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地納級巡防艦/FL-25巡防艦
沙烏地阿拉伯向法國採購的F-2000巡防艦首艦麥地納號(al-Madina F-702)。本型艦堪稱
法國F70喬治.萊格斯級(Georges Leygues class)反潛巡防艦的縮小衍生版。
(上與下)麥地納級二號艦Hofouf(F-804) 。原本機庫頂上的八聯裝海響尾蛇防空飛彈發射器
已經換成四聯裝的西北風短程防空飛彈發射器。
在2017年2月上旬返回基地的麥地納號,1月31日該艦在葉門外海遭受胡賽叛軍自殺小艇攻擊。
可以看到艦尾甲板上受損的海豚直昇機被帆布罩起來,自殺小艇當時在艦尾左舷引爆。
1987年的FL-25巡防艦模型照片。FL-25巡防艦系列,原本是法國海軍打算用來取代里維埃艦長級巡防艦
,不過最後並未付諸建造。爾後法國海軍轉而建造更先進的FL-3000拉法葉級。
由FL-25衍生而來的FL-105巡防艦,艦體稍微縮小,艦上偵測裝備予以簡化;注意海響尾蛇防空飛彈發射器
移到艦橋前方B砲位。
──by captain Picard
艦名/使用國 |
麥地納級巡防艦/沙烏地阿拉伯 (al-Madina class,F-2000) | ||||
承造國/承造廠 | 法國/DCN Lorient shipyard | ||||
尺寸(公尺) | 長115 寬12.5 吃水4.9 | ||||
排水量(ton) | 標準2000 滿載2610 | ||||
動力系統/軸馬力 |
CODAD SEMT-Pielstick 16PA6280V柴油機*4/32500 雙軸 | ||||
航速(節) | 30 | ||||
續航力(海浬) |
8000/15節 6500/18節 | ||||
偵測/反制系統 |
TRS 3001(DRBV-15) E/F頻對空/平面搜索雷達*1 DRBN-32導航雷達*1 Janet電子反制(ECM)系統 DR-4000電子支援(ESM)系統 CSEE Dagaie誘餌發射器 | ||||
聲納 |
Diodon-1艦艏主/被動聲納*1
Sorel主/被動可變深度聲納(VDS)*1 | ||||
射控/作戰系統 |
TITAVIC作戰系統 DRBC-32 I/J頻防空飛彈射控雷達*1 Castor IIB I/J頻火砲射控雷達*1 CSEE Naja光學射控儀 Alcatel DLA反潛射控電腦 | ||||
乘員 | 179 | ||||
艦載武裝 |
Mod 1968
CADAM 100mm 55倍徑艦砲*1 Otomat Mk.2反艦飛彈發射器*8 Thomson-CSF八聯裝EDIR海響尾蛇防空飛彈發射器*1(發射器上8枚備射,艦上另存18枚備用彈 ;2012年被西北風取代) Thomson-CSF四聯裝西北風防空飛彈發射器*1(2012年左右加裝) Breda雙聯裝40mm 70倍徑快砲*2 固定式533mm魚雷發射器*4(使用F17P魚雷) | ||||
艦載機 | SA.365F海豚II式直昇機*1 | ||||
數量 |
共二艘 | ||||
艦名 | 安放龍骨 | 下水時間 | 服役時間 | 除役時間 | |
F-702 al-Madina |
|
1984/4/23 | 1985/1/4 | ||
F-704 Hofouf |
|
1983/6/24 | 1985/10/31 | ||
F-706 Abha |
|
1983/12/23 | 1986/4/4 | ||
F-708 Taif |
|
1984/5/25 | 1986/8/29 |
參考資料:全球防衛雜誌391~393:拉法葉級巡防艦的誕生與發展(張明德著)
全球防衛雜誌395:拉法葉級巡防艦的外銷型(張明德著)
在1980年,沙烏地阿拉伯執行沙瓦里(Sawari)計畫來擴充海軍實力,向法國購買四艘反潛巡防艦、配套的24架海豚式反潛直昇機以及兩艘油彈補給艦,後者是巴拉達級(Boradia class)小型補給油船(small replishment oiler)。法國提供的巡防艦設計為F-2000,基本設計堪稱法國自用的F70喬治.萊格斯級(Georges Leygues class)反潛巡防艦的縮小衍生版,因此艦體佈局十分類似。沙烏地阿拉伯購買的這四艘F-2000巡防艦稱為麥地納級(al-Madina class) ,建造合約在1980年10月簽署,在1985至1986年陸續服役。 麥地納級 滿載排水量2610噸(FL-2000設計極限為2870噸),艦體分為13個水密格艙。相較採用複合燃氣渦輪或柴油機(CODOG)推進系統的喬治.萊格斯級,麥地納級採用複合柴油機(CODAD)推進系統,主機為四具與喬治.萊格斯級相同的SEMT-Pielstick 16PA6280V柴油機,最大航速30節,航速15節時續航力8000海里。 麥地納級的電子系統亦為同時期若干常見的法國系統,包括Thomson TRS 3001 E/F頻對空/平面搜索雷達(DRBV-15 Sea Tiger的外銷型號,最大對空使用距離約146km,最大對海偵測距離約60km)、DRBN-32 I頻導航雷達(最大距離偵測46km)、Janet電子反制(ECM)系統、DR-4000電子支援(ESM)系統、CSEE Dagaie誘餌發射器等,射控裝置包括一座導控海響尾蛇(Naval Crotale)短程防空飛彈或100mm艦砲的DRBC-32 I/J頻射控雷達(有效使用距離約18.5km)、一具導控火砲的Castor IIB I/J頻射控雷達、備用的CSEE Naja光學射控儀等。反潛方面,艦上設有Alcatel DLA反潛射控電腦,水下偵測系統包含一具Diodon-1艦首主/被動聲納(TSM 2630的艦首聲納版,主動模式最大距離5.6km,被動模式使用距離14.8km)以及一具Sorel主/被動可變深度聲納(VDS)(TSM 2630的VDS版,主動模式使用距離9.3km,被動模式使用距離20.4km)。 艦上配備美國軍規Link-11資料鏈,以及用來導控義大利製奧圖瑪反艦飛彈的PRT-400 ERATO資料鏈系統。 麥地納級的作戰中樞是法國Thomson CSF開發的戰術自動處理與可視化(Traitement Automatique et Visualisation TACtique,TITAVIC)系統(意味自動處理各種戰術資料,並轉換成可視化信息,易於艦上人員讀取和操作),源於先前Thomson CSF自費開發的SENIT 5。SENIT 5在1976年左右推出,是Thomson CSF以先前該公司針對小型艦艇的Vega I作戰系統發展而來,為2000至6000噸級水面船艦而設計;SENIT 5以一部CII公司的16位元定址IRIS 35M型電腦(記憶體容量16~256K bytes)為核心,擁有2至5部Vizir顯控台,並使用一部磁帶機紀錄資料,能追蹤60個航跡,不過並未獲得法國海軍採用。Thomson CSF在1975至1976年以SENIT 5為基礎推出外銷版的Vega IIIC作戰系統,在1975至1976年研製原型系統,1978年研製完成,隨後在1983年正式命名為TITAVIC。TITAVIC採用集中式架 構,以Thomson CSF的CIMAS Sintra分部研製的15M125電腦(以CII公司在1970年代初期推出的Mitra 125商用迷你電腦基礎,依照軍規加固而成,記憶體容量128~512K bytes)為核心(執行目標追蹤、產生戰術圖像等主要運算功能),加上一部用來處理部分特定功能的輔助15M05型電腦(記憶體容量128~256K bytes),資料傳輸則透過Ginabus資料匯流排(由賽格.達梭電子(Electronique Serge Dassault,ESD)、達梭.布雷格航太(AMD-BA)與SEGEM在1973年至1976年制訂開發,基本規格類似同時期的美國軍規MIL- STD-1553資料匯流排標準,傳輸速率1M bps),軟體由法國海軍標準的LTR2程式語言(衍生自商用的PASCAL)所撰寫;全系統配置2至6座GVM顯控台(最多可擴充至10座)與一部 E7000戰術繪圖描跡桌,最多能同時處理200個目標軌跡(但計算機的處理上限只有128個)。除了麥地納級之外,TITAVIC也裝備於哥倫比亞向德國Blohm + Voss(B+V)船廠訂購的四艘帕迪拉海軍上將級(Almirante Padilla class)巡防艦、突尼西亞在1980年代向法國訂購的三艘戰士III型飛彈快艇(La Galite級)等艦艇上,此外還曾出口兩套給中國(配合法製海響尾蛇防空飛彈系統),總計曾銷售15套。之後Thomson CSF又以TITAVIC為基礎推出改良的TITAVIC 2000,裝備於法國自用的拉法葉級(La Fayette class)巡防艦以及一系列外銷衍生型之上。 武裝方面,麥地納級的配置也與喬治.萊格斯級類似,艦艏一門法製Mod 1968 CADAM 100mm 55倍徑艦砲,艦上裝有八枚義大利製奧圖瑪(Otomat)Mk.2反艦飛彈發射器,兩座Breda雙聯裝40mm 70倍徑快砲分別設置在艦舯兩側平台上,煙囪後方設有一座Thomson-CSF八聯裝EDIR海響尾蛇 (Sea Crotale)防空飛彈發射器(發射器有八枚備射彈,彈庫另有18枚)。反潛方面,艦上設有兩組雙聯裝533mm固定式魚雷發射管, 使用法製F17P反潛魚雷。艦上能搭載一架法製SA.365F海豚II式輕型直昇機。 麥地納級的海響尾蛇防空飛彈是早期型號,日後由於此飛彈停產,在2012年左右已經發現麥地納級把海響尾蛇防空飛彈發射器換成四聯裝的西北風短程防空飛彈發射器。
麥地納級二號艦Hofouf(F-804)後部船艛。注意機庫頂上原本的八聯裝海響尾蛇防空飛彈 發射器已經換成四聯裝的西北風短程防空飛彈發射器。 由於沙烏地阿拉伯本來是近海海軍,麥地納級的8000海里航程對其而言算是大而無當;在服役期間,即便是麥地納級這樣的艦艇通 常也是早上出航、晚上返回軍港,不會在海上過夜,加上沙烏地阿拉伯戰備強度不高、訓練鬆弛,因此平均每年在海上的天數僅有數星期。也因為作戰準備不足,麥地納級並未參與1991年的波灣戰爭。在1991年8月,首艦麥地納號(al-Madina F-702)機艙發生嚴重火災,但由於沙烏地阿拉伯戰備需求不高,直到1996年才將之修復。在1990年代中期伊朗向俄羅斯購入三艘Kilo 877潛艦之後,沙烏地阿拉伯曾打算從義大利購入Milas反潛飛彈系統(與奧圖瑪反艦飛彈共用發射器)來裝備麥地納級,不過最後也沒有下文。 在1980年代末期台灣執行「光華二號」造艦計畫時,原本選擇南韓蔚山級巡防艦;約在1988年底,法國軍方與廠商開始向台灣推銷F-2000巡防艦。在 1989年9月初,台灣海軍派遣人員至法國與沙烏地阿拉伯考察F-2000巡防艦,並曾在沙國登上麥地納級參觀。最後,台灣選擇法國最新設計的FL- 3000型艦,即法國自用的拉法葉級(La Fayette class)的衍生型。 在2012年左右,沙烏地阿拉伯與法國洽商對沙瓦里計畫購買的四艘麥地納級巡防艦和兩艘巴拉達級艦隊油船進行延壽工程(Life Extension,LEX),合約總值約10億歐元(約13億美元)。先前沙烏地阿拉伯這些法製艦艇的重大翻修工作都要回到法國DCN所屬的造船廠進 行,而此次合約主承包商雖仍為DCN,但法國要求翻修工作必須在位於紅海的Jeddah海軍基地進行,並雇用本地人工;為此,DCN勢必要協助沙烏地阿拉 伯擴充Jeddah的廠站維修設施。最初此一延壽工程打算使用商業合約架構,然而沙烏地阿拉伯卻在2012年6月變更主義,希望採取政府對政府的層級;政 府對政府的層級意味著沙烏地阿拉伯能建立與法國之間更高的戰略關係,並能提高承諾性,然而萬一合約執行有不順利或造成歧見,衍生的問題也將更難解決。除了 這些艦艇的維修延壽工程之外,法國也在2012年上旬與沙烏地阿拉伯協商,邀請兩國一起出資改進兩國艦艇使用的海響尾蛇(Crotale)短程防空飛彈系 統,總花費粗估為30到40億歐元 ,不過後來沙烏地阿拉伯海軍選擇把海響尾蛇換成西北風。 麥地納號遇襲 在2017年1月230日,葉門的胡賽(Hodeida)叛軍攻擊了在葉門西岸航行的麥地納號(al-Madina F-702),整個過程被附近的胡賽叛軍搭乘小艇錄影。一開始 胡賽叛軍宣稱這次攻擊使用反艦飛彈,然而隨後沙烏地阿拉伯官方證實該艦是遭到三艘自殺小艇攻擊 (伊朗海軍透露的視頻中也有使用小型自殺小艇的戰術,而同屬什葉派的伊朗在背後支持與訓練胡賽武裝力量),其中一艘撞上該艦艦尾左舷引爆,造成艦上人員2死3傷 ,停放在艦尾起降甲板上的海豚式直昇機受損,而另外兩艘自殺小艇發現沙烏地阿拉伯軍機前來時就撤退了 ;麥地納號的官兵撲滅火勢後,仍繼續在該海域值勤,直到2月上旬才返航。 在2017年12月上旬,總部位於英國倫敦的非政府軍事裝備控制智庫研究機構「衝突裝備研究」(CAR)公布了一份報告,披露了葉門胡塞叛軍使用一種「水上簡易爆炸裝置」(WBIED)的新細節;在過去二年來,葉門以WBIED攻擊了沙烏地阿拉伯領導的遜尼阿拉伯國家聯軍的幾艘船艦,包括攻擊麥地那號的事件,而CAR也檢查了由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海軍俘獲的WBIED。WBIED是一種長10公尺的遙控巡邏艇,由兩部200馬力的雅馬哈L200A舷外發動機驅動;這些改裝成WBIED的快艇最初由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製造,聯合大公國在葉門內戰爆發之前捐贈了約60艘這類快艇給葉門。根據CAR的報道,WBIED的控制系統包含自製任務計算機、Nexus製造的自動駕駛儀、結合快艇原有方向盤的遙控操作系統、提供周遭影像的萬向攝影機等,任務計算機結合台灣國際航電股份有限公司(Garmin)製造的GPS全球定位接收天線。每艘WBIED搭載一個前蘇聯製P-15反艦飛彈的高爆戰鬥部(重454公斤),彈頭與多個撞擊保險相連。CAR的報告指出,WBIED的導航系統各部件是由伊朗企業製造的電纜連接,而且自製任務計算機使用了波斯語字母鍵盤,顯示伊朗直接參與了BIED的研發工作。
(上與下二張)2017年1月30日,一艘在葉門西岸航行的沙烏地阿拉伯海軍麥地納級巡防艦 遭到胡賽叛軍以搭載爆裂物的遙控小艇攻擊,此為胡賽叛軍拍攝的攻擊影像截圖, 可以看到這艘巡防艦艦體後部爆炸並起火燃燒。
在2017年2月上旬,沙烏地阿拉伯電視媒體披露麥地納號遭到自殺小艇命中的視頻截圖。 可以看到一艘小艇快速接近麥地納號艦尾左側,隨即引爆,停在艦尾的海豚直昇機受到波及。 FL-25/FL-105巡防艦 在1980年代初期,法國海軍規劃新巡防艦來取代1960年代服役的里維埃艦長級(Commandant Rivieire class,另有專文介紹)。DCN在1981至1983年進行概念設計,在1984年正式推出一種稱為FL-25的巡防艦設計,基本上是麥地納級的衍生版。 相較於麥地納級,FL-25艦體尺寸與排水量 都予以擴大,最大航速雖然降低但續航力增加。FL-25標準排水量約2500噸級,滿載排水量3000噸級,長113m,寬13m,吃水3.9m,採用全 柴油機推進,最大航速26節,航速15節時續航力7000海里。艦上武裝包括一座Mod 1968 CADAM 100mm 55倍徑艦砲、八枚MM-40法製飛魚(Exocet)反艦飛彈、一套八聯裝海響尾蛇防空飛彈發射器、兩座Sadral六聯裝短程防空飛彈發射器、兩座 324mm三聯裝魚雷發射器等。艦載直昇機方面,FL-25的艦尾機庫與起降甲板容積比麥地納級擴大,能容納一架9噸級的中型直昇機如NH-90或美洲山 獅(Puma) 。偵測方面,FL-25比麥地納級更為強化,除了一具DRBV-15 海虎E/F頻對空/平面搜索雷達,還增加一具DRBV-26D木星長程對空搜索雷達。 此 外,隨後DCN又以FL-25為基礎衍生出FL-105,艦體尺寸與排水量減少,滿載排水量2540噸, 最大區別在於推進系統換成複合燃氣渦輪或柴油機(CODOG)推進系統,最大出力達38000馬力,最大航速因而增至29節, 航速20節時續航力3000海里;至於艦上武器和直昇機配置則 大致與FL-25相同,包括一座法製Mod 1968 CADAM 100mm 55倍徑艦快砲、兩組法製四聯裝MM40飛魚反艦飛彈發射器、一座八聯裝 海響尾蛇防空飛彈發射器(包含發射器上總共備有26枚海響尾蛇飛彈) 、兩座SADRAL西北風短程防空飛彈發射器、兩組三聯裝324mm魚雷發射器,直昇機庫可容納一架美洲山獅(Puma)或當時開發中的NH-90中型反 潛直昇機。 FL-105的偵測系統予以簡化,只配備一座DRBV-15海虎搜索雷達,省略DRBV-26D木星雷達,聲納系統也簡化為較小的艦首中頻主/被動聲納 (沒有可變深度聲納) 。與FL-25相較,FL-105艦體佈局的主要不同,在於將海響尾蛇飛彈發射器從煙囪後方移到艦橋前方的B砲位 然而,FL-25/105並未獲得法國或其他國家的採用。原本法國海軍打算在1985年完成FL-25的設計,在1986與1987年分別開始建造頭兩艘此型艦艇(法國海軍首批打算訂購三艘);然而由於同時期法國海軍也開始建造昂貴的凱旋級(Le Triomphant class)核能彈道飛彈潛艦,在經費壓力下,FL-25巡防艦計畫遭到擱置(當時打算擱置2年)。稍後法國海軍調整水面艦計畫,取消了FL-25,在1987年推出外兩個造艦計畫,一個是 全面引進匿蹤技術的FL-3000巡防艦(後來成為拉法葉級,LaFayette class)巡防艦,打算建造6艘,另一個則是採用商規建造、盡可能壓低成本的花月級(Floreal class)巡防艦,打算建造10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