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級艦隊油船

潮級艦隊油船的春潮號(RAF Tidespring A75

維多利亞號(HMS Victorious R38)正接受補給,攝於1966年;畫面上方是春潮號艦隊油船,

下方是迪昆斯堡號(RAF Fort Duquesne A229)航空物資補給艦。

英國改良型潮級艦隊油船湧潮號(RFA Tidespring A75),攝於1976年

改良型潮級艦隊油船的池潮號(RFA Tidepool A76),攝於1982年福島戰爭期間。

澳洲皇家海軍訂購的潮級艦隊油船補給號(HMS Supply AO-195)。1951年該艦剛完工時,由於澳洲皇家海軍缺乏人力,

所以暫時由皇家海軍租借給皇家勤務艦隊操作,命名為奧斯特潮號(Tide Austral A75),直到1962年8月才由澳洲接收。

 

──by captain Picard

艦名/使用國 潮級艦隊油船/英國、澳大利亞、智利

 (Tide class)

承造國/承造廠 英國/

A69:Swan Hunter & Wigham Richardson, Wallsend

A99:Harland and Wolff, Belfast

尺寸(公尺) 長178   寬22  吃水9.8
排水量(ton)

A69、A97~99:滿載26000 tonne

A75、76:滿載27400 toone

動力系統/軸馬力

A69、A97~99:Babcock and Wilcox boilers鍋爐*3

A75、76:Foster Wheeler鍋爐*2

Parmetrada蒸汽渦輪*2

單軸

航速(節) 17
續航力(海里)  
偵測/反制系統

導航雷達

乘員 RFA船員90
武器系統

籌載
航空設施 艦尾直昇機甲板
備註 共六艘(第五、第六艘為改進型)
艦名 訂購時間 安放龍骨 下水時間 服役時間 除役時間 備註
A69 Tidereach   1953/6/2 1954/6/2 1955/8/30 1978/3  
A97 Tideflow ex-Tiderace 1953/8/30 1954/8/30 1956/1/25 1975/11 1958/6/28重新命名為Tideflow
A98 Tidesurge ex-Tiderange   1953/7/1 1954/7/1 1955/8/30 1976/5 1958/6/28重新命名為Tidesurge
AO-195  Supply ex-A99 Tide Austral 1951 1952/8/5 1954/9/1 1955 1962 最初由澳洲購買,1955年在英國服役,名為Tide Austral (A75)。

1962年由澳洲收回,1962/8/15移交澳洲,1962/9//7重新命名為HMAS Supply(AO-195)。

1985/12/16除役

A75 Tidespring 1961/2/28 1961/7/24 1962/5/3 1963/1/18 1991/12/13
A76 Tidepool 1961/2/28 1961/12/14 1962/12/11 1963/6/28 1982/8/13 1982年售予智利,更名為Almirante Jorge Montt,1982/8/13交付

 


 

1952至1953年,英國建造四艘潮級(Tide class)艦隊油船,以二次大戰期間建造的歐納級(Olna class)艦隊油船為基礎修改而來;其中,三艘潮級配屬於皇家勤務艦隊(Royal Fleet Auxiliary,RFA),還有一艘由澳洲皇家海軍訂購。在1961年,英國又開工建造兩艘改良後的潮級艦隊油船(A75、76)。其中兩艘潮級(A97、98)在1958年6月28日更換了命名,以避免跟一些艦名相似的艦艇混淆。

前四艘潮級的滿載排水量為26000噸,推進系統為三具Babcock and Wilcox boilers鍋爐與兩具Parmetrada蒸汽渦輪,單軸推進,最大航速17節;而第二批兩艘(A75、76)的滿載排水量放大到27400噸,並換用兩具Foster Wheeler鍋爐。

首批三艘潮級艦隊油船在1970年代中期除役,兩艘第二批潮級也原訂在1982年除役。第二批潮級的池潮號(RFA Tidepool A76)曾投入1970年代英國與冰島之間的鱈魚戰爭(Cod war)以及貝拉巡邏(Beira Patrol)勤務。在1982年,由於艦隊規模裁減,池潮號遭到皇家勤務艦隊釋出並轉賣給智利。當1982年池潮號正在進行交付作業時,福島戰爭爆發,於是英國短暫收回池潮號並投入福島戰爭。戰爭結束後,池潮號在8月13日交付智利海軍,命名為喬治.蒙特上將號(Almirante Jorge Montt.)。而另一艘改良型潮級艦湧潮號(RFA Tidespring A75)同樣參與了福島戰爭;在支援收復南喬治亞島的作戰行動中,湧潮號曾搭載皇家陸戰隊第42大隊(42 Commando Royal Marines)的M營;隨後,湧潮號也用來收容阿根廷戰俘。原本湧潮號也排定在1982年除役,由於福島戰爭的緣故,該艦得以延長役期,至1991年12月才退役,這也是最後一艘從皇家勤務艦隊除役的潮級艦。

澳洲:補給號

在1950年代初期,澳洲規劃購得一艘新的艦隊油船,以減少澳洲皇家海軍艦艇對盟國補給艦的需要。在1951年8月,澳洲政府正式決議向英國訂購一艘英國規劃中的潮級補給艦,並在同年年底正式下單,這是二次大戰結束後澳洲皇家海軍訂購的第一艘補給艦。之所以向英國訂購,是因為當時造船廠的紀錄不佳,勢必要等到1950年代末才能服役。為了減輕澳洲皇家海軍的人力壓力,這艘艦隊油船由民間雇員操作,此種制度係仿效英國皇家勤務艦隊。

在1952年8月5日,澳洲訂購的這艘潮級補給艦在貝爾發斯特(Belfast)的哈蘭與伍爾夫船廠(Harland and Wolff)開工,在1955年初完工,總共耗資313萬澳幣,比預算超出20%。然而,由於澳洲皇家海軍人手與經費都不足,而招募民間雇員的計畫也不順利,澳洲只好將該艦脫手;由於當時也沒有其他海軍或民間業者購買這艘船,所以英國海軍部在1955年3月決定以租借方式使用該艦,命名為奧斯特潮號(Tide Austral A75),與其他三艘英國自用的同型艦一同配屬於皇家勤務艦隊。到了1960年代初期,澳洲終於有足夠人力來接收奧斯特潮號,於是該艦在1962年8月15日首度進入澳洲皇家海軍服役,隨後在9月7日命名為補給號(HMS Supply AO-195)。

在1973年法國在南太平洋摩魯洛環礁(Moruroa Atoll )附近執行卡諾帕斯(Canopus)核子試爆時,紐西蘭皇家海軍派遣巡防艦奧塔哥號(HMNZS Otago F111)與砍特伯里號(HMNZS Canterbury F421)巡防艦前往摩魯洛環礁進行抗議,而澳洲也派遣補給號支援紐西蘭海軍的抗議行動。在1974年12月25至26日,颶風翠西(Cyclone Tracy)重創達爾文市,澳洲皇家海軍隨即動員包含補給號在內的13艘船艦進行拯救達爾文行動(Operation Navy Help Darwin),對達爾文實施救災與運補作業。隨後在1975年,補給號參加帕帕新幾內亞(Papua New Guinea)的獨立,以及美國建國200週年慶祝活動。在1980年9月,補給號跟隨墨爾本號(HMAS Melbourne R21)航空母艦、柏斯號(HMAS Perth D 38)驅逐艦、達爾文號(HMAS Derwent DE 49)與史塔瓦特號(HMAS Stalwart D 215)巡防艦以及奧塔馬號(HMAS Otama SS72)潛艦至印度洋實施遠航,這是二次大戰以來澳洲規模最大的一次海外部署行動。

補給號在1985年12月16日除役,由新完工服役的成功號(HMAS Success OR304)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