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蓋特級(昆茲級)飛彈驅逐艦

法拉蓋特級二號艦路西(USS Lucy DL-7),當時該艦仍分類為飛彈巡防艦(DLG)。

1975年美國海軍實施新的艦艇分類之後,法拉蓋特級改列為飛彈驅逐艦,路西號舷號也改成DDG-38。

法拉蓋特級的昆茲號(USS Coontz DDG-40)。由於造艦規劃的變更,實際上昆茲號是第一艘安放龍骨與服役的

法拉蓋特級艦,因此也有人稱本級艦為昆茲級。

法拉蓋特級飛彈驅逐艦的首艦法拉蓋特號(USS Farragut DDG-37),攝於1979年法國的土倫軍港。

法拉蓋特級的路西號(USS Luce DDG-38),注意機庫兩側魚叉反艦飛彈發射器朝向艦尾。

法拉蓋特級飛彈驅逐艦的威廉.帕特號(USS William V. Partt DDG-44)。此時已經加裝兩組魚叉反艦飛彈發射器。

法拉蓋特級的皮爾伯號(USS Perble DDG-46

法拉蓋特級的金號(USS King DDG-41)。

由後方看 法拉蓋特級的金號(USS King DDG-41)。

 

一艘法拉蓋特級正在接受燃料補給,一架CH-46海騎士直昇機在艦尾起降甲版上方進行垂直整補作業。

注意艦體後部的兩座SPG-55照明雷達以及MK-10防空飛彈發射器,MK-10的水平彈艙就位於發射器後方的上層結構內。

 

 

 

──by captain Picard

艦名/使用國 法拉蓋特級(昆茲級)飛彈驅逐艦/美國

(Farragut/Coontz class)

承造國/承造廠

美國/

DDG-37~39──Bethlehem Steel Corporation, Fore River Shipyard 

DDG-40、41──Puget Sound Naval Shipyard

DDG-42──San Francisco Naval Shipyard

DDG-43、44──Philadelphia Naval Shipyard

DDG-45、46──由Bath廠承造

尺寸(公尺) 長156 寬15.84 吃水6.71
排水量(ton) 標準4167長噸(4234ton)

滿載5680長噸(5739ton)
動力系統/軸馬力 1200psi鍋爐*4 蒸汽渦輪 *2/85000 

雙軸 單舵

航速(節) 33
偵測/電子戰系統 AN/SPS-39 三維對空搜索雷達*1 (初始裝備,1970年代被SPS-48取代)

AN/SPS-48C 三維對空搜索雷達*1 (1970年代加裝)

AN/SPS-37對空搜索雷達*1

AN/SPS-10平面搜索雷達*1

AN/SLQ-32電子戰系統*1

MK-36干擾彈發射器(SRBOC)

聲納 AN/SQS-23艦首聲納*1(1970年代升級為SQQ-23)
射控/作戰系統

NTDS海軍戰術資料系統(1970年代加裝)

WDS MK-4武器指揮系統

MK-68艦砲射控系統(含SPG-53射控雷達)*1

SPQ-5照射雷達*2(DLG-1~3、6初始裝備,1960年代後期換成SPG-55)

MK-76飛彈射控系統(含SPG-55照明雷達)*2

乘員 400
艦載武裝 MK-42 54倍徑五吋艦砲*1

MK-33 三吋50倍徑快砲*2(1970年代拆除)

MK-112/16 ASROC反潛火箭發射器*1

三聯裝324mm MK-32魚雷發射器*2(使用MK-44/46魚雷)

四聯裝MK-141魚叉反艦飛彈發射器*2(1980年代加裝)

MK-10雙臂發射器*1(載彈量40枚,裝填 小獵犬/標準SM-1MR防空飛彈)

艦載機
姊妹艦

共十艘

艦名 簽約時間 安放龍骨 下水時間 服役時間 除役時間 除籍時間
DDG-37 FARRAGUT ex-DLG-6 ex-DL-6 1956/1/27 1957/6/3 1958/7/18 1960/12/10 1989/10/31 1992/11/20
DDG-38 LUCE   ex-DLG-7 ex-DL-7 1956/1/27 1957/10/1 1958/12/11 1961/5/20 1991/4/1 1992/11/20
DDG-39 MACDONOUGH  ex-DLG-8  ex-DL-8 1956/1/27 1958/4/`5 1959/7/9 1961/11/4 1992/10/23 1992/11/30
DDG-40 COONTZ  ex-DLG-9  ex-DLG-1 1955/11/18 1957/3/1 1958/12/6 1960/7/15 1989/10/2
DDG-41 KING  ex-DLG-10  ex-DLG-2 1955/11/18 1957/3/1 1958/12/6 1960/11/17 1991/3/28 1992/11/20
DDG-42 MAHAN  ex-DLG-11  ex-DLG-3 1955/11/18 1957/7/31 1959/10/7 1960/12/25 1993/6/15 1993/6/15
DDG-43 DAHLGREN  ex-DLG-12 1956/7/23 1958/3/1 1960/3/16 1961/4/8 1992/7/31 1992/11/20
DDG-44 WILLIAM V. PRATT  ex-DLG-13 1956/7/23 1958/3/1 1960/3/6 1961/11/4 1991/9/30 1992/11/20
DDG-45 DEWEY  ex-DLG-14 1956/10/26 1957/8/10 1958/11/30 1959/12/7 1990/8/31 1992/11/20
DDG-46 PREBLE ex-DLG-15 1956/10/26 1957/12/16 1959/5/23 1960/5/9 1991/11/15 1992/11/20
備註 最初規類為飛彈巡防艦(DLG),1975年6月30日更改為飛彈驅逐艦(DDG),並更改編號(最初編號為DLG-6~15)。

 


 

1950年代世界正式邁入東西冷戰年代。由於美國在航艦的發展方面捷足先登,蘇聯起步太晚,要循同一模式建立海軍的話根本沒指望與美國抗衡。因此蘇聯海軍劍走偏鋒,利用獲得自納粹德國的科技,大力發展配備各式重型長程反艦飛彈的潛艦與水面艦,作為抵銷美國航艦優勢的手段,而其中攜帶反艦飛彈的潛艦是蘇聯海軍的攻擊主力。1950年代,大批配備反艦飛彈的W級、Z級、Q級潛艦進入蘇聯海軍服役,給美國海軍造成極大的威脅。

為了與之抗衡,美國除了改裝部分愛賽克斯級航空母艦成為專職反潛航艦(CVS)外,還推出了一個噸位介於巡洋艦、驅逐艦之間的新艦種──獵殺型輕巡洋艦(Hunter-Killer Cruiser,CLK)來護衛航艦戰鬥群,以應付蘇聯潛艦威脅。第一艘CLK是1949年安放龍骨的諾福克號(USS Norfolk CLK-1),標準排水量5600ton。美國海軍本來還要建造第二艘諾福克級(CLK-2),不過遭到取消。但是稍後CLK就被改稱為領導驅逐艦(Destoryer Leder,DL),因此諾福克號就成為DL-1,該艦於1953年服役。而緊接著出現的四艘3650ton(標準排水量)米契爾級驅逐艦(Mitscher class DD-927~930)由於比二戰其間建造的兩千噸級驅逐艦佛來契級(Fletcher class)、亞倫桑那級(Allen M. Sumner class)、基靈級(Gearing class)都大,所以在建造過程中被升格為領導驅逐艦(改編號為DL-2~5)。不過在米契爾級服役之前,美國海軍 在1955年1月1日又取消了「領導驅逐艦」這個名詞,改用曾在帆船時代出現、已經停用很久的艦種名──巡防艦(Frigate)取代之,但仍然保留DLG字首。上述五艘巡防艦都使用當時最新出現的1200psi高壓蒸汽推進系統。

接下來,美國在1955財年起編列接續米契爾級的領導驅逐艦。一開始,美國海軍規劃建造六艘新DL,採用相同的基本設計,但武裝分為兩種次型號,其中三艘是傳統的全火砲配置,舷號也接續米契爾級成為DL-6~8;而另外三艘則裝備小獵犬(Terrier)區域防空飛彈,是美國海軍第一批飛彈巡防艦(DLG),舷號序列則從1開始(DLG-1~3)以資區別。然而,美國海軍隨後又更改決定,將DL-6~8也改成配備小獵犬(Terrier)防空飛彈系統;另一方面,美國海軍也改變主意,不將DLG的編號從1開始,因此原本的DL-6~8就直接改成DLG-6~8,而DLG-1~3則接續在後面改為DLG-9~11。 經過上述變更,帳面上排在第四艘的昆茲號(USS Coontz DLG-9 ex-DLG-1),實際上是最早安放龍骨,也最早服役的本級艦,也是美國海軍第一艘一開始就規劃為DLG的艦艇。因此,本級艦既被稱為法拉蓋特級(Farragut class),也有人稱之為昆茲級(Coontz class)。最後,美國總共建造了10艘法拉蓋特級。

法拉蓋特級採用一具MK-10雙臂發射系統,安裝於艦尾,裝填小獵犬區域防空飛彈,並配備兩具SPQ-5照明雷達(後來換成SPG-51),搭配的武器控制系統(WDS)為MK-4。前四艘法拉蓋特級(DLG-1~3、6)剛服役時配備雷達乘波導引的早期型小獵犬防空飛彈(SAM-N-7 BT-3/3A/3A(N),後來改稱RIM-2C/D),搭配SPQ-5照明雷達;第五艘(DLG-7)開始引進升級後的半主動雷達導引型小獵犬(SAM-N-7 HT-3,後來改稱RIM-2E),搭配SPG-55單脈衝照明雷達。除了防空飛彈系統,本級艦的艦首B砲位安裝一具八聯裝MK-112 ASROC反潛火箭發射器 ;火砲方面,艦首設置一座MK-42五吋艦砲,二號煙囪兩側各裝一座MK-33 三吋50倍徑快砲。此外,兩艘米契爾級(DL-2、3)也在1960年代加裝區域防空飛彈系統,成為DLG。

繼法拉蓋特級之後,美國海軍繼續建造更大型的飛彈巡防艦如李海級、貝克那普級,甚至是核子動力飛彈巡防艦班橋號、特魯克頓號以及加利福尼亞級等以強化航艦戰鬥群的防空護衛能力,而這些艦艇的滿載排水量都突破八千噸大關。1975年6月30日,美國海軍啟用新的分類規則,上述的大型飛彈巡防艦都被升格為飛彈巡洋艦(CG或CGN);而 法拉蓋特級以兩艘改裝防空飛彈系統的米契爾級(DL-2、3)則因為體型太小,被 改為飛彈驅逐艦(DDG)。由於先前已經有驅逐艦使用DDG-2、3以及6~15,所以DL-2、3以及法拉蓋特級不能如同其他被升格的大型飛彈巡防艦一樣沿用原來編號:DL-2、3分別改為DDG-35、36,而 法拉蓋特級則變成DDG-37~46。

在服役生涯中,法拉蓋特級歷經多次現代化改良工程 。在1966財年開始編列的飛彈巡防艦升級計畫中,最早服役的四艘法拉蓋特級將原本乘波導引型小獵犬飛彈系統換成半主動型,配套的射控雷達也從SPQ-5換成SPG-55。在1960年代末期,法拉蓋特級的金號(USS King DLG-10) 與馬漢號(USS Mahan DLG-11)作為美國海軍第一代艦載戰鬥系統的海軍戰術資料系統(NTDS) 的測試艦。在1970至1977年,全部10艘法拉蓋特級陸續進行防空升級(設計方案為SCB 243) ,以新的SPS-48C三維對空搜索雷達取代原本的SPS-39三維雷達,陸續安裝NTDS戰鬥系統(作為測試艦的DLG-10、11先前已經安裝) ,以新的數位化武器指揮系統(WDS)取代原有的類比式WDS ,韃靼防空飛彈的MK-74射控系統升級為數位化的Mod6/8(以MK-152數位射控電腦取代原有的MK-118類比計算機 ,並使用改良後的SPG-55B照射雷達);為了配合安裝NTDS,這項改良作業還擴大上層結構容積,容納現代化的戰情室,並且換裝功率更大的渦輪發電機,以滿足加裝NTDS以及SPS-48雷達之後更大的供電需求。反潛方面,10艘法拉蓋特級也陸續對原本的SQS-23聲納進行升級,成為性能與整合度改裝(PAIR)的SQQ-23。 另外,法拉蓋特號(DLG-6)還在艦橋前方設置一座ASROC再裝填機構,此種含再裝填的ASROC構型稱為MK-16,但其餘各艦並沒有進行相同改裝,ASROC仍維持人工裝填。

在1970年代末期,法拉蓋特級的馬漢號(USS Mahan DDG-42 ex-DLG-11)被選為新開發的標準SM-2防空飛彈與NTU新威脅提升工程的測試艦,首先在1979年加裝標準SM-2防空飛彈與搭配的WDS MK-14射控系統進行測試,而SYS-2整合資料追蹤系統(IADT)也在1982年安裝於馬漢號上進行首次海上測試。 在1980年代,法拉蓋特級陸續以標準SM-1防空飛彈取代韃靼飛彈,並在原本兩側MK-33三吋快砲(改良時拆除)的位置加裝兩組四聯裝魚叉反艦飛彈。不過由於法拉蓋特級較為老舊,遂被排除在NTU工程外,只有其中四艘換裝了標準SM-2防空飛彈系統。

1989年的一項修正修促使當時已經老邁且不合成本效益的 法拉蓋特級與亞當斯級飛彈驅逐艦加速除役,她們的後繼者就是配備神盾系統的新一代柏克級飛彈驅逐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