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目魚號核子動力 巡航飛彈潛艦

正在發射獅子座巡航飛彈的比目魚號(USS Halibut SSGN-587)核子動力巡航飛彈潛艦,規劃之初是第五艘魟魚級核能攻擊潛艦。

2919年1月9日下水典禮當天的比目魚號,可以清楚看到十字形尾舵、兩個四葉片螺旋槳,以及艦尾兩門魚雷發射管。

從艦首看比目魚號。 

\

正發射獅子座一型巡航飛彈的巴爾迪摩級重巡洋艦洛杉磯磯號(USS Los Angeles CA-135)

,攝於1957年8月7日。

 在1954年8月1日,愛賽克斯級航空母艦漢庫克號(USS Hancock CVA-19)在北島航空站

(Naval Air Station, North Island, California)吊裝XSSM-8獅子座一型巡航飛彈。

正發射獅子座一型巡航飛彈的金槍魚號(USS Tunny SSG-282 ex-SS-282)潛艦,這是一艘改裝的

二戰型貓鯊(Gato class)級柴電潛艦。此照片攝於1958年

退役陳展的獅子座一型飛彈,攝於保存在紐約的黑鱸號(USS Growler SSG-577)巡航飛彈潛艦甲板上。

進行陸地試射的獅子座二型飛彈,攝於1957年。獅子座二型的射程、速度與尺寸都比獅子座一型大幅增加,

可以視為全新的飛彈。由於美國海軍之後集中全力發展北極星潛射彈道飛彈,獅子座二型的生產計畫

在1958年12月遭到取消。

──by captain Picard

艦名/使用國 比目魚號核子動力巡航飛彈潛艦/美國  

(USS Halibut SSGN-587)

承造國/承造廠 美國/Mare Island Naval Shipyard, Vallejo, California
尺寸(m) 長106.7 舷寬8.8 浮航吃水8.5
排水量(ton) 浮航3650 潛航5000
動力系統/軸馬力 S4G反應爐*1/22000

蒸汽渦輪*2

雙軸

航速(節) 潛航20
最大潛深(m)

水面偵測/電子戰系統

聲納系統

人員 97
艦載武裝 獅子座巡航飛彈*5

MK-59 533mm魚雷管*6 (攜帶MK-14/16/37/48魚雷等)

備註 1957年4月11日安放龍骨,1959年1月9日下水,1960年1月4日服役,1976年6月30日除役,1986年4月20日除籍。

 


 

美國海軍首種潛射戰略核武器:獅子座巡航飛彈

美國海軍在潛艦上部署的第一種戰略威懾核子武器,是從1955到1964年服役的獅子座一/二型(Regulus I/II)巡航飛彈,其起源可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在二次大戰進行的1943年10月,美國錢斯.渥特(Chance Vought Aircraft Company )航空公司獲得美國海軍的合約,研究一種射程480km、搭載1800kg彈頭的對地飛彈。

二戰結束後,美國海軍參考德國的V-1飛彈,研發了一種潛鳥(Loon KUW-1,後來更改編號為LTV-N-2)巡航飛彈,並在1948年1月20日於一艘改裝過的巴勞鱵級(Balao class)艦隊型潛艦淡水鱘號(USS Cusk SS-349)上進行首度試射(該艦在這天被改列為巡航飛彈潛艦,編號SSG-348);此飛彈安裝於潛艦甲板上的大型水密圓筒發射器內,並附有一個折疊式發射軌道,由火箭推進器發射升空 ,這樣的布置構型與日本在二次大戰後期建造的伊-400潛水航空母艦十分類似。潛鳥飛彈也為美國海軍的對地巡航飛彈強化了若干技術基礎。

利用潛艦搭載核子武器攻擊敵國本土的點子,在1950年代美蘇雙方都已經擁有核子彈道飛彈技術之後更形重要:當時美國很擔心遭受蘇聯洲際飛彈、戰略轟炸機出奇不意的第一波核子攻擊,癱瘓了美國的核子反擊能力,進而陷入任人宰割、束手待斃的狀態。如果能在潛艦上部署飛彈,利用潛艦能隱密推進至敵國附近並展開攻擊的特點,不僅能避免在第一波核子攻擊時被癱瘓,還能遂行有效的第二波核子打擊。

獅子座一/二型巡航飛彈

在1947年5月,美國陸軍航空隊展開鬥牛士(Matador )地對地巡航飛彈的研發,美國海軍認為這將侵犯到美國海軍類似計畫的任務領域,遂決定開發一種能由潛艦發射的地對地飛彈,並使用與鬥牛士飛彈相同的J33發動機。在1947年8月,美國海軍將這個計畫命名為獅子座(Regulus),性能要包括射程500海里(926km)、配備1360kg的戰鬥部(可選擇W5或W27核子彈頭),圓周誤差公算(CEP)不得超過射程的0.5%,發射的飛彈必須有50%以上落在目標周圍半徑4.6km的範圍以內。第一代的獅子座一型飛彈的軍方正式編號為SSM-N-8A,主承包商仍為錢斯.渥特,基本上是以F-80噴射戰鬥機的組件重組而成,長9.1m,翼展3m,直徑1.2m,發射重量4500~5400kg,推進系統包含一具Allison J33-A-14渦輪噴射續航發動機(推力4600磅,約20KN),並由兩具推力33000磅(150KN)的固態火箭發射升空(達到渦輪點火速度時拋棄),巡航速度0.85馬赫;獅子座一型發射後由兩座無線電導航控制站負責導引,潛射型則由艦上的「Trounce」(Tactical Radar Omnidirectional Underwater Navigational Control Equipment)導引系統負責導引 。獅子座飛彈採用舉升式發射架,發射時潛艦需浮上水面並升起艦殼內的發射架,飛彈送上發射架後備便發射。由於獅子座飛彈與鬥牛士在外觀上太過相似,美國國防部認為海軍應該採用與陸軍航空隊相同的鬥牛士飛彈來節省成本,遂要求美國海軍評估;而美國海軍則任為獅子座的整體性能明顯優於鬥牛士,首先鬥牛士需要三座導引站台,獅子座只需要兩個,此外獅子座的推進器設計也比較適合潛艦操作。此外,錢斯.渥特也為獅子座的測試工作設計了一種可回收式載具,能大幅節省研發成本。

 

加裝獅子座飛彈的颊纹鼻鱼號(USS Barbero SSG-317),飛彈儲存於帆罩後方的大型艙間內。

 

1951年3月,編號SSM-N-8A的獅子座飛彈進行了首度試射,在1955年正式裝艦服役。在1950年代中期,陸續有數艘美國海軍巡洋艦 與航空母艦上部署了獅子座飛彈。獅子座一型在959年1月停產,總共生產514枚,部署於若干水面艦與潛艦上。

在1953到1955年,美國海軍改裝了兩艘二次大戰期間服役的艦隊型柴電攻擊潛艦成為獅子座巡航飛彈潛艦(SSG),分別是巴勞鱵級(Balao class)的颊纹鼻鱼號(USS Barbero SSG-317 ex-SS-317)以及貓鯊級(Gato class)的金槍魚號(USS Tunny SSG-282 ex-SS-282);這兩艘潛艦的改裝構型與淡水鱘號類似,都是在帆罩後方甲板裝置一個圓桶容艙來容納兩枚獅子座一型飛彈,並以折疊發射軌發射升空。在1953年7月,金槍魚號進行了獅子座一型飛彈的第一次潛艦試射。改裝二戰型潛艦之餘,美國海軍在1950年代建造兩艘灰背魚級(Grayback class)柴電巡航飛彈潛艦,分別是灰背魚號(USS Grayback,SSG-574)與黑鱸號(USS Growler SSG-577),都在1958年服役;灰背魚級的構型經過改進,獅子座飛彈容艙設置在艦首上方,與艦體前段構造融合,因此航行阻力較低,搭載的獅子座一型飛彈數量也增為四枚。隨後,美國海軍在1956財年編列建造第一艘搭載獅子座飛彈的核子動力潛艦,就是1960年服役的比目魚號(USS Halibut SSGN-587)。

獅子座一型有幾個重大缺點,其中最明顯的是採用無線電導引,不儘容易會受到敵方干擾阻斷無線電信號,而且需要有無線電站台全程引導到命中目標;因此,潛艦發射獅子座一型飛彈之後,如果沒有其他友艦可以接手導引,必須停留在水面上繼續對飛彈實施無線電導引,在這段期間有如待宰鴨子,而且在海象惡劣時就無法進行無線電導引作業;而如果發射艦需要自己進行無線電導引,意味著飛彈的攻擊距離勢必侷限在發射艦的無線電範圍內,可能無法充分發揮射程。此外,獅子座一型只能以次音速飛行,不僅比較容易遭到攔截,而且飛行時間較長,延長了潛艦必須浮在水上導引飛彈的時間。因此,美國海軍隨即 與錢斯.渥特公司簽約,發展大幅改進的獅子座二型,射程提高一倍達1000~1200海里(1852~2200km),飛行速度提高到二馬赫,以慣性導航系統取代原本的無線電導航,如此潛艦發射後即可下潛脫離。獅子座二型基本上可以視為全新的飛彈,許多設計與當時最新的F-105噴射戰轟機類似,彈長17.53m,直徑1.3m,翼展6.12m,發射重量10000kg,續航發動機一具通用電機( General Electric,GE) J79-GE-3渦輪噴射引擎(推力15600磅,約69KN),使用一具Rocketdyne固態火箭發射升空(推力135000磅,約600KN),射程1000海里(1852公里),飛行速率2馬赫,飛行高度59000英尺(18000)。第一枚獅子座二型的實驗彈XRSSM-N-9(使用Wright J65-W-6渦輪噴射發動機與Aerojet General固態助升火箭)在1956年5月進行首次飛行實驗;第一枚完整構型的獅子座二型編號XRSSM-N-9a,使用 J79-GE-3渦輪發動機與Rocketdyne固態火箭,在1958年展開測試。總計獅子座二型試射階段總共進行45次飛行測試,其中30次完全成功,14次部分成功,4次失敗。在1958年1月,美國海軍簽署第一個獅子座二型的生產合約(原訂在1956財年編列預算購買23枚)。由於獅子座二型價格昂貴,加上由於美國海軍將注意力轉移到射程更遠、威力更強且更具發展前景的北極星(Polaris)潛射彈道飛彈計畫,所以美國在1958年12月18日正式終止了獅子座飛彈的研製生產工作;此時,獅子座二型只生產20枚,另有27枚正在生產線上組裝。只有一艘潛艦曾發射過獅子座二型飛彈,就是灰背魚號(SSG-574),在1958年9月進行。獅子座一/二型在1964年8月從美國海軍除役。

部分獅子座飛彈被改裝為靶彈,作為美國空軍防空飛彈部隊的CIM-10 波馬克(Bomarc)防空飛彈的訓練標靶,一開始獲得KD2U-1的編號,爾後重新編號為MQM-15A與GQM-15A;獅子座靶彈首先用於佛羅里達州的愛格林灣測試場(Eglin Gulf Test Range )作為波馬克防空飛彈部隊的追蹤訓練之用,在1959年9月3日首次發射作為訓練用,13枚訓練彈共進行了46次飛行;1961年9月30日起,剩下的獅子座靶彈都移到波多黎各的美國海軍羅斯福路航空站(Naval Station Roosevelt Roads, Puerto Rico),作為海軍研發中的護島神(Talos)、小獵犬(Terrier)、靼韃(Tartar)防空飛彈的測試靶彈直到1963年,最後移到加州穆古角(NAS Point Mugu, California)靶場,直到1965年12月耗盡。

比目魚號:唯一的核子動力獅子座飛彈搭載潛艦

在1956財年,美國海軍開始規劃建造一艘核子動力潛艦來搭載研發中的獅子座二型飛彈(爾後遭取消),核子動力系統提供的超強持續潛航能力將大幅增加飛彈潛艦的威懾能力。這艘核子動力巡航飛彈潛艦就是比目魚號(USS Halibut SSGN-587),原本計畫作為魟魚級(Skate class)核能攻擊潛艦的五號艦;為了加裝獅子座飛彈,其設計遂經過相應的修改。比目魚號於1957年4月11日在梅爾島的海軍造船廠安放龍骨,1959年1月9日下水,1960年1月4日服役。比目魚號體型較大,滿載排水量達5000ton,配備 一具GE的S4G壓水式反應爐,雙軸推進,最大潛航速率20節;艦上搭載了五枚獅子座飛彈 ,發射器整合在潛艦前甲板內部,發射前才升起;此外,艦上還有六門533mm魚雷發射器,其中四門朝前,二門朝後。 除了發射巡航飛彈之外,比目魚號也可擔任航艦戰鬥群外圍的雷達哨戒潛艦。比目魚號原本是核子動力巡航飛彈潛艦的原型艦,但由於之後美國海軍全力發展北極星潛射彈道飛彈,所以就沒有繼續建造獅子座飛彈潛艦。

獅子座巡航飛彈的部署

依照美國海軍的規劃,進行戰略威懾巡航時,獅子座飛彈主要由巡洋艦與潛艦搭載,飛彈發射升空後改由附近配合的航空母艦操作人員透過無線電控制設備來導引,整個作戰計畫稱為獅子座攻擊任務( Regulus Assault Mission,RAM) 。在1955年,獅子座飛彈首先部署於二戰末期服役的巴爾迪摩級(Baltimore class)重巡洋艦洛杉磯號(USS Los Angeles CA-135)上,配屬於太平洋艦隊,直到1956年又有另外三艘巴爾迪摩級重巡洋艦部署了獅子座一型,分別是梅肯號(USS Macon CA-132)、托雷多號(USS Toledo CA-133)與海倫娜號(USS Helena CA-75),在1958年開始首次戰略威懾巡航(托雷多號)。此外,美國海軍也先後改裝10艘航空母艦,使之具備獅子座飛彈的操作能力,其中六艘曾實際發射過;這些航母包括佛瑞斯塔級的沙拉托加號(USS Saratoga CV-60,未實際部署,但曾進行兩次試射),中途島級的富蘭克林.羅斯福號(USS Franklin D. Roosevelt CV-42,進行過一次試射),艾賽克斯級(Essex class)的列克星頓號(USS Lexington CV-16,進行過一次試射)、藍道夫號(USS Randolph CV-15,曾搭載三枚飛彈在地中海巡航)、漢庫克號(USS Hancock CV-19,1955年時搭載四枚飛彈在西太平洋實施戰略巡航)、普林斯頓號(USS Princeton CV-37,為實際部署,但參與過獅子座一型的首次船艦發射)等。列克星頓號、漢庫克號、香格里拉號(USS Shangri-La CV-38)、提康德羅加號(USS Ticonderoga CV-14)都裝備了RMA所需的無線電導引裝置,導引在空中飛行的獅子座飛彈。

潛艦方面,美國海軍總共部署五艘搭載獅子座飛彈潛艦:颊纹鼻鱼號、金槍魚號、灰背魚號、黑鱸號以及比目魚號,其中有四艘隨時能在海中待命,這五艘潛艦都部署於夏威夷的珍珠港,用來威脅蘇聯靠太平洋的主要基地彼得巴甫洛夫斯克(Petropavlovsk)以及符拉迪克沃斯托克(Vladivostok);另外,兩艘曾參與LTV-N-2巡航飛彈測試工作的二戰型巴勞鱵級(Balao class)潛艦淡水鱘號(USS Cusk SS-349)與绿鳕號(USS Carbonero SS-337)則加裝了控制獅子座一型巡航飛彈的無線電導航設備,可在作戰時導引其他潛艦、船艦發射的獅子座飛彈。其中,颊纹鼻鱼號與金槍魚號由於各只能攜帶兩枚獅子座一型飛彈,因此兩艦在戰略威懾巡航中必須一起行動,而其餘三艦各搭載四至五枚獅子座一型飛彈,因此每次巡航是單獨行動。在1959年10月,美國海軍進行第一次獅子座飛彈的潛艦戰略威懾巡航,至1964年7月為止共在西北太平洋進行了40次獅子座飛彈威懾巡航,包括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Cuban Missile Crisis)期間的美蘇對峙(依照日後紀錄片透露,當時投入戰略威懾巡航的獅子座飛彈潛艦如果接獲開火命令,將對符拉迪克沃斯托克發射獅子座核子飛彈)。

特殊機敏任務(水下研究打撈/情報蒐集)

從1960年代起,美國海軍特別計畫辦公室(Special Project Office)在首席科學家約翰.克雷文(John P. Craven)的領導下,逐步建立並完善美國海軍的深海搜索以及打撈能量。這包括由水面研究船搭載的小型深海作業載具、在1960年代後期建成高機敏的NR-1核子動力研究潛艇;同時,美國海軍開始固定維持一艘經過改裝、專門用於支持深海打撈特殊任務的核能潛艦(通常是進入服役後期的高齡潛艦,用來發揮餘熱),而第一艘改裝轉換來支持這類任務的就是比目魚號。

在1965年2月,比目魚號在翻修期間拆除了獅子座飛彈,並更改編號為SSN-587。在1968年8月,比目魚號回到梅爾島海軍造船廠進行大規模改裝 ,拆除獅子座巡航飛彈發射架,在艦尾上方加掛一個供潛水人員使用的加/減壓艙,在艦體腹部加裝數個類似船錨的裝置,使潛艇坐底時能穩定地固定在海床,利於在海底電纜安裝竊聽器等特殊工作;此外,還加裝長程與短程側面聲納、拖曳式偵測載具、照相機與攝影裝備等 裝備。在1970年,完成改裝的比目魚號部署至太平洋艦隊負責特殊任務的第一潛艦研發群(Submarine Development Group One,SubDevGruOne),名義上執行「深海救援與研究」相關項目,實際上許多任務都和情報蒐集有關。

比目魚號最著名的事蹟就是高機敏的「長春藤鐘」(Operation Ivy Bells)任務。在1971年10月,比目魚號在鄰近蘇聯的鄂霍次克海(Sea of Okhotsk)的海床上安裝了一個竊聽器,竊聽一條蘇聯海軍的機密通信電纜。尋找並竊聽蘇聯海底電纜的主意是由1960年代美國海軍水下情報單位(Naval Undersea Intelligence )主管James Bradley上校(二次大戰期間擔任潛艦艦長)提出,並獲得中央情報局(CIA)和國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 NSA)的支持,而第一個目標監聽就是鄂霍次克海。鄂霍次克海是蘇聯東岸勘察加半島的彼得巴甫洛夫斯克 (Petropavlovsk)潛艦基地以及伏拉迪克沃斯托克(Vladivostok)蘇聯太平洋艦隊總部之間的水道,蘇聯宣稱鄂霍次克海為其領海,不僅限制他國船只進入,並經常性地地在此舉行海軍演習。鄂霍次克海離岸120海里處的水域被蘇聯宣告為軍事海域,禁止任何民船通過,因此美國情報單位判斷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基地與伏拉迪克沃斯托克基地之間的海底通信電纜很可能位於這片水域。美國主要情報組織中央情報局(CIA)和國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 NSA)遂聯合決定竊聽這條內有蘇聯海軍電話專線的電纜。 在這趟任務中,比目魚號在深度約400英尺(120m)的一處海床上找到了這條電纜,並派出潛水人員安裝了一個由AT&T貝爾實驗室製造、附有錄音帶的竊聽器。完成這項重大的特種行動後,比目魚號在1972年秘密地領受了總統單位嘉獎勳表(Presidential Unit Citation)。

比目魚號在1971年前往鄂霍次克海執行「長春藤鐘」、安裝海底竊聽器的照片。

艦體後方裝置的圓柱狀物體是供潛水人員使用的加/減壓艙,美國海軍對外則宣稱這是

研發中的深海救援載具(DSRV)。

比目魚號的潛水人員在「長春藤鐘」任務中設置竊聽器的想像圖。

比目魚號帶著潛水人員減壓艙,正準備通過金門大橋出海。

比目魚號設置的竊聽裝置由CIA、NSA聯合研製,長6.1公尺;由於是高度機密,此型竊聽裝置連型號都沒有。此竊聽裝置能在不破壞電纜的情況下竊取在電纜傳輸的信息(經由感應線路的磁場變化來獲得信號),並將竊聽的資訊儲存在竊聽器內的紀錄磁帶上。此型竊聽裝置可防止被蘇聯取得,一但電纜被抽離海床,竊聽器就會自動脫離電纜,如此萬一蘇聯將電纜從海底拉出來維修,也不會發現已經遭到竊聽。另外,為了讓潛水人員能隱蔽而有效地在400英尺深的海床工作(安裝竊聽器以及後續更換紀錄磁帶),通用電力公司(G.E)也開發了Mk10型潛水裝;此潛水裝置會將潛水員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氧氣回收再利用,完全不會像民間潛水呼吸裝備一樣將二氧化碳排入水中,如此在水下作業時就不會有排出氣泡而暴露行蹤;為了讓人員長時間在接近零度的海水中工作,Mk10潛水裝裡設有加溫系統,將潛水裝內部管路的水加溫來保護潛水人員。而同樣為了延長水下作業的時間,潛水人員攜帶的SCUBA供氧裝置的鋼瓶裡混合80%的氮氣與20%的氧氣,而不是純氧。

能回收人員呼出氣體、不釋放入水中的Mk10潛水裝

為了保守這個最高機密的「長春藤鐘」任務,美國海軍對外宣稱比目魚改裝的目的(以及新式Mk10潛水裝置是研發中的「深海救援載具」(Deep Submergence Rescue Vehicles,DSRV)的相關項目,例如設置在艦尾上方的圓柱形大型減壓艙就對外宣稱是研發中的DSRV(之後真正的DSRV外型就不一樣)。就連執行任務的比目魚號的大部分人員由於安全等級不夠高,也只是被告知此趟潛入霍克次克海的任務是為了打撈蘇聯演習時留下的P-500超音速反艦飛彈(北約代號SS-N-12 Sandbox)殘骸,而不知道在海底電纜安裝竊聽器的真實任務。事實上,比目魚號在此次任務中,的確也在霍克次克海的海床上打撈了P-500反艦飛彈的碎片(總共有超過200萬片,最大的殘骸尺寸不超過6吋),隨後運送到美國海軍實驗室進行分析研究;透過分析與逆向工程,美國海軍發現P-500只配備終端主動雷達尋標器,並沒有原先猜想的終端紅外制導引模式;在此一研究基礎上,美國海軍針對P-500開發一系列干擾反制措施,顯著削弱了蘇聯此型超音速反艦導彈的實質威懾力。

此後,美國海軍大約每個月都會派出潛艦潛入霍克次克海,回收竊聽器上的磁帶並換上新的,必要時更換電池。第一次取回的磁帶顯示蘇聯海軍對這條專線的安全性有絕對信心,電話中大部分都直接以明語通話,許多關於蘇聯海軍調動(尤其是核能彈道飛彈潛艦)因而外洩給美國。

由於「長春藤鐘」竊聽任務成效卓著,美國海軍陸續又改裝鱘魚級核能彈道飛彈潛艦的有蝴蝶魚號(USS Parche SSN-683)、李查.羅素號(USS  Richard B. Russell SSN-687)以及先前用來實驗快滋生反應器的海狼號(USS Sea Wolf SSN-575,是美國海軍繼鸚鵡螺號的第二艘核子攻擊潛艦)加入「長春藤鐘」任務,定期去更換竊聽器上的磁帶;在一次任務中,海狼號因為通過該海域的風暴而被困在海底,情況危急,艦上人員幾乎要使用自毀炸藥將潛艦炸毀、避免機密外洩美國海軍也進一步在蘇聯海軍其他海底電纜上部署這類竊聽器,美國AT&T貝爾實驗室(Bell Laboratories)推出更新型的長效期海底電纜竊聽裝置,採用類似衛星的核子電池,資料儲存容量也擴大到一年。這些海底竊聽器獲得的情報被美國潛艦取回後,都送到位於馬里蘭州米德堡的NSA總部進行分析。

在1981年,美國一枚間諜衛星發現蘇聯一艘打撈船正朝著比目魚號最早在鄂霍次克海放置竊聽裝置的位置駛去;美國海軍立刻派遣蝴蝶魚號潛艦前去回收竊聽裝置,然而蘇聯已捷足先登,撈走了這個竊聽器登。在1999年,俄羅斯府把這個解密的竊聽裝置放置在莫斯科的偉大衛國戰爭博物館(Great Patriotic War museum)公開展示。至此,世人得以目睹世界上第一種海底電纜竊聽裝置的面貌。

「長春藤鐘」任務的竊聽器在1981年被蘇聯撈走,1999年在莫斯科的偉大衛國戰爭博物館中

公開展出。

在1985年7月,蘇聯情報單位KGB高官維塔利.尤爾欽科(Vitaly Yurchenko)到美國大使館投誠,隨後抖出了美國人朗諾.培爾頓(Ronald William Pelton)在1980年將美國機密情報出售給蘇聯的事情,其中就包括「長春藤鐘」任務的情報。朗諾.培爾頓原本是NSA職員,在1979年負債65000美元、宣告破產後辭職,在1980年1月14日和維塔利.尤爾欽科在華盛頓的蘇聯大使館秘密會面,隨後在1980到1983年陸續向機密情報販售給蘇聯,總共獲得35000美元,其中包括「長春藤鐘」任務的情報(價值5000美元);不過據說得知「長春藤鐘」任務之後,蘇聯沒有立刻採取行動,直到1981年才拆除了這個竊聽器。在維塔利.尤爾欽科的協助下,美國聯邦調查局(FBI)逮捕了朗諾.培爾頓。

雖然「長春藤鐘」秘密外洩,但美國CIA、NSA與美國海軍仍持續進行竊聽各國海底電纜的任務,並改用其他的任務代號。依曾在CIA、NSA擔任技術人員的愛德華·斯諾登(Edward Joseph Snowden)於2013年6月披露的NSA機密資料,接替「長春藤鐘」的類似竊聽任務代號包括「Oakstar」、「Stormbrew」、「Blarney」 和「Fairview」等,並由經過特殊設計的最後一艘海狼級核能攻擊潛艦吉米卡特號(USS Jimmy Carter SSN-23)執行(該艦替代了2004年11月除役的蝴蝶魚號的任務)。

除了「長春藤鐘」任務之外,一艘蘇聯海軍的 高爾夫II級(Golf II)彈道飛彈潛艦K-129號1968年3月7日在太平洋歐胡島附近的水域沈沒 ,比目魚號也參與協助了該艦的搜索工作,在1968年8月首度正式確認K-129沈沒位置,並進行必要的拍照與研究工作。比目魚號參與這項任務的經過在1996年出版、羅傑.敦漢博士(Dr. Roger C. Dunham)執筆的「間諜潛艦-太平洋海底的最高機密」(Spy Sub – A Top Secret Mission to the Bottom of the Pacific)中首度公開,不過為了符合當時美國國防部對公開出版品的限制,書中以一個虛構的艦名「蝰魚號」(USS Viperfish SSN-655)來代替比目魚號。

比目魚號在1976年6月30日除役,1986年4月30日從美國海軍除籍,隨後在1993年7月接受了美國海軍的廢棄核能潛艦回收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