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給級油彈補給艦

西班牙納凡提亞向澳洲提案的綜合油彈補給艦想像圖,以西班牙海軍的坎特布里號(Cantabria A-15) 為基礎 。

在2013年2月中旬抵達澳大利亞墨爾本的 坎特布里號 ,該艦在2013年大部分時間都部署在澳洲並協助皇家澳洲海軍

作業。圖中背景就是澳洲向西班牙採購、正在建造中的坎陪拉號(HMAS Canberra LHD01)兩棲突擊艦。

正為皇家澳洲海軍阿德萊得級(Adelaide class)飛彈巡防艦扭卡素號(HMAS Newcastle F06)提供補給的坎特布里號。

(上與下二張) 在西班牙納凡提亞造船廠建造的補給號(HMAS Supply AOR-1)在2018年11月23日下水的畫面。

試航中的補給號(HMAS Supply AOR-1

(上與下)在2021年4月10日,補給號在雪梨花園島海軍基地舉行成軍儀式。

 

──by captain Picard

艦名/使用國 補給級油彈補給艦/ 澳大利亞

(Supply class)

承造國/承造廠

西班牙/Navantia en San Fernando

尺寸(公尺) 長173.9  寬24  吃水8
排水量(ton)

輕載9800

滿載19500

動力系統/軸馬力

MAN 18V 32/40柴油機*2/29300

單軸CRP

航速(節) 20
續航力(海浬) 6000/13節
偵測/反制系統

 

乘員 122
武器系統

MK-15方陣近迫武器系統*2

籌載

柴油8200立方公尺

JP5航空燃油1450立方公尺

淡水1400立方公尺

彈藥270噸

乾貨470噸

航空設施 直昇機庫

艦尾直昇機甲板

姊妹艦 共2艘
艦名 安放龍骨 下水時間 服役時間
AOR-1 Supply 2017/11/17 2018/11/23 2021/4/10
AOR-2 Stalwart 2018/11/25 2019/8/30 2021/11/13

 


 

競爭過程

為了及時接替在2000年代陸續到達壽期上限的兩艘補給艦成功號(2015~2017年)與西塔利亞號(2009年),皇家澳洲海軍在2000年提出SEA 1654艦隊支援能力更新計畫(Replacement of Afloat Support Capability),其中Phase 2A在2006年9月完成,以改裝自韓造油輪的天狼星號(HMAS Sirius O-266)取代了西塔利亞號,Phase 2B則排定在2018至2020年獲得一艘新設計的艦隊油船,Phase 3A則預計建造一艘用來接替成功號的戰鬥支援艦,預計在2016到2018年成軍。SEA 1654在2005年左右正式啟動。

在2006年的估計中,皇家澳洲海軍認為成功號可以服役到2015至2017年;而經過2011年改裝為雙殼結構的工程之後,成功號被認為可以服役到2020年。在2013年澳洲政府的國防白皮書中,決定加快成功號與為天狼星號艦隊油船的汰換計畫 (改裝自民間油船的天狼星號壽命不長,也大約服役到2020年),包含購置、壽期操作與維護的總成本約10至20億澳幣;因此,SEA 1654 Phase 3的目標變成購置兩艘新艦隊油船。

參與SEA 1654 Phase 3的競爭者包括英國BMT/韓國大宇海洋工程(DSME)、西班牙納凡提亞(Navantia)以及德國TKMS集團等。英國BMT/韓國DSME的方案是集團的AEGIR 18A設計,AEGIR系列已經獲得英國(AEGIR-26)以及挪威(AEGIR-18R)的訂單;西班牙納凡提亞提出的方案以該廠為西班牙海軍建造的坎特布里號(Cantabria A-15)為基礎;德國TKMS集團的方案以德國自用的柏林級(Berlin class)補給艦為基礎,此方案在2013年獲得加拿大的訂單。

在2012年7月3日,西班牙與澳洲政府達成協議,在2013年2月至11月將坎特布里號部署至澳洲配合皇家澳洲海軍操作,以填補澳洲唯一一艘現役綜合油彈補給艦成功號(HMAS Success AOR-304)進行維修作業而留下的任務空檔;而西班牙明顯打算以這次部署來向澳洲展示與推銷坎特布里號。澳洲新一代主戰艦艇如荷柏特級(Hobart class)飛彈驅逐艦和坎培拉級(Canberra class)兩棲突擊艦都是西班牙產品,因此皇家澳洲海軍借用坎特布里號也能順便熟悉日後配合前述兩級新艦的海上後勤補給系統。 坎特布里號在2013年2月13日抵達墨爾本,正好趕上15日在當地建造的坎培拉級兩棲突擊艦坎陪拉號(HMAS Canberra LHD01)的命名儀式。隨後坎特布里號以雪梨花園島海軍基地為母港,展開在澳洲的任務。在澳洲部署期間,坎特布里號總共為澳洲海軍進行了63次補給,傳輸了10400立方公尺燃油,首次配合澳洲海軍MRH-90直昇機對紐澳軍團級(Anzac class)巡防艦實施垂直補給;在部署期間,300名澳洲人員在坎特布里號接受訓練。

在2014年6月,澳洲國防部長大衛.瓊斯頓(David Johnston )宣布,兩組團隊進入澳洲艦隊油船案決選,分別是西班牙納凡提亞以及英國BMT/韓國DSME團隊,勝者將為澳洲建造兩艘補給艦(取代成功號與天狼星號,結合了SEA 1654 Phase 2B與Phase 3的目的),而建造工作將不會在澳洲進行;最初SEA 1654 Phase 3預定在南澳的ASC船廠建造,不過2013年執政的自由黨政府一度表示基於成本控制與效率,並不保證海軍艦艇會由本土廠商建造。 歷經政治更迭,2015年9月上台的馬卡隆.特恩布爾(Malcolm Turnbull)首相政府曾表示補給艦在澳洲本土建造的原則。

補給號(HMAS Supply AOR1)在2018年11月23日於納凡提亞船廠下水。

在2016年3月11日,澳洲國防部證實,SEA 1654 Phase 3正式選擇了西班牙納凡提亞作為主承包商。對於澳洲政府選擇由國外廠商建造艦隊油船,南澳政府與造艦產業自然感到不滿。南澳參議員Nick Xenophon表示,本國ASC集團曾向澳洲政府提交一份自願性的艦隊油船提案,然而遭到澳洲聯邦政府忽略;Nick Xenophon形容這是可恥的,將澳洲海軍船艦的建造工作拱手讓給西班牙人,為西班牙提供約3000個工作機會,這對澳洲本地的造艦工人是一大打擊。在這項價值20億澳幣的補給艦採購案中,澳洲業界只會分得5%(約1億澳幣)。對於南澳方面的批評,國防部長Marise Payne則對補給艦競標案進行辯護;他表示,ASC在阿德萊德(Adelaide)的造船廠需要新的生產設施(新碼頭、起重機等)才能勝任建造艦隊油船的工作,然而這必須等到ASC完成第三艘霍巴特級防空驅逐艦(AWD)所有工作之後才能進行,因此ASC在2020年之前不可能開始升級廠區設施。

在2017年5月9日,澳洲與西班牙簽署建造合約,總價值約14.3億澳幣(約合10億美元),設計上大致與坎特布里號相同;兩艦分別命名為補給號(HMAS Supply AOR1)與斯塔爾瓦特號(HMAS Stalwart),都在西班牙納凡提亞造船廠建造,首艦補給號在2017年6月19日舉行切割第一塊鋼板儀式,2017年11月17日於納凡提亞廠舉行安放龍骨儀式,2018年11月23日下水 。補給號原訂2019年交付澳洲海軍,2022年形成戰力,但實際上進度有所延後,在2020年8月在西班牙完成海試,2020年10月抵達澳大利亞進行最後的艤裝及測試工作,2021年1月8日交付澳洲海軍,2021年4月10日在雪梨花園島海軍基地成軍。

在2021年8月22日,補給級二號艦(HMAS Stalwart AOR-2,服役前稱為NUSHIP Stalwart)完成在西澳海域進行、為期兩個月的最終測試工作(最後一項測試是戰鬥、通信、導航系統驗收),在8月30日由澳洲方面簽署文件接收。

基本設計

補給級以西班牙海軍坎特布里號的設計為基礎,針對澳洲的需求進行修改。補給級的原型──西班牙坎特布里號滿載排水量19500噸,上層結構分為前部船艛(含駕駛台)與後部機庫結構(含煙囪),整個艦體中段是補給區,設有兩組橋門式 液態/固態物資橫向補給椼,補給控制站位於艦舯;艦首艛後方設有一具大型起重機,艦首樓後方到第一號補給椼之間的甲板空間可用來放置多個集裝箱、艦舯補給站上方 也裝有一台小型起重機。

主機方面,補給級裝備兩部兩具MAN 18V 32/40柴油機(早期資料是兩具Navantia Burmeister & Wain  16V40/45柴油機,功率各10890KW,約14600馬力),單軸可變距螺旋槳推進,單舵,最大航速20節,續航力6000海里 。艦上電力由四部MAN 7L21/31柴油發電機組供應。艦上攜帶的物資包括柴油8200立方公尺、JP5航空燃油1450立方公尺、淡水1400立方公尺、彈藥270噸、乾貨470噸等;艦尾設有大型直昇機庫與起降甲板,可搭載2架 型直昇機。艦上舖位至多容納122人。

在這項合約中,由澳洲本國企業供應品項的比例至少1.2億澳幣,包括BlueScope供應4500公噸鋼材,平台管理系統(Integrated Platform Management System,IPMS)由澳洲NSAG提供,該公司是納凡提亞與澳洲位於阿德萊德(Adelaide) SAGE Automation合資成立。位於霍巴特(Hobart)的Taylor Bros負責艦上的醫療、洗衣、廚房設計,SAAB澳洲分公司提供戰鬥管理系統,雷松(Raytheon )澳洲分公司提供通信系統。澳洲的SMA提供工程服務,而Baker and Prova提供艦上的起重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