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1月企業號完成第二趟「魔法飛毯」航行、返回紐約港的情景,甲板上滿是歸心似箭的美國官兵。這也是企業號最後一次以本身的動力航行。
PS.「白字」代表關於企業號的記載,「黃字」代表其他重要事件。
晚年 1946年1月17日,企業號從大西洋上亞速群島載著3557名凱歸的美軍士兵回到紐約港,完成了她的第二趟「魔法飛毯」航行,而這也成為這艘名艦生涯中的最後一趟任務。隔天,企業號駛向鄰近紐約的新澤西停泊。當輪機室的官兵將鍋爐熄火時,他們可能不知道再也沒有替這些鍋爐點火的機會,因為此後企業號再也不曾以本身的動力在汪洋大海中破浪而行。接下來的12年半,企業號就一直荒廢在這個碼頭,直到被拖去拆解。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對美國軍方最大的衝擊就是:再也不用像戰時如罐頭般大量地生產飛機軍艦。此外,美國海軍在戰時以無與倫比的工業能力所累積出來、規模在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龐大艦隊頓時陷入無用武之地,承平時期根本用不著規模如此驚人的艦隊陣容,所以大批大批的艦艇退出美國海軍現役,下場包括轉入備役、拆解、供給盟國或者1946年美國在比基尼環礁試爆氫彈時用於測驗氫彈威力。就連在戰爭期間出現的愛賽克斯級航艦也大部分轉入備役,而在太平洋戰爭前就已經完工、更加老舊的企業號怎麼可能有希望繼續待在第一線呢?於是在1947年2月17日,企業號從美國海軍現役艦隊除役,轉入大西洋後備艦隊加以封存(就是閒置的意思)。1952年,隨著美國航艦分類的變更(分成「攻擊型航艦」(CVA)與「反潛型航艦」(CVS)),企業號被歸類為攻擊型航艦,因此序號就被改成CVA-6。次年,企業號隨即被變更為反潛型航艦(這種不需要與敵方主力正面交鋒的角色均由較老舊的航艦擔任),序號改為CVS-6。 在企業號靜靜地放在新澤西碼頭的日子,想永久保存這艘名艦的團體未曾停止伸出援手,他們都不希望最偉大的艦艇以報廢拆解收場。依照美國海軍的規矩,轉入備役的艦艇只要等到年限一過,她就不再屬於美國海軍,可任由其他國家購買做為艦艇,或者由民間團體出資收購,因此許多退役的美國艦艇就這樣成了永久保存的紀念艦。第一個叩關團體早在1946年就表達了保存企業號的意願,提議將企業號永久停放在紐約港;三年後,舊金山科學與工業博物館(San Francisco Museum of Science and Industry)也提出要求,希望將企業號保存在舊金山灣裡。不過這些行動都以失敗收場,原因都一樣:美國海軍拒絕提供讓企業號進行永久保存工程以及日後維修的經費。雖然許多保存企業號的努力都以失敗告終,但是企業號並沒有完全被世人與昔日的戰友們遺忘。1954年,由曾在二次大戰中與企業號同生共死的海軍官兵組成的「企業號協會」(USS Enterprise CV-6 Association,至今仍然存在,本紀念艦右方超連結列中「CV6.ORG」便是該協會的網頁)在芝加哥展開第一次聚會;1956年,曾在聖塔克魯茲海戰中讓將旗高高飄揚在企業號主桅上的金凱德上將,在企業號的甲板上舉行退休儀式。
最後一程 企業號保存協會的努力終告失敗,企業號被拖船緩緩地拖向生命的終點。攝於1958年8月21日,背景為紐約市與布魯克林大橋。此時企業號的桅杆已經被拆卸橫放在甲板上。
隨著時間流逝,企業號必須面對的現實終於來了。1956年10月2日,美國海軍將企業號從後備艦隊中除名,代表企業號從美國海軍永久除役而且不再被美國海軍保存了;如果沒有人順利接手,她的下場就是拆解出售,這是許多當年與之共同創造歷史的海軍官兵所最不願意見到的。此外,當年曾與企業號並肩奮戰的戰鬥艦北卡羅來納號、南達科他號和華盛頓號,也和企業號列在同一張永久除役清單上。企業號協會請到當年曾駕著與該艦攜手創造歷史的海爾賽上將擔任該協會主席,開始奔走努力並發起宣傳與募款,希望能讓一代名艦永垂不朽。海爾賽上將向新聞界表示:「當年我與這艘軍艦一直相處得很好,因此我希望能夠使企業號繼續留存下來」。經過多方努力,企業號協會成功地在1957年初與美國海軍達成協議:美國海軍繼續保留企業號六個月,而企業號協會在這段期間內便設法籌募至少200萬美元作為將企業號改裝成永久紀念艦的經費,然後將企業號永遠保存在美國首都華聖頓特區的港口。海爾賽上將雖然已經七十多歲,不過仍在這段期間四處奔走,一如當年他在戰場上一樣地熱情、盡力。他還在1957年夏天到華聖頓拜訪國會議員,希望能立法讓企業號永遠停泊在美國海軍基地,當作一個博物館。不過早就到退休年紀的海爾賽在為保存企業號而努力奮鬥時由於太過辛勞,使他在該年7月底得了輕微中風,經過醫生治療才逐漸好轉。在醫生的規定之下,海爾賽再也不能積極參與這項活動,只能擔任榮譽會長,不過海爾賽直到1957年年底才完全退出企業號協會,不再過問企業號的事情。 不幸的是,當時美國社會普遍想要忘記這場慘烈的戰爭,將注意力轉移到未來、太空探索等方面,所以六個月過去後企業號協會無法籌足兩百萬元。屈服於現實,企業號協會與美國海軍達成協議,承認保存企業號的行動失敗並宣告放棄,讓美國海軍將該艦解體;而美國海軍則承諾將正在計畫中的第一艘核子動力航空母艦命名為「企業號」,並資助企業號協會10000美元來交換將「企業號」的名字提在美國海軍陸戰隊位於安那波里斯的基地的電梯塔上以及把企業號那極有特色的三角桅裝在該電梯塔頂端,此外並將企業號上任何適合作為紀念物的部件捐贈給企業號協會。除了將企業號的桅杆裝在電梯塔上的計畫告吹之外,其他承諾都兌現了。1958年7月1日,企業號正式出售,交由船廠拆解。與企業號一同永久除役的艦艇中,僅有北卡羅來納號有幸被保存。 包括海爾賽上將在內,許多曾在企業號上服役的官兵對這個結局都感到非常憤怒與痛心,他們對於未能保存二戰中最偉大的美國艦艇非常不解。對於這些與企業號生死與共的戰友們而言,如此活躍、富有戰鬥精神、奮鬥不懈而且戰運強盛的艦艇已經不只是鋼鐵軀體了,他們早就結合為在感情上不可分割的共同體,對於企業號投注無比的尊敬。以下為引用自企業號協會網站的文字: 企業號是一件屬於全美國的重要歷史珍寶,未能保存她是個非常不幸的結果。企業號是目前剩下唯一一艘陪伴美國海軍從開戰直到勝利的航艦(另一艘薩拉脫加號已經在1946年的美國氫彈試爆中被摧毀於比基尼環礁海面)、唯一一艘曾以珍珠港為基地不斷奮鬥的航艦、唯一一艘曾參與中途島海戰與瓜達康那爾血戰的倖存航艦,企業號的成就完全足以與幾艘歷史上最偉大軍艦如勝利號(HMS Victory,1805年英國皇家海軍在特拉法加海戰中那爾遜元帥的旗艦)、星座號(USS Constellation)、憲法號(USS Constitution)(後兩者是美國建國初期的海軍艦艇,以上三者都是帆船)並列。
有些曾在企業號上服役的官兵反而不同意保存企業號。他們認為與其把企業號改裝成動也不動的博物館,還不如讓她當年在沙場上馳騁的英姿永遠美好地存留在老兵的回憶裡。
不過也有部分曾在企業號上服役的人認為,讓企業號變成一艘動都不動的「觀光景點」、讓嬉鬧的遊客恣意進出等於是對這艘名艦的褻瀆,還不如讓她馳騁於戰場的英姿永遠存留在曾經與她同甘共苦的船員們的記憶裡。曾在企業號上服役的Alvin Kernan先生就是持此種看法的人,他於"Crossing The Line"中如此說道: 「我不敢設想她(企業號)荒廢在偏僻碼頭邊被當作賺錢工具,被一大批對她毫無真實情感的觀光客踐踏蹂躪。與其淪落至此,還不如讓以往她擁有完全生命的美好英姿──32節高速航行時艦體發出的顫抖、戰機咆哮升空降落、防空砲火熾烈作響、急轉彎閃避炸彈時幾乎讓飛行甲板碰到海面的劇烈傾斜──永遠存留在曾與她並肩奮戰的戰友心中。」
曾在企業號上服役的William H. Ray,神情凝重地注視著昔日同生共死的夥伴被支解。
無論如何,從大戰開始到結束幾乎全程參與、多次給予日本迎頭痛擊、一度成為太平洋上美軍唯一一艘航艦、曾被神風特攻隊撞擊、累積無數功勳的一代名艦企業號,或稱"Big E"、"the Galloping Ghost",在1958年7月1日出售,被拖往新澤西解體。到1960年3月,她那巍峨的身軀已經蕩然無存,只留下船鐘、錨、艦尾艦名牌等遺物分別展示於全美數個地點,使後人還能憑藉著一點東西來聯想當年她的英姿。
接續光榮的傳統 美國海軍現役的CVN-65企業號,是美國第一艘核子動力航艦。
雖然二次大戰中的企業號消失了,但是這個光榮的艦名仍傳承了下去。前面曾提過,在太平洋戰場上馳騁的CV-6企業號,已經是這個艦名第七度被採用了;而在CV-6企業號精彩的生命歷程之後,這個艦名的價值與光榮更是往上翻了好幾倍。如果美國海軍中沒有艘「企業號」,恐怕許多人是不會同意的。1961年,美國海軍史上第一艘核子動力航空母艦──標準排水量達75000ton的企業號(CVN-65)服役成軍(遺憾的是,海爾賽上將已於1959年逝世,無緣見到新企業號的壯盛軍容),成為美國海軍中新的"Big E",比上一代"Big E"大三倍,其戰鬥力與續航力也不是後者所能想像的。新企業號一直保有全世界排水量最大作戰艦艇的殊榮,直到1975年噸位略勝一籌的尼米茲級核子動力航空母艦陸續投入服役為止。 此外,由於CV-6企業號締造的光榮事蹟,使得這個艦名還受到軍方以外的青睞,最著名的就是從1966年至今未曾間斷的美國科幻電視/電影系列"STAR TREK"(筆者也是影迷之一 ^^),影集中就是描寫著百年來承載著「企業號」這個艦名的數艘星際航艦在宇宙中的英勇事蹟。此外,美國太空總署建造的第一艘實驗性太空梭也命名為「企業號」(本來預定命名為「憲法號」,但由於大批STAR TREK影迷寫信至白宮要求將其改名為「企業號」,美國政府便順應「迷」情),該機於1976年亮相,用於進行太空梭重返地面時的測試,操作方式乃由波音747釋放至高空然後在機場降落。除了美國海軍在用「企業號」這個名字外,別忘了這個名字乃是源於英國海軍,現在英國海軍也有艘海洋研究船被命名為「企業號」(HMS Enterprsie),屬於回聲級(Echo class),於2002年4月下水。
實驗性的企業號太空梭正由NASA的波音747上放下,進行降落測試。 在著名的科幻影集"Star Trek"中,歷代的星艦企業號也締造了輝煌的記錄。
CVN-65企業號目前仍在服役,已經在海疆上代表美國強大國勢超過40年,而她的預計使用時間為50年。在這艘企業號服役的漫長歲月裡,先後曾參與60年代的古巴飛彈危機、70年代的越戰以及美蘇冷戰等,一如其前輩般忠實地守護著新大陸建立的霸權;冷戰結束後,企業號也奔波於中東等地的地區衝突點,而在2001年9月11日美國遭到大規模恐怖攻擊時,剛剛準備從中東海域返國的企業號立刻留守原地,在往後對阿富汗恐怖份子展開迎頭痛擊。等到CVN-65企業號除役之後,相信一定還會有別的新造艦艇被賦予這個光榮的名稱。但願美國海軍的骨幹勢力中,永遠會有一艘重要的艦艇承受著「企業號」這個名字的光榮、傳統與責任,一直流傳下去!
後記 美國雖然堪稱最會保存除役軍艦的國家,但是有不少應該保存下來的軍艦都沒保存到,這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議且令人打抱不平的事。以CV-6企業號、北卡羅來納號(BB-55)、華聖頓號(BB-56)、南達科他號(BB-57)這批在1956年從美國海軍中除名的艦艇為例,企業號的功勳無須贅述,其他三艘是美國在太平洋戰爭期間完工的第一批新戰鬥艦,南達科他號曾在聖塔克魯茲海戰中痛宰日本機隊,華聖頓號更是唯一一艘有機會與日本戰鬥艦正面交火並大獲全勝的美國戰鬥艦,所以這批一同永久除役的艦艇實在是深具歷史價值;結果呢?只有戰功在上述四艦中敬陪末座的北卡羅來納號(BB-55)倖存;此外,另外還有一艘戰鬥艦阿拉巴馬號(BB-60)被保存了下來,在二戰期間同樣功績平平。保存北卡羅來納號與阿拉巴馬號的分別是北卡以及阿拉巴馬州,保存的理由是「艦名與州名相同」。對於價值較高的華聖頓號(BB-56)與南達科他號(BB-57)竟然都被拖去拆了,這讓不少美國老水兵氣結。北卡羅來納號與阿拉巴馬號打日本飛機有南達科他號犀利嗎?打日本戰艦比得過華盛頓號嗎?在航空母艦方面,有四艘二次大戰時代建造的愛賽克斯級最後成為紀念艦,分別是約克鎮號(CV-10)、無畏號(CV-11)、大黃蜂號(CV-12)與列克星敦號(CV-16),她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功績根本不可能跟企業號相提並論(無畏號倒是持有一項記錄──在空襲中受創次數最多),而且在整個服役生涯中(有的參與之後的韓戰、越戰)累積的戰星獎章數目也無法追平企業號。筆者認為她們被保存的原因除了活躍於歷年的多次戰爭、服役時間長久等等之外,多少帶有些移情作用──為了紀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就完工、於1942年相繼沈沒的三艘航艦列克星敦號(CV-2)、約克鎮號(CV-5)、大黃蜂號(CV-8)。 這並不是說上述艦艇浪得虛名不值得保存,但一些沒有受到公平待遇的名艦的確是委屈了;更令人不滿的是當時美國海軍對幾個企圖保存企業號的團體可說是小氣到家,一點都不看在這艘名艦的份上多通融一點 。不過這一切恐怕都要歸咎於美國國會議員們藉著戰爭結束而狂砍軍方與政府預算的緣故吧!因此企業號、華聖頓號、薩拉脫加號等較早永久除役的艦艇就全軍覆沒了。又過了數十年當前述幾艘愛賽克斯級永久除名時,美國政府的經費顯然比二戰結束時充裕得多 ,自然也能保存更多的艦艇。企業號只好怪自己「死」不逢時! 在人類過去的歷史中,不太可能找到一艘在功績、戰運、傳奇、地位等方面都驚人到能與CV-6企業號相提並論的艦艇,在未來的歷史中也很難再出現。也許現在這艘CVN-65企業號退役以後也會因為移情作用(或基於「第一艘核子動力航艦」、「第一艘服勤滿50年的航艦」等理由)而被保存下來,但是絕對無法彌補未保存CV-6企業號造成的缺憾,因為她(CV-6)如同她的序號般,是獨一無二、無可代替的!無論如何,當年為保存企業號而盡心盡力的所有個人與團體 都值得被紀念,雖然他們的行動並沒有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