研製多年並安裝在江東級上測試的12E390V中速柴油機,技術上比較接近成熟, 而曲軸毛坯等關鍵組件也可由上海地區周邊工廠供應,而且此種主機功率達7885馬力(5880KW),能使船艦航速達到26節;主炮方面,當時中國國產100mm雙聯裝艦砲 (在江東級上測試)尚未突破,手頭上只有若干拆自老舊艦艇的蘇聯高/平兩用單管100mm或130mm艦砲,中國海軍當時還存有約30座 ;導彈方面,以反艦導彈取代江東級的紅旗-61,當時中國上游一型與海鷹一型的研發都已經完成,發射器有兩種方案,第一種是類似河谷、黃蜂級的固定式上游一號發射器,第二則是已經成功安裝在成都級 護衛艦上的雙聯裝上游一號旋轉式發射器,林真部長選擇了雙聯裝旋轉發射器,並安裝配套的射控雷達與指揮儀等;副炮方面,繼續沿用中國已經成批量產的61型雙聯裝37mm 63倍徑防空機砲。由此可見,新型護衛艦的設計方案以儘速實用化為依歸,對於沒有把握的技術則 不強求,盡可能使用手頭上現成的設計與部件,寧可犧牲部分性能也要力求降低風險。 與051相同,受到文化大革命時代極左思想的影響,053H的人員起居極為簡陋,以凸顯艱苦奮鬥的精神,這降低了053H每次出航的自持力。

在1974年4月,林部長親自 提交「關於建造一批對海導彈火炮護衛艦的建議」報告給六機部的核心領導小組,並附上兩個建造方案。 考慮到中國的造艦基礎薄弱,技術較為落後,新護衛艦將採用小步快跑、循序漸進的方式,先以現有成熟技術儘速建造第一批裝備部隊,再進行下一階段改良並應用於第二批造艦,如此逐步將目標提高,又能讓海軍盡快獲得可用的艦挺。在1974年5月中旬,六機部領導同意以黨組的名義向海軍發 文,並附上帶有林真簽名背書的建議與方案;同年9月, 中國海軍副司令劉道生代表海軍同意此一建議案,中央軍委 隨即在10月下旬批准六機部建造新的護衛艦。由於發展自053江東級,所以此種新護衛艦被賦予053H的代號(H代表制海)。在1975年1至5月 ,上海滬東廠進行了施工設計,首艦於2月開工,6月28日下水,9月17日至10月10日進行試航,12月底交付東海艦隊,命名為九江號,舷號516,西方稱之為江湖級(Jianghu class);在1975年,便有三艘江湖級開工(515~517),其中兩艘於12月底交艦(515、516)。在1976年,四人幫垮台,文化大革命結束,江南造船廠與廣州黃埔造船廠也加入了建造江湖級的行列。在1975年12月上旬,江湖級首艦在海軍試驗基地成功地進行上游一號反艦 導彈的發射測試,六號艦則於1979年2月和1980年1月先後進行了5級海象下的耐波測試以及4級海象下的導彈發射測試,進而完成江湖級研發、批量建造與測試的交叉過程。這幾個船廠持續地建造江湖級長達二十年之久,其中陸續衍生多種改良型號;直到1996年最後一艘江湖級佛山號(563)交艦為止, 中國總共建造了33艘江湖級系列的艦艇,是目前中國建造數量最多的中/大型水面艦艇,構成海軍近海防禦的主要力量。

第一代江湖級──053H(江湖I級)

053H首艦九江號(516)服役初期的照片。

053H首艦九江號換裝較新型的712型100mm主砲之後的照片。

江湖-I級的淮陽號(513)。

首先付諸量產的江湖級是053H,北約代號江湖I級,全長103.2m,舷寬10.8m,吃水2.98m,標準排水量1425頓(另一說1457噸),滿載排水量1662噸(另一說1702噸),艦體吃水部位的面積較寬,船舷外飄,長寬比只有8.2可改善穩定性,艦體採鋼質建造,上層結構採用較輕的鋁合金,煙囪為方形,主機為兩部12E390V中速柴油機(置於單一機艙), 單機功率5292KW(7096馬力),雙軸推進,最大航速26節,航速15節時續航力4000海里,艦上電力由三具16PA6V280BTC型500KW級柴油發電機供應 ,分置於前、後兩個電站,確保其中一個電站受損或進水時,另一個不受影響而仍能繼續供電; 前電站配置二台500KW級主柴油發電機,後電站配置一台500KW級主柴油發電機與一台120KW停泊用柴油發電機組。艦上編制30名軍官與165名士兵。艦上的電子裝備包括一具354型I頻對空/平面搜索雷達(北約代號Eye Shield)、一具352甲型I頻平面搜索/攻擊雷達(北約代號Square Tie,負責為上游一號反艦導彈來搜索與標定目標)、兩具751型I頻導航雷達、兩具651A敵我識別器等、艦體聲納等,爾後又加裝中國自行開發的26管干擾火箭發射器。354型對空搜索雷達功率500KW,天線轉速4~10轉/分,對雷達反射截面10平方公尺的低空目標探測距離約93km;352型平面搜索/攻擊雷達功率200KW,最大探測距離55~75km,實際有效探測距離30~50km。

艦上的武裝包括艦首、艦尾各一座 蘇聯B-34-УСМА單管100mm 56倍徑艦砲 (射程16km,射速15發/分,砲塔後部為開放式設計),六座61式雙聯裝37mm 63倍徑機砲(船艛前方兩側各一,船艛後方兩側各一,艦尾平台橫列兩門)(詳見江南級護衛艦一文),煙囪前、後部各裝有一座雙聯裝7225型上游一號反艦 導彈發射器,艦首主砲前方裝有兩座65式五聯裝反潛火箭發射器 (射程1200m,火箭彈頭重34kg,艦內備彈30發),此外還有兩座64式反潛臼砲,艦尾設有兩具深水炸彈施放軌,艦上可攜帶60枚水雷 。由此可知,053H還沒有完善的火砲射控系統,只能仰賴人工瞄準接戰。從1974至1980年代後期,上海滬東造船廠與江南造船廠總共建造了14艘053H,西方稱這批為江湖-I級;其中,509~518配屬於東海艦隊 (509、515、516日後轉調南海艦隊),519、520部署於北海艦隊,551與552則編入南海艦隊。

江湖級的昭通號(555)曾換裝715 II型砲/彈合一近程防空系統,結合715式雙聯裝37mm防空機砲

與霹靂-8(PL-8)紅外線導引防空飛彈。

江湖級的昭通號(555)曾實驗性地加裝715 II型砲/彈合一近程防空系統,基本上是在具備自動化操作能力的76式雙聯裝37mm防空機砲砲塔兩側各加裝一具防空飛彈發射架,能掛載兩枚霹靂-8(PL-8)紅外線導引防空飛彈(原為機載短程空對空飛彈);不過此種砲/彈合一武器的構型已經明顯落後於當代國際水平,備射彈數量低並仰賴人工再裝填,而且不具備攔截現代化反艦飛彈能力,因此715 II型僅僅作為一種技術嘗試而沒有獲得軍方採用,也沒有進一步的發展。

在1985年8月19日,江湖-I級的開封號(520)因忽視氣象報告,在 旅順羊頭灣海域遭受颱風侵襲,在小廟山北腳觸礁擱淺,輪機室受損進水;雖然一個月後該艦被拖回,但由於受損過重而提前除役(艦上堪用料件拆來作為備用),是最早退役的江湖級;而開封號的艦名在1986年被用在一艘旅大級驅逐艦(109)上繼續使用。 在2006年12月20,江湖-I級的淮陽艦(513)因為命名地改名為淮安,而連帶更名為淮安艦。

小幅改良的053H1(江湖II級)

江湖-II級丹東號(543)。

在1978年,調至海軍司令部擔任海軍副參謀長的林真又針對江湖級護衛艦提出改進的要求,以滿足南海艦隊的需求,主要項目包括換裝雙100艦炮與SJD-5型艦體聲納,此案隨後獲得總參謀部和國防工辦聯合批准 。當時中國海軍司令劉華清上將十分肯定副參謀長林真對江湖級採取的務實路線,使海軍能儘速獲得艦艇維持戰力,造船廠又有充裕的時間以及第一線的操作經驗來逐步進行升級研改。 此種改良型江湖級稱為053H1,是江湖級的第一種改良型號,西方稱為江湖II級,首艦寧波號(533)於1980年7月12日在上海滬東廠開工建造 ,1981年12月13日下水,1982年6月30日成軍,該艦於近年更名為臺州號。與053H相較,053H1的艦體主尺度相同,吃水由於重量增加而由2.98m略增為3.05m,因此排水量略增,標準排水量1420噸(另一說1565噸),滿載排水量1700噸(另一說1960噸),航速略降至25.5節。

推進方面,053H1沿用12V390V柴油主機,但取消原本的中冷器來增加適配性,單機最大功率從原本5292KW(7096馬力)增至58880KW(7885馬力)。此外,053H1取消原本艦首的舷牆,煙囪截面改為橢圓型,並增設燃油補給接受裝置和減搖鰭。

武裝方面,053H1以兩座雙聯裝712型100mm艦砲取代原本的單管100mm艦砲,此砲直到1985年才完成所有的改善並定型為79式 (H/PJ33),取代了原本的單管100mm砲 ;防砲方面,改用先前在江東級上測試的新型715-I式雙聯聯裝37mm機砲 ,以341型射控雷達導控,但數量減為四座(取消船艛後方的兩座)。

射控方面,艦橋頂端加裝一座黃蜂頭型(Wasp Head)雷達/光學火砲射控系統(包含一具343型射控雷達,詳見旅大級一文)來導控100mm艦砲,在艦尾37mm砲位後方的平台增設一具341型射控雷達用來導控37mm機砲 。此外,在艦尾341型射控雷達後方加裝一座517型A波段長程對空搜索雷達(北約代號Knife Rest,詳見旅大級一文),並充實了艦上的聲納設備(包括SJD-5中頻艦首聲納、SJC-1B搜索聲納以及具有水下通信功能的SJX-4高頻主動聲納),其餘裝備大致不變。 爾後053H1又追加了簡易型電子戰系統,並以3200型六聯裝反潛火箭取代原本的65型(1200型)。在1982年,中國在馬來西亞吉隆坡防務展中展出053護衛艦(稱為F-18),爭取東南亞、非洲等第三世界國家的市場。

在1980至1988年,中國總共建造10艘053H1,其中533、534兩艦配屬於東海艦隊,543~545三艦配屬於北海艦隊,553~557部署於南海艦隊,不過 曾參加1988年314海戰的湘潭號(556)旋即在1989年出售給孟加拉,改名為奧斯曼號(Osman F-18) ;在2006年,孟加拉向中國訂購C-802反艦導彈,裝備於奧斯曼號上,每艘裝備兩組四聯裝發射器。在2003年6月,本級艦寧波號(533)更名為臺州號,原艦名讓給新服役的改良型現代級驅逐艦(139)。

孟加拉海軍的澳斯曼號護衛艦(F-18)原本是中國海軍的湘潭號(556),此圖

攝於2009年4月的青島國際關鍵式,注意艦上換裝兩組四聯裝C-802反艦導彈發射器。

在1980年代初,埃及購買了兩艘053H1,這兩艘原本應是為中國海軍建造,舷號分別為538與546;售予埃及後,首艦命名為Najim al-Zafir(F-951,前538),二號艦命名為Al-Nasser(F-956,前546),兩艦分別於1984年9月與1985年3月交付。這兩艦以66式雙聯裝57mm機砲取代兩座100mm艦砲,是與 中國自用版的最大不同。埃及方面除了加裝美製MK-36 SRBOC干擾火箭系統之外,似乎並未對這兩艘江湖級進一步更動。無論是售予孟加拉或埃及的江湖級,都飽受品質不佳與技術落後的困擾,艦上的穩定鰭系統常不管用,孟加拉Osman號的100mm快砲未與射控雷達連動;艦上艙室沒有空調系統,難以適應低緯度海域的炎熱氣候,即便少數裝備艙間有空調,也必須限制使用時間來節約發電機的消耗。

攝於2012年3月初於黃埔造船廠的兩艘053H1護衛艦,原本是安順(554)與吉首(557),

經過維修工程之後售予孟加拉。

在2011年,兩艘服役於南海艦隊的053H1除役,分別是安順(554)與吉首(557)。隨後兩艦在黃埔造船廠進行必要的整修,在2012年3月移交給孟加拉, 分別命名為Mahar Bandoola(F-21,原554)與Mahar Thihathura(F-23,原557)。

接下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