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衛級巡防艦

俄羅斯首艘Prjoect 20380型守衛號巡防艦(Steregushchy F-530) 。

由正面看守衛號,艦艏是AK-190 100mm艦砲,其後為客什坦砲彈合一近迫武器系統。

由後方看守衛號。

(上與下三張)空中俯瞰守衛號。

試航中的Project 20380二號艦機靈號(Soobrazitelny F-531Project 20381是Project 20380的改良型,

相較於首艦守衛號,Project 20381取消客什坦近迫武器系統,原位置裝置三組四聯裝魯道特(Redut

垂直發射防空飛彈

(上與下)一艘Project 20380後續型艦首特寫,包括A-190M 100mm主砲以及後面的魯道特防空飛彈垂直發射器。

(上與下)空中俯瞰Project 2030機靈號

正面看機靈號

Project 20380的三號艦Boiky(532)

Project 20380的艦橋前部特寫,注意三組四聯裝3S97魯道特防空飛彈垂直發射器。

Project 20380的三組四聯裝3S97魯道特防空飛彈垂直發射器特寫。

(上與下)Project 20380的堅固號(Stoiky 545)的艦橋操縱席

(上與下)Project 20380的堅固號(Stoiky 545)的艦橋顯控台。

Project 20380巡防艦的複合材料上層結構(含前、後船樓與桅杆等)由位於聖彼得堡的Sredne-Nevsky船廠負責

製造,完成後由駁船運至北方造船廠進行總裝。 此為八號艦Strogiy的上層結構,攝於2020年5月上旬。

一艘建造中的Project 20380巡防艦,此時複合材料的前、後船樓以及桅杆都已經裝上艦體,

還沒有塗裝,所以仍然是複合材料原色。

Project 20385是Project 20380的武裝強化版,取消艦舯的SS-N-25反艦飛彈,改在艦首裝置八枚垂直發射的寶石等

超音速反艦飛彈;此外,直升機甲板兩側總共16管垂直發射的魯道特防空飛彈。此模型的主桅杆與雷達系統仍

與先前Project 20380相同,但日後實際建造時改用新開發的封閉式整體桅杆,整合了S、X波段相位陣列雷達

與各型電子戰天線。由於Project 20385採用 德國MTU柴油機,2014年俄羅斯兼併克里米亞後西方對俄羅斯實施制裁

,導致Project 20385的建造工作一度中斷。

在2016年1月,在造船廠中建造的首艘Project 20385進行整體式桅杆吊裝作業。

在造船廠中建造的首艘Project 20385,攝於2017年上半下水前夕。

Project 20385首艦的整合式桅杆近照,此桅杆整合了 Zaslon公司的「壁壘」主動相位陣列雷達系統,包含X波段(上層)

與S波(下層)的 四面固定式相位陣列雷達天線,此外還有許多電子戰系統的平板陣列天線等。

Project 20385首艦Gremyashchy在2017年6月30日在聯合造船集團(JSC)所屬的聖彼得堡

北方造船廠(Severnaya Verf shipyard)下水。Project 20385的上層船樓以及整合式桅杆都

由複合材料建造。

(上與下) Project 20385首艦Gremyashchy在2019年4月21日首次展開廠方試航的畫面。

Project 20385首艦Gremyashchy試航的畫面。

Project 20385首艦Gremyashchy的前部船樓特寫。

 

 

──by captain Picard

艦名/使用國 守衛級巡防艦/俄羅斯

(Steregushchy class,Project 20380/20381/20385)

承造國/承造廠 俄羅斯/

No.1001~1008:JSC,Severnaya Verf shipyard Sankt-Peterburg

No.1009、1010、2101、2102:Amur Shipyard, Komsomolsk-on-Amur

尺寸(公尺) Project 20380:長104.5  寬11.6,吃水3.7

Project 20385:長106  寬13,吃水5
排水量(ton) Project 20380:標準1800  滿載2100

Project 20385:滿載2500
動力系統/軸馬力

Project 20380、 20381:

CODAD

Kolomna 16D49 柴油機*2/23664

雙軸

航速(節) 26~27
續航力(海浬) Project 20380:3800/14節

Project 20385:4000/14節
偵測/反制裝備 Furke-2  E/F頻 3D多功能相位陣列雷達*1

RLK Zaslon多功能S/X波段相位陣列雷達(S、X波段固定式陣列天線各*4)(Project 20385)

Sandal-V搜索雷達*2

MR-231-2導航雷達*2

TK-25E-5電子戰系統 

PK-10誘餌系統(KT-216 120mm發射器*4)

煙幕彈發射器*4

Prosvet-M多用途發射器(Project 2038.5)

聲納 Zarya-ME艦首主/被動聲納*1(整合有Vinyetka-M(No.1001) Minotavr-M、Anapa、Minotavr
射控裝備 Sigma-E戰鬥系統

3Ts-25E Garpun-B I頻反艦飛彈射控雷達*1

Ratep JSC 5P-10E Puma光電/雷達艦砲射控系統*1

5P-520-M2光電射控系統*2

ITC-201M2.2光電射控系統*1

乘員 Project 20380:90

Project 20385:100
武器系統 A-190M 100mm主砲*1

CADS-N-1 Kashtan砲彈合一近迫武器系統*1(Project 20380首艦)

3S97四聯裝Redut防空飛彈垂直發射器*3(Project 20380後續型)/4(Project 20385)(Project 20381共12管,Project 20385共16管。每管可裝填 一枚9M96E1/2中程防空飛彈,或四枚9M100短程防空飛彈)

SS-N-25反艦飛彈*8(Project 20380)

3S14U八聯裝垂直發射器*1(Project 20385。裝填寶石或口徑反艦飛彈)

AK-630 30mm機砲*2

固定式400mm魚雷發射器*4

艦載 Ka-27/28反潛直昇機*1
數量

原訂20~30艘

Project 20380

艦名 建造廠 舷號 廠方編號 安放龍骨 下水 服役
Steregushchy Severnaya Verf, St. Petersburg 530(2006) No.1001 2001/12/21 2006/5/16 2007/11/14交付

2008/2/28服役

Project 20381

艦名 建造廠 舷號 廠方編號 安放龍骨 下水 服役
Soobrazitelny Severnaya Verf, St. Petersburg 531(2011) No.1002 2003/5/20 2010/5/31 2011/10/14
Boiky Severnaya Verf, St. Petersburg 532 No.1003 2005/7/27 2011/4/15 2013/5/16
Stoiky Severnaya Verf, St. Petersburg 545 No.1004 2006/11/10 2012/5/30 2014/7/18
Sovershenny Amur Shipyard, Komsomolsk-on-Amur 333 No.2101 2006/6/30 2015/5/22 2017/7/20
Gromkiy Amur Shipyard, Komsomolsk-on-Amur 335 No.2102 2012/2/17

2013/5/30

2017/7/28 2018/12/25
Retiviy Severnaya Verf, St. Petersburg No.1007 2015/2/20 2020/3/12
Strogiy Severnaya Verf, St. Petersburg No.1008 2015/2/20
Aldar Tsydenzhapov Amur Shipyard, Komsomolsk-on-Amur 339 No.1009 2015/7/22 2019/9/12 2020/12/25
Rezkiy Amur Shipyard, Komsomolsk-on-Amur 343 No.1010 2016/7/1 2021/7/1 2023/9/14
Grozniy Amur Shipyard, Komsomol     2021/8/23    
             
             
             
             
             
             
             

Project 20385

艦名 建造廠 舷號 廠方編號 安放龍骨 下水 服役
Gremyashchy Severnaya Verf, St. Petersburg 337 No.1005 2011/5/26

2012/2/1

2017/6/30 2020/12/29
Provornyy Severnaya Verf, St. Petersburg   No.1006 2013/7/25 2019/9/12
Buyniy Amur Shipyard 2021/8/23   
  Severnaya Verf, St. Petersburg          
  Severnaya Verf, St. Petersburg          
Razumnyy Amur Shipyard     2022/6/12    
Bystriy Amur Shipyard     2022/7/1    
  Amur Shipyard          

 


前言

從1991年昔日與美國平起平坐的紅色帝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瓦解後,前蘇聯的主體──俄羅斯由於窮籌潦倒,不僅無法維持昔日的強大軍事力量,甚至連過去的「祖產」都無力維護。海軍方面,許多大大小小的艦艇、潛艦不是報廢,就是無力維護而呈現閒置廢棄狀態(許多較新的艦艇亦然)。1990年代以來,俄羅斯已經沒有全新的大型艦艇提案, 就連維持蘇聯時代建造的一些大型遠洋艦艇都顯捉襟見肘。扣除印度或中國的訂單外 ,到21世紀前10年為止,俄羅斯 在蘇聯解體以後執行的新水面艦計畫,都是中/小型艦艇。雖然2000年代俄羅斯經濟大幅改善,使得俄羅斯軍方重新開始進行武器系統的更新計畫,但由於1990年代遺留的斷層太大,無論資金、技術與造船廠作業能量,都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以下便介紹 俄羅斯在後冷戰時代執行的第一個巡防艦計畫:Project 20380系列。

起源:Project 2038

守衛號巡防艦的艦尾。

在2001年4月,俄羅斯海軍將領表示俄國海軍將展開新一代Project 2038巡防艦的建造,此型中小型艦艇的主要任務為水面巡邏、護航以及反潛作戰,將取代現役哥利夏(Grisha)系列巡邏艦,成為俄羅斯沿海防衛的骨幹。此案早在1990年代 後期便開始執行,總共有六家俄羅斯廠商針對Project 20380提出設計,最後俄羅斯海軍選擇了阿瑪斯中央海事設計局(Almaz Central Marine Design bureau)的提案 ,並由聖彼得堡的北方造船廠(Severnaya Verf shipyard)負責建造。由於俄羅斯財政狀況不佳,使此案的進展相當緩慢。 經濟的持續低迷,導致俄羅斯海軍在1990年代的建設幾乎處於停滯狀態,不過在2000年代初期普丁政府大刀闊斧銳意改革之下,俄羅斯的經濟已經起色不少,故今後此一造艦案應能加快執行。

阿瑪斯設計局向來擅長設計這類中小型水面艦艇,Project 2038便是該局在1997年推出的出口用巡防艦,而俄羅斯自用的型號則為Prohect 20380。Project 2038巡防艦 的標準排水量約1800噸,滿載排水量2100噸,續航力約10000海里,能持續在海上作業60天,主要任務為水面巡邏、查緝非法與反滲透侵入,可用雷達等電子裝備偵測、監視周遭的海面與空域。艦上可配備30至100mm口徑的火砲以及配套的雷達/光電射控系統,並能根據任務需求而快速換裝艦上的武器與裝備,例如反潛裝備等,艦尾設有相關裝備以繳收、存放非法漁具。此種新巡邏艦能搭載直昇機與小艇,可追捕航速20至25節的船艦。

建造過程

俄羅斯海軍第一階段打算先購買4艘20380,以每年一艘的速率服役,最終希望能購買30艘左右,至少20艘 。首艘20380於2001年12月21日在聖彼得堡的北方造船廠(Severnaya Verf)安放龍骨,命名為守衛號(Steregushchy F-530),這是紀念一艘1904年日俄戰爭中沈沒、使用相同命名的俄羅斯魚雷艇,該艇的兩名官兵寧可犧牲而拒絕被俘虜,親手將受重創的魚雷艇自沈,與之一同沈入大海;守衛號原訂在2003年下水 ,不過實際上在2006年5月16日才下水,2006年11月10日展開海試,在2007年11月4日成軍。

由於首艦守衛號防空能力較為有限,因此從二號艦開始,其設計就經過改良,強化了防空作戰能力(見下文)(有部分資料稱為Project 20381;以下簡稱Project 20380後續型)。第二艘Project 20380後續型機靈號(Soobrazitelny F-531)在2003年5月20日安放龍骨 ,原訂在2006年5月16日下水,不過可能由於資金短缺與設計修改 (首艦守衛號在測試期間發現諸多缺失,例如線路布置不合理等,因此後續艦需要花時間修改設計)等因素,實際上到2010年3月31日才下水 ,在2011年10月14日交付俄羅斯海軍。三號艦Boiky於2005年7月27日在北方造船廠安放龍骨,四號艦Sovershenny號則是第一艘由Komsomolsk Shipyard廠承造的Project 20380後續型艦,於2006年11月10日安放龍骨;五號艦Stoiky號則在2006年11月10日在 北方造船廠安放龍骨。

規劃五艘Project 20380之後後,俄羅斯又推出大幅改良的Project 20385,不僅長度、寬度、排水量都增加,電子系統與武器系統也有許多精進。俄羅斯第一艘Project 20385,是守衛級的六號艦Gremyashchy號。在2012年2月1日,第一艘 進一步強化反艦火力的Project 20385在北方造船廠舉行開工儀式。

依照俄羅斯新聞社在2011年3月中旬的報導,北方造船廠將在2010年代陸續為俄羅斯海軍建造6艘高西可夫上將級(Admiral Vladimir Kuroyedov class,Project 22350)飛彈巡防艦,以及11艘Project 20385巡防艦。 依照俄羅斯的建軍計畫,北方造船廠在2018年前應交付6艘Project 20380與Project 20385型艦給俄羅斯海軍,並在2020年前交付6艘Project 22350飛彈巡防艦。

到2013年3月初,俄羅斯卻有消息傳出,俄羅斯海軍將檢討是否繼續建Project 20380與20385系列,這是因為首艦守衛號(Project 20380)被認為武裝不足以滿足需求、後續陸續改進武裝之後,雖然Project 20385雖然防空與反艦火力都顯著強化,但價格也大幅攀升,已經接近四千噸級Project 1135.6M格里戈洛維奇上將級(Admiral Grigorovich class)飛彈巡防艦(售予印度的塔瓦級的改良版);因此,俄羅斯海軍似乎有意放棄繼續建造Project 20385的計畫,後續發展仍值得觀察。 在2014年2月上旬,消息傳出俄羅斯打算設計體型較小的新型巡邏艦,而不是繼續建造Project 20385這樣的輕型巡防艦。

在2015年初,俄羅斯方面有消息傳出,俄羅斯西北部的造船廠凍結了8艘輕型巡防艦和9艘巡防艦的建造工作,研究替換這些艦艇使用的國外技術;例如,Project 20385有使用德國MTU的柴油發動機。由於2014年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導致西方對俄羅斯實施制裁,俄羅斯軍事裝備使用的西方技術來源中斷,俄羅斯被迫尋找替代性來源,將所有裝備國產化。在2015年3月中旬,阿瑪斯中央海事設計局局長仍宣稱,前兩艘在建造的Project 20385的交付期程不會改變(原訂分別在2015與2016年服役),而俄羅斯也在規劃以國產柴油機組替換MTU發動機;不過根據稍後在2015年7月中旬的消息,以俄羅斯國產柴油機替換Project 20385原有MTU柴油機的工作困難重重,因為俄製柴油機的機艙規格、軸系設置與纜線敷設都與MTU柴油機不同,很難在已經開始建造的Project 20385上直接變更。

由於Project 20385因西方國家制裁而被迫中斷建造,俄羅斯海軍遂決定繼續建造完全採用國產設備的Project 20380後續型;同時,咸信也會對Project 20385進行較大幅度的修改,以國產組件替換遭禁運的進口產品,在之後推出新的型號。在2015年2月20日,北方造船廠為兩艘Project 20380後續型(No.1007與No.1008)舉行了切割第一塊鋼板的儀式,同年下半還會再開工二艘。在2015年開工的Project 20380後續型(No.1009)命名為Aldar Tsydenzhapov,這是紀念一位在快速號驅逐艦服役的水兵,2010年9月該艦失火時,Aldar Tsydenzhapov採取果斷措施挽救該艦,但他本人也嚴重燒傷最後不治身亡,年僅19歲,2010年11月16日被追授俄羅斯聯邦英雄頭銜。

在2020年2月下旬,俄羅斯報紙「Vedomosti」一篇報導透露,根據一家造船工業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接近俄羅斯國防部的人士透露,俄羅斯政府和該船廠正在討論為太平洋艦隊建造多達10艘Project 20380系列巡防艦的合約,最早可能在2021年正式簽署合約,10艘的總價估計超過1800億盧布。在2020年2月15日,Amur Shipyard與俄羅斯國防部簽署合約,為太平洋艦隊建造2艘Project 20380 和4艘Project 20385巡防艦,預定於2024 年至 2028 年服役。

基本設計

Project 20380滿載排水量約2100噸,Project 20385的長度與寬度都有所增加,滿載排水量增至2500噸。Project 20380/385系列擁有與21世紀初期數種西方先進艦艇相似的雷達匿蹤外型,封閉式的上層結構簡潔洗鍊並向內傾斜,並採用 封閉式主桅杆,可有效降低雷達截面積。此外,守衛級在降低紅外線訊號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守衛級的艦體由鋼材製造。守衛級的上層船樓(含前船樓以及後部船樓)、桅杆等由完全由複合材料製造,以減輕重量和雷達反射截面。守衛級的複合材料上層結構由涅瓦河畔的Sredne-Nevsky Shipyard建造(該廠主要業務是製造複合材料的掃雷艦艇),前、後船樓各是一個一體成形複材部件,建造完成後由駁船透過涅瓦河運到北方造船廠,再裝上艦體。

Project 20380採用全柴油機推進,主機為兩具功率各11832馬力的俄羅斯Kolomna 16D49 柴油機,最大航速約26~27節,以14節巡航時續航力可達4000海里 ,能持續在海上操作15天;此外,艦上的電力由四具22-26DG柴油發電機( AC 380/220V, 50 Hz,單機功率630KW)來提供。

而Project 20385由於艦體放大、強化武裝而使排水量增加,因此改用出力更強的德國MTU柴油機。依照2013年中旬的消息,最初俄羅斯打算向英國購買Rolls Royce製造的整合推進系統來裝備Project 20385,但遭到英國方面拒絕,最後這項工作由由位於聖彼得堡的阿瑪斯設計局(Almaz Central Design Bureau)完成。2014年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後,西方對俄羅斯實施武器禁運,Project 20385也由於德國方面中斷對MTU柴油機的交付與支持,而無法如期交艦。

俄羅斯 曾考慮在後續建造的Project 2038上使用複合燃氣渦輪與柴油機動力系統;在前蘇聯時代,原本負責生產水面艦燃氣渦輪的企業體位於烏克蘭境內,導致了 俄羅斯海軍主機受制於烏克蘭窘的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俄羅斯NPO-Saturn遂在聖彼得堡設立船艦汽渦輪主機科研中心 ,並開始發展M-75系列燃氣渦輪,第一種型號為M-75RU,單機功率7000馬力,在2006年11月通過國家級測試 ,適用於2000噸級以下的艦艇;而二種型號則為M-75FRU,單機功率提升為14000馬力,在2008年10月24日通過國家驗收作業。未來改良後的Project 20385可能使用MF-75FRU作為高速主機,最大航速可望增至30節。 到了2014年因烏克蘭革命導致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之後,烏克蘭對俄羅斯軍工的供貨完全中斷,導致俄羅斯一些正在建造、使用烏克蘭製燃氣渦輪的軍艦無法如期交付,這使俄羅斯軍工必須完全替代烏克蘭的貨源

 

早期的Project 20380模型,注意桅杆設計與實際建成有許多不同。

電子系統

守衛級的作戰系統為AGAT提供的Sigma-E系統,同時期俄羅斯出口給中共的956EM第二批現代級驅逐艦以及售予越南的兩艘Gepard-3.9巡防艦也採用此型作戰系統。Sigma-E採用開放式架構以及商規組件,包括Intel處理器,其Ethernet 10/100/1000等區域網路系統備有Mil-1553B、RS-232、RS-422、RS-485等西方常見軍/民規線路接口;在此戰鬥系統上運行的作業系統是Linux,由民間的C/C++高階語言撰寫的軟體能與IEEE1220.1與STD-498國際標準接軌 ;至於顯控台也相當先進,使用LCD多功能液晶彩色平面顯示器,並擁有觸控功能。

Project 20380的偵測裝備包括一套設置在主桅杆頂部的Furke-2 S( E/F)頻三維多功能搜索/追蹤雷達、一具 整合在封閉式主桅杆裡面的3Ts-25E Garpun-B(Plank Shave) I頻反艦飛彈射控雷達、一具Ratep JSC 5P-10E Puma光電/雷達艦砲射控系統 、兩具5P-520-M2光電射控系統、由UOMZ( Ural Optical and Mechanical Plant )公司提供的ITC-201M2.2光電射控系統;此外,還有三具Parol敵我識別器(IFF)、Ruberoid通信系統、GORIZONT-25導航系統等

Furke-2是一種單天線旋轉式相位陣列雷達(出口型號Furke-E、Positiv-ME1,、SMILE等),天線重980kg,功率25KW,號稱對雷達截面積0.1平方公尺的空中目標的偵測距離達130km,最大探測高度20km,探測飛行高度5m、雷達截面積0.02平方公尺掠海小型目標的距離為12~14km,能同時追蹤200個目標,並具備超地平線操作模式;波束垂直向掃描範圍達80, 方位精確度為50m,縱向測距精確度150~200m,水平向角解析度3.2度,平均故障中大間隔(Mean Time Before Failure,MTBF)為850小時。JSC 5P-10E Puma射控系統安裝在艦橋頂部,位於封閉式主桅杆前方的位置;這是俄羅斯海軍在21世紀初期開發出來的新型射控裝備,主要用來導控AK-190M 100mm艦砲。JSC 5P-10E Puma整合有一具相位陣列雷達天線、雷射測距儀與電視攝影機,其中雷達部分的最大搜索距離為60km,最多能追蹤並鎖定四個目標,此射控系統亦裝備於俄羅斯售予印度的塔瓦級飛彈巡防艦上。

5P-520-M光電射控儀

兩具5P-520-M2光電射控系統分別位於艦橋上方兩側,整合有光學通道(有3倍或12倍放大,視角4.45~19度)、電視攝影機(日間模式視角5.2 x 4度,夜間模式視角 6 x 4.3度)、雷射測距儀(工作波段1.6um,工作距離60~20000m,測距誤差5m)等,用來指揮AK-630近迫武器系統接戰 ,其光電部分在能見度20km的情況下,最大偵測距離可達10km,對巡防艦等級的水面目標的偵測距離15km,並可鎖定時速144km以下的低速空中與水面目標 ,整套系統最多能同時接戰四個目標;SP-520-M2水平迴旋範圍是左右各170度,俯仰角度-15~+85度,迴旋速率60度/秒(瞄準階段時為每秒0.05~30度),電源為2kVA,需要一人操作。

UOMZ的ITC-201M2.2光電射控系統結合彩色/黑白電視攝影機、紅外線熱影像儀、雙波段雷射測距儀等,水平迴旋範圍是左右各230度,俯仰角度-45~+85度,系統追蹤角精確度0.5mrad,距離誤差10m,探測水面、沿岸目標的距離約16~18km,探測戰鬥機的距離約12~15km,探測直昇機的距離約8~9km,探測次音速掠海目標(約300m/s)的距離7~8km,探測超音速掠海目標(約700m/s)的距離15~16km,

而3Ts25E Garpun-B雷達是俄羅斯開發的第四代超地平線 (OTH)主/被動雷達,也是先前Mineral-ME超地平線雷達的後繼型號。Garpun-B雷達由俄羅斯Granit-Electron設計局研發,由MR-302M傳統搜索雷達為基礎發展而來,主動雷達部分採用X波段,最大功率30KW(Minerma-ME僅25KW);對雷達截面積(RCS)為1000平方公尺的水面目標,Garpun-B在一般模式下的偵測距離為35~45km,在加強模式下可到90km,使用導管效應的超地平線模式則為180~280km,如果在絕佳的大氣導管環境下,偵測距離最遠可延伸到400km以外。在主動模式下,Garpun-B的距離誤差為40~960m,方位誤差為1.5度;在被動模式下,在傳統模式下能偵測50km以外的目標,如使用大氣導管效應,最多可將偵測距離延伸到500km左右,最多能同時追蹤50個目標,方位誤差依照信號波段不同而介於0.5度至2度,距離誤差在50~150km時約為目標探測距離的5~20%(依接收時間而定)。Garpun-B的整套主/被動天線都整合在封閉式桅杆裡 ,反觀前一代的Mineral ME則需要分成多套天線組。Garpun-B雷達也用於2000年代初期俄羅斯為印度建造的塔瓦級(Talwar class)飛彈巡防艦,以及出售越南、阿爾級利亞的小型飛彈巡邏艦上。守衛級用來安裝Garpun-B雷達的匿蹤封閉式桅杆表面採用頻率選擇材料(FSS)製造,雷達天線本身從內部向外部發射電磁波時不會受到阻擋,而外來雷達波遇到桅杆表面的FSS材料時,多數會依照桅杆塔的匿蹤造型來反射,只有符合Garpun-B雷達操作頻率的回波能進入桅杆內。

電子戰方面,守衛級配備俄羅斯Pirbor廠生產的TK-25-2電子截收及干擾系統(7.2版),誘餌發射 系統則為PK-10(發射器型號為KT-216),備彈80發,彈種包括SO-50、AZ-SR-50、AZ-SOM-50、AZ-SK-50、AZ-SMZ-50等。 守衛級的艦首與艦尾各有兩具煙幕彈發射器,每具發射器可裝填10枚煙幕彈,使用俄羅斯化學研究所的MDSh-1~3系列煙幕彈,能在投擲後5秒內建立一個長100~150m的煙幕,維持時間介於1.5至20分鐘,可在近戰中掩蔽船隻行動。 水下偵測方面,守衛級的艦首設有一具Zarya-ME黎明式固定式主/被動聲納,對半徑10m的目標的偵測距離為35km,此外,艦上還配備主動式拖曳陣列聲納,對半徑10m的目標的反射信號探測距離為16km。

roject 20380的堅固號(Stoiky 545)艦砲兩側的煙幕彈發射器

Project 20385的整體式桅杆;頂層的圓球是Furke-2 S( E/F)頻三維多功能雷達外罩,

桅杆上有兩組縱列的大型相位陣列天線,是Zaslon公司展開發的「壁壘」相位陣列雷達

系統,其中上層天線是X波段、下層天線是S波段。此外,桅杆上還有其他許多

平板狀天線,是幾種電子干擾與截收天線。

至於Project 20385的電子系統則有不少改進,改用一部一體化整合式桅杆結構,將多種雷達、電子戰系統的天線整合於其上:桅杆頂部仍裝置一部Furke-2 S( E/F)頻三維多功能搜索/追蹤雷達,桅杆結構則由上而下裝置幾組固定式相位陣列雷達系統。至於桅杆內則安裝由Zaslon公司展開發、稱為「壁壘」(ЗacлοH)的多功能多波段雷達系統;依照2015年聖彼得堡國際海事展(IMDS-2015)中俄羅斯ZASLON公司展出的資料,「壁壘」將一套S波段相位陣列雷達、一套X波段相位陣列雷達、幾種電子截收/干擾系統(涵蓋L,S,C,X和Ku波段)的平板相位陣列天線,都整合到一體化封閉式桅杆中,整個桅杆是一個完整的模組 ,可安裝在不同的軍艦上。其中,桅杆上層裝置X波段的四個固定式陣面,下層裝置S波段的四個固定式陣面。「壁壘」的功能包括搜索、探測、追蹤空中目標,以及標定超低空與水面目標以及沿岸目標等,還包括支持武器射控(包含9M96D防空飛彈的上/下鏈傳輸)。「壁壘」雷達系統靈敏度與目標更新率高,對高速迫近的目標快速反應並進行射控標定,具有自動目標識別、自適應、抗干擾能力。「壁壘」雷達對雷達截面積1平方公尺的目標探測距離為75km,最大探測距離約200~300km,可同時追蹤超過100個目標。

俄羅斯ZASLON公司在2015年聖彼得堡國際海事展(IMDS-2015)中展出的「壁壘」

主動相位陣列雷達天線,這是Project 20385的重要感測裝置。

由後方看Project 20385首艦Gremyashchy,注意主桅杆的各種相位陣列天線。

Project 20385首艦Gremyashchy的桅杆特寫。最下層的大型天線是「壁壘」主動相位陣列雷達系統的

S波段鎮面,,較上一層為X波段陣面,此外還有許多電子戰系統的平板陣列天線

武器系統

武裝方面, 首艘Project 20380守衛號的艦首設有一門新型A-190M 100mm主砲,採用匿蹤造型的砲塔,最大射速高達80發/分,最大射程約20km,艦上共儲存332發砲彈;B砲位裝有一具CADS-N-1客什坦(Kastan)砲彈合一近迫武器系統 ,整合有兩門30mm機砲以及射程;煙囪兩側各有一門AK-630 30mm自動機砲,長距離反艦武裝是兩組四聯裝SS-N-25(Uran)反艦飛彈發射器,設置在主桅杆塔後方,此外還有四具固定式400mm魚雷發射器,分置於兩舷的艙門內 。艦上儲有8枚Aquamarin公司生產的Paket-E/NE魚雷,直徑324mm,全長310.8cm,彈頭重80kg,作戰距離1400m,作戰深度40m,速度25m/s,彈鼻配備聲納尋標器,其搜索角度為正負各45度,搜索距離400m。艦尾設有一個直昇機庫與飛行甲板,能搭載一架Ka-27同軸反轉雙旋翼直昇機。

(上與下二張)一艘Project 20381在演習中發射魯道特防空飛彈,飛彈升空點火並轉向。

一艘Project 20381發射魯道特防空飛彈時,發射器開蓋的照片。

至於Project 20380從二號艦開始的後續型的最主要區別,是取消B砲位的客什坦砲彈合一近迫武器系統,原位置改裝魯道特(Redut)艦載防空飛彈系統(詳見高西可夫上將級飛彈巡防艦一文)的三組四聯裝3S97垂直發射器(外型為方格狀)。Project 20380後續型是俄羅斯第一種採用魯道特防空飛彈的艦艇,而隨後建造的Project 22350高西可夫上將級(Admiral Vladimir Kuroyedov class)飛彈巡防艦也採用魯道特防空飛彈系統。每個3S97垂直發射管能裝填 一枚9M96E1/2飛彈,或四枚9M100。Project 20380後續型其他武器裝備 如艦艏AK-190M 100mm主砲、兩門AK-630 30mm機砲、八枚反艦飛彈以及四具魚雷發射器等,都與首艦守衛號相同。

隨後,俄羅斯又以Project 20380後續型為基礎,推出進一步強化武裝的Project 20385;而俄羅斯第一艘Project 20385,是守衛級的六號艦Gremyashchy號。與Project 20380後續型相較,Project 20385的船艛前方B砲位改成一組3S14U八聯裝垂直發射器,可裝填P800(北約代號SS-N-26)寶石 (Onyx)反艦導彈或口徑(Kaliber)反艦/陸攻飛彈;而魯道特防空飛彈的垂直發射器則移到艦尾直升機甲板兩側,兩側各有兩組四聯裝發射器,共16管。由於強化了武裝,Project 20385的滿載排水量略為提升到2300噸。

如同前述,由於2014年烏克蘭革命衍生的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以及東烏反抗,西方對俄羅斯實施禁運制裁使得Project 20385主機來源受阻,建造一度中斷;直到2016年5月,首艘Project 20835克爾維特號(Gremyashchy)才安裝了發動機 ,該艦在2017年6月30日下水。

首艘Project 20385的整體式主桅杆系統,結合Zaslon的「壁壘」S/X波段相位陣列雷達

、電子戰系統等設備;桅杆結構由複合材料製造。攝於2016年初。

(上與下)在2016年5月,首艘Project 20385在船廠內進行吊裝發動機的工作。

由於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導致西方的禁運制裁,使得採用德國MTU柴油

發動機的Project 20385建造工程一度受阻。

首艘Project 20835克爾維特號(Gremyashchy)在2017年6月30日下水。

 

敏捷號(Provornyy)火災事故

(上與下二張)在聖彼得堡建造的第二艘Project 20385巡防艦敏捷號(Provornyy)

,攝於2013年。

(上與下)2021年12月17日晚間,建造中的Project 20385敏捷號(Provornyy)

發生大火,複合材料製造的前部船樓與桅杆完全燒毀。

 

火災過後的敏捷號,此照片是從艦首垂直發射器艙蓋拍攝。該艦的複合材料

前船樓結構完全燒毀坍塌,可以看到桅杆頂部橫倒在殘骸中。而垂直發射器

(前)外部艙蓋也已經燒焦。

在2021年12月17日晚間,在北方造船廠建造艤裝中的Project 20385敏捷號(Provornyy)發生大火,火勢覆蓋艦上800平方公尺以上,火勢蔓延到上層結構第四、第五層。這場火災造成敏捷號的前部複合材料船樓結構以及整合桅杆完全燒毀,粗估損失可能高達2.25億美元;北方造船廠稱,由於上層結構與主甲板之間有敷設防火材料,所以船艦本體沒有被直接被波及(不過實際上也可能因為高溫而使鋼板受損),會委由Sredne-Nevsky造船廠另外製造複合材料上層結構來替換;此時,敏捷號上層結構內的裝備還沒有安裝。依照2021年12月28日俄羅斯塔斯新聞社(TASS)引述聯合造船集團內部消息,敏捷號能否被修復的關鍵在於艦體裡已經鋪設的電纜的狀況;如果電纜線路仍然完好,原艦體還是能保留而繼續修復(單純更換受損鋼板比較簡單),不過估計也需要五年時間;但如果管路、纜線因高溫損害而需要大量更換,就等於需要徹底重建艦體。建造Provorny號的上層結構就需要花費約三年。敏捷號在2013年7月25日安放龍骨,2019年9月12日下水,原訂在2022年底加入俄羅斯海軍服役。

 

Project 20382

2005年聖彼得堡航展(IMDS-2005)中展出的外銷用Project 20382的模型,注意

CADS-N-1砲彈合一近迫武器系統設有兩具(前後各一),主砲也改成AK-176-MP 76mm快砲。

在2000年代,俄羅斯造艦業者評估噸位在500至2000ton之間的中小型艦艇是21世紀初期艦艇市場上需求量最大的種類,因此各廠家也紛紛推出不同設計, 而Project 2038的出口版本則稱為Project 20382虎式(Tiger)巡防艦,在2005年的聖彼得堡國際海軍展(International Naval Exhibition in St. Petersburg)中首度展出。根據詹式年鑑與漢和防務評論的資料,Project 20382的規格與20380相當,艦長104.5m,寬13m,動力系統可能換成複合燃氣渦輪或柴油機(CODOG)構型 ,使用MF-75FRU燃氣渦輪主機,最大航速30節,以14節經濟航速可持續航行4000海里編制100名左右的人員;電子裝備包括一具ME1 3D對空/對海搜索雷達、一具GORIZONT-25導航雷達、一具BTS-25導航系統、TK-25E電子戰系統、PK-10誘餌發射器、ME-02聲納等,艦上武裝與Project 20380大同小異,唯主砲改採一門AK-176M-MP 76mm快砲,此外CADS-N-1砲彈合一近迫武器系統也可增為兩具(前、後各一) ,而反艦飛彈則可換成六枚SS-N-27俱樂部(Klub,Kalibr的外銷版)反艦飛彈或是SS-N-26寶石(YakhonT)超音速反艦飛彈(採用垂直發射)。 專家估計,每艘Project 2018.2的出口價格大約為1.2至1.5億美元。

在2007年6月29日、第三屆聖彼得堡國際海軍展期間,有消息傳出印尼海軍司令與俄羅斯防衛裝備出口公司(Russian Defense Export State Corporation,Rosoboronexport)簽署一個合約,購買Project 20382巡邏艦;消息宣稱,在印尼與俄羅斯的合作架構下,這批俄羅斯設計的巡防艦將在西班牙的造船廠建造,然後航行到俄羅斯北方造船廠去安裝電子系統和武器裝備。不過,這個消息後來並沒有下文,日後印尼進行PKR(Perusak Kawal Rudal)造艦計劃,在2010年選擇了荷蘭皇家須爾德造船廠的SIGMA 10514型巡防艦,落敗的對手包括義大利軍艦系統工程公司(Orizzonte Sistemi Navali )與俄羅斯(應該就是Project 20382)。

此外,俄羅斯也以Project 2038.2參與阿爾吉利亞在2007年開始的巡防艦招標計畫。在2011年7月初,俄羅斯國防出口公司表示,阿爾吉利亞正與俄羅斯洽商購買三艘2038.2型巡防艦,總價值7億美元,每艘報價遠低於競爭對手法國DCNS的FREMM巡防艦(每艘約4至6億歐元 )。然而最後Project 2038.2並未獲得阿爾吉利亞的青睞;在2012年3月底,阿爾吉利亞與德國簽約,購買兩艘MEKO A200巡防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