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拉瓦級兩棲突擊艦

塔拉瓦級的首艦塔拉瓦號(USS Tarawa LHA-1)。

由後方看塔拉瓦號,此時艦尾塢艙開啟。塔拉瓦級的艦尾塢艙門採用上/下升降開啟式

塔拉瓦級的賽班號(USS Saipan LHA-2),此為服役早期的畫面,艦首兩側各裝一座

MK-45五吋艦砲,艦尾還有一座。

在1981年4月,塔拉瓦級拿騷號(USS Nassau LHA-4)以STOVL航空母艦的模式,

在地中海進行了一次為期近四個月的部署,填補當時美國在地中海區域航空母艦

數量的短缺。圖為當時美國海軍陸戰隊AV-8A攻擊機隊(VMA-231與VMA-542)

在拿騷號上操作的畫面。

塔拉瓦級的貝里留號(USS Peleliu LHA-5),攝於1982年西太平洋部署(WestPac 82)。

背景是硫磺島。此時艦上仍裝有MK-45 五吋艦砲。

俯瞰貝里留號(USS Peleliu LHA-5)。此時五吋艦砲已經拆除。

貝里留號參與2014年環太平洋軍事演習(RIMPAC 2014)的畫面。前甲板搭載了MV-22傾斜旋翼機。

第一艘除役的塔拉瓦級是貝露森林號(USS Belleau Wood  LHA-13),在2005年8月除,旋即在次年

(2006年)7月16日環太平洋軍事演習(RIMPAC 2006)的沉艦演習(SINKEX )中作為靶船擊沉。

──by captain Picard

艦名/使用國 塔拉瓦級兩棲突擊艦/美國 (Tarawa class)
承造國/承造廠 美國/Ingalls Shipbuilding
尺寸(公尺)

長249.9 寬32 飛行甲板寬40 吃水7.9

排水量(ton) 輕載26255 滿載39925
動力系統/軸馬力 Combustion Engineering 600psi鍋爐*2

Westinghouse蒸汽渦輪*2/70000

艦首推進器*1

雙軸 

航速(節) 24.5
偵測/電子戰系統

AN/SPS-48E 3D對空搜索雷達*1

AN/SPS-40E 對空搜索雷達*1

AN/SPS-64平面搜索雷達*1

AN/SPS-67平面搜索雷達*1

AN/SLQ-32(V)2電子戰系統*1

AN/SLQ-25魚雷反制系統*1

SPN-35A航空管制雷達*1

SPN-43C航空管制雷達*1

URN-25 TACAN航海雷達*1

MK-36干擾彈發射器*6(SRBOC)

射控/控制系統

MK-86火砲射控系統*1(包含AN/SPG-60D照明雷達、AN/SPQ-9A平面搜索雷達)

MK-115射控雷達*2

MK-23 TAS目標搜獲系統*1

整合性兩棲戰術武器資料系統(ITAWDS)

其餘不明

人員 船員964  搭載部隊1703
艦載武裝

MK-25  BPDMS海麻雀短程防空飛彈發射器*2

(後來被MK-15取代)

MK-15 方陣近迫武器系統(CIWS)*2

MK-31 Block 0公羊(RAM)短程防空飛彈系統(21聯裝MK-49公羊飛彈發射器*2)

(1990年代陸續加裝)

MK-45 5吋54倍徑艦砲*3

(1990年代後期陸續拆除)

MK-38 Mod1/2 25 mm機砲*2~6

 MK-33 12.7mm機槍*5~8

艦載機 CH-53運輸直昇機*4

CH-46運輸直昇機*12

AH-1W攻擊直昇機*4

AV-8B垂直起降攻擊機*6

UH-1N通用直昇機*2

CH-53運輸直昇機*9

CH-46運輸直昇機*12

AH-1W攻擊直昇機*4

AV-8B垂直起降攻擊機*6

UH-1N通用直昇機*4

CH-53運輸直昇機*9

CH-46運輸直昇機*12

AV-8B垂直起降攻擊機*6

登陸載具 塢艙容納──

LCAC氣墊登陸艇*1或

LCU通用登陸艇*4或

LVTP-7兩棲登陸載具*40

甲板吊掛──

LCM-6人員登陸艇*2

姊妹艦 共五艘
艦名 簽約時間 安放龍骨 下水時間 服役時間 除役時間 除籍時間

LHA-1  TARAWA 

1969/5/1 1971/11/15 1973/12/11 1976/5/29 2009/3/31

LHA-2  SAIPAN 

1972/7/21 1974/7/20 1977/10/15 2007/4/25

LHA-3  BELLEAU WOOD

1969/11/15 1973/3/5 1977/4/11 1978/9/23 2005/10/28 2005/10/28

2006/7/16擊沈)

LHA-4  NASSAU 

1970/11/6 1973/8/13 1978/1/21 1979/7/28 2011/3/31
LHA-5  PELELIU 1970/11/6 1976/11/12 1978/11/25 1980/5/3 2015/3/31

 


 

起源

塔拉瓦級兩棲突擊艦(Landing Helicopter Assault,LHA)最初是1970年代美國海軍部長松華特擬定的Project60中的數種高檔艦艇之一,是一種嶄新的艦種,結合兩棲攻擊艦(LPH)、船塢登陸艦(LSD)、兩棲指揮艦(LCD)與兩棲貨運艦(LKA)等艦種的功能,同時兼具兩棲作戰指揮機能。

以往美國海軍將兩棲作戰艦艇依照各種機能徹底分工,但如果在航行或準備過程中折損若干船艦,就會破壞兵力的完整性;而各種不同船艦的協調工作,亦十分麻煩。再者,當時越戰戰費嚴重排擠了美國的國防建軍預算,使美國海軍很難繼續維持由各種由不同功能的艦艇組成的龐大兩棲艦隊,便考慮建造此種高任務彈性的多功能艦艇。

設計過程

在1965年,美國海軍作戰部長(CNO)辦公室下令研究新的多功能兩棲船艦,兼具LPH、LSD與LKA的功能,也就是同時具備飛行甲板、塢艙與貨艙的LHA。過去操作硫磺島級兩棲直昇機攻擊艦(LPH)僅有直昇機一種運輸手段,而運輸直昇機無法吊掛重裝備(最多只能掛載輕型輪車),因此艦上載運的重裝備還是得依靠友軍船塢登陸艦攜帶的登陸艇來轉運。因此,新艦具備跟LPH類似的全通式飛行甲板與下甲板機庫,且跟硫磺島級LPH一樣可以攜帶一個海軍陸戰隊營(Battalion Landing Team,BLT),而在此基礎上右增加一個類似船塢登陸艦的泛水塢艙;塢艙上方設有直昇機庫,而兩棲車輛停放在塢艙前方。

最初美國海軍陸戰隊對於這種兼具LPH、LSD與LKA的多功能兩棲艦並不以為然,認為此設計並不靈活,實際上兩棲任務對塢艙的倚賴過大(可能因為加入塢艙而排擠了機庫空間,影響航空能力);此外,也認為艦尾塢艙門設計不當很容易故障,影響裝卸作業。由於這種船艦體型較大,塢艙泛水時吃水過深(高達40英尺,約12.19m),無法在靠近海灘操作,因此無法在距離海灘夠近的情況下施放兩棲裝甲車(LVT),只適合操作登陸艇。海軍陸戰隊認為,這種「萬用」兩棲艦樣樣不專精,載運兩棲車輛登陸的能力不如戰車登陸艦(LST),裝載貨物方面不如LKA(LKA具備更完善的起重設施)。在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意見之下,美國海軍船艦設計單位繼續修改LHA,包括增大機庫(大於硫磺島級LPH),塢艙也擴大到可以容納兩艘LCU登陸艇。

而到了設計後期,美國海軍注意到LHA的大型全通甲板以及機庫產生興趣,認為有潛力操作短場起飛/垂直降落(STOVL)戰鬥機(即當時英國研發中的獵鷹)或者OV-10A輕型觀測/攻擊機等,因此提議在艦上增加攔阻裝置。當時的海軍作戰部長大衛.麥克唐納上將(Admiral David L. McDonald)擔心過多與原始構想無關的需求會導致LHA變成一種變相的小型航空母艦,不僅成本更為昂貴,還可能會排擠超級航母的資金;因此他下令非經過他本人同意,不得在LHA上加入彈射器、攔阻索等用於操作固定翼機的設備。

另一方面,美國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Robert Strange McNamara)認為,海軍船艦項目如果讓民營承包商從初期設計階段就參與(像軍機一樣),可大大增加項目執行的效率;原本美國海軍船艦的初期概念設計工作如可行性研究(Feasibility study)以及初步設計(Prelimary Design)都是由海軍船艦局負責。因此在1966年,麥克納馬拉下令,LHA設計建造工作引進統包採購制度(Total Package Procurement,TPP,詳見史普魯恩斯級驅逐艦一文);同時期美國海軍總共有LHA、DX驅逐艦(後來的史普魯恩斯級)以及快速部署支援艦(Fast Deployment Logistics Ship)等打算以統包制度執行(後來快速部署支援艦取消)。在統包採購制度之下,美國海軍在概念規劃/合約定義(Concept Formulation/Contract Definition,CF/CD)階段招標,競爭廠商獲得概念設計合約,依照美國海軍定義的性能參數來發展本身的設計提案,競標獲勝的廠商會完成所有的設計與全部建造工作。

總計有通用動力(General Dynamic)、紐波特紐斯(Newport News)以及李頓.英格斯(Litton Ingalls)船廠參與塔拉瓦級LHA的競標,並在1968年7月由李頓.英格斯勝出;而李頓.英格斯也是同時期史普魯恩斯級驅逐艦的主承包商,兩者都採用新穎的模組化建造方式。不過隨後從概念設計階段開始,設計問題接連而來,結果美國海軍仍然必須大量參與設計工作並解決問題,使統包制度的原意落了空。這項經驗顯示,較為複雜的造艦案,海軍本身無可避免一定得自己參與設計工作;因此在1970年6月DX(史普魯恩斯級)驅逐艦的建造合約正式簽署後,當時美國國防部副部長David Packard就取消了統包制度,設計船艦的職責回到海軍手中;總計只有塔拉瓦級LHA以及史普魯恩斯級驅逐艦兩個造艦項目使用統包制度執行。

基本設計

由於結合了眾多能力,塔拉瓦級的滿載排水量達到四萬噸級左右,大大超過了二次大戰時代美國的愛賽克斯級航空母艦。最初塔拉瓦級計畫建造九艘,但是由於太過昂貴以及不符合某些任務需求導致最後四艘被取消。本級艦的命名方式與硫磺島級(Iwo Jima class LPH-1~12)兩棲攻擊艦相同,取自著名戰役名。

塔拉瓦級的推進系統包括兩部Combustion Engineering的600psi蒸氣鍋爐,帶動兩部Westinghouse蒸汽渦輪,最大輸出功率70000軸馬力;輸出67050軸馬力時,可讓船速達到24.5節,而在輕載排水量(約35000噸)之下船速可達25.4節。艦首有一具900馬力的軸向推進器,在登陸艇由船尾泛水塢艙進出時維持首向、船位與艦身穩定。

塔拉瓦級的賽班號(USS Saipan LHA-2),此為服役早期的畫面,

艦首兩側各裝一座MK-45五吋艦砲。 

塔拉瓦級最初裝備三門MK-45艦砲,後來都遭到拆除。圖為貝里留號

(LHA-5)。

為了增加艦內塢艙的空間,塔拉瓦級2/3的側舷都是垂直的。其機庫遠較硫磺島級大,必要時可容納艦上全部直昇機。塔拉瓦級設置兩個飛機升降機,包括一個承載能力18噸級的側舷升降機,另外有一部位於艦尾中線、承載能力36噸級的大型升降機,可運送CH-53重型運輸直昇機。艦上的全通飛行甲板全長820英尺(250m)、寬118.1英尺(36m),甲板上有9個供CH-46海騎士中型運輸直昇機操作的起降點。塔拉瓦級的艦島體積頗大,底座長215英尺(65.53m)、寬44英尺(13.41m),寬度將近飛行甲板的40%;據說是因為美國海軍高層防止任何把塔拉瓦級當程輕型航空母艦的企圖,所以刻意設計寬大的艦島,而這也使得任何旋翼直徑大於CH-53重型直昇機的旋翼機都無法上艦操作(日後MV-22傾斜旋翼機的操作也受到限制,無法在艦島旁邊的兩個起降點操作)。

塔拉瓦級與硫磺島級最大的不同,在於其擁有類似於LSD的泛水式艦內船塢,可裝載各型登陸艇或載具,並由艦尾 的分裂式(上/下兩片)升降式閘門進出 。塔拉瓦級的艦內塢艙 長81.7m,寬78英尺(23.8m),高30英尺(9.14m),可搭載四艘LCU大型通用登陸艇(每艘可搭載三輛主力戰車或150ton軍品),或者兩艘LCU加上3艘LCM-8機械登陸艇,或者17艘更小的LCM-6登陸艇。在泛水作業時,進入塢艙的水會產生非常顯著的自由液面效應,可能會影響船艦穩定性;因此,塔拉瓦級艦體兩側設置防波屏障,並在距離艦尾塢艙門之前約110英尺(33.53m)處設置一個中心島來吸收進入塢艙的水波的能量,降低自由液面效應。塢艙被中央支撐結構以及輸送帶分成前後兩個區域,而輸送帶進行的方向是向前進入車庫甲板。艦內塢艙前方為面積約2700平方公尺的車庫甲板,此外還有一個容積約3300立方公尺的艦內貨艙;艦上可攜帶160輛各種履帶裝甲車輛、火砲、輪型卡車以及約40輛LVPT-7兩棲運輸車。

塔拉瓦級的塢艙佔據艦尾空間,其上方為艦載機庫;機庫長268英尺(81.68m),寬80英尺(24.38),機庫前部高度20英尺(6m)而後部高度23.6英尺(7.19m),機庫內典型裝載包括16架CH-46海騎士中型運輸直昇機、6架CH-53海馬重型運輸直昇機、2架UH-1通用直昇機、4架AH-1攻擊直昇機,最多可容納38架CH-46運輸直昇機或19架CH-53運輸直昇機。塔拉瓦級的航空機編制包括:4至9架CH-53運輸直昇機、12架CH-46運輸直昇機、4架AH-1W攻擊直昇機、AV-8B垂直起降攻擊機*6、2至4架UH-1N通用直昇機。艦上能攜帶400,000加侖JP-5噴射機用油,以及10,000加侖車輛汽油。 

塔拉瓦艦擁有五部貨運升降機以傳送物資至登陸載具上,三部位於輸送帶前端,兩部在船塢區內。艦島後方有兩艘LCM-6機械登陸艇裝在起重機上。為了將各種物資從貨艙運來並裝上登陸艇,下凹甲板區上方設有十一條單軌輸送吊籃,將貨艙內的貨物裝在重達1ton的運貨拖板上後,安裝於任何一條單軌輸送吊籃上,然後輸送至登陸艇區進行裝載。如果運貨拖板想抵達上方飛行甲板以將物資運上直昇機,則需透過後方兩部貨運升降機來傳送。艦 內車庫有一個斜坡道直通艦島前端,貨車便能從艦內貨艙運送物資直接抵達甲板供直昇機裝載 ,此外車庫亦有一條斜坡通道連接艦尾塢艙,讓車輛從車庫直接開上登陸艇;艦體兩舷各有一個駛進/駛出艙門,車輛可直接從艦外駛進車庫甲板。

最初塔拉瓦級只搭載直昇機進行兩棲突擊作戰,而美國海軍高層也不希望LHA被當成輕型航母;然而,由於美國海軍陸戰隊在1970年代起就開始部署AV-8A獵鷹STOVL攻擊機,所以塔拉瓦級最後還是搭載了固定翼機,為此也重新規劃了飛行甲板 。AV-8A/B的引進,是美國海軍陸戰隊武力投射能力的重要里程碑。而美國海軍實際上也還是研究讓塔拉瓦級擔任制海艦(Sea Control Ship,1970年代規劃,最後未能實現)的任務,計算後艦上可搭載20架AV-8B STOVL攻擊機以及4至6架SH-60B反潛直昇機。1981年在挪威北部進行的北約兩棲作戰演習中,塔拉瓦級艦的拿索號(USS Nassau LHS-4)首次搭載20架AV-8攻擊機(屬於VMA-231中隊)進行對地攻擊,此一實驗導致日後在設計胡蜂級直昇機船塢登陸艦時,加入了純粹搭載AV-8B、SH-60B反潛直昇機的制海模式。

武裝方面,最初塔拉瓦級裝有三門MK-45 5吋54倍徑艦砲,分別位於飛行甲板前端兩側與艦尾,以為登陸部隊提供火力支援;爾後位於艦尾的MK-45被拆除,其位置被用來加裝以色列製先鋒者(Pioneer)無人遙控飛行載具(UAV)的控制天線;最後,連艦首兩門MK-45艦砲也被陸續拆除,不僅是為了節省維護的人力與成本。而且以塔拉瓦級的任務性質,五吋艦砲很少能派上用場。最初本級艦的防空自衛火力由兩具MK-25基本點防禦飛彈系統BPDMS提供,但後來遭到拆除,代之以兩座MK-15方陣近迫武器系統(CIWS)。1990年代本級艦更追加兩具21聯裝MK-49公羊Block 0短程反飛彈系統,反飛彈自衛能力大幅提昇。2005年起,美國海軍開始在水面艦艇上加裝MK-38 Mod 2 25mm遙控機砲(詳見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一文),包括塔拉瓦級。 

塔拉瓦級的陸戰隊居住艙室位於車庫甲板上方,艙室前方則有氣候適應室,可調整溫度與濕度模擬登陸環境以讓陸戰隊士兵熟悉,此外還有健身房。艦上還有設備完善的醫院,以及獨立的人員電梯通往艙室甲板以及醫院,可快速運送人員前往機庫甲板。

塔拉瓦級艦島內 設有作戰指揮艙室,房裝有各種C3I(Command,Control,Communications and Intelligence)設施提供給兩棲特遣支隊指揮官(CATG)與登陸部隊指揮官(LFC)以及他們所屬的參謀使用,指揮兩棲登陸作戰,這些包括指揮官艦橋、聯合情報中心(Joint Intelligent Center)等。艦上裝有整合性兩棲戰術武器資料系統(Integrated Tactical Amphibious Warfare Data System,ITAWDS),因此具有兩棲指揮艦(LCC)類似的自動化指揮管制能力,可持續追蹤登陸部隊、船艇、直昇機、車輛和軍品離開母艦之後的位置,並追蹤所選定的陸上目標的位置。塔拉瓦級可容納1903名陸戰隊人員,以及119名指揮兩棲作戰的參謀人員。

LHA的多用途設計使塔拉瓦級可以與任何美國海軍所屬的兩棲作戰艦艇協同作戰。例如一個典型的兩棲戰隊(Phib Ron)便部署一艘LHA、一艘兩棲船塢運輸艦(LPD)和一至二艘戰車登陸艦(LST)。塔拉瓦級可在2.9小時裝載一個陸戰隊突擊單位(Marine Amphibious Unit,MAU)共2200人,裝卸貨物速率為每小時511噸。

塔拉瓦級最大的缺憾就是其原始設計並未配合1970年代出現的AV-8垂直起降戰機以及高速的LCAC氣墊登陸艇;LCAC寬度高達47英尺(14.33m),而載重為LCAC三倍的大型LCU登陸艇寬度僅36.1英尺(11m),對於兩棲船艦塢艙構成重大考驗。塔拉瓦級的塢艙 尺寸雖大,但由於塢艙內設置的中心島(用來降低自由液面效應),結果只有中心島前方的空間可以停放LCAC,因此只能容納一艘LCAC,大大地限制兩棲運輸能量,這可能是塔拉瓦級第六至第九艘的建造計畫被取消的原因之一。以塔拉瓦級為基礎,美國海軍在往後設計了更新型的胡蜂級直昇機船塢登陸艦,便將AV-8B與LCAC的運用加入原始設計中。

拿騷號(LHA-4)的1981年地中海部署

在1981年初,北約盟邦指出,當時美國並未實現對地中海部署兩艘航空母艦的防禦承諾。由於當時中東態勢緊張(包括1979年爆發的伊朗人質危機以及1980年爆發的兩伊戰爭等),美國海軍將其中一艘原本應該部署在東地中海的航空母艦抽調往印度洋,使得美國海軍在地中海區域只剩一艘航空母艦。而在同時期,美國海軍部長(Secretary of the Navy)、海軍作戰部長(CNO)以及海軍陸戰隊司令在華盛頓討論,如果將AV-8海獵鷹攻擊機中隊部署在當時當時新服役的塔拉瓦級兩棲攻擊艦上,是否能滿足美國的防禦承諾。

在1981年初,塔拉瓦級拿騷號(USS Nassau LHA-4)以及駐艦的VMA-231獵鷹攻擊機中隊剛剛參加在挪威外海進行的北約聯合兩棲作戰聯合演習。由於VMA-231剛進行過演習的駐艦操作經驗,美國海軍決定立刻將拿騷號轉為一艘專門搭載AV-8A的航空母艦,並召回VMA-231中隊以及另一個正在加州二十九棕櫚村 (Twentynine Palms)進行短期訓練的VMA-542獵鷹戰機中隊,部署在拿騷號上派往地中海,填補當地美國航空母艦的不足。

這項部署十分緊迫,VMA-231以及VMA-542中隊接到通知後就要立刻出發上艦,而相關的計畫都是在拿騷號在大西洋渡航到地中海的路上制訂的(VMA-231中隊告知上級,他們在接到通知後48小時後就能出海上艦,或者船艦啟航後就能上艦)。自從1972到1973年「過渡性制海艦」計畫(Interim Sea Control Ship,ISCS)、利用硫磺島級兩棲攻擊艦關島號(USS Guam LPH-9)實驗「制海艦」概念之後,美國海軍就再沒有將兩棲攻擊艦當作STOVL攻擊機母艦操作的經驗;因此,美國海軍從航空母艦單位抽調有航空甲板作業經驗的人員到拿騷號。

雖然倉促上路,但是當拿騷號載著VMA-231以及VMA-542中隊抵達地中海作業水域時,該艦已經能在100秒內就讓8架AV-8A獵鷹升空,並在約兩分鐘的時間內讓8架獵鷹降落。由於海獵鷹航母起降操作時,風向條件不像操作固定翼機的一般航空母艦嚴格,使得拿騷號打擊群的運作彈性更高、航行機動更自由。

從1981年4月起,拿騷號以STOVL航母的身份在地中海作業值勤了103天,與薩拉托加號(USS Saratoga CV-60)航空母艦一同維持了美國海軍在當地的承諾,直到另一艘正規的航空母艦來接替為止,期間各項表現另駐防地中海的美國海軍第六艦隊印象深刻。在這趟部署期間,拿騷號的獵鷹機隊曾為部署在利比亞沿岸的薩拉托加號提供掩護支援;此外,期間拿騷號也參與對地攻擊演習,艦上兩個AV-8A攻擊機中隊在短短8小時內對突尼西亞境內的靶場實施了60架次的攻擊,驗證獵鷹航母在短時間內對陸地目標發動大量架次攻擊的能力。拿騷號這次部署,讓歐洲盟邦對STOVL航母的作戰潛力信心大增,也間接鼓舞了意大利以及西班牙,分別建立了自己的輕型航空母艦以及AV-8B獵鷹攻擊機的武力,分別是意大利的加里波底號(Giuseppe Garibaldi C-551)以及西班牙亞斯都利亞親王號(Principe de Asturias R-11)。

除役

最初塔拉瓦級的預定使用壽限只有20年,爾後則增至35年。美國海軍曾計畫在2005、06年起依序為屆齡35年的塔拉瓦級進行延壽工程(Service Life Extension Program,SLEP),將本級艦役期進一步延長至50年;然而 礙於塔拉瓦級原始設計的限制,很難再去配合操作氣墊登陸艇、MV-22傾斜旋翼機乃至於F-35B STOVL戰機等美國海軍陸戰隊新型裝備,花下大筆資金在這些日漸老化的艦體上也十分不合效益,故此案最後遭到否決。

美國海軍從2001年起開始規劃塔拉瓦級的後繼艦,計畫稱為LHA(R)或LH(X),考慮的方案包括建造一種胡蜂級的改良型(主要變革包括換裝燃氣渦輪主機、新的電力系統、指管通情裝備等),或者採用全新設計的艦體(納入整體匿蹤考量),首艘預計在2013或2014年服役,開始逐步汰換現役的塔拉瓦級艦。 在2005年10月28日,本級艦貝露森林號(USS Belleau Wood  LHA-13)成為第一艘除役的塔拉瓦級,並在2006年7月16日環太平洋軍事演習(RIMPAC 2006)的沉艦演習(SINKEX )中作為靶船,在夏威夷外海擊沉。在2007年4月20日,塔拉瓦級二號艦賽班號除役;而其餘三艘本級艦也在2015年3月底之前全數除役。

在2018年6月5日白宮簽署生效的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案中,包括依照美國軍備輸出法案(Arms Export Control Act,22 U.S.C. 2761)第21條或基於1961年聯邦援助法案(Foreign Assistance Act of 1961 (22 U.S.C. 2321))第516條,將已除役的塔拉瓦級艦拿騷號(USS Nassau ex-LHA-4)提供給日本;此一授權的效期為三年,如果日本決定要購買,翻修、啟封以及整備所需的經費由日本負擔,並且由美國境內的廠商執行。先前在日本平成26年度(2014年)防衛大綱之中,就有提到考慮增購 類似美國LHD的大型兩棲突擊艦,並在平成26年度防衛預算中納入先期研究調查費用;這是因為中國海軍實力急速擴張、與日本針對尖閣(釣魚台)群島主權問題的摩擦增加,使得日本西南諸島的安全顧慮大增。因此日本參考美國海軍陸戰隊的編制成立水陸機動團,充實兩棲作戰能力,以滿足「離島奪還」的防衛任務。

在2024年7月19日環太平洋軍事演習(RIMPAC 2024)中,除役的塔拉瓦號(ex-USS Tarawa LHA-1)的艦體被當作靶艦擊沉, 這是第二艘作為SINKEX靶船的塔拉瓦級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