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名級直昇機驅逐艦

榛名級直昇機驅逐艦首艦榛名號(DD-141)。 榛名級的外型頗具特色,背負式安裝的兩門MK-42 5吋艦砲

以及厚實的上層結構,營造出類似古典軍艦的雄偉感,因此頗受軍艦迷的喜愛。

攝於夏威夷珍珠港的榛名號。

與美國海軍船艦一同編隊航行的榛名號,後方分別是美國海軍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香普林湖號

(Lake Champlain CG-57)以及柏克級飛彈驅逐艦羅素號(USS Russell DDG-59)。此照片攝於2007年。

榛名級二號艦比叡(DDH-142)。攝於觀艦式活動,艦上載滿參觀民眾。

比叡號(DDH-142)與美國海軍柏克級飛彈驅逐艦穆斯汀號(USS Mustin DDG-89)並排航行,攝於2010年。

──by captain Picard

艦名/使用國 榛名級直昇機驅逐艦/日本

(はるな型/ Haruna class)

建造國/建造廠 日本/
DDH-141──三菱重工長崎廠
DDH-142──石川島播磨重工東京廠
尺寸(公尺) 長153 寬17.5 吃水5.2
排水量(ton)

標準4700(建造時)/4950(DDH-141改良後)/5050(DDH-142改良後 )

滿載6850(DDH-141改良後)/6950(DDH-142改良後

動力系統/軸馬力 鍋爐*2   蒸汽渦輪*2
70000
雙軸 雙舵
航速(節) 31~32
乘員 370
偵測/電子戰系統 OPS-11B 2D對空搜索雷達*1

OPS-17平面搜索雷達(原始裝備,日後被OPS-28C取代)

OPS-28C 平面搜索雷達*1(接受FRAM改良時 換裝)

ORN-11導航雷達*1(接受FRAM改良時換裝)

URN-25太康台

UPX-25敵我識別系統

NOLR-5電子支援系統(原始裝備)

NOLQ-1-3電子支援/反制系統(接受FRAM改良時換裝)

OLR-9B電子支援系統(接受FRAM改良時換裝)

MK-36 干擾彈發射系統(SRBOC)*4(接受FRAM改良時換裝)

聲納 OQS-3 主/被動艦首聲納*1

SQR-18A 被動式拖曳陣列聲納*1

射控/作戰系統 OYQ-6-1/2(DDH-141)/OQY-7B-2(DDH-142)作戰資料系統(接受FRAM改良時加裝)
Link-11/14資料鏈系統(接受FRAM改良時加裝)
FCS-2-12射控雷達*1(接受FRAM改良時加裝)
FCS-1A艦砲射控雷達*1
艦載武裝

73式(MK-42)五吋54倍徑艦砲*2

八聯裝74式ASROC反潛火箭發射器*1(8枚備射,艦上另儲有16枚備用彈)

三聯裝324mm 68式(HO-301)魚雷發射器*2(使用MK-46或89式魚雷)

MK-15方陣近迫武器系統(CIWS)*2 (接受FRAM改良時加裝)

八聯裝MK-29海麻雀點防禦防空飛彈發射器*1(8枚備射,艦上另儲存16枚)(接受FRAM改良時加裝)

12.7mm機槍*4

艦載機

HSS-2A海王或SH-60J反潛直昇機*3

姊妹艦

共兩艘

艦名 編列年度 開工時間 下水時間 服役時間 除役時間
DDH-141 榛名

(はるな/ Haruna)

昭和43(1968) 1970/3/19 1972/2/1 1973/2/22 2009/3/18
DDH-142 比叡

(ひえい/Hiei)

昭和45(1970) 1972/3/8 1973/8/13 197411/27 2011/3/16

 


前言

日本海上自衛隊(以下簡稱日本海自)陣容中,最特別的莫過於滿載排水量六千噸級的榛名級與白根級直昇機驅逐艦(DDH),這類艦艇在世界上可謂相當稀有罕見;即便如此,此類艦艇的開路先鋒並非榛名級,義大利海軍更早便擁有概念類似的安多利亞.多利亞號(MM Andrea Doria)直昇機驅逐艦,在1964年進入服役,排水量與直昇機搭載數量均與榛名級幾無二致。

海自反潛直昇機航艦夢

二次大戰後,日本首度規劃反潛直昇機母艦可追溯至1952年, 當時日本海自的前身──甫創立的海上警備隊在「新海軍再建案」中,規劃 籌穫一艘直昇機航空母艦(CVH)作為反潛航艦,艦上操作反潛直昇機,以對抗前蘇聯日益發展的潛艦部隊。此一初步方案有以下幾種選項:

1.排水量20000ton的反潛航艦,搭載18架反潛直昇機與4~6架S-2F固定翼反潛機。

2.排水量10000ton,搭載18架反潛直昇機。

3.向美國購買一艘二次大戰期間建造的一萬噸級二手護航航空母艦(CVE,由商船的船體衍生而來)

當時海上警備隊打算向美國提出購買CVE的需求,不過此方案並未獲得美日雙方政府的認可,很快便消逝無蹤。當時日本尚未從戰爭的重創中完全恢復 (還在美國的管轄之下),經濟能力薄弱,海上警備隊也處於草創萌芽時期(原先聯合艦隊的基礎幾乎被徹底拔除,海上警備隊等於是從頭再出發),手頭中只有若干小型艦艇,根本無力負擔CVE的操作與維持。此外,當時剛剛結束美國佔領、重獲獨立的日本,重建武力的重點在於地面部隊與空中力量,以接替陸續撤出的大量美軍部隊,維持日本最基本的自衛能力,而西太平洋地區的海上防衛則可依靠實力強大的美軍第七艦隊,海上警備隊只要專心固守近岸即可。這些客觀環境的限制使得日本海上警備隊在資源分配上處於不利的地位,想要獲得CVE之類的艦艇自然不太可能。

不過日本當局並未放棄CVH的構想,仍然繼續研究規劃;防衛廳在1961年編列「第二次中期防衛力整建計畫」(1962~1966年) 的預算時,日本海自便打算加入一艘一萬四千噸級的CVH反潛直昇機母艦(根據前述草案的第二種構想,標準排水量8000ton,滿載排水量14000ton,全長167m,舷寬22m,使用蒸汽渦輪動力系統,最大功率30000軸馬,可操作18架美國授權日本生產的HSS-2A海王大型反潛直昇機 ),並以之為核心搭配三艘反潛驅逐艦、兩艘防空驅逐艦與兩艘通用驅逐艦組成一支反潛戰鬥群,以在遼闊的太平洋上對抗日益強大的蘇聯潛艦艦隊──值得一提的是,當時世界上還沒有這類完全操作直昇機的反潛輕型航艦。此方案獲得美國太平洋海軍反潛部隊司令的認同,海自幕僚監部與美軍軍事顧問團就航艦本身、艦載機與裝備形成經費分攤比例的共識。 不過此時日本海自面臨的客觀狀況跟十年前還是差不多,國防資源優先用於整建空中與地面武力, 海上自衛隊定調於近岸專守。雖然此時日本海自成軍已有十年左右,但陣容依舊不太好看,主要裝備盡是美國在二戰後汰換的小型護航驅逐艦、巡邏艦艇等,根本沒有力量去籌穫航艦、組建一支戰鬥群並維持其運作。更重要的是,1959年 至1960年美日安保條約的永續化,造成日本左翼(工人支持的社會黨以及共產黨等)與學生團體大規模反政府浪潮 (稱為60年安保鬥爭),最後甚至造成日本岸信介首相在1960年5月強行通過美日安保條約後被迫下台,日本內政在此種環境下自然難以同意航艦的建造 。因此,這艘一萬四千噸級CVH在二期防計畫審查時,被防衛廳以下列理由否決:

1.即便傾全力建造了CVH,數量也只有一艘,兵力還是不足,風險也太大。

2.當時艦載直昇機每飛行75小時便需精密保修一次,當時規劃的CVH並無此能力;如果要充實直昇機維修能力,則CVH的人員編制還需再增加120名,如此勢必得更動艦體原始設計。

3.當時海上自衛隊尚未擁有合乎需求的遠洋油彈補給艦艇(陣中只有一艘1962年剛成軍、不到一萬噸的小型補給艦濱名號,艦上的後勤補給設施屬於老式設計,不可能肆應遠洋艦隊的需求),無法支援CVH戰鬥群長時間在外海作業。

4.先前防衛廳對於CVH戰鬥群提出的效益估算如偵巡範圍、接戰次數與擊沈率都過度樂觀,例如估計CVH戰鬥群在一天一夜便能偵巡600X40海里的範圍,有必要重新檢討。

5.基於國防資源分配的優先順序,日本海自的作戰主要是確保領土周邊海域的安全,不包括外海交通線。

由此可見,以1950~60年代日本的國防建軍背景、資源分配與能力範圍以及國內民情輿論,根本不允許讓日本再度擁有一艘航空母艦,還輪不到亞洲鄰國的反對。

榛名級問世

到了1960年代,由於艦體穩定技術與直昇機輔助降落設備的成熟,使得五千噸級傳統排水艦艇也能有效地操作諸如大行的美製HSS-2海王反潛直昇機 (義大利安多利亞.多利亞號就是典型的例子),因此日本防衛廳在1965年擬定「第三次防衛力整建計畫」(1967~1971年)時,決定建造兩艘直昇機驅逐艦,每艘搭載三架美國授權日本生產的HSS-2A/B海王反潛直昇機(1962年以後編號改為SH-3),取代原本孤注一擲的一艘反潛直昇機航艦 。命名方面,先前日本海自所有的驅逐艦都採用「天文地理名」,這種命名在舊日本海軍時代也是用於驅逐艦。不過由於此種新造直昇機驅逐艦噸位較大,而且居於艦隊編組的核心地位,為了彰顯其不同凡響的地位,因此日本當局重新啟用「山岳名」來冠在這兩艘直昇機驅逐艦身上,這是日本海自創立以來第一次恢復這種命名。在舊日本海軍時代,山岳名用於重巡洋艦以及戰鬥巡洋艦上,比天文地理名高了兩個檔次(兩者之間還有輕巡洋艦的「河川名」 。在戰後,日本海自將河川名用於噸位更小的護航驅逐艦(DE)上)。於是,這兩艘直昇機驅逐艦分別命名為「榛名」(DDH-141)與「比叡」(DDG-142), 而使用這兩個名字的上一代艦,是兩艘二次大戰時代的金剛級戰鬥巡洋艦。而日後的白根級直昇機驅逐艦以及神盾驅逐艦也由於噸位與價值較大,同樣採用山名以區別於其他的通用驅逐艦。 首艦榛名號的造價約91億日圓。

日本海自最初在設計、規劃榛名級時,曾針對飛行甲板起降點數目有所爭論:飛行科認為應有兩個直昇機起降點,才能維持足夠的反潛直昇機作業能力,但如此就必須擴大甲板面積,在不增加艦體規模的前提下,必須將船艛前移,並將原先預定的兩門艦艏五吋艦砲減至一門;然而砲雷科則堅持兩門五吋艦砲是必須的。如果要同時滿足這兩個需求,榛名級的標準排水量就會大增至6000ton左右,意味著成本飆漲到海自難以接受的程度。最後,海自決定接受砲雷科的主張,維持兩門艦砲,飛行甲板只設置一個直昇機起降點。

榛名級的整體配置也曾有三種考量:第一種是將兩門5吋艦砲分別設置在艦首與艦尾,採用下甲板式機庫,直昇機需要靠升降機送上起降甲板;第二種同樣將兩門五吋艦砲分置於艦首與艦尾,採用上甲板固定式機庫;第三種方案則將兩門5吋艦砲集中在艦首,在艦體後部設置上甲板固定式機庫。首先,採用升降機設計的第一種方案由於比較容易故障或因戰損而癱瘓而先被排除,第二種設計由於艦體後部一部分空間被尾部五吋艦砲佔據,導致艦體尺寸必須放大來提供足夠的直昇機甲板面積,使得排水量和成本上升。因此,最後榛名級採用第三種方案,將兩座五吋砲集中在艦首,把整個艦尾都讓給起降甲板。

榛名級的外型頗具特色 ,為了盡量增大飛行甲板的可用面積,故採用極為緊致的單一船艛結構 (內有三層甲板),艦橋、直昇機庫緊湊地整合成單一方塊狀結構,其上的煙囪與桅杆也整合在一起來節省佔用的甲板空間。艦尾廣大的直昇機甲板約佔全艦長度的1/3(長50m,最大寬度17m),與蘇聯莫斯科級巡洋艦頗有異曲同工之妙。為了在海象惡劣時仍能有效起降直昇機,榛名級 的船舷擁有折角造型,由艦艏一路延伸至艦尾,艦體兩側設有一對英製的穩定鰭,確保艦體在較高海況下仍能相對平穩;此外,直昇機庫設有兩套從加拿大引進的補獸夾(Bear Trap)輔助降落系統,這在當時都是很先進的配備 。日本海自是第一個引進補獸夾系統的國外客戶,海自先將此系統安裝在知床號輸送艦上進行測試評估,確認其實用性後才用於榛名級上。榛名級採用傳統的鍋爐與蒸汽渦輪作為動力,但兩艘姊妹艦並未採用同一廠牌的鍋爐與蒸汽渦輪:榛名採用三菱製的主機,比叡則使用石川島播磨製造的動力系統 ;這些機組分置於前後兩個機艙,每個機艙各有一個鍋爐與一部蒸氣渦輪。雙方動力系統的性能表現都一樣,在攝氏480度下產生每平方公分60kg壓強 (850psi)的蒸汽,最大輸出功率70000軸馬力。艦上的主發電機為兩座1200KW的蒸氣渦輪發電機,分置於兩個機艙,此外還有一部750KW的柴油發電機(位於前機艙)以及一部功率450KW的僅即用發電機(設置於後機艙)。

榛名級艦首縱列著兩門73式(美國MK-42的日本版) 5吋54倍徑艦砲,最大射速可達40發/分,為美國射速最快的五吋自動艦砲,但原先由於妥善率欠佳,因此一般都將射速調低至20發/分。兩門五吋砲採用背負式安裝,第二門73式安裝 基座高於第一門;這兩座73式5吋艦砲由艦橋頂部的一座日本國產FCS-1A自動射控系統(含射控雷達)指揮。第二門73式艦砲與船樓結構之間裝有一具74式八聯裝ASROC反潛火箭發射器(美製MK-112發射器的日本版),此乃艦上除了反潛直昇機以外最主要的中長程反潛武器。船樓結構底層內部設有ASROC的備用彈儲放艙與再裝填機,再裝填時需將74式的尾部對準船樓並調整至特定仰角,以讓備用彈被裝填機推送進入74式,此種再裝填設計與美製諾克斯級巡防艦類似。除了ASROC之外,榛名級尚擁有兩座三聯裝324mm 68式魚雷發射器作為短程反潛武器。防空自衛方面,榛名級在進行FRAM改良時加裝了兩具MK-15方陣近迫武器系統以及一座MK-29八聯裝海麻雀短程防空飛彈發射器,其中方陣位於船艛上方兩側,海麻雀則安裝於直昇機庫頂上。水下偵測方面,榛名級配備有日本自製的OQS-3主/被動艦體聲納與美製SQR-18被動式拖曳陣列聲納。由以上觀之,以反潛為主要任務的榛名級配備有完整的艦載聲納、短程與中長程艦載反潛武裝,並且能操作多達三架反潛直昇機,反潛偵搜能力以及範圍相當強大;至於防空能力的要求則僅限於點防禦以供自衛,不過本艦 在現代化改裝後擁有由短程飛彈、機砲式CIWS組成的兩層式短程防空網,堪稱相當完善。

繼榛名級之後,日本又建造了兩艘白根級直昇機驅逐艦。白根級乃榛名級的拉長改良版,噸位與長度均略大於榛名級,兩者在基本設計、動力系統、武裝配置等方面都極為相似,惟白根級的煙囪從榛名級的一個變成兩個,部分上層結構外型有所不同,而且使用更先進的裝備 ,大幅提昇了作戰系統的自動化程度以及資料傳輸/處理能力。

到了1980年代,榛名級開始進行艦隊重整暨現代化(Fleet Rehabilitation And Modernization,FRAM)計畫,在1983、1984年(昭和58~59年)進行規劃,其中榛名號的改裝於1986至1987年進行,而比叡號則在1987至1989年接受改良。FRAM主要是強化榛名級的自動化程度、資訊傳輸/處理以及自衛能力 ,相關標準都比照白根級,項目包括加裝一套IPDMS海麻雀防空飛彈 系統(含一具八聯裝MK-29發射器)以及一部配套的日本國產FCS-2-12追蹤/射控雷達系統、MK-15 CIWS以及Link-11/14資料鍊等裝備,並換裝OPS-11對空搜索、OPS-28C平面搜索雷達(可強化對低空掠海目標的探測能力)、ORN-6導航雷達、NOLO-1-3電子 反制/支援系統、OLR-9B飛彈警告裝置以及OE-82C衛星通信系統等,並引進自動化的艦載戰鬥系統,此外更以SH-60J反潛直昇機取代原先的HSS-2B海王直昇機。配合SH-60J,榛明級也將原本加拿大製造的捕獸器直昇機輔助降落系統換成美國的RAST,基本上是加拿大捕獸器系統授權美國生產的版本,兩者結構和操作程序大同小異;原本配合海王直昇機的捕獸器系統除了用RSD快速鎖定裝置鎖住直昇機腹的探針之外,機尾也有一個探針可以嵌入直昇機起降區後端的一組甲板柵格,而配合SH-60的RAST就只靠RSD來固定直昇機;不過海自一開始配備捕獸器輔助降落系統的榛名級、白根級直昇機驅逐艦和初雪級驅逐艦換裝RAST之後,並沒有立刻移除原本捕獸器系統的柵格 ,日後才逐步移除。

在FRAM改良作業中,榛名號換裝OYQ-6-1戰鬥系統(日後升級為OYQ-6-2),而比叡號則換裝更新型的OYQ-7B-2。榛名號換裝的OYQ-6-1的架構與白根級的OYQ-3類似 ,結合TDS-2-1目標指示裝置((Target Designation System),核心包括兩部CP-642B電腦與一部UYK-20A小型電腦,外加五部UYA-4/OJ-194顯控台以及一座WCP-1A武器控制台組成。前三艘朝霧級的OYQ-6以一部較新的UYK-7主電腦及一部UYK-20小型電腦為核心,而榛名級的OYQ-6雖然使用較舊的CP-642B,但兩部CP-642B的運算能力與一部UYK-7大致相當,因此兩者性能差不多。至於比叡號的OYQ-7則算是日本海自第三代戰鬥系統,以兩部UYK-43主電腦為核心,此外還有輔助的UYK-44中型電腦,並換用新一代的UYQ-21彩色顯控台,並整合了Link-11/14資料鏈與ORQ-1直昇機資料鏈。改良之後的比叡號標準排水量增至5050ton,高於榛名號的4950ton,然而航速也略降1節,成為31節。此外,兩艦的FRAM也包括艦體結構與輪機裝備的翻修重整,使其役齡可以延長8年。

運用

兩艘榛名級是日本建造的第一批直昇機驅逐艦,於1970年代服役,旋即成為日本海自最重要的反潛水面艦艇。服役之初,兩艘榛名級同編於 新組成的第一護衛群第51護衛隊,而第一護衛群其他成員包括一艘飛彈驅逐艦、一艘通用驅逐艦與四艘反潛驅逐艦,總共配置有八艘艦艇與六架直昇機 ;這種「八六護衛群」是海自組建的第一種專職反潛獵殺艦隊,作業時以四架反潛直昇機構成一個戰術單位 (其餘兩架以旋翼折收狀態儲存作為預備機),定時輪替,提供一個持續的空中反潛搜索/獵殺網路 。此外,由於榛名級的直昇機庫比護衛群裡其他通用驅逐艦的機庫更大,設備較為完善,因此當護衛群中其他艦艇的直昇機需要較大幅度的維修保養,就可以飛到直昇機驅逐艦上執行 。將六架直昇機分散於兩艘直昇機驅逐艦上,風險低於「雞蛋放在同一籃子內」的一艘反潛直昇機航艦,使用上也比較有彈性;而兩艘榛名級的總成本,也低於一艘 一萬噸級直昇機航空母艦。

不過榛名級體積有限,許多方面仍無法跟航艦相比,例如艦上三架反潛直昇機中,只有二架處於備便狀態,第三架礙於機庫空間有限,只能處於旋翼折收狀態,作為預備機;其次, 艦尾飛行甲板只有一個起降點,直昇機只能依序起飛,兩架直昇機起飛間隔約20分鐘,不若全通式飛行甲板便利;再者,由於機庫寬度不足,直昇機需拉到飛行甲板上才能進行主旋翼保養,在這段期間內將無法起降直昇機,而且無法於夜間或惡劣海象進行保養 。

在1977年,榛名級的比叡號與天津風號飛彈驅逐艦一同參與了環太平洋演習「協同作戰演習80」,在演習中以比叡號為首的反潛艦隊經過長時間耐心搜索後終於捕獲並「擊沈」一艘擔任假想敵的美國核能潛艦,使美國海軍對日本海自的反潛能力刮目相看。雖然此項演習使榛名級的反潛方能力備受肯定,但當時 這些日本海自參演艦艇尚未配備現代化作戰系統、Link-11/14數位資料鏈以及衛星通信系統 ,仍只能使用舊式指管通情系統(例如以語音無線電傳輸資訊),在資訊處理/傳輸方面暴露不少弱點;此外,比叡號與天津風號的靜音能力都不佳,不僅影響自身聲納搜索效能,更容易被敵方潛艦發現與鎖定。所以從1980年代的初雪級驅逐艦開始,日本海自新建造的反潛艦艇便格外注重靜音性能。

兩艘白根級分別在1980與1981年服役後,比叡號與白根號(DDH-143)一同留在第一護衛群第51護衛隊,榛名號則調離第51護衛隊,隨後與第二艘白根級的鞍馬號(DDH-144)新組建 為第52護衛 隊(屬於第二護衛群)。從1980年代後半起,日本海自開始將四個護衛隊群轉型為「八八護衛群」(八架反潛直昇機與八艘艦艇),榛名、比叡號就分別 擔任海自第三、第四護衛隊群旗艦。

相較於日本海自於1980年代建造的初雪級通用驅逐艦,到了1990年代末期便陸續退至第二線,1970年代完成的榛名級直昇機驅逐艦到2000年代卻依舊擔負重任;而日本一向以艦艇迅速推陳出新著稱,鮮少有對現役艦艇進行大規模延壽改良的紀錄,而榛名級就是少數的特例,足見日本海自對這類直昇機驅逐艦的重視,以維持艦隊中反潛直昇機的搭載數量。在1999年3月發生的北韓船隻入侵日本海域事件中,駐防京都舞鶴軍港的榛名號便率領海自艦艇加以攔截,並開砲驅離北韓船隻。

暮遲

根據日本防衛廳於2000年12月公布「新中期防衛力整備計畫」, 日本於2004及2006年度各建造一艘標準排水量高達13500ton的16DDH新型大型直昇機驅逐艦,取代兩艘年事已高的榛名級。兩艘榛名級原訂在2008與2009年退役,交棒給16DDH(日向級),但由於計畫延後,兩艘日向級分別在2009與2011年才能成軍,因此榛名級的役期又稍微地延長。 在2009年3月18日,榛名號正式除役,被新服役的日向號(DDH-181)取代。先前白根號(DDH-143)直昇機驅逐艦在2007年12月14日夜裡發生大火,戰情室許多重要設備毀損;由於許多設備已經停產, 因此在修復工程中,便將榛名號的相關裝備移植到白根號上。在2011年1月17日,比叡號退出作戰序列,並在同年3月16日正式除役,將旗艦一職交接給同日服役的日向級直昇機驅逐艦二號艦伊勢號(DDH-182)。

除役後正被拆解的比叡號。