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颱風級核子彈道飛彈潛艇

世界上最大的核子潛艇是什麼?同志一定會說是蘇聯的颱風級核子彈道飛彈潛艇。它是美蘇冷戰時期西方國家的惡夢之一。

颱風級戰略核子潛艇屬蘇聯第四代核子動力彈道飛彈潛艇,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潛艇,水下排水量達25000噸。美國海軍最大的核子潛艇俄亥俄級與之相比也是小巫見大巫。颱風級核子潛艇首艇動工於1978年。1980年9月,美國偵察衛星發現這艘巨大的核子潛艇下水試航。

颱風級彈道飛彈核子潛艇艇長170米,水線長165米,寬25米,吃水11.5-13米,以龍骨至指揮台圍殼上部的高度25米。長寬比7:1,水上排水量18500噸,水下排水量25000噸。水下航速13-16節。艇的儲備浮力占水上排水量的32%。潛艇的最大下潛深度為400米。艇員編制170人,其中軍官50名,海軍準尉80名,水兵40名。

颱風級核子潛艇的艏部魚雷艙中佈置了4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和2具650毫米魚雷發射管,以便發射53-65K型熱動力反艦自導魚雷,C3T-65型和CA3T-60M型電動聲自導魚雷以及65-75型大口徑遠程主被動聯合自導和尾流自導的魚雷以及相應的火箭助推魚雷。在六個飛彈艙內佈置了20座能發射B-19彈頭系統的PCM-52型彈道飛彈的飛彈發射裝置 ,其彈重100噸,長16米,直徑2.5米,射程9000千米,帶10個分飛彈頭,各為10萬噸TNT當量。飛彈為3級固體飛彈,採用星體/慣性制導,圓概率誤差300米 ,西方的飛彈代號為SS-N-20。該艇還配備8枚針葉-1型對空飛彈作為自衛武器。

該級艇也採用雙艇體結構,但是2戈耐壓艇體並列在寬敞的非耐壓艇體內,且耐壓艇體和非耐壓艇體間有2米的距離,每個耐壓艇體的直徑為8.5-9米。蘇聯海軍之所以採用這種雙艇體結構,是由於這種艇體結構能使整個潛艇強度高,抗破壞性能好,一些西方小型反潛魚雷(324MM魚雷)對它也奈何不得。

該艇有2個魚雷倉,裝備650MM的魚雷發射管,發射65型尾流自導魚雷或SS-N-15型和SS-N-16型反潛飛彈。在指揮台圍殼前佈置2列20具SS-N-20型彈道飛彈發射裝置,所攜帶的20枚彈道飛彈全部裝在艇首,這是一種創新。它能保證潛艇在短時間內齊射多枚飛彈,飛彈連續發射的時間間隔為15秒。根據報道,在1980年10月的一次潛航中,它創造了4秒鐘齊射4發的記錄,其他彈道飛彈不具備這種能力。

該艇的指揮台結構很新穎,比荷蘭海豚字年型有所發展。這種設計思想是一次大戰時德國人發明的。其特點是指揮台圍殼的基部有一個凸出於艇身的特殊結構,能夠容納一個獨立的耐壓艙,以便佈置所有升降裝置。字型結構增強了潛艇的可靠性、不沈性以及生存能力,這也是解決大型潛艇耐壓殼體繼續增大的另一種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