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橋號核子動力飛彈巡洋艦

(上與下)班橋號(USS Bainbridge CGN-25)是美國海軍第三艘核子動力作戰艦艇。

(上與下)班橋號的中部上層結構,艦上的武裝配置基本上與李海級飛彈巡洋艦相似,前、後各配備一座

MK-10雙臂發射器來裝填小獵犬(Terrier)防空飛彈,並配備四座AN/SPG-55C照明雷達來配合導引小獵犬防空飛彈。

艦首並配置一座八聯裝ASROC反潛火箭發射器。

(上與下)俯瞰班橋號。

 

 

 

班橋號前部船樓近照。艦橋上方有兩座AN/SPG-55C照射雷達,艦尾另有兩座。

一架SH-3海王反潛直昇機正懸降在班橋號艦尾直昇機甲板。

班橋號的艦橋

──By Captain Picard

艦名/使用國 班橋號核子動力飛彈巡洋艦/美國

(USS Bainbridge CGN-25 ex-DLGN-25)

承造國/承造廠 美國/Bethlehem Steel, Quincy, Massachusetts
尺寸(公尺) 長172.2 寬17.7 吃水7.7
排水量(ton) 標準8000 滿載9100
動力系統/軸馬力 D2G反應爐*2 蒸汽渦輪*2/60000 雙軸 雙舵
航速(節) 30
偵測/電子戰系統 AN/SPS-39 2D對空搜索雷達*1(1974年拆除)

AN/SPS-48C/E 3D對空搜索雷達*1(SPS-48C於1974年加裝,1985年NTU工程時換裝SPS-48E)

AN/SPS-49 2D對空搜索雷達*1(NUT工程時加裝)

AN/SPS-37平面搜索雷達*1(NUT工程時拆除)

AN/SPS-67平面搜索雷達*1(NUT工程時加裝)

AN/SLQ-32(V)3電子戰系統*1(1980年代NUT工程時裝備)

MK-36 干擾彈發射器*2(SRBOC)

AN/SLQ-25魚雷反制系統*1

聲納 AN/SQS-23 艦首聲納*1 (初始裝備)

AN/SQQ-23艦首聲納*1(1970年代換裝)

射控/作戰系統

NTDS海軍戰術資料系統(1974年加裝)

WDS MK-7/11/14武器射控系統

MK-76飛彈射控系統(含AN/SPG-55C照明雷達)*4

MK-111反潛射控計算機

SYS-2(V)1整合自動偵測追蹤系統(IADT)(1980年代NUT工程時加裝)

乘員 558
艦載武裝

MK-10 雙臂發射器*2 (彈艙備彈量:前後各40枚,最初使用 小獵犬防空飛彈,1985年後使用標準SM-2ER防空飛彈)

八聯裝MK-112/16 ASROC反潛火箭發射器*1(僅發射器內八枚,無備射彈)

NK-15方陣近迫武器系統(CIWS)*2(1980年代NTU工程時加裝)

三聯裝324mm MK-32魚雷發射器*2(使用MK-46魚雷)

MK-33 76mm 50倍徑快砲*1(1978到1979年拆除)

四聯裝MK-141魚叉反艦飛彈發射器*2(1980年代NTU工程時加裝)

艦載機
備註 1958年9月1日簽約訂購,1959年5月5日安放龍骨,1961年4月15日下水,1962年10月6日服役,最初規類為核能飛彈巡防艦(DLGN)。1975年6月30日更改為核能飛彈巡洋艦(CGN),但編號未改。 1995年8月1日停役,1996年9月13日除役與除籍。

 


 

班橋號(USS Bainbridge CGN-25)是美國海軍繼長提號(USS Long Beach CGN-9)飛彈巡洋艦、企業號(USS Enterprise CVN-65)航空母艦之後第三艘核子動力作戰艦艇 ,也是美國海軍建造的第一艘核子動力飛彈巡防艦(DLGN),基本上是 李海級(Leahy class)飛彈巡防艦的核子動力版,使用與後者相同的武裝、電子系統以及類似的艦體。但採用核子動力的班橋號不需要煙囪,而艦體尺寸、排水量與人員編制也因為使用核子動力而加大。 班橋號編制163名人員編制(包含7名軍官),足足比李海級多了45人。與李海級相同,班橋號 只有直昇機甲板而無機庫。

班橋號使用的核子反應器是通用電機(General Electric,GE)的D2G,此計畫源於1954年美國海軍核子推進計畫主管李高佛上校在1954年5月提出的一系列艦用反應器之中的高功率反應器(High-Powerd Reactor,HPR),供驅逐艦與巡防艦(DL)使用;HPR的陸地原型反應器是D1G,功率是30000馬力級(148MWt);D1G發展出水面艦使用的D2G之外,隨後也發展出潛艦版本S6W,用於洛杉磯級核能攻擊潛艦。班橋號的核子推進系統包括兩部D2G壓水反應器,每部輸出功率3萬馬力。

相較於李海級,改用核子推進的班橋級的主機出力反而降低不少,僅60000軸馬力(李海級有85000馬力);而由於核子推進系統佔據較大空間,因此班橋級水線長度比李海級增加30英尺(9.14m),排水量增加700噸。雖然船型較為修長,但由於主機功率下降太多,班橋級最大航速比李海級降低3節,只能達30節。

攝於1962年9月的班橋號。

在1964年6月31日,班橋號與美國海軍第一艘核子動力航空母艦企業號 、美國海軍第一艘核子動力水面艦艇長堤號(USS Long Beach CGN-9)組成「第一特遣群」(Task Force One),是海軍史上第一支全部以核子動力艦艇組成的艦隊,隨即展開環繞地球一週的航行(稱為海軌行動,Sea Orbit),為時65天,總航程30565海里,完全依照1906至1906年由美國海軍「大白艦隊」環球航行的航線。

班橋號最初使用的平面雷達為SPS-37而非SPS-10。班橋號在1975年6月30日升格為核能飛彈巡洋艦(CGN)。班橋號的服役生涯中先後接受與李海級相同的兩次系統改良,第一次在1974年6月到1976年9月 (換裝SPS-48C雷達、加裝NTDS戰鬥系統等,並重新裝填核子燃料) ,第二次在1983到1985年(NTU升級,以及服役生涯最後一次核燃料重新裝填),要項大致相同 。艦上兩座MK-33三吋(76mm)快砲在1978至1979年拆除,當時暫時換成兩座20mm機砲,1980年代NTU升級時 則利用此砲位加裝兩組四聯裝魚叉反艦飛彈 。由於日漸老舊,加上核子動力系統花費高昂(平均每年操作維護費用3500萬美元), 班橋號遂於1995年8月1日停役,1996年9月除役,這個艦名被第46艘柏克級飛彈驅逐艦(DDG-96) 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