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號檔案

      

 
USS Enterprise CV-6

級別 約克鎮級(Yorktown class)(第二艘)
建造廠 New Port News shipsuard
  完工時 1943年大改裝後
排水量(ton) 標準19800

滿載25500

 

標準21000

滿載32060

 

長度(不含飛行甲板)(m) 231.95
長度(含飛行甲板)(m) 248.38 253.58
寬度(含飛行甲板)(m) 33.90 35.34
吃水(m) 25.90 30.46
動力系統/軸馬力 Babcock & Wilcox 400psi蒸汽鍋爐 X 9

排檔蒸汽渦輪 X 4

120000

四軸

極速(節) 32.5
續航力(浬) 7900(20節)
人員 平時1889

戰時2919

搭載機數量 一般80~90

最大97

飛行甲板裝備 升降機X3  

H-1彈射器X3(最初)

H4-C彈射器X2(1943年翻修後)

姊妹艦 約克鎮號(USS Yorktown CV-5)

大黃蜂號(USS Hornet CV-8)

累積功勳 美國頒發:

總統特別表揚(Presidential Unit Citation)(美國航艦部隊第一次)

海軍特別表揚(Navy Unit Commendation)

20枚戰星獎章(battle star)

英國頒發:

英國海軍總部長三角旗(Admiralty Pennant)(美國海軍史上第一次,到目前為止也是唯一一次)

備註 1934.7.16安放龍骨

1936.8.3下水

1938.5.12服役

1943.7月~10月進行大改裝

1947.2.17退出現役

1952.10.1改歸類為攻擊型航艦(CVA-6)

1953.8.8改歸類為反潛型航艦(CVS-6)

1956.10.2永久除役

1958.7.1出售,拆解

線圖欣賞

1938年企業號剛服役的狀態。注意艦島前部頂端與艦島末端上方(煙囪後方)各有一具MK-33防空射控系統。

1942年下半的企業號。與服役之初的狀態相比,側舷一些封閉起來的開口處都改為開放式,高架的三角桅頂端在1942年初新增一具CXAM-1大型長程對空搜索雷達。此外,艦上增加了許多20mm與40mm防空機砲,而每具MK-33防空射控系統上則各加裝一具MK-4射控雷達。

1943年年底大改裝完成的企業號,防空砲火與雷達設備進一步充實並現代化,飛行甲板尺寸擴大,上層結構也經過現代化改建。三角桅頂的瞭望塔體積經過擴充,塔頂前端安裝一具長程對空搜索雷達,塔頂後方則裝設另一具較小的雷達;此外在煙囪上方新增一個桅杆,上面裝有一具雷達。注意原本的兩具MK-33防空射控系統都被新的MK-37(其頂部也有一具MK-4射控雷達)取代,兩者外型有所區別。直到二次大戰結束,企業號都維持此種構型。

 

防空火砲

年份 5吋38倍徑MK-12高平兩用艦砲  0.5吋白朗寧M-2防空機槍 1.1吋MK-1 75倍徑防空加農砲 20mm奧力崗單管防空機砲 40mm波佛斯防空加農砲
1938.5~1938.10 單管8門

1938.10~1941.10  單管24門 四聯裝4座

 

1941.10~1942.2  單管24門以上
1942.2~1942.4  數量不明 數量不明
1942.4~1942.7  數量不明(最終全數拆除) 單管32門
1942.7~1942.9 四聯裝5座 單管40門
1942.10~1942.11  四聯裝1座(最終全數拆除) 單管44門 四聯裝4座
1942.11~1943.10 單管46門 四聯裝4座
1943.10~1945.8 單管50門 雙聯裝8座

四聯裝6座

1945.9~1947.2 雙聯裝16座 雙聯裝8座

四聯裝11座

此照片攝於1942年11月,此時企業號的艦島、桅杆上已經有不少雷達裝置了。其中FD是加裝MK-4射控雷達的MK-33防空射控系統(前後各一座),SG與SG-1為平面搜索雷達,CXAM-1為長程對空搜索雷達。

 

前言

企業號(USS Enterprise CV-6)是三艘約克鎮級(Yorktown class)航空母艦的第二艘。根據1921年的華盛頓裁軍條約,美國海軍可擁有總噸位135000ton的航空母艦。1922年,美國海軍史上第一艘航空母艦──由11000ton級運煤船木星號(USS Jupiter)改裝而來的蘭格雷號(USS Langley CV-1)完成,隨後是兩艘原本預定為戰鬥巡洋艦、開始建造後因為華聖頓裁軍條約而變更為航空母艦的列克星敦號(USS Lexington CV-2)薩拉脫加號(USS Saratoga CV-3),這兩艦與日本的空母赤城號加賀號並列為世界四艘最大航空母艦。緊接下來的遊騎兵號(USS Ranger CV-4)在1933年下水,是美國海軍第一艘全新設計的道地航空母艦。接著,美國計畫建造兩艘兩萬噸級的航空母艦,填補裁軍條約中美國還剩下的55000ton航空母艦配額,這就是兩艘約克鎮級航空母艦──約克鎮號(USS Yorktown CV-5)企業號。隨後,美國又建造了堪稱縮小版約克鎮級胡蜂號航艦(USS Wasp CV-7),以填補美國在裁軍條約中航艦配額還剩的零頭。隨著1936年12月31日華盛頓條約效力終止而且日本宣布不再續約後,美國又緊急建造了一艘約克鎮級航艦,此即為大黃蜂號(USS Hornet CV-8),於開戰前夕的1941年10月20日服役。

 

艦體設計

由於在設計之初就是航空母艦,而且融合了之前美國幾種航艦在設計與操作上的經驗,因此約克鎮鎮的整體性能與效能等都較其前輩──由別的艦種改裝而來的列克星敦級更佳。雖然約克鎮級的尺寸與排水量低於列克星敦級,但卻能搭載相同數量的艦載機以及比列克星敦級多30%的艦載機用燃油,這意味著約克鎮級擁有更佳的效率以及持久戰力,更不會遇到一些改造型航艦特有的問題(如復原性、穩定性、操控性等)。當然,從一開始就設計成航空母艦的約克鎮級在防護能力上不可能比得過由戰鬥巡洋艦改造的列克星敦級約克頓級美國海軍第一種採用「島嶼型」上層結構的航艦,所謂的「島嶼型」就是將艦島與煙囪完全融合於同一結構。之前的列克星敦級雖然也將艦島與煙囪結合一起,但是並未完全地整合。承襲美國航艦運用的思想,為了減輕重量以增加艦載機的搭載數目,約克鎮級並不強調以重甲厚鍇的方式來增加防護能力,飛行甲板並未鋪設裝甲,而且採用防禦力較薄弱但是能容納更多飛機的開放式機庫(機庫、飛行甲板不屬於艦體結構的一部份,而是加蓋於艦體之上的構造物)設計。相形之下,英國航艦就比美、日的航艦更重視防護設計,都擁有裝甲飛行甲板與防護能力較好的封閉式機庫(機庫為艦體結構內的一部份)等設計,但是搭載機數量就比較低(封閉式機庫最多只能達到全艦長的2/3,低於開放式機庫),這在以攻勢思想為主的美國航艦部隊是不受歡迎的。包括約克頓級在內的早期美製航艦的飛行甲板上均鋪設一層木製表面,以降低飛機著艦時施於甲板的壓力強度,避免飛行甲板表面受損,此外也有防滑與隔熱之功能。不過木板有易燃、不耐用等缺點,因此二戰後期建造的美國航艦便改採由乳膠、混凝土與金屬粉末構成的飛行甲板表面構造。

 

防護能力

雖然飛行甲板沒有裝甲,卻不意味約克鎮級就如同日本零式戰鬥機為了追求作戰能力而徹底犧牲防護性能,有如紙糊一般脆弱;相反的,約克鎮級航艦擁有極為出色的防火能力、抵抗戰損能力與損管系統,加上美國海軍本來就非常重視損害管制作業,這使得三艘本級艦在太平洋戰爭中表現的都極為頑強,例如中途島海戰中約克鎮號在第一次被擊傷的兩小時候就修復了大部分破壞並繼續以18節的速度航行,讓日機群再度攻擊約克鎮號時還以為這是一艘先前未受攻擊的航艦。之後雖然約克鎮號被魚雷擊癱並棄艦,但是災情仍可控制,要不是日本潛艦再來一擊,約克鎮號大概就被順利地拖回美國修復。在聖塔克魯茲海戰中,大黃蜂號遭受了空前猛烈的攻擊,身中大量炸彈、魚雷與數架日本飛機,後來美軍要將其擊沈時居然遲遲無法如願,直到後來日艦隊趕到以93式氧動力長矛魚雷加以攻擊,大黃蜂號才在四小時後緩緩沈沒了。至於企業號的經歷則無須贅述,在聖塔克魯茲海戰中遭受一波接著一波的攻擊時還繼續與敵機戰鬥,一面搶修破壞讓艦載機降落,之後更無暇修復損傷,帶傷繼續在瓜島海域與日本海軍周旋並立下輝煌戰功。之後在1945年屢次遭受神風特攻隊的攻擊,也未能危及這艘航艦的生命。因此美國航艦的設計哲學應該被詮釋為:戰鬥力、艦載機數為第一優先,直接的防護抗擊設計如果會與戰鬥力抵觸時必須有所犧牲,但是在允許的範圍內則盡量滿足。此外,美國航艦為增加存活性的考量非常全面,不光是侷限於直接用來降低破壞的裝甲而已,還包括艦體的規劃、火災的防止、損壞的控制與人員的訓練等。所以美國航艦不具備會降低載機數的重裝甲與裝甲飛行甲板,但是在不至於影響戰鬥力的範圍內則極端重視,例如艦內油槽油路的配置、水密隔艙、消防損管系統等都經過精心設計,艦體也擁有適當的裝甲;此外美國航艦人員精確紮實的損管訓練更是確保美國航艦存活率的最重要「保單」,讓美國航艦在太平洋戰爭中屢屢通過嚴峻考驗。總而言之一句話:美國航艦是靠著損管生存下來的,而不是厚重的裝甲。反觀日本在二戰時期的空母大鳳號信濃號雖然極端重視裝甲防護,但都由於損管作業的不良而冤枉沈沒。總之,二戰美國航艦雖然非堅不可摧,沒有裝甲飛行甲板使得戰爭後期面對神風特攻隊時付出慘痛代價;但歸功於周密的安全設計與精良的人員訓練,美國航艦遭遇重大破壞後多半能化險為夷。如果美國航艦像英國航艦般寧可犧牲艦載機數而將艦體防禦放在第一,則在整場戰爭期間所發揮的戰鬥力與作戰效率恐怕會大打折扣,是否划算就值得商榷了。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約克鎮號大黃蜂號的癱瘓與沈沒都跟魚雷有關──約克鎮號在第二次遭到日機攻擊時中的乃是魚雷,就無法像先前被炸彈擊中時能恢復戰力,後來該艦更是被潛艦魚雷擊沈的。大黃蜂號也一樣,中雷之後海水便灌進鍋爐艙導致整艘船艦停擺。至於企業號則從來沒有吃過一枚魚雷,不禁令人猜想假如企業號也被魚雷命中的話後果將如何。不過在1943年的大翻修中,企業號水線以下的艦體加裝了涵蓋全艦長度3/4的魚雷防護層,因此其對魚雷的防護能力肯定有所提升。值得一提的是,約克鎮級的操控性與靈活度都相當不錯,遠勝於龐大笨重的列克星敦級,屢次在閃避日機空襲時做高速急轉彎,轉彎時艦體傾斜到連甲板上的飛機都掉到海裡了。這大概就是為什麼企業號在聖塔克魯茲海戰中能夠一口氣躲掉九枚日機射來的魚雷吧!

 

艦載機

艦載機方面,約克鎮級的原始設計乃搭載四個艦載機中隊共72架飛機,外加9架左右的預備機。在戰爭中隨著艦載機大隊編制上的改變以及戰場情況等,企業號艦載機的數目便有所增減,顛峰期為1942年下半至1943年初戰況吃緊的所羅門戰役期間,總共有87架飛機(不含預備機);到了1945年則由於成為夜間航艦而降至55架(不含預備機)。由於艦載機數量與機種已經在企業號航空兵力編制的部分有所敘述,因此不再多提。

飛行甲板裝備方面,最初約克鎮級除了在飛行甲板前端裝有兩具H-1油壓彈射器之外,在機庫內亦裝有一具H-1彈射器。H-1是在1934年開發出來的,可將2.5噸重的物體以40英里的時速彈射出去。機庫內彈射器的安裝方向與艦體中心線垂直,使得必要時艦載機在機庫內就可從靠近艦首的側舷開口彈射升空。不過實戰證明機庫彈射器的實用性不高,因此企業號在1943年的大翻修中將機庫內的彈射器拆除。此外,在這次大翻修中,飛行甲板前端的H-1被換成兩具新的H4-C彈射器,此型彈射器的長度由H-1的55英尺(16.76m)增為73英尺(22.25m),彈射能力增強,可將7.2噸重的物體以時速74英里彈射出去,能更有效地操作美國在1942、43年間陸續推出的TBF、F-6F、SB-2C等更為沈重的新艦載機。升降機方面,約克鎮級擁有三具甲板升降機,分別位於飛行甲板前段、艦身中段偏後以及飛行甲板後段,三具升降機差不多都位於艦體中心線上。

 

雷達與防空武器

防空裝備部分,企業號在完工之初擁有8門單管5吋38倍徑MK-12高平兩用艦砲,採用藉由人力轉動的MK-30 Mod0開放式砲塔。MK-12五吋艦砲是美國艦艇廣泛採用的制式武器,終企業號一生都裝備八門MK-12而從未有增減。服役之後,企業號隨即追加了24門M-2 0.5吋防空機槍與4座美製MK-1四聯裝1.1吋(28mm)防空砲(使用電動旋轉基座)以充實防空火力。此時企業號的防空火力並不理想──0.5吋機槍防空火力不足,1.1吋防空砲容易卡彈、過熱而且僅有接觸引信彈藥,而此時的五吋艦砲同樣也僅有接觸引信砲彈,唯有在砲彈直接擊中目標時才會爆炸。在這個階段,企業號的防空砲火必須等到敵機接近至完成投彈後才可能將其有效摧毀。在服役之初,企業號使用兩具MK-33防空砲火射控系統,分別裝設於艦島前部頂端與艦島末端上方(煙囪後方)。

 

企業號的MK-12單管五吋高平兩用艦砲。經過1943年的升級之後,此砲的旋轉基座可由新的MK-37防空射控系統直接連動,自動轉向目標。

最初企業號使用的1.1吋四聯裝防空砲。此種火砲後來都被性能更佳的波佛斯40mm防空機砲取代。

企業號最初配備的0.5吋防空機槍,後來都被奧力崗20mm防空機砲取代。

 

在1942年初,美國艦艇陸續加裝長程對空搜索雷達,如此便能及早發現日本機群而派出戰機升空攔截,減少被偷襲的機會;而同一時期的日本艦艇則無此種裝備。此項優勢對於1942年數場激烈的海空戰鬥頗有幫助,有效地加強了美國航艦的存活率。例如在中途島海戰中,美國航艦利用本身雷達及早發現來襲的日本飛機,而派出戰鬥機升空攔截。同樣在1942年初,企業號開始以奧力崗(Oerlikon)20mm單管防空機砲取代M-2 0.5吋防空機槍,防空火力遂獲得有效的加強。在東所羅門海戰與聖塔克魯茲海戰中,企業號的20mm防空機砲展現了強大的威力,雖然兩戰役中企業號都被日機炸彈直接命中,但是很清楚地為數不少的敵機被擊落了(不過在東所羅門海戰中,企業號的MK-33防空射控系統在緊要關頭發生故障,結果艦上防空砲火只好各自以目視接戰,降低了命中率)。尤其在聖塔克魯茲海戰中,企業號的頭號護航者──戰鬥艦南達科他號上設有一百多門新型40mm波佛斯(Bofors)重型防空機砲,加上大黃蜂號與其他艦隻的防空火力,將來襲日機打得落花流水,日本在中途島海戰之後剩餘的精銳飛行員幾乎都在此役中喪生於美艦的防空砲火之下。不過20mm機砲威力雖強,射程還是不太夠,無法在敵機投彈之前將其有效摧毀。因此在聖塔克魯茲海戰結束後企業號回到努美阿做局部整修時,便開始以新的雙聯裝與四聯裝40mm波佛斯防空機砲(使用電動旋轉基座)取代原有的四聯裝1.1吋MK-1防空砲,此種火砲威力強大,性能與可靠度遠勝過1.1吋MK-1防空砲。此外在聖塔克魯茲海戰前,企業號在MK-33防空射控系統上加裝一具MK-4防空射控雷達,可提供目標的資料給五吋高射砲參考。

 

企業號在1942年陸續以20mm奧力崗單管防空機砲取代原有的0.5吋防空機槍,雖然殺傷力大但射程仍嫌不足。

企業號在1942年年底陸續換裝波佛斯40mm防空機砲,比起原來的美製1.1吋防空砲性能更佳且更可靠,威力強大,在戰爭後期成為美國艦艇的主要防空武器之一。

 

在1943年企業號返國進行大翻修與現代化工程時,企業號的雷達裝備與防空武器經過大規模的升級。雷達方面,企業號換裝了新型的長程防空雷達,此外並增加數具其他雷達。除了主桅杆上的雷達天線數增加之外,企業號的煙囪結構也新增一個小型桅杆來安裝雷達。防空射控系統方面,企業號以附有一具MK-4射控雷達的MK-37(此系統亦被新造的愛賽克斯級航空母艦使用)取代原本的MK-33。原先的八門MK-12單管五吋砲雖然保留,但是砲塔升級為電動轉動的MK-30 Mod33(仍為開放式設計)。此種新砲塔最大的特色在於其電動轉動系統與MK-37防空射控系統連結,MK-37可自動控制五吋砲調好方位與仰角以對準目標,如此便大大地提升了反應速率與砲火精確度。至於企業號最初的1.1吋高射砲─0.5吋機槍的組合則就此徹底消失了,完全轉變成波佛斯40mm機砲─奧力崗20mm機砲的搭配,防空火力較原先增加數倍。此外,供MK-12五吋艦砲使用的感應式近炸引信(AAVT)砲彈在1943年春進入美國海軍服役,砲彈的主動式電磁波偵測器接觸到目標就會引爆,如此砲彈的碎片就能同時殺傷許多敵機,而不像以往接觸引信只能「一個蘿蔔一個坑」,如此便使美國艦艇的防空能力有飛越式的成長。因此包括企業號在內的美國作戰艦艇在1943年底以後的各戰役中便以猛烈的防空砲火、先進的雷達射控指揮與殺傷力強大的近炸引信砲彈「熱烈歡迎」來襲的日機,使得技術已經江河日下的日本飛行員蒙受空前巨大的損失。不過,面對從1944年末起成為美國艦隊惡夢的神風特攻隊,美國艦隊就算一再加強防空火力,也不一定每次都能抵擋恐怖的自殺機撞擊。

 

(註:各項武器的性能諸元請參照太平洋戰爭博物館兵器館)

 

艦載機數量的追加、新機種的引進(1943年陸續出現的幾種新艦載機的重量都較其前輩更大)與加強防空砲火等都會導致艦體上部重量的成長,會減低艦體的復原性,這項問題在中雷時將特別明顯。此外,追加的艦載機與防空砲火都需要人操作,產生的另一個問題就是艦上人員編制超出艦艇原始設計的住艙空間,導致艦上人員居住環境過於擁擠,生活品質大受影響。這些問題普遍發生在戰爭後期的美國航艦上,不過企業號攜帶明顯超量艦載機的時期僅限於戰況吃緊的1942年中至1943年中,因此這些問題應該不如愛賽克斯級來得嚴重。

 

結語

約克鎮級是早期大型航空母艦的經典之作之一,其設計非常理想,各艦的作戰表現足以被稱為「傳奇」,不過在實戰中被證明其防護能力尚有一些改進空間,而且其戰機搭載量略嫌不足。延續約克鎮級的經驗與設計理念,並融合在1942年間數場航艦作戰所獲得的寶貴教訓,美國設計了排水量更大的愛賽克斯級快速航空母艦,不僅搭載機數量居於美日雙方參戰航艦之冠(初始設計為搭載五個中隊,共91架常備機以及9架預備機,在戰爭期間搭載機數更突破一百大關),而且消防損管與承受戰損的能力比約克鎮級更加出色。愛賽克斯級從1942年年底起陸續成軍,接下來源源不絕地大量建造,成為戰爭中期以後美國航艦部隊雄厚實力的骨幹以及壓倒日本海軍的最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