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第三帝國陸軍二號戰車A/B/C型

Panzerkampfwagen II Sd. Kfz. 121  Ausf A/B/C

二號戰車A型是第一款大量生產的型號。注意其車體前方尚未加裝箱型的裝甲。

 

諸元(二號戰車A型)

全長 4.81m
全幅 2.28m
全高 2.02m
全備重 8.9噸
乘員 3名
引擎 梅巴赫HL62TRM直列6汽缸液冷氣油引擎
最大出力 140hp
最高速度 40km/h
武裝 20mm55倍徑機砲KwK30一門,備彈量180發
7.92mm MG34同軸機關槍一挺 ,備彈量2250發

 

裝甲資料

裝甲部位 厚度(mm) 裝甲角度(degree)
砲塔前部 15 圓弧
砲塔側部 15 68
砲塔後部 15 68
砲塔頂部 10 0
車體上部前面 15 81
車體上部側面 15 90
車體上部後面 15 81
車體上部頂面 10 0
車體下部前面 15 圓弧
車體下部側面 15 90
車體下部後面 15 84

 

主砲諸元(KwK30 20mm戰車砲)
*針對傾角零度之裝甲

距離(m) 穿甲彈裝甲貫通力(mm)
100 40
200 38
300 36
400 33
500 31
600 29
700 27
800 24
900 -

 

   在德國完成一號戰車的開發後,便準備開始進行新一代主力戰車的設計, 這輛主力戰車就是日後的三號戰車,但是,從一號戰車到三號戰車間的技術等級差異頗大,無法在短期內快速完成 其設計與製造,於是德軍決定先設計一種技術等級較低層但能儘快完成的戰車以接替戰力,除了能填補從一號戰車到真正的主力戰車 發展完成前的戰力空隙,也能給戰車兵一個過渡的訓練過程。畢竟一號戰車只裝有兩挺機槍,連一門真正能算是砲的武裝都沒有,總不能只訓練戰車兵使用機槍吧!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軍方於1932年開始構想一輛接續一號戰車地位的新型戰車,此款戰車將擁有超過一號戰車等級的武裝-至少是一門真正的砲,在完成後 這型新戰車能取代一號戰車原有的位置,將來當真正的主力戰車研發成功後,這款車也能擔任一個輔助戰鬥的角色。

  1934年七月,德國兵器局(Waffenamt)向克魯伯、亨謝爾、MAN三家公司發布這款新戰車的設計要求,其內容包括10噸以內的戰鬥重量、裝備20mm機砲以及一挺7.92機槍作為武裝,為了隱匿情報起見,本車被冠以Las100(Landwirtschaftlicher Schlepper)農業牽引車的代號以擾人視聽。三家公司的原型在1935年春相繼完成,其中最早的是克魯伯公司,該公司的原型車是以一號戰車為基本加以修改,擁有一個裝備 一門20mm機砲的新砲塔。另外兩家廠商-亨謝爾以及MAN都只完成了車身的原型,並未完成搭載砲塔的設計。兵器局在衡量這些原型車的發展可能性後,決定選擇MAN的車身,因為他的長度最長,有足夠的裕度可供將來繼續發展。在決定發展方向後,開始分配研發工作,MAN當然是負責車身,戴姆勒.賓士 則是負責砲塔,另外,也有布列斯勞的FAMO公司、布倫斯韋克(Brunswick)的MIAG公司等企業參加開發的工作。

  研發過程十分順利,1935年末,第一輛軟鋼製的原型車出廠,並且完成了十輛最早的試作生產型,當時稱作1/Las100戰車,不久後,本車被賦予正式名稱為PanzerKampfwagen II(2cm)SdKfz.121 Ausf.a1,也就是二號戰車a1型。a1型跟日後的生產型大致上相同,較大的差距在於他那出於MAN公司的懸吊系統,車側六個小路輪中兩個兩個以懸臂結合成一組再加以彈簧避震,惰輪在後,驅動輪在前。本車重量7.6噸,引擎使用的是梅巴赫HL57TR直列六缸汽油引擎,出力130馬力,齒輪箱使用的是ZF公司的SSG45變速箱,擁有前進六檔、後退一檔的變速功能。在武裝方面,本車採用了一門20mm機砲作為主砲,這門20mm機砲(KwK30)乃是防空用的2cm Flak30的車載版,另外,在砲塔上也裝備了一挺泛用的7.92mm MG34機槍,主砲跟機槍平行配置在一個略偏左的砲塔裡,機砲在左、機槍在右。這個砲塔在關上頂蓋時視野極差,使得車長往往必須冒著危險把上半身挺在車頂指揮。乘員方面有操縱手、無線電操作員,加上車長共三名,較一號戰車多出一名。另外,駕駛座位於車身左側。

二號戰車a系列是銜接原型車與量產版之間的試作發展型號。

 

  在完成十輛a1型的生產後,開始生產a1型的改良型a2型,其改良點不多,包括了新增的冷卻風扇系統檢修 開口、追加的冷卻用發電機、以及沒有橡皮外緣的焊接式惰輪,a2型共生產了十五輛。接下來,二號戰車a型的第三種子型:a3型則生產了五十輛,a3型分成前期型以及後期型,前期型增加了燃料泵以及濾油器的檢修開口,後期型的二十五輛在引擎上加裝了大型的散熱器,在懸吊系統上也有所增強。在a型 系列的生產數字上面,也有a1型、a2型、a3型各生產了二十五輛的說法。總共七十五輛的二號戰車a型是介在研發原型車以及量產車間的緩衝型號,從1936年春起開始送往部隊就役。

一輛二號戰車b型,從圖片中可以清楚看到二號戰車早期實驗型的懸吊系統。

 

  接著登場的是二號戰車b型,他的改良點主要在於動力的強化,首先是換裝了梅巴赫HL62TR引擎,出力140馬力,較原先的HL57TR多了10馬力。因為b型採用了更大的引擎,造成引擎室空間不足,因此延長了車身後部以增大空間。引擎室內的配置也有所變更,並在其右側後部加裝了排氣口,消音器也改成了略細的樣式。變速箱雖保持不變,但是在轉向系統上採用了 具有減速齒輪的K230K型。在車輪方面,採用了新型的動力輪,另外為了提高機動力,加寬了路輪、惰輪、上部支撐輪的寬度,履帶也使用了新型的寬式履帶,不過上部支撐輪的直徑縮小了點。在懸吊系統方面,增設了支撐臂,希望能以此加強懸吊性能。接受以上種種的改良後,b型的重量增加到了7.9噸,長度加長為4.76公尺。b型在1937年二月到三月間陸續出廠。

一輛伴隨步兵發動攻擊的二號戰車b型

 

  增加試作型的最後一型,二十五輛的二號戰車c型(注意是小寫的c)是大量正式生產前的最終決定版,由此確立了二號戰車量產型的型態,更改的地方也較前二型更多,其中最大的改良點在於車輪以及懸吊系統,把原有的雙輪組廢除,路輪改成了一邊五個的大型化圓盤型路輪,懸吊系統也改成了一輪一個的四分之一橢圓型避震彈簧葉片。另外,上部支撐輪由三個增加到了四個,驅動輪以及惰輪都改成了更大型的樣式,因此,也採用了新式的履帶。c型的懸吊系統成為日後數型二號戰車的標準形式,他給予了二號戰車強大的機動力以及越野力,而且也易於生產製造。c型改良的結果,長度增為4.81公尺,重量更是大幅提升到8.9噸。

  上述的a、b、c等型號都算是二號戰車的試作車輛,從1937年7月開始,正式生產屬於量產型第一型的二號戰車A型。A型基本上是從c型改良而來,不同點在於使用了新型的梅巴赫HL62TRM引擎以及SSG46齒輪箱,車身以及砲塔的裝甲也由13mm增厚至14.5mm,防盾的裝甲由15mm增厚至16mm。除了MAN公司以外,亨謝爾、韋格曼、阿爾凱特、FAMO、MIAG等公司也加入了生產的行列。1937年12月,生產線轉變成二號戰車B型,1940年3月,則開始了C型的生產。從A型到C型,只有些許的改變,像是車身窗口以及窗口艙蓋的形式等細微的地方。A型到C型間共生產了1113輛,也有說法是1008輛。

 

二號戰車A型:真正的量產型
本圖清楚的顯示其各輪獨立懸吊四分之一橢圓避震彈簧懸吊系統,與a、b等早期型差異極大。

 

  自1939年九月德軍發動白色作戰入侵波蘭後,正式投入戰鬥的二號戰車在戰場上接受了嚴酷的測試,沒想到卻意外呈現出軍方料想不到的脆弱性,波蘭陸軍裝備的反戰車步槍都能夠沒有困難的將其裝甲射穿。為此,只好應急在車體以及砲塔上以螺栓栓上20mm厚的裝甲板來應付這個現象,這是一個直接有用的辦法,但是由於車體前部原本的造型有點彎曲,所以此一部分的外加裝甲板是焊接成箱型的模樣後裝備在車體前面。

一輛二號戰車B型行進中的雄姿,請注意他的車體前部已經加裝裝甲板而成為箱型。

 

  加裝裝甲板的工作,是趁1940年五月法國戰役開打前的空檔實施的,現有的A型、B型、C型,以及一部分的c型都接受了此一改裝,改裝完成的數量約佔總數的70%。

  另外一個在戰場上顯現出來的問題就頂塔的問題,如前所述,二號戰車原有的砲塔,在關上頂蓋後,視野變的極度惡劣,這造成許多車長都只能無奈的將上半身裸露在戰車外進行指揮,而這使得他們常常因此嚴重負傷,傷亡率十分高。為此,研發了具有潛望鏡以及良好視野的新型圓形砲塔頂塔。加裝新頂塔的工作從1941年10月開始進行,由於攸關車長的命命安全,除了在德國國內的工廠實施以外,在前線的許多二號戰車也都就地接受改造。

 

By安國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