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鲫號傳統動力攻擊潛艦

海鲫號(USS Darter SS-576)在通用電船造船廠下水時的照片。海鲫號是一艘實驗性的獵殺型潛艦

,採用許多二戰以後出現的新技術,包括水聲設備、機電、操控等。

一張攝於1966年的海鲫號,此時剛完成改裝工程,艦體延長約4.8m。此時尚未加裝

AN/BQG-4水下被動射控聲納(PUFFS)。

(上與下二張)浮航中的海鲫號,這是1966年完成翻修改裝以後的照片,艦體上部新增的三個鰭片是

AN/BQG-4水下被動射控聲納(PUFFS)的接收器。

乾塢中的海鲫號。

──by captain Picard

艦名/使用國 海鲫號傳統動力攻擊潛艦/美國  

(USS Darter SS-576)

承造國/承造廠 美國/General Dynamics Electric Boat, Groton, Connecticut
尺寸(m) 長81.45(原始)/86.33 (1965年改裝後)

寬8.2

浮航吃水5.8

排水量(ton) 浮航1871(1620長噸)

潛航2388(2372長噸)

動力系統/軸馬力

Fairbanks-Morse 柴油機*3/4500

推進電動機*2

雙軸

航速(節) 浮航15.5

潛航16

續航力(海里)  
最大潛深(m) 210
水面偵測/電子戰系統

聲納系統 BQS-2主動聲納

BQR-2被動聲納

UQC-1水下聲力電話

UQN-1B回聲探測器

BQG-4被動式水下射控聲納系統(PUFFS)
人員 83
艦載武裝 533mm魚雷管*8(前方6管,後方2管,攜帶MK-14/16/27/37/48魚雷等)
備註 共四艘
艦名 簽約時間 安放龍骨 下水時間 服役時間 除役時間 除籍時間 備註
SS-576 Darter 1954/6/30 1954/11/10 1956/5/28 1956/10/20 1989/12/12 1990/1/17 1992/1/7作為靶艦擊沈

 


 

在1954年6月30日,美國海軍與通用電器船舶(General Dynamics Electric Boat)簽約,建造一艘實驗性質的獵殺型柴電潛艦,成為海鲫號(USS Darter SS-576),在1956年10月20日服役。海鲫號是一艘測試二戰後新型技術的攻擊潛艦,以獵殺敵方潛艦為主要任務,結合當時最新型的水聲探測、電機與射控裝備。不同於先前建造的梭魚級(Barracuda class)小型獵殺型潛艇,海鲫號使用大型艦隊型潛艦的設計,船艦結構與機械類似於先前的刺尾魚級(Tang class)艦隊型攻擊潛艦,但引進了許多二戰以後的新特徵,包括較為流線型的帆罩等。海鲫號實驗性地採用許多新技術,包括首度使用飛機式方向盤的三人航行控制台。海鲫號的水聲探測裝備包括位於艦首上方的BQS-2主動聲納、位於艦首下方的BQR-2被動聲納、 UQC-1水下聲力電話,底部則裝有一具UQN-1B回聲探測器,帆罩前端有一具UQC-1避碰聲納。海鲫號的魚雷管布置類似刺尾魚級,總共擁有八門533mm魚雷發射器,其中六門設置在艦首,可發射反潛或反艦直航魚雷,另外兩具較短的魚雷管設置在艦尾,專門發射MK-37等導向反潛魚雷。

在服役初期,海鲫號參與用於美國以及北約盟國的海上反潛演習。在1959年8月,完成翻修的海鲫號參與協助新服役的彈道飛彈潛艦的訓練工作,並支援在佛羅里達、西印度( West Indies)一帶的海軍反潛作戰,以及一系列海軍作戰部( Chief of Naval Operations,CNO)主導的計畫。在1965年,海鲫號進行大規模翻修改裝,在發動機艙與電池間中間插入一段長16英尺(4.88m)的延長艦體,換裝更可靠的新發動機、新的潛艦安全裝備(SUBSAFE)、升級機電裝備等,並加裝AN/BQG-4水下被動射控聲納(Passive Underwater Fire Control Feasibility System,PUFFS)系統(主要特徵是在艦體上部設置三個鰭狀的被動探測天線)。

在1978年,海鲫號有一次在與美國海軍船艦的反潛演習中,在使用通氣管航行時發生艦首筏門失效進水的意外,隨即立刻緊急上浮。在1985年9月,海鲫號在韓國釜山外海潛航作業時與一艘油輪Kansas Getty號發生擦撞,受到輕微損壞,隨後在日本佐世保進行修復。

海鲫號在1989年12月12日除役,服役了33年,在當時是美國海軍役期相當長的一艘潛艦。海鲫號在1992年1月7日於珍珠港外海作為鱘魚級核能攻擊潛艦隆頭魚號(USS Tautog SSN-639)的靶艦擊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