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號快速戰鬥支援艦

 

武夷號是台灣海軍第一艘具備現代化油料、彈藥補給能力的戰鬥支援艦。

武夷號在航行中同時為一艘康定級(左)與一艘成功級(右)巡防艦進行油料補給作業。

在乾塢中維修的武夷號

  (上與下六張)武夷號近照,攝於2008年2月28日。

 

 (上與下二張) 停泊在高雄港新濱碼頭的武夷號,攝於2021年10月30日

武夷號艦首,攝於2021年10月30日

 (上與下二 張) 停泊在高雄港新濱碼頭的武夷號,攝於2020年6月27日

武夷號艦首,攝於2020年6月27日高雄港。

(上與下二張)由後方看武夷號,攝於2020年6月27日高雄港。

 

武夷號艦尾船樓,攝於2020年6月27日高雄港。

武夷號艦體中部的補給椼,攝於2020年6月27日高雄港。

 

 

──by captain Picard

 

艦名/使用國 武夷號快速戰鬥支援艦/中華民國
承造國/承造廠 美國授權中華民國/中國造船公司 基隆廠
尺寸(公尺) 長162.2 寬21.96 吃水8.6
排水量(ton) 標準7112 滿載17000
動力系統/軸馬力 三菱M.A.N-14cy1柴油機*2/25000 雙軸
航速(節) 20.8
續航力(海浬) 8000(17.5節)
偵測/電子戰系統 CS/UPS-60平面搜索雷達*1

韓國金星導航雷達*1

乘員 164
艦載武裝 四聯裝海叢樹防空飛彈發射器*1 (日後拆除)

Bofos 40mm 70倍徑快砲*2

T-75 20mm機砲*2

艦載機
籌載設施/物資(ton) 油庫*4(燃油9300) 彈藥物資600
備註 1988年6月25日安放龍骨,1989年3月4日下水,1990年6月23日成軍

 


 

 

在1986年,台灣海軍決定設計、建造一艘真正現代化的多功能補給艦,以取代移交自美國、已經老朽不堪的玉台號(AR-521)燃油補給艦。此案於1985年8月25日由國防部核准建案,1986年展開,初期評估包括本國中船以及國外的韓國、南非、荷蘭建造的方案,最後基於「國艦國造」的考量,決定由行政院聯合船舶設計發展中心負責設計,由美國Rosenblatt & son造船廠(當時台灣海軍稱之為「羅臣拔」)提供藍圖(以該廠為美國海軍設計建造的T-AO-187亨利.凱瑟級(Henry J. Kaiser class)戰鬥支援艦為基礎大幅修改而來),由中國造船公司建造。當年為了挽救虧損連連的中船基隆廠,該艦便由基隆廠承造,在1987年6月12月日與中船基隆廠簽署建造合約,1988年4月1日切割第一塊鋼板,1988年6月25日開始安放龍骨,1989年3月4日下水,1990年6月23日服役。武夷號是中華民國海軍史上最大的艦艇,也是第一艘真正專業化、具備航行間油料/彈藥/物資橫向補給能力的多功能補給艦,並取代玉台號成為每年敦睦支隊旗艦。

武夷號原訂的建造預算為13億新台幣,但因為海軍與中船先前都缺乏類似經驗(武夷號是中船第一次為海軍建造的萬噸級艦艇,而且係依照美方提供、沒有實績的全新藍圖),過度低估造艦成本,整個備料、建造過程時程掌握不良,導致整體造艦成本超支。在建造過程中,中船便發現成本持續超支,因此請來日本、韓國造船業者估價,結果粗估建造成本應為25億台幣左右。因此,外傳中船建造武夷號時虧損十幾億台幣,恐怕不是空穴來風。

原本亨利.凱瑟號採用鋼製艦體、鋁合金上層結構,而武夷號則將上層結構也改為鋼製,以提高防火生存性。武夷號的艦體分為六層,上層船樓則分為五層;艦身中段 設有六個承載能力10噸級的物資傳遞站,六支吊臂一左一又排成三列,前後兩對為海上加油站(每個加油站每小時能輸出10萬加侖燃料,四個加油站每小時總輸出能力為40萬加侖),居中的一對是具有高速自動傳輸梭車(FAST)的物資傳遞站。艦尾設有飛行甲板但無機庫,可停放一架CH-47等級的中型運輸直昇機(台灣海軍目前沒有這類機種), 提供運輸或垂直整補(但無保修能力)。武夷號的艦體內有六層甲板,船艛則有五層,總計11層,艦內設有四做大型油槽,能攜帶9300ton的燃油/淡水以及600ton的彈藥/乾貨。主機方面,當時為了支持本島重工業,政策上指定採用台灣機械公司(簡稱台機)擔任主承包商,使用兩部日本三菱重工技術轉移台機的M.A.N-14cy1柴油機(由德國德國MAN授權三菱重工產製),雙軸推進,功率25000馬力,發動機的製造、安裝、整合都由台灣機械公司負責;艦上電力由四具三菱重工的柴油發電機供應。值得一提的是,武夷號也是中華民國海軍使上第一艘將女性人員納入編制的艦艇。

武夷號建造中的畫面。

武夷號下水時的畫面。

武夷號從服役之初就一直有艦身傾斜五度、艦身軸線彎曲、馬力不足、傳動齒輪有瑕疵、操舵不良等傳聞 ,海軍對外自然一概予以否認 。武夷號艦體傾斜的傳說最早來自於一張出海試航時的照片,根據參與建造的當事人的說法,當時由於海軍對武夷號的壓載水櫃管路配置等細節並不滿意,導致武夷號的壓水艙隔間 發生延誤,為了遵照表定時程出海測試,只好暫時將壓載水櫃分成左右兩個,照原訂時程出海測試;結果武夷號空船無負載,又無水櫃可調整配平,加上當天颱風外圍環流逼近,海象不佳,出港時船頭就 歪向一邊,留下了這張照片。事後武夷號回廠把壓艙水櫃完成,總共分隔成八個艙間,隔艙之間皆有管道孔洞相連以資配平。不過事後根據曾在該艦上服勤的官兵所言,武夷號的確存在無法完全將船身配平的問題,一說是 一開始美國廠商提供的藍圖就有失誤,將各水櫃間的管路直徑設計得太小,流量不足,導致打壓艙水速度太慢而無法 即時配平(特別是空船狀態),會產生短暫的傾斜現象 ;外傳中船在建造初期就發現此一潛在問題並向海軍反映,然而海軍本身經過計算,加上藍圖係由美國廠商背書,仍堅持己見維持原設計。另一說則是武夷號燃油櫃設計有瑕疵,總之都要花一番功夫調整油櫃、水櫃來配平艦體 。而為了配平有瑕疵的水櫃,武夷號必須高頻率地使用發電機帶動泵浦進行調整,結果增加了燃油消耗量,減低了續航力。艦體傾斜的問題造成武夷號一些運用上的困擾,例如每年敦睦遠航時,搭載的額外官校生使用流動廁所,由於艦體傾斜,廁所內的糞尿便常在來得及清洗之前便溢出,加上艦內通風 管道設計不良,導致起居艙間經常充滿難耐的臭味。依照海軍人員實際服役操作觀察,武夷號的確經常出現艦體歪一邊的現象,顯然設計有問題、配平困難。

外傳因為 武夷號在驗收時有大量項目不合格,海軍最初拒絕接收武夷號,但最後還是不得不將就一點(一說是當時尹清楓命案陰影揮之不去,海軍便能忍則忍,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直昇機起降甲板就是武夷號交艦前無法通過驗收的項目,不僅甲板強度並沒有到美軍要求的安全係數(雖然符合台灣內政部空勤直昇機的係數),且由於船體很難配平,直昇機平台非常容易出現傾斜,所以台灣海軍一直拒絕驗收飛行甲板。後來武夷號有一次敦睦遠航到南非外海附近,艦上有人員盲腸炎需立即轉送路上醫院開刀,對方直升機來接人時成功在武夷號甲板上起降,海軍才被迫通過飛行甲板的驗收。整體而言,武夷號在服役生涯中,鮮少有實際運用直昇機的紀錄。

雖然問題重重,服役以來 ,武夷號都伴隨著敦睦支隊航行三洋七海,足見本艦就算有許多問題,也還是能將就湊合,沒有到立即影響操作安全的地步 ;此外,武夷號是海軍與中船規劃承造的第一艘油彈補給艦,更是中船建造過的最大型軍用船艦,由於設計與工程缺乏經驗,可能的瑕疵在所難免。 由於武夷號的設計較原亨利.凱瑟級有很大的變更(武夷號的噸位還不及亨利.凱瑟級的一半,艦體佈局 與動力系統也大不相同),所以中船無法向美國原廠追究責任。可能是基於上述因素, 台灣海軍並未繼續購買武夷號的同型艦 ;另一種說法則是當年海軍曾以原本武夷號的價格向中船下單採購後續艦,但由於先前武夷號的成本過度低估,虧損過多,導致中船不願意繼續承接相關建造工作。

自衛方面,武夷號並未配備近迫武器系統與電戰裝備,而是使用 人力操作的RIM-72C海欉樹(Chaparral )防空飛彈。火砲方面,武夷號尾艛兩側各裝有一門Bofors 40mm 70倍徑快砲,爾後又在艦首甲板兩側各裝一門T-75 20mm機砲,這兩種全靠人工控制的機砲面對現代化飛彈威脅時幾無作用。

武夷號艦首的四聯裝海欉樹防空飛彈發射器。攝於2020年6月27日高雄港。

武夷號艦首的四聯裝海欉樹防空飛彈發射器。攝於2021年10月30日高雄港。

 

武夷號服役以來,幾乎每一年都是敦睦艦隊旗艦,少數例外包括2000年與2009年因排定大修而缺席,以及2007年由於發動機凸輪問題而臨時缺席;其中2000年由中和號(LST-232)戰車登陸艦接替敦睦旗艦一職,2009年則僅有兩艘康定級巡防艦出訪。1998年武夷號出任1998∼1999年度海軍敦睦支隊旗艦時,於4月11日上午率領支隊自蘇澳前往基隆港途中,由於遇上大霧又正實施雷達靜默訓練,於彭佳嶼附近與下網休息中的 中國漁船閩連漁0953號擦撞,造成漁船漏水並有兩人受傷。在2006年10月,武夷號在左營後勤支援部旗津廠區換裝主機凸輪時發生問題,導致一具主機受損,最大航速只剩10節,不得不在2007年再度進行維修,從而缺席了該年度的敦睦遠航。

由於長年以來武夷號都是海軍唯一一艘能在艦隊航行期間直接進行燃油/彈藥/物資補給的多功能油彈補給艦,不僅任務飽和吃重,而且只要遇上例行維修或發生故障,台灣海軍的遠洋作業(以敦睦航行為主)就會大受影響; 因此,台灣海軍長年以來都希望獲得第二艘油彈補給艦,以確保起碼有一艘補給艦可在海上值勤。 為了配合在2005至2006年開始服役的四艘基隆級飛彈驅逐艦,當時曾有報導指出海軍打算投資26億新台幣,購置第二艘油彈補給艦,排水量可能在兩萬噸上下, 選擇項目包括接收美國中古艦或由中船建造;此風聲出現後,一段時間都沒有下文。在2009年初,由於索馬利亞海盜猖獗,許多國家(含中國、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都派遣水面艦艇前往當地實施護航,當時 台灣海軍也有意跟進,無奈由於武夷號正好排定年度大修,沒有第二艘補給艦的台灣海軍根本無法遠航,加上台灣海軍整體經費與作戰訓練都不足,只好作罷;此事件也增加了籌建第二艘油彈補給艦的呼聲。

在2009年6月,傳出海軍正準備購買一艘新的油彈補給艦,主要設計規格以武夷號為基礎,並極可能由台船(前中船)承包 ;在2009年下旬,台灣海軍正式在2010年度國防預算中納入新油彈補給艦的建造案,總預算52億新台幣。在2011年12月中旬,台船擊敗慶富、中信等競爭對手,正式獲得國防部軍備局採購中心的油彈補給艦競標案,得標金額為40.9億新台幣,並在2012年12月21日開工建造 ,2015年3月成軍,命名為磐石號(AOE-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