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風二型反艦飛彈

雄風二型反艦飛彈,注意飛彈前上方的紅外線尋標器。

雄風二型反艦飛彈在1989年於一艘陽字號驅逐艦上發射的畫面。

 

(上與下)2019年8月世貿國防展中展出的雄風二型反艦飛彈

2023年9月16日台北航太國防展( TADTE 2023)展出的雄風二型反艦飛彈。

成功級飛彈巡防艦七號艦張騫號(PFG-1109)的四聯裝雄風二型反艦飛彈發射器,攝於2008年2月28日

雄風二型反艦飛彈的錦江級巡邏艦淡江號(PG-605),該艦的雄風二型反艦飛彈等裝備是從

除役的武進三型陽字號驅逐艦移植而來。

(上與下二張)台灣海軍海鋒大隊的雄風二型發射車,此發射車能混裝雄風二型或三型反艦飛彈。

攝於2023年8月12日清泉崗基地。 

(上與下二張)一艘康定級巡防艦發射雄風二型反艦飛彈的視頻畫面,發射出管後折疊的彈翼展開

 

經過偽裝的陸射雄風二型反艦飛彈發射車發射的畫面。

 

──by captain Picard

主要參考資料:全球防衛雜誌299、300──雄二前傳:雄蜂乙型反艦飛彈研發秘辛(高智陽著)


  

前身:中流計畫

在1971年「雄蜂計畫」(後來的雄蜂甲型/雄風一型飛彈)展開之後,中科院也繼續研究以靶機發展出反艦飛彈的路線;當時,空軍陸續獲得了美製BQM-34火蜂(Fire Bee)以及MQM-107B等大型噴射遙控靶機。在1974年,中科院開始研發雷達尋標系統,並與導引系統進行結合,成功進行了幾次測試。在研發雄蜂甲型的同時,一位擁有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博士學位、時任波音(Boeing)公司武器系統部門高階主管的華裔專家林驊,曾多次對雄蜂計畫提出指點;林驊 也對改裝火蜂靶機的構想表示支持,並在1975年1月3日的一次會議中提出關於導引方式的建議,以改善飛彈的命中誤差。

在1978年,中科院正式建立名為「中流計畫」的專案,並針對系統工程、航空、機電、模擬等方面進行系統分析作業,並在5個月內完成建案可行性報告;這個計畫打算以大型噴射靶機為基礎,開發一種配備主動雷達尋標器的射後不理長程(150km以上)反艦飛彈,威力與作戰距離遠超過雄蜂甲型。在1979年1月9日,當時參謀總長宋長志上將視察中科院時,同意了這個以靶機發展長程反艦飛彈的計畫;隨後在2月28日的軍事會談中,蔣經國總統裁示核准中流計畫,不過將計畫原訂四年的研發時程縮短為三年。隨後,「中流計畫」被列入中科院「1981~1985年度(軍品)研究發展項目計畫」。

在1981年12月的擎天五號演習中,「中流飛彈」首次命中靶艦;不過在次年九月的擎天七號演習,幾枚連續發射的「中流飛彈」卻都沒能命中目標,於是「中流計畫」被國防部下令暫停;稍後郝柏村上將上任參謀總長,便下令停止中流計畫。

雖然如此,中科院研發單位決定進行「實驗室戰備」,將手頭現有料件組裝成十枚中流飛彈; 對此,國防部指責中科院「餘款續用有失允當」,不過中科院代院長黃孝宗、副院長劉曙晞等人堅持,萬台海爆發戰事,此種飛彈將有極大的價值。直到1992年 雄風二型飛彈正式服役,這批中流飛彈才除役解體。

事實上,由靶機改成反艦飛彈,其效益值得懷疑:首先,靶機的體積龐大,靈活度也低於真正的飛彈,很容易遭到敵方雷達鎖定並予以攔截,而過大的體積也使其難 以上艦,只能部署於岸基陣地。因此,中流飛彈充其量只算是雄蜂乙型飛彈問世之前的過渡性產物。雖然中流計畫半途夭折,不過仍然留下包括主動雷達尋標器、長 距離飛彈導航控制等重要階段成果 ,對於雄蜂乙型反艦飛彈計畫,乃至於日後中科院更多長程攻擊性飛彈貢獻良多。

計畫起源

在1979年,中科院研發的第一種反艦飛彈──雄蜂甲型飛彈正式進入服役,不過軍方基於其先天性能的不足(射程太短、需全程指揮導引),加上不能由戰鬥機 發射,不符合國軍「以空制海」的戰略思想。當時美國的魚叉反艦飛彈雖然符合國軍的期望,但在1970年代末期,美國就已經拒絕出售此種新型武器給台灣。因 此,軍方希望能獲得一種同時部署在戰機、艦艇與陸地上的長程反艦飛彈系統;由於當時評估中科院有能力進行研發,並且能獲得關鍵的小型渦輪發動機,因此要求 中科院展開長程反艦飛彈的研發工作。

為此,中科院二所(飛彈火箭所)首先提出「雄蜂二型」與空對海「B2-14」計畫案,考量軍方需求並參考西方先進反艦飛彈之後,提出「雄蜂乙型反艦飛彈研 究發展計畫」;此外,中科院二所也與五所研究討論,認為可以將雄蜂乙型當時計畫由AT-3教練機發展成的A-3攻擊機(雷鳴計畫)整合。在1983年2月 2日,中科院向當時參謀總長郝柏村簡報「雄蜂乙型反艦飛彈研究發展計畫」,郝柏村指示中科院先建立此計畫的綱要,並納入五年施政計畫之中。

在1983年2月24日,郝柏村下令海軍成立「雄蜂計畫管制室」,參與雄蜂乙型的研發作 業 ,下分為作戰需求組、計畫管制組、後勤支援組與測試評估組;計畫管制室主任為海軍軍政副總司令羅錡中將擔任,四個組之中除了後勤支援組之外,組長都是少將 階。作戰需求組的業務執掌包括敵情威脅分析、提出作戰能力需求、決定最低需求規格、決定次系統運作需求、擬定作戰準則、適時提供友軍所需的戰術性/技術性 /專業性資料,並協助解決研發過程的相關整合問題;後勤支援組負責規劃未來相關系統、器材的獲得,參與生產的品管作業、建立後勤與訓練能量,並考慮到日後 的可維護性來選擇次要系統,此外也提供測試作業所需的兵力與後勤支援。測試評估組負責協調相關研發單位、制訂測試評估計畫、制訂驗收標準,並依照測試計畫 協調各單位,然後在計畫關鍵研發或測試評估節點實施評鑑,提供改進意見。計畫管制組負責計畫預算審查、擬定呈報綱要計畫與工作計畫,實施進度、預算管制與 其他綜合協調工作。

在1983年4月15日,中科院首度向海軍總務簡報雄蜂乙型計畫;依照簡報內容,雄蜂乙型反艦飛彈以渦輪噴射推進,採用十字形彈翼,使用終端主動雷達歸 向,並具有電子反反制能力。空射型雄蜂乙型射程為100(正負10)公里,艦載/岸射型為150km,並可延伸至200km(以不同飛行模式)。雄蜂乙型 的射程與速度都優於雄蜂甲型,而且採用中途慣性導航/終端主動歸向,完全不需要發射單位的射控支援,使發射載台擁有很高的戰術機動自由。綜觀以上,雄蜂乙 型的性能基本上與美國魚叉飛彈、義大利奧圖瑪(Otomat)與瑞典RBS-15等西方著名第二代長程反艦飛彈同級,與既有的雄蜂甲型能夠成一套中/遠程 與近程反艦飛彈體系,有效強化國軍的制海戰力。

依照中科院的五年計畫,第一年進行概念設計與系統規劃,訂定系統架構以及確立各項技術規格;然後是初步設計與規格制訂,完成系統介面與各項規格。接下來是 細部設計階段(至第三年),包括飛彈氣動力外型、進氣道、後端助升火箭、射控系統與程序、控制系統、中途與終端導引系統,以及發射艦與發射機的系統安裝。 接下來到第五年末,計畫進入試製與發展階段,包括風動實驗、推進系統靜力實驗、硬體模擬、艦載與空載系統的單獨測試,最後進入到飛行測試,包含無導引氣動 力飛行、離架測試、飛行控制彈是社、慣性中途導引測試、主動歸向撞靶測試,以及最後的全功能彈上艦、上機試射。依照當時中科院評估,五年內需要51億 5600萬新台幣的經費,用以研發和製造70枚彈體(含20枚驗證彈與50枚試射彈)、60具陸基/艦載飛彈所需的助推火箭、2架A-3攻擊機的相關修 改、2套空用射控系統、四套艦載射控系統以及20個飛彈發射箱。依照中科院的壽期成本計算,預估將生產200枚飛彈、六套空射系統、10套陸基與艦載系 統,資金需求約60至80億新台幣,飛彈使用壽期可達12至15年。

技術指標

依照 雄風乙型研發計畫,其技術規格與指標如下:艦射型全長4.5(正負0.5)m,不含助推器0.6(正負0.1)m,空射型長4.2m,直徑0.4(正負 0.05)m,翼展1.2(正負0.2)m,重量750(正負50)kg,助升火箭150~200kg,飛行初速0.6(正負0.05)馬赫,射程 150km(陸基/艦基),中途慣性導航,終端主動雷達,艦基/陸基型發射高度5~1000m,空射型發射高度100~1000m,巡航高度 15~30m,終端飛行高度2~3.5m,能在五級海象以內使用;尋標器具備干擾歸向(Homing on Jammer)能力,命中誤差正負0.5m,系統可靠度80%(對驅逐艦以上的載台),發射模式為射後不理(Fire and Forget)。

在研發階段時,中科院本身有能量完成飛彈外型設計、製造並研發射控系統,主動雷達尋標器與戰鬥部也在中科院自行研製範圍之內(源於中流計畫的成果);唯所 需的渦輪發動機,在研發階段需由國外購得,量產時再由「自力計畫」建立本身的渦輪發動機生產能量。射控系統部分,中科院能獨立負責陸基與艦載系統,以現有 雄蜂甲型反艦飛彈系統修改擴充而成;至於空射系統的目標獲得系統(雷達),則需向國外採購。

發動機部分,根據中科院的原始資料,雄蜂乙型在研製階段採用法國Microturbo公司的TRI-60-2系列的渦輪噴射發動機,此系列發動機長度 74.9cm(不含尾管),最大直徑33cm,重49kg;瑞典RBS-15反艦飛彈與美國畢奇(Beech)公司的MQM-107B靶機都採用同系列的 發動機。在量產階段的「自力計畫」中,雄蜂乙型另覓發動機來源,透過以色列引進法國Bet Shemesh Engines公司的Sorek 4渦輪噴射發動機的製造技術,由空軍航發中心介壽二廠負責生產(由介壽二廠自行生產渦輪發動機又稱為介山計畫),初期產量為200具,用於量產型的雄蜂乙 型。值得一提的是,1968年5月12日在法國成立的Bet Shemesh Engines公司,以色列政府一開始擁有一部份的股權;到了1981年,以色列更完全將該公司所有股權買下,成為以色列國有公司(直到1992年,以色 列才出售部分該公司的股權),足見繼雄蜂甲型之後,以色列又在雄蜂乙型的研發過程中扮演相當的角色。Sorek 4長108.2cm,最大直徑33cm,採用數位電子控制系統,可提供367kg的推力,最大飛行高度11km,能推動載具以0.9馬赫的速率飛行。

海軍與陸軍的改進要求

在1983年6月9日,陸軍砲兵訓練指揮部提出「對雄蜂乙型反艦飛彈系統研究報告」,評估陸軍對其需求。同年7月25日,海軍「雄蜂計畫管制室」提出「雄 蜂乙型反艦飛彈研究發展綱要計畫」,決定雄蜂乙型初步生產艦基、陸基與空射三型系統各兩套(含目標獲得與資訊傳輸系統),研發階段製造20枚系統驗證彈與 50枚試射彈,初期生產階段則製造4套機載系統、10套艦基與陸基系統以及100枚飛彈。

依照陸軍砲兵訓練指揮部的「對雄蜂乙型反艦飛彈系統研究報告」,認為雄蜂乙型雖然射程遠、射後不理,但終端完全仰賴飛彈本身的主動雷達尋標器與導引系統邏 輯,有遭到敵方 電子干擾欺騙的隱憂。另外,當時歐美先進國家針對第二代反艦飛彈的各型自動化近迫武器系統(如美製方陣、荷蘭門將),中共不難從國際市場上獲得(1989 年天安門事件之前,西方國家對中共軍火出口管道大致暢通);因此陸軍建議中科院在五年計畫發展完成之後,進一步研究雄蜂乙型對中共艦艇反飛彈能力的適應。 此外,陸軍也建議中科院為雄蜂乙型發展自動化裝填設備,加強連續接戰能力。

依照海軍「雄蜂乙型反艦飛彈研究發展綱要計畫」,要求雄蜂乙型的中途慣性導航系統具備「射後更新」(Fire And Update,FAU)與「射後不理」(Fire And Forget,FAF)模式;在「射後更新」模式之下,雄蜂乙型需具備單向資料鏈,發射後可繼續從發射載台或其他單位接收目標位置更新;這是因為雄蜂乙型 射程雖長,但飛行速度僅0.9馬赫,因此飛抵目標時間亦長,可能發生飛彈依照慣性導航飛抵預定位置、開啟尋標器後,目標已經脫離尋標器偵測範圍的可能,因 此攻擊遠距離目標時有必要實施資料更新。「射後更新」模式適用於對付110km以外的目標,巡航高度大部分為200m,爬得較高是為了接收來自發射艦或其 他平台的目標更新,接近目標後降至10~20m並開啟尋標器,鎖定目標後便降至3~4m的終端彈道(實際高度視海象而定)。至於「射後不理」模式則是發射 後完全依靠飛彈本身的導航與尋標系統進行,用於攻擊80km或以內的目標;由於不需要資料更新,因此巡航高度只有10~20m,彈道終端轉入3~4m的掠 海高度。雄蜂乙型以DIVE攻擊模式為主,穿入敵方艦艇水線部位引爆;而在研究發展綱要計畫中,海軍也要求中科院研究類似美國魚叉飛彈的拉高再俯衝 (POP-UP)模式,接近目標前突然拉高,然後朝目標俯衝,穿入上層結構引爆,以癱瘓敵艦偵測與指揮能力。POP-UP的效益在於末端的劇烈運動可能讓 敵方近迫武器系統反應不及,而且確保大型艦艇喪失主要偵測與作戰機能(如果從艦體引爆,依照實戰經驗,這種等級的反艦飛彈威力可能不足以直接擊沈敵方大型 遠洋艦艇);但這種模式會使尋標器暫時脫鎖,俯衝時又得在海面直接回波之中重新搜尋目標,因此技術難度較大。

此外,海軍要求雄蜂乙型的尋標器具備良好電子反反制能力,具備干擾歸向(Home on Jammer,HOJ)功能,為此雄蜂乙型必須採用單脈衝可變頻雷達尋標器,只需一個脈衝就能掌握目標確實方位,目標發射的主動式干擾電磁波不會影響飛彈 偵測結果,甚至只會讓飛彈更進一步標定目標的位置。為了配合裝艦需求,海軍要求艦射型雄蜂乙型具備折疊式彈翼,儲存時節省空間,單位體積內能攜帶較多飛 彈;飛彈發射時,具備左右偏離各60度以內目標的能力,減少艦艇為了發射飛彈的戰術運動限制。由於渦輪發動機使用液態燃油,海軍也嚴格要求其儲存與使用安 全性,並進量縮短發射前的備便時間。依照海軍的構想,雄蜂乙型將優先裝備於海軍最主力的艦隊型驅逐艦(DD)之上,並與當時海軍正進行的大成資料鏈系統 (相當於台灣版Link-11)整合,使艦上系統透過資料鏈從其他偵蒐載台或指揮單位獲得目標方為情資,並透過艦載戰鬥系統自動輸入雄蜂乙型的射控系統之 中,使之能攻擊發射艦水平線以外的目標,真正發揮超越100km的有效射程。

依照陸軍與海軍的需求,中科院對於當時正在進型的雄蜂乙型進行諸多修改。最早期的雄蜂乙型採用固定式彈翼,終端只倚賴主動雷達歸向,因而遭到陸軍質疑容易 遭到反制 ;雖然雄風二型的單脈衝尋標器對主動電磁干擾擁有良好的反反制能力,但仍然很可能被敵方以干擾絲、誘餌等假目標欺騙。為此,中科院又在尋標系統內整合一個 紅外線影像尋標器,成為一個雷達/紅外線雙尋標系統。這個紅外線尋標系統的關鍵技術來自於中科院的自動目標識別(ATR),這項技術於在1988年資訊月 國防展中公開展出;此光電系統採用當時先進的掃瞄技術,先對整個目標影像進行全面掃瞄,然後將掃瞄到的畫面分割為64部分,然後逐一掃瞄每一部份,進行初 步的比對,整個過程可在1.1秒內完成。在初步比對中,如果發現任何可疑的目標影像,就會利用尋標器程式與預先儲存的目標影像進行比對判斷,確認是否為敵 艦;如果是敵艦,便導引飛彈向目標直攻而去。這項技術的關鍵在於一片薄薄的影像組件,能儲存多種敵艦的外型特徵,並在極短時間內完成比對。如此,萬一遭遇 敵方以強烈電子干擾或投放大量誘餌,紅外線尋標器仍能比對目標外型,將誘餌過濾掉。此外,為了配合海軍的要求,中科院也將雄蜂乙型的彈翼改為折疊式。

此外,對於飛彈的性能指標,中科院也與海軍稍有歧異:中科院認為飛彈在海象五級以內可以使用,對驅逐艦(DD)以上的大型目標有80%以上的命中率。然而 海軍的要求更高,飛彈必須在海象六級以內都能運作,對飛彈快艇等級的目標命中率不低於85%,對巡邏艦(PG)以上的艦艇命中率應達90%。此外,海軍也 要求雄蜂乙型的訓練用彈,需考量射後回收的功能。

研發完成與量產服役

到1980年代後期,研發預算已經增加到63億5600萬新台幣,生產計畫則還需要另外185億4000萬新台幣,範圍涵蓋到後勤與後續生產項目,這些包 括10套艦載/陸基系統、4套空用系統、100枚飛彈、岸上控制中心與各地區雷達站的通信處理相關設施、後勤儲存料件,以及在聯勤建立量產工廠、基地廠的 維修測量器具與相關後勤設施、人員訓練教範與設施、安裝測試評估與管理作業費用等。

雄風二型在船艦上試射的畫面,由一艘陽字號驅逐艦(可能是909慶陽)發射。

一枚雄風二型從屏東九鵬基地的中科院測試設施發射。

雄風二型助升火箭脫離、準備點燃渦輪發動機的瞬間。

進入研製最終階段時,雄蜂乙型正式改稱為雄風二型,在1988年左右,雄風二型反艦飛彈在兩艘陽字號驅逐艦(907富陽與909慶陽艦)上進行測試。在1988 年9月,雄風二型完成系統驗證,並在同年雙十國慶閱兵公開展出。在1989年2月28日,當時行政院長俞國華在立法院宣布,國軍完成了雄風二型反艦飛彈的 研發,同年9月完成艦基/陸基系統的開發驗證,在1990年1月完成所有研發工作,量產作業於1991年展開,1992年開始服役。

與早期雄蜂乙型相較,量產的雄風二型的外觀有了諸多不同;首先,量產雄風二型在飛彈前部上方增設了紅外線尋標器,兩者的彈翼翼面也有所不同。雄蜂乙型的中 段彈翼為比較後掠的梯型,類似法國MM-38飛魚飛彈,而雄風二型則中段彈翼後緣則改為前掠;雄蜂乙型的彈體尾部彈翼是梯型,雄風二型則像是一個截掉頂部 的三角形;此外,雄蜂乙型助升火箭的翼面為梯型,而雄風二型則改為長方形。

雄風二型技術規格

雄風二型彈長4.845m,直徑40cm,翼展1.15m,總重695kg(官方公開資料也有685kg的說法),動力系統為「自力計畫」 開發的國產化Sorek 4渦輪噴射發動機,由空軍航發中心介壽二廠生產,以及一具升空加速用的彈尾固態火箭助推器(空射型省略),續航速度0.85馬赫,最大射程在150km以上,採用中途指揮/慣性導航以及終端主動雷達/紅外線複合導引,彈道終端以5~7m的高度掠海飛行 。

早期雄風二型的紅外線尋標器均仰賴國外進口,後來則改用國內坤 儀公司的同級產品,使得生產成本大為降低,並增加了技術自主的程度。雄風二型配備一個重190kg的戰鬥部,採用高爆塑型彈頭(Explosively Formed Projectile,EFP),同時具備穿甲、爆震與縱火等功能,能貫穿八層普通艦殼並引燃艦內的燃油,並釋放出20個破片製造殺傷效果。雄風二型彈體 中段設有一組大型十字梯形穩定面,彈尾設有一組十字形控制面,而固態助推火箭也有一組十字翼面,三者重合;彈腹中段設有一個突出的 皮氏進氣口,與魚叉飛彈嵌入彈體的進氣口造型不同,而比較類似美國戰斧飛彈;爾後中共開發的鷹擊-83反艦飛彈也使用造型與雄風二型類似的進氣口。

雄風二型的紅外線尋標器位於彈體前部上方,導引頭直徑約70mm。與一般第二代反艦飛彈相同,如要發揮最大射程,則雄風二型必須藉助艦載直昇機進行遠程目 標觀測與中途導引,透過資料鏈將目標新位置傳給飛行途中的飛彈 ,而飛行途中的高度則由雷達高度計提供。如同前述,雄風二型在FAU模式下的巡航高度約200m,以便接收資料更新,進入中段彈道前降至10~20m,鎖 定目標後降至3~4m的掠海高度(如果海象惡劣,有可能升高到5~7m);而FAF模式的巡航高度則降為10~20m,有利於隱蔽蹤跡,進入彈道終端則降 至3~4m的高度。進入彈道終端後,飛彈降至掠海高度並打開雷達及紅外線尋標器,鎖定敵艦進行攻擊,且導引段能預設三個轉折點做出不規則運動,增加敵方攔 截的困難度,而雷達/紅外線雙尋標器的設計也增加了敵方干擾的困難度。

部署情況

第一種服役的雄二是岸射版(固定陣地),編號MGB-2A,民國89年(1990年)開始部署於海軍的「海鋒大隊」的四個中隊(第一中隊位於基隆和平島 、第二中隊位於屏東外海小琉球、第三中隊位於淡水大片頭、第四中隊位於高雄柴山)。原先海鋒大隊裝備雄風一型反艦飛彈,裝備雄風二型之後,射控系統從原本的H930 Mod3改成雄風一/二型飛彈通用射控系統。早期岸基雄風二型直接利用原本雄風一型反艦飛彈的三聯裝發射架的基座 ,在上面加裝長方形的橫向掛架,可裝置四管雄風二型飛彈,以一字型排開,將整個發射器高度降至最低;平時隱蔽在陣地中的強化掩體中,射口有抗炸鋼板保護,發射前才降下。

雄風二型首先部署於高雄柴山的海鋒大隊第一中隊。至1992年10月,台灣已經有三座陸基陣地完成雄風二型的部署。 柴山陣地由於地質比較不穩定,因此當小琉球陣地也換裝雄二飛彈之後,由於其射界比柴山陣地更遠,因此失去必要性的柴山陣地便遭到裁撤。

陸基版雄風二型由固定陣地發射的畫面。

根據1997年月的媒體報導,台灣北部共計有東引島、台北淡水大片頭、基隆和平島等三處陣地部署岸基雄風二型飛彈,射程完全涵蓋台灣海峽北部入口 。而台灣南部則有澎湖西嶼、 小琉球等陣地部署了雄風二型飛彈。在2001年,媒體報導軍方強化台灣東岸防禦的「固海計畫」與「長晴計畫」,前者是在花蓮東海岸山脈的賀田山山頭部署雄 風二型,後者則是在不遠處另一個山頭設置長程的海面偵蒐雷達系統,作為賀田山山頭飛彈陣地的目標搜獲來源。至此,台灣總共有六處固定式的岸基雄風二型反艦 飛彈陣地。

由於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力從2000年代開始擴張崛起,當時海軍以試研製的方式,委中科院研製陸基型雄二反艦飛彈機動發射車系統。在2002年10月,台灣國防部首度公開機動版的雄風二型發射車,係將與艦載版類似的四聯裝發射器架設在拖車後段,2003年在蘇澳利澤簡海岸舉行「漢光19號演習」三軍聯合攻擊演練上首度曝光,並通過實彈精準射擊的作戰驗證。在2006年的漢光22號演 習中,陸地機動雄二飛彈首次進行公開試射,而配套的射控指揮車、通信中繼車等也一併在媒體面前公開亮相。依照2014年11月底的新聞,台灣海軍部署有四 組機動式雄風二型的發射單位。

在2007年,配合光六飛彈快艇的批量服役,中科院也開始量產新一批雄風二型,稱為Block 2,2008年開始量產;相較於最早生產的雄風二型Block 1,Block 1經過中科院研改,性能更為精進。依照日後中科院院長張冠群透露,雄風二型Block 2量產時,原本長期為雄風二型提供渦輪發動機的以色列廠商拒絕繼續供應,所以中科院耗費10年自行研製了類似的發動機來替代。

依照2014年11月下旬的消息,台灣海軍陸射雄風二型性能升級案於2015年結案。陸射型雄風二型經過性能升級以後,最大射程提高到250km,飛行中可設置8個轉折點來躲避敵方偵測。

2007年國慶閱兵展出的機動雄風二型飛彈發射車。

值得一提的是,最初雄蜂乙型規劃時,陸軍鑑於其射程長達150km,遠超出陸軍本身的目標獲得與指管射控範圍。在 陸軍總部對「雄蜂乙型系統研究報告」中,建議150km以外的海面目標應由海、空軍來接戰,顯示雄蜂乙型的長射程,對陸軍的指揮權責反而造成混淆與困擾。似乎是出於這樣的考量,原本屬於陸軍的雄風大隊,才會在1988年轉而隸屬海軍,以便於統一指揮作戰權責。

艦載版雄風二型的四聯裝發射器,攝於成功級飛彈巡防艦上。

艦射版 雄風二型 編號為MGB-2B,使用四聯裝發射器(平時可只裝備兩管),發射管截面為方形,側面有強化肋條。艦射型雄風二型於1992年起服役,裝備於成功級、康定級二代艦上,此外部分陽字號驅逐艦也陸續加裝;除了富陽號加裝兩組雙聯裝發射器外,爾後武進三號各艦 也在ASROC發射器後方加裝一組四聯裝雄風二型。 而2000年代規劃量產的光華六號飛彈快艇,以及同時期若干改裝後的錦江級500噸級巡邏艦上,也都部署四枚雄風二型反艦飛彈。

空射版的雄風二型,掛載於AT-3教練機的掛架上。

至於空射版雄風二型的型號稱為MGB-2C,掛載於國產AT-3教練機進行測試 。在1991年7月18日行政院對監察院1990年總檢討辦理報告中,首度公布空射版雄二正在研發中。根據1993年8月媒體報導,空軍有意購買A-3雷 鳴式攻擊機並搭配空射版雄風二型飛彈,強化制海能力,不過由於預算優先度低,這個構想便遭到擱置。在1993年10月29日,軍方在軍事新聞中宣布空射雄 風二型已經發展成功,並在測試中連續命中靶艦,記者會上還公布試射與命中的紀錄片。然而,由於台灣空軍二代戰機之中,僅有國產IDF能由台灣自主進行改 裝,但IDF體型小、籌載與航程有限,以空優任務為主,實在不適合搭載反艦飛彈進行制海任務。另一種國產載台AT-3教練機由於體積與推力更小,搭載雄風 二型反艦飛彈進行實戰則更形吃力;當時國軍一度打算購買新造的改良型AT-3,納入A-3雷鳴攻擊機的部分技術(包括射控雷達),航發中心(後改為漢翔公 司)將之暫稱為XAT-3,粗估需要40架來滿足制海與反登陸需求。

1996年台海飛彈危機之後,XAT-3一度頗有希望付諸執行; 在1996年1月,媒體報導因應台海局勢緊張,國軍將在安翔計畫(即先前的IDF)之下追加5億6190萬新台幣的預算,進行AT-3的改良風洞測試、試 飛、驗證、訓練支援、遙測以及開發模擬器等,同時編列3000萬新台幣作為空射型雄二飛彈與射控系統的測試,預計以六個月時間進行24架次為AT-3掛載 空射型雄二進行測試。在1997年2月22日,國防部長蔣仲苓更表示「空射型雄風二型即將進入量產」,顯示空軍對此的急迫需求。

不過在1998年8月27日,美國宣佈同意出售空射版魚叉反艦飛彈,裝備於美國出售台灣的F-16 Block 20戰鬥機上。魚叉飛彈已經歷多次實戰考驗,後勤補保跟日後升級也都能跟美軍同步;而F-16搭載魚叉飛彈,性能、航程以及攻擊距離也遠勝過搭載空射型雄二的IDF或AT-3,因此台灣立刻確定購入魚叉飛彈搭配F-16,XAT-3與雄風二型的組合就被束之高閣 。由於當時戰備需求急迫,空射雄風二型據信曾少量生產,最後仍撥交空軍,一直服役到推進藥柱過期之後才除役。雖然生不逢時,但中科院並未放棄空射型雄風二型的發展。在2001年國防部委由漢翔展開的「翔升」IDF升級計畫中,仍將空射型雄二納入選項之一。

依照2022年1月22日「上報」報導,中科院早年在規劃雄風二型反艦飛彈時,就比照美魚叉反艦飛彈的模式,同時研發陸基型與空射型,當年曾掛載於IDF戰機上進行研發測試,中科院也曾短暫的對外展示空射型雄二飛彈。不過,受限於IDF戰機機體結構強度與籌載量等先天限制,空射型雄二反艦飛彈並未進入量產,隨即結案。而日後IDF戰機經「翔展專案」壽命中期性能提升後,戰機機翼結構強化,可掛載中科院研製的「萬劍」陸攻飛彈,以及以「奔劍計畫」研製、具滑軌發射能力的天劍二型中程空對空飛彈(原本IDF僅機腹兩個半埋式彈位能掛載天劍二型)。在IDF機翼掛載條件改善後,中科院在2017年就向台灣空軍再提出空射型雄二反艦飛彈的構想;但當時空軍F-16戰機已配置AGM-84L型空射型魚叉反艦飛彈,最大有效射程可達250公里,加上F-16戰機續航力與籌載能力先天就比IDF大,作戰半徑足以打擊台灣東岸外海1500公里以外的目標,因此仍未將IDF掛載雄風二型納入作戰需求。

雄風二型第二批(BLK2 2)/增程型雄二

1990年代初期部署於岸基陣地與海軍艦艇上的量產型雄風二型為第一批次(BLK 1)。依照「上報」在2019年12月26日的報導,在2000年代,因應中國軍力成長,台灣國防部一面研發陸射雄二機動版發射車,也核定以雄風二型BLK 1基礎進行研改,稱為雄風二型BLK 2,主要改進項目包括強化電子反反制與掠海巡航能力,飛行速度接近音速,射擊接戰模式可採RBL/BOL,並能協調多彈同時命中STOT/DTOT進行飽和攻擊。

雄風二型BLK2在2007年左右完成精進研改案,原規劃在2008年起分批量產;然而當時第二任期的陳水扁總統因提出「公投入聯」,觸及美國紅線(片面改變海峽兩岸現狀),因此2007年左右美國對台灣進行武器原物料與關鍵組件進行封鎖,導致中科院進行的雄風二改進型號以及雄風三型等飛彈的研發與量產作業都受阻;之後中科院透過不同管道取得所需的關鍵性組件,並持續整合國內各項技術並持續各零組件的改良精進(如輕量化),雄風二型飛彈的改良作業才得以持續進行。國防部也規劃開始進行雄二增程型反艦飛彈的研發工作。

依據公開預算書顯示,在馬英九總統執政期間(2008到2016年),海軍編列34億3200萬元新台幣,從2014年到2021年量產性能提升型的雄二BLK 2反艦飛彈。此外,最早服役的雄二BLK1艦載反艦飛彈(1992年起服役)已經超過20年,為維持雄二艦載型飛彈的戰力,海軍公開預算也顯示,從2015年到2021年,共編列8億9880萬元的預算,進行雄二BLK 1型反艦飛彈(火工件部分)的延壽計畫。

在2017年初,消息傳出中科院發展代號「雄風二B」的增程型反艦飛彈已經經過實彈射擊測試,射程提高到250km,將與增程版的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飛彈混合部署在陸地機動飛彈單位。依照後續消息,在2014年,國防部就將雄二增程型飛彈納入年度的飛彈精準射擊項目,逐年進行作戰測評驗證,確認該型飛彈能否擔負戰備。由於2010年代因技術進步,飛彈上各關鍵性組件實現輕量與微型化,在雄風二型飛彈體積未有太大改變下,射程就提高了一倍達250km左右。

國防部排定的雄二BLK 1型延壽案及雄風二型BLK 2型量產案都在2021年結束(此外,也有一部分雄二BLK 1型延壽及追加的雄二BLK 2型產量,是納入海軍反艦飛彈機動發射車案中)。為無縫維持雄風二型反艦飛彈的升級與生產工作,國防部規劃在2021年展開射程250km的艦載型雄二增程型反艦飛彈的量產計劃,增強船艦的反艦武力。

民國111年度(2022年),依照「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特別條例」編列特別預算的方式執行中科院飛彈各型增產(額度上限2400億新台幣,從2022年度執行到2026年)。此批量產的雄風二型反艦飛彈性能經過提升,射程估計可達160至200公里之間,而且比先前更加刁鑽靈活,電子反干擾能力與歐美國家先進反艦飛彈同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