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級輕巡洋艦

(上與下)虎級(Tiger class)輕巡洋艦首艦虎號(HMS Tiger C-20),此為完工初期的面貌。

從後面看虎號。虎級完工時,火砲包括兩座雙聯裝六吋艦砲與三座雙聯裝三吋快砲,

這樣的火砲數量比二戰型輕巡洋艦降低不少。

由後上方看虎級的獅號(HMS Lion C-34),也是初期狀態。

(上與下)被改裝成直昇機母艦後的虎號,艦尾增設一個大型機庫與起降甲板,能容納四架反潛直昇機。

(上與下二張)改裝成直昇機母艦的布來克號(HMS Blake C-99

四架海王直昇機準備通過布來克號。被改裝成直昇機母艦後,艦上能容納四架海王反潛直昇機。

1969年,測試中的海獵鷹STOVL戰機在布萊克號進行垂直起降測試

由後方看布萊克號艦尾。這是改裝成直昇機母艦之後的構型。

由後方看布萊克號艦尾。右側是一同停靠的一艘郡級(County class)飛彈驅逐艦。

 

──by captain Picard

艦名/使用國 虎級輕巡洋艦/英國(Tiger class)
承造國/承造廠 英國/

C-24:John Brown and Co Ltd, Clydebank

C-34:Scotts Shipbuilding & Engineering Co Ltd, Greenock(下水前階段)、Swan, Hunter & Wigham Richardson Ltd, Wallsend-on-Tyne 與The Wallsend Slipway & Engineering Co Ltd, Wallsend-on-Tyne(完工階段)

C-99:The Fairfield Shipbuilding and Engineering Co Ltd, Govan, Glasgow

尺寸(公尺) 長169  寬19.5 吃水7
排水量(ton) 初始:

標準9550,滿載11700

C-24、90改裝後:滿載12080

動力系統/軸馬力

Admiralty 3-drum鍋爐*4

Parsons蒸汽渦輪*4/80000

四軸

航速(節) 31.5
續航力(海浬) 8000(16節)
偵測/電子戰系統

C-24、25改裝成直昇機指揮艦後:

Type-965 AKE1對空搜索雷達*1

Type 992低空/平面搜索雷達*1

Type-978導航雷達*1

Type 278測高搜索雷達*1

Type 667電子干擾系統

UA-8/9電子支援系統(ESM)

Vikers Covurs誘餌發射器

聲納  
射控/作戰系統 GDS-1雷達/光學火砲射控系統

MRS-3雷達/光學火砲射控系統(含Type 903雷達)*3(原 始裝備)/2(C-24、90改良 後)

Type-262防空飛彈射控雷達*2(C-24、90改良時 加裝)

乘員 716(原始)/885(C-24、90改裝後)
艦載武裝 QF-MK V雙聯裝6吋(152mm)艦砲*2(C-24、90改良後拆除)

MK N1雙聯裝3吋(76mm)快砲*3(C-24、90改良時拆除兩座)

GWS-21四聯裝海貓防空飛彈發射器*23(C-24、90改良時加裝)

艦載機 Wessex或海王直昇機*4(C-24、90改良 後)
數量

共三艘

艦名 簽約時間 安放龍骨 下水時間 服役時間 經歷 除役時間
C-20 Tiger(ex-Bellorophon) 1941 1941/10/1 1945/10/25 1959/3/18 1966/12第一次除役

1986展開改裝,1972/7/2第二次服役

1978/4/20
C-34 Lion(ex-Defence) 1942 1942/6/24 1944/9/2 1960/7/20 1963/12第一次除役 1972
C-99 Blake(ex-Tiger) 1942 1942/8/17 1945/12/20 1961/3/8 1963/2/21第一次除役

1965展開改裝,1969/4/23第二次服役

1979/12/6

 


 

起源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皇家海軍在1940年代劃建造八艘牛頭人級(Minotaur class)輕巡洋艦,1941年先訂購六艘,分別是斯威夫茨爾號(Swiftsure)、牛頭人號(Minotaur)、柏樂洛分號(Bellerophon)、防衛號(Defence)、華麗號(Superb)與虎號(Tiger),1942年又訂購兩艘,分別是布萊克號(Blake)與鷹號(Hawke)。

此時,皇家海軍集中力量進行勇敢級(Audacious class)艦隊航空母艦、半人馬級(Centaur class)輕型艦隊航空母艦與戰鬥級(Battle class)艦隊驅逐艦等航空母艦作戰的相關艦艇,牛頭人級輕巡洋艦的優先度不高,因此工程緩慢;至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時,只有斯威夫茨爾號與華麗號完工,牛頭人號即將完工。二次大戰結束後,各國大砍軍費,因此 皇家海軍只保留斯威夫茨爾號與華麗號繼續服役,牛頭人號轉賣給加拿大海軍,而另外三艘已經下水的同型艦柏樂洛分號、防衛號與布萊克號的建造工作立刻停止 ,此時這三艦的完成度約75~80%。在1946年3月,虎號以及經過進一步改良的鷹號被取消建造,由於這兩艘完工進度較低,隨後直接就地解體 ;由於鷹號使用進一步改良的武器系統,因此取消鷹號的決定在當時受到爭議。由於虎號和 獅號是皇家海軍比較具有代表性的艦名,因此在1945年,柏樂洛分號被改名為虎號,防衛號在1957年改名為獅號。有趣的是,布萊克號在1944年一度重新命名為虎號,至此只好在1945年恢復布萊克號的艦名。

由於噴射機的發展日益成熟,包括英國政府與皇家海軍內部對於是否要繼續建成二次大戰時代設計的三艘巡洋艦,一度爭論不休。虎級配備的三吋高射砲是二戰時代的口徑,射速和單位時間彈藥灑佈能力被認為不足以應付噴射機,當時認為防空飛彈以及口徑更小的40mm、57mm雷達導控防空砲火才能有效面對這類威脅。在1947年時,一些皇家海軍工程專家甚至建議將三艘虎級巡洋艦全數拆毀,因為這些二戰型巡洋艦的原始設計不太可能容納防空飛彈等新一代防空武器。不過,由於當時蘇聯打算建造 斯維爾德洛夫級(Sverdlov class)輕巡洋艦以及重新武裝一艘二次大戰結束後從義大利海軍接收的戰鬥艦,皇家海軍最後還是在1954年10月15日決定將這三艘輕巡洋艦建成;由於此時這三艦的最終設計已經牛頭人級不同,而領頭艦是虎號,因此改稱為虎級(Tiger class)輕巡洋艦。

在1954年11月5日,英國內閣在爭論之中批准了虎級巡洋艦的最終設計,包括配備自動的Mk 26六吋砲塔;同時,也批准二次大戰期間開工建造的競技神號(HMS Hermes R12)航空母艦的完工方案,以及確認了替維多利亞號(HMS Victorious R38,1941年服役) 艦隊航空母艦的改裝方案;同時,皇家海軍也準備為鷹號(HMS Eagle R05,1951年服役)航空母艦進行改裝。當時英國內閣是在建設前述二戰時代艦艇以及新造兩艘35000噸級航空母艦之間選擇了前者,因此這個決定在當時引發爭論,批評者甚至認為這是20世紀裡英國內閣關於皇家海軍建軍的最糟糕決策之一;當時許多閣員認為虎級輕巡洋艦、參加過二次大戰的維多利亞號航空母艦最好立刻除役,而二次大戰時代設計、戰後建成的鷹號與皇家方舟號(HMS Ark  Royal R09)航空母艦也該予以封存,把資源專注在全新設計建造的艦艇上,而在二戰期間擔任英國首相的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 ,此時仍是在野的保守黨的黨魁)以及路易斯.蒙巴頓勳爵(Louis Mountbatten, 1st Earl Mountbatten of Burma)等人則主張建造一種體型較小的艦隊防空/反潛航空母艦。

在1953到1954年,皇家海軍曾認真考慮將斯威夫茨爾號與華麗號提升到與虎級相同的標準;其中,華麗號的舷寬經過加寬(與虎級相同),可以升級到與虎級完全相同的規格,而該艦的艦體狀況甚至比虎號與獅號還好。然而,皇家海軍實在無法負擔將華麗號改裝成虎級的成本,而最後華麗號與威夫茨爾號在1955到1956年展開規模較小的改裝作業,與頓級輕巡洋艦貝爾發斯特號(HMS Belfast C35)在1956到1959年進行的改裝工程相似,並且進行一些理念比虎級更前衛的改裝工程,包括擴建更大的艦橋、更好的指揮/管制/通信與資料傳輸系統等,理論上能同時處理8個空中目標與15個水面目標,依照威脅等級排列出接戰順序。

然而在1957年的國防審查(1957 Defence Review)中,英國政府決定除了當時還在施工的虎號與斯威夫茨爾號之外,不會再為任何二次大戰設計的輕巡洋艦進行任何改裝 ;因此,尚未展開改裝的華麗號在1957年4月取消工程,該艦隨即除役;而艦齡較老舊且艦況較差的斯威夫茨爾號也半途終止改裝工程,此時新的上層結構與桅杆已經安裝妥當,但還來不及裝置新武器。皇家海軍曾在1959年考慮將斯威夫茨爾號改裝成直昇機指揮艦,但此計畫沒有實行,斯威夫茨爾號也在1958年除役。在1959年初,建成虎級的工作已經花費皇家海軍3500萬英磅 。三艘虎級在1959至1961年間陸續服役。

在1957年的國防審查(1957 Defence Review)中,英國政府決定除了當時還在施工的虎號與斯威夫茨爾號之外,不會再為任何二次大戰設計的輕巡洋艦進行任何改裝。在1959年初,建成虎級的工作已經花費皇家海軍3500萬英磅 。三艘虎級在1959至1961年間陸續服役。

基本設計

虎級的QF-MK V雙聯裝六吋50倍徑艦砲,單砲射速高達20發/分,使用Mk 26交流電伺服控制砲塔。

(上與下)虎級的MK N1雙聯裝3吋50倍徑快砲,單砲身射速是驚人的90發/分。

虎級的標準排水量9950ton,滿載排水量11700ton,動力系統包括四座皇家海軍本部(Admiralty) 3-drum鍋爐以及四座Parsons蒸汽渦輪機,四軸推進,總功率80000軸馬力,最大航速31.5節,艦上編制716名人員。艦上也維持二戰輕巡洋艦一貫配置的裝甲,其中主裝甲帶(Belt)厚3.25至3.5吋,艙壁(Bulkheads)1.5至2吋,砲塔1至2吋,機艙與彈藥庫厚2吋。牛頭人級從華麗號開始增大了舷寬,以容納更大型的Mk 24三聯裝六吋砲塔,或者使用自動控制的Mk 26雙聯裝砲塔

武裝方面, 從牛頭人級演變過來的虎級,武裝配置力經過一些變化。進入皇家海軍服役的兩艘牛頭人級斯威夫茨爾號(Swiftsure)與華麗號(Superb)配置三座三聯裝6吋(152mm) 高/平兩用艦砲(砲塔型號為Mk 23)、五座雙聯裝Mk 16四吋45倍徑高平兩用快砲、六座單管40mm防空機砲、四座四聯裝2磅防空快砲(QF 2-pounder)、兩座三聯裝533mm魚雷發射器;斯威夫茨爾號配備Type 274型主砲追蹤/鎖定雷達,華麗號增加導控防空火砲的Type 275型追蹤/鎖定雷達之後成為虎級的柏樂洛分號、防衛號與布萊克號一開始打算配備三座更新型的Mk 24三聯裝六吋砲塔,主砲仰角增為60度,由274/275型追蹤雷達指揮 ,此外配備Mk N6雙聯裝4.5吋快砲,後者也用於二次大戰以後建造的勇敢級(Daring class)驅逐艦上。而被停工拆解的鷹號配備更先進的雙聯裝Mk 26遙控砲塔,使用交流電砲控伺服系統取代原本Mk 24的直流電系統。前述虎級在1946年的武裝配置被認為需要再增加150名人員才能有效操作,皇家海軍因而繼續調整設計。到1949年,皇家海軍為當時尚未復工的三艘虎級巡洋艦規劃了幾種不同的武器配置,第一種是改成純粹防空的巡洋艦,配備六座新型三吋(76mm)70倍徑高射砲;第二種稍後提出的設計配備兩座Mk 26雙聯裝6吋艦砲以及三座雙聯裝三吋70倍徑高射砲。稍後皇家海軍又提出一種成本較為低廉的設計,艦首配備兩座Mk 24三聯裝六吋砲塔(配置於艦首A、B砲位),另外設置四座MK N6雙聯裝4.5吋(114mm)45倍徑快砲(分別配置於艦尾Q、Y砲位以及左、右舷各一),皇家海軍在韓戰期間慎重考慮這種相當於1946年版本進一步降級的構型。此外,在1947年時,原本皇家海軍打算在虎級上配置 四座英國新開發的STAAG  40mm自動防空機砲(配套的射控雷達為262型,直接整合在砲塔上),不過此型快砲最後沒有發展成功。 英國還曾打算發展一種新的雷達導控五吋高/平兩用快砲,射速高達60發/分,由於十分昂貴且問題重重,最後也沒有成功。

虎級的艦橋頂部,可以看到兩座用來導控火砲射擊的Plessey Type 903雷達射控系統。

虎級巡洋艦完工時,武裝包括兩座雙聯裝的Mk 26交流電遙控砲塔(砲身為QF-MK V六吋50倍徑火砲),以及配備三座MK N1雙聯裝3吋70倍徑自動快砲。其中,兩座QF-MK V雙聯裝六吋50倍徑砲塔採一前一後布置,三座MK N1雙聯裝三吋砲塔則有一座在前、兩座在艦體中段。 虎級的六吋與三吋火砲都是當時皇家海軍的最新型設計,雖然火砲數量減少,實際上的火力投射能力與準確度卻勝過二戰時代的英國輕巡洋艦。以QF-MK V六吋50倍徑艦砲為例,虎級最後使用的Mk 26雙聯裝砲塔比二次大戰時設計的Mk 23三聯裝砲塔更先進,引進交流電的動力控制(Remote Power Control,RPC)以及自動裝填系統 ,並使用金屬裝藥筒,單砲能在一分鐘內發射20發砲彈(射程約23km), 射速是過去二戰英國輕巡洋艦BL MK-XXIII六吋50倍徑砲(採用人力裝填,射速6~8發/分)的兩倍 以上;所以雖然虎級的六吋砲數量從牛頭人級的六門減為四門,但是單位時間投射量卻增加超過25%;由於射速大幅提高,QF-MK V便引進砲身液冷系統。QF-MK V六吋艦砲也配備二戰後才出現的自動化火砲控制系統(虎號、獅號使用PR-15型液壓砲控系統,布來克號使用更先進的RP-58電力砲控系統(RPC)),由艦上的 GDS-1(Gun Direction System)火砲射控系統自動帶動瞄準,比二戰時代英國輕巡洋艦的MK-XXI火砲射控儀(火控儀只將射擊參數通知砲位,由火砲操作人員控制火砲進行瞄準)簡易、迅速而準確得多。而 同樣採用自動裝填、全電力伺服砲控的MK N1雙聯裝3吋艦砲射速亦十分驚人,測試時曾展示單砲身超過120發/分的驚人實力,不過此時可靠度也變得很差,因此後來調降為 單砲身90發/分。MK N1只安裝在虎級和加拿大的 雷斯蒂古什級(Restigouche class)與馬肯奇級(Mackenzie class)驅逐艦上(加拿大使用的型號稱為Mk. 6),加拿大海軍後來為了提高火砲可靠度,將射速調降為 單砲身70發/分。為了因應高射速,MK N1同樣使用砲身液冷系統。虎級巡洋艦配備三座中程火砲系統MRS 3中距離砲控系統(Medium Range Gunnary System)來導控六吋與三吋火砲接戰,每套MRS 3都結合Plessey Type 903雷達射控系統。虎級巡洋艦主桅杆頂裝有一部Type 992低空/平面搜索雷達,能為火砲射控作業提供初始指引。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研製虎級所需要的自動化六吋與三吋艦砲並維持砲術訓練,皇家海軍在1949到1951年將一艘1928年服役的郡級(County class)重巡洋艦坎伯蘭號(HMS Cumberland)改裝成訓練艦,拆除原本所有的8吋(203mm)艦砲,在B砲位加裝一座雙聯裝自動化六吋艦砲的原型,在後部X砲位安裝一座雙聯裝自動化三吋火砲的原型,而砍伯蘭號也成為皇家海軍最後一艘三煙囪作戰艦艇。

二次大戰時代設計的虎級完工時,就已經顯得落於時代之後(艦上的原始設計難以裝置飛彈系統),而且需要編制超過700名人員,對於日益萎縮的皇家海軍 而言十分吃力。布萊克號(C-99)在服役短短兩年後,於1963年2月21日再度轉入備役。獅號(C-34)在1964年9月代表出席原英國殖民地馬爾他建國獨立慶典之後,隨即在12月轉入備役 ,總共服役5年 。在1960年代初期印馬衝突(Indonesian Confrontation)期間,虎號(C-20)部署於遠東艦隊協助大英聯邦軍隊抵抗印尼對馬來西亞的入侵。在1966年,英國首相哈羅得.威爾遜(Harold Wilson與羅德西亞(Rhodesia)首領Ian Smith在虎號上舉行會談,之後羅德西亞從英國獨立。在1966年12月 ,虎號退出現役(此時總共服役8年),準備改裝為直昇機指揮巡洋艦。相較於其他幾型二次大戰時代建造的巡洋艦,虎級的自動化Mk 26六吋砲塔雖然比較先進,但使用維護也比較麻煩,這成為剩下兩艘虎級在1964到1966年服役封存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形之下,較舊的殖民地型輕巡洋艦(Crown Colony class)以及鎮級(Town class)輕巡洋艦的人力操作型六吋艦砲雖然較為老舊,但性能較為可靠。

轉為直昇機母艦

在1950年代末期,皇家海軍開始規劃建造一種巡洋艦大小、搭載多架反潛直昇機的艦艇,作為艦隊反潛作戰核心。在1961年 年底,皇家海軍正式提出此一護航巡洋艦(CE)方案,滿載排水量13250噸,採用雙軸推進系統,航速26節,採用長方形全通式飛行甲板,以及位於右舷的艦島式結構,能搭載9架大型的海王(Sea King)反潛直昇機,武裝包括一座MK VI雙聯裝4.5吋砲塔、艦尾一具海參防空飛彈發射器與兩座海貓防空飛彈發射器。當時皇家海軍打算建造四至五艘這樣的護航巡洋艦,每艘各配合一個航母戰鬥群,專門負責艦隊四周的反潛勤務;如此,航空母艦就可以省略反潛直昇機的配置,盡可能增加用於打擊或防空的固定翼噴射艦載機數量。然而, 皇家海軍在1960年代初期正全力設法向國會爭取新一代CVA-01艦隊型航空母艦,在國防資源日益短缺的現實下,根本沒有餘力建造全新的萬噸級護航巡洋艦。

由於沒有足夠資源建造全新的直昇機巡洋艦,在1963年左右,皇家海軍選擇其次的方案,將虎級巡洋艦改為直昇機與指揮巡洋艦(Helicopter and Command Cruiser)並繼續服役至少十年,以填補護航巡洋艦服役之前的空檔。此種方案將虎級巡洋艦改裝成兼具反潛直昇機平台與兩棲作戰指揮能力的直昇機母艦,將艦尾的火砲撤除,改程直昇機起降甲板與機庫,搭載四架配備聲納的反潛直昇機;而艦首的火砲與射控系統仍予以保留,為兩棲登陸作戰提供火力支援;此外,也具備指揮兩棲戰役的能力,配備相關的指管通情設施。

1965年,哈羅德.威爾遜(James Harold Wilson)率領的工黨政府執政,仍繼續虎級巡洋艦改成直昇機母艦的政策。在1966年,皇家海軍內部有提議,改裝堡壘號(HMS Bulwark R08)、競技神號(HMS Hermes R12)等艦隊輕型航空母艦,能操作海獵鷹(Harriers P1127) STOVL戰機以及反潛/兩棲突擊直昇機的能力,兼具海上打擊、反潛和支援兩棲作戰的能力,效能更勝於改裝的虎級巡洋艦;而同樣在1966年,第一海相還規劃建造六艘16000噸級、以燃氣渦輪驅動的直昇機巡洋艦來取代包括虎級在內的二戰型輕巡洋艦。不過,這些方案都沒有付諸實行。

在1965年,布萊克號首先展開改裝工程,並在1696年4月23日重回現役;虎號則從1968年展開改裝,並在1972年7月2日重回現役。在改裝作業中,艦尾的六吋砲塔與艦體中段兩座三吋砲塔遭到拆除,只在艦首保留六吋砲與三吋砲塔各一座 ,負責控制後部火砲的一座Type 903雷達射控系統(位於後部船艛頂)也跟著被拆除,只保留艦橋頂部的兩座Type 903依照最初的方案,皇家海軍打算保留全部三座三吋快砲,但 是在布萊克號改裝工程期間,計畫經過修改,進一步擴大直昇機庫結構容積來容納四架海王(Sea King)大型直昇機,因此位於二號煙囪後方甲板兩側的兩門三吋快砲 就只能拆除,原位置改裝兩座GWS-21四聯裝海貓 (Sea Cat)防空飛彈發射器以及配套的指揮平台(含Type 262射控雷達);GWS-21是取代Bofors 40mm防空快砲的輕型防空飛彈,其防空作戰能力不如被拆除的自動三吋快砲。艦體後段設置一個可容納四架Wessex或海王( Sea King)反潛直昇機的大型機庫,艦尾也增建一個高達一層甲板的結構物,上方是直昇機起降平台,規劃有兩個直昇機起降點,而甲板下方的新蓋艙室則有直昇機修理工廠、飛行簡報室等設施。至於艦艇中部兩煙囪之間則增設一組大型起降機,可以收放指揮官搭乘的小艇。此外,艦上的 各型雷達與電子戰系統也予以更新,緊鄰機庫的後桅杆頂加裝一具Type-965長程對空搜索雷達,並增設完善的指管通情設施 (含SACTOM ACOT1衛星通信系統),以及可以容納皇家海軍陸戰 突擊隊(Royal Marine Commandos)的指揮中心與相關設施。

經過改裝之後的虎級,兩側原本的MK-6三吋快砲被拆除,改裝GWS-21海貓防空飛彈發射器;

照片中還可看到旁邊配合GWS-21的指揮平台,上面有Type 262射控雷達。

改裝後的虎號(左)與布萊克號。另一艘同型艦獅號(HMS Lion C-34)的

改裝計畫被取消,該艦隨後出售拆解。

經過改裝之後,虎號與布萊克號不僅成為可操作四架反潛直昇機的反潛母艦,還具備指揮艦隊作戰的「指揮巡洋艦」(Commando Cruisers)機能,能擔任特遣艦隊的旗艦並指揮一場戰役。由於裝備了海貓飛彈,虎號與布萊克號堪稱皇家海軍第一種、也是最後一種擁有飛彈的巡洋艦。經過改裝之後,虎號與布萊克號的滿載排水量增加 約380噸,來到12080噸,人員編制增為885名(含航空人員)。不過,皇家海軍人員認為改裝過後的虎號與布萊克號艦容大失,原本優雅的巡洋艦輪廓蕩然無存,整個艦尾飛行甲板部位比主甲板高出一層,還有個更加高大、如方塊般的機庫,被皇家海軍人員起了「Ugly Ducklings」的綽號。

將二次大戰時代設計的輕巡洋艦改裝成反潛母艦,相關的艦體結構改建工作十分複雜。虎號與布萊克號的改裝費用相當昂貴且都超出原訂預算,布萊克號花費550萬英鎊,稍後改裝的虎號則由於通貨膨脹、期間遇到火災、補強艦體因年久而產生的鏽蝕損壞等等,花費更高達1325萬英鎊,虎號的改裝工作被認為是皇家海軍船塢執行過最昂貴、最痛苦的工程之一。原本皇家海軍也打算對獅號進行相同改裝,但由於這項工程實在太過昂貴,加上獅號的艦體結構因為年久而鏽蝕,如進行補強則花費還要進一步增加,因此獅號在1972年從皇家海軍備役名單中剔除,並在1973年5月15日抵達羅賽(Rosyth)船塢,將所有可用的料件拆除,作為虎號與布萊克號的備料,隨後該艦在1975年出售拆解。

布萊克號在1969年讓測試中的海獵鷹STOVL戰機起降的畫面。

在1969年,作為直昇機與指揮巡洋艦重新服役的布萊克號率領皇家海軍艦艇至直不羅陀海域進行示威,以因應當時西班牙元首佛朗哥將軍(General Franco)關閉西班牙、直不羅陀邊境的敵意舉動。同樣在1969年,新開發的海獵鷹(Harrier)垂直起降攻擊機在不萊克號上進行降落測試。在1971年,不萊克號參與英國從馬爾他(Malta)撤軍的行動(Operation Exit)。虎號與布萊克號都參與了1977年6月28日慶祝伊利莎白二世登基25週的大英聯邦閱艦式(Silver Jubilee Fleet Review),位於英格蘭南岸的Spithead。在1977年,虎號率領一支包含六艘艦艇、一艘核能潛艦的皇家海軍艦隊進行一趟南美航行任務。

除役

改裝後的虎號與布萊克號是 皇家海軍唯一一種能擔任主要反潛指揮與作戰的艦艇,堪稱皇家海軍在大西洋上對抗蘇聯潛艦的最寶貴兵力;然而在1970年代末期,英國大砍國防預算,皇家海軍面臨嚴重的人力危機,不得不宣布一波大規模的裁軍潮。在裁軍之中,除了將虎號與布萊克號除役之外, 當時皇家海軍唯一僅存的航空母艦競技神號(HMS Hermes R-12)都在轉售脫手行列之中。於是,虎號與布萊克號分別在1978與1979年除役。在1979年12月6日布萊克號除役當天,由於她是皇家海軍歷史上最後一艘巡洋艦,因此獲得一項特殊待遇:讓她的六吋艦砲最後一次在英吉利海峽上打響。 兩艦作為預備艦的期間都停放在倫敦以東的查特漢基地(HMNB Chatham)。

1982年阿根廷入侵福克蘭群島(Falklands)時,皇家海軍立刻檢查虎號與布萊克號的狀況,認為該艦艦體保存狀況良好。隨後兩艦立刻展開乾塢作業準備復役,當時皇家海軍打算利用兩艦的六吋艦砲支援登陸福克蘭的作戰。然而,重新啟用虎號與布萊克號的計畫很快就在1982年5月打消,因為根本不可能在這麼短時間內讓封存多年的兩艦恢復可作戰的狀態,並即時地投入登陸福克蘭的戰役。布萊克號在1982年8月25日出售拆解, 虎號則在1986年10月步上相同命運。此後,巡洋艦這個艦種完全走入 皇家海軍的歷史洪流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