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Su-27K艦載戰鬥機
Su-27K艦載多用途戰鬥機是蘇霍伊設計局推出的Su-27艦載型。由於當時蘇聯計劃研製中的四艘輕型航空母艦均無彈射裝置,而採用斜板起飛方式,因而要求該機起飛著陸時的升力要比陸基飛機提高50%。為此Su-27K採用了雙縫後緣襟翼。同時,對機翼和起落架進行了加強和防海水腐蝕處理,前起落架機輪由單輪改為雙輪。
Su-27K首架原型機(T-10K-1)於1987年8月17日在莫斯科郊外茹科夫斯基試飛基地進行艦上起落模似試驗。模擬裝置有斜板和著艦攔阻設備等。在進行了兩年的陸上模擬試飛後,1989年11月1日第二架原型機(T-10K-2)在"第比利斯"(Tbilisi)號航空母艦上(現更名為"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the Admiral of the Fleet Kuznetsov)號)上成功地完成了第一次著艦實驗。
1990年,Su-27K在共青城開始定型生產。生產型正式編號為Su-27K(T-10K-3),並于同年正式首飛。在該機的研製期間,米高揚飛機設計局不甘落後,研製出米格-29K艦載機,參加了競爭,結果Su-27K以其優勢被海軍選中為航母艦載機。從1991年開始,蘇聯海軍已接收48架Su-27K飛機,組建了飛行中隊。
Su-27K飛機與Su-27飛機在外型上的一個很大區別就是在機翼前
“長出”一對全動式前置鴨翼,提高了大迎角飛行性能。與Su-27基本型相比,Su-27K的明顯不同之處還包括縮短尾錐,將裝在座艙前正中央的紅外探測裝置移到右側,駕駛員具有更好的前方視野,而且在右側安裝了空中加油管,可由另一架帶有吊掛油箱的Su-27K來空中加油,以增大航程和續航時間。另外,最突出的就是在機尾安裝了著艦攔阻鉤和平尾可以折疊,以適應艦上使用。主要機載設備:Su-27K的座艙裝有K-36型彈射座椅,可在零高度以0-1100公里的時速安全彈射。Su-27K的脈衝多普勒雷達,可同時探測100公里範圍內10個空中或地面/海面目標,並可引導機載武器攻擊其中4個。Su-27K未來將換裝更新型的ZHUK-PH電子掃描相位陣雷達,這種全數位式多功能雷達,可探測110-150公里的地面/海面目標,並同時追蹤15個空中目標,並引導飛彈同時攻擊其中的6個。Su-27K機尾的大型尾錐內裝有後視雷達,後視雷達可探測30-50公里的雷達反射面為3平方米的目標,可在敵機逼近時自動向飛行員報警。Su-27K飛行員採用的頭盔瞄準具,可引導最新型R-73M空對空飛彈,還能引導精確制導武器對地面或海面目標進行攻擊;而且,頭盔瞄準具可使Su-27K在作戰中關閉雷達進行突然襲擊。
動力裝置:配備兩台Lyulka AL31K渦輪風扇發動機,單台推力14800公斤。
機戴武器:一門30毫米機炮。作為一種多用途的戰鬥機(戰鬥/攻擊機),Su-27K共有12個外掛點,可攜帶R-77主動雷達中程對空飛彈,R-73M近程對空飛彈、R-27ET和R-27ER遠程
對空飛彈等多種型號的先進的對空飛彈,具有超音速突防能力的Kh-31(AS-17)反艦飛彈和Kh-41空地飛彈等多種空對面飛彈和常規炸彈等。
尺寸數據
翼展: 14.7米(折疊後7.4米)
機長: 21.185米(不包括空速管)
機高: 5.9米
戰機重量
空重:17噸
最大外掛載荷約:6.5噸
正常起飛重量:29.94噸
性能數據
最大速度(11000米高空):2300千米/小時
最低速度:240千米/小時
實際飛行距離:3000千米
起飛滑跑距離(14度坡度):120米
最大過載:8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