鱘魚級核子動力攻擊潛艦


鱘魚級首艦鱘魚號(USS Sturgeon SSN-637)在1966年2月26日在通用電器船舶(Electric Boat)船廠下水的畫面。

浮航中的鱘魚號,攝於1984年

鱘魚級核動力攻擊潛艦河豚號(USS Puffer SSN-652)在1969年8月9日成軍時的照片

鱘魚級的魔鬼魚號(USS Sea Devil  SSN-664),使用短艦身構型。

剛浮出水面的魔鬼魚號

在1986年5月6日,三艘美國海軍鱘魚級核能攻擊潛艦同時在北極冰層上浮,由上而下分別是射水魚號

(USS Archerfish SSN-678) 、魟魚號(USS Ray SSN-653) 與玳瑁號(USS Hawkbill SSN-666) 。

在1987年5月18日,三艘英、美核能攻擊潛艦在北極海冰層一同上浮。由左而右分別是美國海軍

鱘魚級核能攻擊潛艦魔鬼魚號(USS Sea Devil  SSN-664)、皇家海軍快捷級核能攻擊潛艦超越號(HMS Superb S109)

以及美國鱘魚級潛艦比爾魚號(USS Billfish SSN-676)

1968年春紐倫敦(New London)海軍基地一景,近處是大鯧鰺級核能攻擊潛艦的最後一艘:

黑線鱈號(USS Haddock SSN-621),後方是鱘魚號。可以發現大鯧鰺級的帆罩高度較矮。

鱘魚級的鼓魚號(USS Drum SSN-677)在1970年5月23日在梅爾島海軍造船廠下水。

鱘魚級的桑德.藍斯號(USS Sand Lance SSN-660)在1969年11月11日在僕次茅茲海軍造船廠下水的畫面。

朴次茅茲海軍造船廠在1971年結束建造潛艦的事業。

鱘魚級的海馬號(USS Seahorse SSN-669)於1968年6月15日在通用電器船舶船廠下水的畫面。

鱘魚級的USS Aspro (SSN-648)在乾塢中的照片

1986年7月1日,鱘魚級的蝙蝠魚號(USS Batfish SSN-681)與紀德級飛彈驅逐艦史考特號

(USS Scott DDG-995)在佛羅里達外海進行ADVANCE演習第三階段。

造訪英國朴次茅茲基地的鱘魚號,攝於1989年。

(上與下)鱘魚級的鼓魚號(USS Drum SSN-677)

鱘魚級的石斑魚號(USS Pargo SSN-650)的控制室,前為兩個操作手席,左側為水櫃控制台,右側為戰系與射控。

石斑魚號的AN/BQQ-5聲納系統的顯控台。AN/BQQ-5是美國潛艦部隊的第一種全數位化整合聲納系統。

石斑魚號的舵手席。攝於1991年4月6日在北極冰下操作期間。

射水魚號(USS Archerfish SSN-678)在服役後期經過改裝,可支援特戰任務。此時射水魚號帆罩後部艙蓋位置

加裝了一個供特戰部隊使用的乾式甲板換乘艙( Dry Deck Shelter,DDS)

鱘魚級的蝴蝶魚號(USS Parche SSN-683),此照片攝於1985年10月夏威夷珍珠港外海。蝴蝶魚號在1970年代就

被派遣作為特種情報蒐集任務,包括參與長春藤鐘(Ley Bell)竊聽任務。注意此時蝴蝶魚號帆罩後方已經增設一段整流罩,

用來容納若干特殊設備,艦尾設置的是供潛水人員作業使用的減壓艙,不過當時美國海軍對外宣稱這是新開發的

深海救難載具(Deep Submergence Rescue Vehicle,DSRV)來掩飾其真正用途。

一艘搭載DSRV深海救援潛艇的鱘魚級

洛鱘魚級的長嘴魚號(USS Billfish SSN-676)搭載一艘DSRV愛佛隆(Avalon)深海救難潛艇

 

服役後期狀態的蝴蝶魚號,該艦在1980年代末進行大規模改裝,帆罩前端加裝一段約30m長的艦體,咸信將原本需要

外掛的潛水人員加/減壓艙整合在裡面。帆罩前部以及艦體後部都增設整流罩,容納電子截收裝置、導航與海洋工程裝備等

,擔負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機密情報蒐集(例如在海底電纜安裝竊聽器並定期取回、更換儲存體等等)。

2004年9月29日,蝴蝶魚號最後一次返回華盛頓州的母港,隨即在10月19日舉行了除役典禮。 

 最後一艘鱘魚級艦李查.羅素號(USS Richard B. Russell  SSN-687),屬於長艦體構型。

此時帆罩後方加裝一個結構物,據說容納了特殊的通訊浮標。與蝴蝶魚號類似,李查.羅素號

也被用來進行特種的情報蒐集任務。

 

──by captain Picard

艦名/使用國 鱘魚級核子動力攻擊潛艦/美國 

 (Sturgeon  class)

承造國/承造廠 美國/

SSN-637、650、667、669、673-676、678、679、681、684──General Dynamics Electric Boat, Groton, Connecticut

SSN-638、649──General Dynamics Quincy Shipbuilding Division, Quincy, Massachusetts

SSN-646、660──Portsmouth Naval Shipyard, Kittery, Maine

SSN-639、647(與New York Shipbuilding Corporation, Camden, New Jersey和建、648、652、680、682、683──Ingalls Shipbuilding, Pascagoula, Mississippi

SSN-662、665、666、672、677──Mare Island Naval Shipyard, Vallejo, California

SSN-651、653、661、663、664、668、670、686、687──Newport News Shipbuilding and Dry Dock Company, Newport News, Virginia

尺寸(m) 長89/92.1(SSN-678起) 直徑9.7 浮航吃水8.8
排水量(ton) 浮航4250/4460(SSN-678起) 

潛航4780/4960(SSN-678起)

動力系統/軸馬力 S5W反應爐*1/15000

蒸汽渦輪*1

單軸 七葉螺旋槳

航速(節) 官方數字:潛航20以上

實際數字:潛航25~26

最大安全潛深(m) 官方數字:122以上

實際數字:400以上

偵測/電子戰系統

AN/BPS-14/15平面搜索雷達*1

WLQ-4電子支援系統

Type-15A/B/D搜索潛望鏡

Type-2F攻擊潛望鏡

 聲納 AN/BQQ-2/3聲納系統*1 (最初裝備,包含BQS-6大型球形主/被動陣列聲納、BQR-7艦首被動陣列聲納、一具TB-16被動拖曳陣列聲納等)

AN/BQQ-5聲納系統*1(改良時換裝,包含BQS-12/13大型球形主/被動陣列聲納、BQR-23/25艦首被動陣列聲納、一具TB-16被動拖曳陣列聲納、一具TB-23被動拖曳陣列聲納(性能提升時加裝)等)

WLR-4/WLR-9音響信號接收/警告器

射控/作戰系統

MK-113/MK-117射控系統

人員 129
艦載武裝 艦側MK-63 21吋魚雷管*4

線導魚雷或飛彈22枚(彈艙籌載量)+管內4枚

(可使用MK-48線導魚雷、魚叉反艦飛彈、UUM-44反潛火箭、MK-60膠囊水雷、MK-67機動水雷、MK-57繫留水雷)等)

MK-2 3吋誘餌發射器*2

姊妹艦 共三37艘──

短艦體構型:共28艘(SSN-637~639、646~653、660~677)

長艦體構型:共9艘(SSN-678~684、686、687)

備註 1967至1975年服役,1991至2003年除役封存

鱘魚級清單

 


 

起源

1960至1970年代美國海軍的主要核能攻擊潛艦──鱘魚級,係為前一代大鯧鰺級(Permit class)的放大改良型;最初鱘魚級只被視為大鯧鰺級的改良型,隨後由於改良幅度較大,因而成為新一級的核能攻擊潛艦。鱘魚級注重靜音能力、潛航深度,對速度略有犧牲,忠實地反應 當時美國攻擊潛艦的設計方針。

早期美國有許多船廠承擔建造核能潛艦的業務,然而在鱘魚級的建造期間,多數船廠陸續退出潛艦領域。在1967年,紐約造船廠(New York Shipbuilding Corporation)退出潛艦建造業務,而當時該廠建造中的鱘魚級USS Pogy (SSN-647)被拖往密西西比州的Ingalls船廠建成。在1971年,朴次茅茲海軍造船廠(Portsmouth Naval Shipyard)結束潛艦建造業務,梅爾島海軍造船廠(Mare Island Naval Shipyard)則在1972年退出,Ingalls船廠在1974年退出。至此,美國只剩通用電器船舶(General Dynamics Electric Boat)以及新港紐斯造船廠(Newport News Shipbuilding)這兩家核能潛艦生產廠商。

在研製鱘魚級潛艦時,美國海軍首度使用大比例尺的水下動力模型來驗證潛艦各項設計與流體特性;為此,美國海軍水面作戰中心卡迪洛克分部(Naval Surface Warfare Center's Carderock Division, NSWCCD)在愛達荷州北部Bayview的龐多雷湖(Lake Pend Oreille)建立實驗設施,並建造了一艘鱘魚級的1/4比例水下動力載具,在1967年在龐多雷湖展開測試,這艘載具命名為Kamloops。Kamloops的測試項目包括艦體、艦首、艦尾、帆罩的強化塗層(sail target strength coatings)、玻璃纖維強化塑膠(GRP)艦首聲納外罩設計、內部機械的彈性降噪措施、主壓載水櫃的水流開口(floodport)、艦首水平翼(bow plane)封閉設計、擋板(baffle)設計、魚雷管外門(torpedo shutter door)封閉設計。

一如先前美國海軍的所有攻擊潛艦,大多數的鱘魚級也採用海洋生物來命名。然而在1970年左右,美國海軍部卻用過世的議員命名四艘核能攻擊潛艦,包含三艘鱘魚級(SSN-680、686、687)以及作為電力推進實驗潛艦的SSN-685。其中,SSN-680原訂命名為紅魚號(Redfish),改名為威廉.貝特號(William H. Bates),這是先前一位代表麻賽諸瑟州、曾任眾議院武裝部隊委員會(House Armed Services Committee)以及聯合原子能委員會(Joint Committee on Atomic Energy)首席的眾議員,在任內大力支持「核子潛艦之父」──美國海軍反應器辦公室主管海曼.李高佛(Hyman G. Rickover)的核動力船艦事業。SSN-686的命名是前眾議院武裝部隊委員會主席──民主黨籍眾議員路易斯.里夫斯(Lucius Mendel Rivers),SSN-687 的命名是前參議院撥款委員會(Senate Appropriations Committee)主席與參議院武裝部隊委員會(Senate Armed Services Committee)重要成員──民主黨籍的李查.羅素(Richard B. Russell)。而SSN-685的命名則是前眾議院撥款子委員會(House Defense Appropriations Subcommittee)成員──共和黨籍眾議員葛蓮納.林普斯康(Glenard P. Lipscomb)。而鱘魚級之後的洛杉磯級核能攻擊潛艦,就正式告別海洋生物名,改用過去美國巡洋艦使用的城市名。依照1982年到1986年的海軍作戰部長(CNO)詹姆斯.偉特金上將(Adm. James D. Watkins)日後受訪時表示,1970年代開始美國核能潛艦命名政策轉變、不再用海洋生物名,是海曼.李高佛在背後推動,主要考量是政治,例如使用支持他政策的議員的名字或來自的城市來命名;詹姆斯.偉特金上將表示,海曼.李高佛曾說「魚不會投票」(Fish don't vote)。


基本設計

鱘魚級首艦鱘魚號(USS Sturgeon SSN-637)在1966年2月底於通用電船船廠下水的畫面。

鱘魚級的控制室

鱘魚級首艦鱘魚號的潛艦控制室。

鱘魚級對美國海軍核能潛艦部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這是美國海軍 第一種具有低頻分析測距能力(LOw Frequency Analysis and Ranging,LOFAR,兼具探測與識別功能,能專注於敵方潛艦最主要的聲噪頻段)的核能攻擊潛艦,也是美國海軍第一種開始配備全數位化聲納系統的核 能 攻擊潛艦,能利用LOFAR窄頻數據分析、為每一艘個別蘇離潛艦建立聲紋識別資料;此外,鱘魚級也是美國海軍第一種配備TB-16戰術型拖曳陣列聲納的核 能攻擊潛艦 (從後期型開始裝備)。由於配備大型球型陣列聲納,鱘魚級的水平/垂直向被動聲納涵蓋面比上一代美國核能攻擊潛艦如飛魚級(Skipjack)、魟魚級(Skate)更寬,加上良好的靜音性能,能更有效地執行近距離追蹤蘇聯潛艦的任務,而這也允許美國海軍能發展出尾隨蘇聯潛艦的各種固定戰術教範。

鱘魚級艦採用大鯧鰺級(Permit class)以來的構型特徵,包含簡化淚滴船型(首尾為淚滴流線型,船體中部基本為平行的圓柱)、十字尾舵、前水平翼裝於帆罩上、單軸推進等,並且同樣以HY-80高張力鋼板(屈服強度550MPa,相當於56kgf/mm2)建造,其設計與艦體、帆罩強度都足以在北極冰層下操作 ,安全潛航深度也維持在與大鯧鰺級相同的1300英尺左右(約395公尺) ,壓潰深度約1900英尺(580m),官方潛航深度數字則是400英尺(約122m)以上;此外,鱘魚級的艦尾水平舵尖端附有兩片垂直的安定面。 鱘魚級納入美國海軍1963年起推動的潛艦安全計畫(SUBSAFE,這是基於1962年長尾鯊號核能攻擊潛艦師是沈沒的教訓) 的相關設計,包括能在較大深度正常工作的水櫃緊急吹除系統、更堅固安全的海水管路系統等。 鱘魚級的體型比大鯧鰺級更大,潛航排水量從大鯧鰺級的4200噸級增加到4800噸級,並且用上了當時美國幾乎所有能使用的靜音技術與設備, 例如輪機安裝在減震浮筏上、可降低空蝕效應的七葉片高曲度螺旋槳等。

先前大鯧鰺級為了降低阻力而縮減了帆罩的體積與高度,導致許多副作用,例如安裝桅杆的空間減少(只能裝一部潛望鏡、電子截收桅杆數量也刪減)、維持潛望鏡深度作業變困難、浮航時大浪容易打上帆罩頂端的瞭望哨等。因此,鱘魚級增加了帆罩的高度以及長度,能容納更完整的潛望鏡以及電子截收桅杆組合,天線桅杆總數回復到六根。

鱘魚 級仍繼續沿用大鯧鰺級的S5W反應器,在體型變大、推進功率卻沒有提升的情況下,使得航速進一步下降。 S5W最早裝備於飛魚級 (Skipjack  class)核能攻擊潛艦上,能為潛航3500噸級的飛魚級提供33節的高速; 之後重視靜音能力的大鯧鰺級與鱘魚級繼續沿用S5W反應器;大鯧鰺級開始採用靜音性能較佳的七葉片高曲度螺旋槳, 使得潛航速度降到28至29節,而體型更大、更重視靜音性能的鱘魚級則進一步降至25至26節 (官方數字是20節以上), 已經無法伴隨航空母艦戰鬥群。依照美國在2015年的資料,針對1.7KHz聲響頻帶,在水壓1 bar、10000碼距離外測量,鱘魚級在5節航速的噪音是11分貝,10節航速的噪音是14分貝,15節航速的噪音是21分貝。

鱘魚級的青鱸號(USS Bergall SSN-667)上浮衝出海面瞬間。

 

 鱘魚級使用柯爾摩根光學公司(Kollmorgen Optical Company)Type-15A/B/D搜索潛望鏡與Type-2F攻擊潛望鏡組,其中Type-15在1963年推出,是從該公司先前Type-8搜 索潛望鏡系列改良而來,內有一組伽利略透鏡來提高倍率,能與多種照相機搭配,潛望鏡上還配備寬頻電子截收系統,並應用了寬頻減反射膜技術;至於Type- 2F則是先前在二戰期間廣泛用於美國潛艦的Type-2A的改良型,鏡頭俯仰範圍-10~+74度,其體積比搜索潛望鏡小,功能雖較為簡陋但隱密性較高, 作為近距離或攻擊前的目標確認之用。早期的鱘魚級 使用改良後的AN/BQQ-2聲納系統,包含AN/BQS-6主/被動艦首球型聲納、AN/BQR-7等角被動陣列聲納 、MK-113射控計算機等,具備LOFAR與窄頻分析能力,隨後又升級為數位化的AN/BQQ-3。 本級艦魴魚號(USSGurnard SSN-662)是第一艘由位於摩爾島(Mare Island)的舊金山海軍工廠(San Francisco NSY) 建造的鱘魚級,但測試時發現噪音超出標準上限過多,檢查發現若干次承包商提供的設備品質有瑕疵(主要是機械加工製造以及安裝校正的精確度)而沒有在檢查中發現,這些瑕疵累積之後導致整體的質量控制降低,進而使噪音超標。

從射水魚號(USS Archerfish SSN-678)起的最後九艘鱘魚級做了不少改良,將船身加長3公尺,換裝包含TB-16拖曳陣列聲納的BQQ-5聲納系統 (首艘實際裝備拖曳聲納的鱘魚級是威廉斯號,USS William H. Bates ex-Redfish SSN-680),並將MK-113射控系統換成數位式的MK-117以操作魚叉反艦飛彈 ,而這也使鱘魚級成為美國海軍第一種部署戰術型拖曳陣列聲納的潛艦。爾後早期建造的鱘魚級也在裝備、系統上進行了相同的升級,包括換裝AN/BQQ-5聲納系統以及追加TB-16拖曳陣列聲納等,不過並未加長艦身。配合換裝AN/BQQ-5聲納系統,鱘魚級艦首就以玻璃纖維製聲納罩(外覆橡膠)取代以往的鋼製聲納罩。

 最後一艘鱘魚級艦李查.羅素號(USS Richard B. Russell  SSN-687)在帆罩後方加裝一個名為腰墊(bustle)的結構物,裝置新開發的腰墊式通訊浮標(Bustle prototype Communications Buoy),日後美國海軍的新潛艦便將這種設備納入整體設計之一。部分的本級艦在改良時,於艦殼外部增加了橡膠隔音/吸音軟墊。本級艦魨號(USS Puffer SSN-652) 加裝了一種由Raytheon開發的Harmonic Power Conditioners(一種外置遮蔽裝置),能消除艦上的電子噪音,測試成功之後便應用到所有本級艦上。本級艦 蝙蝠魚號(USS Batfish SSN-681)在一次翻修改裝(非重新裝填燃料)進行了船殼特殊處理措施 (Special Hull Treatment,SHT),降低了整體噪訊。

鱘魚級的蝴蝶魚號 (USS ParcheSSN-683)在1980年代末改裝為特殊任務艦,

帆罩前端加裝一段約30m長的艦體。

鱘魚級的海馬號(USS Seahorse SSN-669),攝於1969年8月7日。

 

 

服役事蹟

1970年代以後美國海軍核能攻擊潛艦靜音化之後,在與美國海軍及盟邦水面船艦的反潛對抗演習中,大多數時間都居於絕對優勢, 經常都可以在沒被發現的情況下任意「處決」水面船艦;許多時候往往是在演習指揮官要求下,最後潛艦上浮暴露位置, 讓水面船艦的聲納人員有機會練習如何用聲納聽音來追蹤一艘潛艦。在1980年代的美軍反潛演習中,美國水面反潛艦 往往是因為美軍核子潛艦故意開啟聲噪強化(acoustic augmentation),才能用SQR-18拖曳聲納聽到;等演習結束,美國核子潛艦關閉聲噪強化, 水面艦的被動聲納就立刻失去接觸。然而,同時期美軍水面反潛艦要捕捉嘈雜的蘇聯潛艦就容易得多。

在冷戰期間,美國核能攻擊潛艦經常在蘇聯外海值勤,進行情報蒐集、跟蹤蘇聯潛艦等秘密任務,留下不少事蹟;而這類任務常被美國官方稱為聖石行動(Operation Holy Stone)、尖峰行動(Operation Pinnacle)或系纜柱(Bollard)由於靜音與偵測能力的長足進步,鱘魚級堪稱首度為美國海軍提供在靠近蘇聯本土海域進行反潛活動的條件,堪稱美國海軍潛艦部隊在前沿水域(靠近蘇聯艦艇基地的水域)進行反潛部署的肇始;而冷戰結束前,Holystone這類的情報蒐集任務多半由鱘魚級和大鯧鰺級擔任,包括就近監視蘇聯海軍各項活動(包含實彈演習),例如打撈到蘇聯反艦飛彈的殘骸,或蒐集到蘇聯魚雷發射後的尋標器與噪訊等參數(有時距離接近到艦上人員都能清楚聽到蘇聯魚雷通過的聲音)。

雖然在鱘魚級之後,更新一代的洛杉磯級( Los Angeles class)核能攻擊潛艦從1976年開始服役,然而洛杉磯級為了達成超過30節的潛航速率來配合航母戰鬥群作戰,進而犧牲了許多戰術性能,包括減低耐壓 殼厚度導致實用潛航深度降到300m左右(先前鱘魚級、大鯧鰺級為400m左右)、減少一根電子截收桅杆而使情報蒐集頻寬減少、無法在北極冰層上浮等等。 因此在洛杉磯級服役後,一些美國潛艦部隊人員認為鱘魚級依舊是最理想的攻擊型核能潛艦,比洛杉磯級更適合執行高機敏的前線任務。

在1970年夏天,鱘魚級的女王魚號(USS Queenfish SSN-651)在北極冰洋執行水文調查任務,成為第十艘通過北極點的美國海軍核能攻擊潛艦;隨後,女王魚號通過蘇聯海軍出沒操作的卡拉海(Kara Sea)、巴倫支海(Barents Sea)與白令海(SiBerian),沿途蒐集各項蘇聯海軍的動態與訊號情報;為了這項高度危險的活動,女王魚號啟航前先將包括舷號的所有外部識別標誌都去除。在這次任務中,女王魚號始終保持與海岸超過200海里的安全距離。

在1973年,鱘魚級的飛魚號(USS Flying Fish SSN-673)深入巴倫支海,依照美國情報單位提供的線索,搜尋當時蘇聯最新建成 的三角洲級(Delta)核能彈道飛彈潛艦,情報顯示該艦配備新的長程彈道飛彈,在靠近蘇聯的水域就能攻擊美國本土;先前蘇聯洋基級(Yankee class)需要深入大西洋才能展開攻擊,容易遭到美國反潛體系攔截。飛魚號 抵達巴倫支海之後,當天之內就偵測到一艘先前美國海軍未曾接觸的潛艦信號;飛魚號跟蹤這個目標許久,但這艘蘇聯潛艦一直保持在浮航狀態,使得飛魚號沒有機 會在水下取得完整照片。隨後,飛魚號的艦長決定冒險,潛艦在深度60英尺的潛望鏡深度,距離迫近到 蘇聯潛艦1000碼以內,將潛望鏡升出水面,終於目視證實這艘蘇聯潛艦的確是一艘前所未見、裝備比洋基型更大的彈道飛彈發射管的三角洲級潛艦。然而,這艘 三角洲級 指揮塔上的瞭望人員也立刻發現了飛魚號的潛望鏡,飛魚號隨即收回潛望鏡並緩緩下潛;三角洲級潛艦隨即召來附近的蘇聯反潛艦隊、機隊進行一場大規模反潛作 業。飛魚號並沒有逃走,而是停留在當地,順便記錄了蘇聯海空反潛作戰的過程。飛魚級這次任務取得了大量極為珍貴的第一手資料,包括首次取得三角洲級潛艦的 照片與聲紋,同時獲得了堪稱冷戰時期美國潛艦部隊取得的最好的蘇聯海空反潛作業資訊之一 ;當然,三角洲級的出現對美國海軍也是一大警訊,能在巴倫支海就朝美國本土發射飛彈,這也使得美國核能潛艦必須冒險深入蘇聯海空兵力密集的地帶,才有機會 獵殺蘇聯彈道飛彈潛艦。在1976年,飛魚號獲得該年度美國海軍作戰部長(Chief of Naval Operations,CNO)頒發的瑪喬麗·斯特瑞特戰艦基金獎(Marjorie Sterrett Battleship Fund Award)。

在1978年3月2日,鱘魚級潛蝙蝠魚號(USS Batfish SSN-681)從查爾斯頓潛艦基地啟航,前往蘇聯海域進行一項名為「黃昏之星」(Operation Evening Star)前往蘇聯海域的任務。在3月17日,蝙蝠魚號在挪威海域(距離北極圈200海里)偵測到一艘蘇聯洋基-1級(Yankee I,蘇聯正式名稱為Navaga class)核能彈道飛彈潛艦,並在該艦後方跟蹤了50天,仔細收集了該艦寶貴的聲紋資料與作業模式,使美國海軍對蘇聯潛艦的操作方式有更深入的瞭解,也 更容易掌握蘇聯SSBN有可能準備進入陣位發射飛彈的可疑跡象。這艘洋基-1級從頭到尾沒有察覺蝙蝠魚號的存在,而蝙蝠魚號在這50天中只曾經兩次短暫地 與洋基-1級失去被動聲納接觸,一次是惡劣的暴風雨影響,一次則是有一群漁船從上方通過使蝙蝠魚號被迫採取迴避措施;而這兩次插曲之後,蝙蝠魚都能迅速重 新捕捉洋基-1級。蘇聯對這項行動一無所知,直到美國海軍調查官約翰.沃克(John Anthony)的間諜網將這些情報出售給蘇聯。約翰.沃克與其間諜網在1985年遭到破獲。

在1982年,鱘魚級潛艦茴魚號(USS Grayling SSN-646)在巴倫支海作業,監視蘇聯海軍的實彈演習行動並蒐集各種電子情報;在巴倫支海潛伏一個半月之後,茴魚號發現一艘蘇聯三角洲級(Delta class)核能彈道飛彈潛艦採取與過去不同的戰術,離開了巴倫支海並繼續往北朝格陵蘭沿岸前進。雖然這艘三角洲級已經離開了茴魚號被授權活動的範圍,但 茴魚號仍一路追蹤下去。到了格陵蘭沿海時, 這艘三角洲潛艦消失在格陵蘭近海複雜的海底峽灣地形之中;當地海域巨大浮冰在海上漂浮、摩擦、崩落的背景噪音,對茴魚號 的監視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麻煩。蘇聯顯然已經詳細探查格陵蘭周邊複雜的峽灣地形,擁有當地的詳細海圖,使彈道飛彈潛艦能在複雜的峽灣地形以及海面上的冰層之 下有效作業;而西方的空中兵力與水面艦隊顯然無法來到這個區域,並在這樣的環境下進行反潛作戰,英美核能攻擊潛艦的音響監聽優勢也因為北冰洋巨大背景噪音 以及對格陵蘭周邊海底地形不熟悉而大大抵銷。經過幾個星期的搜索,茴魚號發現這艘三角洲級具備在水中停懸靜止的能力,進而具備突破北極海面冰層上浮的能力 (先決條件就是可以在水中停懸),並在此發射彈道飛彈。如此,蘇聯能將彈道飛彈潛艦巧妙隱藏在格陵蘭沿海峽灣地形以及 浮冰 之下,遠離西方空中/水面反潛作戰所能及的範圍,並直接在北極海冰層發射彈道飛彈,只需要20分鐘就能飛抵北美東岸,大幅壓縮了美國預警與防禦的時間。在 北極冰層潛伏33天之後,這艘三角洲級潛艦終於返航,茴魚號仍一路尾隨該艦到巴倫支海;靠近巴倫支海域時,一艘蘇聯攻擊潛艦出現,對三角洲級潛艦後方的水 域進行主動聲納搜索,茴魚號隨即 放棄追蹤三角洲潛艦,下潛迴避蘇聯攻擊潛艦的偵測,並脫離這片海域。在追蹤這艘三角洲級的過程中,茴魚號連續潛航了85天,艦上的各項物資消耗殆盡,該艦 立即返航。

鱘魚級的石斑魚號(USS Pargo SSN-650)在1991年4月6日於北極突破冰層上浮。

美國海軍鱘魚級潛艦白鯧魚號(USS Spadefish SSN-668,上)與皇家海軍特拉發法加級

核能攻擊潛艦鋒利號(HMS Trenchant S91)在北極冰層上浮。此時一架皇家空軍HS.801獵迷

(Nimrod)反潛巡邏機正好飛越上空。

 

 

與蘇聯潛艦碰撞意外

當然,跟蹤蘇聯潛艦這類高風險的任務,如果運氣不佳或發生失誤,伴隨而來的就是層出不窮的碰撞意外。以下列舉已經公開的、與鱘魚級相關的潛艦撞擊意外:

1.鱘魚號碰撞事故

在1970年3月14日,鱘魚級首艦鱘魚號(USS  Sturgeon SSN-637)在巴倫支海值勤時,一艘蘇聯潛艦穿越鱘魚號前方,擦撞了鱘魚號左側與上方,鱘魚號的一部份帆罩被扯下。

2.遍羅魚號與回聲II級(K-108)碰撞事件

在1970年6月20日,鱘魚級潛艦遍羅魚號(USS Tautog SSN-639)在蘇聯彼得羅帕夫斯科(Petropavlosk)的堪查斯基基地外海跟蹤一艘蘇聯回聲II級(Echo II)核子動力巡航飛彈潛艦K-108號(美國海軍情報暱稱該艦為Black Lila);遍羅魚號成功跟蹤了K-108號,不過在隨後數小時期間,K-108號不斷進行被美國海軍暱稱為「瘋狂依凡」(Crazy Ivan)的激烈迴轉激動(用來擺脫美國潛艦的跟蹤);由於遍羅魚號的艦長和兩位資深聲納官一段時間不在戰位上,兩艘潛艦的距離遂逐漸縮短。在某一次K- 108號進行「瘋子依凡」機動時,由於距離已經過近,該艦突然從遍羅魚號的被動聲納上消失(進入聲納死角),在遍羅魚號弄清狀況之前,K-108突然出現 在遍羅魚號的一側,遍羅魚號來不及反應而發生碰撞。遍羅魚號的帆罩 被K-108的腹部撞上,隨後也被該艦的螺旋槳;打到依照遍羅魚號的聲納接觸資料顯示,K-108在這次碰撞中可能損失了兩具螺旋槳中的一具。 碰撞發生在蘇聯領海內,遍羅魚號的人員依照聲納信號,以為這艘蘇聯潛艦沈沒,立刻掉頭高速脫離蘇聯水域;不過實際上,兩艦都沒有任何人員傷亡。K-108 號的人員成功挽救了下沈中的潛艦,並以自身動力返港;K-108的人員也認為美國潛艦當場沈沒,並認為是美國潛艦對其採取衝撞。稍後K-108的艦長 Boris Bagdasaryan遭到蘇聯嚴厲審判,無法繼續指揮潛艦。

3.條魚號撞擊事故:

在1970年,鱘魚級的條魚號(USS Dace SSN-607)在地中海與一艘蘇聯潛艦發生碰撞,條魚號向一邊翻滾。隨後美國海軍獲得情報,一艘蘇聯潛艦被拖回港,該艦出現類似與另一艘潛艦碰撞造成的損傷。

4.河豚號撞擊事故:

約在1971年底或1972年初,鱘魚級的河豚號(Puffer,SSN-652)在北太平洋蘇聯彼得羅帕夫斯科(Petropavlovsk)附近執行 該次部署的最後一次監視作業時,被一艘蘇聯柴電潛艦擦撞。當時兩艦都處於慢速操作,河豚號在較大的深度上通過,不料這艘蘇聯潛艦冷不防突然下潛,就撞上了 河豚號的頂部。

5.大西洋馬鮫號與洋基級潛艦碰撞意外

在1974年5月,一艘鱘魚級潛艦大西洋馬鮫號(USS Pintado SSN-672)在北太平洋蘇聯彼得羅帕夫斯科(Petropavlovsk)的堪查斯基(Kamchatsky)海軍基地(蘇聯太平洋艦隊主要的彈道飛彈潛艦基地)附近追蹤一艘蘇聯洋基(Yankee)彈道飛彈潛艦時,不慎與之碰撞 (發生在200英尺的深度),造成大西洋馬鮫號艦首聲納音鼓毀損、右舷魚雷管阻塞以及水平舵受損;蘇聯洋基級潛艦立刻上浮,而大西洋馬鮫號則維持潛航並以最高航速離開,隨後進入關島基地進行整修。 這件事故在1975年7月首度遭美國媒體San Diego Evening Tribune披露。

6.鼓魚號與勝利III級(K-324)碰撞意外

在1981年,鱘魚級的鼓魚號(USS Drum SSN-677)在西太平洋距離蘇聯海軍基地符拉迪沃斯托克(Vladivostok)不遠的彼得大帝灣追蹤一艘蘇聯新型勝利-III(Victor III)核能攻擊潛艦並試圖近距離拍攝其螺旋槳推進器、拖曳陣列聲納等外觀特徵時,不慎與這艘勝利-III級相撞;在極度接近而碰撞前,鼓魚號沒有得到任何預警。這艘勝利-III級就是K-324,在1983年10月31日,K-324在北卡羅萊納州附近海域航行時,推進器纏上了美國海軍布朗斯坦級(Bronstein class)巡防艦麥克.克勞號(USS McCloy FF-1038)的SQR-15拖曳陣列聲納而被迫上浮。對西方而言,K-324堪稱最有名的一艘勝利III級。

7.茴魚號與三角洲四型(K-407)碰撞意外

在1993年3月20日,鱘魚級潛艦茴魚號(USS Grayling SSN-646)在可拉半島(Kola Peninsula)附近、俄羅斯海軍莫曼斯克(Murmansk)基地以北約100海里的海域追蹤一艘俄羅斯三角洲四型(Delta IV,蘇聯正式名稱Delfin class)諾沃摩斯科夫斯基號(Novomoskovsk K-407)時,不慎與之相撞。當時,茴魚號在摩斯科夫斯基號後方約155到165度的位置,雙方原本距離11到13公里;而正在巡航任務的摩斯科夫斯基 號正好抵達巡航區域北部邊界,遂掉頭轉向,航速 從原本的16到18節降到僅僅4節;因此,摩斯科夫斯基號最大的噪音源──螺旋槳不再正對茴魚號,加上航速大幅減漫,使茴魚號失去聲納接觸。當時不知道對 方已經掉頭的茴魚號,以8到15節的 安全靜音航速試圖重新捕捉摩斯科夫斯基號。而當茴魚號的聲納再度捕捉到摩斯科夫斯基號時,雙方距離僅僅只有1公里,而摩斯科夫斯基號正迎面而來;茴魚號雖 然試圖迴避,但已經來不及採取行動。幸好,茴魚號只撞上了諾沃摩斯科夫斯基號的上層結構,並沒有造成嚴重損壞。摩斯科夫斯基號在掉頭後約25分鐘後與茴魚 號相撞,直到撞擊發生後,摩斯科夫斯基號的被動聲納才得知茴魚號的存在,聽到茴魚號以23節高速脫離的聲音 ,隨後摩斯科夫斯基號則緊急上浮。這次撞擊事件導致美國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對海軍的不滿,認為冷戰已經結束,而美國海軍還在持續這種導致雙方情勢緊張的活動。

 

一般意外事故

在1965年5月15日,尚未完工的鱘魚級犁頭鮫號(USS Guitarro SSN-665)在梅爾島造船廠進行若干注水測試時,因為操作失誤而使該艦沈底;該艦在三天後的5月18日浮揚,整修費用達1520萬美元,而原訂在1970年1月的服役期程也因為這起意外而延後到1972年9月。

在1984年4月23日,鱘魚級的青鱸號(USS Bergall SSN-667)被停泊在前方的三指鷗(USS Kittiwake ASR-13)救難艦撞擊。事故原因是先前三指鷗在剛剛結束的維修過程中,主驅動馬達線圈以錯誤的方向纏繞,使得三指鷗的舵手雖然下達前進的俥令,但艦體 卻往後退;艦上人員察覺艦身在後退時,由於不知道推進器方向已經相反,遂繼續下達更大的前進俥令,這反而使三指鷗以更高的速度後退;錯誤的修正動作繼續進 行,直到三指鷗的艦尾撞上青鱸號。

支援研究工作、情報蒐集與特戰任務

從1980年代起,六艘鱘魚級(SSN-678~680、682、684、685)曾接受改裝,能搭載 乾式甲板換乘艙( Dry Deck Shelter,DDS,詳見富蘭克林級核能彈道飛彈潛艦一文)供特戰部隊使用 ;其中,一艘(應為SS-684)在1982年完成改裝,其餘五艘在1988至1991年完成改裝。 在1983年,本級艦竹荚鱼號(USS Cavalla SSN-684) 成為第一艘在值勤時利用DDS在水下施放特種部隊的潛艦。在1985至1986年,竹荚鱼號帶著DDS支援海軍的海豹 特戰部隊(SEAL)作業,並完成了相關作業程序的認證,而竹荚鱼號也因此一任務而得到 貢獻表彰(Meritorious Unit Commendation)的表揚。數艘鱘魚級 (包括SSN-672、767)加裝了可靠接、操作深海救難載具(Deep Submergence Rescue Vehicle,DSRV)的設備,潛艦遇難時就可出動。

在1982年,最後一艘鱘魚級潛艦李查.羅素號在梅爾島(Mare Island)造船廠進行一項改裝,成為美國海軍一項特殊計畫的測試艦,改裝完成後便編屬於第一潛艦開發群(Submarine Development Group 1),針對潛艦搜救技術進行各項研究,此外也參與包括類似「長春藤鐘」在內的特種情報蒐集任務。由於執行各項任務的貢獻,李查.羅素號獲得總統表揚(Presidential Unit Citation)的最高榮譽;此外,李查.羅素號在稍早1981年的北大西洋任務後獲得貢獻表彰(Meritorious Unit Commendation),而其服役生涯中還獲得六個海軍表揚(Navy Unit Commendations)、七個戰鬥效能獎章( Battle Effectiveness Awards,Battle E),這顯示該艦似乎執行了大量未公開的機密任務。該艦在1993年7月1日降為備役,隔年6月除役。

蝴蝶魚號改為特殊任務潛艦(水下研究打撈/情報蒐集)

鱘魚級的蝴蝶魚號(USS Parche SSN-683)在1976年的翻修改裝作業之後就專門執行特殊情報任務,主要是支持美國海軍與中央情報局(CIA)合作的國家水下偵察辦公室(National Underwater Reconnaissance Office,NURO)的秘密任務,例如在海床打撈回收美國或蘇聯的機敏武器殘骸、在海底電纜放置竊聽器等,例如「長春藤鐘」(Ley Bell,詳見比目魚號核子動力巡航飛彈潛艦一文)或聖石(Holystone)之類的機密任務,這類任務也與國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NSA)高度相關。從1970年起,美國海軍固定維持一艘經過特殊改裝的核能潛艦來執行這類任務,第一艘是1968到1970年完成改裝的比目魚號USS Halibut SSGN-587),該艦後來被1973年完成改裝的海狼號(USS Sea Wolf SSN-575)接替。

依照日後消息,蝴蝶魚號在進行大規模改裝之前,就曾在1978年至1979年執行「長春藤鐘」任務,這是定期為鄂霍次克海(Sea of Okhotsk,在日本北海道的北方)海床上一條蘇聯海軍高層通信電纜上的竊聽器更換磁帶與電池,這個竊聽器 最初是1971年10月比目魚號核子動力巡航飛彈潛艦設置的。 在這類潛入任務中,蝴蝶魚號還進行其他機密任務,包括在鄂霍次克海床尋找、打撈蘇聯實彈演習留下的飛彈碎片。執行這類任務時,蝴蝶魚號在艦體後部的艙口接上一個供潛水人員使用的加/減壓艙;當時美國海軍宣稱這就是DSRV深海救難載具,以掩飾其真正用途。蝴蝶魚號與海狼號也在艦底安裝支腳( skegs),使潛艦能穩定地長期在海床坐底,潛水人員能從容地透過加減壓設備從坐底的潛艦出來,在海床上進行各種作業(例如在海底電纜安裝竊聽器、打撈回收殘骸碎片等)。 蝴蝶魚號還參與過危險性更高、進入蘇聯巴倫支海(Barents Sea)的特殊任務,需要穿透蘇聯海空防守最嚴密的區域;為了避免被蘇聯核能攻擊潛艦發現,當時蝴蝶魚號利用北冰洋冰層來掩護行蹤。

在1987至1991年,蝴蝶魚號進行大幅度改裝 ,用於科學研究與特種情報蒐集任務,完成改裝後接替了海狼號的任務(在1986年6月停役)。這包括在帆罩前端增加一段長30.5m的新艦體 ,裡面整合有供潛水人員使用的加/減壓艙,並收容了水下工作用的 遙控載具(ROV);延長的艦體頂部有一個突起的整流罩一直延伸到帆罩前端,裡面設有新的電子截收裝置、導航與海洋工程 裝備,艦體內部則增加了更多起居空間給研究人員使用;此外,艦上加裝新的導航設施、向上與向下的高頻聲納探測裝置、由裝甲保護的探照燈以及可在冰下使用的 攝影機等。完成此次改裝,蝴蝶魚號被編入任務特殊機敏的第五潛艦開發群(Submarine Development Squadron Five)。依照蝴蝶魚號的服役部署紀錄,有人懷疑在1995至1996年台海飛彈危機期間,蝴蝶魚號曾在西太平洋海床打撈中國發射的東風15、東風21彈道飛彈的殘骸。

到2004年除役之際,蝴蝶魚號服役生涯累計獲得9次美國總統單位表彰( Presidential Unit Citations,PUCs)、10次海軍單位表彰(Navy Unit Commendations,NUCs)以及13次海軍傑出貢獻獎章(Navy Expeditionary Medals),獲獎記錄是美國海軍潛艦部隊史上之冠,足見服役生涯內頻繁執行許多高機敏、高危險性的特殊情報任務(大部分任務內容尚未解密)。蝴蝶魚號除役後,類似任務由第三艘海狼級核能攻擊潛艦──擁有特殊設計的吉米卡特號(USS Jimmy Carter SSN-23) 接手。

鱘魚號的帆罩保存在華盛頓的海軍水下博物館(Naval Undersea Museum, Washington)。


除役

美國海軍經過五年的評估,認為原始設計壽命20年的鱘魚級,實際上可以使用30年(最多可能延伸到33年)。1990年代蘇聯瓦解後,由於美國海軍經費縮減,鱘魚級 開始陸續退役,許多同級艦到了要更換核子反應器燃料棒的時候就退役,大部分鱘魚級役期都沒有滿30年 。鱘魚級在從1991至2003年全數除役。首艦鱘魚號拆解後,帆罩被放在華盛頓鑰港(Keyport)的海軍水下博物館(Naval Undersea Museum, Washing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