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級飛彈驅逐艦
德里級飛彈驅逐艦是印度第一種自行開發的飛彈驅逐艦,由蘇聯卡辛級飛彈驅逐艦 的基本設計改良而成。
圖為德里級的二號艦──邁索爾號(INS Mysore D-060)。
另一張邁索爾號,此時已經接受過改良,將其中兩座AK-630機砲換成閃電防空飛彈垂直發射器。
由正面看德里級飛彈驅逐艦的夢買號(INS Mumbai D-062)
2023年5月新家坡國際海事防務展(IMDEX 2023)期間,德里級的首艦德里號(INS Delhi D-061)
停靠新家坡樟宜軍港。此時邁索爾號經過2020年代初的升級,更換了艦砲、反艦飛彈以及部分電子設備。
(上與下)升級後的德里號(INS Delhi D-061),原本艦橋前方四座四聯裝Kh-35反艦飛彈發射器
被兩座印度國產四聯裝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艦飛彈取代。攝於2023年5月4日新家坡國際海事防務展
(IMDEX 2023)
(上與下)升級後的德里號(INS Delhi D-061),原本艦首俄製AK100 100mm艦砲被
OTO 76mm 62倍徑快砲取代,原本3S90防空飛彈發射器升級為Shitl-1。
攝於2023年5月4日新家坡國際海事防務展(IMDEX 2023)
德里號(INS Delhi D-061)的主桅杆。桅杆頂上仍是原本的MR-755 Fregat-M2半板(Half Plate)3D
對空搜索雷達(之後應會升級為MR760 Fregat M2EM),桅杆底部兩側是配套9M17防空飛彈的
MR-90射控雷達;艦橋上方安裝一座BEL Lynx U2艦砲射控雷達(取代原本的MR-145 Kite Screech)
來指揮76mm快砲。攝於2023年5月4日新家坡國際海事防務展(IMDEX 2023)。
由後方看德里號(INS Delhi D-061),攝於2023年5月4日新家坡國際海事防務展
(IMDEX 2023)
2024年5月7日,包括德里號(INS Delhi D-061)在內的印度東部海軍編隊造訪新家坡樟宜軍港,
其他伴隨的船艦還有Project 28反潛巡防艦INS Kiltan (P30) 以及迪帕克級艦隊油船INS Shakti (A57)
──by captain Picard──by captain Picard
艦名/使用國 | 德里級飛彈驅逐艦/印度(Delhi class) | |||
承造國/承造廠 | 印度/Mazagon Dock Ltd船塢 | |||
尺寸(公尺) | 長163 寬17 吃水6.5 | |||
排水量(ton) | 標準5400 滿載6700 |
|||
動力系統/軸馬力 |
CODOG DT-59燃氣渦輪*4/64000 Bergen/Garden Reach Shipbuilding & Engineering KVM-18柴油機*2/9900 雙軸 |
|||
航速(節) | 32 | |||
續航力(海浬) | 5000/18節 | |||
偵測/反制系統 |
MR-755
Fregat-M2半板(Half Plate)3D對空搜索雷達*1
(2020年代拆除) MR-760 Fregat M2EM 頂板3D對空搜索雷達*1 (2020年代換裝) RAWL-02 二維D頻對空搜索雷達*1 MR-212/201平面搜索雷達*3 Rashmi導航雷達*1 Ajanta-II電子支援系統 TQN-2電子反制系統 Ellora Mk II電子戰系統(2020年代換裝) ZIF-121干擾彈發射器*4 Kavach干擾彈發射器*4 (2020年代換裝) |
|||
聲納 |
BEL
APSOH艦首主/被動聲納*1(D-61、60)
BEL HUMSA艦首主/被動聲納*1(D-62) Model 15-750變深聲納*1(D-61、60;2010年代後期被ACTAS取代) Thales ATAS拖曳陣列聲納*1(D-62) Atlas Elektronik ACTAS主/被動拖曳陣列聲納(2020年代加裝) |
|||
射控/作戰系統 |
IPN-10資訊網路處理系統 MR-145 Kite Screech艦砲射控雷達*1(2020年代拆除) BEL Lynx U2艦砲射控雷達*1(2020年代換裝) MP-123-03 Bass Tilt快砲射控雷達*2(2000年代被EL/M-2221取代) EL/M-2221 STGR飛彈/火砲射控雷達*2(2000年代加裝) Garfun-Bal(Plank Shave)反艦飛彈射控雷達*1 MR-90 Front Dome射控雷達*6 Radamec Series 2000光電偵測/指揮儀*1 |
|||
乘員 | 215 | |||
艦載武裝 |
AK-100DP 100mm 70倍徑艦砲*1
3S90單臂發射器*2(每具載彈量24枚,使用SA-N-7/12/17防空飛彈;2020年代升級為Shtil-1) Shtil-1單臂發射器*2(每具載彈量24枚,使用SA-N-7/12/17防空飛彈;2020年代換裝) 四聯裝SS-N-25反艦飛彈發射器*4(2020年代拆除) 四聯裝裝布拉莫斯反艦飛彈發射器*2(2020年代換裝) RBU-6000 12聯裝反潛火箭發射器*2 八聯裝閃電短程防空飛彈垂直發射器*4(2000年代起加裝) AK-630 30mm六管防空機砲*4(換裝閃電-1型時拆除兩座) PTA-533五聯裝533mm B-515魚雷發射器*1(可發射SET-65E/Type 53-65魚雷) |
|||
艦載機 | 海王反潛直昇機*2 | |||
數量 |
共三艘 | |||
艦名 | 安放龍骨 | 下水時間 | 服役時間 | |
D-61 Delhi | 1992/12/12 | 1995/3/20 | 1997/11/15 | |
D-60 Mysore | 1991/2 | 1993/6/4 | 1999/6/2 | |
D-62 Mumbai | 1992/12/12 | 1995/3/20 | 2001/1/22 | |
起源 印度政府在1977年批准了15號造艦計畫(Project 15),建造三艘新一代的驅逐艦,是印度第一種國產防空驅逐艦。此計畫的作業於1982年正式展開,負責設計的單位是Naval HQ,選擇以印度海軍現有的拉杰普特級飛彈驅逐艦(Rajput class,俄羅斯出口的卡辛級(Kashins class)飛彈驅逐艦)為基礎。除了印度的單位外,俄羅斯Severnoye設計事務所也以顧問的身份參與設計工作。15號計畫的細部設計在1985年完成,而首艦的建造工作於1987年11月展開,這就是本文介紹的德里級(Delhi class)飛彈驅逐艦,三艘本級艦都以印度大城命名。 建造過程 15號計畫最初預計三艘新艦能在1992至1996年服役,但由於印度計畫欠周詳、海軍頻繁而無預警地不斷要求修改(截至1994年5月總共修改設計達32次),讓造艦單位經常得在已經完工的船段上反覆重造,導致15號計畫首艦德里號(INS Delhi D-61)德里號雖然早在1992年12月12日便安放了龍骨,但一直拖到1995年3月20日才下水,1997年成軍,建造工作延遲超過五年;而後續兩艦的建造自然被卡住而一起慢下來,成本也隨之瘋狂飛漲,在1989年時已經較最初估算的上漲了142%。此外,印度海軍還有個與他們差勁管理能力毫不相稱的嚴苛報價規定──只允許同一系列建造的船艦(指建造時程)的首艘的單價上揚,後續艦的價格則一律固定,不得成長。然而印度造艦單位卻由於規劃欠佳以及規格反覆修改等問題,導致第一、第二艘艦艇的建造之間會產生兩到三年空窗期,成本根本難以控制,Naval HQ、馬札崗造船廠(Mazagon Dock Ltd,MDL)以及GRSE等負責進行15號以及1986年展開的16-A計畫(也就是戈達瓦里級(Godavari class)巡防艦的後續改良型)索性在1990年代初期將15號與16號-A計畫的每艘都視為不同批生產的船艦,要求加價。計畫脫節後,印度海軍希望15號計畫的三艘艦艇能在1996至1999年運交,不料最後仍無法達成。屋漏偏逢連夜雨,1996年5月16日,在 馬札崗船廠完工大半的德里號突然發生火災,又花了好些功夫去整修,事後調查這很可能一樁蓄意縱火。1996年10月10日,德里號再度發生火災,不過只對該艦造成輕微損壞。建造過程波折、厄運不斷的德里號終於在1997年11月進入服役,而後續的麥索爾號以及孟買號(INS Mumbai D-62)則分別在1999與2001年服役,整個計畫至少延遲五年,為了三艘驅逐艦總共折騰了24年。費盡千辛萬苦搞出來的德里級,服役後傳出建造品質低劣,艦 殼曾發生漏水。 基本設計 滿載排水量達6700ton的德里級飛彈驅逐艦是印度第一種自行開發建造的大型水面艦艇,其設計大幅改良自 拉傑普特級飛彈驅逐艦;因此全艦設計充滿了蘇聯味,上層結構複雜, 並配備許多俄式偵測、射控與武器裝備。雖然是俄式設計,但德里級最尾部尾偌大的直昇機庫以及寬闊廣大的飛行甲板卻是西味十足,與機庫、甲板狹小的俄系艦艇大相庭徑,這是為了配合 印度海軍的美製海王大型反潛直昇機所致。 德里級採用複合燃氣渦輪或柴油機(CODOG)推進系統,整個系統相當複雜;加速機組兩個由烏克蘭Zorya Production Association提供的M-36E燃氣渦輪機組構成,每個M-36E機組由兩具DT-59燃氣渦輪機與可反轉齒輪組構成,分置於兩個獨立的機艙中, 透過兩套RG-54傳動齒輪箱來帶動雙軸推進器,總輸出功率64000馬力,可獲得32節的最大航速;此外,艦上還有兩具 Bergen/Garden Reach Shipbuilding & Engineering的KVM-18柴油機作為中低速巡航時的推進系統,出力9900馬力。
德里號(INS Delhi D-061)主桅杆的MR755 Fregat M2EM三維對空搜索雷達。 攝於攝於2023年5月4日新家坡國際海事防務展(IMDEX 2023)。
德里號(INS Delhi D-061)後桅杆的RAWL-02 D頻二維長程對空搜索雷達。 兩側各有一座MR-90照射雷達。攝於攝於2023年5月4日新家坡國際海事防務展。
德里級的上層結構與桅杆塞滿了各式電子裝備的天線,其中大部分為俄製系統,但後主桅頂端的RAWL-02 D頻二維長程對空搜索雷達則是荷蘭Signnal(現在的Thelas荷蘭分公司)LW-08授權印度生產的版本。艦上最重要的對空搜索雷達是前主桅頂端的俄製MR-755 Fregat-M2半板(Half Plate)3D雷達,此雷達是頂板(Top Plate)的簡化型,原版頂板雷達有兩面較大型的背接式平板天線,而半板則 由只有一面天線,系統全重6.5噸,最大偵測距離150km,俯仰範圍55度,天線轉速15rpm。德里級擁有種類繁複的各式射控雷達,基本都是俄製產品,包括一具負責導引艦首艦砲的MR-145 Kite Screen射控雷達、兩具負責管制AK-650近迫機砲的MP-123-03 Bass Tilt射控雷達、一具位於艦橋頂端的Garfun-Bal Plank Shave反艦飛彈射控雷達以及六具導控半主動SA-N-7(9M38)與SA-N-12(9M317)防空飛彈的MR-90 Orekh照明雷達(北約代號為Front Dome)射控雷達,配置與俄製現代級驅逐艦完全相同。電子戰方面,德里級配備Bharat Ajanta-II電子支援系統、TQN-2電子反制系統以及PK-2誘餌發射系統(包含四具ZIF-121干擾彈發射器),都是俄製裝備。聲納方面,德里號、麥索爾號配備俄羅斯Bharat的先進全周界艦首主/被動聲納(Advanced Panoramic Sonar Hull,APSOH)以及印度自製的Model 15-750變深聲納,而最後一艘孟買號則安裝更先進的艦體陣列聲納(Hull Mounted Sonar Array,HUMSA)以及Thales的先進拖曳陣列聲納(Advanced Towed Array Sonar,ATAS)。德里級的作戰系統為IPN-10資訊網路處理系統。 武器系統方面,德里級的反水面武器包括艦首A砲位一門俄製AK-100DP 100mm單管自動快砲(射速30~50發/分),以及艦橋前方兩側的四具四聯裝俄製Kh-35E Uran(北約代號SS-N-25)反艦飛彈 ,左右舷各兩組四聯裝發射器縱列安裝於甲板上,並向舷外傾斜。最初德里級預定使用SS-N-22超音速反艦飛彈,為此反艦飛彈發射器位置還預設了防風盾,以因應SS-N-22發射時強大的暴風;不過隨後印度卻決定裝置SS-N-25,但仍保留原處的防風盾。在2015年,印度決定為三艘德里級驅逐艦換裝國產布拉莫斯(Brahmos)超音速反艦飛彈,不過實際上要等到2020年代初期才執行(見下文)。
(上與下)德里號(INS Delhi D-061)的AK-630 30mm防空機砲。 攝於攝於2023年5月4日新家坡國際海事防務展(IMDEX 2023)。 防空方面,本級艦有兩具與現代級相同的3S90單臂旋轉發射器,分別位於高出艦首甲板的B砲位結構物以及直昇機庫上方,每具的彈艙容量為24枚,使用俄製SA-N-7(9M17)或SA-N-12(9M317)半主動雷達導引防空飛彈。其中 ,SA-N-7的有效射程介於3.5至25km之間,需要全程照明導引,故一座照明雷達一次只能導引一枚飛彈接戰。而SA-N-12(9M-317)則是SA-N-7的改良型,換裝射程增加的新火箭發動機、新訊號處理機以及射控軟體,最大射程達38km(接戰掠海反艦飛彈時則降至10至12km),導引方式改為中途無線電指揮/終端半主動雷達導引模式。除了防空飛彈之外,德里級還有四座俄製AK-630 六管30mm自動機砲,射速3000發/分,由兩具MR-123-02射控雷達導控,分別設置在左右兩舷,作為反飛彈近迫防禦之用。 反潛方面,德里級艦橋與前方3S90單臂防空飛彈發射器之間有兩具俄製RBU-6000 12聯裝反潛火箭發射器(詳見蘇聯可畏級巡防艦一文),此外 二號桅杆與煙囪之間裝有一組俄製PTA-533五聯裝533mm魚雷發射器,可發射俄製SET-65E主/被動歸向魚雷或Type 53-65被動尾流歸向魚雷。
德里號(INS Delhi D-061)船樓中部兩側的EL/M-2221 STGR飛彈/火砲射控 雷達,是用來指揮艦上Barak-1短程防空飛彈。攝於2023年5月4日新家坡 國際海事防務展(IMDEX 2023)。 在2000年代初期,印度海軍將德里級上 四座AK-630中的兩座拆除,原位置(二號煙囪後方兩側)安裝總共以色列IAI/Rafael製閃電一型(Barak-1)短程防空飛彈,兩側各安裝兩組 八聯裝垂直發射器,與剩下的兩座AK-630機砲整合成砲彈合一近迫防空系統。 印度在2000年代初期與以色列簽約引進閃電防空飛彈系統,而印度國防研究發展機構(Defence Research &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DRDO)也參與了技術轉移與合作案 ;印度成為閃電飛彈的最大外國客戶,閃電一型不僅成為印度海軍新一代標準化的近程防空武器,印度也參與了閃電飛彈的後續開發。在此改良中,德里級也在艦體中部加裝兩座以色列製EL/M-2221 STGR射控雷達(取代原本配套AK-630的MR-123-02),此型雷達兼具導引閃電飛彈與AK-630機砲的能力。 然而,日後也傳出以色列方面在爭取印度採用閃電一型飛彈時涉嫌行賄,而當時DRDO本身也反對從以色列引進飛彈(印度先前曾有國產防空飛彈的研發計畫,從1983年開始,但無法突破瓶頸而在2003年取消)。 圖為德里級完工 早期的照片,艦體中段仍配備四座AK-630機砲。
德里級在2000年代初期拆除兩座AK-630機砲,換裝四組八聯裝閃電-1防空飛彈
垂直發射器,並加裝兩套配套閃電-1的EL/M-2221 STGR飛彈/火砲射控雷達。 在1998年,印度又展開Project 15A計畫,以德里級為基礎進行進一步的改良,建造三艘加爾各達級(Kolkata class)飛彈驅逐艦,首艦於2006年3月下水,三艦將在2010年代陸續成軍。 升級
在2019年9月12日,印度媒體報道,印度國防部與俄羅斯Rosoboronexport股份公司簽署了合約,為印度三艘德里級飛彈驅逐艦進行升級,更換了部分武器系統與電子裝備。約在2022年4月,孟買號接受了升級,隨後德里號、邁索爾號也陸續進行。在升級作業中,原本四組四聯裝Kh-35E反艦飛彈發射器被布拉莫斯反艦飛彈取代(原本在2015年就決定要執行),數量刪減為兩組四聯裝發射器;原本俄製AK-100
100mm艦砲以及配套的MR-145 Kite Screech射控雷達被拆除,換成意大利OTO 76mm 62倍徑快砲以及BEL Lynx
U2射控雷達;電子戰系統升級為Ellora Mk II,包括Kavach誘餌發射器。原本MR755 Fregat M2EM對空搜索雷達升級成MR760
Fregat-MAE;原本3S90 Uragan防空飛彈發射器升級為Shtil-1。
此外,德里級的現代化工程也包括加裝德國Atlas
Elektronik的ACTAS主/被動拖曳陣列聲納。
原本印度國防部委由國防研究發展組織(Defenc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rganisation,DRDO)旗下的印度海軍海洋物理實驗室(Naval
Physical and Oceanographic Laboratory,NPOL)發展國產的主/被動拖曳陣列聲納系統,參與的印度本國公司包括BEL、Larsen and Toubro (L&T), Uniflex Cables、Keltron等。
不過到2010年代上半,經過將近10年,此項目仍沒有產出,因此印度國防部決定先向國外廠商購買現成產品來裝備國產船艦上。在2014年11月12日,德國Atlas Elektronik獲得印度國防部合約,提供首批六套主動拖曳陣列聲納(ACTAS)給印度海軍,總值約30.6億印度盧比(4000萬歐元),預計2016年交付;六套ATACMS將裝備三艘塔瓦級(Talwar class)巡防艦以及三艘德里級(Delhi class)驅逐艦。ATAS的主動模式的工作頻率約2KHz,探測距離視水文情況可達60km以上。當時印度海軍打算在建造中以及規劃中的30多艘新艦上裝備ACTAS,包括Project 28卡馬塔級(Kamorta class)巡防艦、Project 17敘瓦利克級(Shivalik class)巡防艦、Project 15A加爾各達級(Kolkata class)飛彈驅逐艦、全部六艘 Project 1135.6塔瓦級(Talwar class巡防艦)、三艘Project 1241PE Tarantul級飛彈巡邏艦,以及規劃中的
Project 15B班加羅爾級(Bangalore class)飛彈驅逐艦、Project 17A巡防艦等。
不過之後敘瓦利克級據信使用印度BEL仿自Thales的ATAS主/被動拖曳陣列聲納,到Project 15A/B驅逐艦建成時,印度國產BEL Nagin主/被動拖曳陣列聲納已經開發完成並裝艦,因此不清楚印度後續是否增購更多ACTAS聲納系統。
(上與下)德里號(INS
Delhi D-061)的四聯裝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艦飛彈
發射器,取代了原本的四組四聯裝Kh-35反艦飛彈發射器。
攝於2023年5月4日新家坡國際海事防務展(IMDEX
2023)。
(上與下)德里號(INS Delhi D-061)的Shtil-1單臂防空飛彈發射器,
是原本3S90的升級版本。攝於攝於2023年5月4日新家坡國際海事防務展
(IMDEX 2023)。
德里號(INS Delhi D-061)艦橋上方的BEL Lynx U2艦砲射控雷
達(取代原本的MR-145 Kite Screech),負責指揮艦首OTO 76mm快砲。
攝於2023年5月4日新家坡國際海事防務展(IMDEX
2023)。
德里號(INS Delhi D-061)艦首的OTO 76mm 62倍徑快砲,取代了原本的
俄製AK-100
100mm艦砲。攝於2023年5月4日新家坡國際海事防務展
(IMDEX 2023)。
德里號(INS Delhi D-061)升級後加裝四組Kavach干擾彈發射器。
攝於2023年5月4日新家坡國際海事防務展(IMDEX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