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鷗型飛彈快艇

海鷗型飛彈快艇的FABG-053。

一艘海鷗飛彈快艇(FABG-12)發射雄風一型反艦飛彈。

軍港內的海鷗型飛彈快艇隊。 

(上與下)在2005年9月底,兩艘海鷗飛彈快艇在旗津開放參觀。

從後方看海鷗飛彈快艇,每艘艇尾裝備兩座雄風一型反艦飛彈發射器。攝於2005年9月底旗津。  

海鷗飛彈快艇駕駛台近照,駕駛台兩側各裝有兩管AV-2干擾火箭發射器,駕駛台後方兩側各有一挺12.7mm機槍

主桅杆頂設置AN/SPG-21A海鷗二型射控雷達。攝於2005年9月底旗津。  

海鷗飛彈快艇艇尾,設置一座T-75 20mm機砲。攝於2005年9月底旗津。  

──by captain Picard

 
艦名/使用國 海鷗型飛彈快艇/中華民國
承造國/承造廠 中華民國/中國造船公司高雄廠
尺寸(公尺) 長22.8 寬5.5 吃水2
排水量(ton) 47
動力系統/軸馬力 MTU331TC92柴油機*3/2605 三軸 雙舵
航速(節) 36
續航力(海浬) 700(32節)
偵測/電子戰/射控系統

GS/UPS-60X導航雷達*1

AN/SPG-21A海鷗二型射控雷達系統*1

Mk35 Mod3光學指揮儀*1

雙聯裝AV-2干擾彈發射器*2

WD-2A電子支援系統

人員 10
艦載武裝

0.5吋機槍*2

單裝雄風一型反艦飛彈發射箱*2

T-75 20mm 機砲*1(1994年起加裝)

姊妹艦 以色列原裝毒蜂型FABG-5、FABG-6

我國建造共五十艘─

FABG-1至FABG-59,其中FABG-1與FABG-2為原型艦

備註 1979至1981年服役,2009~2012年陸續除役。

FABG-1、FABG-2於1994年除役,贈送巴拉圭

 


 

 

海鷗的起源

早在1975年,台灣海軍就打算利用手頭既有的雄蜂甲型反艦飛彈(1984年改稱為雄風一型),裝備於小型快艇,挾其成本低廉的優勢大量建造,構成台灣近海防禦的重要力量。在1975年,台灣海軍正式成立海鷗計畫室,第一階段是利用海軍手頭上現有排水量40噸的復仇(PT-1)與雪恥(PT-2)兩艘日本製魚雷艇(在1957年服役)做為平台,加裝雄蜂甲型反艦飛彈進行測試;為此,中科院成立一個臨時編組進行相關研發工作,並由先前擔任雄蜂飛彈導引系統組負責人的韓光渭博士來主持領導團隊。一開始,中科院內部便有人質疑,將反艦飛彈裝在50噸級的小型快艇上根本不可行。為了驗證此種小型快艇能否有效運用反艦飛彈,中科院團隊首先以利用PT-1進行若干初步測試:首先,將一枚重量與真實雄蜂一型相同的假彈由快艇甲板上拋入水中,顯示對小艇平衡不會因重量突然改變而受到嚴重影響;第二項工作則是在PT-2艇上進行,點燃一枚雄蜂甲型的助推器,將飛彈射入空中,也顯示飛彈發射時的應力對平衡影響不大;而第三項測試則是在PT-1艇進行,在駕駛艙放一隻狗,當飛彈射出後,便檢查狗是否因為飛彈發射的巨大壓力而受傷,檢查結果顯示一切正常,狗的耳膜也沒受損。

射控部分,台灣在1975年從以色列進口少量加百列反艦飛彈系統時,也一併引進了射控系統。以色列自用的加百列飛彈使用仿自義大利Selenia的RTN-10射控雷達系統,而這也成為中科院仿製的藍本;不過,射控雷達部分改 則為仿製美國RCA公司的R-76(因為義大利原廠並沒有與台灣方面接觸)。在開發這套雷達射控系統期間,中科院也向日本某家公司尋求 系統整合方面的協助。因應海上航行必然的顛簸搖晃,相關飛彈偵測射控系統開發時,特別注重在風浪搖晃中保持穩定,以有效持續鎖定目標。日本廠商利用一套液壓活動平台來模擬船隻在風浪中的晃動,將射控雷達設置在平台上進行測試,隨後也在中科院測試大樓頂上設置一個相同的平台。在研發雷達期間,中科院也曾派員前往該日本公司進行觀摩實習。

爾後,PT-1復仇號加裝一套完整的測試用雄蜂甲型飛彈發射以及雛形射控系統,該艇隨後也改列為PTG-1飛彈快艇。在1978年9月22日,PT-1首度進行雄蜂甲型飛彈的全功能實彈試射,結果十分順利,兩枚雄蜂甲型都順利擊中靶艦。隨後在10月27日,PT-1在當時參謀總長宋長志上將親自蒞臨督導的情況下發射一枚飛彈,也順利命中靶艦。於是在1978年11月中旬的軍事會議上,蔣經國總統正式裁定海鷗飛彈快艇付諸量產。同時間 台灣海軍也執行的先鋒計畫大型飛彈快艇(即龍江級 ),但執行過程非常不順利,遭遇許多技術問題,而評估之後海軍認為以龍江級的噸位、適航性與成本考量,繼續投資並不符合整體效益,所以在美國建造的首艇龍江號(PG-601)與中船建造的綏江號(PG-602)之後就沒有下文 ,噸位更小、成本更低廉、利於大量建造的海鷗計畫就成為台灣海軍飛彈快艇計畫的重心。

在載台部分,海軍看上了以色列毒蜂級(Dvora class)小型快艇,向以色列買了兩艘,並配備原裝的加百列二型反艦飛彈;中科院等單位隨即參考此型快艇的設計,由中船進行建造。在1978至1979年,中船建成兩艘原型艇FABG-1、2,由於設計尚未成熟,因此最後沒有進入中華民國海軍服役(兩艇在 拆除飛彈與射控裝備後,於1994年底以貨櫃裝運的方式贈與友邦巴拉圭,當作巡邏艇使用)。

隨著1978年12月美國決定與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斷交,台灣全島人民捐獻47.5億新台幣資助建軍發展,政府以全民捐款在1979年1月立法將全民捐獻成立「財團法人國防工業發展基金」(也可簡稱為「自強基金」),當時陸、海、空三軍在其資助下都成立自強中隊,而台灣海軍就是在「國防工業發展基金」的資助下展開海鷗飛彈快艇的量產作業。在1979年5月16日,前12艘量產型海鷗級艇成軍,成為海軍「自強中隊」,隨著後續海鷗新艇陸續完工而在1979年11月16日擴編成為海蛟大隊;海蛟大隊第二中隊成軍在1980年10月1日成軍,第三中隊在1981年3月16日成軍,第四中隊在1981年6月1日成軍,第五中隊與支援中隊在1981年8月1日成軍。總計在1979至1981年間,中船為海軍建造了48艘量產構型的海鷗型快艇,與兩艘以色列原裝毒蜂型(編號FABG-5、6)均隸屬海蛟大隊;海蛟大隊的五個中隊之中,每個中隊分成兩個分隊,每個分隊下轄五艘快艇。各艇只有編號而無艇名,最初是稱做FAB,後來則改稱FABG。海鷗飛彈快艇是台灣海軍第一個首先執行小批量生產、修改後進行正式量產的造艦計畫,也首度引進總成換裝的後勤維修概念。

依照2020年7月中科院「新新季刊」對荊溪暠博士的專訪內容,雄蜂甲型研發初期的雛形射控雷達(安裝在PT-1復仇號上)天線與基座是向日本JRC公司購買,追蹤單元則是仿造SCR-584火控的設計;雛形雷達採用圓錐掃瞄追蹤,在當時已屬落伍(非常容易被干擾),雖然改用數位迴路,效能仍不及單脈衝追蹤],因此中科院緊接著繼續發展單脈衝追蹤射控雷達,在一年後推出,稱為「海鷗二型」。「海鷗二型」的參照對象是美國RCA公司的HR-76C單脈衝射控雷達(用於武進一型作戰系統的陽字號驅逐艦以及龍江級飛彈快艇上),開發期間還獲得日本廠商 協助進行系統整合。這個系統的主要關鍵,就是在海中航行的穩定機能,使射控雷達能在船身劇烈搖晃的情況下仍穩定地持續鎖定目標。

中科院為海鷗計畫研發「海鷗二型」射控雷達的過程中,曾遭遇兩個主要的難題:第一,雷達天線與雷達收發機不能配合,必須更改此兩者之一才能使系統運作正常。原本中科院向位於佛羅里達州的ABA公司訂購追蹤雷達天線基座來配套海鷗二型雷達,但1979年中旬前往驗收時才發現此基座竟然無穩定功能,無法適用於艦艇,回報後得到「現況驗收,將來自行研改」的指示;回台灣後,中科院天線組自行研製雷達天線基座穩定儀,一年半後完成由微處理器控制的穩定儀。中科院天線組重新設計製造雷達天線,同時也一併改進雷達天線護罩耐風浪的問 題,使大浪衝擊雷達天線時,仍能保持對目標的追蹤。第二個難題則在於雷達天線基座的兩個驅動馬達很容易燒壞,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是馬達體積太大,在機械方面並不容易安裝正確,第二則是電路設計不良,導致流經馬達的電流超出原始規格。馬達的問題曾困擾中科院團隊很久,眼看就要耽誤海鷗飛彈快艇的成軍;不過,當時主管交付的海軍劉赤忠將軍向來支持雄風飛彈計畫,遂同意讓中科院先交付,然後保證在一年之內徹底解決問題,這才讓海鷗快艇在計畫期限內完成交付,避免了可能的懲處。

依照中船資深人員回憶,海鷗飛彈快艇上裝備的飛彈、射控雷達等裝備已經超過艇體原始設計標準,導致重心增高,試航時發現如依照原始設計的規範(Turning Circle)速度做迴旋就很容易翻船,最後海軍部得不降低規範的迴旋速度。

正面看海鷗飛彈快艇。攝於2005年9月底旗津。  

海鷗技術諸元

海鷗級採用鋁合金艇身,主機為三具MTU331 TC92柴油機,三軸推進,最大航速36節,電子裝備共計有一具GS/UPS-60X導航雷達、一具負責導引雄風一型飛彈的AN/SPG-21A(又稱海鷗二型,由中科院生產)射控雷達以及一具Mk35 Mod3光學指揮儀,電子戰方面則擁有WD-2A電子支援系統以及兩具雙聯裝以色列製AV-2干擾火箭發射器,艇上武裝包括兩枚國造雄風一型反艦飛彈、兩挺12.7mm機槍,從1994年起又在艇尾加裝T-75 20mm機砲;而兩艘購自以色列的毒蜂型艇則使用以色列原裝的加百列反艦飛彈與射控系統。這些快艇除了擔任突擊任務,亦協助各漁港巡防等二線任務。此外,第一中隊尚扮演「假想敵艦隊」,在演習中模擬中共的艇海戰術。 海鷗級是在艇體設計定案之後才選擇發動機,實際安裝時才發現空間不夠,只好把消音管拆除,導致此級快艇的主機噪音過大,嚴重影響執行任務時的隱密性。 值得一提的是,FABG-11的艇體由中船建造,並安裝以色列原裝毒蜂級艇的射控與搜索雷達,是一艘獨一無二的「混血艇」。而FABG-32的飛彈射控雷達被「轉讓」給海軍「光華三號」計畫的錦江號(PG-603)巡邏艇,因此該艇隨後始終沒有裝備飛彈。

根據長年服役經驗顯示,最初被海軍寄予厚望、大量部署發揮「螞蟻雄兵」本事的海鷗型飛彈快艇,效益其實相當令人質疑。首先,50ton不到的艇身,表示耐海能力與續航力極為有限;在 台灣海峽向來惡劣的海象航行時,艇上官兵官兵的辛苦不言可喻,也減弱了作戰能力 ;雖然配套的射控雷達具有穩定設計,然而操作人員仍需要坐在射控台上對飛彈下達遙控指令,並且利用光學瞄準儀來追蹤飛彈動向,操作難度頗高,在惡劣風浪中更會讓人員發生失誤的機率大增。總之,以海鷗快艇過小的艇身,加上雄風一型高度仰賴人力操作的特性,在風浪惡劣的台灣海峽能否在大多數天氣下有效運作,是一個很大的疑問。此外, 雄風一型飛彈射程僅40km,必須全程保持視目標線範圍內才能操作;在指揮導引模式下,射控系統一次只能導引一枚飛彈,直到命中後才能發射下一枚,這表示海鷗型快艇必須 長時間穩定保持在敵方目視範圍內,不容許太多戰術機動,直到飛彈命中為止,這使本身遭到反擊的可能性大幅增加。贖罪日戰爭中以阿飛彈快艇對陣,埃及、敘利亞飛彈快艇仗著SS-N-2冥河反艦飛彈的射程優勢都能率先發射,只是由於此飛彈不夠靈活加上缺乏電子反反制能力,才被訓練有素的以色列飛彈快艇以各種方式反制掉;隨後以色列快艇在接近至目標的20km內以後,才發射加百列飛彈攻擊這些已經耗盡飛彈的埃、敘快艇。此外,加百列-1型飛彈在贖罪日戰爭中命中率雖佳,但威力也顯得不足,往往埃、敘快艇在挨上一到兩枚飛彈後依舊浮在水上,最後還是靠著趕上來的以軍飛彈快艇以火砲擊沈;而小巧的海鷗級只能裝置兩枚雄一飛彈,也無法容納足夠次級武裝,作戰時是否「夠力」自然不言可喻。事實上,以色列這種迷你的毒蜂型快艇原始設計是用來做沿岸巡邏與特種任務(例如高速衝進敵方港口攻擊或施放特種部隊),並不是拿來當飛彈載台;而以色列海軍在贖罪日戰爭時的主力──法國設計的SAAR-1~3型飛彈快艇則有230ton的標準排水量。與其建造小得可憐且武裝薄弱的海鷗快艇,還不如擁有一、兩百噸且裝置雄二、魚叉之類中程反艦飛彈的大型飛彈快艇,即使數量會少很多。

暮遲

 在1998年7月11日晚間6時左右,四艘海鷗飛彈快艇在澎湖湖西鄉龍門村外海東方約2浬處操演時,編號FABG-46的快艇觸礁進水,以半沈姿態卡在礁石上,艇上官兵被保七總隊與漁民救起,FABG-46雖然被日後被成功拖救,但已經無法修復。

隨著歲月流逝,逐漸老化的海鷗型快艇的鋁合金艇身已經出現無法修補的金屬疲勞,亟待汰換。為了取代海鷗型快艇,台灣海軍從1999年展開「光華六號」計畫,打算建造30艘左右的150ton級飛彈快艇,每艘配備四枚雄風二型反艦飛彈 。幾經波折後,光華六號終於在2007年11月啟動量產作業,並從2009年5月至2011年陸續交付,而海鷗飛彈快艇也逐步退役,或者贈與友邦。 依照2011年5月台灣海軍在立法院質詢時的表示,隨著光六艇陸續服役,海鷗級的現役數量縮減為20艘(裝備海蛟第三、第四中隊),而除役的海鷗快艇拆下來的雄風一型飛彈則作為庫存,維持剩下的20艘快艇的戰力。

在2012年7月1日,最後20艘在役的海鷗飛彈快艇除役;原本裝備海鷗飛彈快艇的海蛟大隊之中,第一、第二中隊都完全換裝光華六號飛彈快艇,而第三、第四中隊則隨著海鷗飛彈快艇的除役而裁撤。

出口/其他工作

在2005年,台灣的邦交國馬拉威提出軍援要求,台灣海軍遂抽出四艘海鷗艇(FABG-7、11、29、32)拆除飛彈、射控雷達、MK-35 Mod3光學指揮儀、20mm機砲、導航雷達,準備贈與馬拉威;然而在2008年初馬拉威人員在台受訓完畢、準備交艇時,馬拉威突然與台灣斷交,這項軍援案也告終止,而這四艘海鷗艇並沒有裝回原裝。在2009年初,這批快艇被改送給台灣的邦交國甘比亞,並於5月7日在高雄港裝船啟程;交付前,這四艘艇被賦予FPB-1~4的新舷號。

依照2011年7月初的新聞,台灣海軍曾與聯勤203廠合作,在海鷗飛彈快艇上測試雷達波吸收塗料,其效果十分理想,據說甚至略勝於具有匿蹤外型設計的光華六號飛彈快艇。在測試中,塗有此種匿蹤塗料的海鷗快艇在離開目視距離之前,就已經從雷達測試船的雷達螢幕上消失,而作為對照組、未施予匿蹤塗料的另一艘海鷗飛彈快艇,直到距離測試船10公里以上仍能被測試船的雷達清楚發現;即便塗有匿蹤塗料的海鷗飛彈快艇進入測試船雷達能捕獲的距離,其雷達信號亦是時有時無,無法形成持續的雷達軌跡。整體而言,測試結果顯示此種匿蹤塗料能讓海鷗飛彈快艇被偵測的距離減少一半以上,測試中還曾發生匿蹤快艇離雷達測試船達到800碼的距離,就從測試船雷達幕中消失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