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採購蔚山級事略
(感謝RCI網友提供資料)
經緯 在台灣第一個自力造艦計畫──PFG-1「忠義計畫」夭折後,台灣海軍在1984年展開「光華一號」與「光華二號」造艦計畫,尋找國際市場上現有的艦艇設計成為台灣海軍第二代艦隊骨幹兵力。「光華一號」是3000ton飛彈巡邏艦(PFG),是 二代艦的高端;而光華二號則是1500ton級飛彈護航巡邏艦(PCEG),屬於二代艦的低端,原訂建造16艘。 「光華一號」的選擇在1986年就已經大致底定,但光華二號則仍未明朗 。光華二號評估的設計來自於韓國、美國、阿根廷、比利時、西德(MEKO 140)、新加坡等。在1988年年底,海軍向立法院提交了一份初步評選報告,列出了脫穎而出的設計,包括西德MEKO-140、 韓國HDF-1150與HDF-2000(後者就是蔚山級艦、新加坡Vosper的Type 75等。此外,台灣還曾考慮當時美國為以色列設計的新型SAAR-5匿蹤巡邏艦(在1990年代中期陸續完工交艦),但由於SAAR-5報價過於高昂,且顧及可能得罪當時與我尚有邦交的沙烏地阿拉伯,SAAR-5始終只是當作備而不用的選項而已。 當年劉和謙上將領導的海總 一開始較為青睞的,似乎是擁有模組化設計的MEKO系列;無奈當年西德政府始終嚴拒台灣任何軍購要求,如透過阿根廷(曾獲得西德政府授權生產MEKO 360、MEKO 140與TR-1700潛艦)等中間國代造,也無法取得西德原廠的最終使用國證明,後勤補保根本無從維持。在政治困境之下,取得MEKO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於是海總只能將目光轉向 其他選擇,而韓國的蔚山級也逐漸成為有力選項。 在1988年5月5日,海軍總部正式向參謀總長郝柏村提報光華二號採用蔚山級;稍後於5月17日,郝柏村在165次軍事會談中向當時的李登輝總統報告採用蔚山艦,並由韓方承造。 蔚山級來自於當時尚與 台灣有邦交的韓國,出口與零件來源自然較不成問題,而且向韓購艦可以鞏固邦誼, 來挽回這個當時日益向中共傾斜的盟友;另外,韓國也保證一旦台灣選擇蔚山級,就會設法取得艦上魚叉飛彈、SLQ-25魚雷反制系統等美製先進裝備(這些都是當時台灣數度爭取但被美國打回票的裝備)。此外,當時中共的空中與水下武力仍然不強,且 台灣空軍尚握有整個台灣海峽的制空權,因此當時台灣海軍設想中的未來海戰場景仍與民國五、六十年代數場國共海戰差不多,也就是在台灣海峽內與中共小型艦艇的水面交鋒,而這正 符合蔚山級機動性高、反水面火力強大等兩大特性。此外,蔚山級與「光華一號」的成功級飛彈巡防艦採用相同的燃氣渦輪,在後勤維修上也十分便利。以上的政治與技術考量便成為海軍中「擁蔚山派」的重要理由 ;事實上,從1985年起,韓國就已經開始向台灣推銷蔚山級了。總之,蔚山級獲得了當時海總的高度支持,在1986年先後派人訪問韓國並實地考察蔚山艦與現代船廠(第一次由副司令李用彪帶隊,第二次由劉和謙本人親自出馬),甚至在1988年主導海軍總部修改「光華二號」需求,將最大航速提升至30節以上(其他候選者都無此能耐),以「技術綁標」的方式凸顯蔚山級這個「唯一的選擇」。根據當年派赴 韓國實地考察蔚山級的人員回憶,「由於韓國與中共越走越近,支持售台蔚山艦最力的並非韓國政府或軍方,而是現代造船廠」。 「台版蔚山艦」概要 長久以來外界一直認為,韓國原本保證可以為台灣爭取到蔚山級上使用的歐美裝備的輸出許可,包括荷蘭製造的SEWACO戰鬥系統、義大利Breda的雙聯裝40mm快砲、 美製魚叉反艦飛彈與AN/SLQ-25魚雷反制系統等,但最後卻全數跳票,導致台灣購買的蔚山級形同「空殼」,令台灣方面十分火大;然而實際上, 當時台灣已經確定可以獲得艦上相當數量的關鍵裝備,包括Breda 40mm快砲,而且一開始就打算採用當時美國、台灣為陽字號武進三型驅逐艦開發的新型H-930 MCS分散架構模組化戰鬥系統,其中前八艘採用與武進三型類似的MCS-I(頭二艘直接借用陽字號的庫存品),後八艘則換裝進一步升級的MCS-II(預計在1993年開始使用)。 至於當時的確無法獲得的美製魚叉飛彈,也以中科院剛剛在1987年研發完成並投入量產的雄風二型反艦飛彈來代替,所以也不是大問題。 無論裝備或艦體設計上,此種「台版」蔚山與韓國原裝貨已經有極大程度的不同,台灣方面參與的設計與系統整合工作也不在少數。 在1988年4月左右,劉和謙在離任前的幾次PCEG戰系與武器配置簡報中 ,正式確認了此種台版蔚山級的系統裝備佈局,最後的修改包括將雙聯裝40mm火砲的數量由一門增至二門(增加的一門取代原本的干擾火箭), 其中一門40mm機砲的位置則與雄風二型反艦飛彈對調;此外,劉和謙甚至裁示將原本蔚山級兩門OTO 76mm快砲之中的一門換成防空飛彈系統。 此時,台版蔚山級主要作戰系統中,還有中科院新開發的長風三號電戰系統、雷達/電視射控系統(RADAR VIDEO SWBD)、火砲瞄準射控系統(GUN SELECTOR SWBD),此時都仍列為「未定」。AN/SLQ-25魚雷反制系統雖也被列為「未定」,但不影響造艦案執行,而劉和謙還裁示設法取得可變深度聲納(VDS) 。艦體部分,「台版蔚山」的艦舯船艛予以擴充,以抒解蔚山級原始設計艙室不足的情況。 經過上述大幅修改後,「台版蔚山」的面貌已經與原本大不相同,作戰能力也更全面; 如果能順利取得變深聲納,更可大幅強化原裝蔚山級頗被詬病的反潛能力。 在1988年6月1日劉和謙將海軍總司令一職交棒給葉昌桐時,光華二號的主要設計與規格已經大致完成,只待 繼任的葉昌桐簽約與執行;然而,原本一帆風順的蔚山艦在劉和謙離任後,立刻出現180度的大逆轉。 變調 葉昌桐司令 在1988年6月接任後,並未立刻與韓方簽約。與劉和謙大不相同,葉昌桐常毫不避諱地公開表達對蔚山艦的反感,甚至曾批評蔚山艦是二、三流貨色。在6月27日,聯合報首度披露光華二號將採用韓製蔚山級艦,「國艦韓造」的舉動立刻在國內引發軒然大波,朝野立委口徑一致砲打蔚山艦,輿論、學術界與媒體也加入論戰,形成一場空前的軍備採購風暴,甚至差點引發倒閣憲政危機。當時蔚山級引發大部分國人反感的主要原因 ,就是國人視韓國為一個不可輸的對手,台灣與韓國同樣是亞洲後起之秀,造艦產業幾乎是在同一時間點上起跑,為何「韓國能,中船不能」,買韓國貨自然是傷害了民族情感。 此外,當時韓國在許多國人心目中觀感不佳,韓國貨也予人「次級品」的印象:韓國造艦工業起步未久,並未比 台灣高明多少,而且蔚山級的設計並無先進之處,原始設計僅強調反水面作戰,缺乏基本的防空與反潛能力,欠缺機庫與直昇機甲板也飽受批評。在1988年10月28日,由一百位國內大專院校相關系所主任、教授(包括台大造船系主任李雅榮、成大造船系主任方銘川等)聯名提出「二代艦建造計畫建言」,其中指責「以造船工業之發展而言, 台灣較韓國為甚;以造船人才之培育而言,台灣亦不遜於韓國;種種優勢條件下,何以台灣之造艦技術至今仍無法落實,而尚需假手韓國建造?」 。在11月15日國防部長鄭為元向立法院提報蔚山艦的決策過程與理由(包括蔚山級優秀敏捷的機動能力、後勤支援風險最低等等),加上列席的中船總經理表示「中船無法在沒有藍圖與技術協助的情況下 自行建造二代艦」,被立法委員猛烈砲轟,甚至有立委揚言提出覆議,準備 援引憲法第57條「立法院對行政院重要政策不贊同時,得移請行政院變更之」;如果行政院提覆議,立法院表決又能通過2/3門檻,行政院長便只能辭職。這場風暴在當時解嚴未久的台灣社會 ,以及執政國民黨在立法院佔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可謂出人意料;民意代表、學術界以及輿論不分立場地一致砲轟,讓國防部與海軍丟足面子。 在當時國防自主理想性與眼光甚高的年代,國人對這項決議難以接受自然 可以理解;回首於此,2000年代以降韓國造艦水平已經達到建造大型神盾艦、兩棲突擊艦與先進柴電潛艦,一度與韓國平起平坐的台灣造艦產業卻自廢武功、江河日下,實在是令人不勝感慨。 1988年10月, 海軍總部正式向立院提報光華二號採用蔚山級。最初中韓雙方的議約是前六艘由韓方承造,後十艘則由技術轉移的方式在中船建造,每艘造價約60億台幣,相當於成功級的一半。然而在國內重重壓力下,蔚山艦採購案的執行立刻面臨壓力。在同年11月左右,迫於立院的壓力,軍方要將韓方的承造量降至二艘;韓方立刻表示難以接受,並不肯提出新模式下的報價 。值得一提的是,台灣海軍似乎對中船極不信任,認為寧可讓韓方擔任主要建造工作(海軍認為中船的造價將高於韓國),還拿出中船在先前承造龍江級飛彈快艇二號艦綏江號(PG-602)時大幅延遲的舊帳。 根據台灣海軍在1989年對韓方報價的底標,16艘蔚山艦總值1152.16億新台幣,平均每艘72.1億新台幣。 在1989年5月8日,立法院正式決議,將韓方承造量訂為2艘,後續14艘全數轉移至中船建造。此外,當時台韓雙方對於合約中的責任擔保部分也始終談不攏,因為我方要求 韓國政府政治態度轉變或造船廠罷工等因素,都不得列入「不可抗力」的免則事項,而韓國無法同意──事實上就在台灣轉向法國買拉法葉的1988年12月,現代的蔚山造船廠因為紅利發放等因素引發嚴重的罷工風潮,最後靠 韓國警方以武力鎮壓才得以平息。 煙消雲散 就在蔚山艦爭議不休的同時,法國突然向台灣推銷新設計的FLEX-3000(拉法葉級)匿蹤巡防艦(其設計極為前衛,技術水準遠高於蔚山級),並獲得郝柏村等高階將領的青睞 。依照郝柏村「八年參謀總長日記」記載,在1989年3月8日,郝柏村直接告知某為蔚山艦遊說的立委,不向韓國購買PCEG的理由與考量,顯示法方前來推銷的短短三、四個月內,郝柏村似乎已有定見,將轉向法國購艦,而不向 韓國購買蔚山級。 就在1989年5月8日立法院正式決議將蔚山級的韓方承造量減為二艘的同時,在法國訪問考察的郝柏村拍電回國,命令海軍「與韓現代公司對光華二號計畫之合約洽談稍事拖延,勿有所定論」。在1989年6月底,法國方面向台灣海軍總部提出報價;同年9月19日,海軍總部正式決定將光華二號的選擇由蔚山級改為拉法葉級 ,並於9月22日獲得國防部的認可(關於光華二號轉向拉法葉的過程,請見台灣海軍康定級巡防艦一文)。現代造船廠在得知消息後,於11月15日和26日兩度致函向台灣海總抗議,但海總 艦管室認為既然沒有簽約,就沒有任何法律責任,因此不予理會,郝柏村甚至指示海總:「目前不必理會韓方任何行動,俟與B國(對法購艦Bravo專案中對法國的代稱)簽約後再正式通知韓方即可」。 根據當時海軍總司令葉昌桐的回憶,當時台灣與韓國就蔚山艦採購案談判了十幾次,由於雙方並未簽下任何書面文件,當時海軍曾特別請教長期協助經手重大軍購案的陳長文律師, 陳長文表示既然沒有任何書面文字,事情就很有彈性,雙方接觸期間必須自負風險,韓方人力與物力亦須自行負擔。 雖然在12月4日,現代造船廠終於依照台灣立法院的要求,提出「頭兩艘在韓國建造」的報價,但此時大勢已去。 就這樣,原先採購蔚山級的決策就這樣被硬生生地取消,由FLEX-3000取而代之,成為今天 台灣海軍的康定級巡防艦。在1990年1月法國由於 中共壓力之下,一度取消FLEX-3000的輸出許可之後,現代廠遂再度拿蔚山艦來叩關,希望能再續情緣;然而這次台灣海軍對蔚山艦反應冷淡,葉昌桐甚至在1990年4月明確批示: 「應正告(為韓國現代廠關說的立委)韓案之技術水準比之其他新設計略遜」。到了1991年6月底,法方排除中共的政治阻力,與台灣重新展開報價程序,至此蔚山艦與台灣情盡緣絕。 另一方面,台灣傳出有意向韓國購買蔚山艦之後,也立刻打擊了台灣造船業在國際間的印象;台灣與韓國都在1970年代開始發展造船業,韓國發展初期採用政府大量補貼(船廠獲得一億美元標案時,能以標案當抵押取得最大2億美元的貸款資金,而且利息極其優惠,幾近無息;同時期台灣產業貸款利率約12%)的政策低價搶佔市場,而台灣則相對較早開始轉向提高品質而不是一味削價競爭。然而,台灣決定購買韓國蔚山艦時,給予國際間「台灣本身造船業水平不行,不自己設計而去買韓國產品」的印象,進而認定台灣造船業仍停留在低價競爭的水平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