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島嶼防衛用高速滑空弾(HGVP)

 

(上與下)日本防衛裝備廳(ATLA)的島嶼防衛用高速滑空彈示意圖,早期的Block 1射程500

至900公里,Block 2射程增加到2000公里以上;之後又分為Block 2A/B,Block 2A射程2000公里,

Block 2B更達到3000公里。

 

──by captain Picard


 

起源:日本建立「反擊能力」

在2014年9月,就有消息傳出美日兩國針對關於打擊朝鮮境內目標(如核子彈設施)秘密會商,討論日本引進如美製戰斧巡航飛彈等長程對地攻擊武器的可能性,並討論在2014年底對「日美防衛合作指針」進行修正時,納入這樣的能力。在2017年12月初,日本媒體透露,日本政府正考慮引進由空中發射的長程對地精確導引武器,這是因應近年來朝鮮大舉試射彈道飛彈、發展核武,並且抗衡中國軍力朝外洋的擴張。

在2020年4月初,防衛省透露,打算發展「高速滑空弾」,升空後以5馬赫以上的速率飛行,飛行期間可改變彈道,有效降低敵方攔截成功的機率。

在2022年12月16日,日本在臨時內閣會議通過新版「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國家防衛戰略」(即原「防衛計畫大綱」,記載具體防衛目標及達成的方法)以及新一期五年度「防衛力整備計畫」(2023至2027年度)等「安保三文件」,其中首次記載日本將擁有可攻擊敵方基地的「反擊能力」,是二戰後自衛隊成立以來的重大政策轉變。新版安保文件中明載持續擴軍的中國是「空前最大的戰略挑戰」。內容指出,日本正面臨戰後最嚴峻且複雜的安全保障環境,而且以力量(包括軍事力、經濟力等)片面改變現狀的壓力增高。新版「國家安全保障戰略」記載,當前中國是「空前的最大戰略挑戰」,並指出日本正面臨二戰後最嚴峻且複雜的安全保障環境,而且被外力(軍事力、經濟力等)片面改變現狀的壓力增高。新版「國家安全保障戰略」仍重申日本堅持專守防衛的態度,雖然新增加「反擊能力」,但規範可以使用的情況,必須符合「必要且最小限度的實力行使」等動武3要件。

依照新版「國家安全保障戰略」記載,日本建立的反擊武力將包括美製戰斧巡航飛彈、從12式反艦飛彈衍生的長程反艦巡航飛彈,以及未來的高超音速武器:要建置的單位包括2個長程誘導彈部隊(可能是戰斧飛彈)、7個反艦飛彈連隊(應為改進型12式遠程巡航反艦飛彈)、2個島嶼防衛用高速滑空彈大隊(即高超音速武器)。

島嶼防衛用高速滑空弾發展歷程

原本日本打算分為兩階段發展HVGP,第一階段(Block 1)是早期版本,第二階段(Block 2)是能力強化版本;然而依照令和4年度(2022年)日本政策評価書,「島嶼防衛用高速滑空弾」的第一階段發展仍持續,但原訂的第二階段被取消並修改,改稱為Block 2A/2B。其中,「第一階段」射程500~900公里,打算在2023年起開始量產,2026至2027年度交付;Block 2A/2B擁有更大的滑翔體,Block 2A射程提高到2000公里,發展工作從2023年度進行到2027年度;Block 3B進一步提高到3000公里,發展工作從2023年度執行到2030年度。依照想像圖,Block 1的發射器安裝在卡車底盤上,而更大型的Block 2A/B發射器安裝在拖車上。

依照2022年12月16日,日本臨時內閣會議通過的新版「國家防衛戰略」,日本陸上自衛隊會裝備兩個「島嶼防衛用高速滑空彈大隊」。依照2022年12月10日NHK報導,防衛省人士透露,兩個「島嶼防衛用高速滑空彈大隊」分別部署在九州跟北海道;推測部署在九州的第一個大隊裝備HVGP Block 1,部署在北海道的第二個大隊配備Block 2A/2B。

在2023年4月11日,日本防衛省與三菱重工(MHI)簽署四項攻擊性武器的合約,其中包括「島嶼防衛用高速滑空弾」共1194億日圓(約8億9180萬美元),此合約屬於HVGP Block 1。2023年4月27日,三菱重工獲得防衛省的高超音速飛彈開發簽約,從2023年執行到2031年;在2023年6月1日,防衛省與三菱重工簽署「島嶼防衛用高速滑空弾提升型」的開發合約(即HVGP Block 2),從2023年執行到2030年;緊接在6月2日,三菱重工又獲得「目標觀測彈」開發合約,從2023年執行到2026年。在令和6年度(2024年)防衛預算中,高超音速誘導彈的研發預算編列了718億日圓,而生產預備工作編列85億日圓;此外,在千歲試驗場建造極超音速燃焼試験装置預算為549億日圓,其他相關整備費用263億日圓。

在令和7年度(2025年)防衛預算中,為島嶼防衛用高速滑空弾編列53億日圓開發經費,繼續開發工作(性能確認試驗),此外編列300億日圓取得經費。此外,也編列極超音速誘導弾製造態勢擴充預算2569億日圓(用於擴充生產設施、準備大量製造)以及592億日圓開發經費(運用基礎技術建立系統、進行運用實證型研究等)。

2024年4月23日在加州首次試射的日本高速滑空弾

(上與下)在加州試射的日本高速滑空弾, 分別在2024年3月、8月、11月和

2025年1月間,先後完成4次實彈測試

 

在2024年3月23日,防衛裝備廳負責開發的島嶼防衛用高速滑空弾(早期裝備型,即Block 1,射程估計約2000公里級)在加州穆谷角測試場進行首次試射。

依照2025年2月7日防衛省公布的資料,島嶼防衛用高速滑空弾隨後在2024年8月、11月和2025年1月間繼續進行了試射,總計四次。島嶼防衛用高速滑空弾全案在2023年起展開早期(小批量)生產,前期研究在2025年度完成,2026年起投入實戰部署。

在2025年3月10日,美國防衛安全合作局(DSCA)公布一項可能軍售,支持日本開發高超音速滑翔武器(Hyper Velocity Gliding Projectiles,HVGP)的開發活動,總價值約2億美援,項目包括相關裝備以及支持服務,如測試前準備、測試、運輸等,並包括美日聯合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