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21亞馬遜級巡防艦
Type 21亞馬遜級巡防艦伏擊號(HMS Ambuscade F-172),此時艦首MK-8艦砲正在射擊。伏擊號是最晚加裝
飛魚飛彈的一艘Type 21(1984年5月才加裝),畫面中是原始的構型,艦橋前方位置裝置Corvus干擾彈發射器;
日後四管飛魚反艦飛彈發射器設置在橋前方,干擾彈發射器移到艦體中部。
Type 21巡防艦伏擊號(HMS Ambuscade F172)在1972年1月下水前夕的照片,此時仍在格拉斯哥的
亞爾羅(Yarrow)船廠的船台上
Type 21巡防艦伏擊號(HMS Ambuscade F172)在1972年1月18日在亞爾羅船廠下水,注意廠房右側裡面是
建造中的同型艦箭簇號(HMS Arrow F173)
剛入水的Type 21巡防艦伏擊號(HMS Ambuscade F172)
Type 21亞馬遜級巡防艦首艦亞碼遜號(HMS Amazon F169),攝於1986年環太平洋演習(RIMPAC)期間。
由後方看亞碼遜號。
Type 21巡防艦伏擊號(HMS Ambuscade F172),攝於1970年代
Type 21巡防艦羚羊號(HMS Antelope F-170)。該艦在1982年福克蘭戰爭中被擊沈之前,始終沒有機會換裝飛魚反艦飛彈。
Type 21亞馬遜級巡防艦熱情號(HMS Ardent F-184)
正離開朴次茅茲港的熱情號。
在大西洋上破浪航行的熱情號,攝於1980年。
三艘並排停泊的Type 21,由左而右是亞瑪遜(F169)、復仇者號(HMS Avanger F185)、警覺號(HMS Alacrity F174)。
1982年4月,正在趕往福克蘭群島參戰路上的Type 21亞馬遜級巡防艦箭簇號(HMS Arrow F173)。
Type 21巡防艦復仇者號(HMS Avenger F185)
一架大山貓HAS.2反潛直昇機正停在復仇者號的機庫外。攝於1985年。
英國授權巴西建造的Type-21衍生型尼泰羅伊級(Niteroi class)巡防艦的Uniao號(F-45),此時已經過現代化改良。
器。渥斯柏(VT)提出一種改良型Type 21提案,船舷加寬,B砲位兩側以及直昇機庫頂部共裝置
四個輕型海狼防空飛彈發射器,艦體中部加裝飛魚反艦飛彈發射器。
巴西尼泰羅伊級(Niteroi class)巡防艦Defensora(F-41)
2013年下旬中國海軍編隊訪問南美期間,與巴西海軍聯合操演時的畫面。
畫面中由近而遠是中國海軍編隊的054A導彈護衛艦柳洲號(573)、
巴西海軍尼泰羅伊級巡防艦Constitucao(F42)、中國052C導彈驅逐艦蘭州號(170)
巴西海軍訓練艦巴西號(Brasil U-27),是尼泰羅伊級的簡化衍生版。
(上與下)在1982年5月4日下午,Type 21巡防艦箭號(HMS Arrow F173)靠近被阿根廷飛魚反艦飛彈命中的
Type 42驅逐艦
雪菲爾號(HMS Sheffield D-80),試圖為該艦滅火降溫,但最後仍無法控制災情。
1982年5月9日福克蘭戰爭期間,熱情號在亞松森島以南700海里進行火力展示來威嚇阿根廷,艦上的MK-8艦砲正在射擊。
(上與下二張)在1982年5月21日被 阿根廷軍機以炸彈命中機庫的熱情號。
該艦人員曾試圖控制火勢但沒有成功。此時熱情號已經被放棄,艦尾焚燒、艦體傾斜,最後沈沒。
(上與下二張)Type 12I羅賽級巡防艦亞爾茅茲號(HMS Yarmouth F101)
前來救援熱情號,協助該艦撤離人員。
由亞爾茅茲號拍攝的熱情號,艦上人員穿著橘紅色救生衣在側舷甲板等待撤離。
Type 21巡防艦羚羊號(HMS Antelope F-170)在1982年5月23日下午的戰鬥之後的照片。一架A-4B被防空機砲
擊中後撞向羚羊號,將後桅杆撞斷;該機的一枚炸彈從羚羊號右舷穿入機艙,沒有立刻引爆,照片中可以看到
炸彈穿入艦體留下來的洞。 羚羊號停留在聖卡洛斯灣水域處理未爆彈,然而當天晚間的拆彈行動不慎
引爆炸彈,導致該艦燃燒沈沒。
在1984年5月23日晚間,羚羊號的拆彈行動失敗,停留在輪機艙室的炸彈引爆並引燃油料,
蔓延到彈藥庫並將之引爆,強大的爆炸威力往上扯開甲板。
(上與下)在1984年5月24日早晨,經過一夜焚燒的羚羊號已經面目全非,上層結構幾乎全數燒融坍塌
;該艦的龍骨在後部彈藥庫爆炸時已經折斷,此時艦體開始變形彎折。
龍骨斷裂的羚羊號沈入聖卡洛斯灣,燒得滾燙的艦體接觸冰冷海面,大量水蒸汽騰空。
(上與下二張)炸彈引爆後焚燒的羚羊號,後部彈藥庫的爆炸將龍骨炸斷;羚羊號最後斷成兩截
,於5月24日早晨沈沒於聖卡洛斯灣。
剛從福克蘭戰役凱旋而歸的Type 21巡防艦伏擊號(HMS Ambuscade F172),1982年7月24日
返回達文波特基地的照片。
(上與下)在1983年4月27日,亞馬遜級的伏擊號(HMS Ambuscade F172)在印度洋上與美國海軍一同操作演練時,
撞上美國海軍李海級飛彈巡洋艦戴爾號(USS Dale CG-19)的艦尾,伏擊號艦首被撕裂。
之後伏擊號在Bombay的船塢花費六個星期修復艦首。
伏擊號(HMS Ambuscade F172)在1984到1986年的改裝期間,艦首B砲位加裝了四枚法製飛魚反艦飛彈。
除役後轉賣給巴基斯坦的亞馬遜號(HMS Amazon F-169),被巴基斯坦稱命名為Babur(D-182),
注意艦首加裝八枚魚叉反艦飛彈。
出售給巴基斯坦的Tariq(F181),原為亞馬遜級的伏擊號(HMS Ambuscade F172)。
注意艦橋前方加裝中國製造的LY-60防空飛彈發射器。
出售給巴基斯坦的Type 21巡防艦Badr(D-184),原為皇家海軍警覺號(HMS Alacrity F174)。
注意艦橋前方裝置了魚叉反艦飛彈。
出售給巴基斯坦的Type 21巡防艦Tippu Sultan(D185),原為皇家海軍復仇者號(HMS Avenger F185)。
艦橋前方加裝LY-60防空飛彈。
──by captain Picard
艦名/使用國 | Type-21亞馬遜級巡防艦/英國(Amazon class) | ||||||
承造國/承造廠 |
英國/
F-169~171:Vosper Thornycroft, Southampton, Hampshire, F-172~174、184、185:Yarrow Shipbuilding,Scotstoun, Glasgow |
||||||
尺寸(公尺) | 長117 寬12.7 吃水5.8 | ||||||
排水量(ton) | 標準2750 滿載3250 | ||||||
動力系統/軸馬力 | COGOG Rolls Royce Olympus TM-3B高速用燃氣渦輪*2/50000 Rolls Royce Tyne RM-1A巡航用燃氣渦輪*2/8500 雙軸 |
||||||
航速(節) | 32 | ||||||
續航力(海浬) |
4000(17節) 3500(18節) |
||||||
偵測/電子戰系統 |
Type-992Q 平面搜索雷達*1 Type-978導航雷達*1 Thron-EMI UAA-1電子支援系統 Knebworth Corvus八聯裝誘餌發射器*2 |
||||||
聲納 |
Type-184M中距離搜索聲納*1 Type-162M艦體聲納*1 |
||||||
射控/作戰系統 |
CAAIS電腦輔助行動資訊系統 Type-912射控雷達*2 |
||||||
乘員 | 192 | ||||||
艦載武裝 |
MK-8 4.5吋(114mm)艦砲*1
Oerlikon 20mm機砲*2(初始)/4( 福克蘭戰爭後) BAE DS30B REMSIG 30mm機砲( 福克蘭戰爭後 加裝) GWS-24 四聯裝海貓防空飛彈發射器*1 MM-38飛魚反艦飛彈發射器*4(1970年代加裝) STWS-1三聯裝324mm魚雷發射器*1(1970年代加裝,使用MK-44/46魚雷) |
||||||
艦載機 |
黃蜂或大山貓反潛直昇機*1 |
||||||
數量 |
共八艘 |
||||||
艦名 | 簽約時間 | 安放龍骨 | 下水時間 | 服役時間 | 除役時間 | 備註 | |
F-169 Amazon | 1969/3/26 | 1969/11/6 | 1971/4/26 | 1974/5/11 | 1993/9/30 |
除役後售予巴基斯坦,更名為Babur(D-182) 2014/12除役 |
|
F-170 Antelope | 1970/5/11 | 1971/3/23 | 1972/3/16 | 1975/7/16 | 戰損 | 1982/5/24遭阿根廷炸彈擊中,當晚爆炸沈沒。 | |
F-171 Active | 1970/5/11 | 1971/7/23 | 1972/11/23 | 1977/6/17 | 1994/9/23 |
除役後售予巴基斯坦,更名為Shah Jahan(D-186) 2021/1/12作為靶艦以魚雷擊沈 |
|
F-172 Ambuscade | 1971/9/1 | 1973/1/18 | 1975/9/5 | 1993/7/28 |
除役後售予巴基斯坦,更名為Tariq(D-181) 2023/8/5除役 |
||
F-173 Arrow | 1971/11/11 | 1972/9/28 | 1974/2/5 | 1976/7/29 | 1994/5/1 | 除役後售予巴基斯坦,更名為Khaibar-ex-Khyber(D-183) | |
F-174 Alacrity | 1971/11/11 | 1973/3/5 | 1974/9/18 | 1977/7/2 | 1994/5/1 |
除役後售予巴基斯坦,更名為Badr(D-184) 2013/4除役 |
|
F-184Ardent | 1971/11/11 | 1974/2/26 | 1975/5/9 | 1977/10/13 | 戰損 | 1982/5/21遭阿根廷軍機擊沈 | |
F-185 Avenger | 1971/11/11 | 1974/10/30 | 1975/11/20 | 1978/4/15 | 1994/9/23 |
除役後售予巴基斯坦,更名為Tippu
Sultan(D-185) 2020/4/27作為靶艦擊沈 |
起源 在1966年,英國工黨政府取消了當時皇家海軍進行中的CVA-01航空母艦計畫以及配套的Type-82飛彈驅逐艦。之後,工黨政府另外啟動幾個成本較低的方案,以替換 皇家海軍逐漸高齡的主戰艦艇。 在此時,無論是接替Type-82的Type-42飛彈驅逐艦,或者代替Type-12I李安達級(Leander class)巡防艦的Type-22巡防艦計畫,都在初期設計階段,無法即時接替即將淘汰的大批舊艦 ;而皇家海軍部(Admiralty)設計單位優先進行Type-42飛彈驅逐艦,導致Type-22巡防艦的進度較慢。因此,皇家海軍需要有一批能迅速服役的新艦來更新護航艦艇的陣容 ,填補Type-22服役前的空檔,而這個計畫稱為Type-21巡防艦。 由於當時英國各海軍造船廠都忙於Type-42驅逐艦與Type-22巡防艦的籌備工作,因此 皇家海軍決定向民間船廠招標進行設計建造。渥斯柏(Vosper Thornycroft,VT)船廠以該廠用來外銷的MK-5(獲得伊朗訂單)、MK-7(獲得利比亞訂單)巡防艦 為基礎來提案,最後獲得了皇家海軍採用,作為Type-21巡防艦的基礎。 在1966年,澳洲展開輕型驅逐艦(Australian light destroyer project,DDL)計畫;由於同時間英、澳兩國的需求有許多共通點,因此澳洲海軍與皇家海軍在1967年開始探討合作的相關事宜,澳洲海軍並參與初期階段的開發工作;然而,由於澳洲堅持要在艦上裝備美製武器,勢必不可能被 皇家海軍接受,因此這項合作計畫最後宣告破局。 由於Type-21被要求能在短時間內盡快服役,因此其開發模式並非循過去由皇家海軍部主導、一步步嚴謹地擬定規格與發展論證,而是放手由民間船廠主導專案發展,皇家海軍僅擔任監督者的角色;此外,Type-21對成本也有著嚴格的控制。在1968年2月27日, 皇家海軍正式與渥斯柏和亞爾羅(Yarrow Shipbuilding)這兩家民間船廠簽約,負責Type-21的細部設計與之後的建造工作。在1969年月26日,首艘Type-21簽署合約並安放龍骨,命名為亞馬遜號(HMS Amazon F-169)。英國總共建造八艘亞馬遜級,前三艘(F-169~171)由Vosper Thornycroft建造,後五艘(F-172~174、184、185)則交給Yarrow Shipbuilding建造。 雖然皇家海軍竭力強調控制亞馬遜級的成本,但由於通貨膨脹等因素,實際花費仍遠高於預期;原本皇家海軍希望將單艦平均成本控制在350萬英鎊 (先前李安達級平均每艘造價500萬英鎊),但首艦亞馬遜號實際花費卻高達1440萬英鎊,平均每艘730萬英磅。 此外,沃斯柏廠也曾打算繼續以Type 21巡防艦的類似設計為基礎拓展外銷市場(包括阿根廷);在1985年,沃斯柏向巴基斯坦提報改良的Type 21方案,舷寬進一步放大,加裝垂直發射的海狼GWS.26防空飛彈系統,不過沒有獲得採用。 基本設計 Type-21巡防艦 以渥斯柏在國際市場提出的MK-5/7巡邏艦為基礎放大而成,適用於水面巡邏、經濟海域維護等廣泛的中低強度作戰任務;為了控制成本,艦體採用民間船舶的規格來建造 ,各種裝備也力求精簡。由於一反過去由海軍主導的計畫方式,亞馬遜級的整體外型與過去的皇家海軍軍艦有許多不同,外型較為簡潔流暢,頗有快速遊艇的風格。 亞馬遜級滿載排水量3250ton,為了減輕上部重量以利於航行性能,上層結構大量採用鋁合金材料製造。然而在1977年,亞馬遜級首艦亞馬遜號(HMS Amazon F-169)發生了一場火災意外,鋁合金上層結構易融易燃的特性頓時顯露無遺,該次火災還導致亞馬遜號的鋁合金上層結構扭曲變形;於是之後皇家海軍設計建造的艦艇都捨棄了鋁合金,改用鋼材來建造上層結構。 動力方面,亞馬遜級是皇家海軍第一種採用全燃氣渦輪推進(CODOG)的水面艦艇;皇家海軍在1960年代建造的Type-82部族級(Tribal class)反潛巡防艦、郡級(County class)飛彈驅逐艦與Type-82布里斯托級(Bristol class)飛彈驅逐艦雖然引進了燃氣渦輪主機,但由於早期燃氣渦輪仍不成熟,不適合長時間運轉,因此這三型皇家海軍的燃氣渦輪先驅艦艇採用較為保守的複合蒸汽渦輪與燃氣渦輪(COSAG)動力系統,裝備燃氣渦輪主機之餘仍繼續保留傳統的蒸汽推進系統,經濟巡航時仍以蒸汽渦輪推進。而Type-21亞瑪遜級終於甩掉了笨重、生火緩慢、操作危險複雜的蒸汽渦輪主機 ,得以完全享受燃氣渦輪主機啟動快、加速快、體積輕巧、自動化程度高、節約大量人力等優點。由於燃氣渦輪推進系統帶來的高機動性,亞馬遜級在皇家海軍中獲得了「保時捷」(Porsches) 以及皇家賽艇(Royal Racer)的美稱。 亞馬遜級的主機組合包括兩具總功率50000馬力的Rolls Royce Olympus TM-3B加速用燃氣渦輪(這是Olympus第一種技術成熟的大型艦載燃氣渦輪,核心機TM3渦輪噴射發動機的壽命達10000運轉小時),以及兩具總功率8500馬力的Rolls Royce Tyne RM-1A巡航用燃氣渦輪,使用TM-3B加速時最大航速可達32節,使用RM-1A巡航時可達18節。以18節速率航行時,亞馬遜級的續航力為3500海里,航速17節時則增為4000海里 。
一艘Type 21的燃氣渦輪主機,攝於1976年
(上與下)一艘Type 21的輪機控制室,攝於1976年
最初亞馬遜級設計上最高航速應為35節,但由於重心偏高、需要搭載數百噸壓艙物,導致多數此級艦經常無法長時間保持這樣的航速;然而在短期加速衝刺時,亞馬遜級仍能達到驚人的37節速率,甚至有兩艘本級艦宣稱不只一次達成40節航速。 由於採用當時最新的自動控制設備以及能節約人力的燃氣渦輪推進系統,亞馬遜級只需要編制177名人員(日後逐漸增加到190人以上),而先前的李安達級卻需要編制超過250人。
一艘Type 21的防空作戰中心,攝於1976年。 亞馬遜級擁有許多當時算是相當先進的裝備,整體武器配置則十分精簡。艦上的中樞為電腦輔助行動資訊系統(Computer Assisted Action Information System,CAAIS),這是沃斯柏當時配合為MK-7巡邏艦設計的系統,也是皇家海軍最早期獲得的艦載作戰系統之一,以兩具FM1600電腦為核心,將艦上感測與武器系統之間的資料傳遞自動化,並整合相關情資供操作人員判斷 。相較於Type 82/42防空驅逐艦或Type 12M李安達級反潛巡防艦的ADAWS系列作戰系統,CAAIS將自動化作戰資料整合的領域擴展到艦隊防空、區域性反潛以外的任務,例如水面作戰與自衛性的短程反潛作戰。艦上的偵測系統包括一具Type-992Q 平面搜索雷達、一具Type-978導航雷達,電子戰裝備為Thron-EMI公司的UAA-1電子支援系統與兩具Knebworth Corvus八聯裝誘餌發射器,反潛偵測裝備包括一具Type-184M中距離搜索聲納與一具Type-162M艦體聲納;此外,還有 Type 182拖曳魚雷誘餌,這是二戰時代Foxer或戰後Unifoxer拖曳干擾器的改進型,可以設定產生的聲噪頻率(19.5~80KHz),不像二戰時代誘餌只是用金屬管碰撞的方式製造凌亂噪音;因此,Type 182對軍艦自身聲納的干擾顯助降低;Type 182的理論拖曳速度約5至25節。為了簡化系統配置、降低成本,Type 21並沒有類似Type 965之類的長程對空搜索雷達,電子戰設備也比較陽春,例如電子截收(ECM)使用的是較舊型的FH-5定向天線(安裝在後桅杆頂),缺乏精確定向(DF)能力(當時更舊的Type 12M李安達級巡防艦改良時都裝有可經精確向的UA-18低頻截收系統),也沒有其他波段的ECM設備。 武裝方面,亞馬遜級的艦首配備一門維克斯(Vikers)MK-8 4.5吋(114mm)艦砲,這在當年是剛推出未久的新式自動艦砲。艦上防空則仰賴一套安裝在機庫上的GWS-24改良型海貓(Seacat)防空飛彈系統(採用四聯裝發射器) ,這是海貓飛彈系統最新的改良型,由兩具Type-912射控雷達(義大利Alenia的Orion-10X) 導引,接戰程序也完成自動化,因此亞馬遜級每次可發射兩枚海貓飛彈接戰兩個目標。除此之外,亞馬遜級還配備兩門人工操作的Oerlikon 20mm機砲,艦尾設有一座直昇機庫與飛行甲板,早期搭載一架 偉斯特蘭(Westland)的黃蜂(Wasp)輕型直昇機,爾後則換成偉斯特蘭新推出的大山貓(Lynx)反潛直昇機。服役之後,亞馬遜級也陸續進行若干升級,以加強火力;首先, 在艦橋前方加裝四具法國新推出的MM-38飛魚(Exocet )反艦飛彈發射器,使之擁有較長距離的反艦火力,而原本設置在艦橋前方的Corvus誘餌發射器則移到艦體中部。1此外,亞馬遜級還追加了兩組STWS-1三聯裝324mm魚雷發射器,使用美製MK-44、46輕型魚雷。1982年福克蘭戰爭爆發時,Type 21之中只剩伏擊號(HMS Ambuscade F-172)與羚羊號(HMS Antelope F-170)還沒加裝飛魚飛彈,羚羊號在福克蘭戰爭中沈沒,而伏擊號則在1984年5月加裝飛魚飛彈。 以當時的水平觀之,亞馬遜級是一種簡潔而有效率的設計,推進系統也是當時的最先進水平 。此外,由於起源於外銷用的設計,艦上的起居空間設計與裝設水平也優於當時皇家海軍艦艇甚多,以吸引國外客戶;例如,Type 42飛彈驅逐艦的低階軍官必須分享住艙,而Type 21則為軍官設置獨立的艙室;Type 21也為艦上人員規劃四人一間、含衛浴的套房,而Type 42驅逐艦的低階水兵則得擠在單一的大通舖。 然而,正由於亞馬遜級的控制成本,艦體大量使用商規標準,幾乎沒有任何 防護重要艙室的裝甲,而且上層結構大比例地使用易燃易融的鋁合金材料,導致該艦的抗戰損與損管能力不足。當時皇家海軍在配置艦艇時並沒有特別強的防火意識,電纜外皮材質燃燒時會產生劇毒氣體,艦內的裝潢與家具也大量使用 易燃材料,此外也並未特別強化消防設施。這些隱憂終於讓皇家海軍在1982年爆發的英阿福克蘭群島戰役中付出代價,皇家海軍在這場戰爭中國有四艘水面作戰艦艇遭到擊沈,其中兩艘是雪菲爾級飛彈驅逐艦,另外兩艘就是亞馬遜級。 另外,亞馬遜級由於要求節省成本與加快進度,設計階段並未如過去英國造艦般的仔細嚴謹,結果雖然節約了造艦的成本,但是也讓Type-21成為一種沒有後續改良餘裕的軍艦。即便在剛完工交艦時,亞馬遜級的上部籌載已經接近艦體設計能承受的上限,導致該艦幾乎沒有進行重大升級的空間 ;亞馬遜級的重心也偏高,必須搭載數百噸壓艙物來保持重心,如此也限制了日後該艦的升級餘裕。因此,日後出現的新型雷達、聲納以及接替海貓防空飛彈的海狼(Sea wolf)防空飛彈系統,都無法加裝在亞馬遜級上。事實上,早在1979年,皇家海軍就決定日後不會為Type 21巡防艦進行主要的升級計畫,五種為Type 21巡防艦規劃的升級方案都遭到駁回。
英國航太(BAe)一種在Type 21巡防艦上安裝GWS-26 Mod 1垂直發射海狼 防空飛彈的提案,將艦首4.5吋艦砲以及飛魚反艦飛彈移除,用艦首空間 安裝32管海狼防空飛彈。 外銷巴西版:尼泰羅伊級
巴西訂購的尼泰羅伊級巡防艦首艦尼泰羅伊號(Niteroi F-40),這是該艦初期的面貌。 巴西在1970年代從英國引進亞馬遜級的設計並予以大幅修改,由巴西的船廠建造,成為尼泰羅伊級,共建造六艘,分別是F-40 Niteroi(1972年6月8日安放龍骨,1974年2月8日下水,1976年11月20日服役)、 F-41 Defensora (1972年12月14日安放龍骨,1975年3月27日下水,1977年3月5日服役)、F-42 Constitucao(1974年3月12日安放龍骨,1976年4月15日下水,1978年3月31日服役)、F-43 Liberal(1975年5月2日安放龍骨,1977年2月7日下水,1978年11月18日服役)、 F-44 Independencia(1972年6月11日安放龍骨,1974年9月2日下水,1979年9月3日服役)、F-45 Uniao號(1972年6月11日安放龍骨,1975年3月14日下水,1980年9月12日服役)。 尼泰羅伊級的艦體比原裝亞瑪遜級延長不少,全長129.2m,寬13.5m,吃水5.5m,標準排水量3200噸,滿載排水量3707噸。與亞瑪遜級相較,尼泰羅伊級的艦首船艛增高一層,船艛為全封閉構型(亞瑪遜級則保留傳艛兩側的露天甲板走道),船艛正面的頂部向內收縮,之後才是駕駛台的玻璃窗,形成奇特的外觀。此外,泰羅伊級的機庫比亞瑪遜級向艦首方向挪移,提高了一層甲板,並且直接緊鄰於煙囪後方,而直昇機也變成高出艦尾一層甲板,直昇機甲板後方到艦尾則騰出一塊平台來安裝防空飛彈。動力方面,尼泰羅伊級也更換為兼顧高速加速與巡航經濟性的複合燃氣渦輪或柴油機(CODOG)構型,主機包括兩具Olympus TM-3B燃氣渦輪(功率50880馬力)以及兩具MTU 20V1163TB93柴油機(功率20128馬力),雙軸推進,最大航速30節,航速17節時續航力5300海里,航速19節時續航力4200海里,航速28節時續航力1300海里。 武裝方面,尼泰羅伊級在艦橋前方加裝一座雙聯裝瑞典Bofors 375mm反潛火箭發射器,其餘武裝則大致與亞馬遜級相同,包括一門MK-8 114mm艦砲、兩座三聯裝英製STWS-1魚雷發射器等等,機庫頂部設有海貓防空飛彈發射器,船樓中段裝有兩組雙聯裝MM-38飛魚反艦飛彈發射器,艦載直昇機為一架大山貓(巴西編號為SAH-11)或法製 AS-350/355。尼泰羅伊級日後接受大規模改良,艦尾裝置一座義大利角蛙(Aspide)八聯裝防空飛彈發射器來取代海貓防空飛彈(海貓飛彈原位置則改裝干擾火箭),在艦橋兩側各裝一門Bofors SAK 40mm自動機砲,換裝美製MK-32 324mm魚雷發射器來使用MK-46 Mod5魚雷,以兩組更新的飛魚MM-40反艦飛彈(最多八枚,平時裝置四枚)取代MM-38,此外電子裝備也經過升級。 尼泰羅伊級的電子系統包括:一具Plessey AWS-2三維對空搜索雷達、一具ZW-06平面搜索雷達、Decca RDL-2/5導航雷達、FH-5電子截收裝置、IFF Mk-10敵我識別器、Sperry Mk-19射控雷達、兩具RTN-10X射控雷達、EDO-610E艦首主/被動聲納、EDO-700E變深聲納(只裝備F-44、45)等。經過歷年來的升級之後,尼泰羅伊級的電子裝備包括RAN-20S(3L)、Terma Scanter MiP對海搜索雷達、Furuno FR-1942 Mk2導航雷達、兩具導引艦砲與角蛙防空飛彈的RTN-30X照明雷達、Racal Cutlass B-1B電子支援系統、Racal Cygnus/SLQ-2X電子反制系統、EDS-400/10B光電射控系統、Link YB資料鏈、四具MDLS誘餌發射器、EDO-997F艦首主/被動聲納以及EDO-700E可變深度聲納。艦上的作戰系統為Siconta II,WSA401 FCS。
巴西海軍訓練艦巴西號(Brasil U-27),是尼泰羅伊級的簡化衍生版。 完成六艘尼泰羅伊級之後,巴西緊接著建造一艘由尼泰羅伊級衍生而來的訓練艦巴西號(Brasil U-27),在1981年9月18日安放龍骨,1983年9月23日下水,1986年8月21日成軍,配屬於巴西海軍軍官學校。除了例行訓練之外,巴西號也擔負官校年度畢業生的例行遠航訓練兼親善外交工作。與尼泰羅伊級相較,巴西號刪除了所有的飛彈、魚雷、4.5吋艦砲以及配套的防空、射控雷達等系統,並省略直昇機庫,只設置40mm機砲以下的火力,更多的空兼用來規劃教學艙室以及容納學員;由於不需要高速航行,巴西號的輪機系統也經過簡化,採用全柴油機推進,省略燃氣渦輪。巴西號的尺寸與尼泰羅伊級相當,但由於裝備較輕,標準排水量因而降低不少。巴西號全長130.25m,寬13.52m,吃水降低為4.44m,標準排水量2548噸,滿載排水量3729噸;主機為兩具Ishikawajima Brasil-Pielstick 6PC2 L400柴油機,雙軸推進,最大航速18節,航速15節時續航力7000海里,能持續在海上作業30天。艦上編制216名人員(軍官28人),可搭載學員190~204名。艦上的偵測裝備包括一具Decca 1226導航雷達、一具Decca 1230導航雷達、一具Decca Bridge Master CH252導航雷達、ET/SQN-3V回聲探測儀、JAL-1100無線電測向儀等,導航設備包括Agulha Giroscopica Sperry Mk-27電羅經、Magnavox 5400 GPS全球定位接收器等。艦上主要武裝為2門Bofors 40mm快砲,由SAAB TVT-300/18光電追蹤儀指揮;此外,還有兩座CBV 50.8mm火箭發射器、四門Hidroar 3APR 47mm禮砲、2座51mm照明火箭發射器等。雖然取消機庫,但艦尾仍保留起降甲板。艦上裝有戰術模擬系統來支援學員的訓練工作。 福克蘭戰爭 八艘亞馬遜級之中,除了首艦亞馬遜號之外,其餘七艦全都參與了福克蘭戰爭,戰爭期間大量投入反潛、岸轟以及特遣編隊的防空哨戒等工作。 5月1日的反潛混戰 在1982年5月1日上午,抵達福克蘭周邊水域的英國遠征艦隊展開第一波作戰行動,包括對福克蘭實施第一波空中攻擊;在上午,兩艘亞馬遜級巡防艦箭簇號(HMS Arrow F-173)、敏捷號(HMS Alacrity F-174)以及郡級驅逐艦格拉摩根號(HMS Glamorgan D-19)被派往福克蘭史坦利軍港進行岸轟作業;在1245時,箭簇號與敏捷號聲納聽到疑似魚雷發射的噪聲,頓時整個艦隊陷入了混亂,每艘船艦都採取反魚雷措施與機動。不久後,距離這兩艦約10海里的Type 12I羅賽級巡防艦普利茅斯號(HMS Plymouth F126)也得到反潛信號接觸,遠征艦隊的航空母艦隨即派遣兩架海王直昇機抵達該處協助反潛。簇號(HMS Arrow F-173)、敏捷號(HMS Alacrity F-174)的聲納聽到疑似魚雷發射的噪聲,頓時整個艦隊陷入了混亂,每艘船艦都採取反魚雷措施與機動。不久後,距離這兩艦約10海里的Type 12I羅賽級巡防艦普利茅斯號(HMS Plymouth F126)也得到反潛信號接觸,遠征艦隊的航空母艦隨即派遣兩架海王直昇機抵達該處協助反潛;該艦在1300時到1400時左右一直與友軍直昇機追殺這個目標,所有人都確信他們捕捉到的是阿根廷209型索塔號(Salta S-31),然而,隨後普利茅茲號艦橋上的人員目視確認,那個即將上浮的黑色物體是一頭鯨魚。最後,英軍認為箭簇號與敏捷號在上午探測到疑似魚雷發射的信號,可能是英艦自己使用的Type 182型拖曳誘餌訊號的聲噪。 到了5月1日下午,箭簇號、機敏號和格拉摩根號都曾發出探測到潛艦的警報,箭頭號甚至在1704時警告在遠處水面發現WOLF(目視確認敵方潛艦);不過,隨後格拉摩根號導航官注意到這個疑似「潛艦」的方向正好和彭布羅克角(Cape Pembroke)的燈塔重合,隨後又有報告指出該「潛艦」的指揮塔正在冒出煙霧(以為是使用柴油機正在運轉充電,廢氣從指揮塔頂的排氣管排出),格拉摩根號導航官再次指出彭布羅克角方向岸上的民宅也在生火冒煙。在1748時,格拉摩根號導航官的判斷得到認可,認為這是把遠方彭布羅克角岸上的建築物誤認為潛艦;不過,英軍還是出動一架威賽克斯HU.5,對「目標」方位發射了一枚AS.12反戰車飛彈。在晚間1857時,格拉摩根號的人員發現2海里外海面上的一個潛望鏡,聲納也有接觸;在3分鐘後,格拉摩根號發射了一枚蛇行搜索模式的魚雷。然而,最後反潛直升機通過吊放聲納,確認這個「接觸」是一塊半潛岩。 除了各種潛艦警報之外,5月1日下午阿根廷軍機陸續前來攻擊英國艦隊,包括攻擊了這支負責岸轟的編隊;三架匕首式(Dagger)攻擊機朝這支編隊發動攻擊,投下六枚227kg炸彈,雖然都沒有直接擊中英艦,但爆炸的震波使格拉摩根號與 敏捷號輕微受損,而箭簇號的上層結構則被匕首機的30mm機砲擊中11發,這是亞馬遜級第一次蒙受戰損。 在5月4日Type-42驅逐艦雪菲爾號(HMS Sheffield D-80)被飛魚飛彈擊中後,遠征艦隊指揮官立刻派遣箭簇號與Type-12I羅賽級巡防艦的亞爾茅茲號(HMS Yarmouth F-101)趕往救援,箭簇號負責協助滅火,亞爾茅茲號則在一旁進行反潛警戒,不過最後還是無法救回這艘被大火焚燒的驅逐艦。 5月10日:敏捷號與箭簇號的探路行動 在5月10日,英國遠征艦隊司令伍華德派遣Type 21箭簇號與敏捷號通過福克蘭海峽,試探阿根廷海軍有無佈雷;當時英軍已經決定在福克蘭海峽內的聖卡洛斯灣登陸,意味遠征艦隊必須進入最寬處僅32公里的福克蘭海峽(南端入口寬度更是只有4公里寬),這種環境很容易被水雷封鎖;此外,英軍有潛艦回報,發現有阿根廷似乎在史坦利港東邊航道布雷。由於遠征艦隊是倉促集結上路,沒有任何掃雷艦艇隨行,當時也沒有時間等本土派遣航速慢、遠洋能力低落的掃雷船艦慢慢前來。於是,唯一的作法只剩下實際派遣一艘船艦開過去,試驗有沒有水雷。 依照計畫,敏捷號在夜間利用夜幕掩護,從福克蘭海峽南端進入,箭簇號則在海峽北端出口等待接應;如果敏捷號觸雷,則箭簇號就要提供救援。當時,伍華德司令不敢直接告訴敏捷號艦長克里斯托佛.克瑞格(Christopher Craig)他的船即將進行的任務,只是委婉地說要克瑞格繞著東福克蘭島一圈、弄出一些動靜,有機會的話擊沉幾艘阿根廷聯繫各據點的補給船隻。不過克瑞格自己領悟到真實的意圖,回答說「是否需要我進出水道幾次,並進行幾次劇烈機動」,伍華德尷尬地回答「你怎麼會這麼認為」,克瑞格便回應「你想你需要我看看,那邊有沒有被佈雷」。相對於擔負防空的Type 42飛彈驅逐艦與近程防空/反潛的Type 22巡防艦,Type 21算是相對可犧牲的船艦,即便損失一、兩艘也不會對遠征艦隊的火力造成影響。於是在5月10日夜間,箭簇號與敏捷號進入福克蘭灣進行這項高危險任務。在5月11日凌晨,敏捷號在北天鵝島(North Swan Island)附近海域發現一艘船隻的信號,隨後以火砲攻擊;這艘船是負責運補倒是據點的阿根廷漁船洛斯埃斯塔多斯島號(ARA Isla de los Estados),該艦隨後遭敏捷號的火砲擊沉。完成任務後,敏捷號號從福克蘭海峽脫離,和箭簇號會合,在太陽升起天亮之前返回遠征艦隊。 在與敏捷號會合前,箭簇號於0217時得到一個聲納接觸,歸類為POSSUB LOW 2,全艦立刻進入戰鬥部屬並採取超靜音航行;不過在0229時,聲納人員判斷此接觸只是海底岩層,因此解除警戒。然而依照後來的資料,這個接觸很可能是已經埋伏在此的阿根廷海軍209型潛艦聖路易斯號(San Luis);在敏捷號與箭簇號進入海峽前一天,在福克蘭北部水域作業的聖路易斯號就探測到聲納接觸,隨後該艦等在福克蘭海峽出口處等待英艦原處返航。 隨後在5月11日凌晨,在附近水域作業的阿根廷海軍209型潛艦聖路易號(San Luis)在聖卡洛斯彎航道北側靠近了箭號與敏捷號, 隨後發動魚雷攻擊,不過準備的兩枚SST-4魚雷中,第一枚沒能離開發射管,另一枚發射後導線斷裂,SST-4魚雷繼續靠自身尋標器搜索,最後也沒有引爆(聖路易斯號只聽到金屬撞擊聲音)。當時敏捷號和箭簇號完全不知到曾遭到阿根廷潛艦攻擊;敏捷號艦長事後承認,他們自己和整個皇家海軍,都是一年後聖路易號的作戰記錄公開時,才知道他們當時遭到聖路易號攻擊。事實上,5月11日早上箭簇號與遠征艦隊會合後收回Type 182型拖曳式反魚雷誘餌,發現誘餌因劇烈撞擊而損壞;原本英軍認為只是在路上撞擊了海底礁岩或海床,但這很有可能就是被聖路易斯號的SSST-4魚雷就擊中,因此SST-4可能在導線斷裂後並沒有真的失效;不過就算如此,這枚SST-4的引信也沒有正常引爆。 熱情號沈沒
(上與下)在1982年5月21日被擊中的熱情號(HMS Ardent F-184),艦尾陷入火海。
熱情號上的人員正在依序撤離。攝於前來救援的亞爾茅茲號(HMS Yarmouth F101)巡防艦。
燃燒中的熱情號與救援的亞爾茅茲號(前)。此時亞爾茅茲號正逐漸傾斜。
熱情號的直昇機庫徹底焚燬,艦上火勢無法控制。 當英軍在5月21日凌晨登陸東福克蘭島西側聖卡洛斯灣(San Carlos Bay)後,阿根廷空軍的機隊從上午10時就一波接著一波地從本土飛來襲擊。5月21日當地時間時13時(格林威治時間16時), 一架阿根廷海軍A-4B攻擊機飛抵聖卡洛斯灣並攻擊了正在掩護登陸英軍的Type 21巡防艦熱情號(HMS Ardent F-184),投擲了一枚1000磅炸彈但沒有命中,只造成熱情號輕微損傷;依照阿根廷說法,最初在當地時間11:30分時於Rio Gallegos基地起飛四架A-4B,隨後由於空中加油作業不順利,其中2架只好返航,剩餘的兩架飛抵福克蘭海灣,其中一架誤將阿根廷先前廢棄的Río Carcaraña貨輪當作目標投彈,而另一架則朝著一艘英國巡防艦(就是熱情號)投彈。 在當地時間14時40分,3架阿根廷空軍匕首式攻擊機飛抵聖卡洛斯灣;為了躲避雷達偵測,A-4Q機隊接近英國艦隊時都以距離海面僅10到15公尺的超低空飛行,迫近英艦約300公尺時才拉高並投彈;熱情號的海貓防空飛彈鎖定失敗,艦首4.5吋艦砲也夠不到後方來襲的阿根廷軍機,艦上的官兵只能以20mm機砲進行射擊。攻擊中,熱情號的艦尾 首先被一枚1000磅炸彈擊中,該炸彈並未爆炸;不過隨後一枚1000磅炸彈命中機庫部位並引爆,摧毀艦上的山貓式直昇機,並把海貓防空飛彈發射器炸飛飛到空中,落下之後又波及到後輔機艙,喪失部分電力供應, 直昇機庫到艦尾部位開始燃燒。此外,這三架阿根廷匕首式軍機也以30mm機砲攻擊了熱情號,命中若干砲彈。這波攻擊後,熱情號並沒有立刻喪失機動能力,仍繼續保持正常航行與操舵。緊接著在當地時間15時1分左右,又有3架阿根廷海軍航空隊A-4Q來襲, 投擲的數枚Mk-82 500磅炸彈在落入艦尾附近水中爆炸,震波導致艦尾輔機室進水,喪失操舵能力 ,艦體開始傾斜;艦橋與控制中心之間的通信被切斷,在機庫區域進行損管滅火的人員也遭到波及,造成相當傷亡,控制災情的工作越來越艱困。 這三架A-4!式在攻擊結束撤退途中,被 皇家海軍海獵鷹戰鬥機攔截,當場擊落2架(一架由AIM-9L飛彈機落,飛行員彈射逃生,一架以機砲擊落,飛行員陣亡),第三架中彈後飛行員撐到史坦利島外海棄機跳傘。 連續遭到兩波攻擊後,失去操舵能力的熱情號在淺水區停船,機庫的火勢 逐漸失控;鋁製結構被烈火燒融,熾熱的鋁水四處橫流 ,又進一步破壞艦體的結構。由於火勢難以撲滅,進水的艦體逐漸傾斜,彈藥庫隨時有被引爆的危險,熱情號的官兵不得不棄艦;Type 12I羅賽級巡防艦亞爾茅茲號(HMS Yarmouth F101)前來協助熱情號,將艦上官兵撤離。總計熱情號總共有22名官兵在此次攻擊中喪生。數小時後,熱情號的上層結構完全坍塌縮陷,艦體斷成兩截,沈沒於聖卡洛斯灣中。 總計在5月21日的攻擊中,阿根廷空軍共出動72架次攻擊英國特遣艦隊,擊沈Type 21巡防艦熱情號(HMS Ardent F-184),並擊傷三艘作戰艦艇,然而阿根廷空軍本身也損失慘重,在皇家海軍海獵鷹戰機以及軍艦、地面防空火力之下,共有5架匕首機、5架A-4攻擊機(3架A-4Q與2架A-4C) 在空中被擊毀,另有2架IA-58普卡拉輕型攻擊機以及5架直昇機(兩架瞪羚、一架CH-47、一架Bell 212、一架SA.330)在作戰中或在機場被擊毀。 熱情號沈沒數天後,皇家海軍派潛水人員打撈該艦的防空機砲,並安裝在其他船艦上。 羚羊號沈沒
在夜色中焚燒的羚羊號,大部分上層結構都陷入火海。
(上與下)第二天早上漂浮中的羚羊號殘骸,整個上層結構燒融燒焦。火災引爆 後部彈藥庫時炸斷了龍骨,因此羚羊號最後艦體斷成兩半。
(上與下)龍骨斷裂的羚羊號沈入聖卡洛斯灣,燒得滾燙的艦體接觸冰冷海面 ,大量水蒸汽騰空。
在5月21日,亞馬遜級巡防艦羚羊號(HMS Antelope F-170)就被部署在聖卡洛斯灣水域。兩天後的5月23日,阿根廷A-4B機群大舉進攻停泊在聖卡洛斯灣的英國特遣艦隊;在下午1405時, 四架阿根廷A-4B從卡洛斯灣北面 而來,分成兩組各兩架攻擊羚羊號。第一組兩架A-4B從艦尾方向進攻,羚羊號發射的一枚海貓飛彈在一架A-4B附近爆炸,並迫使這個機組打破隊形;其中一架朝羚羊號投擲一枚1000磅炸彈並擊中右舷,殺死羚羊號一名人員,在右舷製造了一場小規模火災,但炸彈並沒有爆炸,火勢也很快撲滅,而這架A-4B則被羚羊號的防空機砲擊傷,脫離時又差點遭到羚羊號發射的一枚海貓飛彈擊中(在該機10公尺處爆炸)。第二個A-4B機組中,一架A-4B被羚羊號的20mm機砲砲彈擊中之後衝向羚羊號,撞斷了桅杆頂部然後墜海;這架A-4B撞上羚羊號 前,機上投擲的一枚1000磅炸彈穿入機艙停留在艦內,也沒有爆炸。 中彈之後,羚羊號隨後駛入聖卡洛斯灣錨地來排除兩枚未爆彈;其中,進入輪機艙的炸彈較難排除,因此調來兩名皇家工程隊(Royal Engineers)的拆彈專家處理,艦上只留下必要人員,撤離了其餘人員。 由於卡在機艙中的炸彈實在難以靠近,拆彈小組前三次嘗試解除引信都告失敗;當晚,拆彈專家進行第四次嘗試,企圖以小規模爆炸方式解除引信,結果此舉反而引爆炸彈, 拆彈小組一名人員當場死亡,另外一人受傷 。由於炸彈是在機艙要害部位爆炸,附近的油庫立刻被引燃;隨後大火從兩個機艙開始並迅速蔓延,由於艦上已經喪失消防損管所需的電力,加上 人手不足,火勢根本無法控制。艦上的火勢蔓延到後部彈藥庫並將之引爆,把羚羊號的龍骨炸斷。災情失控後,遠征艦隊指揮官派出無畏號(HMS Fearless L10)船塢登陸艦上的一艘Mk 2 LCVP登陸艇(編號Foxtrot 7,至今存放於朴次茅茲的皇家陸戰隊博物館),將羚羊號上的41名人員撤離。經過徹夜的焚燒與一連串爆炸,被放棄的羚羊號5月24日白天仍漂浮,鋁合金的上層結構已經完全燒融塌陷;由於龍骨已經斷裂,該艦最後斷成兩半, 緩緩沈入聖卡洛斯灣中。在5月23日的戰鬥中,皇家海軍折損羚羊號,而阿根廷空軍則損失3架A-4以及7架幻象式。 羚羊號沈沒後,英軍將艦上一門20mm防空機砲回收並安裝在姊妹艦復仇者號(HMS Avenger F185)上增強防空火力,這門機砲被稱為「羚羊復仇者」(Antelopes Avenger)。
其餘事蹟 在5月28日夜間,阿根廷部署在史坦利機場附近的陸基MM-38飛魚反艦飛彈單位(拆自阿根廷海軍船艦,將發射器架在拖車上)朝在附近水域巡邏的Tpe 21巡防艦復仇者號(HMS Avenger F185)發射,這枚飛彈最後沒成功鎖定而墜海;發現飛魚飛彈的威脅後,皇家海軍在史坦利港南方水域設置約25海里的禁止航行區域,以策安全。 在5月30日,阿根廷一個四架A-4天鷹攻擊機組對英國特遣艦隊發動攻擊,兩架遭到Type 42驅逐艦愛克賽特號(HMS Exeter D-89)以海鏢防空飛彈擊落;剩餘的兩架之中,一架朝Type 21巡防艦復仇者號(HMS Avenger F185)攻擊,但沒有對復仇者號造成損傷。復仇者號宣稱MK-8艦砲擊落一枚飛魚反艦飛彈或一架A-4攻擊機,不過無法證實(復仇者號宣稱擊落的A-4實際上可能是被愛克賽特號的海鏢飛彈擊落)。 在6月11日,復仇者號以MK-8艦砲對史坦利港(Port Stanley)實施岸轟作業時,射擊了岸上一棟房子,然而屋內還有福克蘭的原英國居民,造成三人死亡、多人受傷,這是福克蘭住民在戰爭期間唯一蒙受的傷亡。 戰火的考驗似乎顯示亞馬遜級的生存 能力不足,令人聯想的尤其是此型艦的全鋁合金上層結構;尤其是熱情號與羚羊號沈沒前上層結構完全燒融坍塌的畫面,更是深植人心。不過也有人認為,熱情號與羚羊號的折損,都與鋁製上層結構沒有直接關係:熱情號是 在反覆攻擊之下始終無法控制火災而遭到放棄,而羚羊號上也是因為炸彈在要害的輪機艙裡引爆,炸彈引爆後喪失消防損管所需的電力,根本無法控制火災;這兩艦最後上層結構完全燒融,都是人員棄艦之後持續燃燒所致。無論如何,Type 21巡防艦的設計理念著重於成本控制,損管能力與生存性的確是相對犧牲較多,而且鋁合金易融易燃也的確是個真實存在的大問題。 根據福克蘭戰爭的經驗,亞馬遜級脆弱的商規艦體結構無法承受南大西洋惡劣的海象與氣候,出現裂痕,於是在戰後的維修工程中,於側舷加裝了鋼板來補強結構。此外,機庫兩側各增設一門Oerlikon 20mm機砲,使艦上的20mm機砲總數達到四門,而日後部分艦艇更以BAE DS30B REMSIG 30mm機砲取代20mm機砲。雪菲爾級與亞馬遜級在 福克蘭戰爭中付出的血價,促使 皇家海軍日後設計Type-23公爵級巡防艦時採用更嚴格的生存與損管設計,上層結構全面採用鋼質製造,強化消防設施與損管區域的作業能力,並且摒棄任何易燃建材以及會產生有毒氣體的舊式電纜。 在1983年10月20日,英國政府通過保護法案,將熱情號與羚羊號沈沒的地點列為保護區域(因為沈沒的船艦被視為戰爭墓地)。 轉售巴基斯坦
轉賣給巴基斯坦後的Tariq(D-181)號,注意艦橋前方加裝中國製造的LY-60防空飛彈系統。 福克蘭戰後剩餘的六艘亞馬遜級繼續為皇家海軍服役。如同前述,由於亞馬遜級的原始設計幾無預留升級空間,使本級艦在皇家海軍的價值日漸低落。 福克蘭戰爭已經顯示亞馬遜級無法勝任艦隊的防空護衛任務,不僅缺乏長程對空搜索雷達,MK-8艦砲以及次音速的海貓防空飛彈對抗現代的空中威脅時效能也都不佳,在反潛作戰時也先被阿根廷現代化的209型潛艦聖路易號先發現、識別與標定。Type 21的艦體與推進系統都基於高速航行衝刺而優化,但沒有考慮現代化反潛作戰需要的肅靜性(避免干擾本身聲納系統,並減少噪音來降低被敵方潛艦發現的距離)。然而,Type 21設計上已經沒有太多升級餘裕,無法換裝新的雷達、防空飛彈系統與Type 2031拖曳陣列聲納來改善作戰能力。在福克蘭戰爭爆發時, 在1988年,英國與巴基斯坦政府展開協議,商討未來的軍售事項。印巴雙方在1992年達成協議,將六艘亞馬遜級除役後 以每艘約1200萬美元的優惠價格轉賣給巴基斯坦。這六艦於1993至1994年除役並立刻轉手,巴基斯坦稱之為塔利克級(Tariq class)。 由於美國因巴基斯坦秘密發展核武而實施軍武禁運制裁,除了新購的F-16戰機全數扣留之外,從美國租借的四艘賈西亞級(Garcia class)與四艘布魯克級(Brooke class)巡防艦租期屆滿時,也被迫在1990年代初期歸還美國,加上從美國接收的基靈級二戰驅逐艦紛紛除役,巴基斯坦海軍在1990年代初期蒙受空前的重創。在這種情況下,六艘亞馬遜級對於巴基斯坦海軍而言,算是一項即時的戰力補充。 移交巴基斯坦後, 巴國海軍在國際間招標改良塔利克級;由於Type-21排水量不足以容納所有改裝項目,所以巴基斯坦海軍將這六艘艦艇依照任務劃分為水面作戰型(F-182、F-184、F-186)與防空型(F-181、F-183、F-185)),分攤不同的任務。這六艘塔利克級的共同改良項目包括換裝新的CelsiusTech 9LV Mk3戰鬥系統,以荷蘭Signnal DA-08對空/平面搜索雷達取代原有的Type-992雷達,電戰方面 換裝法國Thomson-CSF的DR-3000電子支援系統以及美製MK-36干擾彈發射器,反潛方面則加裝法國Thomson-Syntra的ATAS/VDS拖曳陣列聲納,以及瑞典Bofors公司的TP-43反潛/反艦魚雷等 ;此外,原本機庫上方的老舊海貓飛彈發射器遭到移除,換成一具從巴國海軍退役基靈級艦上轉移過來的美製MK-15方陣近迫武器系統,飛魚反艦飛彈也被拆除。 近年巴基斯坦海在塔利克級上加裝德國Buck公司開發的多重彈藥軟殺系統(Multi Ammunition Softkill System,MASS)軟殺誘餌(詳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海軍貝努納級巡邏艦一文),兩具八聯裝誘餌發射器設置在艦艇上層結構兩側。 在個別任務裝備方面,三艘水面作戰型在艦橋前方加裝兩組雙聯裝美製魚叉反艦飛彈發射器 (F-182、184、186);另外三艘防空型則在艦橋前方加裝防空飛彈發射系統,此系統由中國廠商的獵鷹60(LY-60)與荷蘭Signnal(負責LY-60與DA-08雷達的整合)一同得標。LY-60是 中國自行開發的紅旗-64(HHQ-64)的外銷型號, 技術源於義大利蝮蛇MK-1飛彈(Aspide,義大利版麻雀飛彈)。LY-60在巴基斯坦海軍公開招標之前完成了定型, 在1994年以LY-60N(N指海軍型)的名稱參與巴基斯坦海軍的投標。 在測試中,LH-60展現良好的電子反反制能力,整體性能被認為接近北約海麻雀,但是價格又便宜得多,更重要的是不會有政治顧慮,因此獲得巴基斯坦海軍的青睞。 不過,LY-60不具備攔截掠海反艦飛彈的能力,這是中國海軍沒有採用的原因。
在2021年1月12日,已經從巴基斯坦海軍除役的Type 21巡防艦 靶艦擊沈。
在2006年,巴基斯坦曾向美國提出要求,引進六艘二手派里級飛彈巡防艦來取代這六艘艦齡已高的Type-21巡防艦;在2008年10月18日,美國政府宣布出售當時仍在美國服役的派里級艦麥金尼號(USS Mcinerney FFG-8)出售給巴基斯坦,在2010年8月底交付。
在2013年至2014年,巴基斯坦首先將兩艘Type21除役,分別是Babur(D-182)與Badr(D-184)。從2017年底至2018年,巴基斯坦敲定向中國訂購四艘054AP導彈護衛艦來取代這些Type
21,從2021至2023年陸續交付。從2020年起,巴基斯坦海軍陸續將剩下的三艘Type 21除役,其中Tippu
Sultan(D-185)跟Shah Jahan(D-186)分別在2020與2021年作為靶艦在演習中擊沉。 伏擊號保存計畫 在2020年,位於蘇格蘭的民間組織國際克萊德瀑布(Falls of Clyde International,FOCI)向巴基斯坦裔的蘇格蘭下議員、蘇格蘭公民黨(Scottish National Party ,SNP)黨魁洪姆扎.尤沙夫(Humza Yousaf,2023年3月底成為蘇格蘭總理)尋求協助,希望能把即將從巴基斯坦除役的Type 21巡防艦伏擊號(HMS Ambuscade F172,巴基斯坦命名為Tariq F181)帶回英國並作為紀念艦保存在格拉斯哥。巴基斯坦海軍也釋出善意,並未照原計畫在Tariq號除役後作為靶艦擊沉。從2022年起,Tariq號就被停放在乾塢裡,並且持續維護該艦的狀態,最後無償贈與FOCI。在2023年8月5日,巴基斯坦海軍正式將Tariq除役。 2023年2月下旬,消息傳出國立皇家海軍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the Royal Navy)與會計師大衛.歐尼爾(David O’Neill)的一封信函中,討論到關於取得伏擊號並保存在格拉斯哥克萊德河(River Clyde)的計畫。依照FOCI的計畫,在2023年10月會將Tariq號從巴基斯坦卡拉奇(Karachi)軍港拖走,並在12月抵達格拉斯哥(航程6140海里)。 此時,伏擊號的永久保存計畫(包括取得停放地點以及船艦整修、復原)尚未獲得保障;FOCI已經委由專業的籌款公司協助規劃,此計畫已經獲得一些機構以及富裕慈善家的捐款,以及格拉斯哥市議會(Glasgow City Council)的支持。在2024年,FOCI轉形成為克萊德海軍歷史遺產(Clyde Naval Heritage,CNH)組織,並接手將伏擊號帶回英國作為紀念艦的工作。
在2024年11月底,消息傳出一個英國團隊會前往巴基斯坦卡拉奇,對Tariq號進行必要工程,以準備接下來使用半潛舉升船航行6000海里回到蘇格蘭克萊德的旅程,隨後該艦會暫時停放在格拉斯哥的河濱博物館(Riverside Museum)靠近三桅帆船Glenlee處。
此時,伏擊號將來永久停靠的地點尚未敲定,不過基本受到格拉斯哥市議會的支持;此時主要有兩個候選地點,分別是因佛克萊德區的老斯頓豪斯碼頭(Custom House Quay,Inverclyde),或者是準備重新開發的的高文.格雷文歷史船塢(Govan Graving Docks,1897年建成,1987年關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