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陸軍  九七式中戰車改

CHI-HA

 

 

 

97式中戰車改諸元:

全長 5.52m
全幅 2.33m
全高 2.28m
重量 15.8噸
乘員 4
武裝 47mm一式戰車砲一門

7.7mm97式機槍兩挺

速度 38km/h
裝甲 最厚50mm
最薄10mm

 

 

諾門汗事件中,俄國人讓日本人見識到什麼叫做戰車,而被下的驚魂落魄的日本人也知道自己引以為傲的九七式中戰車是多麼的脆弱.裝甲的薄弱使得九七式戰車成為反戰車砲的佳餚,而自己配備的57mm戰車砲卻對敵人一點效用都沒有.陸軍技術本部於是趕緊研發新型戰車以對應,但是,在沒有餘力生產新型戰車的情況下,日本人只好加速改造97式戰車,改良型的97式戰車稱為97式中戰車改,最大的改變為它改用了47倍徑47mm一式高初速戰車砲,這也使97改的重量增為16噸。1941年九月申請假制式,並於1942年四月制式採用.

在南洋戰初期97式戰車擔任了掃蕩敵方和擔任火力支援的任務。這段期間可說是97式戰車的密月期.1941年十二月八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接連攻略英屬馬來半島和美屬菲律賓群島.在馬來半島,由於英國人以"叢林戰不利於戰車作戰"為由,沒有配備多少戰車及反戰車武器,97式戰車得以橫掃千軍,無往不利.但是在菲律賓,卻碰到了強敵.美軍的M-3"輕"戰車,比97式中戰車還要輕2噸,在這裡卻成為97式戰車的強敵.最大前面裝甲44mm約是97式的1.7倍厚,足以承受97式設計不良威力不足的57mm砲攻擊,而逆過來卻以配備的37mm砲擊破97式的裝甲.這種悲劇一直到九七式改發配戰場後才得以逆轉.


然而,當美軍M-4薛曼中戰車出現後就什麼都不用說了,以日軍的標準來看,M-4簡直是一種超重裝甲戰車,而且其主砲極具威力,75mm砲在一般作戰距離一千公尺可以輕鬆的把97式戰車一砲貫穿,而九七式改必須要逼近到四百公尺才緊能擊破薛曼的側面裝甲,而實戰裡面通常是沒有這種天降的機會的.這段期間戰車教官們也只好叫砲手瞄準敵人履帶或潛望鏡等位置,進行絕望的作戰.

在美軍登陸塞班島的作戰中,日本陸軍戰車第九連隊在夜間對登陸島上的美軍展開了勇敢的夜間突襲,但在美軍M-4薛曼和火箭砲之前,全數慘遭殲滅.被打爆的97式改戰車燃起熊熊大火,成了美軍射擊的照明燈.不只是塞班島,只要是日本陸軍配置戰車的地方,比阿克島,提尼安,帛琉,呂宋,甚至硫磺島,沖繩都可以看到這種恐怖的景象.1945年二月到三月間,配備於硫磺島的戰車第二十六連隊勇敢的對敵軍施以機動反擊,卻恥辱的遭步兵的火箭彈擊破.剩下的九七式戰車以埋入地底露出砲塔當作碉堡使用,想當然爾下場只有悲淒能形容.1945年8月19日,終戰後四日,配備於占守島(位於日本本土北方)的九七式中戰車改無視於停戰命令,對上陸的蘇聯軍隊施以勇敢的反擊,結果在3日間的戰鬥中戰死約3000人,當然不用說,九七式中戰車改完全沒有戰果.

身為日本戰車中的主力,九七式戰車與九七式戰車改榮辱興替的故事正是日本陸軍機甲部隊在太平洋戰爭的寫照.

By 安國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