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海洋警察廳概述

韓國海警太平洋三號型大型直昇機巡邏艦的太平洋七號(ARS-3007)

──by captain Picard


  

韓國海警的完整名稱是大韓民國海洋警察廳(Korea Coast Guard),主要工作包括海上巡邏警戒、經濟海域與漁業維護、警戒驅逐不法侵入船隻、防堵海上不法活動、海難救助、污染防制與海洋環境保護、海上交通安全維護等等;韓國與鄰近國家的經濟海域、領土與漁業糾紛(包括經濟海域重疊、與日本的獨島爭議以及驅逐中國、日本漁船越界捕撈等),都由 韓國海警擔任第一線處理,而韓國海軍則在後方海域監控場面,必要時投入支援。因此,韓國海警具備準軍事性質,堪稱韓國的「第二海軍」,地位與日本海上保安廳類似。

韓國海洋警察廳的標誌。

由於在韓戰進行期間,韓國總統李承晚在1952年1月28日片面宣布韓國周邊200海里的專屬漁業界線(韓國稱為「和平線」,日本稱為「李承晚線」),日韓雙方的漁業衝突勢必無法避免;在1953年2月韓戰尚未停火之際, 韓國海軍艦艇首度朝日韓交界海域的日本漁船射擊。在同年7月,日本一艘海上保安廳巡視船接近「李承晚線」以內的爭議領土獨島而遭到島上韓國警備部隊開火射擊。為了強力主張 韓國的海上漁業權利,與日本進行長期對抗,韓國遂在1953年12月23日在釜山建立海洋警察隊,隸屬韓國內務部治安局,當時編制139名人員與六艘180噸警艇 ,而這就是韓國海洋警察兵力的肇始。在1954年,韓國又在木浦和濟州島組建海洋警察隊 ;在1962年10月,海洋警察廳在仁川、麗水、浦項、群山市等處設立新的行動基地以及派駐的海洋警察隊 (航空隊從1963年2月至1980年代期間曾暫停運作)。在1979年, 韓國在仁川廣域市設立海洋警察隊總部,統轄各地海洋警察隊,並由原本內務部轉隸於產業工業部,不過爾後後又轉回內務部底下。在1991年, 韓國警察廳水警隊改為韓國國家水警局,各地區海洋警察隊則改編成海洋警察署。在1996年, 韓國國家水警局正式從海洋水產部獨立,實際地位大幅提昇。在2007年, 韓國國家水警局改名為海洋警察廳。

韓國海洋警察由海洋警察廳總部與13個海洋警察署構成,其中總部位於仁川的月尾島,最高長官為廳長,其次為次長,之下設有警務企劃局(負責預算、人事與裝備)、警備救難局(負責海上警備與海難救援)、情報捜査局(負責搜查海上犯罪活動以及蒐集海外情報)、海洋污染管理局(負責監視海洋監視、分析與防災)等4個局 ,此外還附設一支專門處理重大案件的特勤隊。至於13個海洋警察署分別設立在仁川、泰安、群山、木浦、莞島、麗水、濟州、統營、釜山、蔚山、浦項、東海與束草等地,各海洋警察署都裝備有各型大小巡邏艦艇;其中,釜山海洋警察署的規模為13個海洋警察署之首,位於釜山的基地設有大型的艦艇整備與修理設施,負責為整個海洋警察廳的巡邏艦艇進行維護。每個海洋警察署旗下又設有若干派出所,每個派出所之下又有數個辦事處;全部13個海洋警察署共包括71個派出所,258個辦事處。鑑於日韓獨島爭議態勢逐漸升高, 韓國海洋警察廳於2006年4月進行組織改組,設置釜山、仁川、木浦與東海四個海洋警察總部來統轄13個海洋警察署,每個海洋警察總部下轄三至四個海洋警察署;如此,鄰近地區的海洋警察署有了統合的指揮體系,能以更高的效率互相支援,並在大型事態發生時集中力量。其中,釜山海洋警察總部管轄釜山、蔚山與統營等三個海洋警察署,仁川海警總部管轄仁川、泰安與群山海洋警察署,木浦海警總部管轄木浦、濟州、麗水與莞島海洋警察署,東海總部則管轄東海、束草與浦港海洋警察署。

以往海洋警察局人員與一般陸地警察同樣在韓國的警察綜合學校接受教育與訓練;爾後由於海警日益強化的對外角色,為了確保專業性,韓國海洋警察廳在2004年5月在仁川成立了海洋警局學校,將海警的訓練過程獨立出來。海洋警局學校共分為運用、警備救難、搜查情報、環境安全與教養等5個科系,通常 韓國海警新進學員先在一般警察綜合學校接受為期12周的訓練,之後轉入海警學校接受為期4周的海警專業訓練,包括海面射擊等等。 在2008年5月,海洋警察廳又進行一些內部改組,包括成立新的「搜救保養課」。

目前海警目前韓國海警員額約1萬名,配備272艘大小巡邏艦艇,其中1000噸級以上巡邏艦約22艘(2000年代計劃將大型巡邏艦增至30 艘),250~500噸級巡邏艇約39艘;航空裝備部分,韓國海洋警察廳擁有一架CL-604固定翼巡邏機與11架直昇機(含8架俄羅斯Ka-32C、1架法製AS-565海豚式以及2架Bell AB-412型)。進入2000年代,韓國海警做為海上警備救難主力的59艘大型/中型巡邏艦之中,有32艘船齡已經超過20年,全部272艘大小船艦之中有56艘超過韓國海警規定的船隻壽限(鋼製船艦20年、FRP船艦15年),裝備老化使 韓國海警在2007年9月左右遭到國會議員批判。

為了強化海警實力,韓國海洋警察廳在2000年代除了組織改造之外,也積極擴充硬體裝備,從2005至2008年度就有8艘1000噸以上的新艦開工建造或下水服役,使大型海上警備艦將達30艘,並 在2009年度投資9000億韓元來購置3000/1000/500/300噸等各型新型巡邏船艦,替換32艘較為老舊的各型巡邏船艇;航空機方面,韓國海洋警察廳打算在2010年左右將航空固定翼機隊擴編到12架,包括從印尼購入的CN-235-110多用途運輸/洋面巡邏機(2011年引進四架)。

韓國海警在1995年購入的CL-604巡邏機,配備對海搜索用的紅外線夜視裝置。

韓國海警的印尼製CN-235-110運輸/巡邏機,配備紅外線夜視裝置。

購自俄羅斯的Ka-32救難直昇機,是韓國海警目前的主力直昇機,共擁有8架。

韓國海警的法製AS-365海豚中型搜救/巡邏直昇機,數量為1架;韓國海警購入的第一架於

2005年10月21日服役,但不幸於四天後墜毀,後來再購入一架代替之。

韓國海警的Bell AB-412搜索/救難直昇機,是Bell AB-212的性能強化版。

從2005年3月16日日本島根縣議會通過「竹島日」(獨島)條例,以及日本教科書開始將竹島納入日本固有領土範圍之後,日韓長久以來的獨島爭議(詳見日本海上自衛隊發展歷程一文)開始進入白熱化階段;從2005年5月底發生的 韓國神風號漁船越界捕撈導致日本海上保安廳、韓國海洋警察廳嚴重對峙事件,以及2006年4月日方打算派遣保安廳調查船對獨島海域實施調查後引發韓方大動作反彈,顯示日韓雙方的關係因獨島爭議而迅速惡化。在2009年1月5日, 韓國海洋警察廳宣布將在獨島附近的鬱陵島沙洞港設置大型前進基地,包括建造大型專用碼頭,可供韓國海警五千噸級大型巡邏艦進駐;有了鬱陵島前進基地後, 韓國東海海洋警察署對獨島方面的緊急反應、趕抵時間從原本的7小時大幅縮減為2小時。

海洋警察廳巡邏艦(右上)正在緝捕違法越界捕撈的中國漁船。

除了與日方的衝突之外,緊鄰韓國的中國,也有大量越界捕撈的中國越界(中韓之間有漁業協定);因此,驅趕與緝捕這些違法捕撈的中國漁船,是韓國海洋警察廳向來的重要任務。為了強化對中國違法漁船的執法效率, 韓國海洋警察廳也在2009年規劃於大黑衫島的黑山港建立前進基地,並於2011年完成。 在2011年12月12日,一名韓國海洋警察廳在黃海攔檢非法越界的中國漁船時遭到船員刺殺,此舉刺激韓國強化對中國越界漁船的執法力度。同年12月21日, 韓國海警配發槍枝給負責登船逮捕的海警隊員,並允許在必要時使用槍械;在同年12月底,韓國政府決表示到2015年時,將投入9324億韓元增購9艘大型警備艦,而負責管制非法捕撈的342名海警特殊機動隊員也改由特種兵來擔任,首先在2012年度增加102名特種兵出身的人員。此外, 韓國也將非法捕撈的罰金上限從1億韓元增為2億韓元,並沒收非法捕撈所得的魚獲。在強化執法能力的同時,韓國政府也希望與中國展開進一步談判,商討管制中國漁船大量越界的問題。

 由以上可知,韓國海洋警察廳基於日漸殷切的經濟海域與領土防衛需求而逐漸強化,不僅提高組織的獨立性,而且多處參考勁敵日本海上保安廳的組織特色。在一段時間以來,韓國海洋警察廳是西太平洋上僅次於日本海上保安廳的海警兵力,直到2010年代中國海警力量急速擴張、超越日韓雙方。

組織變更

在2014年4月16日,一艘由釜山前往濟州島的渡輪世越號發生意外翻覆,船上476人中有286名死亡、18名失蹤。此事件震撼了韓國社會上下,由於韓國海洋警察廳等相關單位搜救表現不彰,飽受韓國輿論批評。

在2014年5月19日,韓國總統朴槿惠在電視上發表演說時,表示韓國海洋警察廳組織存在許多問題,例如近年持續強化海上警備能量,但分配在海上搜救的資源、人力都嚴重不足,也沒有足夠的搜救訓練,因此決定解散海洋警察廳,進行大幅度的組織改造。原本海洋警察廳的搜查與情報職能都移交給警察廳,而海洋搜救與海上警備等與安全相關的領域(原本海洋警察廳最著重的功能)則移交給及 即將成立的國家安全處,人事組織職能移交給總理所管的行政革新處;此外,安全行政部、海洋水產部等政府部門也將進行組織與職能調整,海洋水產部的海洋交通管制中心也合併到國家安全處。如此,將海上搜救與警備等安全職能集中在國家安全處,將大幅加強海洋安全的專門性與責任感。 在2014年11月9日,成立61年的韓國海洋警察廳正式走入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