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翠玉級基地掃/佈雷艇

Project 12700紫翠玉級(Aleksandrit class)基地掃/佈雷艇的構型圖。

Project 12700是全世界第一種使用玻璃鋼整體真空灌注一次成形技術建造主體的作戰艦艇。此為首艘Project 12700

在模具設施灌注成形的艦體。此艦編號BT-730,命名為亞歷山大.奧布可夫號(Aleksandr Obukhov)

在船廠建造中的首艘亞歷山大.奧布可夫號,攝於2014年3月上旬。

下水前夕的亞歷山大.奧布可夫號。

亞歷山大.奧布可夫號推進器與舵面特寫。注意該艦使用固定式雙軸推進器,而不像許多歐製獵雷艇使用可轉向推進器;

而為了增加 低速獵雷作業下的靈活度以及固定船位能力,艇首設置橫向推進器,艇尾也加裝伸縮式轉向推進器

(此時尚未安裝,只看得到基座)。

剛下水的亞歷山大.奧布可夫號。

(上與下)航行中的亞歷山大.奧布可夫號。

Project 12700的艦橋

──by captain Picard

艦名/使用國 紫翠玉級基地掃/佈雷艇/俄羅斯

(Aleksandrit class/Project 12700)

承造國/承造廠 俄羅斯

Sredne-Nevsky shipyard, St. Petersburg

尺寸(公尺) 長61.6 寬10.3 吃水2.68~3.1
排水量(ton)

標準620

滿載890

動力系統/軸馬力 M503B-1柴油主機*2/5000

發電機組2/315KW

發電機組2/210KW

雙軸

PU-100F艇首橫向推進器2

 VPK-90F/70 艇尾伸縮式轉向輔助推進器2

航速(節) 16.5
續航力(海浬) 1500~1680/10節
乘員

44

偵測/控制/反制系統

AL-N 導航雷達*1

DIEZ-12700E水雷反制作戰系統

Ruberoid通信系統組

LIVADIA-ME水雷偵測聲納*1

Anapa/Altyn-M反潛水人員聲納*1

Struktura-35水下通信系統

水雷反制系統

GOKT-1(OUKT -B)單艦拖曳機械掃雷具*1

GKT-2(PKT- B)編隊式拖曳機械掃雷具*1

SHAT-U(Zhelatin)聲噪掃雷具*1 

Inspector-MK2無人水面水雷反制載具*1

Alister 9型無人水下載具*2(不詳)

K-Ster I型無人水下載具*2(不詳)

K-Ster C型一次性水下水雷處分載具*10(不詳)

艦載武裝 AK-306 30mm機砲*1

14.5mm機槍*1

9K38 Igla防空飛彈發射器(備有八枚9M39防空飛彈)

可攜帶UDM、UDM-2、UDM-500、MTPK-1、MTPK-2、MRPK-1、PMR-1、PMR-2等水雷

姊妹艦

約20~40艘

艦名 廠方編號 安放龍骨 下水時間 服役時間
507 Aleksandr Obukhov No.521 2011/9/22 2014/6/27 2016/12/9
Georgiy Kurbatov No.522 2015/4/24 原訂2016/7/29

實際2020/9/30
2021/8/20
Ivan Antonov No.523 2017/1/25 2018/4/25 2019/1/26
Vladimir Yemelyanov No.524 2017/4/20 2019/5/30 2019/12/28
Yakov Balyaev No.525 2017/12/26 2020/1/29 2020/12/26
Pyotr Ilyichev No.526 2018/7/25 2021/4/28  
Anatoly Shlemov No.527 2019/7/12
Lev Chernavin No.528 2020/7/24
Afanasy Ivannikov No.529 2021/9/9
     
     
     
     

 


 

Project 12700紫翠玉級(Aleksandrit class)基地掃/佈雷艇是俄羅斯在冷戰結束後新設計建造的第一種水雷反制艦艇,由俄羅斯 金剛石中央設計局(Almaz Central marine Design Bureau)設計,主要用於俄羅斯港口基地附近水域的水雷反制以及佈雷等工作,取代冷戰時代建造、早已陳舊的多種舊型水雷反制艦艇。

Project 12700由位於聖彼得堡的涅夫斯基造船廠(Sredne-Nevsky,屬於俄羅斯聯合造船集團(United Shipbuilding Corporation ,USC))建造,首艦在2011年9月22日安放龍骨。

在2017年6月9日,俄羅斯國防部表示將購買20至40艘紫翠玉級。俄羅斯海軍副司令Viktor Bursuk 也表示,Sredne-Nevsky船廠會以每年兩艘的速率建造紫翠玉級。在2018年1月下旬,消息傳出俄羅斯海軍計畫打算在2027年之前獲得10艘紫翠玉級,到2035年數量增至30艘。

基本設計 

紫翠玉級艇體以無磁的強化玻璃鋼(GRP)建造,並首度應用玻璃鋼整體真空灌注一次成形技術來建造主艦體,相較於傳統FRP工法可提高結構強度、延長壽命。紫翠玉級全長61.6n、寬10.3m、吃水2.68m(另一說是全長51.75m、寬10.2m、吃水3.68m),標準排水量602噸,滿載排水量890噸, 推出時是世界上最大的全GRP結構作戰艦艇,設計上的結構壽命約30到35年。依照Sredne-Nevsky船廠宣稱,首艇BT-730的玻璃纖維艇體在1天半之內就灌注成形,創下世界紀錄。紫翠玉級採用柴電推進,主機為兩部功率各2500馬力的M503B-1柴油機,平時巡航以雙軸推進,進行低速水雷反制作業時則改用艇尾的兩個 VPK-90F/70可轉式小型電動推進器(平時收縮入艦體內)推進,以增加靈活度並降低噪音,此外艇首PU-100F還有兩個橫向推進器。艦上運作的供電由兩部315KW柴油發電機與兩部210KW柴油發電機負責。 紫翠玉級最大航速16節,以經濟航速(10節)航行之下,續航力1500~1680海里,每次能持續作業10天,能在3級海象以內進行掃雷任務,4級海象以內使用武器,艇上編制44至45人。

紫翠玉級可執行掃雷、獵雷、佈雷、水面巡邏等任務。水雷作戰裝備方面,紫翠玉級的作戰中樞是DIEZ-12700E水雷反制作戰系統,主要水下探測裝備是一部LIVADIA-ME水雷偵測聲納。艦上掃雷裝備包括一套由單艇操作的GOKT-1(OUKT -B)拖曳機械掃雷具、一套以編隊方式操作(由兩艘掃雷艇一同拖曳)的GKT-2(PKT- B)編隊式拖曳機械掃雷具、一套 SHAT-U(Zhelatin)聲噪掃雷具(包括Gelatin拖曳體與SAT-I寬頻拖曳聲信號發生器)等。獵雷方面,紫翠玉級裝備由法國提供的整合獵雷系統,包含兩部Alister 9型無人水下載具(UUV)、兩部K-Ster I型無人水下載具、 10個K-Ster C型一次性水下水雷處分載具,以及一艘法國ECA Group的Inspector-MK2無人水面水雷反制載具(USV)。

Inspector-MK2水面載具使用長度8.4m的鋁合金硬式艇體,吃水約0.5m,排水量約4700kg,柴油主機帶動兩部水噴射推進器,最大航速25節,能持續在海上作業12小時,最高能在四級海象以內作業,可攜帶1000kg的籌載;每艘Inspector-MK2配備兩部SEASCAN Mk 2遙控獵雷載具(ROV)、一部從艇尾施放的TOWCA拖曳式側掃聲納(Towed Side Scan Sonar,TSSS)、安裝在艇首的伸縮式可旋轉桅杆的ISSS(Interferometric Side Scan Sonar )3D掃描聲納。SEASCAN Mk 2遙控獵雷載具配備一部掃描聲納和三部電視攝影機,用於水下物體識別與精確標定,可在強勁海流下於母船前方1500m範圍內操作。ISSS是一種3D掃描測繪聲納,安裝在艇首的可伸縮式桅杆上,能精確測繪海床上的物體(包括水雷、爆裂物、殘骸等);而TSSS則由艇尾一個施放與回收系統(Launch and Recovery System,LARS)收放,能探測、掃描在深度10至100m範圍內任何疑似水雷的物體。Inspector-MK2載具的後端控制系統可以整合在一個20英尺的標準集裝箱內,後端資料處理軟體系統稱為Triton。俄羅斯海軍稱Inspector-MK2無人水面載具以及艇上所有裝備被俄羅斯海軍稱為「鑽石」(Diamant )系統。 依照俄羅斯方面的消息,在2014年1月時,俄羅斯Prominvest (屬於國營Rostec State Corporation)與ECA group敲定合約,購買四套Inspector-MK2無人水面載具,然而後來減為三套。

法國ECA Group生產的Inspector-MK2無人水面載具。注意載具艇首的伸縮桅杆裝置ISSS掃描聲納,

艇尾施放回收系統(LARS)則搭載了TOWCA拖曳式側掃聲納。 

設計Project 12700時,俄羅斯與西方關係較好,俄羅斯也首次從法國引進軍事技術,因此Project 12700使用法製獵雷裝備;然而2014年烏克蘭政變後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西方集體對俄羅斯展開制裁,導致原本法國向俄羅斯出口的軍備(包含兩艘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無法交貨;禁運也影響到Project 12700項目,法國原本預定在2015年8月交付Project 12700首艦亞歷山大.奧布可夫號所需的所有獵雷裝備,但最後除了ECA Group集團的Inspector-MK2無人水面載具之外,其他品項都沒有交付,導致亞歷山大.奧布可夫號在2014年6月底下水以後,只能停在碼頭等待裝備 

俄羅斯購買的第一套Inspector-MK2無人水面載具在2015年秋季交付,隨後裝上亞歷山大.奧布可夫號,在2016年底完成系統整合工作,在2017年6月展開初步海上測試,隨後並完成與首艘Project 12700艦上指揮管制系統的軟體整合工作。前三艘Project 12700都會配備ECA Group提供的Inspector-MK2載具。在2017年6月底聖彼得堡國際海事防衛展(International Maritime Defence Show in Saint Petersburg)中,ECA Group的商務總裁Dominique Mallet 表示,該集團會授權並轉移技術在俄羅斯生產Inspector Mk 2無人水面載具以及SEASCAN MK.2遙控載具,並在2019年完成。在2017年7月下旬,ECA Group表示已經向俄羅斯交付第二套Inspector-MK2載具

俄羅斯開發的無人水面水雷反制載具(USV)。這可能是俄羅斯自行開發的代用品,替代一些因

西方制裁而遭到禁運的品項

停在碼頭邊的亞歷山大.奧布可夫號,艇尾停靠一艘Inspector-MK2載具。

亞歷山大.奧布可夫號正在操作一艘Inspector-MK2載具(前方)

紫翠玉級的自衛武裝包括一座艇首AK306 30mm機砲、艇尾一座14.5mm機槍以及兩座四聯裝9K38 Igla防空飛彈發射器(艦上備有八枚9M39防空飛彈)。AK 306是AK 630的簡化版,取消射控雷達,改用520М-2型光電瞄準器,其砲炮口初速為880~900m/s,最大射程8100m,有效射程5000m,最大射高4000m,射速600~1000發/分。AK306廣泛裝備於俄羅斯海軍

此外,俄羅斯聯合造船集團(USC)也推出一種體型較小的Project 10750Eh近岸水雷反制艇供外銷之用,排水量僅169噸,續航力650海里,挺上配備潛水支援設備、消磁設備等。在2015至2016年,俄羅斯聯合造船集團也以Project 12700的設計競標印度海軍的獵雷艦需求(印度原本與韓國江南造船廠簽約,但經過冗長的談判之後,雙方對合作條件無法達成共識,在2018年1月取消合約)。

建造進度 

在2011年9月22日,Project 12700首艦(廠方編號No.521)在聖彼得堡的涅夫斯基造船廠安放龍骨;該艦原定在一年內(2012年)下水,2012年7月27日涅夫斯基造船廠建立一百周年的慶典上,該廠總經理還宣布該艦將於2013年交付海軍。然而,實際上建造此型獵雷艦的複雜度遠高於預期,期程一拖再拖

在2013年底,涅夫斯基造船廠宣布首艘Project 12700已經做好了進行國家測試的前期準備,靜態系泊測試會在聖彼得堡的普利莫爾斯克進行,艦艦體內各艙室的噪聲和振動水平的測試則由位於聖彼得堡的造船和船舶修理技術中心承擔,克雷洛夫中央科學研究院負責測試艦艦體在不同海況下的振動,測試條件嚴格按照實際的需求擬定。依照涅夫斯基造船廠最初的計劃,首艘Project 12700首艦的國家測試會在2014年4月至9月進行。然而不久之後,涅夫斯基造船廠的母公司俄羅斯聯合造船集團(USC)就宣布,由於俄羅斯政府的撥款未到位,首艘Project 12700的測試和交付工作推遲到2015年進行。隨後由於經費不足,且相關單位缺乏靜態噪聲和振動測試專用設備,首艘Project 12700的噪聲和振動測試被大幅簡化,改為和靜態繫泊試驗一起進行。

在2014年3月26日,涅夫斯基造船廠宣布首艘Project 12700被命名為亞歷山大.奧布可夫號(Aleksandr Obukhov),隨後在6月27日舉行下水典禮。原本俄羅斯海軍定於2015年第四季接收亞歷山大.奧布可夫號,裝備於北方艦隊。然而,由於2014年烏克蘭政變後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導致西方對俄羅斯實施全面制裁與軍事技術禁運,法國停止交付原本俄羅斯購買的所有軍備,Project 12700項目也遭到波及(法國只交付Inspector-MK2無人水面載具),導致亞歷山大·奧布霍夫號不得不停在造船廠內;而俄羅斯也只能自行研製替代品。在2015年4月底,俄羅斯為Project 12700研製的自航式無人獵雷/掃雷載具開始建造,這是原本法製系統的替代品。亞歷山大.奧布可夫號在2015年1月開始海試,2016年4月開始裝備俄羅斯國產的替代獵雷設備,2016年12月9日才舉行交付儀式,進入俄羅斯北方艦隊服役,比原訂期程晚了三年。不過,俄羅斯研製替代法國禁運獵雷設備仍須時間,影響Project 12700全面形成戰鬥力的時間,而且俄羅斯研製的替代品的性能可能不如法國原裝貨。

除了獵雷設備因西方制裁而受到影響之外,Project 12700艦體使用的強化玻璃鋼(GRP)材料的原料原先也是進口的,2014年以後也因為制裁而越來越難進口,導致後續建造計畫受到影響。涅夫斯基造船廠只好轉而尋求俄羅斯國內企業提供替代產品。最終後,涅夫斯基造船廠與俄羅斯一家生產玻璃纖維織物的廠家和一家生產瓦楞紙板(瓦楞紙板可以用於製造天然纖維強化複合材料)的廠家,為後續的Project 12700型艦提供原料。

 

Project 12700首艦亞歷山大.奧布可夫號Aleksandr Obukhov BT-730)於2016年12月9日成軍的畫面。

(上與下)在2016年6月7日,Sredne-Nevsky船廠發生火災,原訂在一個月後下水的Project 12700二號艦

Georgiy Kurbatov號的結構也受到波及,導致下水期程延後到2019年。

在2014年4月,俄羅斯國防部與涅夫斯基造船廠簽署後續三艘(第二至第四號艦)的建造合約,原訂在2016至2018年交付。

二號艦Georgiy Kurbatov在2015年4月24日安放龍骨,原訂2016年7月29日下水,2017年9月交付俄羅斯海軍;然而建造該艦的廠房在2016年6月7日發生火災,事後廠方隨即對外宣稱由於艦上重要設備都還沒有安裝,所以火災意外不會影響建造進度,然而實際上Georgiy Kurbatov號的船體在火災中受損(船廠內部超過600平方公尺的面積被火災波及),不可能如期下水。在2017年11月中旬,消息傳出Sredne-Nevsky船廠正在與國營克雷洛夫造船研究中心(Krylov State Research Center)聯手修復Georgiy Kurbatov號的結構,修復工作會在2018年5月完成,該艦在2019年9月30日下水,比原訂計畫晚了三年多。最初Sredne-Nevsky廠預定在Georgiy Kurbatov號於2016年7月29日下水之後,同時舉行三號艦Ivan Antonov的安放龍骨儀式,並在2016年9月為四號艦Vladimir Yemelyanov安放龍骨,然而火災事故也連帶導致後續兩艦的工程進度受到影響,兩艦分別延後到2017年1月日與4月安放龍骨,並分別預計在2018年3月以及5~6月下水,仍然比受到火損的Georgiy Kurbatov號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