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外銷艦艇

(上與下)孟加拉海軍向韓國訂購的DW-2000H型巡防艦Banga Bandhu號(F-25)。該艦經過改裝後

,艦橋前方增設一具中國出口的八聯裝FM-90N短程防空飛彈發射器。

(上與下)大宇造船/海事工程為泰國海軍巡防艦競標案提出的DW-3000H巡防艦,是孟加拉訂購的DW-2000H的進一步

發展型,滿載排水量增為3000噸左右,配備一座荷蘭Thales分公司生產的I-Mast 500整合桅杆系統。

在國際防衛展攤位上的DW-3000H巡防艦,後面是大宇海洋/海事工程在2012年奪得的英國MARS艦隊油船競標案的模型。

(上與下)大宇造船/海事工程出售給泰國的巡防艦的想像圖,出現於2013年7月左右

其艦體載台結合DW-3000H以及韓國同時期規劃自用的FFX-II(仁川級後續型號)的設計

現代重工提供給菲律賓的2600噸級巡防艦,是以該集團HDF-3000巡防艦(韓國仁川級巡防艦的母型)為基礎縮小

簡化而來。雙方在2016年10月24日簽署合約。

菲律賓向韓國訂購的首艘巡防艦瓊斯.利撒號( BRP Jose Rizal FF-150)在2019年5月24日於現代重工蔚山廠舉行下水儀式。

  (上與下)航行中的瓊斯.利撒號

剛返抵菲律賓成軍的瓊斯.利撒號

(上與下)大宇造船/海事工程為泰國設計的巡防艦的模型 近照。

大宇造船/海事工程在2013年釜山海軍展(BEXCO KORMARINE-2013)展出的新型8000噸級驅逐艦,

共裝備八組八聯裝垂直發射器,並擁有整合式桅杆(含四面相位陣列雷達天線)。

 

──by captain Picard


DW-2000H巡防艦(孟加拉)

孟加拉海軍向韓國訂購的DW-2000H型巡防艦Banga Bandhu號(F-25)。該艦由於

技術問題而在2002年2月停役,由大宇船廠改裝整修後,於2004年恢復現役。

DW-2000H構型圖。

這是韓國大宇造船/海事工程(Daewoo Shipbuilding and Marine Engineering,DSME)公司向孟加拉出口的巡防艦,孟加拉訂購一艘此型艦艇,命名為 班加班德胡號(Banga Bandhu,F-25),造價8300萬美元,在1998年5月11日在大宇船廠安放龍骨,在2001年6月20日交艦成軍。DW-2000H堪稱蔚山級的現代化包裝版,艦體擁有一定程度的匿蹤設計,全長103.7m,寬12.5m,滿載排水量2370ton,編制154名乘員,配備DA-08對空/平面搜索雷達、LIROD Mk.2光電射控系統以及TACTICOS作戰管制系統,最大航速25.8節。艦上武裝包括艦艏一門OTO 76mm快砲、直昇機庫結構上方兩座縱列之Breda 40mm 70倍徑快砲、兩組雙聯裝飛魚反艦飛彈發射器、兩具MK-32三聯裝324mm魚雷發射器等,艦尾設有直昇機庫與飛行甲板,可操作一架反潛直昇機;此外,B砲位似乎預留了安裝垂直發射系統的空間。

重新服役的班加班德胡號,注意艦橋前方加裝一套中國製FM-90N防空飛彈發射器。

這艘艦艇建造時適逢韓國金融風暴以及大宇重工嚴重的財務危機,一度難以履行此一合約,不過最後仍然有驚無險地完工交艦。班加班德胡號的加入,使得規模不大的孟加拉海軍戰力大增 ;然而,由於艦上裝備與武器系統的操作維護出現許多問題(部分說法指出該艦的建造質量也有諸多缺失),加上孟加拉本身財力無法維持,使得孟加拉海軍不得不在2002年2月14日將該艦退出現役 。而韓國大宇船廠為了挽回聲譽,遂免費為孟加拉海軍班加班德胡號進行維修與系統調整,並孟加拉造船業界給予技術支援,使孟加拉能順利維護、操作這艘艦艇。最後在2004年,班加班德胡號重新恢復現役並形成戰鬥力,並做為孟加拉海軍的旗艦。在這次改裝之中,班加班德胡號最主要的新增裝備,就是在船樓前方B砲位平台加裝一座 中國出口的八聯裝FM-90N(HHQ-7的外銷型號)短程防空飛彈發射器,這是HHQ-7系列首度確認公開的外銷紀錄。

DWF-T/DW-3000H巡防艦(泰國)

在2000年代初期,泰國開始購買新一代巡邏艦,第一批兩艘由中國建造(編號511與512),分別在2005年底與2006年初交艦。接著,泰國計畫購買 兩艘3000噸級以上的巡防艦,汰換陣中兩艘從美國海軍接收的二手諾克斯級(Knox class)巡防艦, 中國與韓國均有廠商參與競標。韓國DSME以先前售予孟加拉的DW-2500H為基礎,根據泰國的需求予以改良,發展出DWF-T巡防艦設計 參與投標。DWF-T的排水量約為2550ton,全長108m;相較於DW-2500H,DWF-T最主要的變更在於增設垂直發射器,因此排水量略增,其他方面則大致相同。DWF-T的動力系統為複合柴油機與柴油機(CODAD),驅動雙軸可變距(CPP)螺旋槳,出力27200馬力,最大航速28節,巡航速度14節,裝備包括一門中口徑快砲(具備匿蹤砲塔殼)、兩組八聯裝MK-41垂直發射器(應裝填海麻雀短程防空飛彈)、兩座小口徑機砲、兩挺12.7mm機槍、兩組三聯裝324mm魚雷管以及一座直昇機庫,可搭載一架中型反潛直昇機,電子裝備包括一具3D多功能雷達、一具平面搜索雷達、一具STIR射控雷達、光電射控系統以及導引自動機砲的射控雷達等。

(上與下)大宇造船/海事工程為泰國海軍巡防艦競標案提出的DW-3000H巡防艦。

隨後,韓國DSME又將DWF-T進一步放大,稱為DW-3000H,艦體長度增為114m,寬13.8m,吃水3.9m,滿載排水量約為3000噸,採用複合柴油機與柴油機(CODAD)推進系統,雙軸可變距(CPP)螺旋槳推進,最大航速28節,航速18節時續航力4000海里。DW-3000H的武器系統裝與DWF-T相似,包括艦首一座OTO-Breda 76mm 62倍徑快砲、庫頂一座MK-15 Block 1B方陣近迫武器系統、機庫兩側的二門MSI DS30 30mm機砲、主砲後方一座八聯裝MK-41垂直發射器(裝填ESSM短程防空飛彈)、艦舯兩組四聯裝反艦飛彈發射器(可選擇美製魚叉飛彈或韓國國產SSM-700K海星反艦飛彈)、尾艛兩側的兩座MK-32 三聯裝324mm魚雷發射器等;艦上設有一個機庫,搭載一架反潛直昇機。電子裝備方面,DW-3000H能裝備Thales荷蘭分公司生產的I-Mast 400整合桅杆系統,整合有Sea Master/Sea Watcher相控陣雷達、導航系統、電子戰系統、Gatekeeper紅外線偵蒐系統等,詳見荷蘭海軍區荷蘭級巡邏艦(Holland class)一文;此外,直昇機庫兩側各有一具干擾火箭發射器。

DW-3000H泰國版

在2013年4月中旬,泰國皇家海軍正式宣布已經向韓國DSME訂購一艘3000至4000噸的巡防艦,價值130億泰銖 ;稍早時泰國內閣批准泰國皇家海軍斥資300億泰珠購買兩艘巡防艦,兩艦分開招標與建造 。隨後在2013年7月30日,泰國內閣正式批准泰國皇家海軍購買這艘韓製巡防艦所需的146億泰銖(約4.86億美元),從2013財年起分五個財年編列;而泰國皇家海軍 隨後也在爭取到購買第二艘巡防艦的經費,並在2014年與DSME簽署合約。由於另有專文介紹,在此不予贅述。

秘魯船塢運輸艦

大宇造船為秘魯設計的船塢運輸艦,基本設計衍生自先前大宇為印尼設計建造的船塢運輸艦,

可操作直昇機、兩棲登陸載具並裝載車輛。艦首設有76mm快泡,上層結構兩側設有40mm快砲。

在2012年4月10日,韓國大宇造船和海洋工程公司與秘魯國防部簽署備忘錄,雙方合作為秘魯海軍建造兩艘船塢運輸艦,大宇提供設計以及技術支援,由秘魯境內的西瑪卡亞俄船廠建造,首艦於2013年開工。秘魯向 韓國訂購的這兩艘船塢運輸艦顯然是以先前大宇重工出售印尼的馬卡薩級(Makassar class) 船塢運輸艦(在2004年底簽約,2007到2011年陸續服役;另有專文介紹)為基礎修改而來,具備直昇機庫和起降甲板(依照想像圖,機庫至少能容納2架,起降甲板能操作2架),艦內設有停放車輛的大型滾裝甲板,並與艦尾塢穴泛水區連結;此外,艦上設有76mm與40mm自動火砲。除了船塢運輸艦之外,秘魯也打算建造其他大型船艦以及相關工程,例如潛艦、大型綜合支援艦艇以及潛艦支援艦艇等,大宇自然也是秘魯海軍考慮的長期合作對象。

秘魯巡邏艦

在2013年9月下旬,秘魯正式選擇韓國STX海洋工程作為秘魯海軍10艘新造500噸級巡邏艦艇的主承包商,前5艘在韓國建造,後5艘以技術轉移的方式、韓國提供技術協助與關鍵組件之下,在秘魯組裝完成;首艇於2014年1月開工,預計2016年全部交付。此種500噸級巡邏艇長54.5m,寬8.5m,推進系統為二具Caterpillar 3516C HD柴油機帶動雙軸推進,最高航速23節,續航力3600海里,編制25人,武裝包括一座30mm機砲以及2挺12.7mm重機槍。

菲律賓瓊斯.利撒級巡防艦

在2013年10月3日,菲律賓正式展開招標,撥款189億菲律賓披索購置兩艘巡防艦,要求能在五級海象以內進行防空與反艦作戰,在四級海象以內能進行反潛作戰 ;這是菲律賓規劃的五年軍力現代化項目的一環。在10月11日,菲律賓國防部召開招標前會議,而廠商回覆需求徵詢書的截止日為10月25日;此標案中,投標廠商需在過去10年內有類似的造艦與競標經驗,並承諾能在1460天內交付兩艘巡防艦。此前菲律賓曾考慮從義大利引進二手西北風級(Maestrale  class)巡防艦或新造艦,但考量義大利造艦成本太貴,而如果引進除役的西北風級則維護成本還是太高,因此還是決定進行公開招標。

在2014年1月下旬,消息傳出有四家廠商通過第一階段審查,分別是韓國現代重工(Hyundai Heavy Industries Inc,HHI)、韓國STX、韓國大宇造船海事(Daewoo Shipbuilding & Marine Engineering Co. Ltd.,DSME)、西班牙Navantia;另外三家未能通過第二階段決選的包括印度GRSE、法國STX、德國TKMS等,然而這三家廠商隨即對此展開上訴,之後印度GRSE回到競爭之中。

在2016年5月中旬,印度GRSE宣布在菲律賓海軍的巡防艦案中獲勝,擊敗包括韓國的現代重工、STX、DSME以及西班牙Navantia等競爭對手 ,為菲律賓建造四艘輕型巡防艦,總價值超過3.21億美元。GRSE提交給菲律賓的提案以自用的Project 28巡防艦為基礎,排水量2000噸級,長95m,採用複合柴油機(CODAD)推進系統,能在7級海象下航行,在核生化環境下仍能保持封閉運作;艦上將配備OTO Merela 76mm 62倍徑快砲等武器。

然而隨後在6月底,卻有消息傳出GRSE沒通過財務條件審查而失去資格;這是因為在印度造船業的慣例中,買方會隨著建造進展而逐步支付款項,然而菲律賓卻要求建成通過驗收交付後才一次性支付,因此過程中船廠需背負較大的財務壓力。菲律賓海軍隨即轉向競標中出價第二低的韓國現代重工(Hyundai Heavy Industrie ,HHI)。在2016年9月初,現代重工宣布獲得菲律賓政府的正式通知,為菲律賓海軍艦造兩艘巡防艦 ;在同年10月24日,現代級團與菲律賓正式簽署合約,價格為157億.4457萬1584元菲律賓披索或3700億韓元(約3.27億美元)。

現代重工為菲律賓設計的巡防艦以該集團HDF-3000為基礎進行縮小簡化(HDF-3000就是現代為韓國海軍設計建造的FFX-1仁川級巡防艦的母型),長107m,寬14m,吃水4m,標準排水量約2600噸,採用複合柴油機(CODAD)推進系統,最大航速25節, 航速15節時續航力4500海里,能在5級海象以內正常值勤。艦上的整合平台管理系統(IPMS)由英國 Servowatch Systems提供,能集中監控船艦的推進系統、發電系統、輔助支持設施等,並包含戰場損管系統( Battle Damage Control System,BDCS)以及船艦內建訓練系統( On-board Training System,OBTS)。

此種巡防艦配備的偵測/作戰系統包括:韓華系統(Hanwha Systems)的海軍盾牌(Naval Shield) Baseline 2整合戰鬥管理系統、德國 Hensoldt (由空中巴士(Airbus)集團分割軍事電子業務,在2017年2月成立)的 TRS-3D Baseline D多模式C波段相位陣列雷達、 空中巴士 MSSR 20001敵我識別系統(IFF)、義大利Leonardo的Selex ES NA-25X射控雷達、韓華系統 Link P戰術資料鏈系統(衍生自韓國自用的Link K)、 以色列Elbit Systems的Elisra NS9300A電子支援系統(ESM)、 Safran PASEO NS光電追蹤系統( Electro-Optical Tracking System , EOTS )、兩組 Terma的C-Guard誘餌發射器、Harris Model 997中頻主/被動固定式聲納等。

艦上武器系統包括:一座韓華生產的76mm快砲、一座土耳其Aselsan的 SMASH 30mm遙控武器站、兩組韓國LIGNex1的雙聯裝SSM-700K海星( C-Star )反艦飛彈、兩組歐洲飛彈公司(MBDA)的Simbad-RC VSHORAD雙聯裝短程防空飛彈系統(每座配置兩個西北風( Mistral )防空飛彈發射管)、兩組 SEA Ltd的TLS-TT三聯裝324mm魚雷發射器(裝填LIGNex1的K745藍鯊(Blue Shark)輕型魚雷),並預留加裝一組八聯裝垂直發射系統的空間來裝填防空飛彈 ;在2019年1月30日,菲律賓國防部正式在網站上宣布,與歐洲飛彈公司(MBDA)法國分公司簽署合約,購買CAMM艦載防空飛彈來裝備向韓國購買的新巡防艦,合約價值1069萬歐元,合6億3926萬2000元菲律賓披索(PHP)或1209萬美元;此計畫屬於菲律賓巡防採購計畫的Lot2B艦隊空飛彈項目(Lot2是飛彈與彈藥項目)。艦上設有一個直昇機庫與起降甲板,能搭載一架英國/義大利澳古斯塔.偉斯特蘭(AgustaWestland )的 AW-159野貓(Wildcat)反潛直昇機。

在2018年5月1日,菲律賓訂購的首艘新巡防艦在現代重工蔚山廠切割第一塊鋼板,2019年5月24日下水,命名為瓊斯.利撒號( BRP Jose Rizal FF-150) ,2020年5月18日從韓國啟航、23日抵達菲律賓;二號艦BRP Antonio Luna (FF-151)在2018年5月24日舉行安放龍骨儀式(即瓊斯.利撒號首艦下水當天),2019年11月8日下水;該艦原訂在2021年3月6日交付,但由於2020年初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的影響而延後。在2020年5月21日,瓊斯.利撒號從韓國啟程返回菲律賓,7月10日舉行成軍典禮。

 

飛彈水面巡邏艦

韓國大宇造船/海事工程在2014年國際防務展(DSA 2014)中展出的飛彈水面巡邏艦(MSC)模型。

在2014年4月於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辦的國際防務展(DSA 2014)中,韓國大宇造船/海事工程(DSME)展出一種稱為飛彈水面巡邏艦(Missile Surface Corvette,MSC)的設計,其艦長85.5m,寬12.9m,吃水3.8m,排水量約1800噸,航速26節,能持續在海上運作超過20天,艦上編制60人。依照展出的模型,配備的武裝包括艦首一座OTO-Breda 76mm 倍徑快砲、4枚挪威NSM反艦飛彈、2座30mm機砲等,艦尾設有一個直昇機起降甲板,能操作一架S-70等級的直昇機。艦上的電子裝備以三星-泰拉斯(Samsung Thales)的產品為主,包括主桅杆頂上的SMART-S Mk.2搜索雷達。

在2014年11月24日,韓國大宇造船公司(DSME)宣布,馬來西亞海軍打算購買六艘以MSC為基礎的巡邏艦,前三艘由 大宇在韓國巨濟島的船廠建造,2018年1月起交付,而後三艘則在馬來西亞組裝。 此時馬來西亞與大宇尚未正式簽署合約,而大宇先和馬來西亞的NGV海事工程與後勤公司(NGV Marine Engineering & Logistic Sdn Bhd,NMEL)簽署合約。 與NMEL相關的NGV Tech Sdn Bhd造船廠在先前已經有與DSME合作為馬來西亞海軍建造薩穆德拉級(Samudera class)訓練艦的經驗,咸信也會成為DSME在這六艘巡邏艦案的合作夥伴。不過,隨後此案沒有下文。

巴西海軍船塢登陸艦/巡邏艦

在2016年9月29日,韓國貿易商浦項鋼鐵大宇(POSCO Daewoo)集團(註)與巴西簽署價值10億美元的合約,為巴西建造一艘7300噸級的船塢登陸艦(LPD)與一艘2800噸的巡邏艦。

HDP-1200巡防艦

HDP 1200輕巡防艦的模型。

HDP 1200為現代重工針對東南亞等第三世界國家小規模海軍所推出的外銷用小型巡防艦,排水量約1200ton,艦上的電子系統十分檢約。武裝方面,艦首配備一門OTO 76mm快砲,B砲位設有兩組八聯裝垂直發射系統,用於裝填海麻雀之類的短程防空飛彈,艦橋上方設有一具配合艦砲與防空飛彈的STIR射控雷達;艦體中段配備兩組八聯裝反艦飛彈發射器,煙囪兩側的船舷艙門內各有一組三聯裝324mm魚雷發射器,艦尾直昇機庫上方裝有一座門將(Goalkeeper)30mm機砲式近迫武器系統。艦尾設有一個直昇機庫,能操作一架英製大山貓(Lynx)等級的輕型反潛直昇機,而直昇機庫右側的艙門內還搭載了一艘突擊快艇。艦體兩側設有穩定鰭,艦體前段下方還裝置固定式聲納系統。

8000噸級飛彈驅逐艦

2013年釜山海軍展(BEXCO KORMARINE-2013)中,大宇造船/海事工程(DSME)展出一種8000噸級飛彈驅逐艦模型。此種驅逐艦 全長155m,水線長145.4m,寬18.8m,型深9.5m,滿載排水量約8000噸,構型上有點像是DW─3000H的放大版。此種驅逐艦使用許多先進技術,最大特徵是整合式桅杆系統,上面集結了四個大型相位陣列雷達天線以及其他搜索、通信、電子戰天線等 ,與Thales集團的I-MAST整合式桅杆有幾分類似。艦上武裝包括艦首一座MK-45 Mod4 5吋62倍徑艦砲、八組八聯裝垂直發射器(六組設在艦首,兩組設在船艛後部靠近直昇機庫之處)、設置在船艛中段的四組四聯裝SSM-700K反艦飛彈發射器、設置在機庫頂的一座MK-15 Block 1B近迫武器系統等,設有兩個直昇機庫與起降甲板。這可能是用來競標韓國正在進行的第二批KDX-2(KDX-2A)飛彈驅逐艦的概念設計。

 

DSME 8000噸級驅逐艦艦首。注意艦上的整合桅杆系統,構型與Thales集團的IMAST極為類似,

頂部設置球型衛星通信天線以及敵我識別天線,桅杆上整合有通信與電子支援天線;雷達方面,

底層有四個大型相位陣列雷達天線,其上還有四個較小的相位陣列天線,可能是SEASTAR X波段

相位陣列雷達

DSME 8000噸級驅逐艦艦首裝有一座MK-45 mod4 5吋62倍徑艦砲以及六組八聯裝垂直發射器。

DSME 8000噸級驅逐艦船艛後段配置,可見四組四聯裝反艦飛彈發射器以及兩組八聯裝垂直發射器。

DSME 8000噸級驅逐艦艦尾起降甲板,有兩個直昇機庫。

 


註:1996年亞洲金融風暴重創韓國各大主要集團,1967年成立的大宇(
Daewoo)集團因而瓦解並改組。其中,大宇的造船事業群在2000年被分割出來,成為大宇造船/海事工程(Daewoo Shipbuilding and Marine Engineering,DSME),股票在2001年重新上市。在2008年8月底,消息傳出韓國浦項鋼鐵(Pohang Iron and Steel Company,POSCO)、韓化、GS乃至於當時全球最大的造船商韓國現代重工(Hyundai Heavy Industries,HHI)等韓國主要大集團,都有意收購DSME,其中外傳現代重工開價3.35兆韓元(當時約31億美元)。在2010年,POSCO正式購併大宇集團旗下的國際貿易公司大宇國際(Daewoo International,在該年8月30日完成購併,耗資3.3兆韓元,當時約約28億美元),本來該集團也打算購併DSME,不過當時在美國著名企業家沃倫.巴菲特(Warren Edward Buffett)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強烈反對之下而取消。在2016年3月,大宇國際正式改名為POSCO DAEW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