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叉反艦飛彈

從神盾巡洋艦發射的RGM-84魚叉反艦飛彈。

空射版的AGM-84A魚叉反艦飛彈。

一艘美國海軍柏克級飛彈驅逐艦正在進行MK-141魚叉反艦飛彈發射器的安裝作業。

台灣海軍基隆級飛彈驅逐馬公號(DDG-1805,原美國海軍紀德級錢德勒號(USS Chandler DDG-996))艦體中部的

四聯裝MK-141魚叉反艦飛彈發射器。攝於2020年6月27日高雄港。

2016年7月19日環太平洋軍事演習(RIMPAC 2016)時,美國海軍獨立級濱海戰鬥艦科羅拉多號(USS Coronado LCS-4)

發射魚叉Block 1C反艦飛彈(臨時性加裝)的瞬間。這是濱海戰鬥艦首次發射魚叉反艦飛彈。

(上與下)在2018年7月環太平洋軍事演習(RIMPAC 2018)期間,洛杉磯級核能攻擊潛艦奧林匹亞號

(USS Olympia SSN-717)在珍珠港裝填一枚UGM-84D魚叉反艦飛彈,並在演習中成功發射。這是十幾年來美國海軍

第一次在潛艦裝填並使用潛射魚叉反艦飛彈。

(上與下二張)2021年6月22日,聖地牙哥海軍基地的人員為洛杉磯級核能攻擊潛艦斯克蘭頓號

(USS Scranton SSN-756)裝填潛射魚叉反艦飛彈。程序與裝填MK-48魚雷相同,人員布置好從艙蓋到

魚雷艙一路上的軌道,並在艦首上方安裝托架;魚叉飛彈被吊掛固定到托架上,然後透過起重機協助揚起托架

,使之對齊後方的軌道,然後沿著軌道送入艦內。 

──by Captain Picard


 

起源

在1950、60年,蘇聯為了對抗以美國超級航空母艦為主的強大遠洋艦隊,開始大力發展各種大型長程反艦飛彈並部署在水面艦、潛艦上,這是一種「不對稱」的作戰思維;因為蘇聯當時完全沒有航空母艦,想以相同道路對抗美國海軍,無論資金花費與時間都完全不允許,而部署長程反艦飛彈則能以最快的速度讓蘇聯海軍具備遠距離摧毀美國航母的潛力,達成嚇阻(美國航母的長程艦載攻擊機、反潛機都能投擲核武,因此蘇聯希望在美國航母迫近蘇聯本土前就將其摧毀)。而鑑於美國海軍超級航母實力擁有絕對優勢,並且具備大量攻擊距離遠的艦載機,加上西方核能潛艦部隊的性能與能力長期領先蘇聯,使得美國海軍並沒有積極跟進發展反艦飛彈。在1965年,美國海軍航空系統司令部(NAVAIR)啟動一項空射戰術反艦飛彈的研究案,主要目的是攻擊當時配備SS-N-3反艦飛彈的蘇聯潛艦,這堪稱美國海軍首次打算發展反艦飛彈;由於SS-N-3飛彈只能在水上發射,因此美國海軍計畫趁其在水面上進行發射作業時,搶先發射飛彈將之擊沈;由於這種攻擊型態類似捕鯨船以魚叉攻擊浮在水上的鯨魚,因此計畫代號就稱為魚叉(Harpoon)。在當時,「魚叉」的射程要求是25海里(40km)。

同樣在1965年,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McDonnel Douglas)也自費進行一項長程反艦飛彈研究:在這項研發之中,麥道考慮了渦輪扇發動機與渦輪噴射發動機兩種選擇,麥道認為渦輪扇發動機比較省油,但是渦輪噴射發動機成本更低,並且能在相同體積下提供更高推力。因此,麥道選擇使用渦輪噴射發動機作為這種反艦飛彈的動力,而渦輪扇發動機則比較適合體積更大、射程更遠的戰略型巡航飛彈。

爾後在1967年六日戰爭中,以色列驅逐艦愛拉特號(INS Eilat)遭到埃及飛彈快艇以俄製SS-N-2反艦飛彈擊沈,顯示反艦飛彈在一般海戰中有很高的潛力,美國海軍才開始重視反艦飛彈的發展 。於是,美國海軍立刻拿出手頭上現有的魚叉飛彈研究案,將目標改成攻擊水面船艦,主要需求是能攜帶250磅(113.4kg)的戰鬥部飛行40海里(74km)以上,而且能相容於現有的艦載飛彈發射器的發射架與彈艙。由於射程需求大增,因此必須將最初魚叉計畫的火箭發動機改成吸氣式渦輪發動機。

 依照前述調整,美國海軍在1968年展開 魚叉反艦飛彈的初步研究。同時,美國海軍武器系統司令部(NAVORD)也提議,發展一種以現有機體改裝而來的過渡型飛彈,填補魚叉飛彈開發完成前的空檔。在1968年11月,NAVORD選定以美國海軍現有、由萊恩(Ryan)公司開發的火蜂(Firebee)靶機改裝為反艦飛彈。其實,萊恩公司先前已經曾向美國海軍提出一種名為火花(Fireflash)的火蜂靶機反艦版本。在1971年4月,反艦版火蜂展開艦載測試,並在同年9月完成全系統的打靶試射;不過美國海軍還是放棄這個構想,全力發展魚叉反艦飛彈。

在1970年11月, 美國國防系統獲得評審委員會(DSARC)批准海軍發展魚叉飛彈,當時總共有艦射型(RGM-84A)與空射型(AGM-84A)兩種,彈體結構與系統都相同,主要差別在於艦射型採用折疊彈翼以容納於發射管,並在彈尾增加一截固態助推來讓飛彈升空並達到啟動渦輪的速度。在1971年1月 ,美國海軍針對魚叉飛彈展開招標(當時有5家廠商參與);其中,麥道由於以經自行進行數年的渦輪噴射反艦飛彈研究,自然比其他競爭者更具優勢。在1971年6月 ,美國海軍果然選定麥道爲 彈體主承包商,隨即進入工程發展(EMD)階段。整個工作分爲設計、研發和使用測試三個階段,總共製造了102枚原型彈,其中32枚用於設計階段,40枚用於研發階段,30枚用於使用測試;這102枚之中,80枚擁有導引及控制系統,而之中10枚則配備戰鬥部。在1972年,魚叉飛彈的發動機承包商也塵埃落定,由德利台(Teledyne)擊敗蓋瑞特(Garrett)成為魚叉飛彈的渦輪噴射發動機承包商,發動機型號為J-402。在1970年代初期,西方情報單位確認蘇聯海軍已經部署第一種能從水下發射的P-70反艦飛彈(北約代號SS-N-7 Starbright),並搭配查里級核能攻擊潛艦,因此美國海軍也決定跟進發展類似系統。在1970年10月,美國海軍組織了「過渡性潛射反艦飛彈小組」(Submarine Launched Anti-Surface Ship Interim Missile Ad Hoc Panel),研究可能的潛射反艦飛彈選項,研究後決定發展潛射版的魚叉反艦飛彈,並在1972年1月正式納入海軍發展需求。潛射魚叉飛彈的編號為UGM-84A,以「膠囊(encapsulated)」容器將魚叉飛彈密封,由潛艦的533mm魚雷管發射;容器浮出水面後,裡面的飛彈才進行點火發射。此後,麥道又自行加入岸基發射版本,使魚叉反艦飛彈成為西方第一種兼具空射、艦射、潛射與岸射四種版本的反艦飛彈系統。

魚叉飛彈在1972年7月展開魚叉飛彈的地面測試,1972年12月至1977年3月進行了飛行與實戰測試,總共發射了40枚 。最早的基本型魚叉飛彈可攜帶500磅(227kg)戰鬥部飛行60海里(111km)。在1972年10月17日,第一枚魚叉飛彈試射成功。在1972年10月20日,一架美國P-3C巡邏艦發射一枚空射魚叉飛彈(編號AGM-84)擊中靶艦,成為魚叉飛彈首次成功的實彈試射。在1974年6月,魚叉飛彈完成承包商技術評估飛行測試(CTE)。在1974年6月,DSARC批准生產150枚預量產型魚叉導彈用來作戰測評之用 。在1974年6月,DSARC批准生產150枚預量產型魚叉飛彈用來作戰測評之用;在海軍技術評估(NTE)作業中,共進行36次試射,其中31次成功、5次失效;在作戰測試評估(OT&E)中,魚叉飛彈總共進行22次試射,包含艦射、潛射與空射,其中艦射型命中率百分之百,潛射型為75%,空射型成績較差為63%;經過持續修正改善並提高可靠度,魚叉飛彈的整個操作評估飛行測試(OPEVAL)發射的374枚飛彈中,平均命中率高達93%。魚叉飛彈從1975年7月開始量產,研發工作於同年12月全部完成,並在1977年7月進入美國海軍服役。第一批艦射型魚叉飛彈(編號RGM-84A)在1978年6月運交美國海軍 ,首批空射型的AGM-84則在1979年服役,而首批UGM-84A潛射型魚叉飛彈則於1981年起服役。 到了1979年後期,第1000枚艦射型魚叉飛彈已經交付美國海軍。

魚叉飛彈不僅供美國海軍使用,還大量供給盟國使用,目前有將近30個國家使用 (第一個客戶是土耳其,在1973年訂購), 總數約6000枚,是西方世界最普遍的反艦飛彈。

基本設計

相較於法製飛魚(Exocet MM-38~40)反艦飛彈,魚叉反艦飛彈採用渦輪發動機推進,使得射程大於飛魚飛彈。魚叉飛彈的彈體擁有兩組十字形翼面,位於彈體中部是四片大面積梯型翼,彈尾則設有四面較小的全動式控制面,兩組彈翼前後完全平行 ;此外,艦射、潛射型的火箭助推器上也有一組十字形穩定翼。魚叉飛彈的空射、艦射與潛射版本的主體構造相同,空射式採用固定式彈翼而艦射/陸射與潛射則使用折疊式彈翼以收容至發射管內(折疊幅度約為彈翼的一半),而艦射版魚叉飛彈為了配合不同發射器,其滑靴位置和彈翼折疊方式也與潛射稍有差異。為了減輕重量,除了戰鬥部、加力器採用鋼質結構外,魚叉飛彈其餘的外殼、翼面都採用鋁合金製造,整枚飛彈由前而後依序為導引段、戰鬥部、推進段與尾艙。導引段位於飛彈前部,主要組件包括彈鼻天線罩、德州儀器公司(TI)的PR-53/DSQ-28主動雷達尋標器、飛彈導引單元(Missile Guidance Unit,MGU)、漢緯的AN/APN-194單脈衝雷達高度計及其發射天線。PR-53/DSQ-28採用J波段頻率,擁有捷變技術,全面採用故態電子元件固態,機械掃瞄式的圓型低旁波瓣陣列天線的旋轉範圍 高達正負各45度角,能在各種天候下搜索遠方的海上小型目標,並具備優秀的電子反反制能力。

魚叉飛彈的MGU包括飛行姿態控制系統和飛行高度測量系統, 飛行姿態控制系統由李耳.西格勒公司(Lear-Siegler)的三軸捷聯式慣性姿態參考儀(Attitute Regerence Assembly,ARA)、國際商業儀器公司的4PISP-OA數位電腦以及供電單元(又稱數位電腦/供電器,Digital Computer/Power Supply,DC/PS)/自動駕駛儀構成一個單一總成,重量僅11kg,耗電功率為100W。4PISP-OA擁有7680個16位元二進位編碼指令唯獨記憶體和512個word的隨機存取記憶體,ARA擁有3個速率陀螺,負責向自動駕駛儀提供飛彈在三個軸向的角速度 ,透過計算飛彈飛行姿態(一組代表6個方向的三角餘弦函數),進而求得相對應的控制信號傳給尾翼控制系統 來修正航道,修正作業每秒都在進行。至於飛行高度測量系統則以AN/APN-194單脈衝主動式雷達高度計為主,用於維持低空巡航的飛行高度,其窄波主動雷達發射天線位於飛彈戰鬥部外殼處下方。魚叉飛彈採用美國海軍武器中心研發的WDU-18/B半穿甲高爆戰鬥部,位於導引段之後,長度0.9m,直徑340mm, 全重221kg,內裝90kg的高爆炸藥,配備接觸引信與近發引信,戰鬥部前端外型扁平以防止被目標外殼彈開。

魚叉飛彈發動機段佔據彈體後段,主要部件包括鋁製的半埋固定式發動機進氣道(進氣流量4.35kg/s)、一具德利台開發的CAE  J-402-CA-400型單軸渦輪噴射發動機以及燃料箱,此外還有1個發射電纜插孔以及2個位於燃料箱前端的2個銀鋅電池;而彈體靠近尾翼以及連接發射架的後彈耳處還刻意加強了結構。艦射及潛射型魚叉的彈尾擁有一具A/B44G-2/3固體火箭加力器,長度0.74m,重137kg,裝有66kg的高能推進劑,推力爲6732dN(53 kN ),作用時間約2.5~3秒,能在發射後2.9秒內讓飛彈獲得10G的加速度,飛行速度達到0.75馬赫,當飛彈爬升至340m的高度時便自動脫離,由渦輪發動機接手工作爲發動機。J402-CA-400單軸渦輪噴氣發動機長度0.748m,重45.36kg,採用環形燃燒室,壓縮機爲軸流和離心組合式,轉子轉速爲41200r/min,壓縮比5.81,耗油率34mg/Ns,持續推力294dN(3.0 kN),在海平面高度上從起動到最大推力的額定時間約7s,持續作用時間爲15分鐘,工作壽命約1小時,能提供彈體0.85至0.9馬赫的巡航速度。燃料箱長度為1.22m,可儲存45.4kg的燃油。發動機工作時,燃油先透過負載彈性波紋管加壓,接著進入燃燒室,混合加壓空氣然後點火燃燒。發動機的點火裝置采用固體推進劑起動器以及含鎂量爲62%的煙火劑,由電發火星塞引爆起動,在低溫、低空速時亦能正常起動,在測試中於高溫(71℃)、低溫(-54℃)環境都能順利啟動。位於尾艙的尾翼採用電力伺服驅動,每個翼面的舵機由連續運轉馬達、傳動機構、摩擦圓盤離合器及制動器組成,偏轉角度為正負各30度。 由於魚叉飛彈的飛行距離相對較短(相較於戰斧之類的巡航飛彈),J-402設計上只需啟動一次、運轉一小時,所以機械結構可以簡化(不需要潤滑與耐久),可以有效降低製造成本以及體積重量。

潛射魚叉飛彈裝置於一個圓柱形囊莢容器內,囊莢前端有一個密封蓋,後段則裝有一個背部穩定鰭與兩片可折疊的控制舵來控制囊莢在水中的浮升。作戰時,潛艦如發射魚雷般把魚叉飛彈囊莢從魚雷管射出,囊莢入水後前封蓋、尾段脫離機構與內部魚叉飛彈的固態火箭加力器就處於備便狀態,囊莢後部的控制舵展開至定位並全力下打,使浮囊上仰至適當角度,然後控制舵回復至水平位置,使浮囊順勢向上浮起直到衝出海面。到水面以後,囊莢前封蓋和尾舵自動脫離,然後啟動囊莢內的魚叉飛彈,加力器點火使飛彈升空並爬升到特定高度,隨後打開高度計、拋棄燃燒完畢的加力器並啟動渦輪續航發動機。

魚叉飛彈系統的射控端為AN/SWG-1(V)魚叉飛彈艦用射控組(Harpoon Shipboard Command and Luanch Control Set,美軍稱之為Sickles,簡稱為CLS),包括一座資料系統的機箱以及一組武器管制和狀態顯示單元(含人員操控面板);此系統設有一個戰術資料庫,在接戰時能依據不同戰場情況,自動從戰術資料庫中篩選適當戰術來輸入飛彈。 潛射魚叉飛彈的射控系統與艦射式大致相同,但由於潛艦內部空間狹窄,因此通常將設備分置於兩個艙室,其中武器管制和狀態顯示單元和邏輯處理單元通常設置在潛艦控制室並與潛艦上的射控系統結合,而戰術資料庫的機箱、資料轉換單元、電源供應器及模擬測試器等裝備則布置在魚雷艙。

在飛彈發射前,艦上的AN/SWG-1射控系統會先將飛彈的DC/PS完成初始化,輸入相關戰術資料。魚叉飛彈通常採用距離/方位(Range and Bearing Luanch,RBL)接戰模式,此時艦上射控雷達已經獲得目標方位與距離資訊並輸入飛彈的DC/PS內,再由載台與目標距離選擇適當的尋標器掃瞄模式。飛彈發射後,DC/PS會接收來自於ARA的加速資料,以及雷達高度計傳來的高度,控制彈翼將飛彈保持在預先輸入的飛行模式中 ;進入中途航行階段後,自動駕駛儀透過ARA以及雷達高度計回傳的飛彈姿態與高度資訊,再根據發射前預先輸入的目標方位與距離資訊,自動計算飛行指令隨時修正航道,使飛彈維持在預定航向飛行;飛行至預定目標區之後,才開啟主動雷達尋標器確實鎖定目標,而DC/PS便根據雷達獲得的目標位修正飛彈航道直到命中,如此的好處是避免過早開啟雷達使讓敵方電子支援裝置有所警覺。魚叉飛彈的初期彈道高度為700至800公尺,進入終端彈道 時,才將飛行高度降至海平面數公尺,以躲避敵方雷達,此時並打開主動雷達搜尋目標。依據掃瞄範圍 ,魚叉飛彈的雷達尋標器有大、中、小三種視窗模式擇一使用;使用範圍越小的視窗模式,就需要更精確的慣性導航資料,而受敵方電子反制的機會也越小 。魚叉飛彈的R-53/DSQ-28主動雷達尋標器能在全天候情況下鎖定小如巡邏艇的水面目標,而中、大型水面艦艇通常在雷達尋標器啟動後就能立刻鎖定,此尋標器也擁有電子反反制能力以及離軸正負各45度的大角度搜索能力。除了RBL之外,魚叉的另一種發射模式是僅有方位(Bearing Only Luanch,BOL),這是在載台僅掌握目標方位但無確實距離資料的情況下使用,通常是對付遠距離目標。在BOL模式下,飛彈的雷達尋標器在飛行中途慣性導航階段就會開啟 (啟動搜索的距離可在發射前由操作人員設定),並以左右各45度的最大角度進行搜索;如果在慣性導航階段並未搜獲目標,就會轉換成預設的搜索模式,如果 在操作人員預設的最大極限之內都沒發現目標,飛彈自毀裝置便會啟動,避免飛彈誤傷友軍或無辜。同一套SWG-1能同時控制四枚魚叉飛彈攻擊不同的目標,並以經過整體規劃的彈道,使多枚飛彈能同時抵達目標附近,協同展開飽和攻擊,甚至不同艦艇之間的SQG-1亦能協同操作,使各艦發射的魚叉飛彈能同時抵達目標進行飽和攻擊。

由於廣泛採用故態半導體技術以及內部自我撿測電路,魚叉飛彈在服役期間不需要進行定期維修檢查,服役期間只進行例行的外觀檢查和自測程序,以確保飛彈與發射控制系統的完好。每格三年的保固期滿後,魚叉飛彈需例行地後送至武器維修站,使用飛彈故障自動檢測設備進行檢驗。如果在值勤期間於自我檢測過程中發現問題,可隨時後送至武器站檢測。魚叉飛彈還擁有模擬檢測器,接在飛彈發射器與載台控制系統的線路接口上進行模擬檢查。魚叉飛彈大量應用了先前為其他飛彈所發展的成熟技術,故可靠性極高,加上抗干擾能力良好,在測試階段達成了95%的高命中率。

配合魚叉飛彈開發的MK-141四聯裝發射器。

裝填於MK-13單臂發射器的魚叉飛彈。

由MK-112 ASROC反潛火箭發射器發射的魚叉反艦飛彈。

發射器方面,艦射型魚叉飛彈最常使用的是圓桶狀發射器,每組發射器以雙聯裝或四聯裝的面貌出現。這種發射器有兩種型號:一般的MK-141以及適合小型艦艇的輕量化MK-140。MK-141的發射管壁比MK-140厚,並具有防震功能。除了專屬的MK-140/141發射器外,魚叉飛彈還能裝填於幾種美國海軍制式發射器內,如單臂的MK-13、雙臂的MK-26以及平常用於裝填ASROC反潛火箭的MK-112八聯裝發射器。MK-112的左、右兩側各兩個發射箱能選擇裝填魚叉飛彈,因此每具MK-16最多能有四枚魚叉飛彈在發射器內備便。

相較於法國早期飛魚(MM-38)、義大利早期型奧圖瑪(Otomat)以及瑞典早期型RBS-15等反艦飛彈,雷達尋標器搜索範圍較窄,大約只有偏離軸心的正負5到10度以內,因此發射前船艦需要轉向,將發射器對準目標大致方位,否則飛彈開啟雷達尋標器之後將難以鎖定目標;所以這些反艦飛彈發射器多半需盡量朝向前方,使船艦以艦首接敵(最快速度接近敵方,並將暴露的雷達截面積減至最小)時,不需要大幅轉向就能盡快發射飛彈,但對於安裝位置的要求較高。魚叉反艦飛彈一開始就擁有 搜索範圍高達正負45度的雷達尋標器,即便發射時飛彈與目標之間的夾角較大,雷達尋標器還是能捕獲目標並控制飛彈轉向,所以MK-141發射器對於射界的要求低,不必佔用艦上射界最好的前、後位置(這些位置通常需留給火砲與防空飛彈),通常以橫向安裝於艦體中部上層結構之間,最大幅度地節省甲板空間。

 

發展與改良

魚叉Block 1

第一批魚叉飛彈(A/R/UGM-84A型)屬於Block 1A,彈體長3.85m,包含加力器的艦射/潛射型全長為4.63m,直徑34.3cm,翼展91.4cm,重540kg(空射型)/690kg(艦射/潛射型)。魚叉Block 1A使用JP-5渦輪用燃油,艦射型最大射程約111km,最小射程13km。在迫近目標時,魚叉Block 1A採用Pop-Up攻擊模式,先躍升至1800m的高度再以7度的角度俯衝而下,穿入敵艦艦體或在上空引爆,摧毀其上層結構與電子系統;這種攻擊模式是考量到蘇聯遠洋艦艇噸位龐大,不可能光以彈頭僅200kg的魚叉飛彈直接擊沈,還不如讓其失去戰力,航艦再派遣飛機加以擊沈 ;此外,美國海軍也希望Pop-Up模式的猛烈大角度機動,能給敵方近迫防禦系統帶來困擾。 早期魚叉飛彈不具備資料鏈,發射後無法進行資料更新;因此雖然其射程高達130km,但在攻擊遠距離目標實,如果飛行期間目標繼續運動,就很可能發生飛彈依照原訂航道進入目標區、打開尋標器搜索時,目標已經離開飛彈搜索範圍的情況。在同一時期,西方只有義大利的奧圖瑪(Otomat)反艦飛彈具有中途資料更新(透過直昇機)的能力;而魚叉飛彈直到2000年代進入服役的Block 2開始(見下文),才首度納入了中途更新資料鏈系統。

至於魚叉Block 1B(UGM-84B及RGM-84C)則是為英國皇家海軍所開發,1981年服役,爾後亦被美國海軍採用。魚叉Block 1B改良了尋標器,終端彈道也改為貼海直飛,直接攻擊目標艦的水線部位。

魚叉Block 1C(A/R/UGM-84D)從1982年開始發展,1985年服役,是Block 1B的進一步改良型,改良重點在於導引系統,包括提升電子反反制能力、增加可靠度、改良引信 以及增加突防能力等,並能依據海象或目標性質選擇的終端攻擊模式(平飛或拉高俯衝);此外,魚叉Block 1C改用燃燒效率較高的JP-10燃油,艦射型射程增至130~140km,空射型射程為220km。突防方面,魚叉Block 1C的導引系統能 預先設定三個巡航轉折點,使敵方無法得知發射艦的原始方位,此外還能改變飛行高度,並變換主動雷達開啟的時間點與目標距離,以混淆敵艦的防空系統。為了閃避地形或避開其他目標,魚叉Block 1C可選擇在發射初期以較高的高度巡航,越過障礙物後再恢復貼海飛行。魚叉Block 1C可選擇不同的終端攻擊模式,包括Pop-Up以及直接攻擊水線(不過魚叉Block 1C的Pop-Up模式的拉起高度沒有Block 1這麼高),在發射前由操作人員輸入飛彈。此外,魚叉Block 1C的飛彈射控系統升級為AN/SWG-1A(V),能配合Block 1C的諸多戰術特定如尋標器掃瞄模式、轉折點、修正搜索模式(Offset Search)、終端攻擊模式等,使飛彈的突防效率提高。例如在經過計算後,設定幾枚飛彈的轉折點,使這些飛彈能在同一時間以不同的方位攻向敵艦,讓目標艦的防空系統顧此失彼。早期的魚叉Block 1A/B隨後均已提升至Block 1C的水準。

魚叉Block 1D(A/RGM-84F)進一步改良導引系統並延長射程, 導引系統改用速度更快、記憶體更大的中央處理單元,強化電子反反制能力,並採用若干AGM-84E距外陸攻飛彈(SLAM)使用的技術。AGM-84F全長4.44m,重635kg,射程(空射)315km。魚叉Block 1D增加了名為「苜蓿葉」的立體交叉搜索模式(Cloverleaf Search Pattern),如果其進入目標區後找不到目標或因受到誘餌干擾 等因素使第一擊失手,便會自動進入等待航線並展開立體交叉搜索,以尋找真正目標重複攻擊。魚叉Block 1D的彈身加長59.2cm以增加燃料裝載量,使得 最大射程增至278km,飛彈總重則增加90kg。魚叉Block 1D增加射程的主要目的並不是延長攻擊距離,而是提供立體交叉搜索模式下所需的額外航程。為了因應彈體增長對穩定性的影響,魚叉Block 1D的彈翼略往前移。 由於彈體延長,無法相容於美國潛艦的533mm魚雷管,因此魚叉Block 1D並未推出潛射型,而且無法裝入MK-13單臂發射器或MK-16八聯裝發射器。魚叉Block 1D在1991年9月4日由貝克納普級飛彈巡洋艦的朱特號(USS Juett CG-29)進行五次試射,全部命中目標;不過隨著前蘇聯解體,魚叉Block 1D的新彈量產計畫遂遭到取消,不過還是有生產改裝套件來替既有的魚叉Block 1C進行升級。此外,依據魚叉Block 1D發展而來的Block 1G(A/R/UGM-84G),擁有新型尋標器並具備重複攻擊能力,電子反反制能力提高,在1996年通過測試,並於1997年投入外銷市場。

冷戰結束後由於作戰威脅降低,美國海軍從1997年就把核子攻擊潛艦部隊的所有UGM-84潛射魚叉飛彈撤除,封存到岸上武器庫中。2010年代後期由於中國、俄羅斯海上威脅崛起,美國海軍才又重恢復UGM-84來裝備核能攻擊潛艦。在2017年中,美國海軍成立了潛射魚叉反艦飛彈示範項目(USN Submarine Harpoon,或Harpoon Demo),希望能恢復潛射魚叉反艦飛彈的部署,並在一年後的環太平洋演習(RIMPAC 2018)進行潛艦實彈射擊。為此,美國海軍水下戰中心新港分部緊急開發執行,包括系統工程、軟體開發、整合、測試、後勤、武器安全,改造等等工程項目;此外,演示團隊還對以往潛射魚叉飛彈的射擊紀錄以及潛艦惰性射擊測試進行了歷史數據分析,能在不進行飛彈全面測試的情況下進行實彈測試,節省了約1000萬美元。在2018年環太平洋軍事演習中,參演的美國海軍洛杉磯級核能攻擊潛艦奧林匹亞號(USS Olympia SSN-717)在珍珠港的海軍彈藥庫(Naval Magazine Pearl Harbor)裝填了一枚UGM-84D魚叉Block 1C潛射反艦飛彈,在演習中發射並命中除役的靶艦──新港級戰車登陸艦拉辛號(ex-USS Racine LST-1191);這是二十多年來美國海軍潛艦第一次在發射魚叉反艦飛彈。隨後,美國海軍水下戰中心新港分部的環太平洋演習魚叉飛彈演示團隊(RIMPAC Harpoon)獲得Thomas Gen Ferguson Jr系統工程卓越獎。

發射中的魚叉Block 2(RGM-84L)反艦飛彈,注意彈體前段下方增加

一個紅外線尋標器的觀測窗。

魚叉Block 2

魚叉反艦下一階段的重要發展是Block-2,型號為A/RGM-84L,基本上是以魚叉Block 1C為基礎大幅改良而成,彈長4.6m,彈重691kg,射程約152km,兼具反艦與陸攻兩種能力。魚叉Block 2換裝新型主動雷達/紅外線雙尋標器,大幅增加突防能力,其新型導引系統整合有全球定位/慣性導航系統(GPS/INS)以及新的軟體與控制系統; 其中,GPS天線、抗干擾接收器與資料鏈來自於波音SLAM-ER距外陸攻飛彈,尋標器部分沿用自AGM-65D小牛空對地飛彈,GPS/INS系統則沿用於聯合直接打擊彈藥(JDAM),大量使用現有組件能有效降低魚叉Block 2的研發與生產成本。一般傳統的主動雷達歸向反艦飛彈由於無法克服沿岸地形雜波對尋標器的干擾,因此很難攻擊停泊在港內的艦艇;而魚叉Block 2反艦飛彈則因為擁有高精確度GPS/INS,能接收加密的高精確度軍規GPS座標,導引飛彈攻擊特定經緯度座標位置,不需要雷達尋標器鎖定,因此 能有效攻擊停泊在港內的艦艇或沿岸目標;此模式稱為海岸目標壓制模式(Coastal Target Suppression Mode)。而在執行傳統反艦任務時,導引系統也能利用射控資料庫中的海岸線地形影像圖(由衛星提供,定時更新)或目標外型影像圖,結合GPS/INS提供的導航定位資訊以及紅外線尋標器獲得的偵蒐影像進行比對過濾 ,增加了中途導引的精確度,使操控者能在島群、近岸地形甚至船團中辨識出特定目標加以攻擊。即使在離陸地非常近的海岸,魚叉Block 2都能維持高命中率。

波音公司宣稱,魚叉Block 2在船團中與近岸環境下辨識特定目標的能力比起Block 1系列提高了90%。此外,原本魚叉飛彈在中途飛行階段單靠慣性導航系統來估算本身位置,每次轉向與運動都會累積誤差,沒有外部資料可以修正;而魚叉Block 2在飛行途中透過GPS定位資料修正慣性導航的數據,使得中途飛行階段的導航精確度大幅提昇,因此能更精準地飛入預設的目標區,開啟終端尋標器後很快就能捕捉到目標,不需要進行大幅度機動來搜索整個區域,而減少這種燃料消耗就等於增加了實際攻擊距離;波音公司宣稱,相較於沒有GPS修正的魚叉Block 1C,魚叉Block 2進入終端導引階段時,理論上需要搜索的面積可縮減到1/7。魚叉Block 2仍保有魚叉Block 1D的重複攻擊能力,而新增的資料鏈系統使操作者在魚叉Block 2發射後仍能改變原先設定的目標。原本美國海軍還打算在魚叉Block 2加入L波段資料鏈系統,使操作人員能人工介入魚叉飛彈的導引過程(例如目標選擇),不過最後沒有實現。

操控方面,無論是原本的AN/SWG-1A(V)或新開發的先進魚叉武器控制系統(Advanced Harpoon Weapon Control System,AHWCS),都能與魚叉Block 2相容。由於是以魚叉Block 1C的彈體進行改良,彈長並未改變,魚叉Block 2能相容於原先Block 1C的所有發射器(包括潛艦魚雷管),未來還將更換加力段,推出與MK-41垂直發射系統(VLS)相容的衍生型。魚叉Block 2在1998年進入全工程發展階段,在2001年形成初始戰鬥能力(IOC);雖然魚叉Block 2獲得多達28國的採用,但是到目前為止,美國海軍本身並沒有購買。

在2001年,魚叉Block 2飛彈在試射中,直接命中地面上模擬俄羅斯S-300防空系統雷達車的標靶,顯示其精確度足以攻擊車輛大小的陸地目標。

魚叉Block 3(未成)

在2008年1月,美國海軍與波音簽署魚叉Block 3的系統設計發展合約,型號為A/RGM-84M。魚叉Block 3是針對美國海軍原有的魚叉Block 1C進行改良,利用更換套件的方式,將性能提升到接近Block 2的水平,包括加裝GPS/INS導航系統、新尋標器以及飛彈/發射單位之間的雙向資料鏈; 原訂魚叉Block 3在2011年形成初始作戰能力(IOC),然而由於升級套件中的資料鏈開發延誤、國防預算刪減等因素,魚叉Block 3在2009年4月遭到取消。雖然如此,未來美國海軍還是可能繼續對魚叉Block 1C進行改良。

魚叉Block 2+

在2015年底,美國海軍開始進行魚叉Block 2 +的飛行測試,這是魚叉Block 2的進一步發展型號。魚叉Block 2+在魚叉Block 2的基礎上,不僅保有原本的GPS/INS制導,還進一步納入美軍新一代精確導引武器的發展重點: 武器聯網(Network Enabled Weapon,NEW)能力。

以往導引武器的資料傳輸,只是與發射平台之間建立專用資料鏈(單向或雙向), ;而NEW則是讓導引武器直接連上平台之間的現有通用戰術資料鏈(如三軍通用的Link 16)。 如此,具備NEW能力的導引武器可直接登入與平台(如軍機、船艦等)相同的戰術網路, 從不同的平台(包含但不限於發射這件武器的平台)來獲得目標位置資訊 ,並將武器傳感器的資料分享到戰術資料鏈網路中,如此 戰術網路內其他平台也能全程追蹤與記錄這一枚導引武器的全程動態。 在實際運作上,具備NEW能力的導引武器可能先連結發射平台(距離最近)的戰術網路終端, 再透過發射平台與戰術網路其他節點交換情資。

NEW的概念源於2003年美國空軍空戰司令部(U.S. Air Force's Air Combat Command headquarters) ,目標是能在各種天候、高威脅環境下攻擊任何移動中的目標。經過初期的研究與完善後, 美國空軍空中武裝中心(The Air Force's Air Armament Center)在2003年底 正式發佈NEW的概念,並稱其為「能提升整體作戰能力而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案」。 在2005年,美國空軍資助進行一項關於NEW能力的先進概念科技展示 (Advanced Concept Technology Demonstration),發展一種 能整合在導引武器上的小型無線電數據傳輸系統,並展示概念的可行性。

NEW的概念在2014年11月下旬於太平洋舉行的Resultant Fury 演習成功進行了驗證,展示了雛形能力。在2015年,洛克威爾.柯林斯公司(Rockwell Collins)依照NEW的概念推出了「可程式化戰術網路資料鏈」(TacNet Programmable Datalink),這是一種結合三軍通用的Link 16資料鏈的網路介面卡,體積相當緊致,整個組件最寬處僅5.1吋 (約13cm),全重僅5磅( 2.3 Kg), 能裝載於魚叉飛彈,以及AGM-154(Joint Standoff Weapon,JSOW C-1) 聯合距外武器和SDB 2小型智慧導引彈械(Small Diameter Bomb,SDB Increment 2)等兩種導引炸彈, 爾後土耳其空軍開發的SOM巡航飛彈也整合這種「可程式化戰術網路資料鏈」。

過去美國戰機使用雙向資料傳輸的武器如SLAM-ER距外陸攻飛彈、JSOW等,需要加掛AN/AWW-13先進資料鏈莢艙(Advanced Data Link,ADL)進行資料傳輸工作 ,這會減少一個可用的掛架以及籌載重量(通常掛載於翼尖掛架;一個AN/AWW-13莢艙只能導引兩枚導引武器,如果要同時指揮四枚就需要掛載兩個)。而導引武器結合NEW介面卡之後,透過戰機平台內建的Link 16資料鏈就能與導引武器建立雙向資料連結,不需要攜帶額外的傳輸莢艙。由於Link 16已經是發展成熟、被美軍乃至北約廣泛使用的三軍通用戰術資料鏈,能以最小的變動幅度與最低的成本,將導引武器結合到其中並獲得雙向戰術資料鏈溝通能力。更重要的是,由於整合於Link 16資料鏈的用戶眾多,涵蓋海上、空中平台與陸地單位等,這意味著攜帶飛彈的載台本身感測器不需要實際捕獲目標,導引武器發射後在飛行途中能透過Link 16獲得其他平台提供的目標情資來修正航道朝向目標,更能充分發揮武器射程並增加戰術運用彈性。

魚叉Block 2+就是將洛克威爾.柯林斯的「可程式化戰術網路資料鏈」介面卡整合在飛彈上。結合「可程式化戰術網路資料鏈」連上Link 16,加上魚叉Block2原本就有的GPS修正能力,魚叉Block 2+在飛行途中能不斷獲得其他單位的資料更新,更準確地朝向目標飛行,進入彈道終端開啟本身尋標器時就能迅速捕獲目標,不需要靠飛彈本身機動進行大範圍搜索,減少浪費的燃料。波音宣稱結合中途GPS修正與WEB戰術資料鏈修正之後,魚叉Block 2+進入終端階段開啟尋標器後,需要搜索的範圍是以往魚叉Block 1C的1/10。

美國海軍稱空射型魚叉Block 2+為AGM-84N,在2015年11月18日的試射中成功擊中在移動中的水面靶船。在2018年1月22日,美國海軍在加州穆谷角測試場(Point Mugu Sea Test Range)成功進行F/A-18E戰機與魚叉Block 2 +飛彈組合的作戰測試,參與測試的F/A-18E戰機的軟體版本為系統構型H12E(System Configuration Set H12E)。在測試中,魚叉Block 2+展示了透過與戰機間Link 16資料鏈傳輸溝通與修正的能力。美國海軍在2018財年後期開始部署魚叉Block 2+。 

 

次世代增程型魚叉(Block 2+ ER

在2015年3月底海上-空中-太空展(Sea-Air-Space 2015)中,波音宣布要推出能整合在LCS濱海戰鬥艦的次世代魚叉反艦飛彈(Harpoon Next Generation),之後在2017年海軍水面艦艇協會(Surface Navy Association,SNA)的學術年會( National Symposium)(SNA 2017)中正式公開,稱為魚叉Block 2+ ER。魚叉Block 2+ ER反艦飛彈大幅減輕重量,包括換裝新式 輕量化戰鬥部,重量從原本的500磅(221kg)大幅縮減為300磅(140kg),此外換裝全數位的燃料控制發動機,燃油使用效率更高。魚叉Block 2+ ER從地面、船艦發射時,有效射程從原本魚叉Block 2的70海浬(約130km)大幅延長至130海浬(約240km),另一說是射程延伸到167.5海里(310km)。波音表示次新造魚叉魚叉Block 2+ER的成本與現役魚叉飛彈相當 (約120萬美元),而現役魚叉Block 1C反艦飛彈還能以改裝套件的方式直接升級到Block 2+ER,成本只有購置新彈的一半左右(約60萬美元),並能從2018年起部署成軍。在2017年,美國海軍排定魚叉Block 2+ER的試射。

波音以次世代增程魚叉飛彈投入美國海軍LCS濱海戰鬥艦的超視距武器系統 (Over-the-Horizon Weapon System,OTH-WS)競標(在2017年2月8日正式發佈RFP), 以及更進一步的攻擊性對地作戰(Offensive Anti-Surface Warfare,OASuW)計畫;這些計畫的主要競爭對手包括雷松(Raytheon)與挪威康斯堡(Kongsberg)航太防衛合作的海軍打擊飛彈(Naval Strike Missile,NSM)、洛馬集團(Lockheed Martin)的長程反艦飛彈( Long Range Anti-Ship Missile ,LRASM)以及瑞典SAAB集團北美分公司的RBS-15 MK3反艦飛彈等。

然而在2017年5月3日,波音卻宣布退出LCS的OTH-WS反艦飛彈競標。波音表示,該集團以美國海軍航空系統司令部(Naval Air Systems Command,NAVAIR)的標準(主要是針對OASuW)來發展次世代增程魚叉飛彈,並以此為基礎競標美國海軍海上系統司令部(Naval Sea Systems Command,NAVSEA)主到的OTH反艦飛彈計畫;波音表示該集團先前已經付出不少努力為次世代增程魚叉飛彈增添超地平線攻擊能力,這主要是針對NAVAIR的要求,然而在NAVSEA發佈的OTH反艦飛彈的RFP中,卻顯示其技術標準降低不少,尤其是取消了NAVAIR要求的全天候作業與聯網能力 ,這使得次世代增程型魚叉飛彈喪失許多性能優勢,價格上可能也討不到便宜。波音表示,NAVSEA的需求將使該集團必須花很多功夫將現有次世代增程魚叉使用的新技術取消,而這種降級版也很難與原本符合NAVAIR要求的完整版共通 ,同時生產這兩種版本並不經濟;經過評估之後,波音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參加OTH競標並不合乎該公司的利益。 緊接著在2017年5月23日,洛馬集團也以無法在OTH-WS的需求之下取得優勢為由,宣布退出競標;同樣地, SAAB北美分公司也表示不會回覆OTH-WS的提案。至此,只剩下雷松與康斯堡航太的NSM仍在OTH-WS的競爭行列中

美國軍工業界透露,OTH-WS最初RFP的需求被認為是可行的,然而在過程中的 提案徵詢問答程序中,波音與洛馬發現最初RFP的關鍵要求更改了,尤其是 取消了武器聯網能力以及飛行途中可以變更目標的需求,導致這兩家廠商認為 他們的提案將無法展現優勢。尤其是取消武器聯網能力的需求,最令參與廠商 驚訝。波音的次世代增程魚叉飛彈以及洛馬LRASM都是基於 美國海軍航空系統司令部(NAVAIR)的需求規劃,都非常重視 這兩種能力,因為美國海軍從2015年提出的分佈式殺傷概念中, 需要透過網路將不同平台的各種武器系統、感測器連結在一起運作。 除此之外,OTH-WS計畫也不打算評估各提案的「每次擊殺所需成本分析」(cost-per-kill analysis), 所以競標者就算強化提案的殺傷力也不會獲得加分。 美國軍工業界表示,在RFP程序的修改過程中,業界明顯察覺OTH-WS的 高層需求文件(top-level requirements document)被修改,關鍵需求降低。

退出OTH-WS之後,波音仍自費完成魚叉Block 2+ER的開發工作,繼續向美國海軍以及國外客戶推銷。在2018年,波音以魚叉Block 2+ER參與芬蘭艦載反艦飛彈項目,型號為RGM-84Q-4,不過最後輸給以色列天使5型反艦飛彈。
 

 

SLAM

由魚叉飛彈衍生而來的AGM-84E距外陸攻飛彈。

供美軍軍機使用的AGM-84E距外陸攻飛彈(Stand-Off Land Attack Missile,SLAM)從1990年開始服役,係以魚叉飛彈為基礎發展而來,沿用魚叉飛彈的彈體、推進系統與戰鬥部,改採AGM-65D小牛飛彈的紅外線尋標器並加裝GPS以及供發射機傳輸指令的L波段資料鏈,裝置在戰鬥機上以攻擊陸上目標,在波斯灣戰爭中有不錯的表現。AGM-84E全長增為4.5m,重627kg,射程93km,戰鬥部與原本魚叉飛彈相同。

SLAM-ER

SLAM-ER增程型距外陸攻飛彈,擁有新的彈翼、熱影像尋標器以及導引模式。

SLAM在1990年代也出現了新的改良型──AGM-84H增程距外陸攻飛彈(Standoff Land Attack Missile,SLAM-ER),1994年開始發展,1997年月進行第一次飛行測試,首批生產型在1998年4月交付美國海軍,2000年3月達成初始作戰能力(IOC);稍後進一步的改良型是AGM-84K,在2001年初展開軟、硬體測試,在2002年進行作戰測試評估,在2002年7月達成初始作戰能力(IOC)。SLAM-ER在2002年9月通過美國海軍的測試評估,隨後美國海軍訂購了首批376枚SLAM-ER,訂購總數將在700枚之譜。SLAM-ER主要的改良包括採用更大的戰鬥部與推進段、一對新的大型海鷗式前彈翼(與戰術型戰斧類似)、包含電腦、慣性導航、多頻道GPS的AN/DSQ-61導引系統,以及新型高解析度熱成像尋標器 。與戰術型戰斧相同,SLAM-ER不僅能攻擊發射前預設的目標,還可在飛行途中透過飛彈資料鏈臨時更換攻擊的目標當。特別的是,SLAM-ER擁有「停止運動瞄准點修正」 (SMAU) 的能力,飛行員透過資料鏈獲得飛彈尋標器的目標影像,並將此影像「凍結」在顯示器上,利用游標選擇特定的命中點,然後控制飛彈攻擊此一定點,直到飛彈距離目標926m都還可以更改命中點。當SLAM-ER飛至距離目標5.56km處,便會自動對目標進行毀傷效果評估並回傳至發射機 。當然,SLAM-ER也延續了魚叉Block 1D的反覆攻擊能力,一旦目標脫鎖,就會在附近空域兜圈子重新尋找目標。SLAM-ER接下來的改進型是SLAM-ER ATA,增加一個具備自動目標鎖定(Automatic Target Acquisition; ATA)的新型任務模組,可自動識別飛彈紅外線尋標器獲得的影像,能分辨目標特定部位,進行精確的定點打擊,同時防止誤擊的發生;在2003年起,ATA改進被實施在AGM-84H/K上。SLAM-ER彈長為4.37m,翼展增至2.43m,重725kg,戰鬥部段編號WAU-30/B ,內有一個重360kg的WDU-40/B預置破片高爆戰鬥部,有效射程約280km。

在2002年5月,美國海軍航空系統司令部(NAVAIR)在太平洋靶場進行了一次SLAM-ER的試射,飛彈由一架F/A-18C負責攜帶。飛彈的攻擊計畫並非如以往般在起飛前便預先設定好,而是由靶場控制室透過戰術傳輸單元 (TDM)向飛行中的F/A-18C傳送目標位置資訊,而F/A-18C在距離目標93km外發射飛彈。一同參與試射的還有一架S-3B反潛機,機上掛載一具AWW-13資料傳輸莢艙,向飛彈內的SMAU發送控制訊號,控制飛彈朝向理想的瞄准點。 在飛彈飛行途中,紅外線尋標器的目標影像透過先進武器數位傳輸莢艙傳送給三架參與實驗的F/A-18以及美國海軍航空系統司令部的控制室,飛彈的控制權則由VX-30中隊的F/A-18F機員所掌握。在2003年10月,美國海軍在南加州靶場試射了一枚擁有改良型軟體的SLAM-ER,來自美國海軍VX-9實驗中隊的F/A-18C在目標145km以外發射一枚SLAM-ER,隨後則由VF-31中隊的F/A-18F戰鬥機尾隨發射後的飛彈進行導控,直到飛彈命中目標。

實戰經驗

魚叉飛彈從1980年代兩伊戰爭與美利衝突開始接受戰爭洗禮,獲得不錯的表現。目前所知,魚叉飛彈第一筆實戰記錄發生在1980年11月的兩伊戰場,伊朗以先前購自美國的RGM-84A魚叉反艦飛彈擊沈伊拉克海軍1350ton級L-78號兩棲支援艦(俄製Polnocny-D級)。

1986年3月的美利衝突中,美國的魚叉反艦飛彈首開實戰記錄。在3月23日,美國海軍以美利堅號(USS American CV-66)與珊瑚海號(USS Coral Sea CV-43)兩艘航空母艦為首的戰鬥群在利比亞賽德拉灣附近水域進行威嚇演習。在3月24日,美國海軍提康德羅加 號(USS Ticonderoga CG-47)飛彈巡洋艦與另外兩艘美國艦艇越過利比亞海軍宣布的「死亡線」,進入賽德拉灣;利比亞立刻予以回應,對進入賽德拉灣上空的美國軍機發射SA-5防空飛彈,並派遣戰機攔截,不過並沒有成功。在3月24日晚間,一艘利比亞海軍戰士-IIG級飛彈快艇Beir Glulud號利用夜色接近美國艦隊,企圖發動攻擊,然而Beir Glulud號的一舉一動早就被美國海軍密切監視。在晚間19時25分,美利堅號航空母艦派出兩架隸屬VA-55中隊的A-6E攻擊機前往攔截這艘敘利亞飛彈快艇,其中A-6E攻擊機 在19時50分發射一枚AGM-84A魚叉飛彈並命中Beir Glulud號,使該艇起火並失去戰鬥能力;隨後美軍A-6E飛抵燃燒中的Beir Glulud號上空,投下雷射導引的MK-20石眼集術炸彈,迅速將該艇擊沈,艇上27人無一生還。 在3月24日午夜左右,神盾巡洋艦約克頓號(USS Yorktown CG-48)發射一枚RGM-84C,擊中一艘先前已經被美國海軍A-6E以石眼集束炸彈擊傷的利比亞南弩契卡-2級(Nanuchka II)巡邏艦Ain Zaquit號(舷號419),不過該艦並未沈沒,被利比亞海軍拖回軍港。

1988年由於伊朗片面宣布對波斯灣的各國油輪展開無限制攻擊,美國海軍遂開入波斯灣介入兩伊戰爭,交戰時美國與伊朗均曾發射魚叉飛彈攻擊對方。在1988年4月14日,美國海軍羅伯斯號(USS Roberts FFG-58)誤觸伊朗水雷而受重創,美國海軍遂在4月18日對伊朗發起名為螳螂行動(Operation Praying Mantis)的報復攻擊(詳見企業號航空母艦一文)。交戰期間,伊朗海軍一艘戰士-II型飛彈快艇 約珊號(Joshan P-25)接近一支砲擊伊朗鑽油平台的美國艦隊,並發射一枚RGM-84A魚叉飛彈;這支美國編隊的貝克納普級飛彈巡洋艦溫賴特號(USS Sainwright CG-28)與一架來自於諾克斯級巡防艦巴格雷號(USS Bagley FF-1069)的SH-2F反潛直昇機立刻朝這枚飛彈投射干擾絲,最後這枚飛彈由溫賴特號右舷通過落海。美國海軍船艦先後發射五枚標準SM-1飛彈命中約珊號,後來美軍準備給予最後一擊時,由巴格雷號對 約珊號發射一枚RGM-84D魚叉飛彈,不過當這枚RGM-84D飛抵目標上空時,已經受重創的約珊號正迅速下沈,乾舷過低,因此這枚飛彈從目標上空掠過,在找不到目標的情況下自毀落海。結果在這場罕見的魚叉飛彈大對決中,雙方發射的魚叉飛彈都未立吋功。隨後美軍船艦以艦砲將約珊號擊沈。

在1991年波灣戰爭中,由於伊拉克海上艦艇、船舶在聯軍強大的空中攻勢下迅速灰飛湮滅,使得美國海軍機艦毫無發射魚叉飛彈的機會;不過沙烏地阿拉伯海軍宣稱該國一艘飛彈快艇在1991年1月底曾以一枚魚叉飛彈擊沈一艘在波斯灣北部進行佈雷作業的伊拉克艦艇,不過此戰果並未獲得證實。

岸基魚叉飛彈實戰經歷

在2022年5月下旬,多家媒體報導,三個美國官員以及兩個國會消息來源透露,美國考慮援助烏克蘭岸基魚叉反艦飛彈系統或海軍打擊飛彈(NSM),協助烏克蘭抵抗俄羅斯的侵略(俄羅斯2022年2月24日起以特種軍事行動為名義,對烏克蘭發動全面攻擊)。在2022年5月30日,美國海軍航空系統司令部(The Naval Air Systems Command,NAVAIR)精準打擊武器項目辦公室( Precision Strike Weapons Program Office,PMA-201)宣布,與波音公司完成單一商源議約(sole-source)程序並簽署固定價款合約,產製並交付岸防巡航飛彈系統(Harpoon Coastal Defense Systems,HCDS),即岸防魚叉飛彈,不過並不確定這些魚叉飛彈是屬於台灣訂購(美國DSCA在2020年10月26日公布此項軍售,包括400枚RGM-84L-4魚叉Block II反艦飛彈、100套車載發射系統、25套雷達等,總金額23.7億美元,2022年3月2日正式簽署產製合約),或者用於援助烏克蘭。

在2022年6月17日,消息傳出俄羅斯海軍用來運送Tor─M1防空導彈系統到蛇島(原屬烏克蘭的敖德薩,俄烏戰爭爆發後遭俄羅斯佔領)的拖船Spasatel Vasily Bekh被兩枚烏克蘭岸基魚叉飛彈擊中,船上10人以及23人受傷。緊接著在6月20日,烏克蘭又以魚叉反艦飛彈擊中了俄羅斯在克里米亞外海的鑽油平台Boyko Towers;這座鑽油平台原屬烏克蘭,2014初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半島時被俄羅斯海軍奪去,後來由俄羅斯天然氣鑽探公司接收,並拖到距離克里米亞約150km的位置,距離離 敖德薩(Odessa)約100km;戰爭爆發後,這個鑽油平台被俄羅斯用來部署電子系統(雷達、截收等)、防空系統,以及做為海軍陸戰隊、特種部隊滲透烏克蘭黑海沿岸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