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斧巡航飛彈
早期試飛中的戰斧飛彈
正在組裝中的戰斧巡航飛彈。
陸基部署的戰斧巡航飛彈。
一枚在生產線上裝配中的戰斧飛彈。
早期艦射型戰斧飛彈使用MK-143裝甲發射箱系統(ABLS)
(上與下)愛荷華級戰鬥艦密蘇里號( USS Missouri BB-63)的MK-143裝甲發射箱系統(ABLS)
發射一枚戰斧巡航飛彈的畫面。
維吉尼亞級飛彈巡洋艦阿肯色號(USS Arkansas CGN-41)的MK-44戰斧飛彈發射器正在裝填。
(上與下)美國海軍第二批洛杉磯級潛艦正為艦首的MK-45垂直發射器裝填戰斧巡航飛彈。潛射型戰斧飛彈封裝
於容器中,可裝入潛艦上直徑533mm的魚雷發射管或MK-45垂直發射器中。
美國海軍柏克級飛彈驅逐艦麥克.坎貝爾號(USS McCampbell DDG-85)的MK-41垂直發射器
正發射一枚戰斧巡航飛彈。
(上與下)飛行中的戰斧Block IV+(戰術型戰斧)巡航飛彈 。與以往的批次相較,戰斧Block IV外觀更為簡化,
採用三片式倒Y字控制面, 中段彈翼改為後掠,並以嵌入式進氣口取代原本的皮式進氣口。
進行台架測試的戰斧Block IV+,攝於2002年5月。
戰斧Block IV+擊中一個陸地車輛目標前的瞬間。
在2015年1月27日的海上試射中,一枚改進後的戰術型戰斧飛彈在飛行期間透過友軍空中平台更新目標位置資訊
,成功命中了在海上移動的標靶。這是1990年代反艦型戰斧除役之後,戰斧巡航飛彈首次展現打擊水面移動船艦的能力。
一枚戰斧Block V剛在雷松公司位於阿肯色州康登市(Camden)的廠房中通過認證出廠,攝於2021年3月。
戰斧Block V針對原有Block V進行延壽更新,主要升級是通信導航(NAV/COMMs)方面。
2021年10月美國陸軍快速能力以及關鍵技術辦公室(RCCTO)公佈的中程打擊能力(MRC)作戰單位構想,
每個單位有四輛提豐(Typhon)垂直飛彈發射車;每輛提豐發射車裝載一個四聯裝MK-41垂直發射單元
,裝填戰斧巡航飛彈或標準SM-6對地打擊飛彈。
洛馬集團製造的首批提豐發射車,由M-983A4拖車裝載一組集成在40英尺集裝箱的四聯裝舉升型MK-41
發射單元(編號為MK-70),裝填戰斧巡航飛彈或標準SM-6飛彈。第一個提豐連在2022年底交付美國陸軍。
美國陸軍第一個提豐武器系統打擊單位,包括一輛BOC指揮車與四輛MK-70發射車。
一輛提豐武器系統的MK-70發射車,四聯裝發射器為舉升狀態。
將單管MK-41發射管攜帶戰斧巡航飛彈與ROGUE無人車底盤結合而成的長程飛彈發射車
(LMSL),是美國海軍陸戰隊團長程飛彈營的裝備。此為美國海軍陸戰隊1師第11團長程飛彈A營
在2023年7月11日成軍儀式的畫面,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一個裝備LMSL的單位。
──By Captain Picard
起源:SLCM海射巡航飛彈 1971年,美國決定發展射程長、如無人駕駛飛機、深入敵境攻擊目標、可攜帶傳統或核子彈頭的巡航飛彈 ;這是因為1969到1972年美蘇談判的第一階段核武限制條約(Strategic Arms Limitation Talks,SALT I,1972年5月26日簽署)的項目中,不包括使用吸氣式發動機的巡航飛彈,因此美國軍方想利用這個漏洞,發展巡航飛彈作為戰略性核武。在1972年1月,美國國防部發出一份備忘錄到國防工程與企業部門(Department of Defense Research & Engineering Enterprise,DDRE),指示海軍在1972財年開始發展戰略巡航飛彈(Strategic Cruise Missile,SCM)。在1970年代初,美國海軍已經開始發展可能的長程潛射反艦武器,一開始有潛射巡航飛彈(Submarine-Launched Cruise Missile ,SLCM),稍後被改名為更廣義的海射巡航飛彈(Sea-Launched Cruise Missile ,SLCM),意味著水面以及水下船艦平台都能發射。在SALT 1簽署的數週後,美國國防部長Melvin Laird就向國會申請13億美元來發展戰略性武器,以防備條約簽署後的緩和情勢在將來再度升溫,並且為日後與蘇聯進一步的限核談判準備籌碼。這項預算申請以空軍B-1轟炸機、海軍新一代三叉戟(Trident)潛射彈道飛彈為主,此外也為海軍申請2000萬美元用於SCM。在1972年6月2日,美國國防部正式批准海軍的SLCM項目。 在1972年初,美國海軍對於SLCM的發展路線還不明確,探討的範圍很廣泛,部署的平台包括核能攻擊潛艦或者改裝轉換之後的彈道飛彈潛艦,發射方式包括從潛艦魚雷管水平發射或垂直發射器。由艾默.松華特上將(Elmo R. "Bud" Zumwalt)領導的海軍作戰部支持能在核能攻擊潛艦魚雷管發射的巡航飛彈,而海軍反應器辦公室主管海曼.李高佛中將(Vice Admiral Hyman G. Rickover,後晉升上將)主張建造新的核能攻擊潛艦,使用垂直發射器來部署巡航飛彈。先前在1971年,美國海軍提出了名為潛射戰術反艦武器系統(Submarine Tactical Antiship Weapons System,STAWS)的潛射長程反艦巡航飛彈項目,又稱為先進巡航飛彈 (Advanced Cruise Missile,ACM);而同時期李高佛則主張建造一種全新的大型核子動力巡航飛彈潛艦來裝載STAWS,就是1971年出現的先進效能高速核能攻擊潛艦(Advanced Performance High-Speed Attack Submarine,APHNAS)項目。此外,同時期美國海軍也規劃發展潛射魚叉反艦飛彈,飛彈封裝在容器內,容器從潛艦魚雷管發射後浮出水面,讓飛彈點火升空。 總計在1972年中旬,美國海軍考慮的SLCM選項多達五種,其中三種由垂直發射,直徑從19吋到36吋(即STAWS/ACM),重1850磅到8350磅;另外兩種則是封裝在19吋潛射容器中的飛彈,能從533mm魚雷管發射。到了1973年1月,美國海軍考慮的戰略巡航飛彈(SCM)提案多達十種,其中五種相容於現役海神(Poseidon)潛射彈道飛彈,每個發射管可容納三枚;另外五種則是配合潛艦魚雷管,封裝在潛射容器內。 到了1972年底,美國海軍對SLCM的需求終於明朗化,因為海軍作戰部長松華特封殺了李高佛大力鼓吹的全新大型核子動力巡航飛彈潛艦(即APHNAS),以及配套的STAWS/ACM大直徑潛射巡航飛彈;此外,松華特也把海軍原本分開發展的SLCM戰略型巡航飛彈以及戰術型巡航飛彈(遠程反艦、反潛等,即原本STAWS/ACM的範疇)都併入SLCM項目中,戰略型以及戰術型的共通性需達85%,主要區別是戰鬥部(戰略型配備核子戰鬥部、戰術型配備高爆戰鬥部)以及導引系統(對地巡航飛彈使用地形比對系統,反艦巡航飛彈使用主動雷達尋標器)。在1972年11月,美國海軍確定,SLCM必須能從潛艦魚雷管發射,使得現有的潛艦也能部署;這意味著飛彈以及外部潛射容器必須配合潛艦魚雷管(直徑21英吋、長度246英吋),重量必須限制在4200磅以配合潛艦魚雷艙裡的武器處理系統。在這樣的構想下,SLCM能適用於各種型式的發射平台,包括飛機、水面艦、潛艦乃至於陸基發射;這使得美國海軍一般水面作戰艦艇以及攻擊潛艦都可以部署長程核子打擊武器,而不再是航空母艦或者彈道飛彈潛艦的專利,使蘇聯海軍的壓力大增。 美國海軍打算盡量在SLCM沿用現成技術,包括使用先前SUBROC反潛火箭的固態助推火箭,以及當時空軍開發的次音速巡航武裝誘餌(Subsonic Cruise Armed Decoy,SCAD)項目的發動機,不過SCAD在1973年7月13日被國防部取消。在1972年12月,美國海軍從最初接觸的12家公司中,與其中五家簽署合約,進行SLCM的初步設計。 戰斧飛彈初期研發過程 在1973年7月20日,美國空軍的巡航飛彈項目名稱被重組為空射巡航飛彈(Air-Launched Cruise Missile,ALCM)。在1973年12月19日,美國國防部發出一份署名的的項目決定文件中,原則性地要求美國空軍與海軍的巡航飛彈項目要共享關鍵技術,空軍提供渦輪扇發動機以及高能量密度燃油,海軍則提供地形比對(Terrain Contour Matching,TERCOM)導引系統;這份文件在1974年2月由國防系統採辦審查委員會(Defense Systems Acquisition Review Council,DSARC)通過。依照此時的計畫,空軍ALCM打算大量使用先前取消的SCAD項目的技術,包括載具設計、小型渦輪扇發動機等。由於使用既有的SCAD技術基礎,空軍的ALCM粗估領先海軍SLCM約兩年,因為SLCM所有部件都必須從頭開始。當時美國國防部長副部長(Deputy Secretary of Defense)比爾.克萊門特(Clements)認為,空軍的ALCM可望在1978年底開始部署,海軍的SLCM則可望在1980年開始部署。 在1973年12月,美國國防部副部長下令美國海軍針對SLCM進行競爭程序,包括飛行測試(flyoff)。1974年1月,美國海軍航空司令部(Naval Air Systems Command)從先前選擇的五家廠商之中,選擇通用動力(General Dynamics)的子公司康維爾(Convair),以及錢斯渥特(Chance Vought,LVT)兩家公司進入最終決選,雙方都要建造原型進行飛行測試。其中,錢斯.渥特的設計沒有封裝在潛射容器中(由魚雷管本身的彈射裝置射出),飛彈本體外殼由不鏽鋼製造,全長214英吋(5.4356m),採用一具Teledyne CAE 471-IIDX渦輪扇續航發動機,另加上一具32英吋(81cm)的固態助升火箭。康維爾的設計則採用一個潛射容器(厚度1.25英吋,重1000磅)來封裝飛彈,容器內包含液壓彈射裝置;飛彈本體由鋁合金製造,彈體長18英尺(5.486m),使用一部Williams F-107-WR-100渦輪扇發動機。 在1974年,DDRE工程師Malcolm Currie表示,海軍SLCM項目的表現優於空軍ALCM,即便SLCM進度比空軍ALCM晚兩年。依照DDRE的備忘錄,美國海軍在1975年10月確定SLCM的主承包商,預定在1976年5月進行首次自由飛行,1976年10月進行首次全導引控制飛行;而空軍ALCM項目則預定在1976年2月進行首次飛行,1976年9月進行首次全導引控制飛行。ALCM與SLCM採用共通的關鍵部件,包括共同戰鬥部、導引系統、續航發動機。 戰斧巡航飛彈的渦輪噴射發動機是當時科技上的一大突破。為了達成超過1000km的飛行距離,飛彈勢必得採用渦輪噴射發動機,而不是燃燒時間短的固態火箭;但是在1960年代以前,噴射發動機都是龐然大物,除非把飛彈尺寸造得跟飛機相近,否則根本不可能應用在飛彈上。然而,當時出現了一個新的轉機:為了滿足美國陸軍進行的個人飛行器計畫,Williams公司在1964年提案發展一種小型化的渦輪噴射發動機,可以安裝在能由個人背負攜行的飛行器裡,能夠以時速95km飛行16km的距離。在1967年,Williams公司又推出重量僅有31kg、直徑30.5cm的Williams F107 WR19渦輪扇發動機,推力達430磅的推力,體積重量遠小於同時期推力類似的發動機;隨後經過不斷的測試和改良之後,F107 WR19的可靠度日益提升。這種個人飛行器雖然試飛成功,但美國陸軍最後取消了這個計畫。不過,這個夭折的計畫卻意外為美國軍工界開發出一項重要技術:能長時間運轉的小型化渦輪發動機。美國海軍利用Williams F107系列發動機,開發出射程上千公里、又能塞入潛艦533mm魚雷管的戰斧巡航飛彈,而其他一些小型無人機計畫也相中了此系列渦輪扇發動機。 在1975年9月進行飛行測試之前,美國海軍作戰部就已經將SLCM命名為戰斧(Tomahawk)飛彈。在1975年1月,DDRE在一份備忘錄中下令,海軍SLCM與空軍ALCM項目重組,兩者使用相同的項目里程碑(milestones)。在1975年10月,美國海軍進行戰斧飛彈地形比對系統(TERCOM)的選商;當時的競爭者包括最早開發出TERCOM的E Systems,以及麥克唐納.道格拉斯(McDonnell-Douglas)。E System公司的前身 LTV-Electro公司在1958年研發出最早的TERCOM導引系統(使用雷達影像),而此次競標時E Systems設計一種新的TERCOM系統,使用商規現成組件來參競標戰斧飛彈。依照當時海軍的要求,戰略型巡航飛彈(使用核子戰鬥部)的精確度需達1海里以內。美國海軍借用空軍C-141運輸機做為平台,測試兩家廠商的TERCOM,航程超過1500海里。結果,麥克唐納.道格拉斯的方案完成五次成功測試,但E Systems一次都沒成功。於是,美國國防部選擇了麥克唐納.道格拉斯,作為海軍、空軍巡航飛彈的TERCOM主承包商,其中SLCM版本的發展合約為1280萬美元的,ALCM版的發展合約是140萬美元。 相較於美國海軍對戰斧巡航飛彈的投入,美國空軍對ALCM則明顯缺乏熱情;當時美國空軍最高優先的戰略武力計畫是新的B-1轟炸機以及陸基的MX洲際彈道飛彈(ICBM),認為ALCM這樣的武器只能用來裝備老式的B-52轟炸機。由於空軍在ALCM的態度比較消極,使得國會表達不滿;在1975年底,眾議院決議刪除1976財年空軍ALCM項目的所有預算,只繼續撥款給海軍SLCM項目,不過稍後參議院仍恢復ALCM的資金。美國國會一度研究,乾脆讓海軍的戰斧巡航飛彈成為海、空軍共通巡航飛彈(不過這樣的估計過於樂觀);依照1977年初的估計,如果海軍SLCM以及空軍ALCM都採用海軍的戰斧巡航飛彈,可以節省約3億美元。雖然ALCM的預算最後獲得保全,美國空軍已經感受到眾議院的不滿,只好勉為其難地加速推動ALCM,避免最後被迫要在空軍轟炸機彈艙內裝入海軍的飛彈。空軍ALCM項目由波音(Boeing)成為主承包商,編號為AGM-86A。 在1976年初,海軍SLCM飛彈的兩家承包商康維爾、錢斯.渥特各自進行飛行測試。康維爾的飛彈在2月13以及2月15日各進行一次飛行測試,都獲得成功。而錢斯.渥特的飛行測試並不順利,第一次飛行測試時,負責發射的潛艦的魚雷管故障,這是海軍方面的問題;在2月24日第二次嘗試,飛彈雖然從魚雷管順利發射,但浮出水面時彈翼並未正常展開。原本美國海軍在3月24日計畫再進行一次渥特的嘗試,但在3月8日遭到取消,這是因為由於錢斯.渥特已經超支預算,加上康維爾兩次飛行測試都十分成功。在1976年3月17日,美國海軍正式將SLCM的研製合約頒給康維爾,兩個月後Williams公司也獲得巡航飛彈的發動機合約。 在1976年6月,美國海軍開始研究,由B-52戰略轟炸機發射SLCM(美國空軍從6月起開始提供相關協助),當時預定在1980年1月達成初始作戰能力(IOC),不過在1976年8月把IOC進度延後到1981年7月。 在1974年時,空軍ALCM項目的看起來進度領先美國海軍SLCM(戰斧飛彈)兩年之久,但由於海軍對SLCM的發展積極得多,使SLCM的進度逐漸趕上甚至超前ALCM。在1976年3月5日,波音AGM-86A(ALCM)進行首次試飛,比原訂進度(2月)稍晚;而海軍SLCM項目中,由波音-康維爾負責的SLCM在1976年3月28日進行首次試飛,比原訂進度(5月)超前兩個月。在1976年6月,波音進行了戰斧飛彈的首次全功能導引飛行測試,持續了61分鐘,不僅超前原訂進度4個月,甚至超前了空軍ALCM多達三個月;波音的AGM-86A在1976年9月9日才進行第一次全功能導引飛行。在1976年內,由通用負責的海軍戰斧飛彈進行了16次飛行,總飛行時數13小時;而波音負責的空軍AGM-86A只進行了6次飛行,總飛行時數僅1/4小時。通用的戰斧飛彈不僅飛行測試失敗極少(只有一次),而且試飛的部件多可回收使用;通用用來測試的戰斧飛行載具配備回收降落傘以及防沈浮筒,總共80%的部件都能回收重複使用,自然加快了進度。 依照美國海軍的規劃,配備傳統戰鬥部的反艦型戰斧巡航飛彈率先在1980年7月達成初始作戰能力(IOC),陸基版核子戰鬥部巡航飛彈緊也在1980年7月達成IOC;在1981年1月,陸基版傳統戰鬥部戰斧飛彈達成IOC。 在1986年6月,美國國防部打算大量購買各型巡航飛彈,包括3000枚ALCM空射巡航飛彈、3994枚SLC海射巡航飛彈、560枚陸射巡航飛彈(Ground-Launched Cruise Missile,GLCM,即陸基戰斧)以及3000至5000枚中程空對艦飛彈(Medium-Range Air-to-Surface Missiles,MRASM,即空射魚叉),總預算約300億美元。 戰斧巡航飛彈應用概述 美國部署戰斧巡航飛彈最初的目的,是作為戰略轟炸機、陸基與潛射彈道飛彈以外的另一種核子打擊選項。以美國海軍為例,除了彈道飛彈潛艦以外,以往只有航空母艦的遠程艦載機具備投擲核武的能力,因此蘇聯非常重視獵殺航空母艦的作戰,大力發展能由潛艦、水面艦、轟炸機攜帶的重型長程反艦飛彈,並建構龐大的海洋監視系統(Soviet Ocean Surveillance System,SOSS)來追蹤、標定美國航母,,包括陸基的大型高頻電磁波截收定位裝置、能以雷達和目視偵測的Tu-95R陸基遠程偵察機、海面上追蹤美國航母戰鬥群動態的AGI探測船(偽裝成拖網漁船 等民船)、1970年代開始發展的海洋監視衛星US-A (使用合成孔徑主動雷達)和US-P(使用被動截收)等。在平時,蘇聯就以偽裝成拖網漁船的情報船盡可能追蹤每一個出海值勤的美國航母戰鬥群。 然而,當美國海軍開始在一般水面艦上與核能攻擊潛艦上部署核子戰斧巡航飛彈之後,蘇聯的海洋監視體系就很難追蹤所有可能搭載長程核武器的平台,防不勝防;原本蘇聯投注大量心力追蹤美國航母戰鬥群,而如果每一艘搭載飛彈的巡洋艦、驅逐艦都可能部署核子戰斧飛彈之後,蘇聯海軍需要追蹤的目標就從十幾個航母戰鬥群擴大為 近一百個 。相同地,美國核能攻擊潛艦開始裝備戰斧巡航飛彈後,具備核子攻擊能力的潛艦就再也不只是彈道飛彈潛艦,這將迫使蘇聯投入更多反潛資源(包括航空機、水面艦艇、核能攻擊潛艦等)防禦進入巴倫支海、可能以攜帶核彈頭的戰斧飛彈攻擊蘇聯本土關鍵目標的美國核能攻擊潛艦。在水面艦與核能攻擊潛艦上部署戰斧飛彈被稱為分流戰略(Diversion strategy)。 與蘇聯空防攔截體系高度仰賴地面戰管指揮一樣,蘇聯海軍的所有開火決定都需從莫斯科當局下令,蘇聯海軍第一線艦隊司令的指揮權限與彈性比美國海軍曉得多;莫斯科當局會整合各種不同管道獲得的戰術情資,經過分析與計算並完成決策後,再將指令逐次傳回第一線作戰部隊的單位,相關的分析研判作業需要耗費大量時間與人力;由於莫斯科中央彙整情報與下達決策需要花費時間,使得較早獲得的情報逐漸失去時效,以至於莫斯科形成決策與決心之後,最初進來的情報已經過時而需要重新確認,而後續的情報又要經過相同的回報中央、分析彙整週期;這樣的作業模式拖慢了整個蘇聯紅軍的觀察-位-決策-行動(Observe、Orient、Decide、Act,OODA)週期,一旦需要追蹤的目標更多,就需要更多人力進行作業(當時蘇聯還沒有足夠的計算機科技協助這樣的大規模任務規劃)。因此,一旦美國海軍連一般巡洋艦、驅逐艦、核能攻擊潛艦都可能具備核打擊能力時,不僅蘇聯海軍的監視與打擊兵力防不勝防,整個蘇聯紅軍的決策體系也會蒙受極大的壓力。
早期艦射型戰斧飛彈使用MK-143裝甲發射箱系統(ABLS)
愛荷華級戰鬥艦威斯康辛號( USS Wisconsin BB-64)發射戰斧巡航飛彈升空的瞬間。 雖然戰斧巡航飛彈一開始仍是著眼於核子戰爭,但服役期間實際好用的,卻是配備傳統戰鬥部、能在一般區域戰爭使用的型號。1980年,美國海軍與通用動力簽約,正式量產首批戰斧飛彈──被稱為戰斧Block 0的BGM-109A對地攻擊核子戰斧(Tomahawk Land Attack Missile-Nuclear,TLAM-N)、BGM-109B反艦型戰斧(Tomahawk Anti-ship Missle,TASM)以及配備傳統彈頭的BGM-109C對地攻擊戰斧(Tomahawk Land Attack Missile-Nuclear-Conventional,TLAM-C),於1984年起服役。 在1981年1月,美海軍對戰斧系列進入大批量生產前的作戰測試評估(包括驗證全套裝備性能、是否具有潛在作戰效用和潛在作戰適用性,決定是否進入大規模量產),分六個階段:前三個階段對潛射戰斧巡航飛彈系列進行各項測試。包括潛射反艦戰斧B型(TASM/B)、常規對地攻擊的戰斧C型(TLAM/C)、核子對地攻擊的A型(TLAM/A),從1981年開始,同年10月結束。後三個階則是對水面艦版戰斧飛彈進行各項,從1983年12月開始,到1985年3月結束。 1986年起,潛射型戰斧飛彈系列開始服役;至此,BGM-109成了基本型號,底下分為艦射型的RGM-109與潛射型的UGM-109,每次戰斧推出新衍生型時都有完全對應的艦射與潛射型。 在服役生涯中,戰斧系列不斷進行改良,同時也推出多種不同的衍生型 ,其外型都一樣,但由於彈頭的不同以及科技的進步,使戰斧家族各成員的用途與性能有極大的差異。艦射型方面,早期戰斧使用專門的MK-44四聯裝裝甲箱型發射系統(Armor Box Launcher System,ABLS,發射器本身型號為MK-143),發射器上部是一層裝甲外殼,在平時發射器處於折收狀態時能保護飛彈,發射器在射擊前才揚起。ABLS用於改裝後的愛荷華級戰鬥艦以及維吉尼亞級核子動力飛彈巡洋艦、長堤號核子動力飛彈巡洋艦以及部分史普魯恩斯級驅逐艦上,爾後艦射型戰斧則整合入MK-41垂直發射器中。 潛射型戰斧可由魚雷管發射,或者由潛艦上的垂直發射器射出 。戰斧飛彈預先封裝在密閉的容器內,前部以塑膠薄膜封閉;發射前,潛艦會浮升到約60英尺(約18.3公尺)的深度,航速減至3至5節,如有必要則上浮到潛望鏡深度,升起通信天線接收後方單位傳輸的目標最新方位資訊,或者以GPS定位器標定船位,並花費約20分鐘校準飛彈的導航系統;完成發射準備之後,魚雷管或垂直發射管注水,使管內外水壓平衡,平衡後打開外門,啟動飛彈容器內的液壓彈射裝置,將飛彈射出(飛彈容器隨即拋棄);飛彈彈離潛艦後約30英尺(10m)之後,飛彈固態火箭助推器點火,靠著助推器上的四個燃氣舵式向量推力控制系統,使飛彈穩定地衝向水面,以每秒75英尺速率、約50度的夾角出水,並在固體火箭的持續推動爬高到海平面以上1100~1300英尺(335~396m)。固態助升火箭燃料耗盡時(燃燒時間約12秒)就拋棄,拋棄時讓飛彈滾轉使十字控制面伸展部署就位(彈翼會先控制飛彈迴轉180度),並啟動續航的渦輪發動機。飛彈射出後,垂直發射管也充水抵銷飛彈的重量,維持潛艦平衡,完成充水後就關閉發射艙外門。 除了美國海軍外,美國空軍在1984年也部署了一批戰斧飛彈的陸基發射衍生型──BGM-109G人面獅身獸(Griffin)飛彈,但在1987年美蘇簽署 中程核子武力條約(Intermediate-Range Nuclear Forces Treaty,INFTreaty),這批飛彈在1991年撤出歐洲,隨後除役。此外,美國還曾有一個中程空對面飛彈計畫(MRASM),打算發展AGM-109H/L空射型戰斧飛彈,換裝不同的彈頭與巡標器,不過此計畫後來遭到取消。 最早的戰斧:Block I
飛行中的戰斧飛彈。 最早的戰斧Block I從1972年開始研發,1984年開始服役,分為搭載核子彈的BGM-109A核子陸攻戰斧(TLAM-A,1986年達成初始作戰能力)與RGM/UGM-109B反艦戰斧 (TASM)以及搭載傳統彈頭的BGM-109C(TLAM-C,見戰斧Block 2一節)。戰斧Block 1彈長5.56m(含助推器為6.25m),彈徑51.8cm,翼展2.67m,彈重1315.44kg(含含助推器為1587.6kg),巡航高度介於海平面7.62~150m,巡航速度0.8~0.92馬赫。美國還曾規劃AGM-109H/L中程空對面飛彈(Medium Range Air to Surface Missile,MRASM),縮減重量與射程,但沒有進入服役。陸射版的核子戰斧稱為BGM-109G,配備W84核子戰鬥部,使用四聯裝發射器,1987年起服役。 BGM-109A搭載二十萬噸級黃色炸藥威力的W80核子戰鬥部,導引系統為慣性導航暨地形比對系統 ((Terrain Contour Matching,TERCOM),射程約1350海里(2500km);由於彈頭籌載最輕,所以BGM-109A是戰斧系列中射程最遠者。BGM-109A這套地貌比對系統技術來自於1964年7月被美國政府取消的Vought公司冥王(Pluto)超音速低空陸攻飛彈(Supersonic Low-Altitude Missile,SLAM)。 在海面上飛行時,BGM-109A以慣性導航系統維持航向;進入陸地後則啟用地形比對系統,透過雷達高度計偵測地貌高度,與記憶體中儲存的雷達地形圖比對,使飛彈照著預定的航道而不偏離。BGM-109A核子戰斧飛彈的導引系統能預先設定9個在飛行路徑上的位置參考點(Position-fixes);地形比對系統設定的每一個位置修正點都需要有詳細資料,包含獨特而較易辨認的地形(最好能有明顯的高低起伏);修正點周邊的地形圖資料長度需達7至8公里,地形圖資本身包含着大約64個122m長的地形參考圖。BGM-109A的圓週誤差公算(CEP)達80m,以核武的標準算是不過不失。 戰斧飛彈系統中,用來產生飛彈的飛行與任務計畫的系統包括戰區任務規劃中心(TMPC)/艦上計劃制定系統(APS)以及戰斧武器/指揮控制系統(TWCS/CCS)。TMWCS/CCS輸入目標區的地貌資料庫,利用TWCS工作站的軟體規劃飛行路線(包括設置路徑上的位置參考點),然後產生飛彈導引系統的設定檔。如果飛行路徑上地形過於平坦或山脈過多(會干擾地形比對雷達),沒有獨特的地形特徵,就會導致識別困難;例如在1991年的沙漠風暴戰役期間,許多戰斧飛彈規劃路徑時都苦於沙漠地區過於平坦,必須繞路經過某些有高低起伏地形的地方。為了避免在錯誤的位置引爆,BGM-109A的導引系統設定成需要需要飛過9個位置修正點的其中7個,W80核子戰鬥部才能啟動備炸。 為了確保地形圖資的準確性,美國海軍會從國防部地圖局(Defense Mapping Agency)取得地形圖(這些圖像由美國國家測繪局等單位製作與維護),為戰斧飛彈準備可用的地貌飛行航路;船艦與潛艦部署時,艦上都會攜帶外置記憶體,存放艦艇部署區域相關的可能戰區地形圖資。BGM-109A以及於往後的陸攻型戰斧在發射之前必須擬定詳細的任務計畫,先由衛星攝得目標附近方圓數千公里的地形/地理資料,然後規劃戰斧飛彈的路徑(由於其巡航速度只有0.7馬赫,很容易被防空砲擊落,因此必須低空貼地飛行,利用地形躲避雷達,並且設定曲折迂迴的航道),編輯成任務計畫然後輸入戰斧飛彈的 地形比對系統中。 BGM-109C威力較低的傳統戰鬥部之後,必須擁有更高的精確度以遂行外科手術式精準打擊,為此便以光學式的數位地形輪廓比對系統(Digital Scene Matching Area Correlation,DAMAC)取代原本BGM-109A的雷達影像式地形比對系統,以攝影機獲得地貌輪廓,並與資料庫中衛星影像比對,然後逐漸修正航道,朝目標前進。為了增加戰鬥效率,BGM-109C的導引段提供了三種撞擊模式,第一種是貼地高度水平撞擊,第二種是先爬高再大角度俯衝以提高貫穿掩體的能力,第三種則是在目標上空引爆,以破片殺傷敵方人員或無裝甲防護的軟式目標。 由於傳統戰鬥部重量高於核子戰鬥部,BGM-109C的射程降至900海里(1600km)左右。 隨著戰斧飛彈不斷改良,日後配套戰斧Block 3 TWCS納入全球定位系統(GPS)的座標資料,使任務計畫不再受制於地貌影像;而配合戰術型戰斧飛彈的TTWCS還能透過衛星資料鍊,為飛行中的戰斧飛彈更新導航路徑資料,更換攻擊目標。 核子戰斧飛彈的部署與除役 BGM-109A核子戰斧飛彈(TLAM_N)在1984年開始服役。在1987年時,美國海軍總共擁有3700件戰術核武,部署在總計240艘水面艦艇及攻擊潛艦上,包括攜帶核子深水炸彈的潛射UUM-44反潛火箭與水面艦射RUR-5反潛火箭,以及攜帶核子戰鬥部的RIM-2D小獵犬(Terrier)防空飛彈。美國海軍原本打算訂購758枚TLAM-N核子戰斧飛彈,不過最後只有350枚交付。 在1991年9月冷戰結束之際,美國總統喬治.布希(George H.W. Bush)發表核武提案(Presidential Nuclear Initiatives),撤銷海軍部署在潛艦、水面船艦、航空機的所有戰術核子武器(包括核子戰斧飛彈),全部封存入庫,日後陸續銷毀。從1992年起,包含TLAM-N核子戰斧飛彈等戰術核武(還包括潛艦的UUM-44潛射反潛火箭、水面艦RUR-5 ASROC反潛火箭攜帶的核子深水炸彈,艦載機攜帶的各型核子炸彈等)在1992年開始封存;此後美國海軍只有俄亥俄級彈道飛彈潛艦的三叉戟潛射洲際飛彈才有配備核武。 在1994年,美國總統柯林頓(William Jefferson Clinton)發表核武狀態審查(Nuclear Posture Review),提到將美國海軍整個水面艦隊「去核化(Denuclearizing),所有核子動力水面作戰艦艇都陸續除役,並將原本配備水面艦的所有TLAM-N核子戰斧飛彈除役,只為核能攻擊潛艦部隊保留260枚TLAM-N。260枚保存下來的TLAM-N大部份時間都存放在陸地的海軍彈藥庫中;雖然據說之後TLAM-N都保存在彈藥庫中沒有部署在核子攻擊潛艦上,但美國海軍到2005年都還有從核子攻擊潛艦上試射TLAM-N。 由於保存TLAM-N需要花費高額成本(不能純粹只存放在倉庫裡不管),從2000年代小喬治.布希(George W. Bush)政府就想將TLAM-N退役,但國防部與國家安全委員會堅持需要保留TLAM-N的,因此2001年美國政府的核武狀態審查並沒有削減260枚TLAM-N。直到2010年歐巴馬政府的核武狀態查,260枚TLAM-N終於被判定應該退役。依照2012財年潘特斯核武工廠(Pantex Plant)在2012財年發表的表現評價總結(Performance Evaluation Summary)報告,所有庫存的TLAM-N的W80 Mod 0核子戰鬥部已經銷毀。核子戰斧的除役程序在2013年全部完成。
反艦型戰斧 RGM/UGM-109B型 反艦戰斧(TASM)分為艦射版(RGM-109B)與潛射版(UGM-109B)兩種,沿用BGM-109A的彈體、助推器與發射器,配備454kg(1000磅)的傳統高爆彈頭,導引系統則由魚叉反艦飛彈加大衍生而來 ,較大的天線與功率使其能在400km外鎖定大型艦艇,導引方式為中途慣性導航暨終端主動雷達,此外還在彈體側面設置被動的電子信號截收裝置,追尋目標 船艦的雷達等電磁信號,整個導引系統的原週誤差公算(CEP)約30∼185m。反艦戰斧的控制電腦同樣來自於魚叉飛彈,不過記憶體容量增加一倍,使之能儲存更多航向轉折點以及供被動雷達接收器比對用的敵方雷達波參數。RGM/UGM-109B在發射初期先以慣性導航,配合雷達高度計,將飛行高度控制在低空;接近目標區時,飛彈才爬高並啟動主/被動雷達尋標器來搜索目標。RGM/UGM-109B採用與魚叉飛彈相同的Teledyne J402-CA400單軸渦輪噴射發動機,發射重量1430kg,直線飛行距離大致與BGM-109C相當, 但實用上的攻擊半徑在300海里(555km)左右,多出的航程用來飛越間距更大的導航轉折點,在目標區進行大範圍搜索,或者轉向到敵艦另一側發動攻擊以混淆敵方,甚至在一擊不中後仍可掉頭進行第二波攻擊。RGM/UGM-109B反艦戰斧從1972年6月開始研發,潛射型UGM-109B在1983年11月定型,艦射型RGM-109B則在1984年3月定型 並部署於史普魯恩斯級驅逐艦上。美國海軍在1981年度購買243枚反艦戰斧,1986年度訂單增至593枚。 對於反艦型戰斧這樣的長射程(400km以上)反艦導引武器而言,實用上會面對許多問題。第一是光靠載台(水面艦或潛艦)本身如何發現這麼遠的目標,只有在有足夠的初始資料的情況下,才能發射飛彈;第二個問題是即便有辦法發現地平線以外的遠距離目標,為反艦型戰斧飛彈提供初始化,飛彈發射後還是需要更長的時間(相較於射程通常在150km以內魚叉飛彈)才能飛抵目標區,在這段期間內目標可能移動很大的距離,以至於飛彈抵達目標區後需要在更大的目標位置模糊區域內進行搜索,才能以飛彈本身的尋標器捕捉到目標;這不僅要花費更多燃料與時間、增加被敵方艦隊防空體系發現與攔截的機會,也更考驗飛彈上的搜尋與導引系統。當然,日後隨著電子科技進步,飛彈可以加裝資料鏈以及全球定位系統(GPS),在飛行期間透過其他空中載台或衛星取得目標資料更新來修正航道,但在實戰中通信傳輸信號(包含與衛星之間)都可能被干擾,因此飛彈還是需要具備精準的慣性導航能力(在不獲得外部修正的情況下盡量減少長時間自主飛行的誤差)以及自身搜索的能力,可以在沒有外來資料更新修正的情況下獨自尋找目標。 依照美國海軍規劃,潛射版的反艦飛彈打算靠潛艦本身的拖曳陣列聲納透過匯聚區效應,攻擊距離140海里(260km)以外的敵方水面船艦 ,或者上浮以Link-11資料鏈從友軍獲得目標位置參數;但是水面艦的雷達系統受限於地平線,直接探測水面的距離還更短(約40公里)。為了有效運用反艦型戰斧,美國海軍在1970年代開始研究可用的遠程偵測資源以及它們各自的侷限性:首先是陸基和艦載的巡邏飛機,它們能以機載監視雷達、被動電磁波截收或者目視等方式對目標進行探測以及確認、識別;第二是水下的低頻長程感測系統,美國海軍部署在大西洋海床等處的SOSUS戰略音響監視系統主要用來監視蘇聯潛艦動向,但同樣也具備偵測水面艦隊活動的能力;除了SOSUS之外,美國大型反潛艦艇也都部署了探測距離達第三匯聚區(約200km)的SQR-19拖曳陣列聲納用來反潛,因此也可以利用艦載拖曳陣列聲納搜尋遠距離的敵方水面艦噪音。美國海軍這些非正式的研究調查後來受到美國國會關注,國會在1976年要求美國海軍開發一個能有效配合反艦戰斧運作的解決方案,或者乾脆取消反艦戰斧。為了確保反艦戰斧項目能夠繼續進行,美國海軍在在1977年10月對美國國會做了幾個關於超視距探測(OTH-T)概念的方案,主要基於四個要素:第一是使用飛機、衛星偵察、SOSUS和部署在海岸的被動無線電測向,第二是多感測器信息融合的技術測試,例如當時非正式測試的OUTLAW SHARK的部分技術,第三是部署一個擁有主動雷達的衛星(CLIPPER BOW),第四則是建立一個辦公室來專門負責關於OTH-T(PME-108)的戰術技術發展。 為了在沒有外來中途資料更新的情況下在大範圍內自行搜索敵艦,反艦型戰斧配備了約翰.霍普金斯應用物理實驗室(Johns Hopkins APL)開發的被動識別/定向(Passive Identification/ Direction Finding)技術,依照預設的往返航路,在同一條基線航線上的不同位置進行往返飛行;藉由飛彈側面的被動截收裝置在搜索航線上不同位置所截收的敵方電磁波,測定出目標大致的方位,然後逐漸縮小搜索範圍,等範圍收斂到一定程度才開啟主動雷達尋標器來確實鎖定目標,避免過早發射電磁波而被敵方電子截收裝置發現。在1976年12月,美國海軍進行一次反艦戰斧的實戰測試,一艘潛艦透過非正式的OUTLAW SHARK系統等手段提供目標方位初始化指引,然後發射一枚UGM-109B朝向224海里(403km)外的靶艦飛行,這枚飛彈飛行了175海里(315km)後開始在很大的範圍內進行搜索,又飛行了長達173海里(311km)才尋獲目標,相當於從發射艦飛行到目標區的距離。 由此可知,即便獲得遠距離目標方位的初始指引,由於缺乏有效的中途導引更新手段,反艦型戰斧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與燃料在 一定區域反覆搜索來尋找目標,浪費了可觀的有效射程與時間,也不可能確保一定會命中最初發現的目標。1990年代,反艦型戰斧從美國海軍除役。 Block II 第二批戰斧飛彈(Block II)是配備傳統戰鬥部的陸攻型戰斧,研發始於1983年,是基於戰斧Block 1的進一步改良。戰斧Block 2改進了戰斧武器/指揮控制系統(TWCS/CCS),包括引進改良後的DSMAC2數位影像區域比對系統,大幅提高精確度,CEP降至10m左右 ,終端彈道則改為爬升後垂直俯衝在目標區引爆。 戰斧Block 2主要有BGM-109C/D兩種型號,BGM-109C稱為Block 2A,BGM-109D為Block 2B,兩者的主要差別在於彈頭,C型配備454kg(1000磅)高爆 半穿甲彈頭,而D型 則配備內含166枚BLU-97/B複合次彈械(Combined Effects bomblets,CEB)的高爆集束彈頭,用於攻擊機場以及敵方防空飛彈、防砲陣地。BGM-109D射程約700海里(1250km),比BGM-109C的900海里(1600km)降低。1988年4月,美國海軍對BGM-109D進行測試,測試證實具備潛在作戰效用和作戰適用性,並在部隊有限部署。 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導彈的進步,後續測試與評估持續進行;美海軍對BGM-109C/D導彈持續進行各項改進,於1987年7月至9月對所有戰斧型號進行了測試,改進項目包括火箭助推器、雷達高度計、數位化地形比配系統等。 配備傳統彈頭的TLAM-C/D在1991年波斯灣戰役中初試啼聲,甫登場便締造輝煌戰果,命中率出奇地高,而且鮮少傷及無辜。戰斧飛彈就此成為美國著名的軍力矛頭之一,也成為全球最有名的巡航飛彈。以戰斧飛彈的長射程、高精確度以及低成本(相較於航艦兵力),非常適合攻擊防禦堅強的高價值戰略目標;加上被攻擊的對象多半沒有辦法有效攔截此類貼地飛行的目標,而且不用像軍機深入敵境般需要冒人命危險,因此這種武器可說是非常好用,使得美國往往能在將本身傷亡降至最低的情況下,有效打擊敵方重要目標。往後在美國各種軍事行動中,包括多次制裁伊拉克、報復阿富汗恐怖份子或攻擊賽爾維亞等,美國總是有從軍艦或潛艦上發射大批戰斧飛彈攻擊敵方重要的防禦設施或中樞。 在1991年的沙漠風暴行動中,美軍總共發射了288枚戰斧飛彈攻擊伊拉克各式固定目標。冷戰結束後地區性衝突頻繁,使得美國海軍朝陸地投射武力的場合也逐漸增加,而能長距離精確打擊、配備傳統戰鬥部的戰斧飛彈便是他們最倚賴的武力之一。在1993年1月17日,美國空軍對伊拉克基地的空襲中發射45枚戰斧飛彈,在1993年6月27日又以24枚戰斧飛彈摧毀伊拉克情報大樓;在1995年9月10日,美國對前南斯拉夫聯邦的塞爾維亞軍發射13枚戰斧飛彈(這是戰斧Block 3首次投入實戰),攻擊其防空設施。在1996年9月3日至4日,美軍分兩波發射總數31枚的戰斧飛彈,攻擊伊拉克的防空設施。在1998年8月19日,美軍以79枚戰斧飛彈攻擊阿富汗境內可疑的恐怖分子駐地和蘇丹的一個可疑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製造廠。在1998年的「沙漠之狐」行動中,美軍發射約300枚戰斧飛彈攻擊伊拉克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基地、軍事指揮/控制與通信中樞以及伊拉克的政治領導人。 除了美國之外,皇家海軍也在1995年採購65枚UGM-109 Block III戰斧飛彈,裝備於英國的核子攻擊潛艦上。1999年,皇家海軍潛艦光輝號(HMS Splendid S-106)在參與英美聯合攻擊賽爾維亞的行動中發射了戰斧飛彈,是英國海軍首度在實戰中發射戰斧飛彈的紀錄。
皇家海軍的戰斧巡航飛彈 Block III 第三批戰斧飛彈(Block III)從1988年開始研發,主要是針對Block II進行進一步的改良,包括納入抗干擾的GPS全球定位系統接收器 (這是首次在飛彈中加入GPS導引機制,使制訂任務計畫再也不受到地形制約)、Time-of-arrival軟體控制、改良型導航電腦、升級後的DSMAC2A數位影像區域比對系統、換裝擁有延遲引信且貫穿力強的WDU-36B戰鬥部、進一步改良TWCS/CCS以提高協同作戰能力、改進戰區任務規劃中心(TMPC)以增加海上任務規劃能力,動力方面則換裝推力更大的MK-111固態火箭助推器以及更新型的F107-WR-402渦輪扇發動機,艦射型射程為1667km,潛射型為1127km,巡航速度0.72馬赫以上。Time-of-arrival軟體使多枚戰斧飛彈能由不同方向攻擊同一目標。戰斧Block III的WDU-36B戰鬥部由Block II的454kg降至320kg,但由於彈殼較堅硬,穿甲能力反而是後者的兩倍;WUD-36B戰鬥部使用PBXN-107型炸藥、FMU-148引信以,以及為PBXN-107炸藥配套開發的BBU-47引信助燃器。此外,戰斧Block III也改良發動機並增加燃油使用效率,以提升射程。 在1990年10月,美海軍開始對戰斧Block 3(BGM-109C/D)進行測試,測試涵蓋水面艦、潛艦在各種環境下的作業,測試工作持續到1994年7月。 首批至戰斧Block 3於1993交付美軍,1994年達成初始戰力(IOC),美軍不僅購買新製造的戰斧Block 3,還將原有的Block 2也升級為Block 3。 1995年起,美海軍開始對戰斧飛彈的性能進行為期5年的研究與測試,項目還涵蓋作戰測試發射(OTL),在統計上嚴肅認真地查核飛彈性能、準確性、可靠性,評估是否能滿足作戰需求的需要。這個測試項目大約以每年發射8枚的節奏進行,涵蓋潛射的BGM-109B以及水面艦的BGM-109C/D。
Block IV(未成) 戰斧Block IV從1993年開始研發,最初稱為多任務戰斧(Tomahawk Multi-mission Missile,TMMM),後來改稱戰斧基礎改良計畫(Tomahawk Basic Improvement Plane,TBIP),編號為RGM/UGM-109E,主要應用了1991年波灣戰爭期間的經驗。Block IV換裝具反干擾能力的GPS接收器 以及與AGM-65D小牛飛彈同型的紅外線熱影像尋標器,並加裝使用BAT(Brilliant Anti-armor Technology)或SADRAM(Search and Destroy Armor,SADARM)技術,搭配雙波段衛星UHF資料鍊,能在飛行中途更改攻擊 的目標,甚至攻擊在海上移動的船艦,這是第一種同時具備海/陸攻擊能力的戰斧飛彈。RGM/UGM-109E沿用原本的WDU-36B戰鬥部戰鬥部,並換用成本較低的Teledyne J402-CA-401渦輪噴射發動機。此外,基於1991年波灣戰爭的經驗,未來戰場上的強化目標越來越多,因此美國又以RGM/UGM-109E為基礎,換裝對付強化工事的新戰鬥部,推出RGM/UGM-109H硬目標侵徹型(THIP)。 由於成本因素、科技以及美軍戰術思想演進,戰斧Block IV(包含TBIP/THIP)在1996年5月遭到取消。在兩年後,美國以Block IV的概念為基礎,推出了戰術型戰斧飛彈。
戰術型戰斧:Block IV+ 在1998年,美國正式啟動戰術型戰斧飛彈(Tactical Tomahawk,TACTOM)計畫,又稱為戰斧Block IV+,大多數構想都是延續之前取消的戰斧Block IV,因此直接沿用先前的RGM-109E/UGM-109E編號。 戰術型戰斧計畫的一大重點是盡量降低購置成本,這是因為從1991年沙漠風暴戰役以來到後續對科索沃、伊拉克的各項軍事行動,每次戰役的導引武器使用量都與日遽增;之前取消的戰斧Block IV主要的降低成本手段是換裝較便宜的渦輪發動機,但隨後證明這並不是有效的方法。而在研發戰術型戰斧時,整個結構與系統配置都重新設計,以簡化結構與生產程序、增加燃料儲存空間以及降低製造成本 ,而引進商規電子組件對於降低成本也有很大的助益。戰術型戰斧的主要結構改進包括燃料箱構造簡化、電子系統集中安裝、簡化固態火箭加力器,此外減少特殊加工部件並減少35%的零件,大幅簡化生產流程 。在外觀上,戰斧Block IV的中部彈翼由過去的平直狀改為後掠,並以一個倒Y字形尾部控制面取代過去的十字形尾舵(舵面數量從四面減為三面);而以往戰斧飛彈突出於腹部的皮式進氣口,也被一個嵌入式進氣口取代,可降低空氣阻力。戰術型戰斧相當重視降低成本,單價預定為57.5萬美元,約為以往戰斧(單價140萬美元左右)的1/3,此外單枚組裝工時也由原先610小時降為193小時。戰術型戰斧的射程延長至2800km,能在目標區上空盤旋約2小時(460km)。 戰術型戰斧使用F415-WR-400/402渦輪扇發動機,由於這是一種新研製的發動機,導致戰術型戰斧的研發時程出現拖延。以上控制成本的手段成效卓著,最初戰術型戰斧預定的單價是140萬美元, 但隨後壓低到每一枚56.9萬美元(依照1999財年幣值,往後的數字因通貨膨脹而增加)。 雖然戰術型戰斧的成本降低不少,但是性能不減反增, 很大一部份歸功於使用民間商用電子科技。戰術型戰斧的最大革新,就是使用彈性較以往大幅增加;先前的所有陸攻型戰斧飛彈在發射前擬定任務計畫、將地形與影像等資料輸入飛彈等程序相當麻煩且耗時(約需80小時)。此外,在Block IV之前的陸攻型戰斧都無法在中途更改目標。這些限制使得早期的陸攻型戰斧飛彈只能攻擊一個預先設定好的目標,無法運用於快速反應打擊任務中。 戰術型戰斧的導引系統可預先輸入15個不同目標,在飛彈升空後 透過雙向衛星資料鏈,依照戰況選擇其中一個目標加以攻擊(飛行期間可隨時更換),指揮單位也能利用資料鍊引導戰術型戰斧攻擊一個不在預設之內的新目標 (透過資料鏈傳輸新的目標GPS座標),大幅增加了使用彈性。美國海軍位於維吉尼亞州諾福克、夏威夷和英國諾斯伍德的基地都有巡航飛彈支援站,能支援戰斧飛彈的任務規劃;如果決定更改目標,這些行動站能在戰斧飛彈進入終端導航階段(交戰階段)之際,快速將更新後的目標位置透過資料鏈傳輸給飛彈。 為了防止敵方對GPS訊號進行干擾,戰術型戰斧的GPS擁有反干擾能力。此外,戰術型戰斧增設一具電視攝影機,在目標區飛行時可將目標區的影像以資料鍊傳至指揮單位作為前一波攻擊戰果評估,如有需要可對其再度發動攻擊,或者 轉而攻擊新的目標;如此,戰術型戰斧彷彿是巡航飛彈與偵察用UAV的結合。為了增加戰斧飛彈的快速反應能力,美國海軍將配合戰術型戰斧飛彈引進新的艦上計畫系統(Afloat Planning System,APS),使得裝載戰斧飛彈的水面艦艇或潛艦能自行擬定任務計畫,而且與原先相較最多可減少90&的任務計畫時間。 戰術型戰斧飛彈於2003年起量產,在2004年進入美國海軍服役。雷松公司還在2005年推出戰術型戰斧的混凝土貫穿型(TTPV),配備最新發展的混凝土貫穿彈頭。雷聲公司還自費4000萬美元改進戰術型戰斧的動目標識別系統,改進後的系統於2004年起進入美國海軍服役。依照2012財年美國海軍採購預算的資料,一枚垂直發射型的戰術型戰斧飛彈價格為109.3萬美元,而一般傾斜發射器版的戰術型戰斧的單價為109.1萬美元。
在2010年代美國重新開始建造的伯克Flight
2A改良型開始,戰術型戰斧飛彈武器系統(TTWCS)的軟硬體設備經過改良,使用計算速率更高的新商規處理器,將應用程式執行時間從原本數分鐘縮短為數秒,並改善執行特定任務與發射時間軸(lanuch
timeline)等功能;而先前建造的伯克級與提康德羅加級也將陸續進行相同的改良。到2016年,TTWCS最新版本為V5.4.0,安裝在神盾巡洋艦、俄亥俄級(Ohio
class)核子動力巡航飛彈潛艦及海狼級(Seawolf class)/維吉尼亞級(Virginia
class)核能攻擊潛艦上。而之後更新的V5.4.0.2版本進一步加強與C4I交聯操作能力,並進一步更新軟硬體與人機介面,並且調整成需要美國國防部授權才可以發射。
戰術型戰斧擴充反艦能力 約在2010年,雷松集團宣稱戰術型戰斧透過可以中途更改目標、強化的任務計畫能力以及終端紅外線影像比對系統等能力, 也可以做到攻擊水面目標,而且具備類似於前蘇聯P-700(SS-N-19)的領頭飛彈帶領其他飛彈一同攻向目標的能力。 由於此時無論雙向數位資料鏈或導引飛彈、規劃任務計畫與航道的計算機科技都遠以當年俄羅斯更先進,戰術型戰斧發展飛彈編隊能力的 潛力遠高於P-700,例如可以在個飛彈之間實施雙向資料傳輸,彈性地擬定攻擊計畫與分配目標(P-700僅是率先發現目標的作為領彈, 並簡單地打開後向無線電信標讓其他飛彈跟隨)。 就美國海軍現有的戰術型戰斧飛彈,打擊移動目標的手段與變更攻擊目標相同,由指揮單位透過資料鏈, 將更新後的目標GPS座標傳送給飛彈。不過依照2017年1月底的消息,戰術型戰斧的飛彈間資料傳輸能力主要用於資料中繼、傳輸每一枚飛彈 本身的狀態(包含是否正常工作或有故障等),而不包括由一枚「領彈」領導一群飛彈並分配目標的能力; 依照美軍的規劃,打算由載人的F/A-18E/F或F-35戰機透過雙向資料鏈,為在空中的戰術型戰斧飛彈更新指令與目標參數; 相對於「領彈」,有人戰機的情報蒐集能力以及判斷決策能力都強大得多,可以更好地協調在空中的飛彈。 美國海軍航空作戰中心武器部門(Naval Air Warfare Center Weapons Division,NAWCWD)的團隊也持續改進戰斧飛彈現有的通信架構,以成本較低的方式,使美國海軍能為戰斧飛彈更新遠距離外移動目標的動態資訊。 在2012年12月時,美國海軍航空系統司令部曾主張發展戰術型戰斧巡航飛彈的對海上移動船艦攻擊能力,不過在2014財年國防預算預算的最後階段遭到國防部否決,集中全力發展新的遠程反艦飛彈(Long Range Anti-Ship Missile,LRASM) 。 雖然如此,雷松仍持續改進戰術型戰斧對動態目標的探測與識別能力,在2014年的測試是加裝用來接收電磁波信號的被動探測系統,可選擇監聽特定類型的雷達,協助飛彈規避某些雷達(例如氣象雷達)的監視,此一被動尋標器在2014年4月在一架T-39飛機上進行測試。在2015年春,雷松公司測試一種具有高速處理器的豪米波主動雷達尋標器,精確度足以對目標進行成像,可在飛彈進入最終攻擊階段前辨識目標輪廓,確認是否正確打擊預設的目標。 在2014年2月19日,美國海軍試射了一枚經過改良的戰術型戰斧飛彈,大幅提高了資料鏈傳輸頻寬,使飛彈在飛行期間能多次接收指令來修正軌跡,能有效改進攻擊陸地上、海上移動目標的能力;這次試射中,這枚戰術型戰斧整個飛行過程都以掠海的低高度飛行 。至2014年為止,美國海軍已經接收3000枚戰術型戰斧,多數飛彈在2017至2019年達到壽期的一半(15年),而雷松將在替這些戰術型飛彈中期提升、重新認證的過程中使用升級的通信傳輸與感測器。 在2015年1月27日,紀德號(USS Kidd DDG-100)飛彈驅逐艦在加州聖尼可拉斯島(San Nicolas Island)外海進行戰術型戰斧飛彈攻擊海上移動目標的實彈測試,發射的一枚改進型戰斧Block IV飛彈,透過其他空中載台更新目標動態位置,最後成功命中移動中的海上標靶;這是1990年代反艦型戰斧除役以後,戰斧飛彈首次成功地攻擊海上的移動船艦(完全靠其他平台透過資料鏈更新目標位置資料,飛彈本身沒有自主捕捉目標的尋標器)。 擴充戰術戰斧反艦能力的方案是由美國海軍航空作戰中心武器分部(NAWCWD)的一個合資公司提供,在現有戰斧飛彈武器系統的架構以及現成技術下,以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達成。 在2015年1月,美國海軍提出分佈式殺傷(Distributed Lethality)概念。過去美國海軍水面艦隊的長程攻擊能力集中在航空母艦上,巡洋艦、驅逐艦、巡防艦主要負責防空、反潛等防禦性任務;而「分佈式殺傷」概念則是讓一般水面艦艇也具備長距離攻擊火力(包括對陸地和對水面目標),並使水面艦艇具備獨自發動攻擊的能力。以往美國海軍水面艦隊多半圍繞著航空母艦編組,而「分佈式殺傷」概念下,水面艦艇能分散部署在戰區裡,每一艘都能獨力作戰、對海上和陸地目標進行打擊;這會讓敵方更難判斷美軍的部署與戰術意圖,並使防禦的困難度大幅增加。「分佈式殺傷」並不會發展新的作戰平台,而利用現有平台結合新武器以及新的作戰思維,創造出更大的作戰效益。在「分佈式殺傷」概念下,具備長距離反艦能力的LRASM以及 強化反艦能力的戰術型戰斧飛彈就是未來的重要選項;而另一種被寄予厚望的新武器就是電磁軌道砲,憑藉著超高的飛行速度與更遠的射程、更小的體積以及高於飛彈的火力密度,廣泛部署在水面艦上,將使敵方沿岸目標很難有效防禦。 值得一提的是,分佈式殺傷的概念就很類似1980年代美國海軍在巡洋艦、驅逐艦、洛杉磯級核能攻擊潛艦上部署戰斧飛彈的策略,使美國海軍具備核打擊能力的單位大增。 在2015年8月初,美國海軍作戰部副部長(Deputy Chief of Naval Operations)宣布,洛馬遠程反艦飛彈(Long Range Anti-Ship Missile,LRASM)與雷松戰術型戰斧的反艦改進型成為攻擊性對地作戰(Offensive Anti-Surface Warfare,OASuW)計畫的兩個競爭者。短期內美國海軍會採購若干LRASM來填補艦隊作戰需求,但長期而言則會在二者之中擇一來量產。相較於LRASM,擴充反艦能力的戰術型戰斧擁有更遠的射程與威力更大的戰鬥部,而其最大優勢就是以現有的戰術型戰斧進一步發展,整體研發與購置成本低得多,也能藉由升級現有戰術型戰斧,使之兼具反艦與陸攻能力,賦予美國海軍作戰單位更大的選擇彈性;但是具備最先進匿蹤設計與導引模式的LRASM擁有較佳的生存與突防能力,而且LRASM體積重量比戰斧飛彈小,戰鬥部威力較為適中。 在2015財年的國防預算授權法案中,美國國防部計畫在2016財年停產戰術型戰斧飛彈,然而這項決議隨即被參議院武裝委員會否決。參議院認為戰斧飛彈歷經二十多年、超過2000次實戰的檢驗,是美軍最可靠而穩定的遠距離攻擊武器 (此時,下一代對陸攻擊武器(NGLAW)在之後十年內都可能還無法部署),而美國海軍報告中並沒有很充分的論證來支持停產戰斧的可行性。因此,參議院武裝委員會決定將2015財年美國海軍購買飛彈的預算從1.94億美元增為2.76億美元,維持戰斧飛彈每年生產196枚的最低限度;同時,參議院要求海軍對於停產戰斧飛彈提交更詳實的報告,包括對戰備的短期和長期影響、對國防產業的影響、停止生產後對現役庫存戰斧飛彈的中期保養和升級工作造成的影響等。美國眾議院同樣反對2016財年停產戰斧飛彈的構想,要求海軍提供更詳盡的未來對地巡航飛彈發展計畫書,並授權美國國防部簽署一份為期5年的戰斧飛彈生產合約。 依照2016年2月中旬的消息,美國海軍打算將對許多現有庫存的戰斧飛彈進行升級,使之具備反艦能力,在2021年左右服役,成為「分佈式殺傷」的實踐手段。 在2016年3月底,消息傳出美國海軍在編列2017財年國防預算時,再度要求減少戰斧巡航飛彈的生產規模,從2016財年的196枚降至100枚(經費1.869億美元) 。依照2017財年的採購計畫,平均每一枚戰斧Block IV價格約150萬美元。另外,美國海軍也要求更多投資升級現有的戰斧飛彈,使戰斧飛彈具備打擊移動的海上、陸上目標的能力(美國海軍在未來數年的研發計畫中申請4.89億美元在戰斧飛彈的升級項目,用來繼續完善研發中的戰術型戰斧多模式導引系統;而之前5年的相關研發經費僅1.34億美元)。
戰斧Block V 在2016年1月上旬,雷松宣布用於戰斧Block IV的主動雷達尋標器完成了飛行測試;這項測試從2015年12月中旬展開,由T-39飛機搭載了此型主動雷達尋標器(為此須為戰斧Block IV更換新鼻錐)進行測試,為期三週,期間T-39測試飛機模擬戰斧飛彈的各種飛行模式,飛向地面與海上目標。 此項測試證明這種主動雷達尋標器的技術成熟度達到第六級。此型主動雷達尋標器採用新型多模式處理器,能有效增強戰斧Block IV打擊陸地與海面上移動目標的能力。 此時,雷松正致力於開發戰術型戰斧的多模式尋標器(Multi-Mode Seeker),中途階段採用被動導引(截收目標電子信號), 終端改用主動雷達尋器來鎖定目標,此外也能透過資料鏈獲得其他平台更新的指令與目標情資,也具有GPS全球定位接收裝置來修正導航系統的定位參數(飛彈上的多模式尋標手段能在GPS遭干擾無法使用的情況下繼續遂行作戰)。依照雷松公司的說法,此種新型雷達尋標器採用豪米波段,鑑別度高, 能精確鎖定地面上的移動目標;不過相對而,言此種豪米波雷達尋標器的作用距離也比傳統的雷達尋標器短。這種可自主搜索海上目標的多模式尋標器等套件之後被稱為「海上打擊戰斧」(Maritime Strike Tomahawk,MST)。 在2017年秋季,美國海軍與雷松飛彈系統公司簽署價值1.19億美元的合約,將多模式尋標器整合到現有戰斧Block IV巡航飛彈中。美國海軍打算在2019財年開始為戰斧巡航飛彈換裝這種具備反艦能力的多模式導引系統等部件(含主/被動導引,且飛彈的導航與資料鏈系統會一併更新)並進行再認證,在2020年起對現有的戰斧Block IV飛彈展開延壽工程(延長15年壽命)以及第三階段升級計畫;這些升級項目編列於美國海軍快速部署能力(Rapid Deployment Capability)計畫之下,預計從2022年起交付。 在2019年1月,美國海軍正式宣佈,現役戰斧飛彈會進行延壽升級,並納入近年開發的新技術,新版稱為戰斧Block V。此時,美國正在進行第15批次戰斧Block IV+戰術型戰斧的生產工作,這也是Block IV的最後一批,合約主體是100枚全彈(AUR)。戰斧舊彈升級為Block V的會是Block IV,而更早期的戰斧Block III則予以除役。 美國海軍在2019財年起為現役戰斧Block IV進行延壽升級與再認證,由原廠雷松負責,完成後就改稱戰斧Block V;相關的升級項目包括以新設備取代老舊部件,或者針對某些舊部件進行再認證,使飛彈壽命再延長15年;Block V的升級主要是針對通信導航(Navigation Communications,NAV/COMMs)項目。這些現代化和再認證項目包括加裝反區域拒止(A2AD)套件,包括整合無線電解方案、2個新UHF天線、新的中部彈體外殼總成、彈體後部結構變更以及換新部分新外殼、換裝使用M碼的新型抗干擾GPS接收機。 除了現代化和再認證項目之外,戰斧Block V也包括重大的能力升級,分成兩種次型,分別是Block Va「海上打擊戰斧」(Maritime Strike Tomahawk,MST),以及使用現代化「聯合多效應彈頭系統」(Joint Multi Effect Warhead System,JMEWS)的Block Vb。戰斧Block V升級、再認證的新部件提供2個獨立的新介面,可加裝MST套件,MST套件包括在海上自主搜索目標的多模式尋標器(被動電磁接收、主動豪米波雷達等)和相關導引設備,可以精確打擊海上移動目標;而加裝MST套件的型號稱為Block Va。而另一種升級、再認證程序則只裝備JMEWS戰鬥部,成為戰斧Block Vb;JMEWS戰鬥部是BAE System開發的BROACH多級彈頭系統,結合了增強成型裝藥和後續彈頭,可增強戰斧飛彈穿透強化固定工事的能力,此外也兼具爆炸和散佈破片能力,更有效地打擊軟目標。 依據海軍航空系統司令部的說法,戰斧Block V和Block Va編號為RGM-109E/UGM-109E,海軍後勤代碼與先前的RGM-109E/UGM-109E不同。而戰斧Block Vb的編號為RGM-109M/UGM-109M。 依照2020財年美國海軍預算,從2020到2024財年預定將375枚戰斧升級改裝為Block Va「海上打擊戰斧」,作為強化制海與分佈式殺傷能力的措施,2023年形成初始作戰能力(IOC)。在2020年12月9日,美國海軍柏克級飛彈驅逐艦查飛號(USS Chaffee DDG-90)首次試射戰斧Block V。在2021年3月25日,美國海軍與雷松舉行了第一枚戰斧Block V的交付儀式。 在2023年4月初海上-空中-太空年度論壇(Sea Air Space 2023,SAS 2023)中,美國海軍航空系統司令部(Naval Aviation Systems Command,NAVAIR) 主管無人航空與打擊武器項目辦公室(Program Executive Officer of Unmanned Aviation and Strike Weapons)主管史蒂芬.泰福德少將(Rear Admiral Stephen Tedford)透露,在2024財年國防預算中,NAVAIR會大幅增加戰斧與LRASM等攻擊性導向武器的產量,會與空軍聯合以多年份合約訂購LRASM/JASSM,透過增大採辦批量來壓低單價。此時美國海軍跟空軍總共擁有大約500枚LRASM與JASSM,預計從2024財年海、空軍聯合多年份訂購之後,能將雙方擁有的LRASM/JASSM數量擴增一倍來到1000枚以上。此外,也打算大幅增加戰斧巡航飛彈的產量,目標是提高六倍,因應增加的海外軍售需要(日本跟澳洲等都有訂購)以及美軍本身升級現役戰斧以及新購戰斧Block V(包括可對海打擊的MST)、陸軍組建「中程打擊能力」(MRC)等需求。泰福德少將表示,日前在參議院武裝部隊委員會(Senate Armed Services Committee)聽證會中,共和黨參議員蘇珊.柯琳絲 (Susan Collins)表示現在美軍武器彈藥生產是「剛好即時」(Just-In-Time,JIT,無庫存),這無法面對當前的挑戰,美國必須現在開始建立以防萬一(Just in Case,JIC)的軍備產能。 美蘇冷戰結束後美國軍工產業基礎持續萎縮,許多導引武器只訂購維持生產線運轉的最低數量;到2010年代後期,因應中國、俄羅斯挑戰,美國軍方希望全速生產, 而此時美國各型重要精準武器的承包商和供應鏈,產能都難以滿足美國海軍期望的產能;尤其是2020年代初期遇到 COVID19疫情以及隨之而來的供應鏈緊縮,以及2022年烏俄戰爭開打造成的通貨膨脹,影響十分顯著。 同時期包括戰斧巡航飛彈、標準防空飛彈、LRASM長程反艦飛彈、MK-48魚雷等海軍重要精準武器彈藥, 產量都無法達到美國海軍的期望。在2024財年美國海軍預算申請中,包括用來強化供應鏈脆弱環節(例如合格火箭馬達供應商過於稀少)、 強化軍工產業基礎的費用。美國海軍希望到2027財年時,戰斧飛彈的年產率能比2023/2024年左右翻倍。 在2024年月11日美國海軍公布的2025財年預算中,海軍要求為海軍與陸戰隊購買22枚戰術型戰斧巡航飛彈、102枚NSM反艦飛彈、30枚LRASM以及60枚增程型LRASM。
陸軍「中程打擊能力」(MRC)
在2019年8月20日,美國在加州聖尼古拉斯島以一座陸上機動發射器 (修改自艦載的MK-41垂直發射器)試射一枚戰斧巡航飛彈。 這似乎與美國稍早退出中程核子武力條約(INF)、準備重新部署各型 中程對地飛彈有關。
在2020年9月上旬,美國陸軍副參謀長Joseph M. Martin上將在保衛民主基金會 (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 的一次線上訪談中提到, 引進長程精準打擊武器是美國陸軍優先進行的轉型計畫之一,能同時發射多枚、攻擊多個1000英里以外的目標。第一個高超音速長程打擊武器(long-range hypersonic weapon)單位會在2023年第四季服役;此外,陸軍也決定引進美國海軍的戰斧巡航飛彈以及從SM-6增程型標準飛彈(Standard Extended Range Active Missile,ERAM,編號RIM-174 )衍生的對地飛彈,建構中程打擊能力(Mid-Range Capability,MRC,打擊範圍500~2000km),可望在2023年第三季成軍。陸軍的戰斧飛彈以及標準SM-6飛彈都部署在陸基的MK-41垂直發射系統內。 在2021年10月中旬,美國陸軍快速能力以及關鍵技術辦公室(Rapid Capabilities and Critical Technologies Office,RCCTO)公佈關於中程打擊能力(MRC)的細節。每個MRC營級作戰單位配置四輛「提豐」(Typhon,希臘神話中的怪物)飛彈發射車、一輛營級作戰中心(Battery Operations Center,BOC)指揮車、一輛BOC指揮車(BOC Support Vehicle,BSV)以及一輛再裝填拖車構成。每輛「提豐」飛彈發射車拖車頭是M-983A4,拖車裝載一組集成到40英尺集裝箱的四聯裝MK-41發射單元(編號為MK-70),裝填SM-6或戰斧巡航飛彈;發射器平時倒放在拖車上,發射前舉升為垂直狀態。 在2021年1月6日,洛馬集團副總裁Joe DePietro接受防務新聞(Defense News)專訪時透露透露,「提豐」車載飛彈系統以虛擬神盾武器系統(Virtualized Aegis Weapon System,用小型的計算機硬體執行虛擬化的海軍神盾作戰系統軟體)為核心,結合四聯裝遠征部署版本MK-41垂直發射器搭載戰斧陸攻巡航飛彈與標準SM-6防空飛彈,再加上雷松集團的聯合自動深度作戰協同系統(Joint Automated Deep Operations Coordination System)。 依照2022年6月美國國會研究處(CRS)報告,美國陸軍將MRC納入戰略中程火力(Strategic Mid-Range Fires ,SMRF)的一部份。SMRF是陸軍多領域特遣隊(Multi-Domain Task Force ,MDTF)的實體武力組織,每個SMRF的攻擊武力包括三種單位,分別是HIMARS高機動多管火箭營(裝備射程500公里級的PrSM精準打擊飛彈)、由提豐武器系統構成的MRC營(打擊範圍500~2000km),以及長程高超音速武器(LRHW)營(打擊範圍2000km以上)。 在2022年底,洛馬集團將第一個MRC連移交給美國陸軍,包括四輛提豐飛彈發射車、一輛BOC指揮車、彈藥補給車與其他支援車輛等。ROCTO希望第一套MRC完整單位原型在2023財年第四季交付,在2023財年內形成某種程度的作戰能力。在2023年6月28日,美國陸軍RCCTO宣佈,「提豐武器系統」(Typhon Weapon System)在前一天(6月27日)完成戰斧飛彈第一次試射,距離美國陸軍中程能力(MRC)營從洛馬集團接收第一套提豐武器系統僅六個月;而同年稍早,MRC營的「提豐武器系統」先完成了一次標準SM-6飛彈試射。 2024年1月中旬,美國陸軍第二個颱風武器系統連(Delta 連)在華盛頓州劉易斯-麥克德聯合基地(Lewis-McChord, Wash.)成立,與第一個操作提豐系統的第三野戰砲兵旅(3rd Field Artillery Regiment)第五連(5th Battalion)都屬於美國陸軍第一多領域特遣隊(1st Multi-Domain Task Force,MDTF,2017年成立)戰略火力營(Strategic Fires Battalion)。在2024年,美國會將提豐中程打擊武器系統部署到印太戰區。 在2024年10月中旬美國陸軍協會年會(AUSU)上,部署在夏威夷的第三多領域特遣隊(Multi-Domain Task Forces,3rd MTDF)指揮官麥可.羅斯上校(Colonel Michael Rose)表示,基於提豐系統的早期部署經驗,此時美國陸軍正研究如何縮小颱風武器系統,使其更容易部署、更具機動性與靈敏性。 海軍陸戰隊「長程飛彈發射器」(LMSL) 除了美國陸軍「中程打擊能力」的「提豐」武器系統使用重型拖車搭載四聯裝MK-70發射器之外,美國海軍陸戰隊也以「海軍陸戰隊遠征船艦封鎖系統」(Navy Marine Expeditionary Ship Interdiction System,NMESIS)中的遠征火力陸地單位(Remotely Operated Ground Unit for Expenditionary Fires,ROGUE)無人車結合單管MK-41發射管(打擊型)攜帶戰斧巡航飛彈,成為長程飛彈發射器(Long-Range Missile Launcher,LMSL)。NMESIS是將兩個海軍打擊飛彈(NSM)發射器結合在ROGUE無人車上,而ROGUE是聯合輕型戰術車輛(Joint Light Tactical Vehicle,JLTV)的無人衍生版(由外部遙控)。NMESIS/ROGUE可由C-130運輸機或LCAC氣墊登陸艇快速部署到戰線前方小島,而咸信ROGUE與戰斧飛彈組合成的LMSL也有類似的能力。在2023年7月11日,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師第11團(11th Marine Regiment)長程飛彈A營(Long Range Missile Battery A)成軍,是第一個裝備LMSL飛彈車的單位;該團最終會編制三個長程飛彈營。 依照稍候美國陸戰隊提供的消息,LMSL可由C-130或更大的運輸機攜帶,而配套的在裝填與補給系統(項目名稱是後勤車輛系統替換,Logistic Vehicle System Replacement,LVSR)可由C-17或更大的運輸機空運;此時LMSL還沒有計畫整合戰斧巡航飛彈以外的彈種(如標準SM-6、ESSM防空飛彈等)。 美國海軍規劃裝備艦載核子巡航飛彈(SLCM-N)(2024) 在1992年喬治.布希總統任內,美國海軍艦隊的核子戰斧巡航飛彈(TLAM-N)全面封存,2010年歐巴馬總統任內決定正式除役TLAM-N,銷毀與除役工作在2013年完成。 在2018年美國川普總統第一任期的核武態勢審查(Nuclear Posture Review,NPR)中,曾提倡重新發展裝備核子戰鬥部的海軍艦載巡航飛彈,後來此項目成為海射核子巡航飛彈(Nuclear-Armed Sea-Launched Cruise Missile,SLCM-N)。在2022財年預算時,拜登政府曾編列預算進行SLCM-N的初期研究工作;然而,2022年度的NPR審查建議終止這個項目,當時認為此時的美軍和五能力能充分滿足威懾需求;不過,國會仍持續鼓吹撥款繼續進行SCLM-N以及相關核子戰鬥部的研究。2022年烏俄戰爭爆發,俄羅斯始終表示不放棄使用核武的可能,也使低當量(lower-yield)戰術性核武被使用的可能性大增,使得美國也必須思考重新裝備這類武器系統,而不能僅有戰略性核武威懾。在2024財年國防授權法中,國會要求美國軍方提出SLCM-N形成初始作戰能力(IOC)的時間,隨後美國軍方就開始逐步推展這個項目。 在2024年11月,美國海軍公布一份關於發展SLCM-N的信息徵詢書(RFI),打算裝在維吉尼亞核子攻擊潛艦的維吉尼亞籌載模組(VPM)發射管裡;RFI要求新飛彈必須盡可能模組化(含軟硬體),確保日後修改飛彈彈體或系統時,不需要變更核武籌載的介面以及相關電子裝備,並利於服役壽期生涯的各種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