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特戰部隊輸送部署載具(ASDS/MK-11SWCS/DCS)

(上與下)洛杉磯級改進型(688-I)核能攻擊潛艦格林維爾號(USS Greeneville SSN-772),背上搭載ASDS-1先進海豹輸泳載具。

洛馬集團為美國特戰司令部(USSOCOM)設計建造的乾式戰鬥潛航載具(DCS)想像圖。

(上與下二張)洛馬集團為美國特戰司令部(USSOCOM)設計建造的首艘乾式戰鬥潛航載具(DCS)原型。

首艘洛馬集團製造的DCS原型在2023年3月試航的照片。

(上與下二張)杭廷頓.英格斯(HII)集團旗下水下方案集團(USG)發展的普羅特斯(Proteus)

,是一種多用途載具,可當作一般的特戰隊員輸送載具,或者作為大型的無人水下載具來使用。

 

(上與下)在2022年6月8日,HII在帕斯卡古拉河(Pascagoula River)的Ingalls造船廠水域

展示了該集團建造的法羅斯(Pharos)無人水下載具收放系統(LAR),並利用普特羅斯載具進行展示。

法羅斯 是一個小型機動式沈降平台,可搭載與施放/回收有人或無人載具。這個載具收放系統相容於

美國海軍現役兩棲船艦的艦尾泛水塢艙,透過兩棲艦來載運與收放。

──by captain Picard

 


 

ASDS先進海豹部署系統

搭載ASDS載具的洛杉磯級核能攻擊潛艦夏洛特號(USS Charlotte SSN-766)。

ASDS-1是第一艘實際完成的ASDS載具,不過在2008年11月意外燒毀。

ASDS(Advanced SEAL Delivery System,ASDS)是一種能與潛艦壓力艙口結合的迷你特戰潛艇,長19.8m,寬2.06m,高2.51m,排水量55ton,搭載兩名操縱人員與五名特戰隊人員(必要時特戰人員 最多可增至16人),採用銀鋅(Ag-Zn)電池推進,以一具67馬力的推進用電動馬達帶動尾部推進器,最大航速超過8節,最大潛航深度約61m(200英尺),續航力100海里 。ASDS具有高解析度前視/側掃聲納,具備海底繪測能力;此外,還設有如同一般潛艦的伸縮桅杆,左側為潛望鏡,右側則安裝GPS與通信系統。ASDS連結於維吉尼亞級背上的 鎖入/鎖出式艙間(Lock-in/Lock-out Chamnber)開口,操作方式類似DSRV深海救難潛艇,可將隊員從兩棲艦艇、潛艦上秘密載運至附近海岸執行特種任務。

先前美國海軍主要的MK-8海豹小組輸送載具(Seal Delivery Vehicle,SDV)採用開放式設計,雖然特戰人員能坐在椅子上,不用像其他單人助泳具需耗費體力操作,但人員終究需要直接忍受海水的低溫與水壓,需配戴潛水衣與水肺,人員精力消耗還是很大,操作深度、時間以及裝備存放等都受到限制;而ASDS就是一艘密閉 的小型潛艇,成員在航行途中不用承受海水的壓力與低溫,故能在航行途中養精蓄銳,將所有的體力用於施放後的任務執行,也不必為身上槍械、彈藥、裝備的防水而大傷腦筋,這對任務執行的成敗影響甚鉅。由於傳統SDV作戰半徑極為有限,導致潛艦施放特戰人員時必須冒險接近海岸,有被敵方發現或擱淺觸礁之虞;而ASDS航程較長,母艦能在正常的潛航深度施放,不必過於接近登陸地點。此外,傳統SDV必須靠人員頭伸出水面,才能觀察水面周遭狀況;而ASDS則配備光電偵測桅杆,不用浮出水面就能觀察。除了維吉尼亞級之外,經過改裝的四艘俄亥俄級巡航飛彈/特戰潛艦(SSGN)以及若干經過修改的洛杉磯級核能攻擊潛艦都能搭載ASDS。

ASDS的概念發展早在1982年便開,1993年進入需求規劃(Request for Proposal)階段,1994年頒佈建造合約 ,首艇ASDS-1於1996年開始建造,美國海軍打算建造六艘。原本美國海軍希望ASDS-1能在2000年完成所有整合並在2000年正式服役,然而由於種種技術問題,ASDS-1直到2003年7月才在形式上移交給美國海軍。在2003年,ASDS-1配合洛杉磯級核能攻擊潛艦格林維爾號(USS Greeneville SSN-772)展開第一次部署測試任務。然而,美國國會預算審查辦公室(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CBO)也在2003年列舉出ASDS-1測試時發現的兩大問題,首先是推進器噪音超過標準,第二則是動力不足,提供推進的銀鋅電池消耗得比預期快得多。 解決的方法相當直接,首先以新的材料開發推進器來解決噪音問題,第二則是以新的鋰電池(lithium-ion)取代銀鋅電池;然而,伴隨而來的新問題,就是計畫成本節節攀高。在2009年5月,美國海軍與Yardney Technical Products of Pawcatuck簽署價值4400萬美元的合約,為ASDS提供四套鋰電池。

原本美國海軍希望平均每艘ASDS的平均成本(含政府訂購項目)為8000萬美元,2000年交付首艇時的總花費為3億美元(建造費用為6900萬美元),而後續五艘則降至2001年幣值的1.25億美元(建造費用為2500萬美元);然而ASDS-1在測試階段面臨種種技術問題,光是該艇的總花費已經達到4.46億。最初計畫總預算(包含六艘ASDS的採購成本)為5.27億美元,隨後也一路上漲到20億美元。在2005年12月,美國海軍推遲ASDS-2的建造工作,並進行預算與技術審查。在2006年4月,美國海軍宣布,由於成本節節攀升與可靠度等技術問題,原先的ASDS後續艇計畫終止,而唯一完成的首艇ASDS-1則繼續進行測試與改進。

在2008年3月底,ASDS配合俄亥俄級巡航飛彈潛艦的密西根號(USS Michigan SSGN-727)完成了首度操作測試,期間多次在作戰條件下,成功地由密西根號進行施放與回收。 然而到了2008年11月,ASDS-1卻在意外失火而嚴重毀損。在2009年7月24日,美國特戰司令部(USSOCOM)宣布ASDS-1已經無法修復。

MK-11淺水域戰鬥潛航載具(SWCS)

(上與下)淺水域戰鬥潛航載具(SWCS)想像圖,用來取代MK-8海豹小組輸送載具(SDV)

ASDS取消之後,美國特戰司令部(USSOCOM)仍然繼續規劃取代MK-8 SDV的新一代輸泳載具。在2000年代後期,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United States Special Operations Command,USSOCOM)開始進行一個淺水域戰鬥潛航載具(Shallow Water Combat Submersible,SWCS)計畫,作為MK-8 SDV的後繼者。

SWCS屬於一個採辦範疇III(Acquisition Category III,ACAT III)的項目,在2008年8月達成里程碑A(Milestone A),2010財年第三季達成里程碑B(Milestone B)。在2009年10月23日,USSOCOM發佈了SWCS的設計採購案的競爭性徵詢,總價值估計5.3億美元,分9年執行,包含設計、研發、生產,以及為珍珠港的SDV第一團隊(SDV Team ONE)建置後勤保障與訓練等支持設施。此項計畫打算採購最多12套系統,分六個訂購產製週期交付。一旦首批SWCS系統通過測試驗證,美國海軍至多可能採購50艘SWCS載具系統,其他相關合約還包括後勤支持等。

相較於原有的MK8 Mod1 SDV載具,SWCS尺寸較為增加,計畫初期估計長度至少比MK8 Mod1增加12吋(30.48cm),寬度增加6吋(15.24cm)。SWCS計畫包括發展一種控制導航操作的整合艦橋系統(Integrated Bridge System,IBS),使用商規現成技術(COTS)、開放式系統架構,載具的航行操控顯控台上能顯示所有的載具操作、導航、探測與控制資料;載具上的各項電子、感測、機電設備都由動力與信號分佈系統整合在一起。

(上與下)德利台布朗工程公司(TBE)組裝中的第一艘SWCS原型載具。

進行游泳池靜水測試的SWCS原型載具

原先MK8 Mod1的主承包商哥倫布集團(The Columbus Group)以及德利台布朗工程(Teledyne Brown Engineering,TBE)公司參與了競爭,最後由德利台布朗工程勝出。在2011年,USSOCOM與德利台布朗工程公司簽署價值3.83億美元的SWCS研發合約,第一艘測試載具在2014年交付,在2017年正式服役,軍方編號為MK-11。TBE開發的MK-11 SWCS載具長6.8m,寬度與高度都是1.5m,空重10000磅(4.53公噸),能搭載至少六名特戰部隊人員。相較於MK-8,MK-11籌載容積增加30%,籌載重量增加300%。

在2018年9月18日,美國防衛安全合作局(DSCA)通知美國國會,英國透過海外軍售管道(FMS)購買三具MK11 SWCS載具,合約總值估計9000萬美元;英國先前也在潛艦上部署MK8 SDV載具來支持特種作戰,打算以MK11取代MK8。

前五艘MK11在2018到2020年間陸續交付。 MK11在2022年夏季達成初始作戰能力(IOC),2027財年左右達成完整作戰能力(FOC)

乾式戰鬥潛航載具(DCS)

MK-11 SWCS與MK8 SDV一樣都是半開放式潛航載具,乘坐的特戰人員都會浸泡在海水中 ,需穿戴潛水裝備與水肺。而美國特戰司令部(USSOCOM)同時也在發展一種全密閉式的特戰部隊小型潛水輸送載具,接替先前失敗的ASDS計畫,稱為乾式戰鬥潛航載具(Dry Combat Submersible,DCS)。USSOCOM希望DCS能達成原先ASDS約80~90%的能力,但成本必須低廉得多。DCS內建加減壓艙,能像DDS艙或先前ASDS載具一樣掛載於負責特種作戰的潛艦的艙口,或者連結到DDS艙的艙口上。 由於DCS尺寸勢將比MK-8、MK-11增加不少,無法直接裝入美國海軍原有的乾式甲板換乘艙( Dry Deck Shelter,DDS,詳見富蘭克林級核能彈道飛彈潛艦一文)。

美國海軍也為原有的六個DDS艙進行改裝工程,項目包括長度增50吋(1.27m)來增加籌載量、增設遙控式庫門、更新籌載發射與回收系統(Payload Launch and Recovery System),以及可由搭載的潛艦遙控。DDS升級項目在2016年9月通過初步設計審查(Preliminary Design Review),在2017年12月通過關鍵設計審查(Critical Design Review), 在2020年7月技術資料包(Technical Data Package)通過審查,在2022年5月完成技術展示原型(Technical Demonstrator)。

 在2016年7月,USSOCOM與洛克西德.馬丁集團(Lockheed Martin)簽署價值1.66億美元的多年份合約,設計、建造、測試與維護一艘DCS的原型。洛馬集團在此案的合作夥伴是潛水集團(The Submergence Group LLC ) (原英國MSUBS Ltd,生產測試設施都在英國境內),實際設計製造工作都由潛水集團負責;潛水集團總共會建造三艘潛航器 ;在2018年7月,USSOCOM與洛馬完成了這項合約,洛馬製造的第一艘乾式戰鬥潛航載具(DSC1)在2019年6月28日交付USSOCOM,後兩艘(DSC2與DSC3)在2020年交付,總價值2.36億美元。

美國特戰司令部測試過的S301i潛航載具,代號操作評估系統一號(UOES 1)

DCS以先前MSUB開發的S301i民用潛航器為基礎發展而來。USSOCOM曾在2013至2015年向MSUB租借該集團設計、製造的S301i來測試評估,代號為使用者操作評估系統一號(User Operational Evaluation System 1,UOES 1),尤其是驗證此種全封閉潛航載具相容於DSS艙的能力。UOES1在操作評估期間並未真正進行DDS艙操作,但整體評估被認為成功 。S301i載具的長度約24英尺(7.25m)、寬7.7英尺(2.34m)、高5.8英尺(1.75m),空重28000磅(13100kg),搭載人員與裝備籌載之後重29500磅(13380kg),可搭載兩名操作人員與六名乘客,作業深度約328英尺(100m),可讓潛水人員作業的深度(lock-out depth)為98英尺(30m),航速3節時續航力45海里,能持續在水下操作24小時以上。洛馬集團表示,相較於S301,DCS的外型會重新設計,改進流體設計與推進系統。

(上與下)美國特戰司令部測試過的S351載具(代號UOES2),能搭載10人

,但尺寸也超過DDS艙 的容積。洛馬集團開發的DCS會以S351為基礎。

此後,USSOCOM又進一步訂購與評估洛馬/MSUB的10人座S351封閉式潛航載具(代號UOES2),以及可以裝入DDS艙的UOES3封閉式潛航載具(義大利GSE Trieste生產的Button 5.60)。UOES2/S351全長12m、寬2.2m、高2.5m,排水量26~30公噸(體積大約只有先前ASDS的一半),航速5節時續航力120海里,最大潛航深度125m,一般作業深度60m,能讓潛水人員進出作業的深度為30m,可搭載2名駕駛與八名乘客;由於體積較大,UOES2/S351只能由水面船隻部署,由起重吊臂收放。而UOES3/Button 5.60長度為9.7m、寬度與高度都是1.9m,排水量17.7ton,最大潛航深度110m,操作深度60m,能讓潛水人員進出的深度為37m,航速5節時續航力60海里,可搭載2名駕駛與四名乘客。USSOCOM選擇與洛馬團隊進行進一步的合作。之後洛馬集團/潛水集團為USSOCOM開發的DCS原型會以S351為基礎。

S302具備更流線的外觀、X型控制舵面、單軸等特徵

此後,洛馬集團與潛水集團又以S301為基礎開發更新的S302水下載具,投入外銷市場。S302尺寸介於S301與S351之間,採用X型尾部控制面、尾部單軸推進,主體改成流線的圓柱型;原本S301供潛水人員水下作業的加減壓艙設在尾部,S302則改到艇體中部。此外,S302由於體型較大,並沒有考慮到裝置在DDS艙內。S302載具的長度約31英尺(9.36m)、寬7.7英尺(2.34m),空重28000磅(13100kg),搭載人員與裝備籌載之後重31000磅(14000kg),可搭載兩名操作人員與六名乘客,作業深度約328英尺(100m),可讓潛水人員作業的深度(lock-out depth)為98英尺(30m),最大航速約8節,航速5節時續航力60海里,能持續在水下操作24小時以上。洛馬集團表示,相較於S301/S302,DCS的外型會重新設計,改進流體設計與推進系統。

在2023年5月中旬特種作戰聚焦年會(Special Operations-Focused,SOF Week),美國特戰司令部(U.S. Special Operations Command,SOCOM)海事項目執行辦公室(Program Executive Office-Maritime,PEO-M)的水下系統項目主管John Conway透露,首艘DCS原型會在5月29日陣亡將士紀念日之前形成作戰能力;這是2008年底ASDS原型艇燒毀後,15年來美國海軍特戰部隊再度擁有全封閉式的特戰人員輸泳載具,特戰人員在載運渡航途中不必暴露在水中,免除穿戴水下裝備以及消耗體力。依照美國特戰司令部公佈的影像,DCS至少有一次經由C-17全球霸王III運輸機空運,驗證透過空運快速部署的能力。此外,美國特戰司令部以及海軍也在發展更新一代的DCS,最初稱為DCS第二批次(DCS Block II),爾後改稱DCS Next。

(上與下)HII集團旗下水下方案集團(USG)發展的普羅特斯(Proteus),是一種

多用途載具,可當作一般的特戰隊員輸送載具,或者作為大型的無人水下載具

來使用。

(上與下)普羅特斯外部兩側可掛載各種作戰籌載,包括魚雷、戰術飛彈、水雷等。

(上與下)測試中的普羅特斯載具。

 

在2015年8月初,杭廷頓.英格斯工業(Huntington Ingalls Industries,HII)旗下水下方案集團(Undersea Solutions Group,USG)公布了該集團為美國特戰部隊設計的普羅特斯(Proteus)原型載具。USG原本是原哥倫比亞集團(The Columbia Group)工程方案部門(Engineering Solutions Division,ESD),在2015年1月30日由HII購併,購併改稱USG。普特羅斯載具是由USG、美國海軍、紐奧良大學(The University of New Orleans)一同開發,載具本身是在路易斯安那州的金屬鯊魚船廠(Metal Shark in Louisiana)建造。

普羅特斯是一種雙模式水下載具(Dual Mode Underwater Vehicle,DMUV),能像一般的SDV載具用來輸送特戰人員,或者當作大排水量無人水下載具(Large Displacement 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LDUUV),艇內人員艙也可以像是SDV般注水。普羅特斯重40000磅(18.1437公噸),是SWCS的四倍,與SWCS一樣能搭載六特戰隊員 ,但由於採用封閉式船身,所以航程更遠,作業深度也更大。除了用來輸送特戰隊員外,美國海軍也測試以普羅特斯作為水下無人載具。

普羅特斯具有無人操作與有人操作版本,尺寸為310 x 63.5 x 64吋(7.82  x 1.61 x 1.62 m),空重8240磅(3737.6kg),人員編制包括2名駕駛員以及四名乘客,或3600磅(1633kg)的裝備籌載;有人版的作業深度約50m級,無人版作業深度 為70m級,最大速率10節 ,巡航速率8節。普羅特斯載具內部前、後各有一個人員搭載艙,兩艙各有一個出入口,兩艙中間有一條圓柱型通道連通(通道外圍佈置壓載水櫃),此外兩個艙也可以完全隔離(例如一艙注水、另一艙保持乾燥)。艇外兩側各可加掛一個900kg重的外部儲存艙,可以用來容納物資、機動水雷、533mm魚雷、通用輕量水雷(Common Very Light Weight Torpedo,CVLWT)、快速攻擊武器(Combat Rapid Attack Weapon ,CRAW)、戰術飛彈等。載具內可攜帶10400公升的空氣,壓載水櫃環繞著艇體中間的人員區域,兩個駕駛艙艙完全隔開。普羅特斯採用單軸推進,載具裝有兩套橫向推進器與兩套縱向推進器(首、尾各裝一套橫向與縱向推進器)來增加水下作業的靈活度 ;艇上動力由鋰聚合物電池( Lithium Polymer)供應,基本型配備148KWh鋰電池,並可根據客戶要求擴充至296KWh。

普羅特斯的導航與傳輸相關裝備包括RDI 都卜勒探測儀Dopple、基於光纖陀螺儀(Fiber Optic Gyro,FOG)的光子導航系統(Photonic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PHINS)、GPS衛星定位、兆位元級(Terabyte)的聯網資料儲存體(Network-Attached Storage,NAS) 等。艇上的探測裝備包括兩根伸縮桅杆、四個攝影機,艇首配備300KHz的多波束障礙迴避聲納(Obstacle Avoidance Sonar,OAS)來防止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