鶚級獵雷艦

 

鶚級獵雷艦的金鶯號(USS Oriole MHC-55)。 這艘獵雷艦在2006年6月30日除役, 隨後在8月4日由美國參議院批准,

連同姊妹艦隼號(USS Falcon MHC-59)一起售予台灣 。

(上與下)鶚級獵雷艦的大烏鴉號(USS Raven MHC-61)

在2000年7月,由藍色馬林魚號(MV Blue Marlin)半潛舉升船運送至波灣地區的鶚級獵雷艦紅雀號(USS Cardinal MHC-60)

與大烏鴉號(USS Raven MHC-61),兩艦部署在巴林直到2007年左右除役,隨即就近出售給埃及。

攝於2005年8月的大烏鴉號(USS Raven MHC-61),地點為波斯灣海域。

已經移交希臘海軍的鶚級艦蒼鷺號(USS Heron MHC-52,希臘重新命名為Calypso(M-64)。

鶚級用來精確標定、識別與摧毀水雷的AN/SLQ-48水雷癱瘓系統(NMS)的遙控載具。

(上與下二張)美國在2010年將兩艘鶚級獵雷艦出售給台灣,分別是金鶯號(USS Oriole MHC-55)與

隼號(USS Falcon MHC-59)。照片中為永安艦(MHC-1311 ex-USS Falcon MHC-59),原本是隼號。

攝於2019年9月28日台灣基隆港。

(上與下)正面看台灣海軍的永安艦(MHC-1311 ex-USS Falcon MHC-59),攝於2019年9月28日台灣基隆港。

台灣海軍永安艦(MHC-1311 ex-USS Falcon MHC-59)艦首AN/SQQ-32獵雷聲納的纜繩角盤。

攝於2019年9月28日台灣基隆港。

 

──by captain Picard

艦名/使用國 鶚級獵雷艦/美國 (Osprey class)
承造國/承造廠 美國/

MHC-51、52、55、58、59、60、61、62──Intermarine USA, Savannah, Georgia

MHC-53、 54、56、57──Avondale Shipyard, Gulfport, Mississippi

尺寸(公尺) 長57.3 寬10.6 吃水2.7
排水量(ton) 滿載893
動力系統/軸馬力 Isotta Franschini ID 36 SS 8V AM柴油機*4/3200

電動機*2

VSP推進器*2

艦首推進器*1

航速(節) 14
續航力(海浬) 1300
電子系統 AN/SPS-64航海雷達*1

Nautis-M整合指揮/控制/導航系統

AN/SYQ-13航行指揮控制系統

AN/SPA-25G雷達顯示器

AN/WSN-2導航陀螺儀

AN/SSQ-94訓練裝置

AN/UQN-4A魚群探測器(Fathometer)

AN/BQH-7A拋棄式海水深度溫度探測儀(Expendable Bathythermograph System,XBT)

AN/SQH-4A戰場空間紀錄器(Battle Space Profiler,BSP) 

全球海事指揮系統(Global Command and Control System - Maritime,GCCS-M)

獵雷裝備 AN/SQQ-32獵雷聲納

AN/SLQ-38機械掃雷系統

AN/SLQ-48水雷癱瘓系統(MNE)

乘員 51
艦載武裝

0.5吋機槍*2

姊妹艦

共十二艘

艦名 簽約時間 安放龍骨 下水時間 服役時間 除役時間 除籍時間 備註
MHC-51  OSPREY  1987/5/22 1988/6/16 1991/3/23 1993/11/20 2006/6/15 2006/6/15

MHC-52 HERON 

1989/2/17 1989/10/11 1992/3/21 1994/8/6 2007/3/16 2007/3/16 除役後由希臘熱艦接收,重新命名為Calypso(M-64)
MHC-53 PELICAN  1989/10/3 1991/6/6 1993/2/27 1995/11/18 2007/3/16 2007/3/16 除役後由希臘熱艦接受,重新命名Euniki (M-61)
MHC-54 ROBIN  1990/8/2 1992/6/2 1993/9/11 1996/5/11 2006/6/15 2006/6/15
MHC-55 ORIOLE  1991/4/1 1991/8/3 1993/5/22 1995/9/16 2006/6/30 2006/6/30 2008年4月授權售予台灣,更名為永靖(MHC-1310),2012/10/26成軍
MHC-56 KINGFISHER  1991/3/20 1993/2/12 1994/6/18 1996/10/26 2007/12/1 2008年4月授權售予立陶宛。

2010年9月授權售予印度

MHC-57 CORMORANT  1991/3/29 1993/10/4 1995/10/21 1997/4/12 2007/12/1 2008年4月授權售予立陶宛。

2010年9月授權售予印度

MHC-58 BLACK HAWK  1992/4/22 1992/9/30 1994/8/27 1996/5/11 2007/12/1 2008年4月授權售予土耳其
MHC-59 FALCON  1992/4/22 1993/7/1 1995/6/3 1997/2/8 2006/6/30 2006/6/30 2008年4月授權售予台灣,更名為永安(MHC-1311),2012/10/26成軍
MHC-60 CARDINAL 1992/4/22 1994/4/13 1996/3/9 1997/10/18 2006/12/30 2007/1/7 除役後由埃及接收,重新命名為al Shareen。
MHC-61 RAVEN  1993/3/31 1995/4/1 1996/9/28 1998/9/5 2007/1/7 2007/1/7 除役後由埃及接收,重新命名為al Faruq,2008年4月29日服役。
MHC-62 SHRIKE 1993/3/31 1995/9/12 1997/5/24 1999/5/31 2007/12/1 2007/12/1 2008年4月授權售予土耳其

 


 

美國海軍近岸獵雷艇需求的演進

1960年代以後,美國海軍發展傳統反水雷艦艇的速率明顯放緩,將主要力量集中在利用直昇機航空進行航空掃雷(因為美國本土周邊水域相對安全,對傳統水雷反制艦需求較低)。在1972年,美國海軍開始研究能支援大洋掃雷作業的艦艇。在1974年12月,美國海軍作戰委員會長( Chief of Naval Operations Executive Board )批准一項計畫,發展專門用於水雷反制作戰的艦艇。 這項近岸獵雷艇計畫的主要任務,是在沿岸地區標定各種水雷(含傳統接觸式、聲感、磁感等各型水雷),作戰範圍以美國本土沿岸、港口、海灣為主,能與美國海軍其他掃雷直昇機與水雷反制艦一同作業。這種近岸獵雷艇還可擔任其他次要任務,包括近岸水文地形調查、蒐集水文與聲學資料,支持水下研究搜索,以及參與搜索救援任務、水下打撈/回收工作等。

在1980年1月,這項關於獵雷艇( Minesweeper Hunter )的計畫從原本作戰/勤務/兩棲船艦採辦項目(Combatant, Service and Amphibious Craft Acquisition Project)轉移到水翼巡邏船艦採辦項目(Hydrofoil Patrol Craft Acquisition Project) 。在1982年8月,這項獵雷艇計畫辦公室正式被分配到一位專屬的採辦合約事務軍官,獲得了採辦事務的支持。 在1980年2月,美國海軍作戰部( Chief of Naval Operations )命海上系統司令部( Naval Sea Systems Command,NAVSEA),針對沿岸掃雷( mine countermeasure coastal )的需求,進行可行性與成本等相關初期研究。在這項獵雷艇計畫執行的同時,美國海軍還有另外兩個類似計畫平行進行:在1980年3月,美國海軍作戰部(CNO)決定拿出15年前一項在美國海軍內部被擱置的木質掃雷艦設計,作為繼續發展的基礎。同時,美國海軍也繼續研究各種現有的近岸獵雷艦設計,研究是否滿足美國近岸水雷反制以及成本控制的需求。美國海軍第一個獵雷艇概念研究發展自85-90年水雷反制艦概念研究(MCM 85-90 Concepts Study)。

在1981年12月, NAVSEA啟動一個船艦採購改進審查( Ship Acquisition Improvement Panel ),討論前面的先期設計結果。 獵雷艇( Minesweeper Hunter )項目的第一任主管表示,每艘獵雷艇預估成本將超過1億美元;美國海軍認為這個成本過高,並將每艘成本上限控制在7500萬美元。然而, 獵雷艇專案第一任主管表示,相較於設定硬性的成本上限,找出美國海軍能接受的最高成本才是真正問題。在1982年4月,在一次會議之後,美國海軍主管造艦/後勤的助理部長(Assistant Secretary of the Navy (Shipbuildmg and Logistics) )正式否決原本獵雷艦採辦計畫,並擴展概念設計工作,以適應新的採辦策略;獵雷艦項目第一任 主管表示 表示,變更採辦策略是因為原本的計畫辦公室難已達到上級要求的成本控制目標。基於新的節約成本策略,美國海軍進而研究五種不同的設計,涵蓋木質或玻璃強化塑膠 ( Glass-Reinforced Plastic,GRP)船體,然而研究結果顯示這些設計都被認為太過昂貴。

新一輪獵雷艇( Minesweeper Hunters ,MSH)計畫打算建造17艘近岸獵雷艇,用來輔助復仇者級(Avenger class)遠洋水雷反制艦 。在新的採辦策略中,設計工作由競標廠商進行(而不是由海軍內部),避免成本超過設定上限。為了滿足成本控制目標,一些原定需求被刪減,部份美國海軍船艦的通用規範也被放棄。整個計畫的作戰需求( operational requirements )與能力表現被( performance capability )裁減到深度、速度、持續任務時間、管理與維護等範疇。新的採辦策略採用競爭/排除程序,一開始邀請各通過資格審查的廠商團隊,以各自的設計進行三階段的競爭程序,每階段逐步淘汰競爭者,直到產生最終獲勝廠商;可能參與評估的包括國內外廠商,或者先前海軍海上系統司令部自己的可行性研究結果,或者任何這類組合。計畫要求在1984財年編列建造第一艘獵雷艇,總體預算上限6500萬美元,其中給船廠的細部設計與建造合約佔3100萬美元(不包括海軍參與管理支持活動的相關成本 ),其餘是艇上設備等政府採辦供應項目等;不過隨後艇上設備的政府採辦供應項目的成本不斷上揚。首艇的設計與建造合約包含後續增購兩批共八艘的選擇權,包括在1986財年與1987財年各增購四艘。而後續八艘艇的建造工作則分成兩批各四艘進行競標,分別在1988與1989財年招標,使建造總數達到17艘。

失敗的紅雀級表面效應獵雷艇

在1982年12月7日, NAVSEA透過每日商業佈告( Commerce Business Daily ),對業界發佈 MSH 設計提案的需求徵詢書(Request For Proposal,RFP),並隨後寄往國內外各通過審核的船艦設計、製造廠商。審查各競爭廠商回覆的提案後,美國海軍在1983年4月15日公布四家進入競爭第一階段(Phase 1)的四家廠商,分別是 貝爾航太德克壯斯( Bell Aerospace Textron ) 、 馬里內特海事(Marinette Marine Corporation)、彼得森造船廠(Peterson Builders, Incorporated)以及荷蘭艾瑟爾河畔的Van der Giessen de Noord(該廠與美國Todd Pacific Shipyards組成團隊)。四家廠商各獲得 25萬美元固定價格合約,依照RFP規範進行為期四個月的第一階段設計(1983年4月15日執行到8月15日);第一階段結束後,美國海軍在1983年8月選擇兩家廠商: 貝爾航太德克壯斯與 馬里內特海事兩家團隊進入 第二階段(Phase 2)。在1983年11月2日, 海軍主管造艦/後勤的助理部長連同海軍作戰部( Naval Operations Command )以及海軍物資司令部( Naval Materiel Command ),對選擇的廠商提案進行一項非正式的審查;在同一天, 貝爾航太德克壯斯與 馬里內特海事 各獲得價值100萬美元固定價款合約,進行第二階段設計工作。

貝爾航太德克壯斯 最初的提案是與瑞典廠商合作的側硬船( sidewall craft),結合 表面效應船( Surface-Effect-Ship,SES )以及傳統單體船的特性,船體結構由硬式聚氯乙烯發泡( Rigid Polyvinyl Chloride Foam )材料為基礎的 玻璃強化塑膠 (GRP),廠商宣稱這種設計擁有絕佳的抗爆震能力。而馬里內特海事的提案則是義大利Intermarine廠授權的現成拉瑞奇級(Lerici class)傳統單體獵雷艇,艇體以玻璃纖維塑膠建造,並使用垂直向的 Voith Schneider推進器。

在1984年10月3日,美國海軍召開諮詢會議(Advisory Council),會議中報告了兩個團對提案的評估,其中提到馬里內特海事的拉瑞奇級提案完全發展成熟、符合海軍要求規範且風險較低,然而價格較高。而貝爾航太德克壯斯提案採用全新未驗證技術,風險高得多,但是價格較低;諮詢會議認為 貝爾航太德克壯斯的設計雖符合性能要求的最低標準,但如果到細部設計階段發現原本的估算有誤,設計就必須修改。在最終分析咒, 諮詢會議建議,將合約頒給報價較低的 貝爾航太德克壯斯(儘管其風險較高); 諮詢會議認為, 馬里內特海事的提案總成本比貝爾航太德克壯斯高7500萬美元,相較於該提案的優勢並不划算。依照 貝爾航太德克壯斯的提案,17艘獵雷艇平均每艘1650萬美元,遠低於美國海軍設定的首艇細部設計加建造的3100萬美元門檻。在1984年11月,美國海軍正式與馬里內特海事簽署獵雷艇的細部設計與建造合約。

由貝爾航太德克壯斯研製的紅雀級表面效應獵雷艇,主體為雙體船,前、後加上氣墊。


貝爾航太德克壯斯的設計以其合作夥伴瑞典廠商的玻璃強化塑膠( Glass-Reinforced Plastic,GRP)表面效應船( SES )技術為基礎,排水量約450至470噸,長140至150英尺(42.672~45.72m),寬20至25英尺(6.1~7.62m),高9~12英尺(2.743~3.658m);而這也是美國海軍第一個使用GRP材料的造艦計畫。SES是一種側硬式氣墊船,採用雙船結構,前後由氣墊封閉,船底形成一個封閉式氣腔;艇上風扇向船底氣腔充氣,就能使艇體上浮、減少兩側片體吃水與航行阻力。相較於傳統單體船,SES具有雙體船甲板面積較大、橫向穩定較佳的優點;其主機、發電機位於水線以上,傳入水中的噪音與震動較低,可減少對本身獵雷聲納的干擾,以及降低引爆聲感水雷的機會;透過充氣效應減低吃水,能降低船隻航行時排開的水流強度,減少觸發感應水雷的機率。而萬一水雷在附近引爆,SES較淺的吃水也減低了爆震對船體的應力。GRP材料不僅強度高、抗衝擊能力好,而且不會產生任何磁信號。當然,SES造價比傳統單體排水船高,且使用風扇為氣墊與船底充氣,消耗燃料較多。

在1986年2月13日,首艘獵雷艇 紅雀號(USS Cardinal MSH-1) 安放龍骨,最初預定在1987財年交付美國海軍。然而在細部設計過程中,這種嶄新、未驗證的設計的成本逐漸攀高 (研製工作包括聲噪、抗衝擊等全尺寸測試以及相關的修正) ,首艇紅雀號的建造進度落後,交付期程落後達七個月,連帶也無法如期在1986年4月動用選擇權建造第一批四艘後續艇(細部設計必需完全通過驗證)。此外,由 Isotta-Fraschini 廠負責的柴油機在初始測試中,也無法通過海軍的持久運作測試。 更糟糕的是,艇體全尺寸爆震測試(測試結構重103噸)結果顯示,艇體材料在劇烈衝擊之下,GRP結構的分層會剝離,經過種種努力也無法解決這種問題。在超支落後、無法解決結構問題的情況下,美國海軍在1986年11月24日正式取消與 貝爾航太德克壯斯的合約。

美國版拉瑞奇型──鶚級誕生

為了彌補研製失敗而損失的時間,美國海軍決定新獵雷艇直接採用國外現成設計。在參議院於1986年8月9日通過的1987財年國防授權法案( 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 FY1987)中,授權海軍部直接向友邦國家廠商購買一艘新獵雷艇(MSH-X)首艇,外加二號艇的艇身以及部份裝備;而授權法案中的附加條款(由 Sen Robert W. Kasten, Jr 參議員加入)記載,除非美國海軍部向眾議院提供書面許可認證,否則這項採購的經費不能進一步擴增。這項法案授權的附註提到:(a)這個向國外至多購買兩艘獵雷艦艇的授權,是為了滿足緊急的國家安全需求;(b)美國境內尚未有船廠展示能在期限內滿足需求的能力。

這項採購通過後,美國海軍直接向義大利 Intermarine廠購買拉瑞奇型獵雷艇──這正是先前MSH競爭中落敗的馬里內特團隊的國外合作廠商;不過,這一次美國海軍是直接與Intermarine簽約,由該廠在美國喬治亞州薩凡納( Savannah, Georgia)的船廠建造。首艘美國版的拉瑞奇級被命名為鶚號(USS Osprey MHC-51)。美國海軍最後總共訂購12艘鶚級,前兩艘(MHC-51、52)向Intermarine美國分公司直接購買,之後美國海軍又引進第二承包商:位於密西西比州格夫港的阿爾方岱造船廠(Avondale Shipyard, Gulfport, Mississippi)。總計12艘鶚級之中,8艘由Intermarine美國分公司建造,四艘由 阿爾方岱建造。值得一提的是,原本作為首艘MSH的紅雀號之後仍來命名10艘鶚級(USS Cardinal MHC-60)。平均每艘鶚級造價約1.1至1.2億美元左右。

鶚號在1995年8月進行全船抗衝擊測試的畫面。

鶚級在設計階段依照美國海軍的需求增加不少修改,包括整合入美國本國的作戰相關裝備,排水量增加了110ton,建造進度也嚴重落後。首艦鶚號(USS Osprey MHC-51)在1993年移交美國海軍,並於1995年9月在亞伯丁測試場順利通過全船抗衝擊 測試(full-ship shock trials),測驗之後艦體結構並未受到損傷。

基本設計 

與原裝的義大利拉瑞奇級相同,鶚級採用連續而堅硬的單船體結構,由特殊樹脂與玻璃強化塑膠(Glass Reinforced Plastic,GRP) 塗佈而成,結構堅固而具有彈性,可承受強大水下爆震,且易於維護。全艇的磁信號與聲噪極低,提高了獵雷作業時本身的安全性。艦內沒有任何縱向與橫向骨架, 艦體蒙皮承受所有應力,這能增加整體抗爆震能力。鶚級是美國海軍第一艘進入服役的GRP船艦,也是當時全世界最大的GRP船。

鶚級艦尾底部設置兩個翼螺槳推進器(VSP),能單靠改變垂直向螺旋槳葉片

角度來控制方向,能讓船隻靈活地迴旋、橫移以及保持船位。

鶚級採用柴電推進,主機為兩具義大利Isotta Franschini ID 36 SS 8V AM無磁柴油機(復仇者級的主機則為同系列的ID 36 SS 6V),每具功率為1600馬力,採用兩個特殊的翼螺槳推進器(Voith Schneider Propeller,VSP),垂直方向的槳葉兼具推進與方向控制功能,能單靠改變槳葉角度來控制船隻轉向任何方向,不需要逆轉主機或者使用齒輪變速箱。VSP使艦體能做出原地迴旋、橫移等靈活動作,並透過導航定位系統隨時精確地保持船位,缺點則是航速較慢。艦上的電力則由三具Isotta Fraschini ID 36柴油機柴油發電機供應。為了盡可能吸收水雷爆炸時的衝擊力道,避免艦體結構與機械的損壞,艦上的動力系統等機械 都不直接接觸安裝於船殼艙壁,而是裝在懸吊於主甲板下方的減震浮筏上 ,燃油櫃與水櫃也以懸吊方式安裝;而這些抗震波設計亦能減少艦上輪機輻射至水中的噪音與震動。

鶚級獵雷艦配備的AN/SLQ-48遙控獵雷載具,由艦尾起重機收放。

一具正準備施放入水的AN/SLQ-48,前部攜帶的任務載具是用來剪斷繫留雷纜線的掃雷刀(MP-1)。

從後部看AN/SLQ-48

作戰裝備

與復仇者級相同,鶚級也配備英國普來西(British Plessey,後成為Alenia Marconi Systems,AMS)的Nautis-M整合指揮/控制/導航系統,不過其整合導航系統使用的是AN/SSN-2(用於復仇者級)的簡化版本──AN/SYQ-13航行指揮控制系統(Nav./C2),可根據艦上的都卜勒測速計、AN/WSN-2導航陀螺儀等儀器提供的位置與速度資料精確計算船位,此外並隨時接收導航雷達與AN/SQQ-32獵雷聲納回傳的資訊,實時提供目標(如水雷位置)精確位置並顯示在雙色戰術顯示器上,顯示的資訊包括船隻位置、速率、已知的雷達與聲納接觸、當前已經建立追蹤或企圖追蹤的目標資料等,資料顯示方式包括圖形與文字。AN/SYQ-13的資料處理與顯示單元由五具68020處理器以及兩具戰術顯控台組成,每個顯控台都有一個36X48吋的顯示器;而探測資料可以儲存在後端系統的硬碟或磁帶機中,作為任務結束後的分析之用。AN/SYQ-13的主承包商是聯合系統(Unisys)旗下的Paramax,後者在1995年由Loral購併,但Loral則在1996年被洛馬集團購併;在1997年,洛馬將原Loral分割成為L-3 Communication,爾後又改為L3 Technologies

鶚級的主要作戰裝備為AN/SLQ-53深洋掃雷系統(Deep Sweep Mine Countermeasures System),此系統的偵測裝備為雷松(Raytheon)、湯姆生.辛特拉(Thomson Sintra,目前為Thales Underwater Systems)合作研發的AN/SQQ-32獵雷聲納。AN/SQQ-32是一種雙頻率變深聲納(VDS),平時收在船樓前方的甲板上,要使用時則以絞盤垂放。SQQ-32的功能為標定水雷位置並確認水雷種類,平時以較低的頻率進行大範圍搜索,發現疑似水雷目標後後,轉換為高頻窄波操作以精確辨識水雷外型、種類 並標定其精確位置。這些聲納資料都傳至AN/UYQ-31顯控台,可進行偵測與識別作業;進行水雷鑑別作業,計算處理工作由兩具UYK-44中型電腦負責。

使用AN/SQQ-32聲納掃描附近海域並大致找出可疑物體的位置後, 鶚級艦上的人員就可以派出遙控載具前往,對物體進行確認、識別、精確定位以及摧毀。鶚級的遙控載具是休斯(Hughes,後成為Raytheon Naval and Maritime Systems)開發的AN/SLQ-48水雷癱瘓系統(Mine Neutralization Equipment,MNE),載具長3.8m,寬0.91m,重量為1134~1226kg,最大操作深度約600m,透過一條長3500英尺(1070m)的訊號/電源纜線連結母艦,並包括載具處理系統(Vehicle Handling System,VHS)、臍帶纜線控制系統(Umbilical Cable Handling System,UCHS)以及後端的控制台;UCHS包括設置於艦尾、用來收放載具的絞車起重機,載具本身使用2500V的電壓,載具所需的電源透過連接母艦的電纜線提供。因此,不像某些依靠自身電池供電的獵雷載具如法國PAP104、德國企鵝等,AN/SLQ-48每次入水作業的時間不受限制(電源由母艦供應);然而AN/SLQ-48與母船之間就需要信號與電源纜線,而不像電池驅動的載具只需要信號傳輸線(可以只用直徑細的光纖,在相同體積內可收容更長的導線)。AN/SLQ-48使用四具功率112馬力的電動推進器 (兩部縱向推進器位於載具後部,兩部橫向推進器位於載具中部)來移動,並在三度空間內控制方向。載具內建一具高解析度高頻主動聲納(位於前部)、兩部低光度電視攝影機 (前部下方以及後部上方各一)以及配合攝影機的水下探照燈。AN/SLQ-48載具前部下方可掛載一個任務套件(Mission Packages,MP),任務裝備選擇包括用來切割繫留水雷的MK-26-0掃雷刀 (MP-1),或者用來摧毀沈底水雷的MK-57-0滅雷炸彈(MP-2,重10kg),爾後又新增能夠摧毀繫留水雷的爆炸裝置(MP-3)。AN/SLQ-48由艦上操作人員在戰情中心(CIC)的控制台遙控操作,能 透過信號/電源纜線控制載具,並獲得實實(real time)的攝影機畫面偵測、標定、識別水雷 。確認水雷後的位置與形式之後,操作人員會將SQL-48收回,依照水雷種類而掛載適當的任務套件,然後再度前往水雷位置並將之摧毀;對付繫留雷時,SLQ-48會在水雷附近放置滅雷炸彈 (MP-2套件),等載具離開到安全距離,再以艦上的水中音鼓發送信號,引爆炸彈來摧毀水雷;如果目標是繫留雷,則SLQ-48會攜帶掃雷刀(MP-1套件)切斷水雷的繫纜 纜線,使水雷浮上水面,然後由艦上的0.5吋機槍擊毀。如果連接載具的電纜斷裂或失效,則載具會自動浮上水面,並開啟閃燈,讓母艦易於掌握其位置並予以回收。AN/SLQ-48在1996年11月通過後續作戰測試評估(Follow-On Operational Test and Evaluation,FOT&E)。

12艘鶚級艦於1993至1999年間陸續服役,錯過了反水雷作戰最迫切的兩伊戰爭與第一次波灣戰爭。除了 從2000年9月起部署在波灣地區(以巴林為基地)的紅雀號(USS Cardinal MHC-60)與大烏鴉號(USS Raven MHC-61)之外,其餘本級艦均服役於美國後備艦隊(NRF)。由於2000年代以來美國國防預算因為伊拉克、阿富汗戰事而吃緊,加上美國海軍致力於推動轉型,於是美國海軍遂決定從2006年至2007年將服役僅十年的鶚級艦陸續汰除,未來的水雷反制工作由 機動力佳、使用彈性廣泛的LCS近岸作戰艦艇負責。而在LCS大量服役之前,美國海軍由建造較早但體型較大、功能比鶚級更為廣泛(兼具掃/獵雷)的14艘復仇者級水雷反制艦獨挑大樑。

出售盟邦

在2006年6月15日,本級艦的鶚號、知更鳥號(USS Robin MHC-54)除役,開啟了汰除鶚級的先聲;同年6月30日,同級艦金鶯號(USS Oriole MHC-55)與隼號(USS Falcon MHC-59)舉行除役典禮。由於除役時艦齡仍新,美國打算將這批艦艇全數移交盟邦(其中包括改走親美路線的部分前華沙公約成員國),以維繫盟國間政治與軍事合作。在2005年中,希臘海軍向美國提出引進一批海軍裝備的申請,其中最重要的是兩艘二手柏克級飛彈驅逐艦(希臘海軍希望最終能引進三到四艘),此外還包括四艘鶚級獵雷艦與一批二手P-3C反潛機 ,當然美國海軍並沒有釋出任何柏克級給其他國家。約在同一時期,埃及也向美國申購兩艘鶚級獵雷艦,以取代該國四艘老朽不堪的俄製亞爾卡級(Yurka class)掃雷艇;在2006年6月14日,美國正式批准將部署在波灣地區的鶚級艦紅雀號與大烏鴉號就近出售給埃及,其中一艘以贈與方式送給埃及,另一艘則透過美國軍援管道出售(由美國政府負擔部分購艦費用,算是半買半送) ;這兩艦在2007年1月7日從美國海軍除役,隨即熱艦移交埃及海軍,埃及將紅雀號命名為al Shareen,大烏鴉號則重命名為al Faruq。希臘方面,本級艦的蒼鷺號(USS Heron MHC-52)與鵜鶘號(USS Pelican MHC-53)在2007年3月16日自美國海軍除役後,隨即熱艦移交給希臘海軍 ,其中蒼鷺號被希臘海軍重命名為Calypso(M-64),鵜鶘號則被重命名為Euniki(M-61)。 在2007年12月1日,剩餘的四艘鶚級(MHC-56~58、62)也從美國海軍除役。

在2006年7月,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通過將移交一批美國海軍除役或即將除役的艦艇給盟國,並在2007年11月由美國國會通過 ,2008年4月29日授權給美國總統,正式成為美國的國防授權議案。這批艦艇包括五艘鶚級獵雷艦,其中金鶯號(USS Oriole MHC-55)與隼號(USS Falcon MHC-59)供給台灣,魚狗號(USS Kingfisher MHC-56)與鸕鷲號(USS Cormorant MHC-57)提供給從前蘇聯獨立的立陶宛,取代該國兩艘1950年代從德國獲得的老式掃雷艦;而黑鷹號(USS Black Hawk MHC-58)與伯勞鳥號(USS Shrike MHC-62)則授權提供給土耳其。這只是一項由美國國會發起的「授權案」,意味美國政府獲得授權後,美國海軍項目辦公室可依照授權名單上的國家與軍品項目與該國政府進行交易, 但不代表交易一定能談成。這項法案的效力達兩年,美國海軍與獲得授權的國家需在此期限內進行交涉並完成相關的採購程序。 如交易談成,上述國家要負擔艦艇的啟封、整修費用,並且必須由美國的造船廠承包。 例如,立陶宛沒有接受美國出售這兩艘鶚級的提案,所以在2010年9月底,美國參議院授權將魚狗號(USS Kingfisher MHC-56)與鸕鷲號(USS Cormorant MHC-57)出售給印度,不過印度也沒有接受。

台灣接收的兩艘鶚級獵雷艦,攝於2012年8月,左為永靖(MHC-1310 ex-USS Oriole MHC-55)

,右為永安(MHC-1311 ex-USS Falcon MHC-59)。

在台灣方面, 從2006年到2008年,始終未聞海軍與國防部有任何動作,與1994年積極爭取美國除役進取級掃雷艦相較有如天壤之別 ;此時期台灣陳水扁政府因為軍購延遲、公投入聯等外交操作而使美台關係受損,可能是台灣對獵雷艦軍售反應一度冷淡低調的原因,許多軍購程序等到2008年台灣與美國的總統大選完成再說  。在2009年下旬,台灣海軍在2010年度國防預算中, 正式納入購買兩艘鶚級獵雷艦的預算,稱為「康平案」,預算額度為31億新台幣,計畫在2011年以前獲得。在2010年1月29日,美國國務院正式宣布一批對台軍售,其中包含兩艘鶚級獵雷艦,價值1億500萬美元 (其中金鶯號價值626萬美元,隼號價格578萬美元,約略相當於原始造價的5%),通知國會後30日內無異議便自動生效;同年9月28日,美國參議院與眾議院又通過 再出售台灣一艘鶚級獵雷艦,然而台灣國防部在接受立法院質詢時表明只會接收二艘(據說其餘鶚級的狀況不佳,使台灣海軍興趣不大),並準備在國內籌建新的獵雷艦 。

由於已經確定取得這兩艘鶚級,台灣海軍遂於2010年底將最後四艘殘存的舊型大鸛鳥級(Adjutant class)近岸掃雷艇除役。在2010下旬,台灣海軍派出接艦人員前往美國準備接收這批鶚級, 兩艦以塢運方式於2012年8月2日運抵台灣,台灣海軍在8月10日舉行歡迎儀式,兩艦被命名為永靖級,其中原本金鶯號被命名為永靖(MHC-1310),原隼號命名為永安號(MHC-1311),同年10月26日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