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馬拉丁級飛彈快艇
三艘編隊航行的阿馬拉丁級飛彈快艇。
──by captain Picard
艦名/使用國 | 阿馬拉丁級飛彈快艇/科威特(Um Al Maradim class) | |
承造國/承造廠 | 法國/CMN, Cherbourg shipyard | |
尺寸(公尺) | 長42 寬8.2 吃水1.8 | |
排水量(ton) |
245 | |
動力系統/軸馬力 | MTU柴油機*2/3943 KaMeWa AB水噴射推進器*2 | |
航速(節) | 30 | |
續航力(海浬) | 1300/15節 | |
偵測/反制系統 | Thomson-CSF
MRR-3D 3D E/F頻多功能雷達*1 Racal I頻導航雷達*1 Thales Optrosys Salamandre B1電子反制系統 Thales DR-3000S1電子支援系統 EADS Defence & Electronics Dagaie Mk 2誘餌發射器*2 | |
射控/作戰系統 |
Thomson-CSF TAVITAC-NT戰鬥管理系統 EADS Najir Mark 2光電追蹤系統 | |
乘員 |
24 | |
艦載武裝 | OTO-Breda 40mm 70倍徑快砲*1
12.7mm機槍*2 雙聯裝BAE 海賊鷗反艦飛彈發射器*2 Giat type M621 20mm機砲*1(視需求與Sadral防空飛彈發射器擇一配置) Matra Sadral六聯裝短程防空飛彈發射器*1(裝填西北風短程防空飛彈。與20mm機砲擇一配置) | |
數量 |
共八艘 | |
艦名 | 服役時間 | |
Um Al Maradim P-3711 | 1998/7至2000/6服役 | |
Ouha P-3713 | ||
Failaka P-3715 | ||
Maskan P-3717 | ||
Al Ahmadi P-3719 | ||
Al Fahaheel P-3721 | ||
Al Yamook P-3723 | ||
P-3725 |
位於瑟堡(Cherbourg)的諾曼地機械製造公司(Construction Mecaniques de Normandie,CMN)是法國出口小型作戰艦艇的最主要造船廠,而該公司最具代表性的產品就是戰士(Combattante)系列飛彈快艇。戰士系列的前身是CMN在1963年完成的一艘試驗性飛彈快艇,滿載排水量200ton左右,艇身以FRP強化玻璃纖維製造,主要武裝為衍生自反戰車飛彈的SS-11反艦飛彈。第一代的戰士型飛彈快艇在1970年代初期問世,改用鋼製艦體與鋁合金上層結構。戰士II型的長度為47m,放大的戰士III型長度為56m,排水量則介於270至450ton。 1970年代問世至今,戰士系列締造了極佳的銷售成績,主要包括:西德訂購的20艘戰士II型(250~310ton),命名為Type-148虎級(Tiger class),從1972至1975年成軍,配備四具MTU柴油機,四軸推進,最高航速達36至29節,配備一門OTO 76mm艦首快砲、一門Breda 雙聯裝40mm艦尾快砲與四枚MM-38飛魚反艦飛彈;在1990年代,四艘Type-148被德國轉賣給希臘海軍,其餘16艘仍在德國海軍服役的Type-148曾進行過升級,換裝更新型的雷達與電戰裝備 ,並繼續服役到1990年代末期至2002年才完全除役,之後絕大多數轉手希臘、智利與埃及。伊朗在1978至1981年購入12艘戰士II型,命名為卡曼級(Kaman class),艦首配備一門OTO 76mm快砲,艦尾則有一門Breda 40mm快砲或換裝20mm機砲,最初艇上擁有四枚美製魚叉反艦飛彈。卡曼級服役後適時投入1980年代的兩伊戰爭,有一艘在1980年被伊拉克擊沈,1988年又有一艘被美國海軍A-6E攻擊機以魚叉飛彈擊沈。卡曼級的魚叉飛彈在兩伊戰爭中消耗完畢,直到1996至1998年才自中共購入C-801/802反艦飛彈,10艘仍在服役的本級艇中有9艘裝備這批中共製飛彈。利比亞在1982至1983年裝備10艘戰士IIG型,排水量310ton,配備OTO 76mm快砲、雙聯裝Breda 40 mm快砲各一,以及四枚義大利製奧圖瑪反艦飛彈。在1986年美利衝突中,利比亞的戰士IIG被美軍擊沈與擊傷各一艘。希臘在1977至1981年購入10艘戰士III型(其中一艘在1996年沈沒),排水量425ton,動力同為四具MTU柴油機,四軸推進,火砲包括兩門OTO 76mm快砲以及兩座雙聯裝30mm機砲;這10艘中前四艘戰士III由CMN建造,配備四枚MM-38飛魚反艦飛彈,後六艘則轉移至希臘的造船廠建造,換裝六枚挪威製企鵝反艦飛彈。突尼西亞與卡達也各採購三艘戰士IIIM,配備一門OTO 76mm快砲、兩座雙聯裝40mm機砲與兩座雙聯裝30mm機砲,以及兩組四聯裝MM-40飛魚反艦飛彈發射器。 從1990年代起,CMN推出了戰士系列的新血輪──戰士I型、戰士VII、戰士VIII以及長度達70m的BR70M巡邏艦等。科威特在1990年代向CMN訂購八艘戰士I型 飛彈快艇(CMN廠的編號為P-37BLR型),於1998至2000年交艦成軍,命名為阿馬拉丁級(Um Al Maradim class)。至於BR70M則在2000年代初期獲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至少四艘的訂單,由於另有專文介紹,在此不予贅述。阿馬拉丁級滿載排水量約245ton,體型在戰士系列中算是比較嬌小的。阿馬拉丁級採用鋼製艦體與鋁合金上層結構,艦體、桅杆的外型已經考量到降低雷達截面積(RCS)。阿馬拉丁級的動力系統為兩具MTU柴油機以及兩具瑞典KaMeWa AB生產的水噴射推進器,最大航速達30節,航速15節時續航力達1300海里。阿馬拉丁級配備法國Thomson-CSF(現為Thales)的TAVITAC-NT戰鬥管理系統,此系統與艦上感測裝備、電子戰系統與武器系統高度整合,自動進行威脅評估、目標監控、武器接戰分派以及軟/硬殺協調等工作。TAVITAC-NT還整合了Link Y資料鏈系統,能與友艦自動進行資料傳輸。 本級艇的主要偵測裝備為一具位於主桅上的Thomson-CSF製MRR-3D 3D E/F頻多功能雷達(詳見卡達巴贊級飛彈快艇一文)以及一具Racal I頻導航雷達,電子戰裝備則包括法國Thales Optrosys的Salamandre B1電子反制系統、Thales的DR-3000S1電子支援系統,還可安裝兩具EADS Defence & Electronics Dagaie Mk 2誘餌發射器。DR-3000S1工作於D頻或K頻,整合有一具全方為天線以及一組位於桅頂的指向性陣列天線,能提供在1度以內的追蹤方為誤差;而Salamandre B1則工作於I、J、H頻,能干擾敵方平面搜索雷達或來襲反艦飛彈的尋標器。本級艇的射控裝置為一具位於艦橋頂端的Najir Mark 2整合式光電追蹤系統。武裝方面,阿馬拉丁級的艦首裝有一門OTO-Breda 40mm 70倍徑快砲,反艦飛彈並非法製飛魚,而是兩組英國BAE(現為MBDA)生產的雙聯裝海賊鷗(Sea Skua)反艦飛彈發射器。海賊鷗飛彈最大射程約15km,採用半主動雷達導引,配備20kg的高爆彈頭。這種羽量級的反艦飛彈曾在1982年福島戰爭與1991年波灣戰爭中展現極高的命中率,分別痛擊了阿根廷與伊拉克的小型作戰艦艇,但由於威力實在太小,即便對付小型作戰艦艇都不一定有把握將其擊沈。除此之外,阿馬拉丁級還配備兩挺12.7mm機槍、一門法國Giat type的M621 20mm機砲以及一座Matra(現MBDA)的Sadral六聯裝短程防空飛彈發射器(裝填西北風短程防空飛彈),其中20mm機砲與Sadral防空飛彈發射器乃視需求而擇一安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