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歌:星條旗(The Star-Spangled Banner)

在美國1812年戰爭中,美國詩人弗朗西斯·斯科特·基(Francis Scott Key)在巴爾的摩目睹了英軍對麥克亨利堡的進攻,和美軍的英勇抵抗。1814年9月13日凌晨,弗朗西斯·斯科特·基透過砲火的硝煙,看到一面美國國旗仍然在城堡上迎風飄揚,他被這景像深深感動,隨手在一封信的背後寫下了幾行詩。第二天,他把詩稿送給法官尼科爾遜(Nicholson),得到大力贊賞,並建議用一首當時非常流行的曲子──音樂家约翰·斯塔福德·史密斯(John Stafford Smith)作曲的「To Anacreon in Heaven」做為配曲,同時取歌名為「星條旗之歌」(The Star Spangled Banner),這首歌深受美國人民的喜愛,很快就傳遍全國。在1931年,星條旗之歌被正式定為美利堅合眾國的國歌。

「星條旗之歌」有四組歌詞,但實務上通常只唱第一組歌詞,而不唱其他歌詞──尤其是第三組帶有反英情緒的歌詞。

(歌詞)

(演唱版) (演奏版)

 

美國海軍軍歌:起錨(Anchors Aweigh)
  此曲最初為美國海軍學院樂隊在1906年11月為海軍學院四年級應屆畢業生所創作的進行曲(為應屆畢業生創作一首進行曲是美國海軍學院的慣例),當時是一首足球進行曲 。此曲最初在1906年由當時海軍學院四年級學生阿爾弗瑞.邁爾斯(Alfred Hart Miles)邀請學院樂隊指揮查爾斯.齊默爾曼(Charles A. Zimmerman)上尉,為這一屆學生(1907年畢業)寫一首活力洋溢的進行曲,其中查爾斯.齊默爾曼負責譜曲, 阿爾弗瑞.邁爾斯作詞,並在1906年11月完成前兩段。此曲正好趕上當年12月的陸海軍運動會,結果美國海軍擊敗美國陸軍 ,這是1900年來的第一次,不少海軍官兵遂認為這首進行曲是勝利的大功臣。原本此曲只在海軍學院內傳唱,到1926年則被收錄於一部公開出版的海軍歌曲集,很快便成為全國知名的海軍主題曲 與進行曲。此歌的歌詞版本逐步修訂擴充,終於成為美國海軍官方指定的海軍代表歌曲,此外還有許多美國高中重新譜詞成為校際運動競賽的歌曲。

(歌詞)

(演唱版) (演奏版)

 

美國海軍陸戰隊頌(Marines Hymn)
  本曲是美軍最早的一首官定軍歌之一,歌曲旋律取自19世紀法國劇作家Jacques Offenbah的歌劇「Genevieve de Brabarit」,1859年首度於巴黎演奏,不過美國海軍陸戰隊直到1919年8月19日才獲得此曲的版權;歌詞的起源則已不可考,只能追溯到19世紀。這首輕快有力的軍歌充分反映了美國海軍陸戰隊自豪的光榮歷史傳統及其軍事價值。

(歌詞)

(演唱版) (演奏版) 

 

星條旗永不落(The Stars and Stripes Forever)
  「星條旗永不落」是19世紀美軍著名作曲家與指揮家、有「進行曲之王」稱號的約翰.菲利普.蘇沙(John Philip Sousa,1854-1932)最膾炙人口的一首作品之一,創作於1897年。 星條旗永不落與德國卡爾(Carl Teike)的「舊友進行曲」(德文Alte Kameraden,英文Old Comrades,1889年)、日本軍艦進行曲並列為世界三大進行曲。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