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汀級兩棲船塢運輸艦

奧斯汀級船塢運輸艦首艦奧斯汀號(USS Austin LPD-4)

奧斯汀級船塢運輸艦的納許維爾號(USS Nashville LPD-13)

奧斯汀級船塢運輸艦的 丹佛號(USS Denver LPD-9)

一架SH-60B反潛直昇機飛過丹佛號。

 

──by captain Picard

艦名/使用國 奧斯汀級兩棲船塢運輸艦/美國

(Austin class)

承造國/承造廠 美國/

LPD-4~6──New York Naval Shipyard

LPD-7、8──Ingalls Shipbuilding

LSD-9~15──Lockheed Shipbuilding

尺寸(公尺)

長173.4 寬32 吃水7

排水量(ton) 輕載9210 滿載16914
動力系統/軸馬力 600psi鍋爐*2/24000 

蒸汽渦輪*2

雙軸 

航速(節) 21
偵測/電子戰系統

AN/SPS-40 2D對空搜索雷達*1

AN/SPS-10平面搜索雷達*1

AN/SPS-60航海雷達*1

AN/SPS-64航海雷達*1

AN/SLQ-32(V)2電子戰系統*1

LN-66導航雷達*1

MK-36干擾彈發射器*2(SRBOC)

人員 船員420  搭載部隊900、840(LPD-7~13)
艦載武裝

雙聯裝MK-33 三吋 50倍徑艦砲*4

(1970年代末期拆除二門)

MK-15 方陣近迫武器系統*2(CIWS)

(1980年代末期加裝)

MK-31 Block 0公羊(RAM)短程防空飛彈系統( 21聯裝MK-49公羊飛彈發射器)

(1990年代陸續加裝於部分本級艦上)

MK-38 25mm機砲*2

0.5吋機槍*8

艦載機

機庫停放:CH-46或CH-53直昇機*1

甲板停放:CH-46或CH-53直昇機*6

登陸載具

LCAC氣墊登陸艇*1或

LCU通用登陸艇*1或

LCM-8機械登陸艇*4或

LCM-6機械登陸艇*9或

LVPT-7兩棲突擊載具*24

姊妹艦

共十二艘

艦名 簽約時間 安放龍骨 下水時間 服役時間 除役時間 除籍時間 備註

LPD-4  AUSTIN 

1961/9/21 1963/2/4 1964/6/27 1965/2/6 2006/9/27 2006/9/27
LPD-5  OGDEN  1961/9/21 1963/2/4 1964/6/27 1965/6/19 2007/2/21
LPD-6  DULUTH 1961/9/21 1963/9/18 1965/8/14 1965/12/18 2005/10/13 2008/9/28
LPD-7  CLEVELAND 1963/1/25 1964/11/30 1966/5/7 1967/4/12 2011/9/30
LPD-8  DUBUQUE 1963/1/25 1965/1/25 1966/8/9 1967/9/1 2011/6/30
LPD-9  DENVER  1963/5/23 1964/7/1 1965/1/23 1968/10/6 2014/8/14 除役後授權出售給馬來西亞。

LPD-10  JUNEAU 

1963/5/23 1965/1/23 1966/2/12 1969/7/12 2008/10/30
AGF-11 (ex: LPD-11)  CORONADO 1964/5/15 1965/5/3 1966/7/30 1970/5/23 2006/9/30 1980年改成艦隊指揮艦
LPD-12  SHREVEPORT 1964/5/15 1965/12/27 1966/10/22 1970/12/12 2007/9/26
LPD-13  NASHVILLE  1964/5/15 1966/3/14 1967/10/7 1970/2/14 2009/9/30
LPD-14  TRENTON  1965/5/17 1966/8/8 1968/8/3 1971/3/6 2007/1/17 2007/1/17 除役後移交印度,成為INS Jalashva(L-41),2007/6/22服役
AFSB(I)-15 ex-LPD-15  PONCE 1965/5/17 1966/10/31 1970/5/20 1971/7/10 2012年中旬改為海上前進基地,舷號改為AFSB(I)-15

 


 

奧斯汀級是拉利級(Raleigh class)的改良型,以城市名作為命名基準。原本預計建造十三艘,但最後一艘的建造計畫在1969年被取消。相較於拉利級,奧斯汀級主要的修改是在泛水式艦內塢穴前端加上一段15.2m長的艦體,使得車輛與物資籌載量大幅增加(由拉利級的2000ton增加到3900ton)。此外,艦身的加長使得塢穴上方的直昇機甲板增長,使得奧斯汀級可在上層結構後方安裝一個大型直筒式機庫,可容納一架直昇機。

奧斯汀級的住艙容量與塢穴容量與拉利級相當。LPD-7~13被修改成兩棲戰隊旗艦,上層結構經過擴充以容納指揮單位,部隊搭載人數則略為減少。後面建造的幾艘奧斯汀級艦橋加高,成為與早期型的外觀區別。本艦原有四門雙聯裝MK-33 76mm快砲,但其中兩門連同射控系統都在1970年代末期被拆除。1980年代末期本級艦陸續加裝M-15 CIWS。在1990年代起,部分本級艦陸續加裝MK-31 Block 0公羊(RAM)短程反飛彈系統,至2002年已有七艘擁有此系統。

本級艦科羅拉多號(USS Coronado LPD-11)在1980年被改裝為艦隊指揮艦,加裝各式指揮、通訊系統,更改序號為AGF-11;由於另有專文介紹,所以在此不予贅述。全部的奧斯汀級將於2005至2015年陸續除役,被新一代的聖安東尼奧級(San Antonio class)兩棲船塢運輸艦取代。在2006年7月,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通過一項決議案,將一批美國海軍除役或即將除役的艦艇移交給盟國, 並列入2007年國防授權案。在這批艦艇中,兩艘排定在2007年除役的奧斯汀級船塢登陸艦奧格登號(USS Ogden LDP-5)與克利夫蘭號(USS Cleveland LPD-7)供給墨西哥 ;不過,最後這個計畫並未成行,克利夫蘭號繼續服役,而奧格登號除役後則拖至夏威夷,在演習時作為標靶擊沈。

奧斯汀級的特倫頓號(USS Trenton LPD-14)在2007年除役後移交給印度,

印度命名為海馬號(INS Jalashva L-41)。

在2006年,美國與印度達成協議,把即將除役的特倫頓號(USS Trenton LPD-14)出售給印度,總價4844萬美元(約21.8億盧比);特倫頓號於2007年1月17日除役,隨即熱艦移交印度,於2007年6月22日進入印度海軍服役,印度將之命名為海馬號(INS Jalashva L-41) 。在此案中,美國政府補貼將近1000萬美元為特倫頓號進行整修與換裝工程,另外也無償贈予印度海軍價值800萬美元的後勤維護設備。印度曾打算之後再引進一艘自美國海軍除役的奧斯汀級 ,但隨後就轉為自行研製新一代的船塢運輸艦。

在2011年中旬,由於美國財政惡化,面臨險峻的債務危機,歐巴馬政府要求美國國防部能將2013年度預算縮減100億美元,在未來十年內刪減國防預算至少4640億美元。因此,美國海軍提出一些節約經費的措施。依照2011年9月23日新任美國海軍部長(CNO)強納桑.格林諾特(Jonathan Greenert)的說法,美國海軍會將一些高齡艦艇在短時間內整級汰除:其中,此時美國海軍剩餘的三艘奧斯汀級被點名立刻除役,包括克利夫蘭號(USS Cleveland LPD -7)、丹佛號(USS Denver LPD-9與彭西號(USS Ponce LPD-15),其中克利夫蘭號於隨後同年9月30日遭到除役,而杜布克號(USS Dubuque LPD-8)則在稍早的2011年6月就遭到除役;此外,提到的還包括塔拉瓦級唯一現役的兩棲攻擊艦帛琉號(USS Peleliu LHA-5)、兩艘藍嶺級(Blue Ridge class)兩棲指揮艦、剩下的29艘派里級(Perry class)飛彈巡防艦、所有的海岸巡邏艇等。 最後一艘作為船塢運輸艦服役的丹佛號則在2014年8月14日除役,美國政府授權將該艦轉賣給馬來西亞,以接替2009年失火焚燬的馬來西亞新港級戰車登陸艦KD Sri Inderapura (L1505)(ex-USS Spartanburg County LST-1192),不過馬來西亞並沒有同意接收。

在2012年1月24日,美國軍事海運司令部(Military Sealift Command,MSC)要求將奧斯汀級艦朋斯號(USS Ponce LPD-15)改為一個海上前進基地(Afloat Forward Staging Base,AFSB),部署在中東的第五艦隊,用來搭載MH-53掃雷直昇機,並支援水雷反制艦艇作業;完成改裝後,朋斯號的舷號也改為AFSB(I)-15,其中(I)意味著過渡性質(interim),軍事海運司令部主要使用這艘即將除役的舊船測試相關運用和概念,隨後則建造全新的AFSB艦。

 

 

(上與下二張 )朋斯號在2014年在艦橋頂部安裝30KW級雷射武器系統(LaWS)原型

,成功完成測試作業。

朋斯號上的雷射武器系統只需一名人員,以類似遊戲搖桿的操作介面就能控制接戰

在2013年10月起,朋斯號(USS Ponce AFB(I)-15 ex-LPD-15)接受改裝,準備安裝美國海軍研究局(Office of Naval Research,ONR)發展的的雷射武器系統(Laser Weapon System,LaWS)原型進行進行測試;加裝LaWS後,朋斯號在2014年9月到11月進行了測試,此項測試由ONR、海上系統司令部(NAVSEA)和海軍研究院等部門合作進行。安裝在朋斯號的LaWS固態雷射武器系統 型號為AN/SEQ-3 (XN-1),功率30KW,在測試中毀傷高速來襲的小艇、一架無人機以及其他目標,攻擊距離約3英里(5km)。

在2014年12月,美國海軍研究局宣稱在朋斯號上進行的雷射武器成功完成測試 ,表現十分良好,因此美國海軍已經授權朋斯號上的雷射武器能夠進行自衛作戰,這是美國軍方第一次有雷射武器在實戰狀態。然而這種30KW級雷射武器威力不及傳統的飛彈與火砲,只能攻擊視距內的小型目標,而且受天候影響頗大,只能做為傳統武器的補充 。此一階段安裝在朋斯號的LaSW並未與船艦上的作戰系統整合,船艦只提供安裝空間以及電源、冷卻。AN/SEQ-3 (XN-1)從2014年起在朋斯號上測試,直到2017年。

在2016年10月上旬,朋斯號率領的美國海軍編隊在葉門海域作業時,兩度遭到胡賽叛軍以反艦飛彈攻擊(詳見柏克級飛彈驅逐艦一文),這些攻擊都被伴隨的柏克級Flight 2A的梅森號(USS Mason DDG-87)以電子反制措施化解,使得朋斯號上的AN/SEQ-3 (XN-1)雷射武器沒有機會接受實戰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