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T-72主戰坦克
蘇聯60年代研製的T-64主戰坦克存在種種問題不能大量生產,無法完全替換數量為多的T-54/55坦克。為了保持坦克技術和數量的優勢,蘇聯利用T-64坦克的某些技術,經T-70試驗車,發展成T-72主戰坦克,1971年開始服役。 T-72坦克不但有效取代了T-54/55,更彌補了T-64和T-80之類高性能坦克數量的不足,使蘇聯裝甲部隊維持了一定的數量優勢。從1974年起,蘇軍裝甲兵部隊開始裝備T72坦克,並且大量出口到華約國家,以後伊拉克、印度、古巴、利比亞、?利亞、埃塞俄比亞等國家也紛紛訂購,總產量高達2萬多輛,一些國家至今仍在廣泛使用。
1977年10月,法國國防部長率領軍事代表團訪問蘇聯。當時北約集團和華約集團處於激烈對峙狀態,雙方劍拔弩張,大有一觸即發之勢。然而法國代表團居然獲准參觀了蘇軍裝甲部隊的兵營,而且看到了蘇軍裝備的新式武器T72坦克。這在西方世界引起巨大反響,不少記者紛紛拍下照片,發表新聞報道。接著,在11月7日的莫斯科紅場閱兵式上,蘇軍的這種新式坦克正式公諸於世,從此揭開了T72坦克之謎。
坦克技術性能
T-72的結構與T-64相似,也為三人坦克,戰鬥全重為41噸。T-72的外型緊湊低矮,炮塔頂距地高度僅為2.19m,是現今有炮塔坦克中最低者。該坦克的車體用鋼板焊接製成,駕駛艙在車體前部中央位置,車體前上裝甲板上有V型防浪板。車體首上裝甲板採用複合裝甲,共三層,外層為80mm厚鋼質裝甲,中間層為104mm厚的玻璃纖維,內層為20mm厚的鋼質裝甲。由於設計為大傾角構形,因此對於破甲彈具有相當於500-600mm厚均制鋼裝甲的防護水平。
T-72炮塔系鑄造結構,呈半球形,炮塔最大裝甲為280mm。華約國家使用的T-72,內壁鑲有特殊的含鉛合成橡膠襯層,能有效防止核輻射的傷害。炮塔內裝有自動裝彈機,但結構與T-64的不同,改為可靠性較好的水平自動裝彈機。
早期T-72坦克車體前側部翼子板外緣各裝有4塊張開式屏蔽板,後期的T-72坦克裝有整體式側初板,都具有防破甲彈的屏蔽作用。
T-72坦克也能安裝類似於T-80和T-64坦克一樣的反應式爆炸裝甲,坦克三防裝置為集體防護式。T-72坦克上還裝有自動滅火裝置。
T-72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門2A46式125mm滑膛炮,身管長是口徑的48倍,裝有輕合金熱護套和炮身抽氣裝置。T-72採用分裝式彈藥、半可燃藥筒,配備彈種與T-64和T-80相同,正常狀態下彈藥基數為39發,後期可配備6發9K119炮射導彈。由於配備自動裝彈機,理論最大射速可達到6-8發/分。T-72隨車攜帶22發尾翼穩定殺傷爆破彈、12發高速脫殼穿甲彈和6發聚能裝藥破甲彈,可攻擊2O00米內的裝甲目標和9000米內的各種防禦工事。
T-72配備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БР11式或БМ12式,兩種穿甲彈的穿甲厚度分別為300mm/1000m和400mm/1000m;
БК14
坦克機動性能數據
公路最大速度 60km/h
越野最大速度 45km/h
燃料載量 1600L
公路最大行程 460km
涉水深(無準備) 1.2m
潛渡深 5m
爬坡度 60%
側傾坡度 40%
垂直攀牆高 0.8m
越壕寬 2.7m
最小轉向半徑 1.76m
T-72的型號演變
型號
主要變化
T-72最初型
2A26式125mm火炮,光學測距儀,未裝側裙板,炮長紅外探照燈裝在火炮左邊。
T-72A
車體側面裝有張開式屏蔽板,探照燈裝在2A26式火炮右邊
T-72Б
(T-72B)
裝甲大幅強化,開始全部採用2A46型滑膛炮,取消炮塔右側的光學測距儀,加裝TPD-2-49型激光測距儀,換裝新的冷卻系統。
T-72Б1
(T-72B1)
首次配備反應裝甲,炮塔頂部附加25mm厚裝甲,炮塔前緣換裝新型陶瓷裝甲。1986年推出的B1型炮塔左側配備新型8聯裝煙霧彈發射器。1988年推出的B1型大量加裝反應裝甲塊,火控系統加裝新式熱成像儀,並可發射9K119炮射導彈。此外,動力裝置改用V-84型多燃料發動機,最大功率增至905馬力。
T-72AK/БK/Б1K
系上述三種車系的指揮車型,加裝無線電系統,但載彈量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