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級航空母艦(1)

冷戰後期西方藝術家筆下想像的俄羅斯海軍提比里斯號(Tbilisi)航空母艦(後改名為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 。

這是俄羅斯第一種傳統起降航空母艦。

起在尼古拉耶夫船廠建造中的提比里斯號(Tbilisi)(上)與二號艦里加號(Riga,下),攝於1989年。

提比里斯號在1990年10月改名為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Admiral Flota Sovetskovo Soyuza Kuznetsov),

里加號則改名為瓦良格號(Varyag)。

(上與下)俄羅斯海軍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Admiral Flota Sovetskovo Soyuza Kuznetsov),

是唯一進入俄羅斯海軍服役的本級艦。

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進行最終階段試航的畫面

一架美國海軍P-3C巡邏機超低空飛過庫茲涅索夫號附近海面。此照片攝於1990年代初蘇聯解體左右,

庫茲涅索夫號的舷號在1990年改為113。

美國海軍史普魯恩斯級驅逐艦的狄沃號(USS Deyo DD-989)正貼近監視庫茲涅索夫號,蒐集電磁波與紅外線參數

,照片攝於1991年11月下旬。此時,庫茲涅索夫號剛從烏克蘭緊急啟航(剛獨立的烏克蘭宣布該艦為烏克蘭財產)

,北上與俄羅斯北方艦隊會合。 

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在1995年首次進行作戰部署的照片。甲板上主要是SU-33機隊,其中兩架SU-33正在準備起飛的位置。

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率領一支俄羅斯海軍編隊,包括基洛夫級(Kirov class)核子動力導彈巡洋艦等。

從後俯瞰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

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飛行甲板,兩架SU-33正在前方準備起飛的位置。

(上與下)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的SU-33戰機與Ka-25直昇機隊。

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的艦島後部以及飛機升降機。艦島上方右側是天空哨兵相位陣列雷達。

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的機庫,裡面停滿SU-33

一架SU-25UTG正降落在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的甲板上。畫面右側是側舷布置的近程防空系統,其中圓形物體是

3K95短程防空飛彈垂直發射器(北約代號SA-N-9),此外還可以看到兩座3M-87喀什坦砲彈合一近迫武器系統 。 

一架SU-33準備從庫茲涅索夫號起飛。

SU-33戰鬥機從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起飛。

(上與下)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的前甲板,此時12個SS-N-19長程超音速反艦導彈的垂直發射器打開。這些垂直發射器

設置在飛機起飛跑道動線上,發射時艦載機起飛作業必須中斷。

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的艦島。  

(上與下)側面看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上圖是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最初的藍灰色塗裝,

下圖則是之後更改的淺灰色塗裝。此時舷號已經改為063。

在浮動船塢裡維修的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此照片攝於2006年6月11日;這個船塢是1980年代由瑞典建造的PD-50,

一度是全世界最大浮動船塢,也是蘇聯解體後全俄羅斯唯一能容納庫茲涅索夫號的船塢設施。在2000年代,

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長期狀況不佳,出勤率不高。

(上與下)正面看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

俯瞰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甲版上的固定翼、旋翼機隊都在待命,兩架SU-33戰鬥機在起飛位置。 

從前方看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

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前部甲板左側,六個圓形物體是3K95短程防空飛彈垂直發射器(北約代號SA-N-9),

前方還有兩座3M-87喀什坦砲彈合一近迫武器系統 。  

一架Mig-29KUBR雙座戰鬥機正降落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Mig-29K是2000年代配合出口航母到印度而發展的機型,

俄羅斯海軍訂購的24架Mig-29K/KUBR在2013至2015年交付。 

一架SU-33飛過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

在PD-50浮動船塢裡維修的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此照片攝於2015年6月27日

俯瞰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攝於2016年10月。俯瞰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攝於2016年10月。

在2016年10月下旬,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率領的俄羅斯海軍編隊前往地中海對敘利亞進行空襲的路上,

先在挪威海進行大規模演習;照片中一架SU-33戰機正從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起飛,而背景是

基洛夫級(Kirov class)飛彈巡洋艦彼得大帝號(Pyotr Velikiy 099)。此照片由當時正在監視這支俄羅斯編隊的

西方國家兵力所拍攝。

(上與下)在2016年10月下旬通過英吉利海峽的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 此次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前往地中海的路上,

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幾乎無時無刻冒著濃濃黑煙,顯示機械狀況似乎不佳,鍋爐燃燒效率不高。

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甲板上的SU-33戰鬥機。攝於2016年10月。

(上與下二張)在2017年1月24日,結束敘利亞作戰任務返航途中的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編隊通過英吉利海峽,

這是監視的皇家海軍直昇機所拍攝。伴隨的艦艇還包括基洛夫級飛彈巡洋艦彼得大帝號(Pyotr Velikiy 099)。

在2018年9月,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進入莫曼斯克第82修船廠(SRZ-82)的PD-50浮動船塢進行維修。

隨後在10月30日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出塢時發生意外,船塢排水系統斷電、進水沈沒,過程中兩部塔式起重機

有一部掉落入海,另一部砸在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甲板上。

(上與下) 2018年10月30日,整修中的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離開的PD-50浮動船時發生意外,船塢部分進水沈沒而傾斜,

兩部塔式起重機有一部掉落入海,另一部砸在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甲板上。此為意外之後隔

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的情況,可以看到起重機橫倒在飛行甲板後段。 

浮動乾塢沈沒意外之後,在莫曼斯克第35修船廠繼續維修的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攝於2019年4月左右。

(上與下)在莫曼斯克整修的庫茲涅索夫號,正在吊換鍋爐。此照片可以看到鍋爐因為超轉使用而顯得殘破不堪。

(上與下)在2019年12月12日,在莫曼斯克(Murmansk)第35修船廠進行工程的庫茲涅索夫號發生火災意外,

造成相當嚴重的損傷,並有多人受傷與失蹤。

接續在庫茲涅索夫級之後的Project 1143.7烏里楊諾夫斯克號(Ulyanovsk)想像圖,滿載排水量上升到75000噸,改用核子動力,

艦首仍保留滑跳起飛甲板,而左側斜向甲板則增設兩具蒸汽彈射器。

庫茲涅索夫級的下甲板機庫配置,帳面上最多能容納22架Su-33與7架Ka-27直昇機 。不過此圖中的飛機配置

異常擁擠,實際運作時是否能夠容納這個數字,仍不無疑問。

 

──by captain Picard

艦名/使用國 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航空母艦(Project 1143.5)

(Admiral Flota Sovetskovo Soyuza Kuznetsov)

建造國/建造廠 烏克蘭/Nikolayev South Shipyard ,SY 444
尺寸(公尺) 原始設計:

全長306.5  全寬72.3 水線寬35.4   吃水9.1

飛行甲板長300  寬70

排水量(ton) 標準46540  滿載59100
動力系統/軸馬力 KBG-4鍋爐*8

GTZA TB-12-4蒸汽渦輪*4/200000

四軸

航速(節) 28以上
續航力(海浬) 8500(18節)
乘員

船艦人員1960名,航空人員626名,艦隊旗艦參謀人員40名。

偵測/電子戰系統 Mars-Passat(北約代號Sky Watch)相控陣雷達*4

MR-710 Fregat-M2(北約代號Top Plate)三維對空搜索雷達*1

MR-320M Topaz-2V(北約代號Strut Pair)對空/對海搜索雷達*2

MR-212 Vaygach-U(北約代號Palm Frond)導航雷達*3

Fly Trap B航行管制雷達*1

DK-2/10電子戰系統

聲納

Zvezda-2艦體中/低頻搜索/攻擊聲納

MGK-345Bronza(北約代號牛顎,Ox Yoke)艦體聲納*1

射控/作戰系統

MR-360 Podkat(北約代號Cross Sword)射控雷達*4

艦載武裝

SS-N-19長程超音速反艦導彈 垂直發射器12

3K95短程防空導彈八聯裝垂直發射器24(全艦備彈192枚)

3M-87喀什坦(Kashtan)砲彈合一近迫武器系統*8

AK-630 30mm防空機砲*6

10聯裝RBU-12000反潛火箭發射器*2

艦載機 原始設計編制:

Su-33艦載戰鬥機*12~20(至多26)

Su-25UTG/UBP攻擊機*5

Ka-27反潛直升機*18

Ka-32預警直升機*4

Ka-27S搜救直升機*2

備註 1983年2月22日安放龍骨,1985年12月5日下水,1991年1月21日服役

 


 

起源:蘇聯第一代艦隊型航母

二次大戰結束以來,蘇聯雖然在歐洲大陸上擁有令西方國家寢食難安的龐大地面武力;然而在海洋的爭霸方面,蘇聯一開始就遠遠居於西方各傳統海權國之後;尤其是美國在二次大戰之中建立一支由大量大型艦隊型航空母艦為主、人類史上空前的遠洋艦隊,幾乎從零出發的蘇聯,很難依循相同的建軍道路從後追上。因此,早年蘇聯 不重視航母發展,而思考其他有效反制航母的方式,是合理的邏輯。

1950年代赫魯雪夫(Никита Сергеевич Хрущёв)接替史達林成為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之後,堅信核子武器與 導彈等新時代武器將成為未來左右戰局的力量,而巡洋艦、航空母艦等大型水面艦只會是導彈的活靶;因此,蘇聯在1950年代銳意發展核能潛艦,遠洋水面艦隊的發展遭到忽視。然而,隨著美國海軍第一艘搭載核子彈道 導彈的核能潛艦喬治.華盛頓號(USS George Washington SSBN-598)在1959年10月服役,蘇聯赫然其海軍無法在美國彈道 導彈潛艦進入發射區域之前將之消滅;在新任海軍總司令高西可夫上將(Admiral Vladimir Kuroyedov)的極力爭取下,蘇聯決定強化海軍反潛能力,建立由水面艦艇、潛艦、艦載與岸基反潛航空器組成的反潛防禦體系。在這種情況下,蘇聯第一代專為操作航空機的艦艇──兩艘八千噸級莫斯科級(Moskva class)反潛直升機巡洋艦在1960年代進入服役。在高西可夫總司令大力提倡海權觀念、意圖建立藍水遠洋海軍的努力下,蘇聯在1970年代中期開始陸續服役了四艘4.3萬噸級的基輔級(Kiev class)重型載機巡洋艦,艦上可操作反潛直升機以及Yak-38短場/垂直起降攻擊機,其機隊任務涵蓋艦隊空中警戒、指揮、反潛巡邏、偵察與一定程度的水面、近岸攻擊,堪稱一種以反潛為主要導向的航空母艦。由於基輔級航母本身艦載機隊能力不足以完全擔負艦隊本身的攻守任務,因此艦上依舊配備相當於巡洋艦等級的強大武裝,包含防空、反艦 導彈、反潛武器與火砲等。

雖然蘇聯的艦隊建設在1960、70年代獲得頗大進展,然而蘇聯海軍的攻勢主軸,仍就是搭載彈道導彈與大型反艦導彈的核能潛艦(以潛艦、飛機發射大量大型遠程反艦 導彈突破美國航母戰鬥群防禦,向來是蘇聯海軍對付美國航母的主要策略),而水面艦隊主要角色仍是支援潛艦以及反制美國的潛艦威脅。雖然這種策略的確給以超級航母為主的美國海軍帶來很大壓力,然而這畢竟屬於孤注一擲、用途單一的建軍策略 。在實戰中,同時發射大量導彈的前提在於能有效而持續地標定美軍航空母艦位置,使來自空中、水面與潛艦的反艦導彈能持續朝目標的方向飛行,直到能以自身的主動雷達進行終端鎖定;然而,蘇聯居於弱勢的海上空中實力使他們很難在美國航空母艦戰鬥群的防空範圍之內持續有效提供精確的射控資料。冷戰期間蘇聯掌握美國海軍艦隊動向的海洋監視系統(Soviet Ocean Surveillance System,SOSS)以岸基大型高頻(HF/DF)無線電信號定位裝置(被稱為Krug)、遠程偵察機載長程雷達、偽裝成拖網漁船的AGI情報船,乃至於1970年代開始發展的US-A (使用主動雷達)/US-P(使用被動截收)海洋監視衛星等手段(當美國航母戰鬥群接近蘇聯水域時才會發射,有效作用期間在二週以內),希望在美國航空母艦防空網偵測與攔截範圍之外就能有效發現並標定美國航空母艦的位置 。但是這些光靠遠程偵測的系統都無法為反艦導彈提供足夠精確而持續的終端導引,AGI情報船與遠程偵察機很難在美國航空母艦的第一波攻勢下存活,岸基無線電測向系統部署位置有限,而且一旦美國海軍實施電磁管制(Emissions Control,EMCON)作業就會完全失效;海洋監視衛星無法持續停留在交戰區域上空(此種衛星的部署高度僅在大氣層邊緣),而且無論主動雷達或被動偵測模式都無法提供射控導引(也很容易受到天候、雲層影響),蘇聯也沒有足夠的通信中繼平台在戰時高密度地部署US-A/US-P衛星來為SOSS提供更多的資料更新。甚至由於美國海軍出色而熟練的EMCON、主/被動電子反制作業以及電磁欺騙與掩蓋作業,例如利用AN/SSQ-74整合掩盖和欺騙系统(ICADS)在周邊次要船艇上製造出與高價值資產(High Value Unit,HVU,如航空母艦等)相仿的雷達回波或者電磁信號(例如航空母艦的TACON航空管制信號等),或者在蘇聯US-A衛星通過航空母艦戰鬥群上方時就派飛機施放鋁箔條干擾US-A合成孔徑雷達, 使得蘇聯這些遠程主/被動電磁波偵測手段找出美國航空母艦真正位置的難度大幅增加。因此,唯一精確識別航空母艦位置的方法,只能在前述遠程探測手段初步接觸後,派遣一架 高速偵察機(美國將此種任務的飛機稱為「探路機」(path finder),通常使用一架高速轟炸機,例如Tu-22逆火式)冒死進入美國航空母艦戰鬥群內層空域進行目視確認,然而這種遠程偵察機接近、乃至於持續在美國航空母艦上空為 反艦導彈提供資料更新的機率實在太過渺茫,早就會被美國航空母艦的CAP與水面艦艇防空網消滅。依照美國海軍在冷戰期間與蘇聯海空力量接觸的經驗,只有在 「探路機」對美國航空母艦實施目視確認之後,攜帶遠程反艦導彈的Tu-16/22/95轟炸機才會進入能夠射擊美國航母的範圍;即便1981年起具備超低空突防能力、裝備AS-4長程 反艦導彈以及用來接收US-A海洋監視衛星傳輸的資料鏈的Tu-22M3逆火C(Backfire C)反艦轟炸機服役,理論上能單靠US-A海洋監視衛星提供的目標接觸奔向美國航空母艦並發射飛彈(日後蘇聯隨即在Tu-16/22/95乃至各種攜帶反艦導彈的潛艦上都配備這類資料鏈),但實際上仍無法擺脫對於 「探路機」目視接觸的依賴。直到今日,美國海軍依然認為蘇聯這套系統透過來自空基主動雷達偵測系統的數據並獲得戰場圖像,至少需要最少32到35分鐘,而且在沒有被動系統(如目視接觸)獲得精確座標的情況下,單靠空基系統無法取得射控解算;而1990年蘇聯發表的海軍教範中強調即便在得到US-A/P偵測情資支援的情況中,反艦打擊機仍需要「探路機」的支援來獲得 反艦導彈的終端射控資料。冷戰結束後,美國海軍逐漸發現US-A衛星使用的X波段合成孔徑(SAR)雷達來獲取較佳的解析度,但這種短波對於海況和天候(空氣中水氣雲霧等)十分敏感,只能在良好天氣中偵測到航空母艦大小的目標,在 多雲、大雨和高海象環境下難以有效作業。

總結以上,原本蘇聯大力發展長程反艦導彈,是打算迴避美國航空母艦戰鬥群廣大的空中監視與攔截網,在航空母艦防禦距離以外就能發動有效攻擊,以迴避蘇聯艦隊與海上航空實力遠遜於美國的現實。然而實際上,為了精確識別航母真正位置並替 反艦導彈提供有效的資料更新,蘇聯還是必須設法進入美國航母戰鬥群內層上空進行目視追蹤確認,因此又回到了不得不直接挑戰美國航母戰鬥群防空網的老問題。除此之外,蘇聯要將大批核能攻擊/巡航飛彈潛艦與岸基機隊部署到攻擊陣位,需要相當的協調與部署工作,核能潛艦也必須冒出水面進行高頻通訊,因此美國航母戰鬥群的體系有很多機會可以偵測這類活動並採取各種反制手段;蘇聯海軍的水面艦隊在遠洋作戰的主要任務,向來是支援攜帶長程 反艦導彈的核能潛艦,但是在缺乏航空母艦提供空中監視與防護網的情況下,蘇聯水面艦隊在美國航母艦載機隊面前的生存能力與實際作用都受到嚴重限制。綜合以上,與美國航空母艦交手而比較可行的辦法,只剩下組建自己的航母戰鬥群,在大洋上撐起恆定的空中攻防監視體系,派遣足夠的空中武力直接挑戰美國航母戰鬥群的防空網,抵銷美國航空母艦的空中監視、防禦與攻擊能量,才能減輕其他協同攻擊的單位(包括核能潛艦、岸基反艦轟炸機等)面臨的壓力。

眼看著美國航母戰鬥群縱橫七海,在各個衝突區域展現強大影響力之際,蘇聯也明白,只有大型航空母艦能在遠離本國國土空防範圍之外,為遠洋艦隊提供足夠的空中保護,使艦隊能在世界各種區域進行對海或對地作戰,而航空母艦機隊強大的對敵國投射能力,更非海軍其他武力能望項背。由於缺乏航空母艦的空中 預警與保護網,蘇聯水面艦隊在美國航母戰鬥群面前居於被動,在發射導彈之前往往會先被察覺並挨打,顯得過於脆弱。為此,蘇聯海軍在1970年代開始規劃一種體型比基輔級更大、操作傳統起降艦載機的航空母艦,以根本性地改善遠洋艦隊的存活力。此外,高西可夫也強調,經由航母強化的水面戰鬥群,能為蘇聯海軍進攻主力的核子動力潛艦(包含彈道 導彈潛艦、巡航導彈潛艦等)提供更大的支援與掩護,因為航空母艦能為北約海空軍力造成更大的壓力,迫使其花費更多力量去監視與對付蘇聯水面艦隊;西方此時用來搜索蘇聯潛艦的海空兵力就會大幅減少,提高了蘇聯潛艦突防的勝算。

在1970到1975年,蘇聯海軍內部進行代號Project 1160 Orel的航母計畫,這是一種排水量高達10萬噸、採用彈射起飛/攔阻索降落的超級核子動力航空母艦,其規格與性能參照美國尼米茲級(Nimitz class);由於Project 1160的挑戰性過大,蘇聯海軍隨後稍微縮減規格,在1970年代後期推出Project 1153核子動力航空母艦方案(名稱仍為 Orel),排水 量約72000噸(滿載排水量估計75000至80000噸),配備四個蒸汽彈射器,搭載70架艦載機(包括衍生自Su-27戰鬥機的艦載版:Su-33,以及Mig-23K、Su-25K等空軍機型的艦載衍生版) ,並且配備24枚垂直發射的長程反艦導彈,尺寸與戰力類似美國小鷹級(Kitty Hawk class)航空母艦。然而,由於先前蘇聯缺乏必要經驗與技術,而且大型航空母艦所費不貲,此類方案在蘇聯內部引起激烈的爭論與角力 ;最後,Project 1153在1978年10月遭到取消,蘇聯則轉而1980年4月批准一個較為折衷的傳統起降航母方案,在設計上做了諸多妥協,排水量縮減,取消複雜困難的彈射器,改用滑跳甲板起飛。

(上與下二張)建造中的提比里斯號(後來成為庫茲涅索夫號)

 

在1982年5月7日,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批准了前述新一代艦隊型航空母艦的建造,稱為Project 1143.5,並由位於烏克蘭境內、瀕臨黑海的尼古拉耶夫南方造船廠(Nikolayev South Shipyard ,SY 444)負責建造;為此,該廠的硬體設施經過兩度大幅度的改進與擴建,同時也擴大碼頭、周邊渠道等設施。這種新的滑躍起飛航母在規劃初期排水量為65000噸,搭載52架航空機;而實際執行的Project 1143.5尺寸進一步縮水,滿載排水量縮減到約55000噸級,標準排水量約45000噸級。

首艘Project 1143.5造船廠編號為No.105,在1983年2月22日安放龍骨,同年蘇聯亦決定建造第二艘同型艦(Project 1143.6)。首艦在1985年12月5日下水,緊接著二號艦(Project 1143.6,船廠編號No.106)就在次日於船台上安放龍骨 。與首艦相較,二號艦的建造工作首度引進西方國家的總段模組化方式,全艦的建造工作分為1059個分段(比首艦減少35%),然後組成24個大型船段,每個船段完成時內部的設備、管路都已經安裝測試完畢,最後再進行總裝,大幅提高了建造效率 。為了進行這項建造工程,尼古拉耶夫造船廠增加了許多新的生產設施,提高生產效率與品質:例如,建立了11號裝配焊接車間,其內可以加工處理重180噸的部件,並有寬闊的通道直通船台(由兩部載重能力350噸的拖車進行搬運,每輛拖車有960個輪子,兩車併聯時可運送700噸的部件);如此,原本該廠要在船台上進行的工作中,有30~40%能移到車間裡進行,縮短了船台被佔用的時間,提高整個建造工程的效率。不過,當時尼古拉耶夫造船廠的起重設施能力不足,例如廠內900噸起重機即便以雙機同時工作 (使用單一控制系統聯合控制),整體起重能力仍不到1400噸,而一些大型分段(如帶有機械設備的3號、4號動力隔艙)重量就達1900噸,結果只能在船台上進行總段合攏工作。 此外,船廠內每個車間都增設加工車床,能對長度35m以內、直徑2m以內的部件進行精密加工,包括航母的傳動軸、艦首、減搖鰭、升降機所需的液壓油缸等;在機械生產程序中,引進了數位控制機床,此外還增設熱處理工段等,能處理重30噸的大型機械設備的生產工作。

首艦的命名經過幾度修改,從最初的蘇聯號(Sovint)、克林姆林號(Kremlin)、布里茲涅夫號(Leonid Brezhnev,1982年11月6日命名)到提比里斯號(Tbilisi,格魯吉亞共和國首都,1987年8月11日命名),在1989年11月完成第一次艦載機訓練,在1990年10月4日蘇聯解體前夕改成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Admiral Flota Sovetskovo Soyuza Kuznetsov)。二號艦最初命名為里加號(Riga),1988年12月4日下水,1990年6月19日被重新命名為瓦良格號(Varyag)。與基輔級相同,蘇聯官方仍宣稱Project 1143.5是「重型載機巡洋艦」,以免遭受1936年7月在瑞士蒙特婁簽署的黑海海峽制度公約限制──該公約規定,黑海沿岸國家的航空母艦與戰鬥艦,如不事先通知土耳其,就無法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與達達尼爾海峽並進入地中海。

此外,雖然1970年代末期蘇聯海軍發展八萬噸核子動力航母的企圖受挫,但到了1980年代晚期,蘇聯海軍還是以庫茲涅索夫級為基礎,放大發展出核子動力航空母艦,稱為Project 1143.7。緊接著在瓦良格號下水後,尼古拉耶夫南方船廠隨即在1988年101月4日開工建造第一艘Project 1143.7,船廠編號No.107,其標準排水量65000噸,滿載排水量75000噸,採用核子動力,裝備約60架各型固定翼作戰飛機與旋翼機 ,並配備蒸汽彈射器,而電子裝備、艦載武器系統則與庫茲涅索夫號相似。這艘航母命名為烏里揚諾夫斯克號(Ulyanovsk),原訂在1994年下水,屆時將是僅次於美國超級航母的世界第二強航空母艦。 此外,蘇聯還打算建造第二艘烏里楊諾夫斯克級。

起飛方式的研究

在1978年,蘇聯第涅伯工廠開始研製蘇聯第一具蒸汽彈射器概念展示原型,在1980年被安裝到烏克蘭基輔南部270公里外、位於克里米亞半島的「海軍艦載機飛行員訓練中心」(NITKA,1976年開始建造);為了供應其運作所需的蒸汽,還在基地下方挖渠道引進黑海海水進入彈射器的蒸餾鍋爐。這具實驗性彈射器主要進行彈射器機械運作原理的展示和驗證,總共進行了約20到28次測試,初步驗證了彈射器充氣、放氣彈射、活塞停止與歸位等基本技術。基於這些初步研究經驗,蘇聯正式展開第一代航母用彈射器的設計工作,目標是能將37噸的飛機加速至100節;但是此計畫遭到蘇聯中央政治局方面強力反對,工程原型彈射器的計畫在1982年遭到凍結。直到1988年Project 1143.7烏里楊諾夫斯克號航空母艦計畫展開時,才重新啟動蒸汽彈射器項目,原訂在1990年起在NITKA基地建造兩個蒸汽彈射器的工程原型,用於測試與訓練;然而1989年民主浪潮橫掃蘇聯之後,此項目就沒有獲得任何撥款與進展,完全陷入停擺,等到蘇聯解體時也自動消失。

蘇聯在1980年裝設於NITKA基地的原型彈射器,後來此項目遭到凍結。

除了彈射器之外,蘇聯中央流體研究從1970年代就注意到英國嘗試的滑跳(Ski-jump)起飛技術並開始相關初步研究,可以迴避蒸汽彈射器的技術問題。在1980年,蘇聯中央流體研究正式建議中央,發展滑跳起飛技術供航空母艦使用。在1982年,蘇聯在NITKA基地設置兩個滑跳起飛台,第一個傾斜角度12度(是英國1971年測試滑跳起飛時的最大角度),第二個則是14.5度(英國在1982年以後進一步測試時,最多曾測試15度仰角)。其中,12度就是Project 1143.5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的滑跳甲板角度,而14度則是二號艦Project 1143.6瓦良格號的滑跳甲板角度。


 

原始規格

依照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的規格,其標準排水量46540噸,滿載排水量59100噸(西方推測的資料是輕載排水量43000 ton,標準排水量53000 ~55000 ton,滿載排水量58600~67500 ton,這個數字可能包含了服役之後的變化 ),艦體全長306.5m,水線長270m,全寬72.3m,水線寬35.4m,吃水9.1m(其他說法至多到11m),艦體分為7層甲板與3800個艙室。部分資料指出庫茲涅索夫上將號採用水下防護結構來提高遭受戰損時的生存性,由外層到內依序為空的擴展艙、內部儲放燃料的衝擊吸收艙以及安裝各種管道的過濾艙,可吸收魚雷爆炸的力量並降低對艦內核心區域的影響,並設置了120mm厚的高強度防彈複合裝甲。

庫茲涅索夫上將號的推進系統包括8具KBG-4渦輪增壓垂直水管自然迴路蒸汽鍋爐,驅動四具GTZA TB-12-4蒸汽渦輪,總功率200000軸馬力,四軸固定距螺旋槳推進,最大航速32節(此時續航力3850海里),航速18節時續航力8500海里 (另一說可達15000海里),能持續在海上操作45天;艦上電力由九具1500KW級(2011馬力)蒸汽渦輪發電機與六具1500KW柴油發電機供應。艦上編制1960名船艦人員、626名航空人員 ; 而由於俄羅斯海軍將庫茲涅索夫號當作旗艦,因此還有40名艦隊旗艦參謀人員。艦上飛行甲板長300m,寬70m,可用面積14700平方公尺,艦艏設有一個12度的滑跳甲板;艦體左側則有一個斜角甲板,作為艦載機降落動線,這條動線後半設置四道降落用的 攔阻索。飛行甲板規劃了兩條起飛動線,合計三個起飛點;第1個動線由艦島前方左側出發至滑跳甲板,有一個起飛點(第一起飛點,跑道長度105m);第2條動線由左側斜角甲板中段出發至滑跳甲板,有兩個起飛點,第1個起飛點(第二起飛點)在降落動線邊緣附近,長度105m,而第2個起飛點(第三起飛點)則向後延伸到斜角甲板左端,長度195m。第三起飛點是全艦滑行距離最長的跑道,可讓飛機以較大的籌載起飛,但此一起飛點過於後面,橫向通過整個左側斜角甲板中部,截斷了飛機降落的動線,意味著使用時將完全無法進行降落作業(基於安全考量,如要同時進行起降,從斜角甲板出發的第二起飛動線最好完全不使用,因為即便是第二起飛點都已經相當接近斜角甲板降落區)。右舷位於艦島前、後方各有一個舷外升降機,下甲板機庫 位於第五甲板從第110到第263肋位之間,長153m,寬26m,高7.2m; 依照機庫配置圖,理論上最多能容納22架Su-33與7架Ka-27直昇機 ,不過此時機庫將異常擁擠,實際作業是否能達成此一數字,仍不無疑問(庫茲涅索夫號實際服役後,艦載機編制小於此一數字)。艦上原訂編制41到52架艦載機, 固定翼機部分包括包括12~20架Su-33艦載戰鬥機與5架Su-25UTG/UBP攻擊機 (部分資料指出如全部編制Su-33,最多能配置26架),旋翼機部分包括18架Ka-27反潛直升機、4架Ka-32預警直升機、2架Ka-27S搜救直升機。

雖然艦載機隊比基輔級大幅增強,然而由於觀念上的影響,蘇聯仍決定在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上裝備強大的攻、防武器系統,包括位於飛行甲板前部的12管SS-N-19長程超音速反艦導彈 垂直發射器(位於艦載機起飛的跑道動線上,發射飛彈時艦載機起飛作業必須中斷)、位於飛行甲板四個角落的24組(每群六組,共四群)3K95短程防空導彈垂直發射器(北約代號SA-N-9,全艦共備彈192枚)、八座3M-87喀什坦(Kashtan)砲彈合一近迫武器系統(結合3P37/Hot Flash射控雷達、兩門30mm機砲與8枚SA-N-11短程防空導彈)、六門AK-630 30mm防空機砲與兩座10聯裝RBU-12000反潛火箭發射器。艦上的電子裝備包括四座位於船艛結構的Mars-Passat( 天空哨兵,Sky Watch)相控陣雷達、一座MR-710 Fregat-M2(北約代號頂板,Top Plate)三維對空搜索雷達、兩具MR-320M Topaz-2V(北約代號雙支柱,Strut Pair)對空/對海搜索雷達、三座MR-212 Vaygach-U(北約代號棕櫚葉,Palm Frond)導航雷達、四座搭配SA-N-9防空導彈的MR-360 Podkat(北約代號十字劍,Cross Sword)射控雷達、一座Fly Trap B航行管制雷達、DK-2/10電子戰系統、 一具Zvezda-2艦體中/低頻搜索/攻擊聲納以及一具MGK-345Bronza(北約代號牛顎,Ox Yoke)艦體聲納。

 

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的艦島,注意上面的天空哨兵相位陣列雷達天線。

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的SS-N-19長程超音速反艦導彈的垂直發射器。

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發射SS-N-19反艦飛彈的畫面。

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的3M-87喀什坦(Kashtan)砲彈合一近迫武器系統 。

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的3M-87喀什坦近程防空系統正在發射9M-311(SA-N-11)防空飛彈。

喀什坦旁邊可以看到六個3K95防空飛彈(SA-N-9)垂直發射器。

建造中的瓦良格號艦島,此時艦島仍有天空哨兵相控陣雷達基座,與庫茲涅索夫號相同。

停工後 仍留在烏克蘭的瓦良格號,此時上層結構已經拆除天空哨兵雷達的結構。

瓦良格號方面,在建造階段臨時取消當時仍不成熟可靠的天空哨兵相控陣雷達,因此上層結構與庫茲涅索夫號有所不同。 瓦良格號的基本設計與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相同,但內部艙室結構據說有若干調整,水下防雷結構沒有繼續採用高強度複合材料防彈裝甲,可節省近200噸的重量,但對整體防護能力影響不大。此外,瓦良格號將艦首滑跳甲板的角度增為14度。

至於烏里楊諾夫斯克號的標準排水量為65000噸,滿載為75000噸,長324m,舷寬40.23m(飛行甲板寬75.74m),採用四具KN-3P壓水(PWR)反應器、四具蒸汽渦輪為動力,四軸推進,最大航速30節,艦上編制2300名船員與1500名空勤人員;艦上編制約搭載60架固定翼機與旋翼機,包括27架Su-33或Mig-29K戰鬥機、10架Su-25K攻擊機、4架 蘇聯新開發的Yak-44固定翼空中預警機、15~20架Ka-27反潛直昇機等,此外還能操作Yak-38/141等垂直起降機種。烏里楊諾夫斯克號艦艏仍保留滑跳起降甲板,但在側面的斜角甲板設置兩個蒸汽彈射器,這種設計或許是為了降低風險,即便在彈射器故障的情況下,仍保有讓高性能戰機起飛的能力。此外,烏里楊諾夫斯克號的武裝與電子裝備與庫茲涅索夫級大致相同。 彈射器部分,烏里楊諾夫斯克號的兩具蒸汽彈射器的主鍋爐由列寧格勒特別鍋爐設計局設計,彈射器氣缸由伏爾加格勒斯克工廠生產;此種彈射系統使用的淡水來自於海水蒸餾,每小時能產生115噸蒸汽(64個大氣壓),彈射器軌道長90m,氣缸內徑500mm,能將戰鬥機以250~280km的速度彈射升空。

 

庫茲涅索夫級各艦命運

1.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

在1991年1月20日,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舉行成軍儀式。1991年11月18日(此時蘇聯解體),即將成為烏克蘭獨立後第一任總統的列昂尼德·馬卡羅維奇·克拉夫丘克向停泊在塞瓦斯托波爾港的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航母發出一份電報,表示庫茲涅佐夫號屬於烏克蘭,要求該艦在烏克蘭舉行獨立公決前不得離港。蘇聯北方艦隊得到消息後,立即派出副司令烏斯基緬科中將前往克里米亞,烏斯基緬科在11月20日抵達後連夜乘坐交通艇登上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命令該艦立刻起錨,奔赴位於俄羅斯本土的北方艦隊北莫爾斯克基地。於是,此時艦上只有相當於編制1/3人員、沒有任何航空機的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關閉航行燈,趁夜離開塞瓦斯托波爾港,經過三個多星期的航行來到北莫爾斯克,與北海艦隊會合。此時,二號艦瓦良格號仍在尼古拉耶夫南方造船廠中,建造進度約68%。 據說庫茲涅索夫上將號被俄羅斯海軍開走時,許多機械調整工作還沒完成;而蘇聯解體後軍工體系大受影響,庫茲涅索夫號上由烏克蘭生產的推進系統相關設備(包含鍋爐、管道等),都只能以俄羅斯本身廠家產品充數,其中替換的組件如蒸氣管道質量經常不合格,種下了庫茲涅索夫號狀況長年不佳的遠因。

蘇聯解體後,不僅庫茲涅索夫級二號艦瓦良格號以及 烏里楊諾夫斯克號核子動力航母都停工,原本配套航母發展的Mig-29艦載版也取消;俄羅斯集中有限的經費完成SU-27K艦載戰機(後成為SU-33)的研製,在1993年開始向俄羅斯海軍交付,在1993年生產17架,1994年7架,在1997年生產最後一架,總共25架;首批SU-33於1993年4月1至5日抵達北莫曼斯克基地,交付俄羅斯海軍第57混合艦載航空師獨立艦載戰鬥機航空團。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在1993年接收艦載機隊,然而由於俄羅斯經濟衰敗,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直到1995年才展開第一次部署,1995年12月中旬到1996年3月進行了一次地中海巡航,搭載著12架SU-33、4架SU-25UTG和直升機,期間總共航行16萬公里,通過巴倫支海、挪威海,進入地中海之後直達亞得里亞海 ,該次巡航幾乎耗盡當時北海艦隊全年度的燃料,使其他艦艇的訓練與勤務大受影響;而庫茲涅索夫號本身也由於缺乏經費、維修不足,兩個鍋爐在航行之初就發生管道堵塞,不得不返航整修。

在1996年,庫茲涅索夫號在航行時鍋爐全數故障而一度漂流,險些擱淺,恢復部分動力後慢速返航 並進行長時間大修,此次整修從1996年執行到1998年,在1998年11月雖然宣布恢復值勤,不過旋即在12月進塢修理推進系統的問題。由於俄羅斯海軍經費短缺 ,而且建造庫茲涅索夫號以及生產鍋爐的廠商都位於烏克蘭,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海軍自然難以獲得原廠的技術支援,本國廠商生產的零件質量又經常不合格,導致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在1990年代多半時間處於進塢大修與停泊狀態,僅偶爾離港進行零星的航行與艦載機訓練 。在1990年代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泰半閒置期間,由於軍費匱乏、軍紀廢弛,曾發生人員私自拆卸艦上線路線束、儀器與貴金屬進行盜賣的情況。 在2001,庫茲涅索夫號照計畫對推進系統進行了維修,在2004年4月對艦上蒸氣管道、蒸氣產生器進行整修,而在2007至2008年左右又進行過一次維修 與裝備更新。進入2000年代,由於俄羅斯經濟逐漸恢復元氣,海軍獲得較多的經費,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的勤務與訓練作業 逐漸比較活躍,2003年底再度展開巡航,並在2004年在大西洋與俄羅斯海軍其他艦艇進行協同演習;不過,整體而言,其在塢整修時間仍然大於出海值勤時間 。庫茲涅索夫號在1989年時舷號為111,1990年換成113,隨後又換過082、062、063(1995年以後)。

庫茲涅索夫號在船塢中整修,攝於2000年代下半。

庫茲涅索夫號在服役期間的狀況不佳,由於人員訓練 不良、操作不當以及欠缺妥善維護等因素,從1990年代中期到2000年代以來頻頻發生蒸汽推進系統故障(包括蒸汽罐水管破裂、鍋爐漏水、管路爆破等)、漏油、機電故障引發失火等各類意外 ,屢屢造成艦上人員傷亡;在2003年下旬,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接連遇上嚴重的漏水以及推進系統火災,經過兩年的整修才回到現役。甚至據說在1995年,庫茲涅索夫號的水兵操作錯誤,以海水代替一般情況下使用的清水注入鍋爐,全速操作一天之後,推進系統發生嚴重故障,只能以4節低速勉強返航,隨後庫茲涅索夫號的鍋爐就再也沒有回復到原有的狀況,據說最大航速只剩不到25節 (一說是只能達到18節),平時由於還要分出功率供應暖氣系統而使得速度更慢。在2009年,庫茲涅索夫號在土耳其附近海域發生電路走火意外,造成一人死亡;依照空照圖片,2009年庫茲涅索夫號在伊朗海域洩漏出數百噸燃油,這應該是該艦進行海上燃油補給作業時,由於操作疏失而導致油料外洩,顯示人員的作業熟練度似乎不佳。 在2009年俄羅斯海軍舉行的大規模演習中,北約的P-3C進行監視時發現,即便在讓飛機升空、需要全速航行製造甲板風的時候,庫茲涅索夫號航速仍然只能達到20節左右。

依照蘇聯最原始的規劃,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編制約1500名船艦人員(不含航空人員與海軍陸戰隊),然而服役後才發現對於最初的人力需求有所低估,因此實際出海值勤時的人員編制達到了2000人,而這也進一步壓縮原本已經不充裕的人員起居空間。由於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是傳統動力航空母艦,需要更多空間攜帶本身所需的燃料,而艦上強大的武裝也頗佔空間,再加上過去蘇聯不重視船艦人員適居性以及服役後人員進一步擴編等因素,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的生活起居環境過於擁擠與不足,且艦上的維生保障資源亦不敷使用:例如,艦上以鍋爐提供暖氣,然而由於艦內儲存的鍋爐水有限,只能間歇性地提供暖氣,而在氣候嚴寒的北海,艦內艙室溫度通常只能保持在攝氏5度以下,許多乘員不得不違規自行購買電暖器來取暖,增加了 艦上發生火災的風險。此外,空調系統也經常故障,艦內空氣品質不佳,經常瀰漫著一股霉味。依照曾在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服役的蘇聯水兵回憶,相較於美國航空母艦生活起居設施的充足完備,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上除了設置圖書閱覽室、小教堂之外就無甚著墨;而由於艦上的起降作業不如美國航空母艦頻繁,因此寬闊的飛行甲板就成為艦上人員最重要的娛樂場所,包括打球、日光浴或其他社交休閒活動。

由於船艦上生活起居資源不足以及裝備故障等因素,艦上50多個廁所中經常一半以上無法使用。由於嚴寒氣候中艦上各種水管路容易結冰,艦上60%的艙室無論夏季與冬季都無法正常供水,導致艦上官兵常必須擠在艦首艙室淋浴。艦上人員工作勤務量重,每週平均工作時數超過50小時,有時甚至達到64.4小時。由於生活起居條件差、工作份量重,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在俄羅斯海軍中聲名不佳 ,艦上人員流動率高,平均每四到五年間基層官兵就變動高達80%,這也不利於船艦的運作以及經驗的傳承。

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的艦島。

一架SU-33戰鬥機在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著陸。

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側舷,可以看到停放的SU-33機隊以及飛機升降機。

一架正在庫茲涅索夫號上測試的SU-34戰鬥轟炸機。

庫茲涅索夫號的輔助降落燈號。

在1996年3月,庫茲涅索夫號航母率領的戰鬥群經由巴倫支海返回母港途中順道進行一次聯合演習,扮演敵方前沿部署的航母戰鬥群朝俄羅斯北方艦隊基地進攻。北方艦隊在連續3天演習期間三次動員進行聯合反航母作業,第一次作業出動一艘奧斯卡二型(Oscar II)核能巡航導彈潛艦、第一梯隊的勝利三級(Victor III)核能攻擊潛艦以及Tu-26轟炸機、第二次,第二次作業包含第一波開始就連續作戰的奧斯卡二級潛艦、第二梯隊的勝利三級以及Tu-26轟炸機,而第三波攻擊則包含Tu-26轟炸機以及由基洛夫級(Kirov class)飛彈巡洋艦率領的水面艦群。這是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海軍規模最大的一次演習,總共動員13艘核能攻擊/巡航導彈潛艦以及40架偵察/反艦打擊機進行每天一次、連續三天的波狀攻擊。這也是俄羅斯第一次有機會使用一條友軍的航母戰鬥群進行對抗演練,以往前蘇聯時代都沒有真正的航空母艦能進行這類演練;透過這種演練,俄羅斯發現過去他們為反航母作戰設計的戰術與戰法不如原先想像中有效率。這堪稱俄羅斯海軍擁有一艘真正航空母艦的好處,過去前蘇聯用巡洋艦充當航空母艦進行反航母作戰演習時,並不能真正體現航空母艦投入作戰的特徵。

依照消息,在2011年時,俄羅斯涅夫斯卡設計局就提出對庫茲涅索夫號進行全面升級翻修的方案,包括更新電子裝備與武器、拆除安裝在艦首的SS-N-19反艦導彈發射系統來增加艦內空間、提高飛機搭載量、減少上部構造尺寸以增加飛行甲板面積、徹底修復先前受損的蒸氣推進系統等,然而此計畫在數年內都沒有獲得實施。在2015年底, 消息傳出俄羅斯準備為庫茲涅索夫號展開為期2年至2年半的大規模改裝;在此期間,艦上的航空隊將進行重組,包括以新的Mig-29KRU取代艦上原本的SU-33。SU-33已經停產多年,機上電子系統也無法升級。

Mig-29K是2000年代配套印度購買俄羅斯除役的高西可夫 海軍上將號(Admiral Gorshkov)航空母艦(印度後來命名為維克拉馬地亞號,INS Vikramaditya R33)而發展,在2004年12月首先簽約購買30架,等於是由印度出資研發。在2012年2月29日,俄羅斯國防部與米高楊飛機公司簽署了購買首批24架單/雙座Mig-29K的合約,包括20架Mig-29K單座戰機和4架Mig-29KUB雙座鬥機,在2013至2015年間交付;首批四架(2架Mig-29K和2架Mig-29KUB)在米高揚公司位於盧霍維齊的1號生產中心組裝完成,隨後於2013年11月交付茹科夫斯基試飛中心進行國家試飛;而第一架雙座的Mig-29KUBR則在2013年10月22日進行了首次試飛。

 在2015年5月中旬起,庫茲涅索夫號首先在莫曼斯克的Roslyakovo造船廠的浮動船塢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前期改裝 ,從2015年5月14日執行到8月20日,主要項目包括配合操作Mig-29K機隊的相關改裝 (包括飛行甲板的改裝與整修)、清洗艦底並重新刷漆,並對包括主鍋爐、推進系統、柴油發電機等機械設備進行一定程度的維修,隨後在2016年7月新一輪的地中海部署中正式搭載Mig-29K戰機值勤。隨後的消息則指出俄羅斯將庫茲涅索夫號的大規模改裝工作推遲到2017年,在2016年6月與俄羅斯聯合造船公司完成簽約,工程於庫茲涅索夫號在2017年第一季度結束地中海部署後開始,工作包括徹底的翻修與裝備升級,預計耗時二至三年;庫茲涅索夫號改裝工程延後,是因為俄羅斯決定將其派遣至地中海,對敘利亞地面的伊斯蘭國(ISIS)武裝力量進行空中打擊。早先在2015年6月,俄羅斯國防部就開始研究把庫茲涅索夫號部署到敘利亞戰區;部署在敘利亞境內基地的俄羅斯空軍軍機的動態容易被敘利亞反抗軍當地眼線偵察,但航空母艦就沒有這種問題。在2016年4月,俄羅斯國防部宣布Mig-29K將在同年7月1日開始在庫茲涅索夫號上進行測試,緊接著第二天塔斯新聞社就首度披露俄國防部計劃在敘利亞附近海域部署庫茲涅索夫號的新聞,並表示該艦將搭載15架SU-33與Mig-29KR/KUBR戰鬥機、12架以上的Ka-27和Ka-31反潛與搜索直升機,還可能搭載Ka-52K艦載武裝直升機,作戰部署將從2016年10月持續到2017年1月。

從2016年11月8日起,由庫茲涅索夫號領軍的北方艦隊特遣編隊(還包括基洛夫級核子動力飛彈彈巡洋艦彼得大帝號(Pyotr Veliky)、勇狀級大型反潛驅逐艦Severomorsk號和 Kulakov號、相關支援艦艇等)開始對敘利亞境內展開空襲任務,這是在俄羅斯海軍歷史首次由航空母艦對敵方地面目標進行空襲的紀錄,SU-33戰鬥機在8月15日執行了進入俄羅斯海軍服役以來首次對地面目標空襲的實戰任務;在隨後2個月的作戰任務中,庫茲涅索夫號的40架艦載機(含Su-33與MiG-29K戰鬥機、Ka-52攻擊直昇機、Ka-29與Ka-27多用途直昇機等)共完成420架次作戰任務(包括117架次夜間飛行任務),此外還有750架次搜索、救援、運輸等任務,總計摧毀了超過1200處ISIS恐怖份子的目標 ,期間有兩架艦載飛機因意外折損(一架Mig-29K因攔阻索失效無法著艦而燃油耗盡墜海,一架SU-33著艦時攔阻索斷裂而衝出墜海,兩起事故飛行員均成功彈射逃生)。

在2017年8月下旬,準備裝上庫茲涅索夫號的新鍋爐正裝上駁船。此鍋爐由

波羅的海造船廠製造,與先前用於印度購買的維克拉馬帝亞號航母(由前蘇聯

基輔級航母高西可夫上將號大翻修而成)基本相同。

改裝中的庫茲涅索夫號,甲板上放著鍋爐。此照片攝於2018年中旬。

 完成這次部署後,庫茲涅索夫號在2017年2月9日返回北方艦隊莫曼斯克基地,隨後準備入北德文斯克的Zvezdochka造船廠展開改裝工作。依照俄羅斯軍方的消息,所有改裝工作必須在2020年完成,改裝項目包括全面整修推進系統,更新其中四部鍋爐,另外四部鍋爐則進行維修,所有蒸氣管道以及大軸也都會進行整修,飛行甲板設施、阻攔索等也會全面更新;此外,改裝工程也包括全面更新艦上的指管通情、作戰系統、電子戰、導航與航空管制等設備,許多商源已經消失的老裝備會全面替換。依照俄羅斯消息,在1991年1月加入北方艦隊的庫茲涅索夫號,成軍時的船舶證書的指定壽命已經過期,而這次翻修能為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再延長20年使用壽命(約服役到2040年代中期)。有消息透露此次翻新總花費可能為200億盧布(3.43億美元左右),然而根據專家估計,考慮到庫茲涅索夫號翻修與現代化的工作量,總花費應該不會低於650億盧布(約11.247億美元),其中各項配套設備的研製項目約300億盧布(約5.19億美元)。原本庫茲涅索夫號預定2017年上半就進塢展開大修工程,不過可能由於船塢設施來不及準備好,在2017年8月23日,俄羅斯海軍高層才宣布庫茲涅索夫號會在2018年起展開維修,維修時間約2.5至3年。在2017年10月中旬,消息傳出原本庫茲涅索夫號此次大修的預算原訂為500億盧布(約8.75億美元),然而此時只撥下大約一半。

在2018年7月25日,俄羅斯紅星電視台報導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已經進入北德文斯克的星星船舶修理廠(AkциοHepHοe οбщecTвο “ЦeHTp cyдοpeMοHTa Звёздοчka”),工程展開前的技術評估工作已經持續了七個多月,工作量評估已接近完成,後續工程時間表也已確定,正在整理相關技術文件和檔案已開始整理。星星船舶修理廠總經理謝爾蓋 馬里切夫表示,在2018年4月中旬,俄羅斯國防部和俄羅斯海軍正式將相關合約授予廠商企業;在接受塔斯(TASS)新聞社採訪時,謝爾蓋 馬里切夫表示,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的維修和升級改裝工作將至少持續五年,出塢之後進行超過7個月的試航。謝爾蓋 馬里切夫表示,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的升級工程十分徹底,將移除全部鍋爐、發電機、蒸汽渦輪、傳動裝置、柴油發電機組、傳動軸、和制冷制熱設備,進行徹底維修、升級、改造或更新。

2018年浮動船塢沈沒意外

在2018年10月30日凌晨,正在莫曼斯克庫第82修船廠(SRZ-82)PD-50浮動船塢進行工程的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航母準備出塢時發生意外(該艦於同年9月進入PD-50船塢),浮塢突然沈沒,浮塢兩側安裝的兩部塔式起重機倒塌,其中一部跌入海中,第二台則砸落在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的船體上,造成船體受損;這次意外造成一人失蹤、四人落水後被救起並接受失溫治療。莫曼斯克地區首長柯夫通(Maria Kovtun)發布聲明說,浮動船塢開始下沈後成功疏散了71人,該廠團隊在浮動船塢完全沈沒之前,成功將庫茲涅所夫號拉出。依照後續消息,當時有人報告浮動船塢的排水系統供電中斷,導致浮箱中充滿海水,隨後船塢就開始沉沒;當地新聞宣稱,莫曼斯克從10月26日起多次發生斷電事故,是降雪雪粘附電線而引起,由於庫茲涅索夫號當時正準備出塢,已經達成水密且未與浮動船塢連結,所以浮動船塢沈沒後該艦仍能浮在水面。稍後聯合造船公司(United Shipbuilding Corporation)負責人拉克曼諾夫(Alexei Rakhmanov)告訴塔斯社(TASS),倒塌的起重機對庫茲涅佐夫號結構造成損傷,在甲板上開出一個4x5m的大洞,但並未波及重要部位,只有金屬結構的損傷,維修工作只需要1至1.5星期。而星星船舶修理廠新聞處負責人則向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表示,起重機損害的正好是準備要進行維修的部位,所以對於完成工作並沒有任何影響。

PD-50由瑞典一家船廠在1980年建造,完工後一段時間是全世界最大浮動船塢,長約330m,寬67m,可承載排水量8萬噸級以內的船舶。這個船塢部署在俄羅斯北方艦隊駐地附近,專門用來維修蘇俄海軍的大型水面艦艇和潛艦,例如庫茲涅索夫號航母、基洛夫級巡洋艦等,而2000年爆炸沈沒的奧斯卡II型核子動力潛艦庫斯克號也是在DP-50浮動船塢內拆解。在1990年代,PD-50船塢也曾嚴重受損。在前蘇聯時代,蘇聯海軍航母的建造和維修工作主要在位於烏克蘭境內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廠進行;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獨立,尼古拉耶夫船廠不再屬於俄羅斯,因此庫茲涅索夫號航母進入俄羅斯海軍服役後只能在PD-50浮動船塢上實施大修。PD-50船塢原屬於聯合造船公司的第82船舶維修工廠,2015年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從聯合造船公司買下第82船舶維修工廠,將該廠主要業務轉為建造與支持海上鑽油平台,而PD-50船塢維護俄羅斯海軍船艦的業務也由Rosneft公司接手。一般而言,浮動船塢本身應有發電機來供應排水系統,因此即便供應浮塢的岸電中斷,浮塢本身也應該有動力繼續維持排水,因此不排除DP-50已經年久失修、有很多設備不堪使用。

PD-50浮動船塢出事後,莫曼斯克境內其他船塢都無法容納庫茲涅索夫號;事故後庫茲涅索夫號被拖到到規模相對較大的第35修船廠繼續工程(此時該艦推進系統被拆除,無法自力航行),但於該廠的船塢尺寸還是不夠。之後俄羅斯將打撈並修復PD-50船塢,然而在該船塢恢復使用之前,勢必嚴重衝擊庫茲涅索夫號接下來的整修工程(庫茲涅索夫號原訂在2021年完成所有大修)。 在11月7日,塔斯新聞社(TASS)轉述俄羅斯聯合造船公司負責人阿列克謝·拉赫曼諾夫(Alexei Rakhmanov)的說法,除了庫茲涅索夫號之外,他們能處理俄羅斯其他所有船隻,例如在距離摩爾曼斯克不遠的北德文斯克進行塢修工程 ;而針對庫茲涅索夫號,PD-50船塢事故對於維修造成了不便,此時聯合造船公司正在研擬替代方案。同時,「外交學者」則報導,目前俄羅斯境內沒有足夠大的船塢設施可以容納庫茲涅索夫號;雖然有報道稱北德文斯克造船廠有另一個PD-1大型浮船塢,但經過評估後發現,實際上北德文斯克造船廠沒有任何設施足以容納庫茲涅索夫號的艦體。因此,雖然庫茲涅索夫號的艙內工程可以繼續,但由於缺乏可用船塢,艙底所有工程都不得不停下來,因此庫茲涅索夫號不太可能跟上原有的翻修進度。打撈並恢復PD-50船塢需要至少6至12個月,但俄羅斯現在沒有設備從海底打撈船塢,可能需要國際支持來進行這項復雜的操作;然而鑑於俄羅斯受到西方國家制裁,尋求國外支援可能不會太順利。依照其他外媒消息,俄羅斯也在評估把位於新羅西斯克的將PD-190浮動船塢送到北邊諾曼斯克來替代PD-50的可能性,不過PD-190是否能容納庫茲涅索夫號則仍不清楚;此外,俄羅斯太平洋艦隊也有一個PD-41大型浮船塢,不過距離莫曼斯克太為遙遠,且俄羅斯太平洋艦隊本身也有自己的船艦維修排程。

在2019年3月20日,俄羅斯生意人報報道,俄羅斯聯合造船集團、俄羅斯國防部和工貿部決定,提前啟動位於摩爾曼斯克的第35修船廠(又稱克拉斯諾亞爾斯克船艦維修中心(Zvyozdochka Ship Repair Center),隸屬於小星星船舶維修中心)的升級改裝工作,將原本兩個平行排列的乾塢中間分隔牆拆除,使兩塢合而為一,用來可以容納庫茲涅索夫號。原本第35修船廠的技改升級項目已經討論了3年了,原計劃2021年啟動,因為發生PD-50乾塢沈沒而影響庫茲涅索夫號維修時程,遂決定提前啟動升級工作。聯合造船集團也表示,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的維修工作可能會延遲四個月,預定於2021年完成。

在2019年4月上旬,俄羅斯海軍有消息傳出,如果國防部和工業部無法解決替代PD-50浮動船塢的問題,俄羅斯海軍可能會讓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就此退役;因為俄羅斯目前沒有合適的浮動船塢可以替代PD-50,且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長年以來狀況不佳。莫斯科國防簡報期刊的編輯米哈伊爾·巴拉巴諾夫就不看好庫茲涅索夫號的升級工程,表示「既然庫茲涅佐夫不像是一個戰鬥平台而更像是一個訓練平台,那麼還對她進行深度現代化改進就顯然多餘」。

在2019年12月12日,在莫曼斯克(Murmansk)第35修船廠進行工程的庫茲涅索夫號發生火災意外。依照俄羅斯媒體RIA Novosti報導,這場火災可能是由焊接產生的火花引燃艦內殘餘的燃油,火災蔓延約120平方公尺的面積(稍早的報導曾指出火災蔓延600平方公尺,是因為艦內的柴油被引燃)。俄羅斯塔斯新聞社(TASS)報導,12名人員在火災中受傷(主要是投入救火的消防人員),其中六人傷勢嚴重;此外,有兩人失蹤。在2019年12月18日,民營報紙Kommersant披露,修負庫茲涅索夫號的火災損傷約需9500萬盧布。在2020年2月13日,俄羅斯聯合造船集團(United Shipbuilding Corporation,USC)總裁Alexei Rakhmanov接受國營RT電視台訪問時透露,修復該艦火損約需3億盧布;2020年4月3日Alexei Rakhmanov再度接受RT國營電視台訪問時表示,修復火損約需5億盧布(約660萬美元)。

 

2.瓦良格號

下水前夕的瓦良格號,當時命名為里加號(Riga)

瓦良格號方面,當蘇聯解體時,這艘停在黑海造船廠(Black Sea Shipyard ,即原尼古拉耶夫造船廠)的半成品自然歸烏克蘭共和國所有(前幾年名義上仍屬於俄羅斯);然而,現實則是無論是烏克蘭與俄羅斯,都沒有財力讓這艘航空母艦完工。雖然烏克蘭第一任總統昂尼德·克拉夫丘克(Leonid Makarovych Kravchuk)在1991年競選期間,曾在黑海造船廠發表政見,讓瓦良格號繼續施工完成並加入烏克蘭海軍,然而瓦良格號在1992年2月 接到停工命令之後,就一直被閒置在碼頭,再也沒有能復工;此時該艦完工進度約68%,艦上的大型設備(例如推進系統)已經就位,但尚未完成安裝程序。

在1993年,俄羅斯總理總理丘諾米丁(Victor Chernomyrdin)、海軍總司令魯莫夫與烏克蘭總理庫奇馬(Leonid Danylovych Kuchma)在烏克蘭進行交涉,研究將瓦良格號完工並移交俄羅斯的可能性;然而,俄羅斯希望只支付將瓦良格號完工所剩餘的32%進度的資金,但烏克蘭堅持俄羅斯必須連該艦開工以來所有的支出(前蘇聯時代尚未支付)一併清償,總計約20億美元;由於雙方歧見未能化解,多次協商之後仍無法解決爭議,而且雙方也沒有資金繼續這項工程 (瓦良格號估計總價值為24億美元,如果要完成建造,至少還需要5億美元),因此俄羅斯乾脆在1995年6月宣布,以償還債務的名義把瓦良格號艦體送給烏克蘭,本身也不再提供完成所需的裝備。因此,烏克蘭庫奇馬總理遂決定將瓦良格號交由黑海造船廠自行處置。關於瓦良格號日後轉賣給中國的歷程詳見後文。

3.烏里揚諾夫斯克號

(上與下)正在黑海船廠拆解的烏里楊諾夫斯克號航空母艦。

至於同樣在黑海船廠建造的烏里揚諾夫斯克號,早在1991年8月烏克蘭境內發起反蘇聯罷工時便停工,政府對此案的撥款也停止,此後該艦便從未復工,停工時工程進度約40%,船台上已經建成的部分達到25000噸。在1992年2月4日,烏克蘭 當局正式下達拆解烏里揚諾夫斯克號的命令(同一天也正式命令瓦良格號停工),當作廢鐵出售。

據說在1991年底,挪威一家船公司透過中介的Libek & Partners公司向黑海船廠洽商,向該廠訂購六艘45000噸級油輪,為此黑海船廠便打算處理掉船台上的烏里揚諾夫斯克號,騰出空間來建造油輪,稍後又有一家在紐約註冊的美國J. R. Global Enterprise, Inc.公司的副總裁前來,要求以每噸550美元的高價收購烏里揚諾夫斯克號 拆解的廢鐵(在當時國際市場上,每噸拆船廢鋼不超過100美元,即便是烏里揚諾夫斯克號的含鎳鋼材也不超過每噸120美元),因此黑海船廠方面很快便決定將烏里揚諾夫斯克號 拆解。當烏里揚諾夫斯克號的解體工作展開不久,J. R. Global Enterprise, Inc.公司的總裁便前來表示先前簽約的價格遠高於國際行情,要求黑海船廠降價,但黑海船廠表示烏克蘭政府已經批准先前的合約而不可能降價,此後J. R. Global Enterprise, Inc.公司就取消了合約;而為挪威建造的第一艘油輪在1992年9月14日在烏里楊諾夫斯克號的船台上安放龍骨,但該挪威公司在1993年取消了與黑海船廠的合約,將訂單轉移給希臘Avin International;雖然如此,烏里揚諾夫斯克號解體工作展開後,就不可能停止了。因此,有人懷疑整件事情的背後其實是美國指使 ,以新船訂單和高價收購廢鐵為幌子,促成烏克蘭儘速解體這艘美國以外的唯一核子動力航空母艦,而最終只需支付相形之下微不足道的違約金。不過實際上,以當時境況,無論烏克蘭與俄羅斯都沒有能力繼續建造烏里揚諾夫斯克號,即便沒有前述挪威與美國企業的動作,烏里揚諾夫斯克號 很可能只會晚幾個月面臨拆解的命運。

接下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