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32巡防艦

英國BAE Systems在2022年10月歐洲海軍展(Euronaval 2022)展出的ASF打擊巡防艦模型。

ASF是BAE Systems針對皇家海軍Type 32巡防艦需求的概念設計。

(上與下)在2023年6月下旬,巴布克集團公布了箭頭140多任務海軍平台(A140 MNP)的概念設計,

這是以箭頭140/Type 31為基礎,針對Type 32巡防艦概念而推出的多用途/可適應型號。

 

艦名/使用國 Type-32巡防艦/英國
承造國/承造廠 英國/
尺寸(公尺)  
排水量(ton)  
動力系統/軸馬力  
航速(節)  
續航力(海浬)  
偵測/電子戰系統  
聲納  
射控/作戰系統  
乘員  
艦載武裝  
艦載機  
艦載小艇  
數量  
艦名 開工時間 安放龍骨 下水時間 服役時間 除役時間
           
           
           
           
           

──by captain Picard


 

在2020年11月19日,英國首相波里斯.強森(Boris Johnson)公布防衛安全整合審查(Defence and Security Integrated Review)的結論(細節在2021年公布),表示要增加英國國防預算,在接下來四年會將英國國防預算增加241億英鎊(約320億美元),比先前英國政府的宣告增加165億英鎊,使得英國國防預算達到每年GDP的2.2%以上,高於北約門檻(每年軍費佔GDP 2%以上);在接下來四年,英國會在軍備上投資190億英鎊,高於任何一個歐洲國家,在北約之中僅次於美國;以當下英國國防預算(每年415億英鎊)為基準,軍費投資增加10至15%。英國國防部宣稱,這是冷戰結束以來,英國對軍力進行的最大一次投資,重建英國的軍力地位,使皇家海軍成為歐洲最強而有力的海上武力。其中,海軍的造艦計畫包括:

1.維持原議建造八艘Type 26巡防艦。

2.維持原議建造五艘Type 31巡防艦。

3.用來支持伊麗莎白女王級航空母艦的固體物資補給艦(至少兩艘)。

4.新一代的Type 32「多用途巡防艦」

5.多任務海洋研究調查船(multi-role research vessels)。

其中,英國國防部稱Type 32是一種新世代巡防艦。Naval News引述英國內部可靠消息,皇家海軍已經進行了進一步增購巡防艦的可型性研究,稱為Type 31第二批(Batch 2),研究方向並不限於從Type 31的基本設計繼續發展。

在2020年11月30日,保守黨議員傑瑞米.奎因(Jeremy Quin)回覆議員Kevan Jones在11月20日對於Type 32巡防艦細節的提問時表示,此項目細節、採購數量、採辦策略等未定,需要等概念、需求等初步定義階段才會明朗;現階段可以預測Type 32將會搭配各種無人載具系統,執行反潛、水雷反制等任務。因此,外界推測Type 32應該會用來搭載英國與法國合作進行的海事水雷反制(Maritime Mine Counter Measures,MMCM)項目的無人水雷反制載具系統。

依照2021年3月15日英國政府公佈的整合安全防務與外交審查(The Integrated Review of Security,Defence, Development and Foreign Policy),英國在接下來四年期間國防預算達1880億英鎊,比前一個四年期增加240億英鎊(漲幅17%),這個數字包含至少66億英鎊研發預算,而每年的造艦預算則超過17億英鎊。其中,關於海軍造艦的敘述包括建造Type 32巡防艦以及固態物資補給艦(Fleet Solid Support),建造八艘Type 26巡防艦以及五艘Type 31巡防艦;此外,在2025年至少訂購48架F-35來維持航空母艦打擊能力(應該都是指能在伊麗莎白級航母起降的F-35B)。而在當天下議院會議中,首相波里斯.強森(Boris Johnson)回答保守黨議員珍.史蒂文森(Jane Stevenson)的質詢時表示,在2020年代結束前,英國「巡防艦」(frigates)數量會從當今15艘增加到24艘;實際上這個數字應該是指巡防艦加上驅逐艦的總和。

綜合以上,2021年整合防務計畫除了維持原訂八艘Type 26巡防艦以及五艘Type 31巡防艦的數量之外,應該會建造五艘Type 32巡防艦,使得皇家海軍巡防艦與驅逐艦數量從現階段19艘(6艘驅逐艦加上13艘巡防艦)增加到24艘。

在2022年3月10日公佈的國家造艦戰略(National Shipbuilding Strategy)修正版本,首次提到Type 32巡防艦,代表Type 32正式被英國政府列入未來造艦計畫;其中提到Type 32的主要能力之一,部署與操作各種無人系統,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術以及人不在迴路(human-out-of-the-loop)的自主作業能力是發展重點;同時,減少船員數量與壽期成本也是要項,以因應英國軍隊人力短缺、招募困難的狀況。國防大臣班.威廉斯也表示,Type 32巡防艦的建造工作會在建造Type 31的羅賽斯(Rosyth)船塢進行,在Type 31巡防艦項目完成之後緊接著展開。依照同時期英國公布的防衛指揮白皮書(Defence Command Paper),Type 32巡防艦的主要任務包括保護領海、維持海外存在、支持近海快速反應作戰群(Littoral Response Groups)等。

在2022年11月29日英國審計署(NAO)公布的報告稱,2022年7月提交的10年期(2022至2032年)英國國防部裝備計畫(Defence Equipment Plan 2022-2032)並沒有包括最初Type 32巡防艦以及多功能支援船(Multi-Role Support Ships,MRSS,預計取代皇家海軍現役所有主要兩棲作戰船艦)的計畫,認為這些船艦的實際成本會顯著高於預期,英國財政無法負擔。另有消息傳出,雖然Type 32跟MRSS帳面上還在官方的裝備計畫裡,但實際上恐怕無法得到預算;這使得原先英國國防部計畫在2030年代後期擁有18艘巡防艦(八艘Type 26、五艘Type 31與五艘Type 32)的承諾面臨跳票。

依照2023年1月15日星期日報(Sunday Times)的文章,建造五艘Type 32的成本約為25億英鎊。先前Type 31為例,英國官方公佈的數據是包含船艦建造與政府供應裝備(Government Funded Equipment,GFE),每艘單位成本約為2.68億英鎊,五艘Type 31的總成本約為13.4億英鎊;因此,這項預估Type 32的單艦成本大約是介於Type 31與Type 26巡防艦之間。

依照2023年1月上旬工黨的影子國防部長John Healey詢問國防採辦部長(Minister for Defence Procurement,MinDP)Alex Chalk所獲得的回函,Type 32巡防艦項目仍然在未來艦隊規劃中,目前在進行概念階段,希望能確保可負擔性,滿足未來皇家海軍與陸戰隊的需求;依照此時的推測,首艘Type 32預定2032年完成,後續艦以每三年一艘的速率建成服役。

然而現實上,除了已經確保的後五艘Type 26巡防艦、三艘固體物資補給艦(FSS)之外,2020年代末期皇家海軍要開始規劃接替Type 45的新一代防空驅逐艦Type 83,再加上接替機敏級(Astute class)的新一代核子攻擊潛艦SSN(R),預算壓力十分沉重;相形之下,Type 32的優先順序肯定低於Type 83,而關係到皇家海軍兩棲投射能力存廢的MRSS恐怕也會排在更高的優先程度。英國在2020年代面臨COVID19疫情之後造成的全球經濟衰退、2022年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之後能源問題造成的通膨以及英國直接援助烏克蘭軍備的費用,再加上脫離歐盟之後造成的英國經濟衰退逐漸浮現,還有償債問題;在這些挑戰之下,有人悲觀預測Type 32可能會胎死腹中。

在2022年7月左右,英國BAE Systems針對皇家海軍Type 32巡防艦的需求,提出「可適應性打擊巡防艦」(Adaptable Strike Frigate,ASF)概念設計(見下文)。而在2023年6月下旬,巴布克集團也公布了一種以Type 31/箭頭140(Arrowhead 140)為基礎的概念設計來因應Type 32的需求,稱為箭頭140多任務海軍平台(Arrowhead 140 Multi-Role Naval Platform,A140 MNP)。

依照2023年12月4日英國國家審計辦公室(NAO)關於國防部的2023年度十年裝備計畫(Equipment Plan for 2023-2033)的報告,英國國防部打算在這10年編列2886億英鎊預算用於這些裝備計畫,約佔期間整個武裝部隊預算的49%,比重高於前一年(46%),也比目前預算高170億英鎊,GAO認為英國財政無法完全負擔這樣的裝備計畫。依照NAO這份報告,皇家海軍未來十年新造艦計畫包括多任務海洋監視船(Multi-Role Ocean Surveillance,MROS)、Type 32巡防艦、多功能支援船(Multi-Role Support Ships,MRSS)以及Type 83驅逐艦、未來防空壓制系統(Future Air Dominance System),經費需求比目前編列的預算超出59億英鎊。

依照2024年2月12日電郵報(Telegraph)報導,巴布克集團高管John Howie透露,該集團正在建造的Type 31巡防艦的人力需求已經降至105人,而該集團規劃中的Type 32方案會以50人為目標。

在2024年5月14日倫敦舉行的海上力量會議(Sea Power conference)中,英國國防大臣格蘭.夏普斯 (Grant Shapps)透露,英國國防部接下來會獲得28艘新艦(包括正在建造以及規劃中),扭轉現在皇家海軍艦隊逐漸縮水的趨勢,目標是在2050年代讓英國成為最具競爭力的海上力量。28艘船艦,新宣布確定執行的是建造6艘多任務支援艦(Multi-Role Support Ship,MRSS),其餘都是已經規劃或已經開始建造的,包括8艘Type 26巡防艦、5艘Type 31巡防艦、4艘無畏級(Dreadnought class)彈道飛彈潛艦、3艘固態物資補給艦(FSS),以及此時尚未服役的最後兩艘機敏級核子攻擊潛艦(第6與第7艘)。這也代表此時Type 32並沒有被被排入造艦項目中,英國國防部選擇優先執行MRSS。

依照UK Defense Journal在2024年5月15日的報導,當時英國國防大臣詹姆士.卡特利吉 (James Cartlidge)書面回覆議員詢問時透露,此時Type 32巡防艦項目還沒有成熟到可以正式獲得完整預算配賦;國防裝備與支持局( Defence Equipment and Support,DES)持續進行多個概念設計工作,其中粗估Type 32的概念設計至此約花費約400萬英鎊。在2024年5月中旬第一海相海權會議(First Sea Lord’s Sea Power conference)中,英國國防大臣阿列克斯.喬克 (Alex Chalk)表示,Type 32至今仍在是皇家海軍未來艦隊結構的主要計畫,目前並沒有打算要取消;此時初步概念工作仍在持續,確保這個項目是可負擔的。

 

BAE Systems打擊巡防艦(ASF) 

英國BAE Systems在2022年7月公布的第一幅「打擊巡防艦」(ASF)概念圖,是針對皇家海軍

Type 32巡防艦需求的概念設計。艦體中部與尾部甲板可裝置多個20英尺集裝箱(TEU)任務模組。

爾後在2022年10月公布的ASF模型又增加了艦尾小艇艙區、左舷的集裝箱快速裝卸開口、

主桅杆相位陣列雷達等特徵。 

英國BAE Systems在2022年8月公布的「打擊巡防艦」(ASF)概念圖。注意此時ASF想像圖為傳統的雙軸推進。

 

(上與下)英國BAE Systems在2022年10月歐洲海軍展(Euronaval 2022)展出的ASF打擊巡防艦模型,

艦體前部裝置四組六聯裝海攔截者防空飛彈以及MK-41垂直發射器,船體中部甲板可搭載5個集裝箱模組。

英國BAE Systems在2022年10月歐洲海軍展(Euronaval 2022)展出的ASF打擊巡防艦模型。艦體兩側

後部的小艇艙區可搭載突擊艇或無人載具,艦尾設有跳板艙門來收放小艇與載具。

ASF打擊巡防艦後部,艦尾樓設有機庫(右)以及無人機庫(左);直昇機庫甲板下方是

任務艙區,兩側各有一個小艇收容艙區。注意直昇機庫頂裝置雷射武器,艦橋頂裝有另一座。

ASF打擊巡防艦艦體兩側的小艇收容區,用來收容小艇或無人載具。依照此模型,前面任務艙

收容一艘RHIB小艇,後面則是一艘Stellar Systems的幽靈式無人水面/水下載具(USSV)

ASF打擊巡防艦模型艦尾,注意推進系統包括一個中央推進軸以及兩側各一個可轉式吊艙電動推進器,

傳統船舵。艦尾艙門上呈現的載具是Altlas Elektronik的遠隔聯合感應式掃雷系統(ARCIMS)

ASF打擊巡防艦模型直昇機起降甲板下方的任務艙區,中間是小艇收容艙,由艦尾坡板艙門盡出;

兩區域分為封閉區域(靠前)與開放區域(靠近艦尾),中間有水密艙門相隔,

兩邊都可以安裝20英尺集裝箱模組,靠近艦尾的開放區域用來容納水下自航載具(AUV)、

戰術拖曳陣列聲納(TAS)等需要收放入水的任務模組。艦尾下方的任務艙區與前面直昇機庫

下方的任務艙區之間雖有隔艙,但中間有大型艙門相通。

ASF打擊巡防艦根據不同作戰任務來裝置不同的任務模組,由上而下分別是反潛與水下監視

(搭載XLUUV等水下自航載具)、水雷反制(搭載掃/獵雷載具)以及近岸水面作戰

(艦尾搭載CB90快速突擊艇)

 

 


在2022年7月左右,英國BAE Systems針對皇家海軍Type 32巡防艦的需求,提出「可適應性打擊巡防艦」(Adaptable Strike Frigate,ASF)概念設計。「可適應打擊巡防艦」會基於開放式系統架構、模組化、無人技術、減少人力需求等大方向。ASF艦上編制約60名核心船員,另外加上負責操作任務模組的專門人員。

英國BAE Systems在2022年7月公布的打擊巡防艦(ASF)概念圖。艦體中部

甲板可部署五個集裝箱任務模組。

 

在2022年8月24日在丹麥巴勒魯普(Ballerup)舉行的DALO Industrial Days防衛展中,丹麥企業SH Defence宣佈,該公司的「方塊系統」(Cube system)被歐洲巡邏艦(European Patrol Corvette,EPC)項目選為籌載裝備;同時,也透露該公司與BAE Systems展開合作,將「方塊系統」整合到BAE Systems用於「可適應打擊巡防艦」提案。「方塊系統」有結合20英尺與40英尺集裝箱兩種版本,能在集裝箱內整合武器系統、無人航空/水面/水下載具(UAV/UUV/USV)、水雷反制、特種作戰、醫療或反污染等裝備,能滿足海軍或海岸防衛隊的需求。由於全系統集成在集裝箱裡,一般卡車、貨運火車、航空運輸機等都能輕易載運與輸送「方塊」模組到世界任何地方(沒有特殊的運輸需求),並迅速裝上船艦,在四小時內就能完成轉換任務轉換。「方塊系統」內建保護措施,能適應低緯度酷熱或極區嚴寒氣候。

皇家海軍在2021年10月英國國際防務裝備展(DSEI 2021)期間提出的持續作業部署系統(Persistent Operational Deployment Systems,PODS )概念,就是將各種作戰任務裝備集成到集裝箱裡、搭配標準化介面,成為可快速拆換的任務模組,並且配套發展自動化的搬運處理系統,能快速裝載於各型船艦上執行任務;而「方塊系統」以及Type 32以集裝箱化任務模組以及配套自動化搬運處理系統的概念,就與PODS十分相符。依照BAE Systems的規劃,ASF的集裝箱任務模組的相關系統,如在艦內移動/裝卸集裝箱模組的機械設計,都會基於SH Defence的「方塊系統」的設計。 

隨後於BAE Systems於2022年10月中旬在巴黎舉行的歐洲海軍展(Euronaval 2022)展出的ASF提案,比起2022年7月提出的版本又增加許多特徵,如相位陣列雷達、艦尾坡板艙門、艦尾左側的集裝箱模組快速裝卸開口、可轉式吊艙推進器等。 

ASF採用傳統排水單船體,並使用可改善耐波能力的斧型首。推進系統方面,2022年7月公布的第一組想像圖採用傳統的雙軸雙舵設計;而2022年10月歐洲海軍展中展出的ASF模型則有三部主推進器,包括一個中央推進軸,以及兩個兼具推進與控制方向的可轉式吊艙推進器(無船舵),意味推進系統可能是複合柴電與柴油機推進系統(Combined Diesel-Electric and Diesel-mechanical,CODED),有柴油主機透過齒輪傳動直接驅動中央軸,而兩側電動吊艙推進器則由柴油發電機組供電。

ASF可以裝備不同任務模組,構成三種不同的任務構型:第一是反潛與水下監視(ASW and underwater ISR),艦上搭載XLUUV水下無人載具;第二是水雷反制作戰,搭載拖曳式的線圈輔助艇(Coil Auxiliary Boats,CAB)來對付磁性感應水雷,以及裝在集裝箱模組的水雷反制作戰中心(Portable Operations Center)等;第三種是近岸打擊構型,搭載CB-90之類的快速突擊載具以及其他無人航空載具(USV)等,可支援沿岸打擊或特種作戰。

ASF模型艦首,裝備一座Bofors MK.3 57mm快砲,其後是一座八聯裝MK-41垂直

發射器,以及四組六聯裝海攔截者短程防空飛彈垂直發射器。

ASF模型中部,前部主桅杆整合三座相位陣列雷達天線(朝前以及兩側);後方

煙囪為Y字型佈局,煙囪兩側各有一座Bofors Mk.4 40mm機砲。艦體中部甲板可

裝置五個20英尺集裝箱模組。 

ASF模型後部,設有直昇機庫(右)以及無人機庫(左)。艦體後部下方兩側各有

兩個小艇收容艙區。左舷艦體在機庫下方有一個艙門,用來為任務艙區快速

裝卸集裝箱模組。後部桅杆有一個朝後方的固定式相位陣列雷達天線。

依照想像圖與模型,ASF艦體前部裝置一座Bofors MK-3 57mm快砲,B砲位裝置24管垂直發射的海攔截者防空飛彈(四組六聯裝)以及一座用來搭載反艦或巡航飛彈的八聯裝MK-41垂直發射器。兩座整合桅杆裝有固定式主動相位陣列雷達的天線,其中前部桅杆裝有三面(朝前與兩側),後部桅杆裝置一面(朝後)。前部船樓兩側各裝一座Bofors MK-4 40mm火砲,艦橋頂以及直昇機庫頂各有一座雷射武器(應為英國正在開發的Dragonfire系統)。ASF沒有固定式艦首聲納,在反潛作戰任務時,可在尾艙加裝主/被動戰術拖曳陣列聲納(TAS)/變深聲納(VDS)組合,並搭載反潛直昇機以及相關的無人載具。 艦尾設有直昇機庫以及無人飛行載具(UAV)收容庫,艦尾起降甲板強度足以讓CH-47重型直昇機起降。

ASF模型後部,艦尾兩側是艦尾任務艙區的開放部位,兩側各裝一座A字型

起重機來收放任務載具(如水下自航載具、戰術拖曳聲納等)。艦尾中央是

小艇艙的坡板艙門,呈現的是一艘Altlas Elektronik的遠隔聯合感應式掃雷系統

(ARCIMS)載具。

 

俯瞰ASF模型的艦尾任務艙區,中間是小艇收容艙,從艦尾坡板艙門進出;

兩側區域分為開放區域(靠近艦尾)以及封閉區域,各能裝置20英尺集裝箱模組;

艦尾開放區域用來容納如AUV自航載具、戰術拖曳陣列聲納(TAS)等需要

施放入水的任務載具,透過艦尾兩側各一座A字型起重機收放。

 

ASF艦體後段到艦尾以及中部甲板都規劃成多任務艙區,總共可以容納20個20英尺集裝箱(Twenty Foot Equivalent containers ,TEU)任務籌載。其中,船體中部的上甲板可搭載5個集裝箱模組。 艦體後半段、主甲板以下規劃了一個大型任務艙區,在艦尾樓下方兩側各有兩個艙口(可關閉)用來收放小艇或載具。艦尾直昇機起降甲板下方也規劃成一個大型任務艙區,中央是收容小艇的區域,從艦尾中央的坡板艙門讓小艇/載去進出;小艇艙兩側的空間區分為封閉區域以及開放區域(直到艦尾),兩者之間由水密艙門相隔,可容納數個20英尺任務模組;艦尾兩側開放區域各配置一座A型起重機,用來收放水面或水下無人載具,或者布置戰術拖曳陣列聲納(TAS)/可變深度聲納(VDS)的20英尺集裝箱模組。左舷在直昇機庫下方還設置一個艙口,能從側面快速裝卸集裝箱。

依照2022年10月歐洲海軍展中展出的ASF模型,艦體左側的兩個小艇艙區分別掛著RHIB小艇Stellar Systems的幽靈式無人水面/水面下載具(Wraith Uncrewed Surface & Subsurface Vessel,USSV);而艦尾坡板艙門則呈現一艘Altlas Elektronik的遠隔聯合感應式掃雷系統(Remote Combined Influence Minesweeping System,ARCIMS)無人載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